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4篇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 疫情影响下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分析与总结 作者:何永明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4期 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
疫情影响下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分析与总结
作者:何永明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4期
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日益严重,外贸企业面临困难。大量国内出口和外贸订单的延期或取消,必然会导致许多国内企业出现订单不足、销售不畅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加剧,员工收入下降甚至失业,这将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导致新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疫情影响下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疫情影响;出口贸易
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无论各国采取何种控制策略,其全球影响都非常巨大。作为对外贸易的基础,义乌不仅首当其冲,而且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
一、疫情对义乌外贸的影响
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被誉为“世界超市”,汇集了210多万种商品,出口到210个国家和地区。仅义乌国际商贸城就有7.5万商户。如果算上义乌市各类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就有几十万商户。它是名副其实的“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
在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30日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12日宣布新冠病毒“全球性大流行”。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事件,除了受影响国家和感染人数外,病毒及其不可预测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流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困境。与世界贸易/市场关系密切的义乌市深受疫情影响。
(1);;;;第一阶段
今年1月疫情在我国爆发,导致春节长假后无法恢复工作生产,影响了年底外贸订单的正常发货。义乌商贸城等市场将在春节期间休市两周左右。许多外国商店经营者和国内外贸易商都会利用这一间隙回家探亲,然后在市场开张前返回工作岗位。然而,春节期间疫情的爆发推迟了许多人的回国时间。
(2);;;;第二階段
全球疫情从今年3月开始爆发,许多国家和中国都减少了航线,甚至关闭了彼此的航运联系。自3月28日零时起,中国暂停持有有效签证和居留证的外国人入境,暂停持有APEC商务旅行卡的外国人入境,暂停口岸签证,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使外商无法进入义乌。
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困难主要在于我国疫情的爆发推迟了市场的开放,一些企业停工停产,物流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误和停滞。然而,义乌市乃至中央政府在不放松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行复工生产新政策。2月18日,义乌国际贸易城正式开业(比原定的开放日期推迟至2月21日提前3天),500家外贸企业和100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复工。海关口岸方面,义乌口岸、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交换局、航空口岸等通关业务场所也已恢复正常工作。
第二阶段,国内产业逐步恢复生产,产能也在逐步恢复。国际贸易的阻力更多来自于疫情的发展和国外采取的相关政策。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城市关闭、家庭订单等措施,部分零售企业被迫关闭,导致大量订单延误或取消,货物因物流不畅等原因滞留港口或无法按时到达。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地经济活动的中断,人们对非必需品的需求已降至最低,购买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收入下降导致的消费行为持谨慎态度,担心全球流行病和潜在的经济影响,也影响了线下甚至网上的非必要交易。义乌进出口贸易的困境就在此时出现。
二、义乌外贸的应对
义乌国贸城7.5万家商铺影响着200万家小微企业的命运。面对疫情,义乌市启动了首批20项促进市场繁荣行动,涉及拓展上游产业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等8个方面。商城集团向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申请10亿元贷款需求,义乌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市场恢复贷款”为经营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救助。
(1);;;;义乌政府的顶层主导
为加快市场和外贸产业链的恢复,义乌市政府启动了促进市场繁荣20项行动,并派出20个工作组分赴20个省份“抢”采购商,积极开拓内贸销售市场。国家出台5批23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在义乌市商务局、商城集团、人保财险等单位的努力下,义乌市于5月20日启动了首个全国市场采购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一保险项目——义乌“商人信用保险”。在一年的试用期内,义乌市场购销贸易各项基本保险由政府统一支付“账单”,并按损失比例赔偿30%。这无疑为当前低迷的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措施不仅使商家在疫情期间能够安心接受订单,而且提高了他们规范经营的意识。
(2);;;;做强做大云市场
“贸易不会消亡”,这是义乌商品市场上所有活跃的商家和商家的心声。然而,传统的贸易方式和渠道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不确定性”是必须直接面对的现实和常态。
“如果市场只是一个商品交易场所,它一定非常脆弱。”商城集团总经理王栋表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只有让贸易更加便利、商品成本更低,市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次疫情让集团加速改革创新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家“贸易服务集成商”。
3月13日,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宣布,将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为小商品城建设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近年来,对市场敏感的运营商开始向非洲和南美国家拓展市场,并分别与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签署了ewtp项目。届时,义乌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流通不仅是小商品,还有生产小商品所需的配件和配件。在这两个国家,不仅会有一个实体商品市场,而且会有一系列的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如物流、通关、贸易、金融等。
(3);;;;税收大数据助力出口企业渡难关
随着疫情向国外蔓延,义乌小商品出口企业和市场经营者的国际经贸活动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对税收大数据的分析,义乌市税务部门发现,新注册的互联网销售企业占注册总量的比例同比增长12%。经过调查和采访,发现大部分是直播平台。
为充分发挥义乌在线红色直播平台的优势,让更多出口企业化解危机、攻坚克难,义乌市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税企合作,架起直播平台与外贸企业对接的桥梁,让更多的出口企业开拓新渠道,扩大内销,实现双赢。
篇二: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
浙江外贸:应对消费转变
范炜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美国是浙江的第一大出口国,其消费市场的变化对浙江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本质上,美国市场在经受了危机冲击之后,消费者观念已经发生变化,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或许可能成为美国国民曾经的历史.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范炜
