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9篇

时间:2022-10-06 13:1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9篇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研习报告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学校 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 高二题目反思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关于实习中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9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9篇

篇一: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习报告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学校

 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

  高二 题目 反思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关于实习中各项工作研习引言 通过为期两周的研习, 在陈柄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得到的收获谈谈自 己的看法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跟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从教学、 班级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第一阶段每一个同学都谈到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台下的同学认真听取, 给予中肯的意见, 老师给出总结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阶段大家以说课的形式并且借助自己的教学视频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教学设想及教学流程, 台下的同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最后由老师给出建设性意见。

 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同学和老师的建议进行总结:正文 一、

 课堂教学研习;

 如何有效提问 提问环节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运用得当既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 一个问题抛出去, 下面鸦雀无声, 大部分同学都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提问环节对本堂课似乎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在实习过程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比如有一节课上的是算法概述, 在举出了许多与算法有关的实例之后, 让大家总结算法的概念时, 原本很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很沉闷。

 他们很清楚老师的这个问题让他们干什么, 就是总结算法的概念, 但是他们确无从下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让一个初次接触算法的高中生通过简单的实例来总结算法的概念难度偏大, 由抽象思维一下子过渡到具体思维,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这个时候我就该反思为什么我提问他们没有反应呢? 是不是难度过大? 既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 接着我马上给出提示。

 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 学生最终是总结出了算法的概念。

 在这次的教学研习中, 许多同学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结合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有效提问的方法: 1、

 思考问题的兴趣;

 也就是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 同学们感不感兴趣? 他们愿不愿意回答。如果老师抛出的问题对学生没有一点吸引力, 学生怎么可能会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呢? 怎么会进一步提高课堂气氛呢? 所以这就要就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 这个问题学生感不感兴趣? 当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

  时, 能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问题是否明确;

 光吸引学生还是不够的,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很吸引同学, 但是提问不明确, 学生同样无从下手。

 比如说, 我的指导老师在教学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请一位同学说出‘打死老虎’ 这句话的含义? ” 结果这位同学站起来愣了半天。

 最后老师提醒:“说说这句话就几个意思”。

 这位同学这才有方向的回答问题。

 在提问时一定要明确, 你要明确的告诉学生, 老师让他们干什么。

 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样他们思考问题才有思路。

 其实所谓的提问就是给学生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向, 引导学生往哪个方向去思考。

 如果这个方向不明确, 学生是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

 3、

 问题的难度;

 老师上课提出的问题既具备了吸引力有明确了问题的思考方向。

 但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比如说在讲算法概述的那一课时, 通过农夫过河的例子总结算法的特征。

 农夫过河这个例子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 而且所提的问题也很明确, 通过农夫过河的例子总结算法的特征。

 但是结果下面还是没有同学积极回答。

 为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太大。

 特征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概念, 更不要说初次接触的算法的概念。

 意识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比较难时, 我提供更加多的线索, 引导同学往那些方面想。

 4、

 教师自身情绪调动、 传递;

 这个对策我是在这次研习中从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中学习来的, 我上课比较的中规中矩, 用指导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缺乏激情。

 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很拘束,不放松。

 没有‘言论自由’, 所以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自然有所保留。

 他们担心自己的答案不对, 招来老师的批评。

 但是如果老师能够用自身积极的情绪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能够让学生知无不言的话, 学生对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积极回答。

 二、

 班主任工作研习;

 主题班会 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为期两个月的班主任实习生活中, 我总共开展了两次主题班会, 第一次班会是在到达实习学校的第二周。

 当时我所带的班级是高二(9)

 班, 这是一个9月份开学成立的班级,所以大家对彼此都不是很熟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班主任指导老师给此次班会确定的主题为认识你我他。

 第二次班会的主题是我们两个实习老师共同商量确定的, 主题为‘活在当下、 展望未来’。

 希望通过此次班会, 使学生找到生活、 学习的目标。

 整个班会分成三个主要的环节, 活在当下是以游戏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举行了我爱记单词的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展望未来, 此环节通过介绍学生感兴趣的大学及专业,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设想。

 第三个环节是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通过第三个环节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进一步的具体化这个目标。

 班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班会课后学生

  普遍反映此次班会有深度, 但是有一些细节的问题还要注意。

 在开班会的过程中, 白板上留着上节课所留下的内容, 这些内容并不用保留, 但是我们在开班会的时候忽视了教室环境的布置, 使得白板上的板书与此次班会的主题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所以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一定不能忽略细节。

 三、

 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

 由于大家选取的都是在机房里的操作课视频, 所以我此次选取的交流视频是在教室上的一节理论课《算法概述》。

 在备课之前进行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VB 由选修模块提到了必修模块中, 而算法概述又是学习 VB 的基础, 可想而知, 算法概述既是基础也是重点。

 在加上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算法, 初次接触接受能力比较慢。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上, 当然难点也是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 例举电影里、 生活中、 以及游戏中的例子, 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按步骤解决问题的这么一个概念。

 这个环节主要以举例子为主, 重在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是新知识讲解, 通过第一环节的例子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等一些概念上的东西。

 此一部分重在引导学生去总结去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部分是能力提高, 课堂练习两个例子, 学生自己理清解题思路, 并且尝试用自然语言去描述这个算法, 有基础的同学可以在课堂尝试用流程图去表示这个算法, 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外去预习算法的流程图法并且运用到这个例题中去。

 说课和教学视频观摩完之后, 老师及学生就这一堂课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1、

 当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时候, 应该反思自己所选取的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吸引力。

 这个在提问算法的特征时遇到。

 2、

 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算法的概念, 但是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

 应该集中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

 算法表示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表示方法应该都要有所涉及, 而这里只涉及到自然语言表示法。

 结论 一、 课堂教学研习 备课认真, 勤于专研教材, 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 课堂的提问是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和连接上下两模块内容的重要形式, 还起着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不仅要注意提问的逻辑性还要关注所提的问题是否明确、 学生是否愿意回答以及提问的难易性等,更加精炼地突出重点。

 课前准备充分, 虚心好学, 课中能娓娓道来, 想尽办法通过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人们能够够多角度开拓学生视野, 打开学生思维的那扇窗。

 二、 主题班会研习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 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 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 尤其在高二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 学生的心理都处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目标的阶段。

 所以这个时期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显得很重要。

 主题班会恰恰就起到了这么一个作用。

 三、 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研习 一、 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

 1. 能够将课堂要掌握的知识点烂熟于心, 整个教学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2. 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以生活举例的形式展开,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气氛活跃,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4. 能够将学生初次接触到的知识深入浅出, 学生很快理解, 但是没有做好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深度不够, 课后学生对算法的概念依然似懂非懂。

 二、 建议 1. 掌握算法的概念, 了解掌握算法概念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全程渗透学习方法, 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可以适当的引导。3. 教师先将训练要领分解, 并做出示范, 先让学生模仿, 然后达到系统全面掌握要领, 并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4. 教师经常反复地提要求, 点拔、 督促、 检查, 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附录

 研习工作总结 自我总结:

 在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之前首先要学会模仿, 模仿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 上课动作,语言等等, 所以听课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听其它优秀教师上课的过程中, 既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方式又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习也是个听课的过程, 每个同学都会上讲台去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和 PPT 给台下的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教学思路, 最后再由台下的同学进行发言, 大家在进行探讨, 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更能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常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这既是一个互相发现问题的举措, 也是一种进行再学习的过程, 给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我们带来巨大的帮助。

