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主题名称(完整)

时间:2022-10-14 12:35: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名称(完整),供大家参考。

主题名称(完整)

 

 台北縣三鶯區(中湖國小)

 區域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本主題在介紹以鑑賞:

 欣賞不同陶藝的作品, 並嘗試集體創作, 讓小朋友說出自己欣賞別人作品及集體創作作品發表後的感覺, 推廣陶瓷藝術; 將「 陶藝生活化‧ 生活藝術化」 , 讓現代人一探陶瓷藝術之美。藉由認識家鄉『窯場』 的相關教學活動。

 包括「和藝術創作作朋友」 、 「和樂器作朋友」 、 「我是畢卡索」 、 「小小演說家」 等。

 設計理念 (一)

 知識與概念 透過藝術與人文教學, 瞭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培養學生藝術知能, 提升藝術鑑賞能力, 陶冶生活情趣。

 。

 輔導學生利用感官去進行感受(如:

 跟陶藝家談天、 量磚或其他陶藝品大小、 畫窯場特徵、 寫窯場文章、 譜陶藝品的歌--------等等)

 之正確觀念。

 3. 環境教育與水土保持的整體觀念。

 (二)

 學生學習與技巧 鑑賞:

 審美與思辨方面, 透過審美活動體認藝術的價值, 將小朋友創作完成的成品加以排列展出, 讓小朋友可以觀摩到所有小朋友的作品, 彼此可分享個人的創作心得, 進而也可培養小朋友去欣賞陶藝之美。

 , 歌詠藝術生命, 提昇生活素養。

 能對陶藝有基本的認識 且能注意到生活中的陶藝品。

 細心觀察。

 創作:

 經由小組共同探究創作。

 讓小朋友藉由樂器吹奏或演唱, 參與音樂表演活動, 激勵學生潛能及獨主思考的能力,體驗音樂的形式美感。

 讓孩子親自動手做做看簡易又實用得陶藝品, 不僅能從中加深陶藝製作過程的記憶, 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運用多元的視覺藝術創作煤材與技法, 探索不同的藝術領域, 發展個人的獨特的風格, 以豐富心靈與生活。

 共同表達情感與思想, 透過藝術的手法, 規劃群體的藝術的創作活動。

 發表:

 對創作成果提供自己的看法 (三)

 價值與行動 1. 藉由接觸陶藝, 培養愛家鄉產業的情操。

 2. 藉由細心觀察, 可以對陶藝加深認識。

 3. 能自學習中, 培養出在集體創作時的溝通與協調, 找到平時正確的同儕觀念觀念。

 4. 讓兒童對現今社會家鄉產業的重視, 產生愛家、 愛校、 愛土、愛台灣。

 主題名稱窯場—風華再現 簡介 1. 2. 1. 2. 3.

 教材來源 五上康軒藝術與人文(92)、 六上南一藝術與人文(92)、 六上南一自然與生活科技(92) 陶醉鶯歌—導覽手冊。

 台北縣政府出版。

 (民 89) 域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統整領設計人 莊金榮 教 學 時 間 教學時間共八節(320 分鐘)

 教 學 對 象 適用五、 六年級,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活動一:

 和藝術創作作朋友 藝術與人文領域 探索與表現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 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 選擇適當的媒體、 技法, 完成有規劃、 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 形式, 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審美與理解 2-3-9 透過討論、 分析、 判斷等方式, 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活動二:

 和樂器作朋友 藝術與人文 審美與理解 2-3-6 透過分析、 描述、 討論等方式, 辨認自然物、 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實踐與應用 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 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3-3-14 選擇主題, 探求並收藏一、 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

 如純藝術、 商業藝術、 生活藝術、

 民俗藝術、 傳統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好。

 自然與生活科技 觀察 1-3-1-2 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 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歸納、 研判與推斷 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 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活動三:

 我是畢卡索 藝術與人文 探索與表現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 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自然與生活科技 組織與關連 1-3-3-3 由系列的相關活動, 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傳達 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 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 傾聽別人的報告, 並做適當的回應 ◎活動四:

