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9篇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2009·1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09·1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纵观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让生命自由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蒙台梭利对儿童教育的深刻认识。正如她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所提出:“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1] ”一、自由发展的涵义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由发展的概念应当被理解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必须最有利其个性的发展 [2] ”。蒙台梭利所说自由就是儿童个体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就是儿童的自主活动。同时她认为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有规则的自由”,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无条件或无限制地享有的“自由”,在“团体利益优先”的原则下,对违反大家须共同遵守的规则的儿童,对妨碍或干扰别人活动的儿童应限制其自由。她认为“孩子们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同时蒙台梭利认为纪律和自由是紧密相连的,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自由的实现也需要内部纪律的保障, “自由和纪律如同一枚徽章的两面,科学的自由会导致纪律”。并且,自由和纪律都建立在儿童的主动活动之上,没有儿童的主动活动,就无所谓自由和纪律。“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她认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说教和惩戒,也不能靠批评和指责,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二、生命自由发展的现实意义(一)生命自由发展—— — 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主张显然是反对传统教育中对儿童的束缚和压制,提倡尊重儿童权利和自由,还儿童尊严,使儿童独立自主,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克伯屈在《蒙台梭利的理论之考察》一书中赞扬了蒙氏自由教育原则:
“如果儿童很有兴趣,想参加实际的合作,或者想获得应该企望的种种知识和技能,那么应该让他自由;如果儿童希望获得适当的自信力和尊重他人权利之适当的自治,那么也应该让他自由。我们很赞成蒙台梭利重新注意自由的学说”。无疑,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在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今天,自由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生命自由发展—— — 有利于儿童独立人格的养成蒙台梭利的自由观,就是要为儿童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尊重儿童的内在意志,保证儿童的发展自教育的核心:让生命自由发展◆ 皖西学院教育学院 吴应荣 单颖—— —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探析*[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情感智力研究》(批号为 2007sk329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皖西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批号为JG07324 )。理论建设Xian Dai You Jiao Xian Dai You Jiao24
2009·1由。儿童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内部秩序的形成,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有利于身心的和谐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让儿童自由发展,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三)生命自由发展—— — 有利于建立新型、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儿童自由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打破儿童是被领导、被教育、被填充的对象,成人是儿童的创造的旧观念,真正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人来对待,在教育过程中真正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变儿童被动“要我做”为积极主动“我要做”,要给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需要程度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的自由,给儿童“尝试—— — 错误”的机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建立新型、和谐的师幼关系,即幼儿教师应是幼儿权利实现的保障者,幼儿教师应是幼儿自我成长的指导者;幼儿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教师应是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三、让生命自由发展的具体措施(一)以幼儿为主体,自由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让生命自由发展,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她指出:教育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又说: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儿童个体自由的最初的积极表现,使儿童可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3]。康纳尔指出:
“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提供这样的学校环境:儿童能够独立于成人而成长,能自由地做他们自己的事情,按自己的步伐前进。”[4]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她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二)因材施教,自由发展的有效举措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其中 3岁是“心理胚胎期”;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进而指出教育应根据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初次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无论是行走,还是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也许这个孩子在这段时间就非常想学习写字,或是很想说话。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学会任何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三)创设良好的环境,为自由发展提供场地蒙台梭利在强调儿童活动的重要性时,又指出儿童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从而把环境因素在儿童自由发展中提到了重要地位。她说:
“生命潜力这种精神胚胎,就像人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它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因此,为了促进人体的正常发展,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5]由此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把遗传的生命潜能作为第一位,而环境是头等重要的。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活动的材料和环境,在观察、研究幼儿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可以服务于幼儿发展的、作为幼儿活动对象的环境。通过准备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对环境材料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发展。(四)开展活动,自由发展的主要途径儿童的自由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完成的,所以她强理论建设Xian Dai You Jiao Xian Dai You Jiao25
2009·1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近两年来,宣州区教育体育局在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一 、调查分析农村学前教育现状2006年,我区有各类幼儿园(班)335个,具有三个班以上的幼儿园 40所,其中政府、部门主办的各有2所,乡镇中心小学主办的有 4所,民办幼儿园共有32所,学前班、家庭作坊式幼儿班 295个。3~6岁幼儿总数 22713人,入园(班)数 15195人,入园(班)率66.9%,教职员工 635人,其学历合格率、专业合格率分别为 62.41%和 26.51%。随着农村幼儿教育的迅猛发展,民办幼儿园的兴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管理混乱、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现象严重、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等。为此,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农村幼儿园管理网络,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二是形成多元办学模式,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幼儿园,提高幼儿入园率;三是加强评估指导,促使幼儿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学◆ 安徽省宣州区教育体育局 骆小燕调说:
“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您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您指出了它遵循的道路”。
