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4篇“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收稿日期:20190406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教育学者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日期:2019 04 06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6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教育学者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COA1601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ꎮ作者简介:曲曼鑫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ꎮ① 毛泽东:«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ꎬ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ꎬ第 135 页ꎮ2019 年 7 月第 4 期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Jul. 2019No. 4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接纳与改造曲曼鑫(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ꎬ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 陶行知生活在新旧时代交替阶段ꎬ既接受了旧时代的儒学育化ꎬ也受到了新时代的知识涵养ꎮ 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ꎬ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接纳和改造主要体现在思想、实验和精神方面ꎬ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提炼出“生活教育”学说ꎬ彰显出实践性、创造性和平民性三个特点ꎬ推进了教育平民化的进程ꎬ丰富了教育改革的实践经历ꎮ 同时ꎬ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智慧启迪与变革经验ꎬ继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知行观ꎮ关键词: “知行合一”ꎻ陶行知ꎻ王阳明ꎻ知行观中图分类号:G40 09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7902(2019)04 0001 0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教育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ꎬ这一学说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接纳与改造ꎮ 陶行知基于当时的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和他自身的学习经验ꎬ在思想与实践层面和王阳明进行了一次超时空对话ꎮ 其中的过程值得玩味ꎬ进而体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ꎮ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ꎬ需要结合教育需求和现实情况ꎬ创建有效的实践育人机制ꎬ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宝贵智慧和经验ꎮ一、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哲学基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和国际声望的人民教育家ꎮ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ꎬ他本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目的ꎬ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ꎬ创造性地提出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生活教育学说ꎮ 生活教育学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ꎬ其中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ꎮ 关于生活教育之理论阐述ꎬ陶行知发表了«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ꎬ陶行知在文中指出ꎬ“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ꎬ“为行动而读书ꎬ在行动上读书”ꎮ 基于当时的教育境况ꎬ他指出ꎬ中国教育普遍存在“教用脑的人不用手ꎬ不教用手的人用脑”的通病ꎬ使培养出来的人一无所能ꎮ 毛泽东在评价陶行知时说道:“在抗战教育中ꎬ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ꎮ 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ꎬ提倡生活教育ꎬ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ꎬ这在马克思主义说来ꎬ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ꎮ”① 可见ꎬ“知行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ꎬ然而这一思想并不是他凭空提出的ꎬ而是对明朝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进行的一系列接纳与改造ꎮ 可以说ꎬ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尤其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以及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有着导向性作用ꎮ“知之匪艰ꎬ行之惟艰”语出«尚书»ꎬ其后“知”与“行”的关系便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ꎬ主要包括知行先后、知行高低、知行难易等论争ꎮ 明朝自武宗后便陷入了国贫民困之境ꎬ忧时之士对于亡国之音颇为不解ꎬ找不到世风下滑的根源ꎬ于是便归之于人心之不正ꎬ而人心之不正又归之于圣学之不明ꎮ 