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14篇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内容,其教育模式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也随之有了新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中指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唯一对策,也是学习化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近些年,我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二、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习惯的养成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由于人具有复杂的思维、丰富的感情、繁多的活动等,加之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劳动、休息等活动每天都在交替着无限循环,所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比如有了好的生活习惯的学生,他必定时间观念强、早睡早起。要做到早睡早起,那放学回家一定会先做作业,早
上早起就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早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有了。学习习惯好了,对学习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作业书写规范、书面整洁……低年级虽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但也应适时适度地给予其它方面如礼仪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合作性习惯、创造性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为辅。
三、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1、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时正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的环境和要求,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告诉他们为子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小学生的故事,带领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上课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2)生活方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3)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其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中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一堂课中,随时掺杂着游戏,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细化目标,制定具体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
乏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大道理是听不懂的,是非曲直,是辨不太清的,因此,要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制定具体的要求,而且要把目标最小化。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记得新生一年级刚入学,我要求学生要早睡早起,但有些家长反映,有同学在家晚上爱看电视,经常晚上十点钟不睡觉,我就有些纳闷,找同学来谈话,才知道在贪玩的孩子心里,别说晚上十点,就是晚上十一点睡觉都还嫌早呢。因此,我又把要求提得更明白了,晚上九点钟之前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这样,学生对早睡早起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以后,很少再有家长反映类似情况了。
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强化养成教育低年级儿童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对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各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受教育者加以影响、感召。(1)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如我班的班长杨也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劳动积极,班务工作任劳任怨,我就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我向杨也学习”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以身边的先进为榜样,找出自己与先进的差距,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修正。这样,在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的带动下,一大批学生都纷纷像杨也一样,上课听讲认真了,发言大胆了,劳动积极了,班干部更负责任了。班主任也感到管理班级更轻松了。(2)寓教于乐。“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把各种行为规范以歌谣的形式让学生记牢,并教育学生付诸行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养成教育成果展示会,学生们饱含激情,朗诵了《红领巾清洁队》,那激昂
的诗句分明是在表达他们要以真、善、美的行为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经过两年多的养成教育,孩子们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早上一踏进教室,准能听到一声声甜美的“老师,您好”,学生精神饱满,教室里书声琅琅,讲桌上早已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刚刚交上去的作业本,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干干净净,这不禁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
篇二: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如何抓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师会上的讲话----------畅宪君
教育改革的今天,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污言秽语,以及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从小节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随地吐痰、随手乱扔,乱写乱画。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二、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
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但不能灰心。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三、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我们低年级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我们可以进行评比活动,
评出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卫生表现好的同学;和站队、做操表现好的同学。让他们在评比的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中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也会努力遵守纪律,希望被老师表扬,也成为榜样,让他们时时处处向榜样学习,带动这些学生。要发挥好班长、组长、小组长的带头和核心作用。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充分利用班会进行养成教育,并让学生经常反省,谈自己哪些行为附合常规要求,哪些行为违反常规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师为生先,心系学生。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模范和学习的榜样。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说十遍不如做一遍。举个例子,开学的时候,班上的清洁工具的摆放总是乱糟糟、东倒西歪的。教师反复强调,甚至发了几次火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情况时好时坏。后来,在一堂语文课的最后几分钟里,学生在埋头做作业,教师就在后面的角落里整理卫生角。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师只说了一句:“希望小朋友们尽可能地放好清洁工具。”当时,全班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第二天早上,工具摆放得很整齐、到位。这时大力地表扬了几位做值日的学生。后来,卫生角地整理一直都比较规范,偶尔也有不太好的时
候,我就亲自动手捡一捡,理一理。再后来,我一伸手,就会有学生上来帮忙。从这件事我看到,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提醒,一种鞭策,一种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遵守。当老师完成得很好,学生也就没有什么借口可找了。地上扔的纸团,可以随口叫一个学生捡,其他学生也许会无动于衷;如果老师弯腰拾起,周围的学生或许也会低头看看自己的周围;我们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守时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起身要看座,我们离开后的座位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要求学生不说脏话,我们所说的话是不是都是文明语?当然应为年龄、身份的差异,不可能说所有的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共同遵守,比如着装、服饰等。这一点学生也很清楚,但他们总是喜欢去问“为什么?”我想这不会是学生的刁难吧,更多的可能是他们观察、亲近老师的一种表现。这时候,如果我们简单地用“我可以,你就不可以”来回答,明显地将学生拒于千里之外。我们不妨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符号;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表现”来解释,既承认不同,又尊重规则,我想我们的学生是愿意接受我们的回答的。当然对一些明显带有挑衅意味的发难,我们态度坚决地给予回击。总之,学生就是一面镜子,他们最亲近的老师的言行举止会映照在他们的心里,外化在行动中。
五、以情动人,以爱育人,内感外化,养成习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自制和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情感而非规则。我们追求的效果不应该仅仅是学生被动地遵守这些规章条例,而应该是主动地维护、尊重这些制度。我们经常问学生“你们会踢家里的门吗?那为什么要踢教室的门?”我想除了学生某些习惯需要纠正、完善之外,还有一个因素:“爱”。我们要学生爱惜公物,没有“爱”哪来的珍惜?他爱自己的家,所以愿意保护好它,他不爱或者说不够爱这个班,所以没有这种意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他不愿意向老师问好,是不是不够爱这个老师?他在校园里乱吐乱扔,是不是不够爱这个学校?他对同学不友善,是不是不认同这位同学?那么唤起学生潜在的爱心,也许会对我们解决诸如这类的问题有所帮助。怎样唤起这种爱心,教师的表达就非常关键。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许就是爱的传递。我想我们教的都是善良的学生,每一位学生的心里都有最柔弱的一角,我相信当我们的教育抵达这个角落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爱心唤起爱心,用情感约束行为,用行为形成习惯,用习惯引导成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是教师、学校的教育任务,也应该是家长关注的要点之一。所以我们不要孤军奋战,要联合家长、社会的力量“团结抗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也不是朝发夕至的事情,我们不要想着“速战速决”,要有打“持
篇三: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浅谈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好的行为习惯也应当从小培养。英国有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本文将从笔者的经验和实践出发谈一谈低年级学生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育儿童养成教育
正文: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古印度就有一句谚语:“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而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益;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笔者认为进行孩子的“养成教育”需要具有以下几颗“心”。
一、有一颗诲人不倦的耐心
