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12篇

时间:2023-10-23 10:4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12篇

2023年安全检查自查报告完整版模板 为保证税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进一步加强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有效地防范蓄意攻击、破坏网络信息系统及传播、粘贴非法信息等突发紧急事件的发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工作落实到人。州局机关成立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组,负责州局机关各处室安全检查工作,主要采取各处室自查和对部分处室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清理检查工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的文章12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xx委办〔x〕xx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区委办发[x]xx号)等有关精神,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理顺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省、市、区有关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着力构建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为枢纽,“四个平台”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基层网格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的体制新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便民高效、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完善基层全科网格,整合资源,理顺基层社会治理脉络;

  2、推进“四个平台”及可视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建设,理顺社会治理组织指挥体系;

  3、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全力提升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立运行保障制度并实现有效运转。

  二、工作措施

  (一)建设组织架构以坚持纵向贯通、横向到边、联合协同为主要方向,组建新街街道社会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第二层级为联合协同运作的“四个平台”;第三层级为街道划定的xx个网格。

  (二)建成指挥体系以实现扁平化管理、集成化指挥为基本出发点,明确由街道副书记任街道治理体系总指挥、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平台级指挥的指挥架构,由街道综合指挥室主任具体负责全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实行统筹管理和协调指挥,“四个平台”各平台内部相对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需多个平台协作配合的事项,一般由副书记协调;重大事项报街道主要领导或上报区级部门协调。

  (三)强化一线排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夯实网格基础,构建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实现各平台间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发挥综合性功能。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根据每个网格的具体工作量,合理调整网格数量,强化全科网格队伍建设。通过网格管理、驻村联村、专项督查、服务热线等多种途径,收集并分别向平台报送各种信息,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强化网格工作保障。

  (四)注重运行规范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对网格长、公众通过各类途径报送的信息,由综合指挥室负责汇集,根据事项类别及时分派给“四个平台”办理,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反馈、统一考核。事权不在街道本级或本级难以处置的事件,及时分类上报给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分流处理。街道内各平台内部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归档。建立工作平台督办、考核制度,对信息接收、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回复反馈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街道纪工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交办事项办理情况监督、检查,对协作配合不到位及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问责。

  (五)增强执法协调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行政执法相协调的指挥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指挥和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执法队伍,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执法时需要公安等力量保障的,由综治工作平台协调组负责协调。完善派驻机构之间执法合作、信息通报等制度,强化条线执法的协调配合,形成街道统一领导、部门常态协作的良好格局,增强行政执法工作合力和整体威慑力。

  (六)落实专项考评社会治理“四个平台”日常运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要求,对区级派驻机构(人员)、网格长、网格员具体职责、任务清单、社会治理各类信息的采集、录入、流转、交办、办结、反馈等事项全面纳入考核,对在编在职事业编制以上人员纳入街道日常管理,将考核结果计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抄告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平台经费保障,根据“费随事转”原则,按区里相关文件精神,适当提高派驻机构人员待遇。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科室、派驻机构、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推进以“四个平台”运行机制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并实现高效顺畅运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整合新街街道及各派驻机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成立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运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建立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协调组,明确部门责任、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人统筹,全面推进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2

  区委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单位能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建设平安陕西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铜川市王益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的文件精神,组织部高度重视,立足组织部门实际,迅速成立区委组织部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全区政治社会稳定,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发挥职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镇(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推动落实全省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王益区迅速开展1镇、6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负责本辖区政法及综治维稳工作,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 二是将综治维稳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干部酝酿时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领导干部第一政治品质来要求,将“干净干事”作为干部立身之本、创业之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综治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治各项举措落实不力,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要求,在职级晋升考察环节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同时核查信访举报,对发现有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晋升职级,有效防止“带病提拔”。三是纳入目标年度考核体系。区考核办已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年度任务两项指标纳入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二)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按照《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落实每个社区每年1.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小组建设。充分借鉴红旗社区经验,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党小组建设工作的通知》(铜王组发〔2020〕49号),在全区推进“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社会组织等,以单建或共建形式,在每个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将20个社区划分为261个责任网格,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主体、网格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务代办、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20个社区261个网格,单建网格党小组77个,联建53个,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组织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参与社区网格服务。

  三是全面实行“兼职委员”。聚焦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统筹协调难、资源整合难、工作推进难的问题,在全区推行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党建共同体,做到组织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变“两家人”为“一家亲”。目前,全区已有48家驻区单位到社区担任兼职委员,共同研讨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重大事项。

  (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人士、党员参加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建指导员选派”、“党员微课”、“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当先锋作表率”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8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按照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发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进稳、有成效。

  (四)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为保障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学有组织、乐有场所、养有保障、为有平台”,区委老干局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在云梦堤社区开展“四就近”服务试点工作,成立离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学分校,为离退休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引导离退休老干部自觉自愿为平安建设献计献策,引导参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村)、周边小区的平安建设义务宣传服务,切实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平安建设参与率、满意率、知晓率。