此时ꎬ思想界的巨擘———阳明先生便应运而生ꎮ— 1 —明武宗正德三年ꎬ王阳明针对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论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言行脱节的弊端ꎬ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学说ꎮ 知ꎬ即道德意识ꎻ行ꎬ即道德行为ꎮ 他认为ꎬ知行虽可二分ꎬ却不可将其“分为两截”去做ꎬ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ꎬ互为表里ꎮ 他在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时ꎬ列举的大多也都是与道德有关的例子ꎬ如忠君、孝亲等活动ꎮ 他提出:“某尝说知是行之主意ꎬ行是知之功夫ꎻ知是行之始ꎬ行是知之成ꎮ 若会得时ꎬ只说一个知ꎬ已自有行在ꎮ 只说一个行ꎬ已自有知在ꎮ” ① 他也曾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ꎬ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ꎮ 知行工夫ꎬ本不可离ꎮ 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ꎬ失却知行本体ꎬ故有合一并进之说ꎮ 真知即所以为行ꎬ不行不足谓之知ꎮ”王阳明尤其强调“知行本体”ꎬ即“真知”ꎬ他认为真知有两个方面ꎬ一个是知必能行ꎬ另一个是知道如何去行ꎮ 知道就必须要去付诸实施ꎬ否则就不是真知ꎬ而是一种无用之知ꎬ就好比有的人读了很多书ꎬ完全不去行动ꎬ既不能提升自己ꎬ也无益于他人和社会ꎬ读书再多也不是真知ꎮ 而“真知”最终也要知道该如何去行ꎬ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也希望能够付诸行动ꎬ却不知该如何去行ꎬ即存在知识论与方法论不能实现有机结合的问题ꎮ王阳明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ꎬ于平定宁王叛乱后正式提出了“致良知”ꎮ 所谓良知ꎬ在王阳明看来即为“心之本体”ꎮ 他认为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ꎬ它能够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ꎮ 我们只要按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ꎬ就不会迷失方向ꎮ “定盘针”在王阳明这里叫作“本心”ꎬ又叫作“良知”ꎮ 在此基础上ꎬ“致良知”是将“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ꎮ 教育的作用于是也就显现出来:经由教育所揭示的良知功夫就是要让“愚夫愚妇”也能体察本然之良知ꎬ向内心寻求德性修炼之道ꎬ而这个德行践履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ꎮ 王阳明指出当时社会言行相诡的弊端并加以纠治ꎬ正是其儒家担当精神的一种表现ꎬ应合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境况ꎬ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唤起对良知与行动的渴望ꎮ 陶行知在这一背景下接纳了王阳明的思想学说ꎬ并逐步加以改造ꎬ焕发出新的生机ꎮ二、 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接纳与改造任何历史时代ꎬ社会的革新与改造都要求改造与发展故有文化ꎮ 因此ꎬ任何一种历史文化之开合演进ꎬ都必须以满足当时社会或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为目的ꎮ 变革时代ꎬ这种客观需要作为社会进步的要求必然要促发形成时代思潮ꎬ使原有学术思想体系发生解体ꎬ并通过广泛而深刻地对社会群体批判意识的历史反思ꎬ进行革新性的调整、改造与发展ꎬ以至形成一种能够满足客观需要的新文化体系ꎮ 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期的陶行知ꎬ便深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和实践的影响ꎬ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教育发展要求对其进行了接纳与改造ꎬ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ꎮ(一) 思想学说ꎬ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的思想时至今日已有500 年之久ꎬ其当时的历史境遇和现在的社会实际已有霄壤之别ꎬ然其教育思想仍可为现代教育所借鉴ꎮ 陶行知是新旧时代交替的人物ꎬ可谓是王阳明思想学说的重要继承者和发展者ꎬ尤其是王阳明的知行观对陶行知的思想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ꎬ从信仰“知行合一”的理论到 20 世纪 30 年代将王阳明的知行观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ꎬ陶行知的知行观经历了由“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ꎮ陶行知对王阳明思想的接纳更多地来自于传统与文化ꎬ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吸收过程ꎮ 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ꎬ强调希望通过“知”与“行”的统一ꎬ注重道德行为与道德活动ꎬ纠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知行脱节”的弊端ꎬ即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ꎬ以拯救日趋衰落的明封建王朝ꎮ 他强调摆脱日常生活中各种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ꎬ从而“发明本心”ꎬ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事ꎬ以达到圣人的境界ꎬ在当时的传统封建社会具有反教条、反权威的积极意义ꎮ 而陶行知正处于近代社会的转折时期ꎬ传统的中国与新兴的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与交融ꎬ人们高度颂扬主体意识ꎬ蔑视正统主流思想ꎬ强调自我解放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ꎬ刚进入金陵大学求学的陶行知便接触到了王阳明的思想ꎬ无疑为他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寻求救国之道提供了武器ꎬ指明了方向ꎮ “从戊戌到辛亥ꎬ思想政治界的一部分先行者ꎬ无论是较为温和或较为激进者ꎬ都极其推崇王学ꎮ” ②1910 年ꎬ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校长亨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ꎬ开始了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认真学习与研究ꎮ— 2 —①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年版ꎬ第 5 页ꎮ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ꎬ第 58 页ꎮ
