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教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在届毕业典礼上致辞汇编(3篇)

时间:2022-09-30 19:30:06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在届毕业典礼上致辞汇编(3篇),供大家参考。

教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在届毕业典礼上致辞汇编(3篇)

教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汇编(3篇)

 

目录

教授代表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友代表在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毕业生代表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教授代表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毕业生同学们:

上午好。在建党百年的庆祝声中,在xx师大建校七十周年的庆祝声中,你们也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篇章——完成了在这所美丽大学的学业。首先,向你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并祝愿你们展翅腾飞,将自身生命中的潜能一一打开,实现出来,绽放出来。

在这个时刻,应该给大家送上一些临别的赠言,当然,它们极为个人化,但凝结了我的观察、思考与感悟。

这个时代,是一个加速变化着的时代。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变化,深层次地影响着人类共同体的构型。而在生物性向度上,病毒的变异也正在和我们疫苗的开发与接种竞速斗争。前两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曾表示,“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超过了疫苗分发速度”。如何加快后者的速度,不是生物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学问题。而在纯粹人与人的主体间世界中,不管是日常生活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全球层面,各种事件,甚至黑天鹅事件出现的频率,也较之以往的时代——不用太久,就和十年前相比——密集得多,仿佛它们也在加速。

政治绝非虚无缥缈或云山雾罩,它就是指向这个主体间的世界。当技术深层次地影响这个主体间世界,学界这些年兴起了“technopolitics”(技术政治学)研究。面对病毒及其防治时,我们则需要推进“biopolitics”(生物政治学)研究,来思考如何调整这个主体间世界的运作方式。各种各样的事件在世界各个角落加速发生,更是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政治学学识来加以分析,并通过这些分析性的实践,来不断地更新已有的政治学知识。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赠言是:在自己的日常世界中,做知识的使用者。你们四年前或三年前选择进入这个知识领域,是很有前瞻力的。政治学的知识不是死知识,而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practicalknowledge”(实践性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被实践,它才会有力量。所以,当你在人生各个位置上,处理办公室的矛盾也好,应对同家人的分歧也好,抑或你肩负重职在更大的共同体里面对各种艰难的矛盾与根深蒂固的分歧时,你要有意识地去不断调用自己的学识、知识积累与学术训练,在主体间的世界中去发展出各种包含智慧并且属于你的应对方式。一个思想者,绝不是在抽象层面向隅独思,而是在实践性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展开思考。

我给大家的第二个赠言是:即便你告别了校园,但我期望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大学并不是教你所有知识的地方,而是让你养成和知识打交道之习惯的地方。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学者JihyunLee根据覆盖72个国家与地区的2015年调查数据提出:对成才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对自己的态度,譬如是否享受学习过程,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以及焦虑感程度等。xx师大这所985大学,在你最初的求职上或许能给到你那么一点点加持,但日后你能真正走多远,并不是由大学级别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能否在“后大学”生活中继续学习与思考、继续提升自己。

这个时代在加速变化,这意味着旧有的知识在快速脱节,甚至很多学者认为我们正在迈向一个“奇点”(singularity),在该点之后一切已有知识都将失去效力。我在商务印书馆马上出来的一本新书,题目就叫做《陷入奇点》。所以,即便你在大学里每门课成绩都不错,但不代表你在未来人生赛道上仍然能够出众。这个时代有太多全新事物、全新变化,人类文明里的大量既有做法、既有智慧都在失效。这个“奇点时代”,你必须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与探索者,一个终身学习者。我在我这个岁数上,仍然每天在开拓视野、翻新知识,仍然在把自己的学识用于日常实践的思考与分析中。你们对比我,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总要多一些吧。而且,只有在你具体的使用与调用中,知识才会真正属于你——带着具体问题意识的阅读,会是特别有效的阅读。

人的记忆不是直接把所有东西都输送进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中,所以你会“忘记”读过的、接触过的很多东西,我们大脑的物理机制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仅仅在校园里学习,很多东西会“还给老师”。只有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只有你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习才是有效的。我希望在座诸君都能够走得很远,飞得很高,在这个时代里成为卓有贡献的somebody而不是碌碌无为的nobody。那么,关键一定不是现在你们肚子里装了些什么,记住了什么,而是你学习的速度是否能抵抗住遗忘的速度,是否能远超遗忘的速度。