 小小演說家

 藝術與人文 探索與表現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 聽覺、 動覺藝術用語, 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自然與生活科技 傳達 1-3-5-3 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資源 教學 CD、 教學 VCD、 錄影帶、 陶笛、 中外陶藝家簡介圖卡、 投影機、 放音機、 放影機、 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隨課程的進行, 適時調換場地或教室, 已符合情境教學, 收事半功倍之效。

 學 生 所 需 學 具 筆記本、 鉛筆、 一、 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 素描用軟橡皮擦、 小椅子、 期刊、 報紙、 網路蒐集個人資料。

 時 間 分配 節次 教

 學

 重

 點 一 活動一:

 和藝術創作作朋友 二 活動二:

 和樂器作朋友 三 活動三:

 我是畢卡索 四 活動四:

 小小演說家 活動一:

 和藝術創作作朋友 教學流程 教學準備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教教師提供鶯歌陶瓷博物館等陶藝家以藝術創作為題材的複製或幻燈片作品或提供相關網站。

 具評鑑方式 老師觀察 1.

 學生準備:

 柔軟的心來吸收新知。

 能學習從不同的觀點欣賞陶藝作品, 實際體驗陶甕從過去的實用取向走入藝術化的歷程。

 老師引導:

 1、

 教師先詢問學生知不知道台灣有哪些地方是以陶藝聞明的?

 2、

 介紹鶯歌陶瓷博物館:

 藉由問答的方法引出台灣的陶瓷重鎮是鶯歌, 教師播放自製網頁, 並透過網路的連結, 知道其相關活動或內容。

 3、

 除了鶯歌陶瓷博物館以外, 教師可以再向學生詢問還有哪些地方也是以陶藝聞名。

 4、

 介紹其聞名之處與學生共同討論, 並講述其窯知名的由來。

 並播放教師自製的相關網頁來加以介紹, 最後並透過網路的連結得以上網瀏覽, 以增加其相關瞭解程度。

  2.

  暖身活動 教學活動中, 了解陶藝家的創作背景, 以及創作風格。

 活動步驟:

 1、

 觀看影片 (鶯歌陶瓷博物館:

 公視下課花路米)裡一些陶藝家的創作作品介紹。

  2、

 透過審美活動,體認藝術的價值。

 3、

 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 勿使文化資產流失。

 4、

 擴展藝術領域, 尊重藝術創作的智慧結晶。

 教 師 提 供 :

 音樂、 錄放音機 放 映 機 、 錄 影帶、 圖片之準備 口頭發表

 3.

  發展活動 引發學生鑑賞而創作的動機並將藝術融入生活中。

 1、

 能欣賞生活周遭陶藝品之美, 能用簡易的方法記住其特徵!

 2、

 能欣賞生活周遭陶藝品之美。

 並養成愛惜家鄉文化產業的情操, 能利用藝品之美的安排學習構圖的方式。

 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完成一或數張構圖。

  與求知的好奇心, 為下一個活動鋪路。

  欣賞與討論:

 1、

 第一節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一位陶藝家的特徵, 並鼓勵學生在何處收集到相關資料或訊息, 若有特殊的經驗可與大家分享。

 2、

 一起分享在欣賞或創造過程中的感受。

 3、

 能欣賞不同的媒材藝術創作。

  4、

 能瞭解陶藝品製作流程 5、

 能瞭解陶藝的相關知識。

 教師提供各種顏色的卡片紙。

 實作評量 (能積極參與團體活動)

 學生互評 4.

  綜合活動

 音樂、 錄放音機 口頭評量 (能清楚表達想法與感受)

 老師觀察

  活動二:

 和樂器作朋友 教學流程 教學準備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學生準備:

 1、

 陶笛的設計資料圖片。

 2、

 個人工具的製備。

 老師引導:

 1、

 陶笛的練製過程。

 2、

 選取合適的現代曲目( 造飛機)

 培養學生欣賞樂曲, 聆聽音樂之美。

 3、

 樂曲不能超出陶笛音域。教錄音機、 錄音帶 具評老師觀察 鑑方式1.