  二、存在问题

  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机制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全区20个社区都根据网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实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但在落实保障党小组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方面还不到位。二是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成效不明显。各街道在推进此项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复制、可借鉴的办法不多,党建联席会议质效不高,兼职委员推行不力,共驻共建活动缺乏载体,双向融入互动格局未有效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发挥好网格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织密为民服务网络,延伸党建工作触角,真正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网兜。同时,推进智慧化体系建设,切实整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壁垒,让管理服务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动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针对联建共享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落实好社区“兼职委员”制,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驻区单位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联,着力构建融入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眼明年换届,加强社区“两委”班子研判,培养接班人,为提升“红旗经验”提供人才保证。着力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结合示范点打造同步推进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红旗经验”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是强化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对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扎实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3

  为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文体旅游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开展“平安校园”、“平安景区”、“平安市场”等平安建设活动

  加强文旅市场执法监管,将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巡查紧密结合,依法规范文旅市场。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对网吧经营场所、书店等场所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整治,为广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着力促进全市A级景区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平安景区”建设活动。

  二、强化行业治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突出重点,加强市场巡查和线索排查,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的文旅市场开展线索排查和执法检查,及时掌握辖区内市场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查处。

  三、强化普法宣传,开展法治宣传培训活动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法治宣传培训活动,利用以案释法、提高文旅市场经营业主守法经营意识。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4

  区政府: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更快更好地开展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区委政法委班子研究讨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建议整合相关部门现有资源优势,搭建起集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于一体的区社会治理中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必要性

  20xx年6月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新任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仪式上首次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xx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号角。20xx年12月,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省委政法委随即申报了全国试点工作任务,并把xx市列为第一批试点地市,要求按照试点工作任务,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委政法委xx书记也作出明确指示,xx区、xx区作为全市综治建设先进地区,必须扛起试点工作的任务重担,力争在20xx年底初步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全市推开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供建设经验。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政法委牵头组织,经过相关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我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四位一体”综治建设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矛盾化解、信访稳定、隐患排查、服务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照中央提出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要求,我区在集成运行、信息处理、智能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着手做好破题工作。因此,打造一个有记忆、可感知、会思考、善指挥、能战斗的社会治理中心,既是贯彻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势所迫,也是落实省、市试点任务的要求所需,更是实现我区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二、区社会治理中心发挥的重要作用

  区社会治理中心作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脑”,在加快系统集成、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和力量整合的进程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挥中枢作用。一是实现综合治理体系共建。建设综合指挥中心可以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指挥体系乱、资源整合难、社会服务散等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十指紧握、合力出击,把分散的优势聚起来、用起来。按照“部门所需、群众所盼”的原则,汇集涉及各行各业的监管信息及综治相关信息,所有成员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可以提高整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实现优势互补、分类推进、快速处理,推动治理责任由“虚”向“实”的转变。二是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我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视频监控目前大多处于布局分散、各自为营的现状,不能完成实现互联互通,造成区域实时监控能力较弱、综合应用能力不强。通过综合指挥中心视频平台把所有视频资源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以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网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业视频监控网为辅助,乡镇、街道、企业、商铺、娱乐场所、重要区域等社会面监控网为补充的监控体系,24小时监控画面实时传入平台,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管控、重点部位及人员监管、案件分析研判、警情快速响应等能力。同时,各职能部门通过申请授权,可以实现常规检查与远程监管的双应用,能够节省大量地人力、物力及财力,推动监控作用由“弱”向“强”的转变。三是实现基础信息平台共创。综合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汇聚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基础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区长电话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收集民意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汇总整合为满足各种需求的“柱状图”“饼状图”“趋势图”,形成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大数据云平台”。这种用综合数据指标来说话、来分析、来预警的模式,更容易掌握经济、民生、农村等领域的矛盾变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治理信息由“堵”向“畅”的转变。四是实现网格管理服务共用。通过综合指挥中心地图应用功能,我们将区域每个乡镇的村屯、街道的小区航拍画面进行标注,点开图层,可以直观看到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面视频监控情况。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通过视频连线直接可以通知附近的民警及网格员到现场进行处置。比如,我们把消防指挥中心接警功能融合进综合指挥中心,出现火灾警情,第一时间通知属地网格员按照规定流程,提前做好事发地点交通引导、安排就近取水位置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火灾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同时,对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实时定位工作活动轨迹,收集每个网格员调解、排查、服务、宣传等工作信息,为年末考核工作提供打分依据,制定奖惩办法,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推动网格服务由“散”到“精”的转变。五是实现治安隐患问题共管。综合指挥中心在汇总信息的同时,将排查出隐患信息进行自动预警,按照部门职责,分类移送预警信息。如遇到复杂问题,可以通过多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将解决情况传送回指挥中心,形成问题发现、问题移送、问题处置、问题反馈的闭合回路,推动治安排查由向“简”向“全”的转变。