[6] 在蒙台梭利的词汇里,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作业,又称为“工作”,甚至有人认为,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可用“工作”二字来综合。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幼儿期的各种感觉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她发现儿童“喜欢工作,甚于喜欢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中得到满足与乐趣,而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儿童的工作欲望象征着一种“生命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力中流露出来。(五)走向自然,儿童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为了让孩子自由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应该带领孩子走向自然,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情。她认为:大自然以其神奇造化之功哺育这种感情,它付给劳动者慷慨的报酬。谁为她的生命发育付出了劳动,谁就会获得丰硕的果实。
[7] 带领儿童走向自然,能够使个体发育和人类整体的发展协调起来,同时只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儿童才能找到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参考文献:[1]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
73[2] [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 .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发展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
70[3] 任代文译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114[4][ 澳 ]W.F. 康纳尔著 . 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
230[5] 杨汉麟、周采著 . 外国幼儿教育史 . 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 :
244[6]~[7] 任代文译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18!!!!!!!!!!!!!!!!!!!!!!!!!!!!!!!!!!!!!!!!!!!!!!!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管理论坛Xian Dai You Jiao Xian Dai You Jiao26
篇二: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 (1)何长鸿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幼儿园)摘要: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后又一位西方教育进程中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在她的教育理念中自由教育是她的重要特色之一,而他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给从事幼儿工作者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
自由教育
启示 当前,我国部分幼儿园已经将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引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蒙氏课堂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教育模式,很多从事幼儿的研究工作者都开始探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有些幼儿园却盲目的效仿,却未知其本质,从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育观,正确的传播开来。
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教育的内容 玛丽亚·蒙台梭利在 1909 年,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她提倡自由教育,并编纂了《适用于幼儿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总结出了自由教育所包含的三个主要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宗旨。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幼儿的权利以及人格往往被忽视,把他们当作网络出版时间:2017-07-21 10:15:41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173.G4.20170721.1015.028.html
“成人”来看待,甚至是用成人的思想来钳制他们的行为,让幼儿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不仅仅损害了儿童的全面发展,更让幼儿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机会。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因此,我们必须把属于幼儿的权利交还给他们,这样才是符合他们的生长要求。
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基础。蒙台梭利一再强调儿童是精神胚体,必须有赖于环境的保护与滋润;儿童是个探索者,需赖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志;童年之秘隐藏在儿童的环境中,唯有透过开放的环境,才能将真正内在的潜能开发出来。可见,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出孩子学习兴趣,让幼儿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因此,他坚决反对传统教学中幼儿在强制,被动和束缚下的学习。蒙台梭利还提倡把教学活动同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实现知识的移植,并且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学会,没有学习的压力,在此同时,逐步的从无意识学习过渡到有意识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愉悦轻松的。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关键。在我们所经历的学生时代,老师大多数是教导,灌输或是要求我
们的,但是蒙台梭利则认为教师并不是把既定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本身才是学习的主体,当幼儿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陷入困境无法独立解决时,老师可以作为引导者来帮助孩子,因此老师在幼儿的活动中必须要做到及时观察,指导和支持幼儿的各项活动,但这并不是代劳,或是放任自流,所以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蒙台梭利曾称老师是“唤醒人的智力生命的研究人”,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来完成自己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而老师与幼儿的关系也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的关系,这也是大大的违反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一次新的伟大的尝试。
二、结合实际反思当前幼儿园内所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看到一位老师给小朋友们上的是一堂手工课,由于是大班的小朋友,而且显然他们对手中的材料并不陌生,说明他们一定是上过很多次这种泥工课,那天老师教他们捏的是企鹅,我还在想小朋友上这堂课一定是手忙脚乱热闹的不行,可是当上课后教室非常安静,小朋友们都是小手背后的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老师继续讲问小企鹅的后背是什么颜色的?肚皮呢?……期间有个小朋友动了下桌子上的太空泥,老师就很大声的说谁在乱动桌子上的材料啊?是不是
不想上这堂课啦?那个小朋友马上又小手背后的坐好了。
这种情况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反映出多数幼儿园里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在老师的严格控制,再加上“吓唬”才达到的,根本不是出于孩子们自愿所达到的,我想一旦老师不加以限制了,情况恐怕就截然不同了。还有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一直给孩子们灌输成人的模式,让孩子们一定要按照成人的想法来捏,必须是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肚皮。这样也严重的阻碍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他们套上了固定的模式。而真正我们所学习的泥工,应该是老师教授一般的技巧以及方法,而不是限制思维,捏成什么,怎样捏应该是自由发挥,自由选择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本就和大人不同。
三、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一)因材施教,让幼儿自由发展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第一阶段主要指 0~6 岁的儿童,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功能的形成期,而 3岁又称为“心里胚胎期”;第二阶段主要是指 6~12 岁的儿童,这一时期是幼儿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主要是指 12~18 岁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儿童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然而不同的孩子又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这也都要充分的考虑进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我们不应整体的规范孩子
们的道路,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需要,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畅想的天地自由成长,所以教育也应根据各阶段的心里特点因材施教。