我给大家最后一个赠言,只有一个字:爱。“爱在华师大”是师大人口耳相传的精神谱系,用它作为赠言似乎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爱也似乎是一个最烂大街的字眼,作为临别赠言似乎也没什么营养。然而你们知道,我写的书里面,好几本都是以爱作为关键研究对象,去展开学术性的思考。在这里,我想说:爱有两个面向,或许能够让你的未来道路不同。

第一,爱结构性地涉及他者,它能使你克服自我中心主义。今天最糟糕的现象,还不是PUA盛行,而是如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所哀叹的,在爱的场域中他者不见了,当代文化里已经彻底容不下异质性,只有自恋式的自我。而爱恰恰在强意义上牵涉他者。他者在爱的领域的消亡,意味着爱的体验本身的消亡。今天电影电视网络文学里的爱,那种“霸道总裁爱上我”、每天10000元红包的爱,恰恰标示了爱在这个时代的消亡。昨天还学了一句话“我命油我不油天”,这个时代太油腻了。

如果你有幸体验到爱,紧紧抓住它,在爱中学习、思考与成长,让它在你生命中引入他者的向度,即便爱本身没有开花结果,但它让你成为abetterperson,你会学会怎样去善待他人,去尊重他人,去workwithanotherperson。今天,什么事都以你为宇宙中心,你是无敌小公主或大宝宝,这样的你是走不远的。

第二,爱是一个创建共同体的政治实践。你也许没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是,当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你就是一个共同体的co-founder(共同开创者)。今天很多人都在说“在一起、在一起”,但真正“在一起”,却恰恰需要很多实践性的、政治性的智慧,在难度上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建国——建造属于你和TA的全新国度。而且,诚如法国哲学家巴迪欧说,经由爱“在一起”,恰恰就是一次“最小的共产主义”实践。实际上我们每一次从相爱成为眷属,都是共产主义在这个世界落地的一次政治实践。别人失败的地方,你能不能成功呢,能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呢?

今天银幕上很多爱情故事,都是结束在两个人“在一起”的happyending,似乎爱自动就会延续下去。同样有意思的是,银幕上那些直接从“在一起”之后讲起的故事,则完全不再关涉爱的持续,而是转到婆媳、出轨、宫斗、斗小三、单身妈妈遇到霸道总裁等等内容……可以看见,今天这个时代,尽管爱的话语铺天盖地到烂大街,但却恰恰是最为“爱无能”。

“四书”里的《大学》提出“修齐治平”——修身之后,最关键的就是齐家了,因为它牵涉他者向度的引入,你要真正面对主体间世界,面对构筑与建设共同体的任务。你只有具有齐家的智慧,才可以被进一步委以重任,去治国与平天下。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儒家的“齐家”有“王道三纲”做形而上学支撑,碰到矛盾与冲突直接诉诸“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行了。但现代框架下,主体间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并没有形而上学的“天纲”或“自然法”可作解决的终极依据。所以它真正考验你的实践性智慧、政治性智慧。

爱的这两个向度,使得爱恰恰不是烂大街的东西,相反,在这个时代它十分稀少。这个时代到处可见的,是撕和怼,而不是爱;
是彼此上热搜或白刃相向,而不是workwitheachother,共建共同体。

我希望你在走出校门之后,去成为一个knowledgeuser,alife-longlearner,andalover。我希望当我们再在xx河畔相聚之时,你来告诉我,你那精彩的、使很多当下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生。

谢谢大家。

 

校友代表在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

大家好,我叫xx,现在在xx的山村学校支教,很高兴参加母校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更荣幸能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回到xx校园,行走在熟悉的楼宇间,那些美好的记忆场景潮水般地涌上心头,仿佛自己未曾离开。