 现在, 我们的研习生活已经落下了帷幕。

 通过这次研习, 让我了解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复杂而神圣的,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 授业、解惑”, 更是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 帮助他们成长。

 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 这才是教师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研习评议 研习教师考核意见(客观评价研习中的态度、 表现等):

 该生在研习中态度端正, 能够准时参加教育研习, 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在实习遇到的问题并且能积极的给出中肯的意见。

 能够将自己在实习中的体会和收获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他人在实习遇到的困惑,能够在听得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 并思考对策, 在他人发言结束之后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该生思维活跃、 见解独到、 是其他同学的一面镜子, 透过她的评议往往能够清楚了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研习成绩考评 考评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四级, 该生成绩评定为:

  研习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篇二: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8卷第1期2018年1月潮北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VOL.38 N0.1JAN.2018师范生教育研习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杨必武,尚继武,朱 凯(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摘 要:教育研习是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技巧和教育研究能力,由纸上谈兵走向感同身受进而身体力行的重要举措,经历了从民间学术行为走向政府教育政策的过程。因为其实施涉及方方面面,对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目前的工作进展并不尽如人意。改进此项工作,需要抓实顶层设计,将教育研习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密切合作关系,与研习基地结成“唇亡齿寒”命运共同体;促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研究型创新型指导教师团队;强化创新导向,在仿真和实战中锤炼学生的研究意识;改革评价标准,让考核方式助推教育研习“痛并快乐着”。关键词:教育研习;师范生;教育能力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8)01—0082—04新世纪新阶段,不到十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上大学”不再是绝大部分青年学子的奢望。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如今,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的高等师范教育,不得不直面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其中,一个广受社会诟病的现象就是高师院校培养的准中小学教师“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此种现象不能任由延续。本文试图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聚焦“教育研习”,谈谈高师院校如何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实战能力。一、教育研习的政策依据与概念界定教育研习是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技巧和教育研究能力,由纸上谈兵走向感同身受进而身体力行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经历了从民间学术行为走向政府教育政策的过程。1.政策依据。在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之前,教育研习是我国部分高师院校自发的学术探讨行为。为避免师范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陷入“教而不研”的怪圈,华东师范大学从2006年起设计和实施了“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浙江师范大学于2007年将教育研习课列人教学计划,其开设安排在教育实习之后。2016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这意味着“教育研习”由高校学术探讨行为进人国家教育政策层面。2.概念界定。尽管“教育研习”由民间而官方,由自发而自觉,但它究竟是什么,是干什么的,如何去干,效果怎么检测等,迄今,未见有关部门出台权威“说法”,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研习”的认识。对“教育研习”的界定,目前,专家、学者们的见解各有千秋。周跃良和杨光伟以为,教育研习是师范生教育科研的试航和入门训练;谢国忠认为,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收稿日期:2017—10—24作者简介:杨必武(1964一 ),男,湖北松滋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尚继武(1970一 ),男,山东临沂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教授。朱 凯(1967一 ),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82—万方数据

 师范生教育研习的问题与改进策略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叶纪林认为,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完成中小学教育实习后,针对教育实习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补缺、补差、再提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1]王萍认为,教育研习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基本原则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o笔者认为,教育研习是依据中小学教师岗位素质要求,对师范生成长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并有效解决的一些关键、核心和要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实践求证和有所作为的活动。其特点是:(1)研习过程的全程性。对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锤炼贯穿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学生实习过程中和实习之后,对某些现象、问题的集中研讨和交流,只是教育研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远不是教育研习的全部。(2)研习内容的丰富性。包括良好师德养成与教师人格操守研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教书育人现场对接研习;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艺术研习;班级管理理念与育人策略研习;教育研究思想武装与著书立说套路方法研习等。(3)研习方式的多样性。其中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师范生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教学课题(专题)研究;微格模拟教学;见实习经验交流与成果评析等。开展教育研习活动,旨在增强师范生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师范生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获得必要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能力,为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教育研习的问题与缘由分析尽管教育研习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但因为其实施涉及方方面面,对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目前的工作进展并不尽如人意。1.认识受限,教育研习活动的顶层设计有待加强。当前的教育研习呈现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将教育研习归属实践教学范畴,一般放在师范生实习工作结束之后集中开展。二是开设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等教育研习课程,让学生知晓教育研究的基本套路和方法技巧。这种依靠集中某段时间研讨问题和开设某门课程以增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做法,难以达成教育研习的目的。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和锤炼,既离不开高校领导营造质疑探究、各抒己见的浓厚学术氛围,离不开校本教师团队坚强有力的认识引领和操作指导,也有赖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落地生根及其始终如一,还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自我发展定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此,有必要抓实顶层设计,在更高层次审视教育研习工作。2.缺少交集,高师院校与中小学难有“共同语言”。高师院校特别是某些地方高师院校,某种程度上的封闭运转、闭门造车和惯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此种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现实若即若离甚至“独善其身”的状况,导致高校办学走向与基础教育需求缺乏“心灵感应”和“共同语言”,集中表现为二者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不合拍、不对路、不一致。这缘于部分高师院校教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关键点和需求点等问题,不关心、不了解、不追踪和不研究。事实是,教育研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事项,只有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满足其现实需要,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由此,高师院校的决策者和一线教师,应强化理论知识、研究方向与中小学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3。遭遇短板,校本教师研习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得率先垂范。搞好教育研习工作,既需要高师院校教师透视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又要能够为师范生的教育研习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现实的问题是,有的高师院校教师尤其是由中师(中职学校)改制、升格而来的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在“聚焦问题、深度挖掘、著书立说、自成一家”方面显得心虚气短。这必然制约校本教师教育研习指导效果。4.习以为常,师范生忽略研究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因为信奉“知识就是力量”,加上中考、高考“参考答案”(“标准答案”J思维惯性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探究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备状态。到了大学,如果学校、教师和学生还沿袭“教材有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教学工作老套路,师范生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看一83—万方数据