(二)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蒙台梭利曾说:“生命潜力这种精神胚胎,就像人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它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必须也要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儿童是需要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发展的,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为儿童创造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户内户外环境与教具。在不断地观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让儿童能够最大程度的受益于所布置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的作用,调动起孩子们求知欲和自由思考自由探索的积极性,真正的做到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纪律性 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了解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是消极的,纪律是在自由基础上的,需要内在的自制力看来调控,不应该是靠老师强制和说教,儿童在自由的活动中慢慢的体会到纪律的重要,例如,在幼儿园玩滑梯,刚开始如果没有纪律性,谁都要抢着玩,到头来水都玩不上,都在一堆堵着,当他们有益的礼让或是按照次序来玩就会顺利的多了,进而纪律就在自己的实践中形成了,因此教室应该让幼儿自由的尝试,都是在失败中成长取来的。
参考文献:
[1]卢梭 著,李平沤 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74-94. [2]蒙台梭利 著,马荣根 译.童年的秘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8+186. [3]任代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93.68+167.
篇三: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梭 利 关 于 自 由和 纪 律 关 系 的 论 述 及 其启 示O 曹能秀蒙台梭利是著 名的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关于自由和纪 律关 系的看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蒙台梭利所 谓的自由是指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 出来的自由学的教育由将使儿 童的 天性 得到自然表现得自由呢?蒙台梭利认为心的需要尽 可能地消除妨碍 儿童所需要的展的障碍蒙 台梭利认 为儿 童的 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 能方面的 自由是给儿 童 以活动的 自由使其智 力得到 发展为满足 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来 自一种不明智的 压制她认 为学 习 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 育方法对 儿童。她,对 当今我国的幼 儿教育。、自由的重 要性。她认 为,要开展合乎科,其基本原则必须 是使 儿童获得 自由,这种 自。怎样 才能使 儿 童获,应 该通过研究 隐藏在 儿 童 内,“正常”发。,。,;道德方面的 自由则是要防止 儿童,这种对抗性。,儿 童不用已学 习,对,,已理的 自然就会导致这个孩子 形成否定的或消极 的自我概念由此而对儿童 发展 造成不利影响起积极 的自我评价是其 身心能否 和谐发展 的关键因为肯 定的 自我评价将 会使 儿 童建 立起充 分的 自信心促使孩子主动地去学习 和发 展的孩子 不 可能获得良好的 发 展第三教师期望 会给不同的儿 童带 来不同的发 展机会和条件从 而影响儿童的发 展不 同的期望对期望高的孩子们一些知识孩子 的练 习机会并 且教师会经常关注他们的学习 过程,井。儿 童是否能够建立,。,。一个自信心不足。,,。教师对儿童抱有教师可能会多教给他,,经常向他们提问,不知不觉 地增加了这些,,一旦他们出了问题,教师会想方设 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纠 正教师期望低的孩子相比机会和条件习和 发展,直到教师认 为他们掌握了 为止。因此,与那些,这些孩 子便有了较 多的发 展。他们可以 在教师的百般呵护下充分地学而那些教师期望低的孩子便越来越难得到教师有效的 引导和帮助第四教师期望会通过同 伴群体影 响儿童发展同伴群体是影响儿 童 发展状况 的一 个重要因 素对某一孩子所持期望的高低从而产生不同 的 团体压 力影 响这个孩子在伙伴中的地位一个孩子在同伴群体中 的 地位 如何侍他 以及是否接纳他这对这个孩子 的发展 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得到教师肯定的孩子.。。,。教师,会传递到同伴群体之 中,。,同伴怎样看,。,在 同伴群体中往 往享有较高的地位得同伴肯定 的评价通 常会被同 伴视为斥这些不如意 的孩子渐渐地便会认为 自己不好能我观念致使 他们越来越差,更容 易得到同伴的认可而一个常常受老 师批评的孩子,也 更容 易获,“不 受欢迎 的人”而遭到 同伴的排。、无,认为 自己不可能成功,这便进一步强化了有害的 自最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坏孩 子”。第五,教 师期望 会影 响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和教养从而影 响儿 童的 发展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暗示 (或告诉)家长那些经常 听到 老师告状的家长的发展产生焦 虑感到担心良 好的发 展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接触时会。,会渐渐地对 自己孩 子为了使 自己 的孩子获得,。,他们通常 会要求 自己的孩子改正缺 点,去做教师心 目中的好孩子刻改变这些孩 子也不可能顷# l] 之间变成乖孩子。但是,由于教师期望无法即,。于是久 之,教师会继续向家长抱怨他们的孩 子行为不好,久而,家长会渐渐地接受教师的观点比不 上别 的孩子孩子 是教师心目 中的好孩 子发 展充 满信心,认为 自己的 孩子。与此相反,如果家长被告知 自己的他们便会对 自己 孩子的,,夏 多地肯定、赞扬孩子,更好地与教师配合,从 而促使这 些孩子更好地发 展。教师期望对 儿童 发 展的影响关重 要的,应该 说是深远 的、至,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 育的实 际效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 , 乙 教 胃功能起了不可克 服的障碍作 用如 对克服 障碍表现出畏缩以 及懒散对立等过多造成的因此还是智力方面 的二。很 多不正常 的现象,、依赖、顽皮、抗拒、,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 干扰和压抑。,对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都必须以儿 童的自由为前提、自由和纪律 的关 系自由和 纪 律是同 一事物不 可分割 的 两个方 面尽管蒙台梭利强调 自由在儿 童 发展 中的重要性但她所说的 自由不是随就怎样爱干 什 么就干 什么出自由并不 意味着应该支持 几 童毫无 目的地地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使人得 到了 自由要使 自由有所约束就要有纪律纪律是不行的因 为自由和纪律 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她说用手推操 同伴的她 认为么是错 的2在 自由的基 础 上 培养纪 律( l )—蒙台梭利所 说的动作精力得以发挥加完善从 而产生良好的纪 律作她认为种感官训练作说明 儿童 已 经在遵守纪 律的道路上 迈 出了 第一步仅 仅任 儿童 自由而没有像一个新生儿饥饿但是有充分发 挥他因 积极活动而产生的精力是无效的(2 ) 在 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纪 律是一 种积极的状态上 的一个人 如果像哑巴 那样安静不 动和 由强制而产生的是不同的指 出位置的专用的板凳上 不能活动教如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愿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他们遵守规则时能控制 自己蒙台梭利认为活动每个人都忙 于做自己 的去道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禁止的儿童在这 种环境中逐渐成长1.,诵公所欲的。自由不是喜欢怎样而是要服 从真理,,。她指放任,、、无规则地活动。,并不意味着,只 有做正确的事才会得到 自由。,。光有自由没有,。,如果孩子把脚放在桌子上,或者是,而未受到教师的干涉和纠正,这是不对。,教师应该让儿童 了解 到,什么是对的,什,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工 作”自由—纪 律是指儿童 从事 的各种活“工作”,。在她看来,真正的纪律来 自“工 作”。这 是因为得到 自由发 展,“工”组织得好,便可以使儿童 的`.自我”,;而 儿童 获得了 自由,他们的活动就将更可见自由 来自,。,“工”,而纪律又 来源于 自由。,儿 童第一次专心做某事,不论 这件事是一扣纽扣摆餐具等,还 是练 习 系鞋带、、`’工”,。她说:“假如没有有组织的`工 作’,自由是无用 的J`工 作’的组织就成为浪费正,如果不加抚养,任其 自由,他就会死于。,如果不能使儿童自由地运用 他的机能,没,那种组 织也。”,是建立在 自由的基 础之像瘫痪的人那样积极的纪律包括了 自由因 此。,,不能算 是有纪律 的。,它“不动”。,蒙台梭利,纪律的培养既不能 靠强 制,如把 几童限制在 固定也不能 靠宣传和说而应该在自然、,,、,、自、自由的活动中使儿童理解纪律,在理解的基础上接,这样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在需要。,儿童在活动室里有目的地、自愿地,` ’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因 为儿 童知,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而且也知道哪些行为是被。,。,自然会注 意自己 的言语举止惯因此地活动桌椅,长此以往,就能 够 养成遵守纪 律的好 习。,在蒙台梭利学校的 活动室 内交换位 子,允许儿 童 自由、交谈、,甚至 可以按 自己 的意 愿移动。三、蒙 台梭利 关于 自由和纪律 关 系的 论述对我 国幼 儿教育 的启示蒙 台梭利 关于 自由和纪 律的论 述是精 辟而 深 刻她的观 点对我国 幼儿 教育的改革具有 以下启示的。1.自由是必要的要使幼 儿 身心健康地发 展自然地表现仅包含幼 儿 活动 自由展,要使幼儿 的天性得到教师应该了 解到,自由是必要的。,自由不,让幼 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不 把幼儿管得太死因 此教师一方面要 给幼儿一定让幼儿自主自动地与环境相互作另一方面自由的精神环境让幼 几感受到教师的慈,获得发;而且 包含给幼 儿心理 自由息幼儿快 乐的童 年的自由活动时间用宽松爱老师生气纪 律也 是必要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幼 儿可以 随心所欲干什么自由是有限制的由没有纪律就成 了放任自流些幼 儿可 以接受和 理解的规 定道使老师 更好地教育幼 儿幼 儿的而是用 来帮助幼 儿的的重要性才能 自觉遵守纪律解有关的规定什么是错的,窒。,,、,从而获得智力的发 展。,还要 为幼 儿创设、民主、,、集体的温暖;不要让幼 儿`’怕”老师,怕老师批评,伯,怕老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惩 罚。2.,想干什么就。,这个限制就是纪律纪律对幼儿 来说就是一教 师应 该让幼 儿 知。光有 自。。,有了纪律,才能让所有的幼 儿过好集体生活搞好教学,才能、。纪律不是用 来管幼儿只有了解到纪律为了 让幼 儿更好地了什么是对的,。,,教师应 该明确告诉幼儿,,,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3.在 自由 的基础 上 培养纪 律性教师应该了 解到,纪律是一种 积极的状态在培养幼儿的纪 律性时而 应 该 在 活动中使幼 儿 理解 纪,不是消极的不 能靠强制或说 教律例如守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例求遵守集体的规则,纪律 包含了自由。,教师,:,在玩“医 院”的 角色游戏时,如果;在教师组织的. `病人”不遵“医 院”的 规则,游戏就无法开展下 去,如 果幼儿 不注意听讲,或做小动,或讲话,就会影 响自己和别人。通过一些类似的实,让幼儿 了解到纪律 的重要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这样幼 儿就能主动地遵守纪律。幼L教 育1 9 9 92J.