“养成教育”的起点应当非常低,甚至从孩子开始记事时就应当开始。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教育工作者,接触到的已经是6、7岁的儿童了。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习惯,或好或坏,想要短时间内改变他们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多一些“诲人不倦”的耐心。理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待低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孩子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的特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将自身投入到班级中,用眼睛去观察,多一些耐心的提醒和指导,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曾经有一位脾气非
常火爆的老师刚刚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生班,当看到顽皮的学生下课奔跑时,他愤怒地将学生拉到走廊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孩子虽然被骂哭了,可是第二天又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位老师非常费解,原来那个孩子只知道老师很凶地骂了他却没有真的弄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孩子能够解读老师的表情却没能理解老师的话。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他选择给孩子讲了一个下课奔跑发生碰撞导致小朋友受伤的故事,班级里再也没有出现课间奔跑的情况。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味地用批评和责骂的方式对待犯错的孩子是不正确的,我们不仅应该多一些耐心,也应该积极探索更好的“养成教育”方式。
二、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
“养成教育”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不是一件短时间完成的事,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老师们常常抱怨:某某孩子真是太差了,神仙也没辙,这孩子废了。这样的话语和判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片面和残忍了呢?俗话说:“养成一种坏习惯只要一天,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需要一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为了使学生真正的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应当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经常被值周生扣分的学生,我们的应当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即使遇到学生出现了反复的情况也不应轻易放弃和气馁。
三、多一些无微不至的细心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所以对学生的习惯要求语言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求要简短、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上课铃响了,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仍在操场上玩耍,不知道进教室,就算有少数学生进了教室,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说道理,甚至动怒用武力,收效都甚微。不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使用编儿歌的方式。孩子都喜欢儿歌,比如这一首上课铃响了该干什么的童谣:“铃声响,进教室,安静坐好等老师。”上课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但教室里却总是很难安静。不如试试这样的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静不说话,
老师请讲话。”在学生在校的生活上,我们也应当多一些无微不至的细心,关注孩子的心情、健康、学习状态等等,努力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就会多一分信任和依赖,这也让我们的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四、再加一点以身作则的责任心
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当然,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这块小范围内进行,而是要不断地向校外拓展延伸。评价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既要看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考查其在校外所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和社会长期坚持正面引导,低年级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参考文献:
1.蒋军利:《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刘巍:《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3.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篇四: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如520现象很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未形成合力学生回到家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5201502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让野心育冶走进课堂品德高尚成绩优秀习惯优良是学校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标准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违规违纪逃学厌学等问题是否都属于品德败坏素质低劣性格怪异呢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简单而言,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时至今日,为什么养成教育的受重视度依然那么高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二是养成教育是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需要;三是养成教育是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四是养成教育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很多教师忽略了较为重要的细节,只注重抓整体。“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这句话也阐释了细节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育经验,以细节为切入点,点滴渗透,深入分析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环境熏陶――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育人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行为发生改变。首先,利用校园中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教育口号等,强化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大环境;其次,班级内选出适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儿歌、口号,在教室中张贴与养成教育相关的至理名言。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拟定养成教育口号、名言,然后提醒学生时刻对照口号、准则,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为了突出榜样的作
用,学校每年举办“好习惯之星”评比活动;然后,学校将获奖的学生的事迹制作成一个宣传版面,以此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学校与教师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利用环境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存在一种“怪现象”:很多学生对行为准则能够倒背如流,但做起来却到处“减分”。归根结底,学生背的行为准则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点滴渗透,逐渐形成习惯。例如,吃饭之前要洗手,渗透“洗洗更健康”的观念;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在墙上乱涂乱画,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见到老师、同学、家人等要主动问好,讲究礼仪,等等。常言道:教育无小事。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越是细微的东西,越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品质。教师要从小事抓起,点滴渗透,以细节成就孩子的人生,以细节取胜。三、细节训练――搭建良好的养成教育课堂学生的行为需要强化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细节训练,搭建良好的养成教育课堂,形成特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安排,确定“按月好习惯”训练重点。例如,三月份以训练学生感恩的好习惯为重点;四月份
以训练学生举止文明好习惯为重点;五月份以训练学生劳动习惯为重点等。确定每月的细节训练重点后,教师要利用好班会、晨读前等时间,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并利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评选出每月的“好习惯之星”,以此激励学生不断督促自己的行为改变。其次,教师必须丰富好习惯训练形式,这是因为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细节训练,学生才会不感到枯燥,而是充满期待。例如,每周从班级中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主题与养成教育相关:行为规范,点滴做起;课堂、课间的自我要求;宽以待人,学会与人相处等。利用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讲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行为改变。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教师不应只是“要求”,而应“细化”,注重“训练”,自身也应该严格恪守,做好榜样。四、形成合力――突出联合的养成教育效果“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在进行养成教育时,学校可以与家长形成合力。如“5+2=0”现象很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未形成合力,学生回到家往往“原形毕露”。例如,让家长参与到“好习惯之星”评比中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打分(以真实表现打分),以此要求学生做到在学校和家中的行为一致;教师将学校中养成教育的内容以电子档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明确内容,做好“监督者”的角色。如果孩子表现欠佳,家长可以及时“温馨提示”,督促改正;教师可以成立班级家长群,定期交
流孩子的表现(教师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通过交流,教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再做适当调整。学校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养成教育会更加有效,效果将会更明显。学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多一份耐心、细心,做好养成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教师要从细节做起,点滴渗透,以小见大,有效实施养成教育。(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长江小学)
篇五: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抓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三步曲]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摘要: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到达培育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其终生进展。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从关键期抓起,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抓点滴抓关键抓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到达培育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其终生进展。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需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顺手乱扔纸屑;为
1
什么很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到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顺手捡起来,在校内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经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XX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具体有以下三步:第一步做到“三别〞、“六好〞主题教育活动。“三别〞即告辞零食、告辞乱扔、告辞XX吧,“六好〞即走好路、做好操、扫好地、交好友、读好书、炼好身体。第二步步要求学生养成“十个道德好习惯〞。即: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轻松迎接每一天;出门整理仪容,干洁净净迎接每一天;主动招呼别人,微笑礼貌待人;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到处想着别人;不吃零食,每天节省几元钱或几毛钱;每周了解几条国内外新闻,并抢先在同学间公布;每周向家长讲解并描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主动和家长多沟通;每周学讲一个故事,从中自我观赏;每周至少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义务劳动等;每周至少为班级、老师做一件好事,让大家了解你。通过这十个好习惯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第三步做到“‘五无’、‘五带’进校内活动〞。具体内容是: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脚印,桌上无刻划,