  三、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方向,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充分融合各部门资源优势,全力建成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区社会治理中心,为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供新经验、贡献新方案。一是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增强社会治理中心聚合力。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部门协同体制、群众参与体制,打造以公安、综治为主体,城管局、民政局、文体局、信访局、消防大队、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设置矛盾调解、心理服务、视频监控、治安研判等功能,制定领导坐班、信息集成、流转交办、会商研判、舆情预警、联席指挥、联防联控、台账管理、定期督办、应急处置等运行机制,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指挥的数据共享平台,做到事务联办、矛盾联调、人员联管、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二是以信息化处理为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力。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实时汇聚部门基础数据、网格采集数据、政法专业数据、治安稳控数据等党务、政务、警务、勤务、事务信息,构建社会治理“数据池”,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联共享。打造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平台专业的数据分析,第一时间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推动事后处理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努力实现防患未然、快处即然、妥处已然。建设综合指挥平台,突出平战结合,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信息畅通的综合指挥体系,减层级、简流程、快处置,提升日常管理效率,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增强应急指挥能力。三是以智能化应用为牵引,增强社会治理中心驱动力。在充分发挥龙江视联可视、小鱼易连可见、综治助手可查、研判中心可控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油田企业智慧指挥系统、信访案件流转系统等平台,打造更加智能、更加完备、更加全面的社会治理新平台。把“雪亮工程”建设与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在油田重要部位、校园周边地带、企业生产车间、公共重点区域、村屯监视死角安置高清摄像头,监控画面实时传入指挥中心,增强社会面的管控能力。四是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增强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力。打破各部门、各单位的原有网格划分,实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在划分378个乡镇网格、182个街道网格的基础上,将油田领域、中小学校同步纳入网格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网格长,打造一支能调解、能排查、能办事的千人网格专业队伍,力争做到多“员”合一、一“员”多能,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开展心理咨询师、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进网格行动,在矛盾调解、信访化解、法律服务、治安稳控等工作领域发挥实战作用,不断延伸网格公共服务触角,推动形成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治格局。

  四、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具体事项

  为保障区社会治理中心顺利落地建成,发挥平台最大效能,我们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统一建设思想,整合优势资源,分工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关于组织保障的问题。为更好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全区资源创建综合指挥平台,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特色清单,建立健全区域社会治理考核体系,以责任落实倒逼区域社会治理任务执行力、落实力和创新力。

  二是关于场所保障的问题。我们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和评估调查,考虑到现有场所无法满足创建综合指挥中心建设的现实问题,现需征求区委区政府的同意,初步打算在区信访局楼后建设占地500平方米左右的社会治理中心,用于搭建各相关部门业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作用。

  三是关于资金保障的问题。建设社会治理中心场所、硬件设备购置和软件平台开发初步预算需要资金300万元左右,我们在考虑采取设备分期付款、争取企业投入等办法最大限度地缓解财政压力。目前,据我们初步了解,市委政法委已经开始搭建社会治理中心场所,并与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了洽谈。商定后,我们就可以共享市里的软件平台,只需再进行完善和补充就行,省去了大部分软件开发费用。

  四是关于人员保障的问题。我们计划把原有的10余名数字城管管理人员、公安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补充到社会治理中心。同时,区委政法委选派科级干部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就可以保障中心的正常运转,无需再额外聘用工作人员。

  以上情况仅是我们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初步打算和想法,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细化措施、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能够尽快完成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任务,早日建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利民项目。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5

  实施“心灵花园”1234行动,开展心理服务“六进”活动,在村(居)建立心理咨询室,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2022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领导讲话,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年是为期三年的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考核验收之年,我市处于全省第一期10个试点市首位,要以领跑冲刺的状态、决战决胜的姿态,把创建责任扛起来、任务落下去。

  一、创新治理体系,打造“三个品牌”

  三年来,我市以打造“平安中国最佳示范市”为目标,以市域之治助推平安建设,突出全局性、特色性、示范性,创新治理体系,开展全域平安创建,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打造了三个特色品牌。

  一是“满天星”党建品牌。

  745个村(居)党组织配备政法干警,兼任法治副书记,推动党务、警务、村务无缝对接、优势互补;创立“群众点名,领导接访”工作机制,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8.58%。

  二是“作退一步想”德治品牌。

  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统一建设标准化“作退一步想”工作室,组建1.1万余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深挖徽文化中的“和合”基因,提炼“听、理、借、劝、退、和”六字工作法,最大限度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三是“心灵花园”惠民品牌。

  实施“心灵花园”1234行动,开展心理服务“六进”活动,在村(居)建立心理咨询室,紧盯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群防控、突发事件处置、疫情心理干预,用“心治”促进基层群众“心安”。祁门县安排心理咨询师参与婚姻家庭纠纷调解,2021年该县离婚率同比下降36.84%。

  大家要认识到,平安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继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寄递物流、危爆物品、自建住房等安全管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冲刺开卷大考,答好“三道考题”

  试点创建是一场开卷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细化工作举措,抓好贯彻落实,确保答题答在得分点上,确保不扣分、少扣分、得高分。

  一要做好必答题,把规定动作做到位。

  对照11个板块、63项重点工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五大机制”,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大风险”,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等“五治”作用。

  二要做好思考题,把特色动作做出彩。

  省里将“健全落实维护稳定3+X工作机制”和“贯彻实施《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作为试点工作的特色内容,要同步抓好落实。此外,我市认领了“德治教化”“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2个特色项目,要继续推深做实,形成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力争出水平、出经验、出形象。

  三要做好风险题,把底线红线守住守牢。

  此次试点验收考核指引设立了重特大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命案发案率等6项负面清单,这是试点创建的生命线。各地各单位要对照考评体系,在自查自评基础上,深入开展大起底大体检,补缺补差、巩固提升,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三、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四个结合”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部门联动、协同发力,形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一要与全域文明创建相结合。