1911 年ꎬ陶行知将自己的名字由“文濬”改为“知行”ꎬ表明了自己对于“知行合一”学说的坚定信仰ꎮ 他还曾在 1934 年发表了«行知行»一文ꎬ其中讲道:“在二十三年前ꎬ我开始研究王学ꎬ信仰知行合一的道理ꎬ故取名‘知行’ꎮ”他认为ꎬ认知在先ꎬ实践在后ꎬ先知后行ꎬ知行并重ꎮ 这种观点虽然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色彩ꎬ但也是陶行知确立哲学观的开始ꎬ对陶行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ꎮ1914 年ꎬ陶行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ꎬ期间正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日趋成熟及其影响逐渐达到高峰之时ꎮ 他对陆王心学的皈依ꎬ牵引着他与杜威的实验主义产生共振ꎮ 杜威和王阳明都通过把思想与社会活动必然地联系起来ꎬ给思想注入了道德的目的ꎮ 就王阳明和杜威两人而言ꎬ思而无行便毫无意义ꎬ既缺乏目的又缺乏结果ꎬ两人或多或少有着知识的工具主义色彩ꎮ 陶行知并不排斥这一观点ꎬ知识与教育本就不可分割ꎮ 杜威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ꎬ尤其是注重行动的哲学观ꎬ与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期间学习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通或相似之处ꎮ “中国王学甚好ꎬ在美国亦有相似之哲学ꎬ杜威一派的实验主义ꎬ即注重实行之哲学ꎬ与王学知行合一之说相同ꎮ” ① 这使得陶行知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吸收ꎬ强调“做”与“行”的重要性ꎬ注重理论同实践的联系ꎬ注重科学实验ꎬ以科学方法办教育ꎮ1927 年ꎬ陶行知在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的过程中ꎬ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ꎬ并对前一阶段的知行关系作了一个颠倒ꎬ将“行”置于“知”之先ꎬ提出“行先知后”的观点ꎮ 陶行知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表明ꎬ“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ꎬ行是知之成’ꎬ我以为不对ꎬ应该是‘行是知之始ꎬ知是行之成’” ② ꎮ 为此ꎬ他在 1934 年 7 月将自己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ꎬ表示自己对于“知行”的观点发生了重大转变ꎮ王阳明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着直接影响ꎮ 1930 年ꎬ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认为ꎬ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与生活教育是有冲突的ꎬ“是上了脚镣手铐的”ꎬ而这些“脚镣手铐”就是“以天理压迫人欲”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天理为第一要件ꎮ 陶行知认为“以天理压迫人欲”的原因在于把天理看成一件事ꎬ把人欲看成另一件事ꎮ 在他看来ꎬ“欲”并不是坏的东西ꎬ通过教育可以将天理和人欲打成一片ꎮ ③ 当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学说时获得了很多好评ꎬ同时也遭到了众多质疑ꎮ陶行知写了很多文章来解释生活教育学说的合理性ꎬ其中很多文章都采用了王阳明«传习录»中“问答”的方式ꎬ如«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答操震球之问»«答朱端琰并致一般怀疑教学做合一者»等ꎮ从陶行知解释其“教学做合一”的文字中ꎬ也能看出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本体”的影响ꎮ 从语言表达形式上说ꎬ“教学做合一”借用了“知行合一”的形式ꎻ从内容上说ꎬ“教学做合一”更是“知行合一”教育中的翻版ꎮ 他认为“初生的小孩子便是教学做合一ꎮ 做的意义ꎬ比平常用法要广得多ꎬ这是对的ꎮ 但是ꎬ‘学也是做’‘教也是做’‘教育就是做’的三句结论ꎬ殊有语病ꎮ 我们可以说‘做是学的中心ꎬ也是教的中心’ꎬ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 ④ ꎮ 陶行知立足于“知行合一”来解释“教学做合一”ꎬ强调王阳明心学所提倡的在“做事”上下功夫ꎮ 他说:“我们的一条鞭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ꎮ 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ꎬ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ꎮ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ꎬ怎样学就怎样教ꎮ” ⑤陶行知认为仅仅读书是不够的ꎬ书里介绍的是古人的行、今人的行、外国人的行和中国人的行ꎬ“如果有所知ꎬ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ꎬ不是我之所谓知”ꎮ 造成这个的原因ꎬ也正如陶行知所说:“中国学子被先知后行的学说所麻痹ꎬ习惯成了自然ꎬ平日不肯行ꎬ不敢行ꎬ终于不能行ꎬ也就一无所知ꎮ”陶行知敬告国人:行是知之始ꎬ重知必先重行ꎬ有行的勇气ꎬ才有知的收获ꎮ “先知后行的土壤里ꎬ长不出科学的树ꎬ开不出科学的花ꎬ结不出科学的果ꎮ”他还以法拉第、爱迪生的发明过程ꎬ来说明他们获得知识的进程是“行知行”ꎬ由知识做根、做指导ꎬ再去有计划地行动ꎬ从而获得更多、更高一级的知识ꎬ一切发明创造都遵循这个认识过程ꎮ作为一名新事物、新事业的开创者ꎬ陶行知必须为他的这种开创寻找合理性依据ꎬ才能号召当时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来到晓庄ꎬ和他一起奋斗ꎬ因此ꎬ在当时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背景下ꎬ陶行知也写过批评王阳明的文章ꎮ “知行合一”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必须“言行一致”ꎬ成大事者要有大德ꎬ同时也必须要有智慧ꎬ做事也必须讲策略ꎮ 王阳明本人做事就...