篇四: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及特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是“自由教育学派” 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6)、《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
一、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 论儿童自由 蒙台梭利所谓的 “自由”, 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如果儿童不用心学习, 对学习感到厌倦, 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
儿童的教育, 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 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但她所说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
她指出, 在保证儿童自由的前提下,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
第二, 通过独立达到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 在正确情况下, 儿重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 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 以保证儿童的独立性。
第三, 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
蒙台梭利指出, 儿童的意志引导他前进,并发展他的力量。
儿童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 不仅不会使他感到疲劳, 而且还会强化他的个性。
第四, 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
2、 论师生关系 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她认为, 在教育活动中, 儿童是主体、 是中心,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 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 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教育者必须“最大限度地限制自己的干涉, 同时在儿童的自我教育中, 又必须不便他们因过度努力而感到疲倦。”
二、 环境教育儿童
蒙台梭利早教之家十分重视环境, “在我们的学校中, 环境教育儿童。” 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 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
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 完善其人格。
然而, 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
她认为儿童天性亲近自然, 但是, 伴随着文明的发展, 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
他们居住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 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 其规格、 重量及形态都是不完全相适宜的, 难于随心所欲地操作。“有准备的环境 ” 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 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
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 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
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
但是, 儿童一直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 不能支配自己的活、 教育自己、 锻炼自己。
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这样(1)、 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 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
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 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成人在复杂、 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 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 所需的环境。
(2)、 给儿童安全感。
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来得迟, 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
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 用温柔、 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 才能使他们自由、 奔放地行动。
(3)、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
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
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 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
因此, 需要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收集、 分解、移动、 转动、 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
(4)、 美。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儿童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
所以, 在儿童周围的物品, 不论颜色、 光泽、 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 必要的限制。
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
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
童的精神散乱迷惑, 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 而导致精神疲惫、 散漫, 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6)、 秩序。
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 其后的数年间, 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
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像鱼和水、 房子与地基。
事实上, 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 运用智慧进行区分、 类比的操作, 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
要是没有秩序的话, 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 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
所以, 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7)、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
这种秩序可使儿童向真实且正确的 “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儿童能真正认真的去进行“真实的生活”。
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已世界内活动的儿童, 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
而秩序应表现在“有准备的环境” 中与成人的文化世界相连贯。
三、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可概括如下 1、 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
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 第二个人是为人, 为人就是受过教育, 具备了教养、 具备了人格的人。
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 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 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 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 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
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 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 消磨。
3、 人的创造性。
其实, 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 对人类而言, 创造是自然而生的。
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 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 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4、 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 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
那么,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 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 这是教育的真谛。
5、 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 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 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6、 给孩子自由。
要给孩子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 然后加以观察。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 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 如任性、 无理、 暴力、 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 逐渐加以根绝。
四、 蒙台梭利教育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 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主要特点如下:
1、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 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 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 丰富的教具, 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 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 岁的幼儿, 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 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 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 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 才能提供孩子适性、 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科学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 教具的操作, 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 尊重孩子 7、 混龄教学。
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 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 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繁多, 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 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 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 建构完善的人格。
9、 屏除奖惩制度。
蒙氏科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 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科学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 让孩子适时、 适性地成长, 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 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成长。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 遵守儿童的敏感期, 激发儿童潜能, 在宽松、 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 自信、 专注、 创造等能力, 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玛利亚·蒙台梭利[1]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 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 年 8 月 31 日玛利亚 ·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 ) 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 小镇。