1
卫生无死角,出口无脏话。“五带〞即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教室,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社会,把仁爱带给他人。
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犹如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样子。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转变样子就难多了。假如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留意讨论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XX〞。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
1
才能胜利,长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常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ZG女排夺得世界杯“五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育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到达“爱〞。最终,习惯养成当然要严,但也要留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添其敏捷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开心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态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四、利用成长记录袋稳固学生良好行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施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进展〞,注重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和进展过程的评价,通过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进展过程去引导、鼓舞和促进学生的进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从学生一个个真实的“袋子〞中,感受到了成长的欢乐,感受到了一颗颗天真的童心。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引导、鼓舞、促进学生的进展,使学生既能学会推断自己的进步,感受胜利的喜悦,又能主动反省自身的缺乏,主动寻求改良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不断完善自我。“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关怀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寻求最正确教育途径。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伴侣。首先学
1
生设计独特化“成长记录袋〞的封面。如:“我最喜爱做的事〞、“我最想说的话〞后,让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慧才智设计封面。可以把自己最秀丽的照片贴在封面上,爱绘画的同学可以细心地在封面上角画上自画像,并依据自己的特点写上姓名,如“爱唱爱跳的XXX〞“刻苦好学的XXX〞。不仅如此还可以给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取上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成长的脚印〞、“新苗长高了〞、“雏鹰起飞〞、“小手在变大〞等等。利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即学生日常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状况。养成教育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监督员检查,三种形式进行,每月考核一次,班主任综合各方面状况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总评价,让学生把评价结果放入袋中。
篇六: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二树立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班级里重要的一份子都有责任把班级管理好把班集体荣誉看作自己个人荣誉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为班集体增光增强班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当家作主争当先进在良性竞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低段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者:周丽英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7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好习惯更是让人终身受益。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制定《班规班约》,加强班风建设
良好的规章制度可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年级抓起,但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还小,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只知道好玩就行,不知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教师就要相应地制定《班规班约》指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一入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班规班约》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定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致力于优良班风的建设,用制度和班风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约束学生不良的言行,让好的行为习惯去取代不良习惯。
二、实施民主管理,创建良好班级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良好班集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班集体具有了良好的班风,其中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一)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拔班干部,挑选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代表性并敢于说话的学生担任,增强班级民主管理意识,把班干部看成班级生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二)树立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班级里重要的一份子,都有责任把班级管理好,把班集体荣誉看作自己个人荣誉,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为班集体增光,增强班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当家作主,争当先进,在良性竞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利用好每周一节班会课
在班会课上,全面认真地总结一周以来学生的表现情况,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及时指正。利用抓典型、树榜样的方法,让表现好的同学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再接再厉,让表现差的同学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由于我们学校生源复杂,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多数学生刚入校时行为习惯都很差,课间学生们大多在楼道、教室猛追猛打,随处可见学生在地上摸爬滚打,有的张口就是脏话,动手就要打人。以上种种不良行为,只要我一发现,就立刻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久而久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我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和家长微信群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若有重大违纪行为,我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学生有了可喜的进步。
(四)針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用爱和赏识去教育感化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办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即使是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也希望别人能赏识自己。在工作中,有好习惯的学生就经常赞赏、宣传,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用榜样的作用、赞美的语气去引导,使之逐渐养成好习惯,成为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
四、编儿歌、激兴趣,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贪玩、自觉性差、容易犯错的特点,编写关于行为习惯的儿歌,激发学生兴趣,促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面对父母均为进城务工人员,忙于生计,疏于管教的学生,卫生习惯差,水电浪费时有发生,编写了儿歌:“伸手关水电,弯腰捡垃圾,节约靠你我,卫生靠大家”。
(二)对于家庭教育环境不好,家长素质不高,不能礼貌待人的小学生,编写“小手手,轻轻放,小朋友,好伙伴。小小嘴,甜又甜,有礼貌,好孩子。”让学生反复读,心中记。
(三)课堂上,为使孩子们能集中注意力,勤动脑,积极发言,我用“小手放,桌子上,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小脑筋,动起来,小嘴巴,说出来”的儿歌,与学生们一问一答,提醒学生学会动眼、动耳、动嘴和动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勇敢担当,用“诚实是金、守信是银、勇敢是天、担当最强”的儿歌去强化教育,让好的行为习惯植根于脑海,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班主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生活,多花心思、寻方法,相信我们一定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篇七: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的各种习惯形成的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老师可用讲故事、常规训练、多表扬、开展活动、以身作则等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习惯、养成、讲故事、常规、活动、表率等。
正文:
小学阶段是人的各种习惯形成的阶段,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的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应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做,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比完成课本教学任务更有意义。现把个人多年来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做法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讲故事”进行教育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再好动的孩子一听到要讲故事,马上会安静下来,耐心地听讲。通过听故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明白遇到怎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给他们讲道理,他们往往听不进去,即使听到几句,也只是会说,到真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联系不起来了。但是故事能给他们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领悟遇到具体事情该怎么做。
为了培养孩子们刻苦的学习精神,我给他们讲“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岳飞学艺”等故事。他们听后,就会知道学习应该认真刻苦,轻轻松松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现在的孩子一般家庭条件都比较好,零花钱比较多,很多学生有乱买零食的习惯,在学习用具上也有攀比的情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想,这不仅仅是买零食、攀比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形成大手大脚不懂节约的习惯,他们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针对这些问题,我给他们讲农民各地的辛苦,讲毛主席、周总理、雷锋等名人节俭的故事。他们听了,心有所悟,浪费现象减少了。