我是xx年x月进入xx历史系读书的,说来非常惭愧,那个时候,初入大学的我显得特别幼稚,内心叛逆,神情忧郁,自闭寡言,对外间世界和自己常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整个大一上学期,我过得似是而非,始终没有找到生活的重心,期末考试,我把体育考卷撕了,其它科目的考试也多交了白卷,最后就差要退学了。

幸运的是,当时历史系的xx老师谦和、可爱又有耐心,他们及时约我谈话(我至今还记得地点),见我第一句话竟然都是夸我长得还行,xx老师还说我文章写得不错,这让准备同他们摆弄口舌、辩论一场的我措手不及。这件事让我深切感受到了xx老师们的温暖和善意,自己也默默做了反省,逐渐调整心态,努力让自己融进大学生活。

其实,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幸运,总在重要的时刻得到眷顾。我出生在苏北沂河边的一个村庄,小的时候,放学早、作业少,自由自在的时间特别多。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塘子里钓龙虾、捉鱼,去河中凫水,在田里摔跤追逐,玩累了,便躺着,在沙滩上或草垛边,久久凝望无穷无尽的远空,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14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和家乡的河,跟随家人到城里生活。后来,我顺利地考上了徐州一中,在那里,我读到不少有趣的好书,订阅了几份时政报纸和经典杂志,我还当了三年班长,有机会为同学们服务,而去山村支教的梦想,大概就在那些不经意的时光里发端、酝酿。高考,我超常发挥,幸运地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被xx大学录取。

在大学读书的我,普普通通,多数时间在上课、泡图书馆,偶尔在寝室高声朗诵诗歌,不时约上几个同学骑车远行,我从不玩电子游戏,也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幸运的是,在xx,你即使想做个最普通的人,也不会觉得有太大的压力。

大三的时候,也就是在xx校区读书时,我曾给大学里的朋友发送自己编辑制作的手机杂志《历史上的今天》,整整发了一年,从未漏过一天,我还把它们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送给几个好友。

我还记得,那时常被班长xx拉去在各种晚会上表演节目,回看当年的视频时,我发现自己竟然是闭上眼睛在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十分夸张,哈哈,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过,仔细想想,这些难得的上台表演机会,其实也磨练了自己的脸皮。

大学的日子走得飞快,几年一眨眼就没了。毕业聚会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我把班上每个人都抱了一遍,与亲爱的老师、同学,以及心爱的女神,就此别过。

本科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侃侃而谈,大家都在笑,因为我的论文写得太扯,洋洋洒洒80多页。xx老师说这论文再加点内容就可以出书了,xx老师说这论文更像是社会学论文,xx老师还问我找工作没,我说没有,于是答辩结束后他即刻为我写了封推荐信,要我去某家杂志社上班,不过,那时候我一心暗暗盘算着去村里支教,婉拒了于老师的好意。

我选择的支教第一站是四川小凉山,去了之后,因为各种原因,那儿的校长没要我,刚出来就碰壁,但我没有灰心。后来我又去贵州溜达了一圈,几经辗转,我来到xxxx的一处高山学校—xx教学点,当地教育部门听说我是xx毕业的,欣然同意我留下,那一刻,我开心得差点儿哭了出来,终于有人要我了!

支教生活开始略显艰难,但也很有意思:落脚不久,我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孤单,学生放学后,学校里只有我一个人,幸好我遇到了一只流浪狗,我常扔东西给它吃,它竟跟着我不走了,后来我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驰骋山林;
我住的地方比较潮湿,身体不适应,到处长湿疹,每天有空就抓痒;
教学点没有水,我得提着桶到附近村民家讨要,村民们极其热情,他们主动帮我灌满水,又给我倒茶,给我烤玉米、红薯、白果吃,冬天他们杀了猪,纷纷请我去吃杀猪饭,邀请的太多,我的档期排不过来,吃猪肉吃得精疲力竭……

教学点只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学生不多,都很可爱,初次见面,我俯身和他们一一握手交谈,寻姓问名。

