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韦拔群的教育思想3篇

时间:2022-11-24 10:0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韦拔群的教育思想3篇韦拔群的教育思想  韦拔群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我党初期3大农民运动领袖彭湃韦拔群之1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韦拔群的教育思想3篇,供大家参考。

韦拔群的教育思想3篇

篇一:韦拔群的教育思想

  韦拔群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我党初期3大农民运动领袖彭湃韦拔群之1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1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1

  学习韦拔群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韦拔群,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我党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赞扬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他用一生铸就了“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忧国忧民、心系群众,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拔群精神,树立了一座巍巍的丰碑。他当年领导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民运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可以说韦拔群精神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韦拔群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党的群众观点。一、始终心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韦拔群出生在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未曾有过贫苦农民的饥饿贫困和辛酸苦辣,但从小他便经常跟贫苦农民的孩子一起劳动、玩耍,耳闻目睹了贫苦农

  1/5

  民的悲惨生活,深刻体会到穷人的苦难。他憎恶社会的不公,对穷苦农民深表同情,对当地阔佬阔少却耻与为伍,为此,少年韦拔群常常为被阔少们欺负的穷孩子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并时常背着家里把家中的粮食、银钱、衣服和物品等送给贫困伙伴们,看到谁有难,谁有苦,他会毫不吝啬地慷慨解囊。为此,从小韦拔群便深受贫苦人们的喜爱。上学以后,韦拔群开始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和濡染,面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他萌生了改革社会的革命愿望。为了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三次变卖家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社会考察,历尽艰辛赴广州寻找马列主义,坚定了为人民幸福生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信念。在后来组织的一系列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中,韦拔群始终心系群众,以全心全意为民谋福祉为根本宗旨,带领人民群众打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旧恶势力,开展减租减息减押斗争,废除苛捐杂税、剥削契约,给穷人分田地、山林,救济贫苦农民……他也因此被人民亲切地称为“拔哥”。他始终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特别是在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岁月里,他与战士、群众一同以野菜充饥,以辣椒为盐、以山洞栖身,至始至终与军民同生死共患难,他一家20人中,有10余人惨遭敌人杀害,其中包括他的儿子,但他坚毅地说:“革命者要不怕死,不怕难,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最终,他也惨遭叛徒杀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二、充分依靠群众,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5

  韦拔群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他最善于把革命的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推进革命事业。1925年参加第三届广州农民运行讲习所提前结业的韦拔群,被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回到广西东兰开展农民运动。为了尽快将革命的思想传播开来,发动农民开展革命斗争,他首先“革自己的命”,带头将自己家中各种剥削穷人的契约全部烧掉,宣布让自家的天地归佃农所有,免除所有债户的借贷,把自己变成与普通民众一样,并宣称今后富人的田地、钱粮都要分给穷人。同时,他积极翻印从广州农讲所带回来的文件,到村寨进行宣传,并成功创办了广西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班,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其中包括妇女干部。农民运动骨干回到家乡,积极向农民传播革命思想,成立农协会,组建农民自卫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韦拔群在中共广西党组织的协助下,开办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右江地区纷纷成立农会,建立农军。在政治上,实行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参军参战;在经济上,打击地主,废除苛捐杂税,分田分地;在文化上铲除歧视,免费招收各族子弟入学,韦拔群还身体力行与壮、瑶、苗、汉等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这与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愿望是相一致的,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掀起了一场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在写给中共国际的《中央局报告》中写道:“韦拔群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三、弘扬韦拔群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3/5

  韦拔群以少年时候亲民,怜悯穷人,救贫济困的形象,深得民众的喜爱。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植于民,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生为民众谋福祉,积极探索革命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农民运动的规模和武装斗争,最终为著名的百色起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所讲:“在中国,如果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韦拔群用他的革命实践表明,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具体国情下,中国革命斗争必须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最终获得成功。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要在13亿人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需要我们大力弘扬韦拔群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像韦拔群那样,始终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要像韦拔群那样,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推动一系列触及利益的改革,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群众;要像韦拔群那样,在思想上融入群众,在作风上贴近群众,与群众同吃苦、共患难,真正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像韦

  4/5

  拔群那样,善于团结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5/5

篇二:韦拔群的教育思想

  韦拔群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者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十几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图分类号