 杨必武,尚继武,朱 凯到,一些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与中小学时代的所作所为没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说起话来不能“语不惊人死不休”,做起事来难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可见,让一个人告别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个人成长重中之重的位置,是师范生必须首先确立的思想观念。5.导向偏移,教育研习的考核评价机制尚需健全。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层次和品位。当前,有的高师院校,对学生学业水平、能力素质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一份试卷一支笔”占绝对统治地位,“教材知识”“课堂笔记”“统一要求”“标准答案”是这一评价方式的四个关键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具有指南针、风向标意义。试想,如果高师院校差不多成为了一部服务考试(考研、考编、考证)的机器,教育研习还能研什么,怎么研?三、教育研习的改进策略与路径选择教育研习,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行为方式;不仅要想方设法补齐短板,更要发挥优势凸显特色;不仅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实施阶段性“狂轰滥炸”,更要长时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仅要学生“跳起脚来摘桃子”,更要教师稍胜一筹显身手;不仅要增强培养院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更要与合作伙伴结成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认识到位有思路,更要制度保证见成效。1.抓实顶层设计,将教育研习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高屋建瓴、实用管用的教育研习顶层设计,需要系统配套的思想认识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作支撑。就认识体系来说,如下三种思考值得重视:(1)教育研习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及其创新突破的行为准备状态,“英雄所见不同”和“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教育研习活动质量检测的基本标准。(2)教育研习不是少数教师的职责,不是阶段性实践教学活动,也不是某门课能够完成的任务,它必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每节课、每项活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都应具有问题意识、研究色彩和创新效应。(3)教育研习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个体化特点,侧重探究“教育教学理论的适切性”“教学技能技巧的规律性”“新教师个体成长的关联性”以及“教育教学疑难杂症”等问题和事项,通过“前沿理论探讨”“行业高手对决”“现场案例解剖”和“专家学者点评”等方式,让每个教育研习活动的参与者大有一84一裨益。就实践操作体系来讲,应考虑如下三种机制的有效建立和常态运行:(1)围绕“问题意识”“研究头脑”“操作能力”三个核心元素,构建以“现场过招”为基本形式,以“作品(成果)评鉴”为主要手段,以“问题解决”为质量标尺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考评机制。(2)建立健全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主要学以致用检测平台,培养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3)构建常态化、常规化教育研习运行机制。课程研习、仿真训练、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作品评鉴和经验交流等形式交互运用,确保教育研习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和可持续的开展。2.密切合作关系,与研习基地结成“唇亡齿寒”命运共同体。从现实性上讲,相互需要、彼此帮忙、各有所获,培养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才能“相看两不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中间,高师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尤其是教育研习指导教师,应主动放低身段,保证每年有足够时间沉人中小学,在摸爬滚打中切身体验中小学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喜怒哀乐,洞悉他们内心的渴望和期待。只有准确把握中小学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练点内功,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雪里送炭。如此这般之后,再去寻求合作,人家自然会投桃报李。目前来看,中小学最关注三个问题的破解之策:(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指导乏力和实践操作难以为继;(2)如何打造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团队;(3)如何在学生学习负担与教学质量考评要求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这既是中小学需要直面的问题,也是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些难题的破解,从理论上来说,应是高师院校教师的强项,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难以理直气壮。既然如此,高师院校教师包括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就得正视自身教育理论底蕴不足的缺陷,督促自己与教育经典为伴,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心领悟教育名著名篇的思想精髓,注重向教育大家取经,吸取为我所用的教育教学智慧,不断提升教育理论修养层次,努力补齐“理论上不去”专业发展短板;准确把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走向,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争做国家教育政策的明白人和推进者;乐于深入教书育人现场,与中小学教师联合开展课题攻关,拿出若干比较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办法,成为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棘手问题的行家里手。这样,培养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就会在互帮互助中,结成两厢情愿、万方数据

 师范生教育研习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唇亡齿寒的命运共同体。3.促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研究型创新型指导教师团队。教育研习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工作。缺少足够教育研究能力及其相应成果的教师,是难以担当教育研习指导教师重任的。由此,高师院校需要着力打造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团队。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倡导并践行“四化”教育理念。(1)教学研究化——吸收借鉴、质疑创新贯穿教学工作全过程,把备课过程视为研究论文或学术著作构思过程。对教案进行加工、改造,就成为了系列论文或学术著作。(2)问题课题化——教学、工作、专业提升过程中的困惑、焦虑和拦路虎,就是要攻克的科研课题。教师的科研课题就在身边,不必舍近求远。(3)工作学习化——不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教师备课上课,常备常新、常讲常新。手头上的事情,做了三次或从事某一工作三年以后,就该有文章、项...

篇三: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7 卷 第 5 期 2015 年5 月

 当代 教 育理 论与 实践 T heory and P ractice of C ontem porary Education V o1 . 7 NO. 5 May .2015 doi :

 10. 13582/ j. cnki. 1674 — 5884. 2015. 05. 005 幼儿 园教育研 习:

 含义 、 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 汤颖 , 于 晓丹 ( 1. 吉林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2. 通化市东昌区江南幼儿园, 吉林 通化 134002) 摘要:

 幼儿园教育研习是指研习主体对在幼儿 园见实习中所见、 所闻、 所感、 所思而归纳的研 习主题进行系统反思 和探究的活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理论为幼儿 园教育研习提供 了可行性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系统的研究性活动, 幼儿园教育研习的有效性需要借助于有效的研习起点、 明确的研 习目标、 适宜的研习形式、

 有为的研习主体、 互相呼应的研习计划与总结、 准确规范的研习评价等综合要素的整体效用。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研习; 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 发展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C ,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5884(2015)o5 — 00l 5 — 03 在以往对于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的认识上, 通常会将见习实习在形式上的结束视为见习实习工 作的结束, 或者认为学生们从幼儿园走出的那一刻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工作已走向尾声 , 其实不然。幼儿 园教育见习、 实习在形式上的结束, 恰恰是其在内容上真正的开始。对于见实习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来 自于学生的发现、 疑惑、 矛盾认知、 复杂情绪等等都将一个接一个的显现出来, 这正是教师大显身手,

 答疑解惑, 有的放矢地尽心点拨指引和启发教育的时候。而这一基本使命的实现则要借助幼儿园教育 研习的功能发挥。那么, 何谓幼儿园教育研习? 幼儿园教育研习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在幼儿园

 教育研 习开展过程 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实施策略呢? 1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研习 幼儿园教育研习是在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活动结束后予以实现的研究性活动。关于教育研习目 前专 项研究 的文献并不多 , 而对于幼儿园教育研习则更是鲜见。基于教育研习的理解 , 我们认为 , 幼儿 园教 育研习是学生在幼儿园见习、 实习后 , 针对幼儿园见实习中所见 、 所 闻、 所感 、 所思 , 借助于 自身专业知识 与教育技能而展开的系统的反思与研究 , 是一项诉诸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的专业 训练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 教育见习、 实习与教育研究密不可分。在教学与研究,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 日

 益紧密的现代社会, 做中学、 做中思, 以思促学、 以思促行的教育素养越来越重要。而这里的“ 思” 正是 来 自于教育实践 , 是学生经过专业完善后回归教育实践 的研究性思维。而研究性思维在教育实习过程 中所发挥的作用正是教育研习的功能指向。

 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 , 研究性能力越发成为评估其职业素质的重要 内容之一。随着幼儿教师职业 品质要求的提升和国家队幼儿教育事业的越发重视, 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保育、 教育、 管理、 研究等能力 要求越来越高。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 准幼儿园教师” , 其在接受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后, 进入 幼儿园展开见习实习工作 , 在这一过程 中, 是其实现理论学习角色和实践工作者的对接的关键时期 , 这 时期产生的矛盾能否得到 良好解决 , 这一阶段能否使其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角色有更深入 、 更内化的理 一收稿 日期 :

 20140829 基金项目:

 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育见习与实习》 ” ; 通化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幼儿园见习实 效性研究 ” 作者简介:

 汤颖( 1981 一 ) , 女, 黑龙江五常人, 讲师,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6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 5 年第 7 卷 解和认知 , 对于其未来的幼儿教师职业胜任力影 响巨大 。这也是在幼儿园见实习后需要 系统组织幼儿 园研习活动的现实原因。幼儿园教育研习的基本功能表现在两大方面, 即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提 高, 同时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实践力的养成。教育见习、 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未来的幼儿教师们能够 学以致用。但是如果教育实习只是停留在参与实际实习的一段时期, 那么就会使学以致用的目标被生 硬的形式化 , 就会使其缺乏一以贯之 , 可持续提高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研习的引入不仅会克服这种可 能出现的见实习问题 , 还可以更好地发挥研究的功能 , 帮助学生在认 知层面有 的放矢 , 得到专业素养 的 提升。当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品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后 , 这一 品质必将助益于未来 的幼儿教育工作开展。

 22. 1幼儿 园教育研 习的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育工作者当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下 , 以尽量少的精力投入实现教学 目标 , 并且 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实效。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的效率、 教 学价值的高效益等¨J。值得一提的是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自觉养成教学反思与总结的习惯, 反思自