篇二:“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91.10.18--1946.7.25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平凡的神圣——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原名文濬,后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改名为知行,又改名行知。
一、人物生平他自幼聪明好学,自主创新。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陶行知故居
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金陵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金陵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广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重庆合川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写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悼词。1946年12月1日,全国53个人民团体将陶行知的遗体安葬在南京晓庄劳山之麓。
陶文濬(浚)陶知行陶行知陶陶文濬(浚)陶知行陶行知陶一生三次改名一生三次改名
二、求学经历 陶行知出生后,家境渐入清贫,以致其父送子就读都有困难。陶行知出生后,家境渐入清贫,以致其父送子就读都有困难。6岁时,因资质聪颖为本村塾师方庶咸秀才所欣赏,免费代为开蒙。岁时,因资质聪颖为本村塾师方庶咸秀才所欣赏,免费代为开蒙。 8岁时随父重返休宁。复因聪明善悟,得入当地地主吴尔宽私塾伴读。岁时随父重返休宁。复因聪明善悟,得入当地地主吴尔宽私塾伴读。 13岁时,父亲染上不良嗜好,吸食鸦片,体力渐衰,重返黄潭源村。陶行知辍学参加劳动之余,利用空闲读书自学。岁时,父亲染上不良嗜好,吸食鸦片,体力渐衰,重返黄潭源村。陶行知辍学参加劳动之余,利用空闲读书自学。少年时期的陶行知
因其母在歙县城内小北街耶稣堂(基督教内地会)附设的崇一学堂内帮佣。陶行知经常去看望母亲,校长唐进贤(英国传教士)喜其勤劳聪明,准予其免费入学就读。这时是1906年,陶行知已15岁。 崇一学堂只有一间课室,规模很小,但却开设有国文、数学、理化、英文、医学常识等课程,堪称徽州当时传播新式教育的先进之一了。 陶行知有幸从私塾跨入学堂,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受新式教育洗礼的学生。有人回忆,陶行知在校有两项爱好,一是喜爱运动,擅长跳高,二是喜爱唐诗,抄吟不辍。
1908年春,17岁的陶行知从崇一学堂结业后,前赴杭州投考广济医学堂。 为了支持儿子的学业,父母竭力张罗,到处借资。父亲甚至“断然戒了自己的嗜好”,以致造成“最后终因年高体弱而倒下去”。每当念及此处,陶行知总是难忘这种养育深情。出发那天,父亲亲自送陶行知到休宁万安镇蓝桥下船。20多年后,陶行知回忆当时的情景,“因历如在目前,送别人竟不及见,思之泪落如雨”,特写诗:古城岩下,/水蓝桥边,/三竿白日,/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才慢慢的转回家去。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何处能寻得当年的泪珠。
这次是陶行知第一次离家远行,然而初入人世便遇不利。广济医学堂为教会所办,该校“对非基督徒学生在校学习课程等问题有明显歧视。”陶行知对此极为不满,因而进校三天便“愤而退学”,“失望地返回故乡,专心于英语学习,直至次年。”就此,他放弃了学医的志愿。 也许是上苍的安排,先要为中国降育一批医治人心的国手。因此本该拿手术刀的手换上了一支笔。在陶行知前几年是鲁迅,在他后几年则是郭沫若。前后不出10年,这三名医科学生相继改攻文科,并都在日后成为文化巨人。
第二年,即1909年他离乡外出,流落苏州,暂居表兄家,无以维生,有时还靠典当衣物度日。就在极度困难之际,他在苏州巧遇从英国归来的恩师唐进贤,得到他的帮助荐引,前往南京考入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 汇文书院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于1888年创办的。1910年,另一美国教会所办的宏育书院并入汇文。 1911年,又以大学建制建成金陵大学,推原汇文书院院长包文为校长。刚好在汇文书院完成三年预科学习的陶行知,直接顺序升入金陵大学文科就读,成为该校的首届学生。1910年的陶行知
陶行知金陵求学期间(1909年秋—1914年夏)正是辛亥革命时期,他不但学习刻苦勤奋,国文、法文、数学诸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而且热心公益,关心时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原先金大举行文艺会演时只有英语演说,在他的争取下有了汉语演说,金陵学报《金陵光》只有英文版,内容也比较贫乏,在他倡导下,《金陵光》中文版于1913年2月开始问世。他先任中文编辑,当年9月又以才干优异出任中文主笔。 陶行知思想活跃,知识面宽,许多同学甚至教授都喜欢与他谈论学问。后任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当时正在金大任教,也是常和陶行知论学的对象。
在此期间陶行知研究了王阳明的学说,赞赏他的知行合一理论,1912年(21)岁开始以“知行”为笔名发表作品。 1914年夏,陶行知以全校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科。(获文科学士文凭)。在毕业典礼上,他以《共和精义》为题,宣读了毕业论文,阐述民主共和思想。该论文被誉为“秀绝金陵第一声”。 金陵求学,对于陶行知来说,除了在知识才干等方面的极大长进外,更重要的收获则是在思想政治和人生价值方面进入新境,初步成形。养成民主共和信念,皈信自由、平等、博爱,这是陶行知迈入人生新境的重要标志之一。确立人的价值观念,强调民本和个性,批评国民劣根性,这是标志之二。金陵求学奠定了陶行知一生服务社会的方向,基本铸就了自己的道德风范和人生信仰。
1914年夏举家迁居南京,与汪纯宜女士结婚,该年8月,在金大校长包文的鼓励下,决定赴美深造,与陈鹤琴同行。到美国后陶先在伊利诺斯州厄巴纳的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攻读市政,与孙科同一宿舍。一年后得政治学硕士。 1915年1月父去世,5月长子出生。这一年秋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受到正在该校任教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教育史专家孟禄以及教育学家克伯屈等人的器重。与胡适同学、宋子文和蒋梦麟与陶同一年从哥大学成归国,张伯苓和陈鹤琴则后他转入哥大师范院,陶行知所结识这一批日后在学界和政界崭露头角的人物,为他从事教育改革预贮了若干很要紧的社会人际关系。1915年在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
在哥大学习期间,得到了师范院教育长保罗·孟禄在经济上和学术上的多方资助,也得到师范院院长罗素的帮助。由于在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需回国搜集资料,孟禄还建议专门为陶安排一场博士学位初试,待陶行知回国后搜集有关资料再完成博士学位的论文。1917年8月离美回国,在轮船上谈回国后的志愿时说:“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回国后,9月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教授,因校舍失火,陶所写的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哲学与新教育》也被毁,使他没能获得哥大博士学位,离校之际得到的是一个“资格凭”。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晓庄师范 1927年,他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师范,当时晓庄原名“小庄”,也只是一个仅有三五户茅棚的荒漠山庄,将“小庄”改为“晓庄”,“晓庄学校”寓意“天将明之学校”,大家联合起来“共同为中国教育寻曙光”。 晓庄师范分设两院,即小学师范学院和幼儿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 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一分时间在小学、幼稚园工作,一部分时间在师范学校学习。