  此次试点验收的部分标准,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的重要内容,要促进平安创建与文明创建有效融合,扎实推进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等基层平安创建,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要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

  去年我市入选全国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城市,这是打造优质和谐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有力支撑。要持续推进旅游投诉处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水平。

  三要与全域生态文明创建相结合。

  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总结提升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河长+检察长”等创新做法,为全域生态文明创建提供法治保障。

  四要与全域食品安全创建相结合。

  食安创建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重要方面,要发挥综治网格员作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监管体系,提高发现、报告和快速处置的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6

  市应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整体推进情况

  20xx年9月,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鹤壁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应急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王关明同志为组长,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分解,任务明确到科室,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各项任务完成时间节点。二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根据鹤社治〔20xx〕1号文件要求认真推进公共安全组工作。作为公共安全组组长单位,及时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积极推进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微信群,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收集各成员单位反馈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反馈。三是及时上报信息。按照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办公室要求及时上报了《中共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召开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共安全专项小组推进会的通知》、《公共安全专项小组第一次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应急局11月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共安全组工作情况汇报、市应急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这点等工作信息和总结。

  二、具体工作完成情况

  1、及时建成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一是为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两个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主动适应应急管理新要求,牵头起草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鹤政〔20xx〕20号),成立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鹤壁市人民政府专项应急指挥部。二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xx〕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豫办〔20xx〕30号)精神,进一步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起草并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委办公室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鹤办〔20xx〕11号),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位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部门精干力量组成了工作专班,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着力提升综合防范水平,大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制定了《鹤壁市应急管理局20xx年工作要点》,并与各县区局、机关各科室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2、调整充实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和单位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工作小组,印发了《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调整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鹤应急〔20xx〕14号)。

  积极做好平安建设宣传教育。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依托“全国安全生产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意识、应急救援以及减灾救灾常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特殊时期的应急自救能力。积极发动群众参加网上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

  3、行业平安建设。按市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市应急局积极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平安建设标准,严格对照标准对创建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

  4、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健全矛盾风险联运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一是为确保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期间全局治安大局平稳,市应急局制定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方案》,深入摸底,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妥善解决群众利益。自8月底起,共排查重点人群10人,落实化解稳控措施10人;重点部位共排查38处,发现问题13个,化解问题13个。双化解率均达到100%。二是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片区视频座谈会部署,河南省积极参与国家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建设试点省,市委、市政府同时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市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市应急局及时跟进,出台了《鹤壁市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鹤壁市20xx年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取得了良好成绩,鹤壁市政府作为典型代表在全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会上作了发言。三是20xx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积极推进“四大一送”常态化,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台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5、完善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标准及验收命名办法。按市委政法委安排部署,积极参与相关单位的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标准及验收命名办法。

  6、坚持党建引领,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市应急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第一议题、学员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等相关理论著作,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应急队伍“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应急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7、认真开展“五进”活动。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推动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鹤壁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开展“五进”活动。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7

  20xx年我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xx派出所的大力协助下,在全乡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新一轮平安创建”工作和综治工作中心、大调解工作中心建设,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大力推进“整体联动治安防范工程”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和群防群治,确保我乡社会稳定,为推进我乡“三个转变”,实现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大领导组织力度

  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我乡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长足的改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普遍增强。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仍清醒的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乡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因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综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具体负责,真正做到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专人具体负责落实的局面。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把综治工作真正的抓紧抓实,常抓不懈。

  二、扎实推进“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平稳

  我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发动了全乡人民群众参与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在消除治安隐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乡辖区内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集打击、防范、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努力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真正把“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设来抓。

  在安全工作中,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对乡农用车、小四轮、手扶拖拉机、中巴车等机动车也进行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全乡范围内各村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全年来,我乡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中,始终坚持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把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今年内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共调解民事纠纷116例,调解率达100%,在调解中坚持把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调小、调早,把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宣传力度,预防为主

  一年来,为统一全乡干部思想认识,增强我乡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群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综治工作,我乡党委、政府坚持了在综治工作中集中经常性的宣传方法在全乡范围内主要采取召开三干会、群众会,赶集日禁毒宣传、“六五”普法,安全生产月宣传等方法,举办普法培训1次、学习班3次,培训人数400余人,组织乡干部和派出所干警一同在xx集日进行2次禁毒宣传和安全宣传,受教育人数达8000余人次,发放禁毒和安全宣传资料1000多份,并进行大量图片展示。通过对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群众知晓率达95%,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乡群众的法制观念,促进了综治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严打”不放松

  我乡坚持每半年一次的`治安分析会,就我乡治安工作的难点、热点地段坚持采取严打方针,决不放松,将全乡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xx老街和罗家沟进行了清理。对全乡吸毒人员进行检查和帮教,密切注视乡邪教人员的动向,多方帮教促进其转化。