二、抓好常规训练
不管什么人,只要在一个集体里,就一定要遵守纪律,这是规则。学校生活更是这样。在学校里,孩子们要树立严格的集体观念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的纪律。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即使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也不一定能做好。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针对班上出现实际情况,抽出时间,寻找机会加强各种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常规教育,比如上课纪律、下课纪律、写字姿势、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公共场所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等等。我们应反复训练。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如果有同学做得不符合要求,就让他们重新做,反复多次,直至做好为止。比如,刚开始由于我们体育课上得比较少,学生站队集合时的速度慢,又不够整齐。我就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做出具体要求。后来,
只要班长一喊口令,孩子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队伍。我觉得这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方面。
三、多用表扬进行教育
爱听表扬是一般人的心理特点,儿童更是如此,适当运用表扬,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刚上课时,部分同学还没安静下来,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这时,如果你说“大家安静,不要乱了”,效果不会太好。如果点名批评,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能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其他同学则会立刻安静下来。再比如,有一段时间,我看到有的同学看到地下有纸片,不能主动拾起。我就在班里大力表扬那些见到纸片能够主动捡起来丢了垃圾箱里的同学。还讲了我在别处见到的一些类似的看起来很小的文明行为,如我曾见到过一个坐在自行车后座的男孩在路过垃圾筒时向里面扔空的易拉罐,结果飞到了外面,虽然他已经走了很远,但他还是跳下车,跑回来捡起易拉罐丢到垃圾筒里。我夸张地表达了我对这种文明行为的敬佩。并告诉他们,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事见精神。后来我发现有原先不捡纸片的同学也捡了。所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其实是在批评做得不好的同学。但这种批评不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这种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方法,比直截批评表现差的学生更温和有效,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利用活动进行教育
根据当前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班有的同学课堂作业还能完成,但家庭作业就不行了。有的不写,有的写得很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几次课外作业评比和展览,大力表扬家庭作业写得好的同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借此机会对大家说,做家庭作业是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需要,也是作为集体活动的一个统一要求,大家都应该按照要求去完成。虽然没有指名道姓批评那些不爱写家庭作业的同学,但他们也悄悄地改变了。再比如,有个别学生对别人的某些东西,如新买的彩笔,漂亮的本子,好看的课外书等很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据为己有。根据这种情况,我专门组织了一次班会,表扬近期班内出现的拾金不昧的同学,并启发他们,有的同学可能无意中装错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找,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地交到老师这儿来,或悄悄地再装回别人的书包。并说,如果你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还,心里会有压力,还给别人后,心里就会变得轻松,没有负担,别人再说什么,我们也不会脸红。不是我们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再好,我们也不能要。通过这次活动,还真有以前拿过别人东西的同学悄悄地还回去了。此后,班里捡到东西交公的同学越来越多,失窃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五、老师要做学生的表率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力就更强了,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首先做到。例如,
我要求学生早晨七点半前到到校,我每天七点半前一定到校。要求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扔纸屑,我不管在哪里人都不乱扔东西,见到地面有纸片或其他杂物,就捡起来丢进垃圾筒里。要求学生认真做课间操,我就跟他们一起认真做操。学生看到老师这样,他们也会学着做,时间久了,就形成习惯了。
学生的养成教育方法有很多,大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找到更多更好的途径。但不管怎样,都要付出努力和精力才会有收获。养成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久的坚持。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带的班级有一个良好的班风,井然有序地向前发展时,看到孩子们不断进步,养成了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篇八: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行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进而使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性格,将来收获一种美好的命运。习惯的养成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比如有了好的生活习惯的学生,他必定时间观念强、早睡早起。要做到早睡早起,那放学回家一定会先做作业,早上早起就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早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有了。学习习惯好了,对学习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作业书写规范、书面整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现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其他习惯的养成,所以,一开学就要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大道理是听不懂的,是非曲直,是辨不太清的,因此,要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制定具体的要求,而且要把目标最小化。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记得新生一年级刚入学,我要求学生要早睡早起,但有些家长反映,有同学在家晚上爱看电视,经常晚上十点钟不睡觉,我就有些纳闷,找同学来谈话,才知道在贪玩的孩子心里,别说晚上十点,就是晚上十一点睡觉都还嫌早呢。因此,我又把要求提得更明白了,晚上八点半之前睡觉,早上六点钟起床。这样,学生对早睡早起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以后,很少再有家长反映类似情况了。还有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我们可以让他们从收拾文具,整理书包,穿衣扣纽扣等做起。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投入学习,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小学生的故事,带领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上课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并树立起我要学习和认真学习的决心。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学生的读书热情也特别高涨;孩子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自己的好朋友都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写字的时候,他往往也能安静地学习了,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给他们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静心学习。
再次,要给学生树立典型的榜样。如我班的龙雨佳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及时,爱看书爱学习。我就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我向##学习”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以身边的先进为榜样,找出自己与先进的差距,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修正。这样,在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的带动下,一大批学生都纷纷像杨也她一样,上课听讲认真了,发言大胆了,写字认真了。最后,是要给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激励这种方法更是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因为他们年龄小,许多说教他们听不懂,而你的声色俱厉也只能让他们短暂地照做,过一会儿可能就忘了,可是你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小小的苹果可能让他们特别的自豪,特别的兴奋,而在一段时间内从自己的内心里让自己去做好。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大做“激励”这篇文章。刘思漫是班里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平时上课一般都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一次单元测试他竟破天荒的得了91分,我在班里大肆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脸上得意的笑容。从次,他竟也在课堂上大胆地举起了手,我想:是老师的表扬给了他学习的自信。其他方面,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回答声音响亮的习惯,我利用班级后面的墙壁,自制了“每周之星”的评比台,有五个内容:读书、写字、文明、发言、纪律,其中就包括这三项内容的评比,每周一次总结,通过老师观察、同学推荐的方式评选。我还在班中设了“我进步啦!”的小明星张贴榜,把一个月里各方面的进步都是最快的小朋友的照片贴上去,这也极大地刺激着孩子们的热情,每次有小朋友的照片贴上去了,总能看到他们脸上得意又自信的笑容。甚至我还看到班里一个比较后进的学生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小靓照,偷偷跟自己的同桌说:“我一定要把照片贴上去。”每一个习惯的养成,这都需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还有很多,如行为方面,要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我就做起了他们的榜样;下课不吵闹、吃饭不讲话,让班干部来监督;文明礼仪方面,见到父母、老师要问好,有时,我先开口:“**早上好啊!”“**再见,路上小心!”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卫生方面,学生能主动自觉地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首先,老师走进教室看到纸头就弯腰捡一捡,学生见了自然也会学着弯下腰,有时我还会把捡起来的小纸片轻轻放在孩子们的桌子上,每当这时,他们总会露出尴尬的表情;老师的衣服经常换,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会暗暗模仿,都说低年级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培养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我们要让情感的春风化雨,无声滋润、融入学生的心灵。只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定能为孩子美好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不断摸索着,用心工作着。
篇九: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一级子课题在“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结
题
报
告
子课题组组长
张敏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一级子课题在“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阶段结题报告
1