父亲亚历山德鲁 ·
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 母亲瑞尼尔· 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 虔诚、 善良、 严谨、 开明。
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 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 自爱的独立个性, 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玛丽亚· 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 她所创立的、 独特的幼儿教育法, 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 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 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 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 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 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 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 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 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 享年 82 岁。
求学历程
蒙台梭利五岁时, 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 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
蒙台梭利虽是独生女, 但父母并不溺爱她, 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 如要求她守纪律, 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
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玛丽中学毕业后, 在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 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十六岁( 1886 年)
进入工科大学, 专攻数学。
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 于 1890 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
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 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 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
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 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 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 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 与死尸独处:
再加上家人的反对, 沉重的压力, 无人可倾诉。
不过蒙台梭利却能愈挫愈勇, 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 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 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6 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随即在罗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 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 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
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他( Jean itard )
和塞贡( Edward Seguln )
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 在此期间, 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贡献
玛利亚· 蒙台梭利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 1896-1898), 主要是治疗智障儿童。
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
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
室内没有玩具, 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 管理人员态度恶劣, 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
蒙特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
通过观察和研究, 她深深感到, 这种医疗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
从此, 她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 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
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她亲自翻译他们的著作, 亲手抄写, 以加深理解, 伊塔和塞根是 19 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著名人物。
伊塔曾在 1800 年对一个早年被丢弃后在森林中长大的“野孩” 进行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 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他著有《痴呆的精神治疗、 保健与教育》 和《痴呆及其生理治疗方法》。
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了蒙特梭利。
她认为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 的先导。
1898 年, 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 蒙特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 为题的演讲, 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 而不是医学问题” 并向社会呼吁, 智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蒙特梭利发现, 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 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 如感官发育不完善, 动作不协调, 走路不稳定, 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 没有掌握语言, 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她确信, 自己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而且会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于是, 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1901 年, 蒙特梭利离开精神治疗学院, 再次回到罗马大学, 进修哲学、 普通教育学、 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 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 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4-1907 年, 她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教授, 并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教育人类学...
篇五: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认识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认识摘 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目前我国最盛行的一种幼儿教育模式, 也是目前最被大家认可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的理念和它的精华已经被大数人认可。
本文简要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含义及在我国发展现状、 设置的课程内容、 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 从而将其与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现状相结合, 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蒙台梭利; 教育法; 发展认识
蒙台梭利教育法来到我国的时间虽然很短, 但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在我国是极为盛行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模式。
它的理念和它的精华早已经被大数人认可, 在很多城市都有蒙台梭利幼儿园, 或者有的幼儿园会开设蒙台梭利班。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课程内容主要是从感觉教育、 语言教育、 纪律教育、 计数教学四个方面展开。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实行的原则和方法上注重环境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 但是要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只是担任了协助的角色。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的认识及感悟, 应该着眼于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 就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追求儿童的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 从而改变儿童的缺点甚至是发挥孩子的潜能。
一、 蒙台梭利教育法简介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依据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对于幼儿及儿童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蒙台梭利是世界上女性学前教育家第一人, 她是一位毕业于罗马大学的医学博士, 最初是致力于研究智障儿童的诊治、 培训、 康复等, 后来转而投身研究正常儿童的潜能教育。
蒙台梭利在 1909 年完成《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 一书, 并于 1912 年在美国出版, 此书一出很快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流传, 并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 有 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 很受各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与认可; 随后,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了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界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变革。
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 时间虽短, 但是国人对其认可度极高。
恰
好与我国当时推行的教育改革相适应, 在我国很快掀起了一股“蒙台梭利热” , 不仅成立了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中国国际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会、 蒙台梭利工作室等, 很多幼儿园还开设了蒙台梭利班, 也有很多城市直接开设众多蒙台梭利幼儿园。
二、 蒙台梭利教育法内容和方法
1. 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的教育理论以及自己亲身的教育实践, 将二者有机结合后为儿童确立了全面的教育内容。
首先是感觉教育。
由于学前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处于敏感时期和认知时期, 正是感觉培养的最佳时期。
如果说眼睛是开启孩子心灵的窗户, 那感官就是开启孩子智力和灵魂的金钥匙。
其次是语言教育, 由于学前阶段是幼儿语言形成的最佳时期, 语言的养成是孩子实现高级心理活动的必需条件, 语言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不仅仅包括口头语言训练还有简单的书写活动,因此她也很重视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然后是纪律教育, 由于幼儿阶段是儿童的认知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儿童纪律意识的形成利于其以后的发展。
通过纪律教育来让孩子明白, 自由都是相对的, 是通过遵守一定的纪律来实现的, 表现在孩子的外在行为上就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懂礼貌或者良好教养。