 身组织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 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另外 , 有效教学对于教师 的策略性教学能力要求也较 高。幼儿园教育研习是对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与结果 的理性反思过程 。由于研习主题 的不同, 研 习形式的不同, 对学生以及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就更多元, 尤其是对教师的研究性能力, 师生反 思性品质的要求都是明确的。幼儿园教育研习并非纯粹的教学活动, 但是研习的目标或是高质量的研 习活动所诉诸的结果确实是为了促进“ 准幼儿园教师”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教学管理能力的形成。

 2.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的获得在于学生 以情境为媒介 , 利用的必要学习资料 , 借助教师或合作伙伴而 获取的。比较传统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更认可情境、 对话、 合作的价值。此种学习观更侧重学生主动 探索和 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作为教育者更应 当围绕学生既有认知经验展开教育活动。师生之间的教 学关系是一种相互切磋 、 平等对话 的主体关 系。教师在这一过程要发挥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角色功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由外部单独决定, 知识的获得也是学习者在情境中借助媒介, 通过意义建构而实 现的 。幼儿园教育研 习的提出与实施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 , 突出反映“ 准幼儿园教师” 在实际 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中所形成 的“ 个人 困惑与矛盾” , 以此为研习基点与教师和 同伴进行反思性探索 ,

 这一过程正是发挥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 提升教师指导意识 同时实现师生真诚的研究性对话 的过程 , 而这 也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持有的基本教学观念。

 2. 3发展性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一种以追求学生一般发展为 目的的理论 , 因此强调学生对学 习过程 的内化和理 解。教师作为指导者, 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注重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积极建设学生的精神世界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赞科夫指出在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有 3 个主要发展 目标 , 即培育儿童形成较强的观察力 , 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力 , 尤其是提升儿童思维灵活性与 创造性, 学生具备既善于动脑也善于动手的能力 _3

 J 。这 3 种发展 目标一旦形成 , 对于学生形成可持续的 发展本领具有直接促进意义。幼儿园教育研习中的研习主题多来 自于学生在幼儿园教育见实 习中的观 察和感受 , 学生们在确定研 习主题的过程 中会展开批判性 的比较和研讨 , 这一过程对于学生重新认识 自

 己的观察能力 , 评估个人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幼儿 园教育研习的目的之一正是发现问题 , 改善问 题 , 学会高质量的设计幼儿园教学 , 这也符合发展性教学理论对于学生手脑并用的目的诉求。

 3幼儿园教育研习实施策略 矛盾和困惑正是教育研习发挥价值的前提条件 。专业成长中的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是 正常的 , 而且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对于研习主体来说 , 没有 问题 的发现和困惑 、 没有认识 的冲突和 矛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而实际上 , 当学生在见实习中所见、 所闻与专业理论学习中提倡 的理论主 张不一致时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矛盾的认知困境, 这是幼儿园教育研习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另外,

 第 5 期 汤颖 , 等:

 幼儿园教育研习:

 含义、 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 17 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研习还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3. 1

 明确幼儿园教育研习目标 明确的研习 目标对于幼儿园研习活动有着指导、 规范 、 监督 、 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 因此幼儿园教育研 习的基本 目标应 当是清楚的。我们 以为幼儿园教育研 习 目标主要有三:

 一是帮助学生厘清其在教育见 习、 实习中的问题与收获 ;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取见习实 习中的问题 , 并 以专业视角展开理论分析和实 践反思 ; 三是教师和学生实现教育研 习的教学相长 , 形成反思性见习和实习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幼儿园 教育研习一个最为重要的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 “基 于证据” 的幼儿教育实践意识 ]】

 舳, 即通过对实践 教学问题的考察 、 教学经验 的观察等实现可预期的未来的幼儿教学实践构想 。幼儿 园教育研 习对于建 立以实证为支持的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3. 2依据幼儿园教育研习主题确定有效的研 习形式 幼儿园教育研习主题不同, 所采用的研习形式也不同。一方面 , 针对不同的研 习内容 , 可以灵活选 择文本分析的研习方式, 即教师和学生根据见实习形成的文本素材, 如教案、 观察 Et记、 后记、 心得等方 面展开文本研究。另一方面 , 可 以借助小组学 习的研习方式。小组学习开展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个同 学的参与, 同时保证研习结果是“ 众望所归” 的。除此之外, 也可以借用项目研讨的形式, 即针对有代表 性的研究主题展开研究性讨论。老师与同学共同交流和互动 , 形成符合学科与专业发展理论 的研究性 结论。幼儿园教育研习方式的综合使用对于提升“ 准幼儿教师” 的能力素养有着重要促进意义, 幼儿教 师发展所要完善的能力结构, 如观察、 表达、 组织、 教育、 创造和设计等 ]2

 , 这些能力结构的完善可以通 过不 同形式的研习方式得到充分训练。

 3. 3调动幼儿园教育研 习主体的研 习能力。

 规约其研习行为 幼儿园教育研习的实施主体包括学生和指导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引导研习主体了解研习的性 质、 意义所在, 又要强化其对 自 身研习意识的调动, 以充分发挥研习的综合功能。同时, 研习主体应认真 践行研习要求, 以身示范, 实现幼儿园教育研习的目的诉求。基于此, 对于研习主体的研习素养和要求 越完善、 越具体 , 对他们的研习行为规约效果也就越好。进而在态度、 行动力、 效果等方面形成系统的监 督 与反馈机制 , 为研 习主体研 习素质的提升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 。

 3. 4幼儿 园教育研 习应做到“ 善始善终” 。

 做好研习计划和总结 在制定研习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研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 老师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 结合专业理论 风格以及实际的现实幼儿教育问题展开。另外, 教育研习计划还应当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即随着研习专 题 、 研习学生主体不同、 研习指导教师差异做出适应性调整。研习总结是指老师和学生将教育研习期间 的整个现实情况进行系统、 全面的 自我检查 、 自我分析和 自我反思。研习总结应 当有 的放矢 , 而且针对 实质性问题提出具体的、 全面的修正策略。

 3. 5发挥幼儿园教育研 习评价的激励与监督功能 幼儿园教育研习质量如何是需要借助研习评价来判断的。幼儿园教育研习评价是指 以定性评估或 是量化指标等方式对幼儿园教育研习过程 中人 的态度 、 主题研 习的质量 、 研 习结果的利弊 、 研 习进程 的 效率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反馈和操作。在展开研 习评价过程中要侧重对评价主体 、 评价指标 、 评价方式方 法、 评价时间等方面的监督, 意在发挥幼儿园教育研习评价对研习活动和过程的指导、 规范、 监督、 激励 等功能。

 参考文献 :

 [ 1] 李军靠, 李廷.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 J ]. 教育探索, 2009( 2) :

 54 — 55 [2] 赵洋.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 自主学习[J ]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7) :

 1 9 — 21.

 [3] 相力.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筒析[J ]. 教学与管理, 2003(9) :

 5 — 6.