2011年1月初,学校德育处下达了“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校级课题,以“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的一级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按照通知书和总课题组负责人杨铃校长的要求,本子课题组积极筹备了总课题和所有子课题开题会的工作,并于2010年1月,参加了辰光学校举行的开题会,即全面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现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以“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题,全面总结本课题一年来的研究工作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校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命名的首批流动人口子女接收学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生人数已接近2000人,其中60%以上是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想。我校学生的行为问题、习惯问题却日益突出,较多的学生存在文明礼貌欠佳、卫生意识淡薄、不遵守纪律、学业拖延等不良习惯。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喜欢在课间大声吵闹,上厕所不冲水,喜欢在地上滚来滚去,整个教学楼充斥着他们的吼叫声,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德育处“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总课题的指引下,制定了本子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1.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2.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3.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行为的产生并持续恒久,是在‘刺激---反应’发生之后的强化而造成的。”这就意味着良好的习惯养成有赖于持续不断地接受外界的行为刺激强化。4、根据《公民道德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学守则》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校、爱班级、爱大家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2
5、根据少年儿童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评价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6、根据低年段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方法、要求及评价都不能一刀切,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特点,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承认和重视个别差异,既注意一般性特点,又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发现教育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要不断反复练习,反复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保留下来。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引导有序健康的课间活动(1)以集体活动为主,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2)安全保障,划分课间活动的物理区域,使不同年级的孩子互相区分开来,避免身体冲撞的危害。(3)自主灵活,孩子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进入和退出课间的集体活动。2、营造课间活动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班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上,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课间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课堂上、课下教育学生都不大声呵斥,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2、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习惯的认知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3、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依据小学生的心理,通过奖励与惩罚原理规范良好习惯。惩罚方式之“镜子”方法的运用;奖励方式之精神奖励好于物质奖励;“即时”的效果好于“及时”,更好于“滞后”。4、发挥家庭,社区的行为规范教育作用。二、建设目标将从认知与行为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课间活动的习惯,具体表现为:1、早上到校后,不在走廊或教室追逐打闹。2、下课后,不在走廊或教室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如果不小心撞倒别人,要主动道歉。课间喝水一定要排队,不要拥挤。3、下课后,参加天井里的集体游戏整齐有序。4、午休时要保持安静,不说话,不打搅其他同学休息。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确定了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生为研究人员。(2)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和领导机构。(4)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参研人员阅读。(5)对实验学生课间行为习惯现状作调查分析。(6)在学校和家庭,开展学生在三方面的主要习惯(学习、做人和做事)的调查研究。(7)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理论特色,提出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并进行理论改造和创新。(8)突出实践特色,实施运用介质性评价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案。(9)加强实验的规范管理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当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存在娇生惯养,导致其依赖强,独立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做事缺乏意志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缺点。同时,独生子女由于受到了父母较好的养育,故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同时呈现出自尊心强、活泼好动、开朗大方等性格特点。因而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使学生首先从认知上改变,继而改变行为,再通过日常规范与奖惩手段的运用,使良好行为变成一种习惯。1、开发实践性与创造性并举的课间活动项目,用集体游戏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拒绝强行限制孩子的自由。游戏的方式为低年级小学生所喜爱,且能培养孩子的社会合作能力、专注力、情绪智力,同时孩子的身体得到了适度活动,为下节课作好准备。2、全员评价、全程评估。全员评价即学生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全程评价,即在课间活动现场有“搜寻小组”评价;每周班会评价;每月一次的老师总评。以班为单位进行。3、考评方法侧重“即时激励”,即在发现课间活动时的良好行为时,当下就给予奖励;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当下赠予“文明标兵小勋章”,每月进行一次评比,看看谁的“小勋章”多,胜出者的“美照”与文明行为将被张贴到黑板报等地方或在集体大会上被表扬。4、参考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成立“文明标兵搜寻小组”,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搜寻小组”由小学生自己成立(3-5个人),在课间活动寻找同学的文明行为,发现后立即授予勋章,“搜寻小组”每周替换成员,由当周获得最多勋章的前几名成员担任。5、采用游戏教学,深化学生对课间活动行为规范的必要性认知:游戏前准备好小鼓,大鼓,大小号。汽车喇叭录音和电教平台的各种能播放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安静的趴在桌面,或者写作业,同时播放以上的各种声音,把音量调到最大。让学生感受此时的环境氛围,持续15分钟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引出上面的问题,谈谈课间我们该怎么做?通过设计这种体验式情境,使小学生反省大声喧哗的噪音将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发展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6、设定课间活动的行为规范,编成小学生易懂易学的形式,比如儿歌或童谣,在音乐课、班会课、家长会等场合学唱。(二)、尝试一种新的“争章夺星”评价模式。“争章夺星”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每一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该校根据儿童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过程评价,把评价的奖项分为基础奖、发展奖、特长奖和综合奖四类。基础奖、发展奖、特长奖属单项奖,其评价以“章”为载体;当学生所获“章”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评综合奖,其评价以“星”为载体,分为金星、银星、铜星三个级别。三类章与三类星构成倒T型目标结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孩子完全可以自主选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争章夺星,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又不断追求新的目标。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生的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主体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好坏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前期研究成果启发我们开始尝试建立小低段学生行为习惯的
4
评价机制的研究。时代要求我们,现状迫使我们,着重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的内容体系问题,探索如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评价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儿童的共性与个性。为此,根据我校低段学生班额大的特点,开展“运用介质性评价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其价值在:课题既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又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它是一种对于传统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创新。美观、实用有趣、看得见、摸得着的介质——“奖票、小红花、小奖品”,对于小学低段的儿童来说,觉得非常新奇,很感兴趣。(三)、组织学生观看对行为习惯养成有益的教育片。教育片直观、生动活泼,对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育片《学校踩踏事故的思考》让孩子们明白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又如:观看东莞市朝天小学大课间的广播操录像,让孩子们出操、列队快、静、齐。还有《少女穆然》等教育片。这些教育片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英雄的事迹激励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习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在班会、思想品德、队会等课堂上,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间行为习惯。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常言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统一认识就是规范学生行为准则,可以由此内化为行动。在班会、思想品德、队会等课堂上,我们针对年级特征经常给学生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2、强化训练形成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百说不如一练”,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复进行行为训练。应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班会加强对学生课间行为的训练,如:上下楼梯的训练,上厕所的训练,值日生的训练„„比如:培养在楼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首先让学生知道楼道那里是右,在行走中遇到同学和老师怎样礼让。再利用班会时间,多次领着队伍到楼梯练习上楼、下楼,并抓住不守规则的典型讲清危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上下楼梯就形成了好习惯。3、讨论交流他律变自律。在培养学生良好课间行为习惯时,一方面以课堂为主,讲、练、谈多方面结合。另一方面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不良影响时,也要选取到课堂上来,及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明白道理,认清问题,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五)、个别谈话,因材施教。良好课间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好习惯。(六)、家校联系,达成一致。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因此,要取得实效,还要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教师精心策划、准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低年级各班的教师把学校对孩子们课间行为习惯的要求一一告知,并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习惯;讲明怎样遵守这些习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有时,孩子的不良习惯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七)、必要惩罚,纠正不良行为。著名学者孙云晓教授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行为,也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比如“课间不乱跑乱叫、趴在地上的习惯”,有个别的学生通过教育仍然屡犯。这时就要在进一步教育、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行