  韦拔群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启示

  口陈新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广西南宁530021)摘要:韦拔群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者,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十几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得到了党的高度评价,给后人留下内涵极其丰富的”拔哥精神”.关键词:韦拔群;精神风范;丰富内涵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一O114—06韦拔群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者,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他在十几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出生入死,英勇奋斗,为中围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得到了党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领袖,我们党的好干部”.u1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留下内涵极其丰富的”拔哥精神”,这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宣传,继承和发扬光大.一,终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韦拔群诞生在19世纪末叶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的忧患岁月,他从青年时代就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一生都在艰难地,执着地追求济世救民的真理.韦拔群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听乡邻父老讲梁山聚义,刘永福打蕃鬼,洪杨领导太平天国等故事,而且百听不厌.他敬慕着那些仗义行侠,锄奸济民的英雄.年事稍大,他又十分喜爱读反映农民斗争的书籍,特别爱读《水浒传》之类反映农民反抗官府压迫的小说,头脑中逐渐萌发了朴素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0世纪初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时也是风云激荡的社会,无数志士f■人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则给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启蒙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他崇拜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萌发了改革社会的革命思想,坚定了反对封建主

  义的民主革命思想,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变卖部分田产前往广州,上海和长江流域一带游历,考察,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两年的游历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19l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全国掀起了反袁的“护国运动”,韦拔群变卖部分田产,购置枪械,招募100余名热血青年,赴贵州投身护国军,参加反袁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的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时,他在黔军中常和一些青年军官讨论社会问题,秘密散发传单,揭露社会的黑暗,宣传革命道理,以”愤不平”的署名表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他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和立收稿日期:2008一(15—25作者简介:陈新建(1954一),男,天津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研究员,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皿Vo1.25No.5志改造社会的决心.以后他又到广州参加了以推翻桂系军阀陆荣廷为宗旨的”改造广两同志会”.l921年冬天,韦拔群州到东家乡.这时正是,西政局非常混乱的时候,军阀混战,各据一方.各地豪绅地主也乘机横行,鱼肉乡里,偏偏又逢大旱之年,庄稼歉收,天灾兵祸都加在人民头上.韦拔群痛感国事日非,家乡多难,就到处联络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组织了以反对军阀,土豪劣绅,改造东兰的旧政治,经济,文化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改造东兰同志会”,”国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军阀,土豪劣绅的斗争.但在军阀,土豪劣绅势力镇压,打击下遭受到失败,挫折.现实迫使他寻找新的斗争出路.1925年1月,韦拔群进入广州第_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受到彭湃,陈延年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启发.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革命理论,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意识到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中解放出来.因而他努力钻研革命理论,如饥似渴地汲取自己向往已久的革命真理,汲取各地农民运动的经验,从总结自己在斗争中的经验教训中,懂得了过去之所以遭受失败,正是因为缺少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坚强的政治领导.他深深地意识到,能承担中国革命领导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广州农讲所的学习,使他心中豁然开朗,也决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韦拔群的革命思想,是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的,正是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最终完成了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转变.二,对劳苦大众的真诚关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韦拔群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少年时代起,便目睹了贫富悬殊和残酷压迫的现实,对穷人非常富有同情心,他憎恶社会不平等和贫富不均,跟佃农的孩子下田下地劳动,甚至瞒着父亲,把家里的粮食和钱财,衣物送给贫苦的农民,被长辈骂为”败家仔”.他在县城,宜山,桂林读书期间,看到了更多的地主,豪绅,官僚,军阀横行霸道,农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情景,使他更加仇恨地主,豪绅,官僚和军阀.他同情下层人民,同情弱势群体的举动,是一种猛烈冲击当时社会秩序,向现存社会制度挑战的举动,在统治者眼中,是”盗匪”,”暴民”的行为,需要一种大无畏的,不惜牺牲的勇气和决心,是不容易做到的.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赞扬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121韦拔群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是真正追求社会公正,平等,正义的伟大战十.他义无反顾地走人农民中间,是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是要扫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是要唤起下层人民砸碎他们身上的枷锁,而不是为了利用民众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韦拔群回到家乡东兰后,他每天穿草鞋,戴斗笠,以”打老庚”秘密串连进步青年,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动员壮,瑶,汉等族农民起来实行”社会革命”.1922年农历三月壮族歌节时,他借用“中国国民党广西特别党部”的名义,起草印发《敬告同胞》文告,号召东兰社会各界同胞团结起来实行社会革命.组织武装,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文告成为东兰早期农民革命运动的战斗纲领.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韦拔群不以农民的解放者,救世主自居,而是时时处处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引导和领导农民开展反对土豪劣绅和军阀统治的斗争,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韦拔群关爱民众,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在今天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现在,我们共产党成了执政党,掌握了强大的社会资源,要关心群众,帮助弱势群体,做起来就容易得多,只要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各级干部始终不忘韦拔群等革命先烈流m牺牲所追求的初衷,牢记党的宗旨,只要心中牵挂人民,更加关注民意与民生,更加关注人民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更加注重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我们以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与