 [4] 杨晓萍, 李静. 学前教育学[M] .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 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责任校对晏小敏 )

篇四: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育 研 习 报告 (20 13 届)

  学

 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

  班

 级:

 092 班

  实 习 生:

  阮美霞

 学号:

 09190113

  实习学校:

  汤溪高级中学

  实习带队教师:

 唐恒钧

 研习指导教师:

 周阳

 研习成绩:

 2013

 年

  1

 月

  1

 日

  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制

  研习报告 学院

 生化学院

 专业

 生物科学

 学号

  091 901 13

 姓名

 阮美霞

 实习学校

 汤溪高级中学

 指导教师

  周阳

 实习年级

  高二

 题目 生物课堂观察报告——以《细胞膜和细胞壁》 为例 引言 课堂观察旨在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可以有多角度多方向, 在《细胞膜和细胞壁》 这一节课中我选取了教学环节、 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以及师生课堂互动两个角度来观察这一节课。

 本文通过对我的课堂观察报告进行研习并结合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发现, 指出了高中生物课堂在教学知识结构处理的一些意见, 指出了高中生物课堂在师生互动方面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就如何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提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意见。正文 一、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旨在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可以有多角度多方向, 常间的课堂观察角度可以有:

 教学环节、 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知识序); 教学任务分析(分析学习任务的认知难度); 课堂问答、 课堂互动分析(分析师生交互方式)

 等。

 本文主要从知识序和师生交互方式两个角度观察《细胞膜和细胞壁》 这一节课。

 二、

 教学环节、 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 (一)、 课堂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麻老师在教学“细胞膜和细胞壁” 这一课时, 基本忠实于教材的安排, 即先讲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后讲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功能, 再然后讲解生活中实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在做几道练习。

 最后讲解不同生物体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表 1 《细胞膜和细胞壁》 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时间(秒) 时间% 导入 实验:

 伊红染液注入变形虫体内 伊红染液不会溢出细胞, 说明有细胞膜。

 56 2.6% 细胞膜 实验:玉米胚染色实验。

 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选择透性。

 304 14.2% 细胞膜的第一种成分:

 脂质。

 ①磷脂的结构、 排布和功能。

 451 21%

  ②胆固醇的分布和功能。

 细胞膜的第二种成分:

 蛋白质。

 ①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223 10.4% 细胞膜的第三种成分:

 糖类。

 ①糖类的分布和功能。

 164 7.6% 小结:

 细胞膜的成分。

 87 4.1% ①实验:

 人和鼠细胞融合实验。

 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一定的流动性。

 ②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

 337 15.7% 细胞壁 ①植物、 真菌、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

 ②细胞壁的功能和特点。

 163 7.6% 随堂习题 同学回答随堂练习并讲解共 5 题。

 324 15.1% 布置作业 作业本《细胞膜和细胞壁》。

 15 0.7% 从上表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麻老师课堂时间安排非常紧凑, 主体内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占用整节课的的 80. 6%, 导课和随堂习题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 细胞壁则是简单的讲解。

 二是麻老师讲解“细胞膜和细胞壁” 的内容主要采用实验法。

 在讲解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是麻老师能将课堂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用生活的例子来巩固所学。

 (二)、 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 从下图中可以发现麻老师的知识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学科内部与生活实例相结合。

 在本课中, 主体知识来自 学科内部和实验教学, 随堂习题则多数联系生活。

 二是逆转推理的逻辑结构。

 突出表现在, 麻老师总是先从功能出发讲解, 不管是细胞膜还是细胞壁都先讲述其功能, 然后再来具体讲授细胞膜、 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

 这反映了她的生物学观点:

 结构决定功能。

 也体现了她思维的逆向发展性特征, 从功能来看结构。三是麻老师讲授不同模块的知识时用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

 比如讲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时候, 都是先讲功能, 再讲结构和组成成分。

 而在讲细胞膜中每一种组成成分的时候则都是先讲其组成成分, 再讲这种成分有什么功能。

 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对这些结构的认识。

 在本节课中具体表现在, 从固定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 整体来说讲解细胞膜这一块内容时, 先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再讲解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 而在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时, 又是层层递进的, 组成成分的结构、 分布到功能逐一讲解。

 对于细胞壁这一块的内容也是按照同样的逻辑思维讲解的。

  三、 课堂问答、 课堂互动分析(分析师生交互方式)

 (一)、 课堂师生互动观察 利用互动分类体系, 对本节课后 15 分钟的课堂进行分析后发现:

 麻老师认为需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生物任务的分析中也体现出她在这方面的努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她给予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还可以。

 但在课堂后15 分钟, 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约为 0, 而教师主导时间却占约 7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在后半段的新课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讲解为主。

 麻老师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体系及其结构。

 其次, 在课程最后的课堂练习中多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 通过该环节主要反馈学生对于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 故而在教学过程后半段中, 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较少, 而教师主导的时间较多。

  图 1 课堂 1 1 类活动类型百分比

  百

  图 2 师生互动百分比 (二)、 生物课堂问答分析 本节课中麻老师共提了 72 个问题, 学生没有提出问题。

 对该课的问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 提问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机械性问题, 占所有问题的 27. 03%, 主要是“对不对? ”“是不是? ” 等形式, 学生回答的类型也常是机械性地判断是否(占 34. 72%)。对提问后停顿时间的分析表明, 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停顿不足 3 秒的占 62. 50%。

 由此可见, 年轻教师麻老师的课堂上能调动学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较少。

 第二, 有 42 个推理性问题(占 58. 33%), 提问后学生沉默的几乎没有, 另有 30 个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或问而不答, 占所有推理性问题的 71%。

 因此, 学生回答推理性问题的比率偏低。

 根据笔者的观察, 出现这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并不习惯回答这类问题, 而麻老师多设计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自 问自答帮助学生思考。

 第三, 回答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

 提问后让学生集体回答的比率约为 58. 33%, 另有 41. 67%为问后不答或教师自答。

 这样的答问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无法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

 在笔者的课堂观察中也确实发现, 在麻老师与学生之间问答的过程中, 存在许多学生学习不投入现象。

 表 2 《细胞膜和细胞壁》 的课堂问答 行为类别 频率 百分比 提出问题的类型 1、 常规管理性问题 2、 机械性问题 3、 记忆性问题 4、 推理性问题 5、 创造性问题 6、 批判性问题

 0 20 9 42 1 0

 0.00% 27.03% 12.50% 58.33% 1.39% 0.00% 回答方式 1、 问前先点名 2、 问后让学生齐答(或自 发回答)

 3、 问后叫举手者答

 0 42 0

 0.00% 58.33% 0.00%

  4、 问后未举手者答 5、 问后不答(或教师自答) 0 30 0.00% 41.67% 停顿 1、 提问后, 没有停顿或不足 3 秒 2、 提问后, 适当停顿 3 秒以上, 学生未出现不投入状态 3、 提问后, 停顿过长, 学生出现不投入状态

 45 27 0

 62.50% 37.50% 0.00% 学生回答的类型 1、 无回答 2、 机械判断是否 3、 认知记忆性回答 4、 推理性回答 5、 创造评价性回答

 31 25 9 7 0

 43.06% 34.72% 12.50% 9.72% 0.00% 教师理答方式 1、 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2、 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3、 不停顿提出其他问题或继续演讲 4、 重复问题或学生答案 5、 追问、 沿着学生的答案演讲或解释 6、 等待数秒后提出辅助性问题 7、 对学生回答鼓励、 称赞 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理由

 0 0 28 22 6 9 7 0

 0.00% 0.00% 38.90% 30.56% 8.33% 12.5% 9.72% 0.00% 第四, 从教师理答方式可以发现, 麻老师希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重复问题或重复学生答案占 30. 56%, 而且整节课不存在打断学生回答, 或对学生回答进行消极评价的情况, 即使在学生未能回答周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结论 综上对本节课的课堂观察, 我发现在教学环节、 知识结构和教学顺序上教师应该要综合授课班级的知识起点、 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个性特点选取适合授课班级的教学活动, 课堂氛围活跃而积极探索的可多采用探究法教学, 多设置课堂实验; 善于理论思考的则可多选取一些经典例题, 在例题中贯穿知识。

 知识结构要顺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最重要的是一节课的授课思维最好保持一致, 并贯穿始终, 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总结和复习。

 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密不可分, 一般而言教学顺序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顺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水平, 但在这些基础上也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去探究, 去实验, 那一些知识并不一定要建构在某些知识之上, 换言之可以跳跃性的教学, 这也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

 其次, 在课堂师生互动方面, 由于我所观察的课是一节公开课, 在本节课中 “问—答” 的仪式还是普遍存在。

 当教师提问后, 如果学生不能快速作答, 教师就会一脸焦急的重复问题, 或给予初步分析, 或改由其他学生回答, 甚至包办代替, 自 问自答, 丝毫

  不考虑是否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去形成答案, 这样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学生思考。师生的互动应该是鼓励性的, 交流式的, 教师更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而不该只是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一种好的师生互动答应当是环环相扣的, 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了 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让学会在领略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附录 参考文献:

 [1]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分析[J]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2(3) :54-58.