5
为惩罚。如让学生去逮违纪的学生、读课间行为习惯守则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行为习惯。(八)、翘起大拇指,赏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赏识教育揭示和证明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教育规律: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周弘老师创立的赏识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课间行为习惯时也十分重视运用赏识的方法去激励学生。如:当看见学生主动拾起垃圾时,我们往往会用十分兴奋的语气对他们说:“你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你小声说话的习惯会让你越来越有修养!”“老师真喜欢看你文文静静时的样子!”又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评比。采用等级记分,星级评比。„„经常翘起自己的大拇指,赏识学生好的行为。特别是很多学生都做不好的时候,更是以赏识为主去激发、巩固学生好的课间行为习惯。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体上讲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培养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的要求及时地传递给了班主任,使他们在课程实践中有了鲜明的理论指导,为他们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对学生进行课间行为习惯培养的着眼点;二是使整个教学楼的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生的安全事故减少了;三是90%以上的孩子能认识到课间活动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发展出在公共场所照顾到他人的同情心;70%以上的孩子除了认识到问题,还能够自觉自愿遵守课间活动的行为规范,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认知迁移到家庭与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原有的不良行为得以改正。
七、研究效果
1、前期调研、选定课题。2010年1月,一二年级组的6位班主任,采用日常观察、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和班级调查的方式对全体低年级学生的课间行为习惯进行了调研,发现学生存在不少的多方面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学校秩序,对学校和班级都有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于是我们认定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间行为习惯是我们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课题。2、搭建班子、定章立规。组建了以年级组长为组长(主持人)、低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本课题研究的领导、组织、实施指导、管理、评价等研究工作。并制定“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3、全员学习、优选成员。组织低年级班主任进行三个方面的学习:①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②课题研究实践技能的学习;③有关课题研究的规章。4、集思广益,完善方案。课题领导小组一方面发动研究组全体成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或上、下结合的集体讨论(6次),进行个别征询(30人次),另一方面还在校门口
6
设置了“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课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建议征询箱”,广泛征求教师的建议,共收得建议25条,方案4次易稿才得以敲定。5、同伴互助,同题共解。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课间排队、守纪的习惯养成了,并将该项目主题活动的养成方式迁移应用到其他习惯内容的养成教育。6、经验交流、成果共享。每个阶段结束时,各项养成教育完成时,都组织全体成员乃至全组教师的经验交流会(共6次),让经验得以传播,在成果共享过程中把课间行为养成教育推向深入、广阔。
八、结论与建议
●为了切实落实“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我们要制定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制度体系,保障好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①值班制度:为确保研究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实行“行政双线值班制”,即每天有两位班主任值班,值班督查内容紧扣“一日行为习惯常规”,查教师一日常规落实情况,查学生一日常规遵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②、班级文明监督岗: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我们成立了规范养成教育的相关监督机构——“课间文明监督岗”。让学生平时的课间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③、“良好习惯养成之星”评比制度: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年级确定等方式每月评比一次“良好习惯养成之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即由“他律”逐步强化“自律”。●运用激励机制,把好习惯养成教育引向深入,其做法:一是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养成好习惯的自信心二是借用同龄效应来帮带三是抓住闪光点去鼓励四是签定“师生好习惯养成合约”去鞭策●课题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自然状态下的“盲试法”,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学生良好课间行为习惯的养成状态进行了测评,形成了测评结果数据库,现将其中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成如下三份统计表表2、小学生低年级课间行为习惯观察结果统计表
7
上下楼梯
追吵打闹
有序入厕
参测人数
前测后测人数%
423201-222
-74%
562304-158
-52%
259150-109
-36%
300300
增减
表3、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状况前后跟踪观察结果统计表
注意力专注增减前测后测人数%
积极举手发言增减前测后测人数%
完成课堂作业增减前测后测人数%
课前预习增减前测后测人数%
善于提问增减参测前测后测人数%人数
820
1132
+312+26
831
1155
+324+27
1051
1186
+135+12.84453
1021
+568+46.7535
1078
+543+45.41200
表4、小学生综合型良好习惯养成状况问卷结果统计表
前测后测增(+)减(一)人数%参测人数
使用文明用语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忠诚老实说到做到
521435421395382
793778752783762
+272+343+331+388+380
+34+42.9+41.4+48.5+47.5
800800800800800
8
自己事自己做合作交流用四到进行阅读勤于思考遵规守纪增速综合增幅幅度
289412312315625410751.13
775738768705793764795.59
+486+326+456+390+168+3540
+60.8+40.7+57+48.8+21+44.344.456
800800800800800
上述三份统计表的数据,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①无论是单项习惯,还是综合型习惯,前后纵向对比,其养成的递减速度是非常快的。(如②具有良好习惯的占有面的扩增幅度是非常大的。总之,学生们在一年的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体验”中,养成了课间行为的良好习惯:违纪违规的几乎没有了;课间,教学一楼的秩序好了,安静了;追吵打闹的少了,有序入厕的多了;乱写乱画,乱丢掉乱扔的没有了;教学楼更静,更洁,更美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更足、更大了!●学生在一年来的课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体验”中,不仅克服了各式各样的不良习惯,养成了方方面面的良好习惯,更为可喜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发展得更丰富,主体人格成长得更健康,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自信,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越来越浓,能力越来越强。3、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发展了●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一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实践,课题组的老师深有感慨地说:“无论是习惯养成教育或是别类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是其他学科的教育,光照着教科书依样画葫芦的‘照本宣科’,学生不是因事例的陌生而感到困惑,就是因表述的深奥而感到‘虚渺’,只有选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有意义的内容,实化教科书,学生才学得有味,有劲,有效。”“学生的现实生活啊,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基础,归宿。”研究成果一览表作者成果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
刘昌稳、黎松《小小储蓄卡,盛开文明花》邹红艳文惠敏杨芳“圆明园的诉说”“节约用水”德育实践活动设计《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
经验报道《常德日报》发表教学比武教学比武论文论文县一等奖县一等奖县一等奖省三等奖
9
黄亚萍
刘昌稳吴俊兰(指导)杨芳
《祖辈如何代养留守孙辈》《快乐大课间》
论文学生论文德育案例
《半月谈》发表《小溪流》发表县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省三等奖县教育局、县关工委颁发常德市政府授牌
“小小储蓄卡,带来文明大变”化
周兰英(指导)全国第八届“星星河”书法大赛学生作品梅华临澧县实验小学临澧县实验小学学生书画比赛“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作品学校荣誉
“平安校园”
荣誉
参考文献:1、《给教师的建议》2、《教育的智慧》3、《德育纲要》4、《儿童心理学》、5、《教育心理学》6、《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7、《家庭环境与学生习惯养成的探究》、8、中科院专家张梅玲主持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9、《好孩子好习惯》孙云晓苏霍姆林斯基林崇德
10、《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11、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
10
篇十: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怎样抓好低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
育策略
摘要: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抓好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呢?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一、持之以恒,点滴做起
低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在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赃物,不再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整洁;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保护眼睛……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老师反复强调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要保护环境,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为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养。
二、以身作则,榜样引领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近乎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