山海工学团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这所学校的名称更有特色,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解释就是“工学团,工是做工,学是科学,团是集团”,工学团的目的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山海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厂,小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它是集做工、学习、改造社会于一体的教育组织形式。 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以生产劳动、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研究三结合、为发展农村教育拾遗补缺为办团宗旨。抗日救国时期,培养了200多名农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育才学校 1939年,陶先生从逃难的儿童中招来二百多名学生,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的寓意是“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之优秀儿童,使其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 课程设置:一种普通文化教育,一种特殊才能教育。设置兴趣组分组教学,如社会组,文学组,音乐组等。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方法: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开办晓庄师范和山海工学团时采用的一种发挥儿童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传授方法,也是把儿童作为知识传承过程中的主要承担者,将文化知识不断的绵延推广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老师先将知识教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学会之后替老师去做小先生把自己学会的知识教给其他不识字的人。这样即知即传,一传十,十传百普及教育很快就会得以推广。 小先生制能够解决师资不足、经费缺乏的问题,能够帮助群众在谋生的同时进行文化学习,也能促进女子教育的发展。
三、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一)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和实验,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在反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教育理论解释了生活和教育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认为人类生活缺少了教育,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教育脱离了社会生活,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教育了人,教育就提高了生活。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生活教育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二)提出“为劳苦大众办学,为劳苦大众服务”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为劳苦大众办学,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教育家。2、他一生开展的教育实践:平民教育(1920)----乡村教育(1925)----科学教育(1930)----国难教育----抗战教育(1945)----民主教育(1945)3、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
(三)培养了一批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他要求教师足迹能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人人自知,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岭废人生利。他要求老师运用整个心去爱人民爱儿童,把自己整个的心奉献给教育事业
(四)积极推行普及教育1、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要富强,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定要普及教育。2、普及教育的内容:识字和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爱国教育、民主教育、民权教育。3、普及教育的方法:即知即传,实行小先生制。
(五)倡导终身教育陶行知认为人的一生都需要受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他不仅...
篇三:“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岁月108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诗人,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他怀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20 世纪上半期,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他在批判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讲,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吸收了政治理念、哲学观点、教育思想三方面内容。1、政治理念陶行知的政治思想,是他在从事改造中国社会和文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有益的民主思想形成的。早年时期,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吸收了其中一些合理的民主思想。例如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林肯的民主共和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初步形成了以近代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为主体成分的政治思想。九一八事变以后,陶行知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使他的思想从为农民服务发展到为劳苦大众服务,在政治上紧跟党的步伐,把生活教育和民族解放斗争密切结合,成为一名坚定地追随共产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结合他的政治思想,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2、哲学观点陶行知的哲学观点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知行观是陶行知哲学观的第一大来源,王阳明提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哲学观点是陶行知树立哲学观的开始,随后经历了由“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实现了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初步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是陶行知哲学观的第二大来源,留学期间,他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但始终坚持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基础上批判的借鉴。因此,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和别人类似的经验才能接的上去。”3、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博取兼收、融合中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从杜威“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思想中演变而来。杜威的教育思想是根据美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根源于美国的文化土壤。而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都与之截然不同。因此,陶行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将杜威的思想批判地改造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很清楚地表明了他与杜威的关系,是一个从学习到扬弃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陶行知整个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转变,是随着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他的思想观念不断飞跃的表现。