  长期组织乡民兵应急分队坚持夜间巡逻、设点蹲点,抓获盗窃分子2人,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群众对我乡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乡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乡仍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再上新的台阶。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全国农村基层党委、党支部工作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平稳发展。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以基层治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从源头上清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核心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围绕涉农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摸排调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黑恶势力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査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研判,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切实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市,域范围内。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开展自查自清,逐项落实整改,3年内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建立历史用地台账,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镇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权益保护,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8、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做好确权工作。

  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10、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

  争取到2022年建成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1、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12、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

  13、规范村极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流程。

  14、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组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按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

  (六)其他方面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将三零创建与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边扫边治边建边创。设置了专门的域社会治理办公室,域社会治理领导组及各项职责。

  因xx镇位于城郊,按照市委的指导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我镇制定了十户联防、五级联动、三村联控的1053工作法。以十户为一个单元,推选出一位政治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或群众)担任网格长,积极发挥监控员宣传员角色,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措施。五级联动抓落实。包镇市领导、镇干部、村两委主干、网格长、个户五个层级形成联动机制。

  包镇市领导强化督促指导,镇干部具体落实工作任务,村两委主千直接上手、直接抓,网格长发挥纽带作用,畅通信息渠道。通过五级联动工作机制,能够快速有效地下达指令、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联控。通过村与村之间进一步加强了信息互通、团结协作,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以党建为核心,坚持以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建设为主线,以点带面,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治安管理、加强扫黑除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措施,着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我镇xx村为了更好的提高综合治理服务水平,建成了300平米的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阳光作业,将整个农村的所有服务项目分工明确,值班上岗,大大的方便和提升了服水平,同时还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使村民们办任何事情有章可循、规范执行,进一步提升了民主监督的平台。矛调委员会由一名支委主要负责,并且由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共同组成领导组,村里边的纠纷矛盾一般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多少年来零上访,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将社会治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倾,夯实社会稳定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9

  区政府: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更快更好地开展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区委政法委班子研究讨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建议整合相关部门现有资源优势,搭建起集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于一体的区社会治理中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必要性

  20xx年6月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新任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仪式上首次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xx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号角。20xx年12月,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省委政法委随即申报了全国试点工作任务,并把xx市列为第一批试点地市,要求按照试点工作任务,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委政法委xx书记也作出明确指示,xx区、xx区作为全市综治建设先进地区,必须扛起试点工作的任务重担,力争在20xx年底初步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全市推开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供建设经验。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政法委牵头组织,经过相关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我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四位一体”综治建设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矛盾化解、信访稳定、隐患排查、服务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照中央提出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要求,我区在集成运行、信息处理、智能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着手做好破题工作。因此,打造一个有记忆、可感知、会思考、善指挥、能战斗的社会治理中心,既是贯彻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势所迫,也是落实省、市试点任务的要求所需,更是实现我区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二、区社会治理中心发挥的重要作用

  区社会治理中心作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脑”,在加快系统集成、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和力量整合的进程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挥中枢作用。一是实现综合治理体系共建。建设综合指挥中心可以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指挥体系乱、资源整合难、社会服务散等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十指紧握、合力出击,把分散的优势聚起来、用起来。按照“部门所需、群众所盼”的原则,汇集涉及各行各业的监管信息及综治相关信息,所有成员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可以提高整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实现优势互补、分类推进、快速处理,推动治理责任由“虚”向“实”的转变。二是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我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视频监控目前大多处于布局分散、各自为营的现状,不能完成实现互联互通,造成区域实时监控能力较弱、综合应用能力不强。通过综合指挥中心视频平台把所有视频资源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以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网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业视频监控网为辅助,乡镇、街道、企业、商铺、娱乐场所、重要区域等社会面监控网为补充的监控体系,24小时监控画面实时传入平台,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管控、重点部位及人员监管、案件分析研判、警情快速响应等能力。同时,各职能部门通过申请授权,可以实现常规检查与远程监管的双应用,能够节省大量地人力、物力及财力,推动监控作用由“弱”向“强”的转变。三是实现基础信息平台共创。综合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汇聚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基础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区长电话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收集民意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汇总整合为满足各种需求的“柱状图”“饼状图”“趋势图”,形成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大数据云平台”。这种用综合数据指标来说话、来分析、来预警的模式,更容易掌握经济、民生、农村等领域的矛盾变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治理信息由“堵”向“畅”的转变。四是实现网格管理服务共用。通过综合指挥中心地图应用功能,我们将区域每个乡镇的村屯、街道的小区航拍画面进行标注,点开图层,可以直观看到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面视频监控情况。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通过视频连线直接可以通知附近的民警及网格员到现场进行处置。比如,我们把消防指挥中心接警功能融合进综合指挥中心,出现火灾警情,第一时间通知属地网格员按照规定流程,提前做好事发地点交通引导、安排就近取水位置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火灾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同时,对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实时定位工作活动轨迹,收集每个网格员调解、排查、服务、宣传等工作信息,为年末考核工作提供打分依据,制定奖惩办法,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推动网格服务由“散”到“精”的转变。五是实现治安隐患问题共管。综合指挥中心在汇总信息的同时,将排查出隐患信息进行自动预警,按照部门职责,分类移送预警信息。如遇到复杂问题,可以通过多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将解决情况传送回指挥中心,形成问题发现、问题移送、问题处置、问题反馈的闭合回路,推动治安排查由向“简”向“全”的转变。