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位教育家谈其他的小学老师说道:“我个子矮,老坐在第一桌,最怕的是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呼——呼’地吹讲台桌上的灰,搞得我满身都是粉笔灰,有时眼睛里也进了灰尘,整节课都揉着眼睛上。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来了位新老师,他穿着虽然很普通,但是很整洁,灰色中山装的每粒扣子整整齐齐的扣着。他走进教室,看了一眼讲台桌,一句话也没说,只见他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块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抹起了桌子。班上没了声音,我也第一次没有发现飘飞的粉尘,第一次打消了逃离现场的想法。从此以后,我连一张小纸片都不敢往地下扔,抽屉里多了一块小抹布,时常在别的同学冲出教室时,我轻轻地把讲台桌抹得干干净净。”如此看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1.表扬鼓励,激励孩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经常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出现的好人好事及时在表扬栏上进行表扬,并要求全体同学向这位同学学习,使学生学有榜样,起到带动整体的作用。无论再好的班集体都会有学困生的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不守纪律,有许多学困生因为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班上打架,损坏公物,都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为了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我在班级设立“学困生进步奖”,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同学都在关注他的发展,他的自尊心也因此得到满足,逆反心理必将消失。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两三天的事情,所以,要时时讲、天天讲,做到百讲不厌。
四、家长配合,提高效果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密切配合,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如:我班上有两位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捡到10元钱,一位同学说要交给老师,另一位说要把钱拿去买东西吃,理由是他的妈妈告诉过他捡到钱交给老师是傻瓜,结果他们把钱分了,其中一位家长在教育下把钱交到了学校,另一位却矢口否认这件事,这不又一次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吗?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十一: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P> 要从最根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扎扎实实地为学生打好基础如儿童入学第一周就要教他们坐站听写和答等要求教师要一边要求一边指导儿童做在此基础上经常进行强化训练正确的坐姿站姿听姿写姿和答姿就养成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二、养成教育要方法多样1、以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比如讲握笔姿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头正、肩平、脚着地,一寸、一拳和一尺。”学生一下子就加深了印象,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注意到互相提醒了。2、以故事指导学生的言行我们班有四十多个孩子,时间一长,就免不了产生矛盾,有的时候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老师就忙于解决这些事情,非常费神。虽然在班会课上,我多次给他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学生学完了也知道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但他们毕竟年龄太小,一遇事就又不知该如何做了。于是,我便找来一些有教育意义离孩子较接近的故事,利用班会课时间给学生讲。通过讲故事,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3、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模仿是三年级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对周围的人和事很关注,尤其崇拜自己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言行对于引导三年级的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至关重要。平时在和学生、家长和人的交流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当发现卫生区,教室有纸片时,我总是立即拣起;教室桌椅不齐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台不干净时,我总是及时清理干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学着去做。有的时候老师怎么说学生也记不住,这就要求老师抓典型事例,加深学生印象。针对扫除工具的摆放问题我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在大家扫除完后,大多数都坐好了,这时候,李会同学拿着一个大扫帚急急忙忙地走进教室,他把其它的扫帚摆好才走到座位上。这时候,我大声地表扬了李会,同学们的眼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然后我再慢慢地教育全班同学,这样同学们也印象深
刻,从此每个人用完扫除工具后,都整齐地摆放在原位。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起点要低要从最根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扎扎实实地为学生打好
基础,如儿童入学第一周就要教他们坐、站、听、写和答等要求,教师要一边要求一边指导儿童做,在此基础上,经常进行强化训练,正确的坐姿、站姿、听姿、写姿和答姿就养成了。
二、坡度要小抓行为教育,就从容易做到但又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抓起。教学生懂得,“在学校”进办公室或与老师说话要“轻声”,不要妨碍其他老师办公;“在家庭”如有人工作、学习、生病或睡觉时,说做要“轻声”。这种小坡度的要求和训练,即培养了小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三、做事就近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从小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做了就能见效果的事情做起。如教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首先要教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穿衣、穿鞋、洗红领巾等,逐步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的初步概念。四、要求要细对小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应该是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学的会,记得住。如教小学生认真听课,可编成顺口溜:“要想学习好,认真听讲很重要;课前准备要做好,眼看前方坐端正;不玩东西不说话,举手回答声音响”。五、重视实践养成教育的关键要导之以行,把说理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要使行为教育做到“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命脉,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而游戏、玩耍、活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天真,可塑性强,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花力不多却可
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何乐而不为呢?我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家人一份爱"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回家为家人做一件事,说一句问候的话。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三年级的班主任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强化训练,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篇十二: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P>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五种途径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关键词:“三教合一”、树立典型、开展评价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特别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如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故对于这部分刚步入校门不很长的孩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各个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小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出身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工子女,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和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或多或少给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学生的学业开展就比较困难。如:有些个体商户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就是玩
麻将打扑克,这些家长(这些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却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里,我们有的小学生,经常迟到,不爱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欠佳,或者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还爱说假话骗人等等,都和家长的影响或是这些小学生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如:在一次教育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时,我问其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说:“昨天下午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和几个人在家打麻将,我说我作业没做,爸爸就说,不要紧,这一次我给你放假,就一次作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业做不做没关系,在课堂上听懂就行了。”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班级群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也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再鼓励学生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四、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我们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慢慢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内心,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这些教育,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五、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安全、纪律、卫小明星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老师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激励学生更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现在我校学
篇十三: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P>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协助孩子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持久力不强,行为习惯经常反反复复,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即时引导,想方设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就谈谈在展开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培养文明的礼貌习惯。引导孩子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家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听课的习惯,做到“做好准备、集中精神、积极参与、学会倾听”。(2)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认真检查、即时改错”。
3、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整理学习用品,收拾书包;学会布置教室,会扫地,摆桌椅,擦黑板,倒垃圾。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不乱丢垃圾杂物,做到讲卫生、爱清洁。
(一)坚持正面引导,做好以身示范
低年级的学生,