  韦拔群当时的处境比,不知要容易多少倍.现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要缩小贫富差距,要减轻农民负担.要使得社会弱势群体能够有饭吃,有屋住,有书读,看得起病,能够安居乐业,就要拿出切切实实的行动来,在符合法制的前提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当今真正的共产党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有所作为,也是完全能够有所作为的.三,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韦拔群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表现也是很突}n的.在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农民运动,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的奋斗中,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卖家产,耕牛,田产,为第25卷第5期_圜革命筹集经费,购置枪械.在这点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得到的.1930年,红七军前委在东兰武篆召开右江根据地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会议,决定按照党的”六大”关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的指示,迅速开展土地革命.韦拔群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决定先从自己的家乡的东里屯搞起.为了消除贫苦农民的顾虑,并以实际行动教育富裕家庭出身的革命同志,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韦拔群带头烧毁自家的田契,并动员家属把全部耕地,耕牛,农具献了出来.邓小平同志高度赞扬韦拔群这一行动,”做得对!你给党员,干部做出了好榜样.”随后,邓小平,雷经天,韦拔群同志在武篆旧州开办党员训练班,为在右江根据地全面开展土地革命培训骨干,并深入壮乡瑶寨调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在红七军前委和右江特委的正确领导下,土地革命的风暴席卷整个右江,各族农民开始摆脱世世代代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右江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革命只是革人家的命,这在许多人是很容易办到的,而革命先革了自家的命,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但韦拔群这样做了,这是真正超脱世俗功利,完全舍弃个人一切私利,彻底的无产阶级”殉道者”,真正以自己的人生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共产党人,才能做到的.他的勇气,他的气魄,他的胆略,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韦拔群身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利益格局多样化的今天,尤其显得珍贵,值得大力弘扬.四,各民族平等,团结精神韦拔群小时候没有那种”少爷”的作风,也没有公子哥儿的习气,跟他玩耍得最好的朋友,都是些贫苦的孩子.他们在游猎打鱼的时候,得到的东西都是

  平分的.他在童真的时代,耳闻目睹太多农民生活的痛苦状况,逐渐产生了对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同情农民的痛苦,培养了平等的意识.有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各族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生活极为贫困痛苦,尤其是少数民族同胞,更是受到歧视.韦拔群为了发动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闹革命,非常重视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对倍受压迫的瑶族同胞,尤为关怀和同情,总以各种方式援助他们,他认为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不分男女,各民族也是平等的,都是兄弟姐妹,他这种认识是很可贵的.早在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他就对学员们进行民族团结,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的思想教育.提出”壮,汉,瑶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他说:”大家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管穿好的,穿差的,不要互相瞧不起,要团结,共同干革命.”他还针对有的学员把瑶族人称为”瑶佬”进行了批评,他讲:”不能这样称呼瑶族学员,只有地主老财才这样称呼他们,过去地主老财把他们看作野人,不许他们下山,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活命,才被迫给人做长工,当轿夫,瑶家,壮家的受苦人都是受压迫剥削的阶级兄弟呀!不要歧视他们.”他还讲”女人也是人,也要有和男人一样的权力,我们要支持姐妹们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动员妇女参加革命.”韦拔群的话深深打动了学员们的心.通过韦拔群的启发教育,将学员们的朴素的阶级感情上升为自觉革命的坚定决心,使他们的眼界扩大了,胸怀也开阔了.[41红七军成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作了许多体现民族平等的政策规定.韦拔群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更重视搞好民族团结.他在东兰武篆专门举办了两期瑶族干部训练班,为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干部.他还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他经常深入瑶区,跟瑶族群众同吃南瓜饭,同喝野菜汤,同干弄场活,同睡火塘旁,群众尊重而又亲切地称他为”拔哥”,每当韦拔群受到敌人追赶,或者身陷重围,危在旦夕的时候,群众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掩护他,使他安然脱险.韦拔群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就在于他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对人民的解放事业无限忠诚,同人民群众命运相依,血肉相连.五,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精神韦拔群又是勇于探索创新的斗士,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实践家.1921年随同任广西省长的马君武回到南宁,他不图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谢绝