  三、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方向,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充分融合各部门资源优势,全力建成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区社会治理中心,为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供新经验、贡献新方案。一是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增强社会治理中心聚合力。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部门协同体制、群众参与体制,打造以公安、综治为主体,城管局、民政局、文体局、信访局、消防大队、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设置矛盾调解、心理服务、视频监控、治安研判等功能,制定领导坐班、信息集成、流转交办、会商研判、舆情预警、联席指挥、联防联控、台账管理、定期督办、应急处置等运行机制,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指挥的数据共享平台,做到事务联办、矛盾联调、人员联管、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二是以信息化处理为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力。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实时汇聚部门基础数据、网格采集数据、政法专业数据、治安稳控数据等党务、政务、警务、勤务、事务信息,构建社会治理“数据池”,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联共享。打造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平台专业的数据分析,第一时间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推动事后处理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努力实现防患未然、快处即然、妥处已然。建设综合指挥平台,突出平战结合,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信息畅通的综合指挥体系,减层级、简流程、快处置,提升日常管理效率,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增强应急指挥能力。三是以智能化应用为牵引,增强社会治理中心驱动力。在充分发挥龙江视联可视、小鱼易连可见、综治助手可查、研判中心可控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油田企业智慧指挥系统、信访案件流转系统等平台,打造更加智能、更加完备、更加全面的社会治理新平台。把“雪亮工程”建设与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在油田重要部位、校园周边地带、企业生产车间、公共重点区域、村屯监视死角安置高清摄像头,监控画面实时传入指挥中心,增强社会面的管控能力。四是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增强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力。打破各部门、各单位的原有网格划分,实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在划分378个乡镇网格、182个街道网格的基础上,将油田领域、中小学校同步纳入网格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网格长,打造一支能调解、能排查、能办事的千人网格专业队伍,力争做到多“员”合一、一“员”多能,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开展心理咨询师、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进网格行动,在矛盾调解、信访化解、法律服务、治安稳控等工作领域发挥实战作用,不断延伸网格公共服务触角,推动形成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治格局。

  四、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具体事项

  为保障区社会治理中心顺利落地建成,发挥平台最大效能,我们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统一建设思想,整合优势资源,分工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关于组织保障的问题。为更好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全区资源创建综合指挥平台,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特色清单,建立健全区域社会治理考核体系,以责任落实倒逼区域社会治理任务执行力、落实力和创新力。

  二是关于场所保障的问题。我们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和评估调查,考虑到现有场所无法满足创建综合指挥中心建设的现实问题,现需征求区委区政府的同意,初步打算在区信访局楼后建设占地500平方米左右的社会治理中心,用于搭建各相关部门业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作用。

  三是关于资金保障的问题。建设社会治理中心场所、硬件设备购置和软件平台开发初步预算需要资金300万元左右,我们在考虑采取设备分期付款、争取企业投入等办法最大限度地缓解财政压力。目前,据我们初步了解,市委政法委已经开始搭建社会治理中心场所,并与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了洽谈。商定后,我们就可以共享市里的软件平台,只需再进行完善和补充就行,省去了大部分软件开发费用。

  四是关于人员保障的问题。我们计划把原有的10余名数字城管管理人员、公安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补充到社会治理中心。同时,区委政法委选派科级干部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就可以保障中心的正常运转,无需再额外聘用工作人员。

  以上情况仅是我们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初步打算和想法,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细化措施、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能够尽快完成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任务,早日建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利民项目。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更快更好地开展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区委政法委班子研究讨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建议整合相关部门现有资源优势,搭建起集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于一体的区社会治理中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必要性

  20xx年6月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新任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仪式上首次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xx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号角。20xx年12月,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省委政法委随即申报了全国试点工作任务,并把xx市列为第一批试点地市,要求按照试点工作任务,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委政法委xx书记也作出明确指示,xx区、xx区作为全市综治建设先进地区,必须扛起试点工作的任务重担,力争在20xx年底初步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全市推开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供建设经验。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政法委牵头组织,经过相关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我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四位一体”综治建设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矛盾化解、信访稳定、隐患排查、服务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照中央提出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要求,我区在集成运行、信息处理、智能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着手做好破题工作。因此,打造一个有记忆、可感知、会思考、善指挥、能战斗的社会治理中心,既是贯彻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势所迫,也是落实省、市试点任务的要求所需,更是实现我区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二、区社会治理中心发挥的重要作用