  1、

 詳細觀察陶笛, 並發現它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質感和形狀。

 2、

 能感受本身的美感, 並產生想吹奏的動機。

  3、

 能利用 鉛筆將的陶笛型態、 特徵描寫記錄下來。4、

 認識陶笛的結構:

 吹孔與音孔的位置大小。

 5、

 試吹陶笛, 研究吹奏方法、 找出音域及音階範圍、 嘗試音階與按孔的搭配。

 6、

 比較中 西音樂文化的不同, 進而比較中西樂器音色的不同。

 7、

 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沒有接觸過陶笛, 須用 吹奏方式。

 所以必須先從全按的指法開始練習吹奏, 待能發出聲後, 再練指法以增加音域。

 2.

  暖身活動 收集各種不同造型、 材質陶笛等供同學參考, 並準備掛圖說明製作原理。

 老師觀察注意嘴形與指法的正確性。

 實作評量

 3.

  發展活動 實作活動:

 1、

 點繪出音孔位置及大小。2、

 知道使用適當器具、 鑽挖出音孔。

 3、

 音孔一次不可以鑽太大,寧可小些再修大。

 4、

 利用陶笛試吹曲目, 逐孔發聲, 以獨奏方式, 進行個別練習。

 5、

 嘗試合奏, 三部同揚。

 大部分的學生在小學都上過音樂課, 惟節奏概念較為薄弱, 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原創性甚好, 其雖不知符號所代表的節奏為何, 但因參加獅陣, 會打些鑼鼓經的節奏。

  分享與評量:

 1、

 師生共同欣賞同學吹奏技巧。

 2、

 評量時以能掌握吹奏技巧及協調為評量重點。

 3、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同儕表現, 並從欣賞比較的過程中發覺同儕表現的特色。4、

 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對同儕表現比較後的感想發表出來並進行討論。

 陶笛數個 實作評量(能樂於進行陶笛試吹練習)

 分組練習, 互相觀摩。

 注意合奏的相互協調性。

  4.

  綜合活動

  音樂、 錄放音機

 口頭評量(能主動表達感受)

  活動三:

 我是畢卡索 教學流程 教學準備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學生準備:

 1、

 發現自我的律動感, 做不同的創意表達。

 2、

 融入思想與情感。

 老師導引:

 1、

 陶藝教學中, 如能製作陶笛,這種會出聲的土器, 令師生驚喜不已, 清越的聲音, 劃開了隔閡, 使師生間的互動更好。2、

 藉由泥土的可塑性, 令學生體味「做中學」 的真意, 從手上的功夫到知識的播種。

 3、

 教師發下陶土, 讓學生根據先前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加以變化應用, 體會捏陶之樂, 並能在時間內完成創作。

 4、

 邀請的陶藝家或班上有從事陶藝的家長到校為學生解釋工作性質讓學生了解到此種工作行業的工作辛苦。

 5、

 先和小朋友們說明構想, 並指導他們討論如何共同創作。

 教1、

 師生在校園中尋找較適合創作的題材。

 2、

 學生創作時老師可讓, 學生儘量想仔細。3、

 彩繪草圖工具的製備與設計。

 具評老師觀察 鑑方式1.

 2.