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而且内涵十分丰富,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块组成。1、生活即教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杨袅(石家庄市裕华区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4)【摘要】陶行知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名著名的教育家。他创造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本文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的合理部分,通过对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内容的探究,企图改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地半封建的文化教育也随之产生,读书做官、死读书成为社会风气,“老八股教育”和“洋八股教育”合流,过分强调书本知识,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与此同时,20 世纪上半叶杜威基于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教育即生活”思想在中国广受欢迎,他把教育看作是经验不断增加的过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应运而生。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即教育。”从生活层面说,“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对应。从教育的角度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陶行知认为:“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就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的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因此,他强烈批判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他眼中,书本只是一种生活工具,不能做教育的中心。只有以生活为中心,从人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看,“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起源、目的、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教育又反过来改造生活,促进生活发展。总之,生活是教育的途径,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全面推行杜威的教育思想,但经过实践后,他发现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社会,学校教育再怎么优秀,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根本毫无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陶行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改造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社会即学校”,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把整个社会当作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陶行知先生指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传统的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学生圈养在鸟笼里,关门办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们的思想僵化。因此,他强烈要求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使学生挣脱鸟笼的束缚,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相联系。另一方面,学校也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要明确社会的需求,不能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3、教学做合一传统的教育一味灌输,死记硬背,重教轻学,脱离实践。面对这种情形,陶行知在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同时,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样,教学以做共同构成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老师通过做来教,学生通过做来学。大家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了明确的界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假,文字是带有主观性的东西,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学生只学课本并不一定能获得真知,要将所学的理论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判断课本上的知识是否正确。当然,“做”并不是蛮干,真正的做是手、脑、心共同发挥,只有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行动和思想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生活教育理论是科学的教育观和人生观,适应了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1、借鉴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使教育贴近生活万方数据
2017 年 06 月上青春岁月109“生活即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他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且引导人们树立终生教育的理念。(1)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结合生活、服务生活,随着生活与时俱进。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课材内容应当与生活中的事件密切相关。用学生身边或关注的焦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并使之产生正确思想品德及行为。二、引导学生正视社会中的负面现象。传统的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中的正能量,对一些负面消息避而不谈,从而导致学生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对社会中的阴暗面全然不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让学生看到,只有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迈向社会时才不会手慌足乱。三、增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内容,如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总而言之,教育与生活挂钩,这样的教育才能丰富人们的认知,使人们更好的适应社会。(2)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由此可见,生活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不是发生在人生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是指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以及媒体对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发挥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一个场所,学习将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践行终身教育呢?