  区社会治理中心作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脑”,在加快系统集成、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和力量整合的进程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挥中枢作用。一是实现综合治理体系共建。建设综合指挥中心可以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指挥体系乱、资源整合难、社会服务散等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十指紧握、合力出击,把分散的优势聚起来、用起来。按照“部门所需、群众所盼”的原则,汇集涉及各行各业的监管信息及综治相关信息,所有成员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可以提高整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实现优势互补、分类推进、快速处理,推动治理责任由“虚”向“实”的转变。二是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我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视频监控目前大多处于布局分散、各自为营的现状,不能完成实现互联互通,造成区域实时监控能力较弱、综合应用能力不强。通过综合指挥中心视频平台把所有视频资源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以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网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业视频监控网为辅助,乡镇、街道、企业、商铺、娱乐场所、重要区域等社会面监控网为补充的监控体系,24小时监控画面实时传入平台,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管控、重点部位及人员监管、案件分析研判、警情快速响应等能力。同时,各职能部门通过申请授权,可以实现常规检查与远程监管的双应用,能够节省大量地人力、物力及财力,推动监控作用由“弱”向“强”的转变。三是实现基础信息平台共创。综合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汇聚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基础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区长电话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收集民意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汇总整合为满足各种需求的“柱状图”“饼状图”“趋势图”,形成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大数据云平台”。这种用综合数据指标来说话、来分析、来预警的模式,更容易掌握经济、民生、农村等领域的矛盾变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治理信息由“堵”向“畅”的转变。四是实现网格管理服务共用。通过综合指挥中心地图应用功能,我们将区域每个乡镇的村屯、街道的小区航拍画面进行标注,点开图层,可以直观看到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面视频监控情况。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通过视频连线直接可以通知附近的民警及网格员到现场进行处置。比如,我们把消防指挥中心接警功能融合进综合指挥中心,出现火灾警情,第一时间通知属地网格员按照规定流程,提前做好事发地点交通引导、安排就近取水位置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火灾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同时,对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实时定位工作活动轨迹,收集每个网格员调解、排查、服务、宣传等工作信息,为年末考核工作提供打分依据,制定奖惩办法,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推动网格服务由“散”到“精”的转变。五是实现治安隐患问题共管。综合指挥中心在汇总信息的同时,将排查出隐患信息进行自动预警,按照部门职责,分类移送预警信息。如遇到复杂问题,可以通过多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将解决情况传送回指挥中心,形成问题发现、问题移送、问题处置、问题反馈的闭合回路,推动治安排查由向“简”向“全”的转变。

  三、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方向,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充分融合各部门资源优势,全力建成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区社会治理中心,为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供新经验、贡献新方案。一是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增强社会治理中心聚合力。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部门协同体制、群众参与体制,打造以公安、综治为主体,城管局、民政局、文体局、信访局、消防大队、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设置矛盾调解、心理服务、视频监控、治安研判等功能,制定领导坐班、信息集成、流转交办、会商研判、舆情预警、联席指挥、联防联控、台账管理、定期督办、应急处置等运行机制,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指挥的数据共享平台,做到事务联办、矛盾联调、人员联管、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二是以信息化处理为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力。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实时汇聚部门基础数据、网格采集数据、政法专业数据、治安稳控数据等党务、政务、警务、勤务、事务信息,构建社会治理“数据池”,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联共享。打造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平台专业的数据分析,第一时间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推动事后处理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努力实现防患未然、快处即然、妥处已然。建设综合指挥平台,突出平战结合,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信息畅通的综合指挥体系,减层级、简流程、快处置,提升日常管理效率,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增强应急指挥能力。三是以智能化应用为牵引,增强社会治理中心驱动力。在充分发挥龙江视联可视、小鱼易连可见、综治助手可查、研判中心可控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油田企业智慧指挥系统、信访案件流转系统等平台,打造更加智能、更加完备、更加全面的社会治理新平台。把“雪亮工程”建设与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在油田重要部位、校园周边地带、企业生产车间、公共重点区域、村屯监视死角安置高清摄像头,监控画面实时传入指挥中心,增强社会面的管控能力。四是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增强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力。打破各部门、各单位的原有网格划分,实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在划分378个乡镇网格、182个街道网格的基础上,将油田领域、中小学校同步纳入网格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网格长,打造一支能调解、能排查、能办事的千人网格专业队伍,力争做到多“员”合一、一“员”多能,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开展心理咨询师、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进网格行动,在矛盾调解、信访化解、法律服务、治安稳控等工作领域发挥实战作用,不断延伸网格公共服务触角,推动形成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治格局。

  四、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具体事项

  为保障区社会治理中心顺利落地建成,发挥平台最大效能,我们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统一建设思想,整合优势资源,分工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关于组织保障的问题。为更好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全区资源创建综合指挥平台,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特色清单,建立健全区域社会治理考核体系,以责任落实倒逼区域社会治理任务执行力、落实力和创新力。

  二是关于场所保障的问题。我们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和评估调查,考虑到现有场所无法满足创建综合指挥中心建设的现实问题,现需征求区委区政府的同意,初步打算在区信访局楼后建设占地500平方米左右的社会治理中心,用于搭建各相关部门业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作用。

  三是关于资金保障的问题。建设社会治理中心场所、硬件设备购置和软件平台开发初步预算需要资金300万元左右,我们在考虑采取设备分期付款、争取企业投入等办法最大限度地缓解财政压力。目前,据我们初步了解,市委政法委已经开始搭建社会治理中心场所,并与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了洽谈。商定后,我们就可以共享市里的软件平台,只需再进行完善和补充就行,省去了大部分软件开发费用。

  四是关于人员保障的问题。我们计划把原有的10余名数字城管管理人员、公安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补充到社会治理中心。同时,区委政法委选派科级干部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就可以保障中心的正常运转,无需再额外聘用工作人员。