初来乍到,一切都要重新学习,向当地村民学习、向教学点的谭老师学习、向孩子们学习,学说方言、学习他们接人待物的方式、学习他们的热情与朴素。尽管会有人不理解,会有人讥讽,会有人怀疑,但当我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每个孩子都照顾好的时候,那些不解、讥讽和怀疑自会烟消云散。在基层工作,脸皮厚实点、心胸放宽点最好,把吃亏当成磨练,把困难当作机会,忍辱负重,埋头苦干,我们才可能有进步,才可能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山里的孩子大多由祖辈照料,他们的父母多在外务工挣钱,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趟,不少孩子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我走村串户,访遍每个学生家庭,尽可能为生活相对困难的孩子寻求帮助。

村里有个叫xx的孩子,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她只在教学点读过几天书,多次骨折后,医生不让她再下地行走。这个情况我既遇上了,便责无旁贷,我决定为xx上门送教,每周至少保证十个小时。xx家位置偏僻,去那里要走很远的山路,为节省时间,我攒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尤其是后来我到另外一所学校支教后,这辆破摩托大大派上了用场。不过,冬天,高山上道路结冰,我只能步行去她家,为不耽误教学进度,即使大雨大雪天,即使步走两个多小时,我一样准时到岗。给xx上课,并没有报酬,我也不需要,看到xx的成长和进步,我便满心欢喜。xx还是一位制作手工艺品的小能手,读五年级时,她的作品就在xx春节晚会上获得关注,几十件作品被抢售一空。xx心思细腻,她还经常写诗,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的现场,她曾深情朗诵自己写的小诗,把央视的主持人们都打动了。我陪xx读了x年书,从一年级直到她小学毕业。我是她的老师,但她也是我的老师,她的坚韧、乐观时常感染、激励着我,他对大自然那些花鸟虫鱼的敏锐、独到观察,也启发着我要做一个更为用心、细致的人。现在,xx的身体状况已经稳定,她在初中读八年级,她妈妈每天陪在学校照看她,生活中她平静快乐,学习上她一骑绝尘。

离开xx教学点后,我去了xx小学,在那里服务了近x年。为了锻炼自己,我在学校主动承担接近两个老师的工作量;
为了增强教书本领,我常抽空去附近的中学问别的老师要课上。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劳动已然成了我的需要。

我常想,一个孩子通过学习掌握许多知识固然是他在学校的要务,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情感、视野、体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身心健康是否通过学校教育而有所增益。习近平同志2015年10月在英国的一家孔子学院演讲时说到:“中国的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玩,不是件小事,会学又会玩,张弛有度,岂不更好。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在学习课本知识方面都有好的天份与可能,记得当时xx小学有个学生,我叫他“小棉花”,“小棉花”做不好作业和考试题,他总被安排坐在教室的最后头,不过他的身体特别灵巧,我带他去爬树,他像猴子一样矫捷,三两下就蹿到了树顶,后来我们举办了爬树比赛,他不出所料地摘得桂冠,我们给他发了奖状,还订做了一个奖杯,刻上“2018年度xx小学爬树之王小棉花”,送给他,全班人一下子都围拢过来,从没得过奖状的“小棉花”开心极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我想,乡村的教育应有自己的倔强与特质,应立足于泥土和草木,完全没必要追赶城市那花里胡哨的脚步。

可能是因为长期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容易快乐了。现在的我住在学校的山景房里,每天日出闻鸟鸣、日落听蛙声,山中绿树葱郁,田头百物竞生。课余时间,我喜欢站在窗前静静发呆,凝望远空;
喜欢登山远足,拥抱自然;
喜欢和村民们交往,同他们促膝长谈;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看书,沉浸其中,却漫无目的。总体而言,我的支教生活简单而有力,自由而有序,平淡而有趣。

从做公益的角度看,我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乏善可陈。很高兴看到母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来到xx,接续支教,扶贫助困。很高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乡村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我想,我们生存的这个伟大国度和崭新时代定然不会辜负那些用心默默耕耘者,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有这样宽宏的思考:勤奋劳作有时不必然产生丰硕之果,能够勤奋劳作,本就是对我们人生的犒赏。

以志愿者身份支教那么多年,我做的都是小事情,完全谈不上功成名就,仅按收入水平看,我怕是处在社会底层,有时自己也会想到身边人和社会舆论的期待,但就像一位诗人说的:“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能够实现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能够通过自律地劳作获取精神自由,能够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乐趣,我心满意足,无怨无悔。