因此, 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环节, 是孩子未来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计数教学, 由于幼儿在三岁时就已经具有了数数的意识, 所以稍加训练和学习很容易学会计数。
此时是儿童学习数字和计数的最佳时期, 通过数数, 数字练习, 认识数学符号和数量关系等, 可以实现对数字的学习。
2.实施方法
一是重视环境的作用。
幼儿阶段是形成认知观念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众所周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反映了环境的重要性, 儿童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因此需要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
二是重视教师的作用。
幼儿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传教授业解惑, 使得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儿童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孩子的主动意识的培养, 蒙台梭利认为,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
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来到我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短时间内掀起了“蒙台梭利” 热, 引起各方面社会人士的关注与认可。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现状实现了最佳结合之后, 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开启了一次新的变革。
首先是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 儿童的发展在幼儿阶段需要通过其自身的活动、 锻炼、 听、 闻度、 看等方式来实现。
孩子应该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只是担任了协助者的角色, 实现孩子的主动学习, 不再是填鸭式的被动教学, 不再是通过老师的说教来灌输思想。
儿童自我发展是其潜在能力的自然表现, 所以, 发挥孩子潜能的最好方法是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
其次是抓住并利用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的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会存在阶段性的敏感期, 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心理倾向, 在特定时刻对某种事物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时对该事物的认知和学习是最快的, 所以教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适应和合理利用这种敏感期。
儿童的心理发展虽然存在这许许多多的阶段性, 但是却是连贯的, 许多阶段统一成了孩子发展的连续性。
最后是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把儿童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 老师只是辅助作用的协助者, 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 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实现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 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自然的表现出来。
儿童的活动是其实现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一种方式, 也是其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四、 结束语
蒙台梭利教育法通过与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有机结合之后, 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贬低玩具的价值, 比如要求幼儿按照设计的方法进行机械性训练等, 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因此, 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学习和研究, 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其中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与当今的幼儿教育相结合,从而完善我们的幼儿教育, 让每一个儿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文. 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 [J] . 人民教育, 2013(7):
88-89
[2]钱军.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 [D].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年
[3]李卫军.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是与非. [D]. 幼儿教育, 2013 年
[4]杨莉君. 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 [D]. 早期教育,2013 年
篇六: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梭利“自由与纪律”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儿童具有一个精神胚胎,或者说,在出生前,儿童就具有一个心理发展模式,想要按照其自然规划的模式正常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环境与自由。儿童依靠其内在的自然天赋能力: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向着自身的目标而发展的,逐步创建了其自身的心理结构:正常化,最终实现真正的自由。儿童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遵循自然法则。
成人跟随孩子, 孩子跟随自然, 孩子把我们带向未来!
玛利亚•蒙台梭利 “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成为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跟随孩子。它本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己做的原则。让孩子自发性的主动学习。而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做一名观察者,观察幼儿的工作情况及反应。
老师充当的角色是一名辅导者而不是一名教导者,我们要给孩子自由 ,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让孩子随便去做,而是要孩子去自由的做正确的事情。
自由与纪律是一体两面,有纪律才有自由。蒙台梭利环境下的自由,是心智的自由,而非外在行为上的自由。有些人的观念会认为自由就是完全不受限制。一些家长来到蒙台梭利幼儿园,听说蒙台梭利教学比较自由、则觉得自己的孩子比较坐不住、来到这里可以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受约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一定要先给家长一个概念:孩子要先遵守教室的常规,在常规之下才是自由的,不是什么都不限制,一般家长也都会认同。
自由是什么? 蒙台梭利带来了自由的新定义,自由是个体能够按照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并做出对自己个体发展有益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倾听“内在老师”的指引,去为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选择的能力必须通过练习而获得!
蒙台梭利说:“从生物学观点看,幼儿早期教育的自由概念必须理解为:他们的环境必须适合幼儿个性的最有力的发展”。幼儿任何具有有益目的的表现,无论采取什么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允许,而且要观察:观察这个行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是本质所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由”不是肆意妄为,而是有一定范围的。
为什么要给予孩子自由?自由是儿童正常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儿童只有在一个自由的氛围里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告诉我们其发展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协助其发展。第二,儿童具有内在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其发展之路必须是自由的,自由乃生命的自然法则。
蒙台梭利教室环境下,自由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教室里,不会硬性规定孩子必须坐在某一个地方,他可以自由地活动,选择工作。另一方面,自由是不需要依靠他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教师应当进行协助以帮助儿童获得自由,把儿童从限制其自发表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如何让孩子独立?小朋友们来到学校自己换鞋、穿脱衣服、洗手、吃饭,自己选择工作等。老师在教室中不是直接帮助他到达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教给他如何去做
纪律是什么?纪律也是一种能力。真正的纪律-不是服从于某个人,而是服从人类优化发展的自然定律。服从自己内心建立起来的秩序—自律!
自由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纪律。在蒙台梭利看来,真正的纪律是来自“工作”,工作制定的好,可以使儿童的自我得到自由发展,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
自由和纪律如同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自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事物的能力。
纪律是实施这种选择的能力,即使它意味着暂时的斗争。蒙台梭利将“工作”作为二者的媒介,将自由与纪律协调统一。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只要孩子不违背三大规则 :1. 不伤害自己; 2. 不打扰他人; 3. 不破坏环境,就拥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预备好的环境。
自由与纪律对立又统一。自由基于纪律,纪律保障自由。因为都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双重使命感,创造自我,创造和谐!自由和纪律不是两个对立面。二者是非常相似的过程,都是内在得而非外在。
蒙台梭利教室中的自由
蒙台梭利环境下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也就是真正的自由。
有人觉得自由就是不能有所限制、有限制就不自由,但路上会有交通标志,没有交通标志最自由了,但行驶在路上得随时担心是否有车会冲撞过来,而显得很不自由。
这说明了一点,这样没有限制的自由,是“ 假 ” 的自由。也就是说没有规矩、纪律,将造成失序、紊乱,所以先要遵守常规,才有真自由可言。
所以,蒙台梭利环境下的自由,也是心智的自由,而非外在行为上的自由。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表面上他是受到约束,但他的心智是自由的,他有选择的机会、他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他能为自己所选择的事情负责任,这样的环境创造出一个独立、成熟、负责、有自信的孩子。
一个环境的规矩,由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共同维持。一个新生,进到教室,最常会有的景象就是:忘了靠椅子,就会有好几个声音同时提醒:某某某,你忘了靠椅子。诸如靠椅子、慢慢走、收地毯…这些常规已是在这个团体中既定的规则,不需要只靠老师的力量,所有人都会一起维持这些规矩,环境中的纪律自然会产生。
蒙台梭利环境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用生活化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室里的各项活动。在淮备好的环境中,老师经过观察然后依照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兴趣、步调与需求进行引导,让孩子展开自发性的探索与学习。
孩子们在教室里操作教具来自我教育,每个领域的教具都具备着自我修正的功能,如果孩子做错了,他只要重新审视教具就会发现错误的所在。透过这种方式,我们不需要直接的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必担心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蒙台梭利教室常规内容
蒙台梭利教师需要知道的一些蒙台梭利教室内的常规内容:
•进教室前,坐着脱鞋子、换鞋子,并放置到鞋柜内。
•穿脱外套,必须在固定位置,如需放置外套应折叠。
•轻声开、关门。
•和老师、同学道早安,说再见。
•在室内以慢步行走。
•在室内要轻声交谈。
•和人说话,应目视对方。
•必须以双手搬取桌子和椅子。
•坐姿、站姿及行走须端正。
•坐或者离开椅子时,应先拉开或收起椅子。
•铺开工作毯时,应考虑与周边其他工作毯的位置,以便他人通行。
•工作毯或桌上的工作,必须摆放整齐。
•工作结束时,务必妥善收拾并放回原位。
•用餐时,盛舀汤饭时,不宜过满,水果应置碗盘内食用。
•餐点后,应清理桌面、椅子面及地面。
•餐后要洗脸、刷牙、洗手。
•午睡后,应叠被、整理仪容。
•使用洗手间应保持整洁,餐前、便后要洗手。
•衣物柜应随时清理,学习物品整齐地摆放。
•不忘说:请,谢谢,对不起。
•排队要守秩序、耐心等待。
注:常规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孩子从“习惯成自然”中,发展秩序感、专注力、独立性与手眼协调,盼望照顾孩子的成人们,共同协助孩子完成规范。
蒙台梭利教室中的纪律
蒙台梭利教室中的纪律就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