  以上情况仅是我们建设区社会治理中心的初步打算和想法,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细化措施、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能够尽快完成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任务,早日建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利民项目。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11

  市应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整体推进情况

  2020年9月,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鹤壁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应急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王关明同志为组长,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分解,任务明确到科室,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各项任务完成时间节点。二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根据鹤社治〔2020〕1号文件要求认真推进公共安全组工作。作为公共安全组组长单位,及时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积极推进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微信群,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收集各成员单位反馈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反馈。三是及时上报信息。按照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办公室要求及时上报了《中共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召开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共安全专项小组推进会的通知》、《公共安全专项小组第一次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应急局11月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共安全组工作情况汇报、市应急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这点等工作信息和总结。

  二、具体工作完成情况

  1、及时建成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一是为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两个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主动适应应急管理新要求,牵头起草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鹤政〔2020〕20号),成立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鹤壁市人民政府专项应急指挥部。二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8〕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豫办〔2018〕30号)精神,进一步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起草并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委办公室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鹤办〔2020〕11号),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位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部门精干力量组成了工作专班,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着力提升综合防范水平,大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制定了《鹤壁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要点》,并与各县区局、机关各科室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2、调整充实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和单位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工作小组,印发了《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调整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鹤应急〔2020〕14号)。

  积极做好平安建设宣传教育。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依托“全国安全生产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意识、应急救援以及减灾救灾常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特殊时期的应急自救能力。积极发动群众参加网上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

  3、行业平安建设。按市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市应急局积极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平安建设标准,严格对照标准对创建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

  4、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健全矛盾风险联运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一是为确保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期间全局治安大局平稳,市应急局制定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方案》,深入摸底,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妥善解决群众利益。自8月底起,共排查重点人群10人,落实化解稳控措施10人;重点部位共排查38处,发现问题13个,化解问题13个。双化解率均达到100%。二是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片区视频座谈会部署,河南省积极参与国家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建设试点省,市委、市政府同时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市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市应急局及时跟进,出台了《鹤壁市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鹤壁市2020年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取得了良好成绩,鹤壁市政府作为典型代表在全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会上作了发言。三是2020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积极推进“四大一送”常态化,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台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5、完善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标准及验收命名办法。按市委政法委安排部署,积极参与相关单位的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标准及验收命名办法。

  6、坚持党建引领,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市应急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第一议题、学员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等相关理论著作,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应急队伍“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应急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7、认真开展“五进”活动。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推动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鹤壁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开展“五进”活动。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篇12

  区委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单位能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建设平安陕西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铜川市王益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20xx-2022)》的文件精神,组织部高度重视,立足组织部门实际,迅速成立区委组织部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全区政治社会稳定,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发挥职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镇(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推动落实全省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王益区迅速开展1镇、6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负责本辖区政法及综治维稳工作,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 二是将综治维稳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干部酝酿时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领导干部第一政治品质来要求,将“干净干事”作为干部立身之本、创业之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综治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治各项举措落实不力,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要求,在职级晋升考察环节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同时核查信访举报,对发现有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晋升职级,有效防止“带病提拔”。三是纳入目标年度考核体系。区考核办已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年度任务两项指标纳入20xx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二)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按照《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落实每个社区每年1.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小组建设。充分借鉴红旗社区经验,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党小组建设工作的通知》(铜王组发〔20xx〕49号),在全区推进“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社会组织等,以单建或共建形式,在每个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将20个社区划分为261个责任网格,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主体、网格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务代办、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20个社区261个网格,单建网格党小组77个,联建53个,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组织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参与社区网格服务。

  三是全面实行“兼职委员”。聚焦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统筹协调难、资源整合难、工作推进难的问题,在全区推行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党建共同体,做到组织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变“两家人”为“一家亲”。目前,全区已有48家驻区单位到社区担任兼职委员,共同研讨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重大事项。

  (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人士、党员参加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建指导员选派”、“党员微课”、“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当先锋作表率”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8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按照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发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进稳、有成效。

  (四)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为保障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学有组织、乐有场所、养有保障、为有平台”,区委老干局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在云梦堤社区开展“四就近”服务试点工作,成立离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学分校,为离退休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引导离退休老干部自觉自愿为平安建设献计献策,引导参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村)、周边小区的平安建设义务宣传服务,切实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平安建设参与率、满意率、知晓率。

  二、存在问题

  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机制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全区20个社区都根据网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实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但在落实保障党小组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方面还不到位。二是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成效不明显。各街道在推进此项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复制、可借鉴的办法不多,党建联席会议质效不高,兼职委员推行不力,共驻共建活动缺乏载体,双向融入互动格局未有效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发挥好网格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织密为民服务网络,延伸党建工作触角,真正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网兜。同时,推进智慧化体系建设,切实整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壁垒,让管理服务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动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针对联建共享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落实好社区“兼职委员”制,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驻区单位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联,着力构建融入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眼明年换届,加强社区“两委”班子研判,培养接班人,为提升“红旗经验”提供人才保证。着力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结合示范点打造同步推进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红旗经验”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是强化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对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扎实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12篇】相关文章:

1.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党课提纲

2.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班的心得(4篇)

3.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2篇)

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座谈会发言材料(2篇)

5.2024年度乡村振兴动员群众参与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