首先,人们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社会要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让人们内化,从而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其次,构建终身教育的平台。如开办各种辅导班、开展各类知识竞赛、面向公众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最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借鉴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思想,形成教育合力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思想,表明了社会含有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始终从整个社会出发来考虑教育问题,努力把社会办成一所全民大学校。(1)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格局一直以来,学生受教育的场所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忽视了学校其他要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陶行知强调说:“知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全员育人,主要针对于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负有职责的不仅仅是专业课老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树立榜样,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全过程育人,是指学校应充分抓住学生学习的一切时机,加强学生在校全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全方位育人,侧重于学校对学生教育不能过分依赖于课堂,要注意周围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从而为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创造环境。(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学生不仅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社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当前,对学生的教育大都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很少被提及,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陶行知指出:“如果学校不运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便是无能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运用整体力量来增强教育的效果。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我们要正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融入社会大舞台,增长见识、汲取教训、锻炼自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要提高自身修养,给孩子起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努力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平等民主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地进行指导。此外,还要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从而使家长和老师都能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双方共同监督引导。3、借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重视实践教学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教学做合一”观点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注重社会实践教学。(1)加强课堂实践,增强教学效果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听他人陈述取得信息。陶行知先生认为,真知识是安根在自己的亲身经验里的,不是从自身经验里获得的知识都是伪知识。以自身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基础,别人的知识才能被我们真正接受,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实践出真知。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该转变原有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多提供一些让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例如开展课堂辩论赛、观看与课程相关的电影、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把教育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思、有所说、有所做。(2)注重社会实践,在社会中育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只注重向学生传输各种文化知识,却忘记了要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培养了大量“考试型”人才。陶行知曾强烈地批判过这种做法,他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不是说看学生如何的说,而是要看将来的“做”,所以,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例如带领学生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带领学生参观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等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祖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在社会中给学生寻求更多实习的机会,使书本中的知识在学生的手中转化为实践。这样一来,每次活动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意义、取得不一样的收获。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起过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有着重要意义。他所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篇四:“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2年12月刊“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游青明(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做是教和学的中心。“知行合一”与“教学做合一”都强调做,即行,“教学做合一”是“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应用和发展。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关键词:知行合一陶行知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f1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铜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邀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f21。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f3】。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彻底。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H{”【4】。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f}】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f51。