  暖身活動 1、

 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自行製作的投影片{作品欣賞.ppt}, 讓學生藉由投影片中特殊造型的陶藝品, 激發對陶藝創作的興趣。

 2、

 以作品欣賞為引起動機, 並搭配多媒體的簡介, 使學生更容易瞭解陶藝作品的燒製流程與創作技巧等。

 3、

 教師可藉由在觀賞圖片的同時詢問學生一些陶藝知識。

 4、

 播放陶藝品製作流程介紹網頁, 並一一講解陶藝相關專有名詞, 例如:

 陰乾、 素燒、 上釉、 釉燒、 等等。

 5、

 事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 相互探索學習。

 6、

 學生需先完成學習單上的調查項目, 請學生互相分享所收集到的資料。

  1、

 學生進行分組, 每組六人。

 2、

 每組分配不同的靜物作為題材。

 3、

 提示學生創作內容及要點 :

 運用前例所學的技巧作構圖。4、

 展 示舊陶甕 但不 做任 何說明, 讓學生運用身體的感官去進行觀察 5、

 以紙筆片斷構圖, 再銜接全體共同創作。

 6、

 集體創作:

 以組為單位創作造型→共同繪製→立體小模型。視覺創意掛圖、 收集舊陶藝作品( 如無法找到舊陶藝作品, 則可用新陶藝作品替之。

 )

 實作評量 3.

  發展活動

  黏土、 靜物 實作評量(能樂於進行創作及協同練習)

 4.

  綜合活動

 分享與評量:

 1、

 師生共同欣賞各組作品, 並依序評量作品之風格特質。

 2、

 規劃群體藝術表演活動, 表達對文化, 藝術的尊重。

 3、

 一方面提供學生設計創作的空間。

 4、

 學生能將在這整個學習活動中, 所完成的學習單及簡報設計可有系統的收集起來集結成書, 為這個學習活動打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音樂、 錄放音機、 師生作品 口頭評量(能主動表達感受)

  活動四:

 小小演說家 教學流程 教學準備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學生準備:

 自信及表達能力。

 老師導引:

 1、

 同儕間資源分享觀摩。

 2、

 青少年之羞澀時期若利用創作作品說話, 可以轉移其害怕的心理。

 3、

 並利用觀察以增加其因為在鶯歌鎮頻繁的陶藝創作活動中, 常可看到作品的展出, 所以大多數學生對陶藝作品的創作都稍有瞭解。

  1、

 與學生討論各組如何發表呈現 2、

 藉由資訊輔助使學生對陶藝創作發表呈現 3、

 在學生創作後, 能更清楚並實地省思應用在實地創作上遭遇的心情故事 4、

 藉由發表使學生對此課程了解較有廣泛的認識。

 5、

 展示學生作品但老師不做任何說明, 讓學生運用各種技巧說明。

 教音樂、 錄放音機、 師生作品、 麥克風、 電腦、 單槍等具評老師觀察 鑑方式2.

  2.

  暖身活動

 多媒體的輔助工具、 陶藝相關景點做背景 實作評量分組發表, 探索研究。

 3.

  發展活動 1、

 學生進行分組, 每組六人。

 每人分配不同的職務分配。

 2、

 提示學生發表時注意創作內容及要點。

 3、

 老師先粗略介紹每人分配不同的職務分配中所扮演的角色。

 4、

 各組學生展示簡報內容並進行報告, 時間限制為 5 至 8 分鐘, 並由同學發問回應報告內容。

 5、

 老師於各組報告後補充相關內容。

  6、

 4.課後老師需協助學生列印簡報內容, 以供後續活動使用。

 分享與評量:

 師生共同欣賞各組作品, 並依序評量作品之風格特質。

 從發表中學習; 從做的過程中得到知識、 合群……等認知。

 分享各組的內容, 並聆聽其他同伴的分享, 感受鄉土文化的氣息, 並引導學生思考窯場的特性與人性之間的相似性, 鼓勵學生發表創作後感想。

 音樂、 錄音機、 多媒體設備等 實作評量(能樂於進行發表練習)

  4.

  綜合活動

  音樂、 錄放音機

 口頭評量(能主動表達感受)

 同儕觀摩, 彼此互評。

【主题名称(完整)】相关文章:

1.年党史教育年方案(3篇)

2.廉洁教育会议通讯稿(2篇)

3.主题教育第二阶段内容(2篇)

4.中心组研讨主题(6篇)

5.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3篇)

上一篇:融合主题 下一篇:主题名称(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