篇七: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中自由\纪律及独立摘 要: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因其在儿童教育上以自由为根基被人们所注意与了解,对 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由教育思想除了有被大家所熟知的自由,还包括纪律与独立。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台梭利;自由;纪律;独立;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04-02
玛利娅·蒙台梭利(1870—1952 年)是意大利历史上首位医学女博士、著名儿童教育家。在从事智障儿童治疗工作中,她发现呆傻儿童的问题不在医疗而在教育。她认为儿童长大变成成人,是成人的“父亲”,担负着建设未来社会的责任,因此教育更加需要审慎。成长中的儿童需要同时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帮助,通过自由与纪律的道路使儿童走上独立。
一、理解自由教育中的自由、纪律与独立
(一)自由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的根基就是自由。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自由并非放任自流、任意妄为,她在描述自由范围时强调:“应该把孩子的自由限制在集体利益之内,他们的
2 行为要达到我们一致认为的好的教养标准。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冲撞或激怒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粗俗或不礼貌的举止。至于其他的行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为,表现为什么样的方式,教师一方面不能强行制止,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观察。这一点尤其重要。”这说明自由教育中的自由也是要适应集体生活、维护集体利益;教师应该在其中起到监督、干预、观察的作用。
(二)纪律
自由的纪律才是最有效的纪律。《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教育不是一种特定的概念,不能用约束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和性格。这就是自由的纪律,也是最有效的纪律。”促进孩子精神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行为,一是内部发展,外部行为刺激内部发展。纪律有它必须坚持的约束性,所以,即使是倡导自由的纪律在执行中也不能随意,必须有非常精确的指导。纪律可以使得儿童在无序中寻求有序,有序性是儿童学习推理、强化自身意识的基石。在纪律的约束中儿童还可以学会通过照顾他人的感受建立平等的友谊,形成健康的社会关系,为未来融入社会化的生活作好铺垫。
(三)独立
独立是指任何生物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提到儿童走向独立是一种天然的动力与进化的源泉,从儿童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自我独立的过程。因
3 此“新生婴儿独立成长是生命自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给予婴儿足够的关心和帮助,他必定能逐步实现独立。身体的发展如此,心理也一样”。自由教育思想中的独立既包括行事上的独立,也包括思想上的独立。独立要求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独立的结果并不是每个儿童都可以得到的,因为错误的教育会抹杀掉这种天赋。
二、通向自由教育的三要素
(一)教育者的角色
悉心的观察者。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儿童关注的事情和表达方式都需要教育者耐心观察、仔细分辨。“人类在幼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就像初升的太阳,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孩子个性的初次展现。”在自由教育思想中,教育者并不是一个主动并施加影响的观察者,而是相对被动的观察者。“这种被动性应该体现在对观察对象的好奇心,而且对所观察到的一切表示绝对的尊重。”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充分理解和遵守作为一名观察者的立场,这也是自由教育观的体现。
及时的引导者。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足,在没有引导的时候会因为作出错误的选择而遭遇挫折,甚至危险,致使错过学习真正需要的知识的机会,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者有承担引导角色的必要,她曾这样描述自己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我只是引导孩子去欣赏生命中最美好和最重要的东西,以免
4 他们在没有意义的东西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在人生朝圣的路上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另外,引导者首先应当在某种程度上是儿童的模仿对象,所以引导者还可以增加一层示范的含义。
全方位的组织者。儿童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需要教育者作好多方面的规划安排并有序执行规划安排。在儿童整体发展过程中需要组织的包括身体上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不同营养、身体锻炼;心智上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心理辅导、情感培养。孩子成长关键期是宏观上组织儿童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儿童日常生活学习中,教育者的组织职能会更加具体,如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餐点营养均衡、教师环境布置与课程安排等。组织者的工作既体现了有序的纪律性,又体现了从儿童需要出发的自由性。
(二)学习者应作的准备
通过身体和精神的准备让儿童通过自由、纪律走上独立。自由教育思想里身体准备强调感官训练,精神准备强调意志力训练。
感官训练以反复的身体训练为基础。“一个肌肉没有得到锻炼的人是没有能力去做任何事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学习有用的动作和习惯来形成一种身体记忆,这种训练就可以叫做感官训练。考虑到儿童个体发展节律不同,“敏感期”的时间差别,感官训练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与个别发展原
5 则,其次要遵循自我教育原则。感官训练是具体直接的,如说话、写字、穿衣、吃饭等,通过多次的练习上述的动作将从最初的笨拙逐渐变得优雅,“这种优雅能使孩子表露出更优美的面部表情,从而使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内心更加美好的精神世界。”感觉是儿童将外部世界与内在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感官训练是儿童学习一切的基础。
意志力让儿童独立和自信。“意志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表现出来”,它通过人的坐立行走、喜怒哀乐得到体现。儿童由于幼小意志往往无法得到抑制,经常冲动地作出一些行动,结果让人叹惋、痛惜。蒙台梭利认为冲动和抑制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的相互制衡使人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人们正确地做事。所以,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抑制训练,让他们可以专心地做完一件事情,坚持作适合自己的运动,养成习惯。
(三)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
环境适宜孩子才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活动都是在教育环境中展开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恰当,就可能会造成儿童因‘环境经验’的缺失而逆转或减缓。”适宜的环境是指能够保证孩子的天赋能力能够得到完全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蒙台梭利强调这种环境不是为了取悦或溺爱孩子,而是提示我们要通过调整教育观念来使教育方法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创设的教育环境里应该帮助儿童学习清除学习环境中的种种
6 障碍,如干净整洁的教室,方便拿取归还的教具摆放。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通过环境可以刺激、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她反对传统注重管制、约束的学习,提倡将学习融入孩子的生活环境,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归根结底,适当的教育环境就是在教育中创设一切可以帮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禀赋,获得克服困难,实现独立快感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与儿童学习生活相结合,学习教具由儿童自由选择,整个教育活动都是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
三、中国学前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幼儿园变游乐场。很多的幼儿园打着自由教育的旗号,将儿童教育简单化,认为幼儿园就是一个给孩子自由的地方,孩子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任何游戏,完全不需要约束。导致教育过度自由,不但没有完全发展儿童的禀赋,还错过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使儿童失去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教育变训育。中国教育资源有限与需要受教育人群巨大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高考竞争激烈是这种矛盾最集中的体现。如此之重压下,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就打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标语,利用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开办起各种启智幼儿学校和特长培训机构。这样的学前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儿童进行知识训练,强制儿童遵守不许动、不能说的硬性纪律。这是对孩子自由的粗暴干涉,这种行径扼杀了孩子的
7 童真。过度的束缚让儿童没有了童年。训育带来的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才,而是只懂得服从的奴隶。
溺爱到残害。中国学前教育有中国的特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处在学前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作为独生子女被四位老人和两位父母照料,所受到的关注可见一斑。为了让孩子开心快乐或者免于痛苦,家长不加区别地帮助孩子完成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工作”,成为孩子的手和脚。家长在给予爱的同时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和能力,孩子成了没有手和脚的人。这种情况在幼儿教育机构也有扩大的趋势,值得警惕。
四、自由教育给中国学前教育带来的启示
处理好教育中自由、纪律与独立的关系,避免走极端。三者讲求的应该是动态平衡,自由提供纪律的源泉,纪律维护自由的权利,自由与纪律的合力造就独立的儿童。教育是个综合体,其中的一切都不能分开计算,而是需要整合。
教师要做有科学精神的服务者。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中教师是有智慧的服务者。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观察和关心,以便更好地教育儿童;其次教师要懂得根据儿童需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指导;最后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与家长密切合作,教师的协调服务也是完整教育的重要一环。
感官训练和意志训练要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自由教育相信儿童有自我发展潜能,并且存在较多的个体差异,儿童
8 发展的“关键期”相当个性化。为适应这种规律蒙台梭利的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允许发展快的儿童得到及时帮助,也允许发展慢的儿童得到更多准备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
创设适合孩子学习的教育环境。第一,环境要以自然的方式呈现给儿童,让儿童感觉舒适自由;第二,环境的创设要有秩序感,在结构和顺序中可以培养孩子对规律的理解;第三,环境要优美有吸引力,这样的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的审美意识、引发孩子的探索精神;第四,提供真实的环境和材料,让孩子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得到激发和成长;最后,提供社会关系,让儿童从开始就熟悉并乐意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学习达到理解他人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高潮,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科学教育方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4][意]蒙台梭利.发现孩子[M].胡纯玉,刘文红,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9
篇八: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堡 蔓笪 璺
髓Y Ot 驰 A《 川 l ^ 》 l 幼教天地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 ◆ 内蒙古 自治 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玉 兰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个需要教师思考和会思考的教育, 它 的每个观点, 教师都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很好的实践运用。
从事蒙台梭利教育近十年,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 本人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及体会谈一些个人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 识 。