  了南丹,东兰县长的任命,选择了另一条非比寻常的,惊世骇俗的人生道路.他谋求的不是个人,家庭的或者家族的幸福和利益,他关注的是广大下层人民的疾苦,是要为广大劳苦大众谋解放.韦拔群回到东兰家乡,开始了他的农民运动先驱的生涯.韦拔群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精神,还体现在开创了右江地区军事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先例.韦拔群很早就认识到武装的重要性,1923年韦拔群发起组织由壮,汉,瑶各族群众组成的第一支农民革命军——”国民自治军”.通过”公民会”,”国民自治军”这些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清算了当地的团总,恶霸地主,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斗争的烈火愈烧愈旺,1923年6月至1O月,韦拔群先后领导和指挥国民自治军三次攻打东兰县城,终于赶走了县官,占领了县城.这个行动使统治当局非常震惊,调动军队来镇压.虽然最终韦拔群领导的这支农军,在反动军队的镇压下受到挫折.但是韦拔群却在右江开创了农民运动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先声.韦拔群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还体现在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搞农民运动眼光不光只是盯在自己的县,乡里,而是把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作为人生事业终身追求和奋斗上.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农运干部,象星星之火,才能使农民运动很快的燎原起来.1925年5月,韦拔群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运特派员的身份,返回家乡广西东兰开展农运丁作.他将新的组织,新的指导思想注入到传统的斗争形式之中,仿照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做法,还别开生面,不拘一格地创新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他善于把先进阶级的思想与代表广大民众利益的斗争相结合,先后创办了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来自右江地区的数百名优秀的农运干部,使得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为成功发动百色起义和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奠定强大的革命力量基础.他领导的农民运动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赞扬,称”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I51韦拔群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精神,还体现在实事求是的开展土地革命中.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的实际问题则主要是土地问题.”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前委颁布《土地法暂行条例》,红七军的土地政策使我党赢得了农民群众这支庞大的同盟军,右江的各族农民更加热爱新生的红色政权,热爱红军,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他们踊跃参军参战,从人力

  物力上支持红军和新生的革命政权,保卫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仅东兰,凤山两县,参军人数就达数千人,使红七军得到迅猛发展和壮大.1930年3月,韦拔群与邓小平,雷经天等同志又在东兰县东里屯搞”共耕”实验,当时的”共耕”虽然是实验性质,但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到农业集体化,是一个十分艰巨,内容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民主革命时期所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但”共耕”所进行的探索创新实践,对于团结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有开创的意义,为我党解决民族地区的农民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六,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邓小平赞扬韦拔群”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按照韦拔群家庭条件和教育背景,他完全可以走一条另外的道路,一辈子吃穿不愁,甚至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用不着过”苦行憎”的生活,家人也不用担惊受怕,甚至家破人亡.但是,韦拔群为了实现解救广大劳苦大众的理想,走的却是一条充满艰险和曲折的道路.自投身革命斗争以来,遇到过无数的挫折与失败,他的一生充满了危险与牺牲,可说是荆棘遍地,虎狼伺临.但他以非凡的毅力顶住了各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经常履凶险如平地,出没于敌人统治最严的地方,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一路前行,义无反顾.他曾被东兰的土豪劣绅勾结”自治军”投入南宁的监狱,关了六个多月,最后花了几百银元的代价才得释放回来.他率领农军,在家乡闹革命却屡遭土豪劣绅,军阀的镇压,被通缉而流亡广州.但他从不退缩,而是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新桂系军阀连续三次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反革命大”围剿”,敌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掳光和铲光的”血洗政策”,扬言”人要换种,石头要过刀”.为了隔离红军与群众的联系,敌人不许群众带一粒粮食和一根火柴上山,妄图饿死,冻死红军.敌人挨村”搜剿”,见草用火烧,见水就放毒,见与红军联系的人就杀.在这艰苦的岁月里,韦拔群的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他带领队伍转战在丛林中,与战士群众同甘共苦.没有粮食,他们就以野菜充饥;没有房子,他们就以岩洞栖身;冬天寒冷,他们就以围火过冬.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长时间的“围剿”,根据地的斗争越来越艰苦,不论处境如何险