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H{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196~(下转第198页)万方数据调节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组织者非常有创意地在紧张的培训中间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大餐。演员并不是什么名人名家,而是在校的大学生和一群从幼儿园到小学5年级年龄不等的孩子们。他们以“喜迎十八大,文化下基层”为主题,为受训人员呈送了夏天的丝丝凉爽和别具风味的精神佳肴。(1)演出队伍的组建在策划演出时,演员并不是已经就有准备的,而是在假期留校不回家的大学生中选拔的,还有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松散型的演出团队,从接任务到演出也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些“演员”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凭着他们对文艺的爱好和抱着对表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的想法。一个松散型的演出队伍组建了起来.并成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演出。(2)演出内容紧紧围绕演出对象编排,演出形式更是花样翻新演出以丰富精彩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为大家呈上了一席娱乐大餐。演出在动感的街舞《1'muble maker》中拉开序幕;旋律优美的歌曲《弯弯的月亮》为大家在酷暑中带来了丝丝凉意,使人沉浸其中;孩子们的小提琴弹奏、小品《我们是护路小卫士》、快板《煤矿安全不要马大哈》、情景剧《爱情公寓》、舞蹈《孔乙己》以及教授们的优美歌声、主持人的即兴伴舞、来自各地受训人员的深情演唱、现场的互动等将演出带入一个又一个高潮。3.2文艺下基层的多边效应(1)为受训人员缓解了学习压力,搭建了交流平台。给单调的培训谱写了快乐的音符.给受训的学员以视觉的享受和精神的放松。同时也给他们搭建了更好的交流和深入了解的平台。培训的目的不单单是接受知识,还有广交朋友、进一步合作等目的,单一的课堂培训有时难以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而这样一场文艺演出。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彼此的印象。奠定了后期合作的基础。(2)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了解基层的平台。一场演出为大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搭建了舞台.也为学生和现场人员互相了解搭建了桥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多或多或少起到了一点辅助作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基层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3)为孩子们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发掘了孩子的潜力,储备了舞台经验。为孩子们(他们中最小的4岁半,最大的也只有ll岁)提供了舞台表现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让这些玩心还很重的孩子们在边玩边排练中学到了一些书本难以学到的知(上接第196页)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陶行知先生也认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教学做合一>的时候,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识,开阔了他们视野和锻炼了胆量;通过排练和演出,发现孩子们是非常有潜能的,文化发展从孩子抓起,更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为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搭建了舞台。培训人员来自全国各地,通过这样一场演出,让他们将家乡的民族文化进行分享交流,使民族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宣传与延伸。这种培训+文艺演出的方式,也能通过受训人员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将这种做法带回去,将这种广为宣传文化的精神带回去。他们回去也可以搞这样的文化下基层,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4.结语刘云山指出,“基层是宣传文化工作的广阔天地,群众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必须始终牢记我们的根在基层、在群众,把宣传文化工作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向群众倾斜。”[51所以,要不断创新面向基层的文化发展模式。搭建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努力形成热心基层文化事业的专业队伍和松散型的队伍。文化只有面向基层。根植于基层,文化的种子才能在基层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愿景才能早日实现。参考文献:f11吴迪.美美与共促发展——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谈民族文化下基层阴.中国民族,20ll(6):4巧『21王多.全面小康与文化发展阳.解放日报,2002年12月02甘[31陈淑玲.文艺工作必须面向基层和群众[J】.宁夏党校学报.2007(6):76—78f41李从军:文艺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EB,0啦ttp:f^nM.gdart.com,xxdht,200703300059.htmf51刘云山就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在汾阳调研皿B,OL】http:伽n删r.sxgov.cIl,content,2009一05,07,contenL82839.htm【基金项目】徐州市推进“两快两带”、加快“两个率先”专项研究项目作者简介:于泽(1972一).女。汉族,黑龙江巴彦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朱学义(1953一),男,江苏南通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及应用、文化产业管理。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参考文献:[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2007.【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陆建非.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范金豹.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N】.中国教育报,2004一lO一14.[6】陶行知.行知教育论文选集【C】.原载于1943年4月.作者简介:游青明男籍贯:江西赣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导师:欧阳恩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一198—万方数据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者:
游青明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550001刊名:改革与开放英文刊名:
Reform & Opening年,卷(期):
2012(24)
参考文献(6条)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 20052.王阳明;王学典
传习录 20073.王守仁;吴光;钱明;董平
王阳明全集 19924.陆建非
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 20085.范金豹
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 20046.陶行知
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194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gykf201224144.aspx
...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