一、创设自由的精神环境 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也就是儿童的主观 能动性,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 的, “生命是活动的,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 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 满足和发展, 就必须创造适 宜的环境, 而且要求环境(刺激 )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 趣 。
蒙台梭利环境创设的理念—— 自由,当然在实际工作中 还不能够完全做到这一点 ,但 自己一直努力从教养态度和行 为人手, 改变压制孩子天性的做法 , 从而使孩子最大限度享受 蒙台梭利环境创设下的自由。作为一名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 必须要给孩子创设更加适合孩子心理需求和信赖的精神环 境 , 从某种程度上说, 精神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大于物质环境。
创设一个好的精神环境, 对一名教师来说要求是很高的, 首先 教师要有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亲和力和对幼儿 的理解能力。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与幼儿交流, 同时又要站 在成人的角度分析幼儿的想法与行为,并在下一步教育工作 中予以实施, 使幼儿获得改变与发展。因此 , 一个良好的精神 环境的创设是要教师以一个平和的心态、 发现的目光、 分析的 精神、 鼓励的笑容凝聚出来的, 同时这些也是一个孩子获得发 展最需要的。
二 、 抓住幼儿的敏感期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 ,蒙台梭利强调通过 自发活动 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
童年是个性形 成最重要的时期, “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 了。而在童年期, 儿童的各种 il,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 期,例如, 2~6 岁是对 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 24 岁是对 色、 声、 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 现、 消失, 当它们出现时, 能最有效地学习; 忽视了敏感期的训 练 , 就会造成难 以弥补 的损失。
敏感期的理论在实践中我们一直有所应用。例如在孩子 的秩序敏感期(2~ 4 岁), 也就是小班年龄段, 要培养孩子的常 规; 要让孩子正确了解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在书写敏感期(3. 5~
4. 5岁), 也就是中班年龄段开始, 培养孩子的前书写和书写能 力; 设计适合孩子使用书写的游戏, 比如《 制作数字小书》 《 触 摸砂纸触摸板》 《 拓印触摸板》 等等。
在孩子的阅读敏感期(4. 5~
5. 5岁), 大班年龄段, 开始以大量文字阅读为主, 使孩子接触各 类不同的读物。
三、 主张个别教学 蒙台梭利教育还认为,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 教 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 不同的成熟节律, 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 让儿童各按 自己 的需要 自由活动, 使个陛得到充分发展。
这一理念从上学期开始在笔者所在幼儿园实施 ,通过与 同行们学习、 交流、 探索, 自己做了一些观念上的积累。比如在 感官区和数学区以个别教学为主较好,语言区的发音教学也 适合个别教学。但是由于进度的限制,可以不拘泥于硬性要 求, 对于能力极强和极弱的孩子, 可以继续实行个别教学, 但 是对于能力差不多的孩子可以实行小集体教学,人数不宜过 多。在个别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在需求和个性 特征 , 从而对孩子实施有针对性 的指导 。
四、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台梭利教育的最大 目的就是协助儿童走向正常化, 使 儿童~步步建构独立、 尊重、 惜物、 感恩、 关怀、 自信等完善的 人格。这也是儿童正常化的重要表现。
( 下转 28 页) 题 。
舞蹈的基本形态要求收腹、 挺胸、 抬头、 沉肩和身体的上挺,
其 目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改变体形, 纠正不良体态。但是, 初 学的孩子身体力度较差, 各部位的控制能力不强, 因此, 在教学 中, 应多采用芭蕾舞的形体训练方法, 这样, 孩子既可以获得较 为挺拔的体态,又可以避免因不得当的训练而造成的 “矫枉过 正 ”。
地面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上身的基本形态, 把 重点放在腿部, 使学生的腿部肌肉拉长, 增强腰腹的控制力, 加 大胯部的开度。
在地面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孩子的身体素 质和控制力逐步增强, 这时, 就可以进行把杆上的芭蕾形体训练 了。
根据学生脚腕的开度, 要求学生站/ Jv
字位或一位, 收腹、 沉 肩、 抬头, 双眼平视正前方。学生掌握把上的形体要求时, 可以进 2 6 蒙士矗翥 ·职教版 6/ 2012 :
行一些芭蕾舞的简剃 ll练, 训练内容主要有擦地、 蹲练习等。“擦 地”是训练腿部的肌肉线条及爆发力; “蹲”是训练学生的膝盖的 韧性和控制力, 为地面的跳跃动作打基础。
这些专业化的训练可以避免目前在一些少儿舞蹈训练中存 在的基本功少而浅,学生的基本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不到 解决的问题。
通过舞蹈专业化的教学方法, 把生理、 心理与音乐融合在一 起进行多元化的教学:
可以有效地平衡、 协调学生各部分的跳舞 机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可以 使学生尽快建立起协调的舞蹈形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地 帮助克服局部紧张和僵硬, 达到“松、 通、 意、 情” 的境界; 可以提 高他们完整练习与表演的能力,拓宽了学生在舞蹈学习上的思 路, 为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 理 . II 信 息
麓Ⅵ矾 :
⋯ rt A 1幼教 天地 高, 这部分情节有的幼儿不能理解想象不出, 于是教师现场 做了这个实验, 幼儿一看立刻就明白了。在随后进行的连环 画《 乌鸦喝水》 的创作中, 这一细节被幼儿描绘得很形象、 很 准确。对于幼儿来说 , 只要不是仿制临摹或手把手一笔一画 地画, 每次制作或绘画他们都会表现出一些新东西 , 或多或 少都有创造的成分。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把头脑中的东 西转化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美术形象, 想象力和创造力必将 得到锻炼和提高。
幼儿想象的表达需要借助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 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活动中我十分 重视幼儿语言的发展, 组织幼儿通过观察、 阅读、 交流、 欣赏文 学作品等形式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用绘画的 形式再现文学作品的内容,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 既 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效果很好。
(2)在创作中发挥想象, 分享成功 我提供了丰富的使用材料和宽松的创作氛围,鼓励幼儿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想象、敢于创造 自我表现 自
我, 出现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幼儿美术作品, 有幼儿绘画、 对 印画、 编织画、 版画、 刮画及幼儿手工作品。幼儿丰富的想象是 这些作品的闪光点。在幼儿根据故事《 后羿射 日》 编绘的连环 画中, 仅后羿箭射太阳这一细节的表现方式, 幼儿就有多种想 象 :
有的一箭射一个太阳, 有的一箭射九个太阳, 还有的九箭 联发 , 有的幼儿干脆只用太阳数量的减少来反映这一细节 , 幼 儿的想象力可见一斑。在主题画《 狐狸和兔子》 中, 故事的结局 出现三种:
一种是爱憎分明式 , 以阴险、 狡诈的狐狸的失败而 告终; 一种是和睦相处式, 狐狸和兔子最后成为好朋友; 还有 种是互不干扰式,狐狸和兔子既没有成为朋友也没有成为 敌人。但围绕这三种结局产生的故事情节五花八门,各有条 理。幼儿在创作中放飞想象, 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创作出与众 不同的作品, 并通过 自己的感受 、 体验 , 去分辨善与恶、 美与 丑, 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培养了高尚的思想感情。
幼儿从事美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及在其他各科、 各 项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他们进行美术创作, 反映了他们对 周围事物的认识、 态度和情感, 获得关于造型、 色彩、 结构等方 面的知识, 丰富了美术的表现形式, 充实了美术的创作 内容;
反过来, 幼儿的美术成果在其他活动中得以利用, 它们直观、
形象的特点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这样增强了幼儿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动性, 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随着年 龄的增长、 想象力的不断发展, 幼儿可以创造性的反映 自己认 识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一次社会生活的感受,一篇生动的故 事, 一年四季的特征 , 在孩子们手中都能变成一幅幅充满情感 的画面。
一(上接 26 页) 但让这些品质形成一是要通过儿童的工作来完 成, 二是通过班级或教师的引导和氛围影响。儿童在教师的设 计与安排中工作 ,而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来 设计工作, 因此幼儿人格的培养要建立在教师创设的环境(精 神环境、 物质环境) 中, 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借助和利用环境 来实现这一教育 目的。
尊重孩子是最起码的,平时我会尽量蹲下来和孩子交 流。孩子如果今天情绪不好, 特别不想进行学习, 我会暂时调 整他的教学计划; 对于掌握慢的孩子来说 , 更不会总拿他和 别人作比较; 在一些节 日, 如母亲节 , 我会给孩子们渗透母亲 的伟大 , 鼓励他们送给妈妈礼物, 可以是一张贺卡, 可以是一 个拥抱或亲吻, 也可以是帮妈妈洗袜子 ; 平时也会告诉孩子 们老师的辛苦。总之, 从细节上抓住每个机会, 培养孩子良好 的品质 。
五、 混龄编班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混龄编班是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一个 很大的区别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年龄较大的儿童 自发地去 帮助较小的儿童, 并激发其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 而年龄较小 的儿童则从年龄较大的幼儿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及模仿的榜 样。在混龄班中, 儿童在平行班里有可能产生的学习压力和挫 折感大为减少。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有利于建立关心、 理解、
分享、 轮流、 合作、 包容等社会性行为。
笔者所在幼儿园做的是小混龄 ,这种亲社会行为有一定 的表现, 今后有机会 自己还希望尝试大混龄, 将 自己的教育思 想付诸实践。
六、 奖惩无用论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内在需要得以满足就会产生宁 静, 并会产生新的愿望。应该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 选择、 自我约束。而奖惩是利用外在控制的方式抑制孩子的行 2 8 蒙古矗 翦 ‘ 职教版 6/ 2012 为, 对孩子而言, 奖惩不但无用, 反倒摧残孩子正在萌芽的自
尊心, 不但无法协助孩子改善 自己的行为, 还会误导孩子的价 值观。因此蒙氏教育提倡教师要鼓励、 引导、 支持儿童, 而不是 单纯运用奖惩的方式。
对此, 我深有感触。奖惩确实在一定情况下能够约束孩子 的行为, 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是一种没有内化 的行为,表现在无人监督或约束时儿童不会做出教师所要求 的行为。所以, 奖惩对于儿童内心价值感的形成并不会产生太 积极的作用。但是 , 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没有摸索出一套成熟的 方法来促进幼儿健康价值观形成 ,所以这也会是我以后工作 的努力方 向。
七、 教师扮演导师 的角色 作为导师的老师 ,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惑、 传道之人 ,
而是引导人 , 通过环境 引导孩子发展 。
敬业的老师往往会把材料当作教学的辅助,指导孩子操 作活动材料。但做导师很难 , 当孩子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
老师急于求成, 将结果告诉孩子, 也许他是掌握了, 但远远不 如孩子亲自探索结果来得更牢固, 老师要有耐心, 让孩子学会 等待, 但又不是无限期的, 而是怎样适时给予孩子以启迪、 支 持与帮助, 把握一个度, 让孩子有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理念都不是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真 理, 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 我们不是传道士, 我们应该 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习,研究适合我们孩子发展特 ,7 7 -. 的模式 ;
再则 , 可用批判的目光 , 是为了利用它为 目的, 让它为我所 用, 利用它可以利用的一切为我们服务。作为一个新世纪的 教师, 创造一个适合 自己孩子发展的、 富于个性化的教育模 式应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只要有创造, 社会才会更丰富, 才 会更精彩。
篇九: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的认识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