  恶,但韦拔群始终保持革命者乐观主义精神,同志们看到他总是谈笑风生,神态自若.韦拔群这种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卓绝英雄气概,是我们中华民族,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长存于天地间.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在发展经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中,仍然不能缺少这种精神,不能缺少这种正气,不能缺少这样的理想信念.七,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严守纪律精神韦拔群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严守纪律精神也是很突}H的.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勇于承担一切艰难危险的重担,处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韦拔群在右江地区深孚众望,深得群众的爱戴.参加革命后,他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从不以功臣自居,不向党讨价还价.百色起义,红七军成立后,大批农民自卫军被编到红七军中来,使红七军迅速发展壮大.东兰,凤山一带的农民自卫军被编为红七军第i纵队,韦拔群任纵队司令.在红七军前委的领导下,他遵照党的指示积极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而战斗.他处处尊重比他年轻的邓小平,诚恳虚心地向邓小平学习,和他一起深人乡村,进行有关土地革命的调查研究和试点T作,建立各种组织,培养活动骨干,推动了右江地区土地革命的发展.[61韦拔群在一次对红军指战员的报告中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无条件地执行党给予的一切任务,我们是工农红军,要无条件地为工农利益去战斗.这两句话集中地反映了他高度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他不仅在口头上讲,而且在行动中,始终能够做到一切服从革命的需要,听从党的安排,他不仅要求每一个战十做到,而且带头做出表率.l930年2月,红七军第一纵队在隆安陷入敌军重酮,军部急令二,三纵队全力增援.百色起义后,原东凤农军的骨干大部充实到一,二纵队和调到地方政府工作,第三纵队的战士大多是新人伍的农民,缺乏作战经验.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了革命的整体利益,韦拔群亲自率领部队克服困难,日夜兼程,驰援隆安.配合一,二纵队接连在隆安,平马,亭泗打了三次恶战,终于重创敌军,使全军安全转移到东凤山区.接着,红七军前委在盘阳举行会议,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决定一,二纵队转移到黔桂边作战,三纵队留守右江,保卫根据地.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也是很危险的.当时

  敌军云集,右江两岸的县城均为敌军占领.三纵队以一千多未经严格训练的孤军留守,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韦拔群从革命大局发,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欣然领命.他审时度势,机动灵活地开展游击战,或据险防守,或袭扰驻敌,阻滞敌人的行动,从而有效地保卫了根据地,并牵制了敌人,使红七衄Vo1.25No.5军主力顺利地完成了外线作战任务.,l930年11月,当红七军开始远征前义一次整编时,韦拔群受命担任21师师长,留下保卫右江根据地.19师,20师执行中央命令,北上江西.韦拔群不仅完全服从党组织的分配,而且还发扬了共产主义风格,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部队中身强力壮的战士,马和最好的武器充实19师,20师,自己只留下70多名老弱病残的战士,返回右江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扩建部队,坚守,保卫右江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他把革命队伍看成是党和人民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自己的财产,没有丝毫山头观念,在他心里,党和革命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韦拔群这种顾全大局,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分配,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精神,体现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高贵品德和先锋模范作用.其博大无私的胸襟,崇高的思想风格,使红七军上下甚为感动,受到深刻教育,成了巩固部队的一种强大力量.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韦拔群一心一意搞革命,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他以自己革命的一生和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快乐事业,莫如革命”这一革命者的人生事业和终身追求.韦拔群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在他写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内的对联,标语上:”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快乐事业,莫如革命”,”地主豪绅把劳动群众当盘中餐,劳动群众将地主豪绅当枪口靶”,”劳动,互助,奋斗,牺牲”.这些自韦拔群手笔,闪烁着战斗火花,充满着革命热情,散发着英雄气慨的对联,题词,不仅教育,鼓舞着学员们刻苦学习真理,并为真理而献身,而且也是韦拔群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要奋斗就会有牺牲,1930年4月,东兰县赤卫军总指挥牙苏民同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韦拔群痛失战友,悲痛异常,挥笔写下了挽联一副:”在红军,任赤军,都是为救人民而革命;你先死,我后死,大家为革命而牺牲.”这表明,韦拔群为了人民