此刻,我无比感念母校xx大学,是她为我注入了长新的精神血液:母校的包容宽厚,从来激励我忠实地做自己;
母校的温柔体贴,一直给予我有益的心灵慰藉;
母校的大气磅礴,始终指引我舒展双臂、执着远行。

最后,愿各位即将结束本科生涯的朋友们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放眼长远,敬畏天地,善待自己和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我的发言结束了,感谢大家。

 

毕业生代表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敬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国际法学院2017级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的xx,不胜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此发言。相聚在这万木葱茏的罗马广场,想必大家都是感慨万千:曾以为光阴迢迢、岁月漫长,但一转眼间,竟都到这共叙祝福叮咛与离愁别绪的时刻了。今天,我想与诸位分享一下我的毕业感言:

首先,我要致敬母校——

“穷学术之浩瀚,育时代之英才”,母校之于我们,是底蕴厚重、学风浓郁、砥砺德行的求学圣地、成才摇篮。

曾记否,2017年9月,我们手握滚烫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期待地踏上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屹立西南的巍巍学府。自此以后,每日沐朝阳而晨读,穿梭于绝望坡、往来于教学楼,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在读书角切磋论辩、在走廊上踱步背诵;
有时,恰逢名师讲座,排队长龙蜿蜒xx湖,哪怕最后只能席地而坐,只为奔赴那场学术盛宴;
到了期末考试周,清晨六点半即冲向图书馆等待开门,晚去只怕一座难求……

就这样,我们在母校度过了最美好而灿烂的青春时光。xx湖、图书馆等地标勾勒了缱绻在我们脑海的共同记忆轮廓,而浓墨重彩描绘其中的,有“博学笃行”殷殷其训,有“斗志昂扬”灼灼其心,亦有“良师益友”切切其情。

此刻,回首我们的大学四年,应向母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要感谢师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之于我们,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无私奉献的芸芸园丁、化雨春风。

在母校这片求学圣地,我们要特别感谢有着“xx风骨”的全体教职工老师们。感恩所有老师们倾其所有、悉心教导,不仅仅是知识积累,更是思想引领。正如古谚所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课后、在QQ微信上被问题炮轰却逐一耐心解答的任课老师们,牺牲闲暇辅导科研竞赛、训赛项目的指导老师们。是他们指引我们步步踏入学科殿堂,发现热爱、深入世界、塑造三观。

同时,还要感恩所有辛勤工作的行政老师们,日常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怨无悔,井然有序打理好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开学到毕业,从入学到就业,是你们的爱岗尽责,为我们保驾护航。

讲台三尺耕耘久,桃李天下芬芳浓。老师,您辛苦了!

最后,立志报效祖国——

“继往开来,吾辈当先”,我们要成为矢志笃行勇担当、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的“xx骄傲”、“强国一代”。

我所在的国际法学院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出了在外交部任职的黄静师姐,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模拟仲裁大赛的张恺强师兄,以及晋级世界人权模拟法庭竞赛的郑璐璐师姐……一届又一届涉外人的榜样力量,驱策我砥砺前行。从“xx女生”到“xx好学生”、从xx校园到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从中文论文省级一等奖到全英文论文全国第一名,在xx的四年里,我始终为成为一名“德法兼修的涉外法律人才”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我们青年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心有理想,方能披荆斩棘;
情怀家国,更能不惧风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怀揣梦想,继续前行,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等组织去学习!去工作!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xx人的时代强音!

亲爱的同学们,怀揣对母校和老师们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谢意,我们即将以“xx校友”的身份“奔向未来”。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在届毕业典礼上致辞汇编(3篇)】相关文章:

1.2023年度领导感谢致辞稿(实用12篇)【精选推荐】

2.年会上台致辞,护士年会上台致辞(优秀9篇)

3.母亲在女儿婚礼致辞简单大方(通用11篇)【通用文档】

4.市委书记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专场上致辞(完整)

5.在市药品行业协会工作总结大会上致辞(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