 [2]林丽玲, 点燃智慧火花成就课堂精彩[J].新课堂设计室.课例剖析, 2011(218):

 47-49附录一:

 麻艳芳老师《细胞膜和细胞壁》 课堂实录

 题目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引言 一篇佳作不仅体现在精彩绝伦的开头和似“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效的结尾, 还体现在中间各环节之间的无痕迹的过渡上。

 一节高质量的课也不例外, 巧妙的﹑ 水到渠成般的过渡不仅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从整体上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在刚接触高中生物学知识时知识总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

 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零散的知识并不利于学生吸收理解, 零散的知识就好像是散落的珍珠, 如果没有一根线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 就很容易遗失。

 对于一堂课而言那根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的线就是课堂的过渡。

 它把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艺术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若忽视它, 课堂的教学结构定会松散、 凌乱。

 本文结合自己所授课《光合作用》 、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正文 一、 巧妙过渡的必要性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 精心地备了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彩的导入及恰到好处的结尾等, 但从来不备中间环节的过渡, 觉得它无足轻重, 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讲完了 这一点, 下面我们讲…”或“接下来我们讲…”等所谓的连接语, 使整堂课显得生硬干涩毫无生气, 给人以胡乱拼凑的感觉。

 相反, 运用恰当的过渡方式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而且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但这一切必须源于在平时教学中要针对“过渡”加强挖掘﹑加强尝试, 要有创新设计的意识。

 二、 过渡的基本要求 (一)

 水到渠成, 自然合拍 知识间的过渡就像铁轨间的接头, 要让学生在接受时感到自 然流畅, 思维无结才好。

 过渡不能华而不实, 不能与内容相游离或无关紧要, 不能胡乱拼凑。

 (二)

 激发兴趣, 富于创新 教师要熟知教学内容, 以及学生思维的特点, 使过渡既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解读与构建, 又能激发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

 前后联系, 加强整合 知识间的联系有的外在化, 有的则潜在化, 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去发掘新旧知识、 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求得最佳过渡设计, 使各环节之间既自然顺畅又联系密切, 且有利于知识间的统一。

 (四)

 语言凝练, 点睛之效

  过渡的方法很多, 在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的同时, 还要对教师的语言做一些要求, 寥寥数语, 水到渠成, 就不需要滔滔不绝; 精辟几字能画龙点睛, 就不需要画蛇添足。

 三、 过渡的几种方式 (一)

 引言过渡 1 、 故事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故事的引入会使学生兴趣倍增,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 在讲“细菌”之前, 我出示两组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细菌战图片, 同学们看后各个义愤填膺, 我适时引导:

 “为什么...

篇五: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教育研习工作总结(高中思想政治) (新)教育研习工作总结(高中思想政治)

 研习工作总结 自我总结:本次研习中,我研习态度较认真,按时参与每次研习活动,并积极发言。在研习中,我选择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这一框的视频与大家一起分享,针对本堂课,首先得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教然后而知困”,研习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此,对于本堂课的教学,我做了如下总结:优点:缺点:

 1.教态大方,语速适中,表达清晰; 1.口头禅过多; 2.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字迹工整美观; 2.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学生难把握; 3.在课堂中能走进学生,亲近学生; 3.教学素材不够创新;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流畅; 4.引导能力和引导方式有待提高; 5.教授知识准确科学,时间分布均匀 5.没有从整体上观察好整个课堂, 6.及时进行小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架构。目光主要集中在一、二两组学生上,冷落了第三组学生。在兰溪一中实习期间,总授课 14 节,在这次研习中,通过观看视频,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指正,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这对于我们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研习评议 研习教师考核意见(客观评价研习中的态度、表现等)研习成绩考评 考评等级:a 等 b 等 c 等 d 等研习指导教师(签名):20 年月日 扩展阅读:(新鲜出炉)教育研习报告(思想政治教育)

 研习报告 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姓名***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习年级****

 题目《集体观摩共同提升》本次教育研习旨在深入总结教育实习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引言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本次教育研习历时两周,从 11 月 21 日到 12 月 08 日,研习地点主要集中在 2 幢,我们小组在本次研习中主要采用了观摩研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播放十分钟的上课视频后,由该同学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反思成败,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说明,主要是针对该同学在实习期间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交流,最后由指导老师蔡应妹老师做总结,指明改进的方向。我们研习小组始终坚持“为用而研,为教而研”的基本原则,在蔡应妹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大家一起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整个教育研习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正文在这次研习中,受益颇多,通过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教学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通过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我的专业态度更加认真,班级经营能力也得以提高,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我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最后,对于教育研习的安排,我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由于实习结束后,学校的大型招聘会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接踵而来,而研习恰巧也在这段时间之内进行,而且时间安排不集中,历时长,很多时候招聘会和研习时间会冲突,所以我希望实习结束回校后就安排进行研习,时间集中一点,也能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相信效果会更好。在教育研习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研习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结论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这次研习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附录

篇六: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报告 学院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 高一年级

  题目

  引言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所学的教育学、 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和研究,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 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 贯穿“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

 这一基本原则。

 传统的“传道、 授业、 解惑” 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因而, 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 轻实践, 忽视研究” 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 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 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

 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 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 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同时, 通过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 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 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正文 教育实习结束后, 我们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教育研习。

 本次研习通过老师的讲解, 同学间小组交流以及分享实习经验来进行, 从小组交流以及同学们在讲台上演示上课过程来挖掘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在研习中,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在教学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 任何章程和纲领, 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 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 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

 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 深入到学生品格中, 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

 ” 由此可见,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那么,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哪些方面最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一、 为人师表, 不断进取

 在孩子的眼里, 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固有的依附性和向师性, 决定了教师首先要在仪表、 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学生的表率。

 让学生在“亲其师, 信其道” 的心理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次,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 进一步开阔视野, 拓宽学习

 领域, 不仅要“精深” 自己所学专业, 相邻学科也要“广博” , 努力成为“终身学习” 的模楷。

 而教师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其本身对学生就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它好像一种“催化剂” , 不断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 争做社会有用之才。

 二、 有良好的性格特征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 最能折射出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

 教师的性格在认识、 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

 其主要表现是:

 教师理想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而有活力的学习气氛, 影响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的态度以及对学校的态度。

 可以说,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教师性格的函数, 在情感方面, 教师性格好, 学生就喜欢教师, 学习积极性就高, 所以教师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只有与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结合, 才能密切师生关系,达到密切师生关系, 达到情感共鸣, 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 对学生真诚的爱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老师真诚的爱。