  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韦拔群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一家20人,就有l7位亲人惨遭敌人杀害.他无怨无悔,为壮乡穷苦百姓的解放和党的事业忘我奋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真正的革命者,韦拔群当然懂得革命所冒的风险,但他从革命的那天起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领导农民运动,从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反动派恨之入骨,多次以重金悬赏,但他从没有考虑个人安危,不怕牺牲,直到为党的事业献出生命!韦拔群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纪念,学习,宣传韦拔群精神,就是要弘扬他的”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忧国忧民,心系群众,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进一步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1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毛泽东与广西【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8.【2】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3】覃应机,黄松坚,黄荣.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韦拔群——纪念韦拔群同志殉难50周年【N】.广西日报,1982—10--19.转引自.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下册【M】_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660,660.【4】黄雨山.回忆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G]//东兰农民运动.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5】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韦拔群,陈洪涛史料专辑【G】.内部资料,2006:69.【6】韦国清.英范永存——纪念共产主义战士韦拔群同志牺牲50周年Ⅱ]_民族团结,1982(10).转引自.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下册I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652.责任编辑余青TheRichSpiritofWeiBa-QunandItsEnlightenmentCHENXin-jian(PartySchoolofCPCGuangxiCommittee,Nanning,Guangxi,530021)Abstract:WeiBa-qunisafirmproletarianrevolutionaryandmilitarist,apioneerofChinesefarmers’mov

  ement,oneofthef0undersandleadersof7thRedArmyandYoujiangRevolutionaryBase.Duringthe17yearsofhisrevolutionarylife,WeiBa—qunkeptonfightingattheriskofhislifeandhasperformedspecialexploitsforChineserevolution.WeiBa—qunhaswonthewholeheartedloveofthepeopleandhasgainedhighappraisaloftheCPC,leavingtolatergenerationarich’spiritofBaGe’.Keywords:WeiBa-qun;spirit;richcontent第25卷第5期皿

篇三:韦拔群的教育思想

  近代革命家韦拔群生平简介

  韦拔群,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韦拔群于1921年开始领导农民闹革命后,由于深受各族人民的敬爱,人们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拔哥”。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革命家韦拔群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韦拔群生平简介

  韦拔群是广西壮族人,生于1894年。早年在广西政法学堂读书学习,于1916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大军。在贵州讲武堂毕业以后,韦拔群被分配道到黔军某部担任参谋。五四运动以后,韦拔群接受了革命思想,但因为被军部追究,便离开了军队。1920年,韦拔群参加了广西同志会,参与革命活动。1921年,韦拔群随胡汉民等人到达南宁,后来又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自治会。

  1923年,韦拔群组织农民攻打东兰县,攻打了三次之后,终于占领了县城,这是我国现代农民革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起义。1924年,韦拔群由于受到乡绅的镇压,被迫离开家乡,1925年,在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1925年5月,韦拔群回家乡进行革命宣传,并组织农民协会推翻乡绅土豪。1926年夏秋,共产党先后在广西成立了办事处,1926年冬,韦拔群加入了共产党。1927

  1/5

  年,桂系军阀派兵镇压农民运动,进过无数次战斗,终于打败了敌军。

  1929年,韦拔群当选为农协副主任。12月,领导了百色起义,建立了右江苏区。1930年,韦拔群担任二十一师师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领导游击战争,反击国军的围剿。1931年,率军粉碎了桂系军阀的两次围剿,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韦拔群被叛徒暗害,不幸遇难,年仅三十八岁。