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喜欢注重身边的人和事,尤其崇拜老师。所以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语言引导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会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教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行为示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往往从模仿开始,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弯腰捡起;教室课桌歪斜时,我会即时动手摆整齐;卫生角不整洁时,我会拿工具清理干净;黑板上的字我总是一笔一画认真去书写……这个切,我的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们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地面上有纸,学生也会弯腰捡起。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在老师和他人谈话时不打扰,不小心碰到别人,马上说声“对不起”,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孩子们在我们无声的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他们也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严格要求。低年级学生对于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大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对他们加以影响、感召。
1、培养个人荣誉感,榜样激励。低年级学生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对应的概念,相反,学生对于个人荣誉感却已有了明确的概念,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他们都会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向爸爸、妈妈炫
耀被老师表扬,让其他学生见了也非常地羡慕,个人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针对这个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例如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还没有坐好,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说话、玩耍,此时能够表扬已经坐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对学生实行常规教育,“看,XX同学听到铃声,已经坐端正了,他真是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短短的一句话即满足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明白以后上课时要向那位同学一样坐好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越对方的勇气,对于促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明显的效果。
2、规范个人行为,明确要求。在学生能够明白上课要坐在座位上,要认真听讲后,能够进一步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年龄太小,对于这些条条框框的内容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能够把各种行为规范编成孩子易于接受的儿歌协助他们牢记,并教育学生付诸行动。例如上学可唱:“按时上学不迟到,见到老师问声好,大家夸我有礼貌。”课前能够唱“铃声响,进教室,伏桌面,静等候。”课中可唱:“专心听,认真想,响亮答,大家夸”。下课能够唱:“不追逐不打闹,团结友爱乐陶陶。”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3、增强竞争意识,强化训练。在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明确了要求以后,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为有了竞争意识尤其是集体竞争意识后班级才会拥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利的环境。例如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经常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比比哪一组坐得好、积极发言、认真听讲。这样做的效果有时往往比表扬或批评某一个学生更有用。经过老师有针对性地持续强化训练下,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这种竞争意识的增强,对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具有推动作用。
(三)在互相监督、协助中自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耐心地说教半
天,学生一转身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学生主观上要这样做,这仅仅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共性心理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控水平较差,做事缺乏恒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的实行教育。不过教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时时提醒,事事处理。这就需要学生在互相监督、协助中自律。如在培养学生自觉上好早读的习惯时,我针对班级有些学生到校比教师早容易引起吵闹等现象,充分调动小干部的作用,安排好值日班长协助老师做好督促工作。展开了“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身边的榜样”等活动,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协助,并定期展开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同学之间互相指出优点、缺点,并逐步改正,将“行为规范”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主动沟通,家校配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就能形成的,还需要在家庭中得以巩固。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想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以稳定,我们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我通过校讯通、电话等方式,即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说明一些配合事项。充分利用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十四: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
P>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摘要]: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德育的层次性,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这一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走向自觉.[关键词]:培养行为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低起点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
差,并且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是太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师教育切不可太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还不懂得怎样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只提两个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这样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就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学生也很快很容易做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再逐步提出把字写工整,认真读题目等新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为学生设置台阶,使学生不断进步。二细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们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上课铃响了,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仍在操场上玩耍,不知道进教室,就算有少数学生进了教室,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刚开始,我苦口婆心的说道理,甚至动怒用武力,但收效甚微。最后,我想到编儿歌,孩子都喜欢儿歌。于是我将上课铃响了该干什么编成了一首童谣,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
老师来上课.结果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上课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但教室里却总是很难安静。于是我又编了一首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静不说话,老师请讲话.”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我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的提醒,督促了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为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我又编了几首儿歌:“不推别班的门,不趴别班的窗,室内不喊叫,走廊不打闹.”“同学之间要友好,不踢,不挖不乱咬。"让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来激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班级中设立了“金星园地”,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上进心,所以不管是评选什么,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高。如:少先队员,标兵,三好学生等都与小金星挂钩(每十朵小红花换一朵小金花,每十朵小金花给一朵大金星放在成长档案袋里)。但孩子和孩子之间各方面都会有差异的,为了不让每个孩子掉队,甚至挫伤自尊心.好孩子要用激励的方法让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差一点的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抓住机会发给他小红花,去鼓励他,不要让他失去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我班得星最少的同学也得了每十朵小金星了。现在我班每个孩子的自我约束力都特别强,生怕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经常看到孩子们数自己的小金星,看看自己和别人相比还差多少。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还差一朵就追上谁
谁谁啦"。我班现在几乎没有特别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的自制力特别强,学习劲头高。在每次考试中,我班都是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都说我班的学生都讲礼貌,行为习惯很好。四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老师要用引导和关爱来帮助他.最好,用直观的事物来启发他,让学生感受到对与错。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我们班级地上的纸总也捡不完。当初我很生气,每天一上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们捡纸。后来我就琢磨着,这纸都是哪里来的?结果我发现,原来都是孩子们从本子上撕下来做小折纸。可能孩子刚从幼儿园来的折纸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张纸,问:“这是什么呀?”“是纸呀!”“哪里来的?”“从本子上撕下来的”.“对”,我马上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片,我问你们这张纸可以干什么?学生说可以画画,做手工,做数学,写字等等。这时我顺手一撕,然后将碎纸扔到地上.这时我又问这张纸现在可以干什么?学生说什么也不能做啦!我说:“能,可以当垃圾。你们看看,我们装点漂亮的教室,满地都是垃圾好看吧!”这时学生都直摇头说不好看。“对呀!这些纸片使我们的教室变的不美了,那地上的废纸怎么办呢?”这时前面的小朋友急忙跑过来,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赶紧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纸。从那以后地面上很少有废纸,经常能看见学生主动捡纸.学生知道了保护卫生,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树榜样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
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六重配合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
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就行了,其他都无所谓。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和辅导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的同家长分析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
参考书目:1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孙云晓〈〈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
【低段学生的养成教育途径1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