 但有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对学生爱而不真, 爱不得法, 导致失去学生的信任, 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爱是一种行动, 更是一种心理体验。

 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 纯洁的爱, 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真诚的爱, 没想到要得到回报, 更不是为了做给学生看, 但他必须让学生感觉到这种爱。

 只有让学生多次体会到教师的爱, 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才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得得法, 爱得恰到好处。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将整个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 让这份爱感染他们、 激励他们、 教育他们、 造就他们。

 这既是教师职业神圣之所在,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

 四、 富有幽默感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 更应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 碰撞智慧火花、 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 , 而风趣幽默正是这个“磁场” 的“磁心” , 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

 一个妙语连珠, 别具情趣, 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的教师, 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幽” 他一“默” , 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 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师往往让学生铭记终生, 永难忘怀。

 俗话说:

 百年树人。

 教育, 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 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因此, 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 正直、 善良的种子, 用自身良好的品格、 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太阳的升起, 并最终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结论 通过本次教育研习, 我巩固了专业知识, 提高了教学基本技能, 提升了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

 班级工作方面, 在大家对实习经历的回忆和分析中, 我巩固了专业态度, 提高了班级经营能力, 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理念。而整个教育研习的过程则提高了我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提升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总之, 教育研习使我获益良多。

 附录

 研习工作总结

 自我总结:

  两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 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 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

 两个多月的实习, 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 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 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

 此时此刻, 我深深地感受到, 我成长了。

 我对我的收获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

 对教育理论有了一定的反思。

 在实习中对所学的教育理论有了深刻的反思与理解。我们实习的中学我看到实习学校的相关制度开始思考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特点对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看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单调的学校生活开始重新思考“素质教育” 与“全面发展”, 像这样的思索也时常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

  (二)

 教育教学技能提高了。

 通过教学实习, 我基本上熟悉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并且对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了一比较全面的把握。

 当然也得到了指导老师以及学生的认可。

  (三)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

 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 没有突出重点、 难点, 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及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 时间把握不到位, 粉笔字还有待提高。

 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 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实习虽已经过去, 可当我回过头看一下自己留下的脚印, 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教学生涯的归宿, 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总之, 在实习期间, 我任劳任怨,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得到学校领导, 指导老师的一致认可。

 通过实习, 我对中学的现状也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对学生的学习有了较为恰当的了解, 对教师的工作有个更为真实的体验。

 我明白, 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今后的工作的展开。

 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这个机会, 在以后的道路上, 我会继续努力, 勇往直前的。

 研习成绩考评 考评等级:

 A 等

  B 等

  C 等

  D 等

 研习指导教师(签名):

 学院公章(签章):

 20

 年

  月

  日

篇七: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研习心得

 引言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贯穿“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这一基本原则。传统的“传 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因而,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研究”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正文

  教育实习结束后,我们便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教育研习。本次研习通过观看各位同学的教学视频来进行,从最鲜活的视频资料中挖掘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在研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教育研习心得

 引言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贯穿“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这一基本原则。传统的“传 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因而,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研究”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

 正文

  教育实习结束后,我们便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教育研习。本次研习通过观看各位同学的教学视频来进行,从最鲜活的视频资料中挖掘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在研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一门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研习过程中,许多同学都对自己的语速、语音和遣词造句进行了剖析,蔡老师也在此基础上给予了指导 :

 一、教师语言是诱导的语言。它的任务是用来教育人的,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因此,在使用中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使人易于接受。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分析,青少年所爱戴的教师应该是热心的而不是冷漠的,是严格的而不是放任的,是德馨才高的老师,是心灵交流的朋友。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产生亲近、信赖、仰慕的感情,从而形成对未来的信心和觉悟。简言之,一方面是亲切的态度,另一方面是高超的技术。当教育的对象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这两方面都兼备时,他们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是接受的。那么,教师的语言在形成这种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表达得当,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可以深入浅出,使高超的技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可以使人从一堂成功的课中得到知识的长进,又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进一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反之,则疏远了师生关系,造成对立和反感情绪。

 二、教师语言是说明问题的语言。教师语言应该用词准确、造句妥贴、论证有力,使人易于理解,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每一堂课往往有一个中心,一堂课的目的也往往是论证一两个问题。所以,如果把教师的课堂语言录下来,基本上是一篇论说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口头语言,往往需要临时组成句。因此教师语言要保证很强的逻辑性就要有思想准备,理清思路,打好腹稿。

 语言作为一门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研习过程中,许多同学都对自己的语速、语音和遣词造句进行了剖析,蔡老师也在此基础上给予了指导 :

 一、教师语言是诱导的语言。它的任务是用来教育人的,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因此,在使用中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使人易于接受。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分析,青少年所爱戴的教师应该是热心的而不是冷漠的,是严格的而不是放任的,是德馨才高的老师,是心灵交流的朋友。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产生亲近、信赖、仰慕的感情,从而形成对未来的信心和觉悟。简言之,一方面是亲切的态度,另一方面是高超的技术。当教育的对象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这两方面都兼备时,他们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是接受的。那么,教师的语言在形成这种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表达得当,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可以深入浅出,使高超的技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可以使人从一堂成功的课中得到知识的长进,又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进一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反之,则疏远了师生关系,造成对立和反感情绪。

 二、教师语言是说明问题的语言。教师语言应该用词准确、造句妥贴、论证有力,使人易于理解,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每一堂课往往有一个中心,一堂课的目的也往往是论证一两个问题。所以,如果把教师的课堂语言录下来,基本上是一篇论说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口头语言,往往需要临时组成句。因此教师语言要保证很强的逻辑性就要有思想准备,理清思路,打好腹稿。

  三、教师语言是一种表率的语言,表率性就是规范性。体现在:

 1、去掉口头禅。这类口头禅往往会使一句完整的话变得支离破碎,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2、减少方言成分。因方言会给课堂带来负面影响,使普通话的表现力受到影响,有时会使教师语言的说明作用有所减弱,有时还会引起误会,使课堂造成意外的骚动而影响教学效果。3、提高语言素质。在用词、造句、语音、语调上力求规范,并且符合语言美的要求,使学生乐于仿效。

 总之,语言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必须要以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教师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和对学生的感情往往会在语气语调上表现出来,稳定的语调表现出教师的自信,对学生也是一种鼓舞。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和追求,课堂上的激情对学生是颇具吸引力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研习过程中形成的几点粗浅看法。在教学中用形象语言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做到每堂课都有“竞技状态” ,才能使内在的东西通过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结论

 通过本次教育研习,我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基本技能,提升了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班级工作方面,在大家对实习经历的回忆和分析中,我巩固了专业态度,提高了班级经营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理念。而整个教育研习的过程则提高了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总之,教育研习使我获益良多。

  三、教师语言是一种表率的语言,表率性就是规范性。体现在:

 1、去掉口头禅。这类口头禅往往会使一句完整的话变得支离破碎,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2、减少方言成分。因方言会给课堂带来负面影响,使普通话的表现力受到影响,有时会使教师语言的说明作用有所减弱,有时还会引起误会,使课堂造成意外的骚动而影响教学效果。3、提高语言素质。在用词、造句、语音、语调上力求规范,并且符合语言美的要求,使学生乐于仿效。

 总之,语言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必须要以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教师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和对学生的感情往往会在语气语调上表现出来,稳定的语调表现出教师的自信,对学生也是一种鼓舞。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和追求,课堂上的激情对学生是颇具吸引力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研习过程中形成的几点粗浅看法。在教学中用形象语言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做到每堂课都有“竞技状态” ,才能使内在的东西通过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结论