  韦拔群不死是什么官1932年,广西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的先驱韦拔群被叛徒暗害,不幸遇难,这样一位革命英雄,一位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当时政局动乱的中国。1951年,韦拔群被迁葬在多兰县烈士陵园,经常有很多人到这里来拜祭,瞻仰先烈英灵。新中国成立之前,有很多的革命人士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还有很多是革命的领导人,有些更是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国家的人才。然而,出于某些原因,如政治迫害、自然事故、叛徒出卖等,有些革命家为此而丢掉了性命。如叶挺,他是在飞机失事事故中遇难;如左权,是在战场上牺牲;再如吉鸿昌,被反动派杀害;而我们所说的韦拔群,是被叛徒暗害遇难,所以说,在那个动乱的时局之下,人们为了革命,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这也使得共产党损失了很多的将领和人才。人们议

  2/5

  论着,如果叶挺没死的话,应该被授予元帅了,而如果左权、韦拔群不死,应该是大将军衔了。

  其实如果按照韦拔群的资历和功劳的话,至少也应该是上将军衔。他是农民革命的先驱人物,又是工农红军的领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全部的精力,是劳动人民的英雄。韦拔群后人

  1894年,韦拔群出生在广西。早年在广西政法学堂读书学习,于1916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大军。在贵州讲武堂毕业以后,韦拔群被分配道到黔军某部担任参谋。五四运动以后,韦拔群接受了革命思想,但因为被军部追究,便离开了军队,之后韦拔群便在多地组织农民运动,还攻打了多兰县城。1926年,反动局抓捕了杀害了多兰七八多名群众,还火烧了韦拔群的家,他的妻儿也被抓走。那么韦拔群后人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韦秉琚是韦拔群的堂兄弟,后来背韦拔群的父亲收为养子,由此韦秉琚被韦拔群引导走上了革命道路。韦拔群加入共产党以后,开始领到农民起义,在广西各地打击反革命军队,大力开展游击斗争,陆续粉碎军阀对红军的围剿。1932年,韦拔群不幸被叛徒出卖,遭到迫害,而韦拔群后人也遭到杀害。

  我们现在所知的韦拔群后人就只有韦述宗,其他的后人事迹在书上并无记载。韦拔群以及儿子韦述宗等十多人遭到叛徒的暗害之后,韦秉琚的儿子韦述斌就在家里给他们立了牌位,供家人

  3/5

  纪念。韦述斌讲述到,他们家族为了革命牺牲了很多人,他们世代都会继承先辈的遗志,不会忘记过去。韦述斌说,韦拔群很善于开展群众工作,而且能使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道理感化农民群众。

  后来,韦拔群以及他的后人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了生命,韦述斌等人就继承了韦拔群等人的事业,继续为革命奋斗。直到如今,韦述斌还在教育子孙,要铭记历史。韦拔群纪念馆

  20XX年,时伟大的农民革命先驱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为了告慰这位烈士,韦拔群的故乡多兰县筹备从20XX年开始年开展韦拔群纪念活动,由政府统筹安排,并给予资金支持和活动部署。从20XX年开始,市委、县委、县政府等单位开始承办韦拔群纪念活动的所有工程项目。此次纪念活动,主要是修建一个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建设项目还包括韦拔群纪念馆、将军园等,这项工程是为了表达后人对革命先烈的纪念和崇敬,同时还体现出东兰县的特色文化。

  为了纪念韦拔群,人们修建了韦拔群纪念馆,此馆坐落在东兰县烈士林园之内,主要由场馆、广场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多达两百多亩,于20XX年10月竣工。韦拔群纪念馆处在广场中轴线最北端的区域内,占地约11亩,建筑的面积约有722多平方米。该纪念馆长达130米,宽约71米,高为24米,整个纪念

  4/5

  馆的基座高为4.5米。韦拔群纪念馆设有十三个纪念展厅以及一个多功能汇报厅,

  该厅可容纳150人。该建筑凸显出了地方的特色以及壮族的民族特色。馆内陈列了关于韦拔群的资料、图片以及实物物件等达七百多件,展示了韦拔群的人生轨迹和他所开展的革命活动,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该纪念馆等所有建筑竣工以后,从20XX年11月开始对外开放,政府在这里举行了很多的纪念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来这里参观纪念。

  韦拔群纪念馆现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5/5

【韦拔群的教育思想3篇】相关文章:

1.年党史教育年方案(3篇)

2.廉洁教育会议通讯稿(2篇)

3.主题教育第二阶段内容(2篇)

4.中心组研讨主题(6篇)

5.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