 通过本次教育研习,我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基本技能,提升了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班级工作方面,在大家对实习经历的回忆和分析中,我巩固了专业态度,提高了班级经营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理念。而整个教育研习的过程则提高了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总之,教育研习使我获益良多。

篇八: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育

 研

 习

 报

 告

 专 专

 业:

  班 班

 级:

  实 实 习 生:

  学 学

 号:

  实习学校:

  研习指导教师:

  实习指导教师:

 研习报告

 实习年级

  高二年级

 实习起止时间 2018.9.12-2019.1.11

 题目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及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引言

 通过为期四个月的教育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得到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跟大家一起交流,主要从对新课教学、习题课设计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展开讨论。

 正文

 一、教学工作研习 1、新课教学 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个老师对将要教授的课程内容的准备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充分证明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我撰写并完成实际教学的课程中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五章《磁场》的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在新课的备课过程中需要关注与前面学习内容的衔接,并把握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要讲细也要讲透,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知识点是否容易理解;而且时间的把控也是关键的一部分,有时候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能要多花点时间,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可调控的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的流程符合教学目标的构建过程,教学过程也在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后进行了修改,自身对课堂讲解的语言也进行了设计,总体教学过程流畅的进行,学生也能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但经过课后反思过程发现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 (1 )存在的问题 ①导入不够创新,对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好。

 ②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一方面可能是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另一方面可能是班级学生的理解程度不足导致对本节课程内容难以理解导致听不懂或听不下去。

 ③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上课中太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通过老师被动的接受知识,也束缚了学生的

 思维发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 (2 )改进方法 ①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要在加强,今后要对教学经常反思,教学感想要做及时的记录,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抓住重难点。

 ②需要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的情况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集中注意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回答课堂问题,不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

 ③要逐步发掘多样的教学模式,注意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习题课 ( (1 )存在的问题 ①需要充分的考虑每个选项的知识点,但有时候一些解题的方法没有考虑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听不懂。

 ②本班的学生基础较差,需要一步步引导才能听懂一道题,导致讲不了太多题目。

 ③并且通过后面的测试卷发现,上课反复强调的题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还是不会做,通过询问发现他们对此题乃至此类型的解答毫无头绪。

 ( (2 )改进方法 ①备知识。对布置的作业题进行认真研究,同类型习题跳跃性的进行讲解,对题目中的知识,方法进行梳理归类,安排好讲评题目的顺序。不能就题论题,直接讲解,应发散思维。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解题的思维过程,对习题进行拓展,归纳和提升。

 ②备学生。通过作业批阅并做好答题情况的统计工作,以此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状况,了解哪些知识点是薄弱难懂的地方,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深入讲解,加强针对性,提高时效性。

 ③备策略。先让学生思考后进行正确引导,留给学生合理的时间进行思考,是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提问时要善于把题目按思维的进程,逐步分析,鼓励学生多发表看法。对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对学科失去兴趣,教师应在习题讲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针对性的进行心

 理或情感的教育。

 二、班主任工作研习 1、主题班会 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育实习的一学期中,我主持过两次主题班会,今天主要针对《增强消防意识,提高消防素质》主题班会进行分析。班会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自身有一定的消防意识以及自救意识,但对这方面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最近发生的重大火灾并了解其惨重的后果。引导学生研读资料,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防范火灾和在火灾中自救的基本知识。

 ( (1 )存在的问题 ①准备不充足。PPT 在展示过程中未调整好导致图片与字体变形,导致影响观看效果。

 ②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在学生提出不同的逃生方法时,未及时给出作答,同样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

 ( (2 )改进方法 ①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细致检查并模拟主题班会过程,做好预备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发生。

 ②教师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理解学生的想法,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2、交流沟通 学会与学生沟通是我们老师最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我们作为实习教师,与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年龄相差较少,更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 (1 )存在的问题 我所带的班级是高二年级中的 B 类班级,部分学生读书效率不高,其中一部分是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不对,另一部分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

 ( (2 )改进方法 对于这种学生要耐心的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的

 机会。与学生交流时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对错误观点进行规范引导。认真倾听学生的烦恼,体验学生存在的情绪,让学生产生信任感,能让班级工作进展事半功倍。

 结论

 一、教学工作研习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要在加强,今后要对教学经常反思,教学感想要做及时的记录,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抓住重难点。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的情况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要逐步发掘多样的教学模式,注意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备知识。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解题的思维过程,对习题进行拓展,归纳和提升;备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是薄弱难懂的地方,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深入讲解,加强针对性,提高时效性;备策略。先让学生思考后进行正确引导,留给学生合理的时间进行思考,是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班主任工作研习 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细致检查并模拟主题班会过程,做好预备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发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理解学生的想法,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学生要耐心的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的机会。与学生交流时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对错误观点进行规范引导。认真倾听学生的烦恼,体验学生存在的情绪,让学生产生信任感,能让班级工作进展事半功倍。

 研习工作总结

 自我总结

 经过这次研习,恍然间发现,在一学期的实习后,经过教育研习的总结反思。自己已经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快蜕变成了一个新老师,正在一步步地成长着。尽管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上不断改进、不断学习这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值得。

 我们的研习生活已经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研习,让我了解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成长。还需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程,从他们那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到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涉猎各种教育理论和书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就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

  研习评议

 研习教师考核意见(客观评价研习中的态度、表现等):

 研习成绩考评

 该生成绩评定为:

 ( 考评等级: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四级)

 研习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篇九: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

研习小结

 实习是大学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 我怀着既兴奋又憧憬的心情来到了我的实习学校。这是浦东新区一所普通完中。当然我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了良师益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处理各个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适应能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啊,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

 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 2 份,上课节数为 12 节。由于在实习之前没有上过课,所以刚开始上课还有些紧张的。不过慢慢的随着上课的课时增多,自己也慢慢的自信熟练起来,现在上讲台讲课已是驾轻就熟的事了。

 2、班主任工作:组织了一次“迎世博”的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出了一期以“迎世博”为主题的黑板报;和学生一起参加了秋游活动。参加了学生的体育课和体锻课;检查学生的早操情况及卫生情况,帮助班主任做好一次家长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感觉知识学问浩如烟海,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那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政治是一门需要人与时俱进的学科,要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不然也上不好政治课;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教学,不仅是老师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老师也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时刻反思,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部分要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好。

 初为人师,我有过很紧张的时候,记得刚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当时是给十班的学生上,十班是相对活跃的一个班,刚开始我很紧张,手心都冒汗了,毕

 竟是自己的第一次上讲台,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我还记得那堂课讲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当时我把去黄山旅游的几张照片给学生看,学生们可感兴趣了。从中我深深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是需要不断注入新鲜元素进去的,学生喜欢你的课的话自然会对这门学科也感兴趣的,所以作为老师,作用是很大的。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和学生沟通,我觉得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回顾这两个月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不过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有认真投入教学,孩子才会积极配合。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实习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因为那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实习虽然结束了,但实习的意义是深远的。通过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对于教学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工作平凡见伟大,培养学生的工作神圣而又艰辛。教育教学实习是我们为今后从教所迈出的第一步,它给我们未来的教师生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将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下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浅谈对教育研习的认识9篇】相关文章:

1.年党史教育年方案(3篇)

2.廉洁教育会议通讯稿(2篇)

3.主题教育第二阶段内容(2篇)

4.中心组研讨主题(6篇)

5.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