【作者单位】浙江省政府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浙江金华实证[J],杜壮丽2.重构浙江外贸战略--对转变浙江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思考[J],查志强3.完善贸易配套政策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J],王溪竹4.基于浙江省外贸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试论新型外贸人才如何应对市场需求[J],李小飞;王志力5.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与浙江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任颖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
为了彻底打赢这场阻击战我们还需要理性地评估本次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密切关注由疫情催生的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谋划公共卫生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着力培育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切实引导企业实施新制造计划积极培育泛互联网产业危中寻机未雨绸缪决胜全面小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消费类产业受到直接冲击
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作者:朱明芬来源:《杭州(下半月)》2020年第3期
文朱明芬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并于2月9日出台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为杭州经济平稳增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了彻底打赢这场阻击战,我们还需要理性地评估本次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密切关注由疫情催生的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谋划公共卫生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着力培育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切实引导企业实施“新制造计划”、积极培育泛互联网产业,危中寻机,未雨绸缪,决胜全面小康。
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消费类产业受到直接冲击。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类产业主要有旅游、外贸、餐饮、零售、会展、文化等产业,而这些产业一旦错过最佳时节,其消费是很难回补的。一是旅游收入直降为零。2019年春节期间杭州共接待中外游客471.9万人次,入住13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1.02亿元。在本次疫情影响下,2020年春节这6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直接降为零。二是商品零售业大幅下降。2019春节期间(2月2日-2月8日7天),杭州市百货、超市、餐饮、农家乐、家电、特色街等六大行业183家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2.3亿元,而今年春节各大商场却门可罗雀。此外,近期,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管制的同时,也对本国公民出境中国进行了公共安全劝告,杭州旅游观光业、酒店餐饮业、乡村民宿等还将错过最旺盛的春季行情。
生产型企业市场要素压力增大。一是企业延迟开工直接降低GDP产出。尽管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但不少企业仍然受到各地因疫情所采取的交通管制、属地隔离、心理恐慌等因素而一再推迟开工时间。即便开工,企业也因用工短缺、口罩紧缺、盒饭配送困难、隔离观察成本高等因素不能正常复工复产,这不仅直接减少GDP产出,还会影响交货时间、现金流量、供应链等系列经营活动,还可能诱发产业市场转移。据笔者对杭州127家生产型企业的网上问卷调查,当回答“本次疫情对您企业有何影响”时(多选题),其中,选择“减产减收”的占60.6%;选择“违约”的占20.5%;选择“订单外流的占19.7%;选择“倒闭”的占5.5%。二是生产资料供应受阻影响产能发挥。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返工、返岗人员不能如期返回,返回居住地后还必须接受14天的自动隔离,造成企业用工严重不足。在所调查的127家企业中,有56家企业(占44.0%)表示用工紧张,“无处招工”“无人可招”“不敢招工”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因车辆运输管制以及国际通航限制,造成企业生产资料供应不足或供应链断裂,致使企业产能严重不足。调查发现,127家企业中,认为“生产资料紧缺及涨价”有38家,占29.9%;选择“产业链中断”的有30家,占23.6%;主要反映目前疫情防控下物资采购困难。上游企业、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同步复工,即便部分企业优先复工,也存在原材料保障困难和生产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
进出口贸易或将再次遭遇“滑铁卢”。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前几年,杭州进出口总额以每年两位数速度增长,但在贸易摩擦的当年——2018年则降为3.1%,在极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情况下,2019年实现了6.7%的增长业绩。但受本次疫情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将受重大影响。目前与杭州市企业有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已经暂停
航班往来,如果停航2-3个月,那么,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由此也会影响全年进出口贸易额、交易成本和贸易格局。
经济增长预期会有所下降。根据SARS疫情控制节奏,WHO取消中国的疫情预警是2003年7月份,整个影响周期长达半年之久,致使当年第二季度GDP增幅下降2个百分点,但未能对全年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而本次疫情冲击的程度已明显大于SARS时期,综合各方预测,一是影响程度可能是SARS的数倍,二是影响周期仍不确定,三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本次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明显不同于2003年,虽然当年SRAS对全国和杭州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消费类产业的影响延续到了第三季度。参照SARS影响结果和目前直接冲击,笔者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杭州经济增长预期减速2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疫情影响的滞后性、消费政策的有限性和补救投资的奏效性,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会因此减速1个百分点左右。
疫情催生的积极因素
公共卫生基础施设投资将有所放大。本次疫情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公共卫生领域内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以往的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占比较大,公共设施投资比重较小,整个公共卫生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等离公共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医疗疾控、公共卫生、健身运动等领域还有待提升,疫情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被有效放大。据研究,同样的财政投入,如果投入到公共卫生领域,对GDP的拉动反而更好(当年转化出来的GDP可占到60-70%),这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绩效。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已累计新增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设备投资250多亿元。
医疗、生命健康产业展现发展新空间。本次疫情已迎来对新冠病毒抑制药物的紧张研制,据资料,全国主要的医学病毒研究所,正联合一些知名制药企业,开发相关药品。一旦相关药品(剂)被研发出来并通过试验,将在短期内大批量生产。其中,受益的杭州企业不少。此外,医院新一轮建设也必不可少,通过本次疫情,主要大中型医院将独立设立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增加相应隔离措施,这将拉动部分投资。同时,经历本次疫情后,公众必然增强健康意识,增加健康产品、健身服务需求,公共卫生和家用卫生用品需求增长也将成为常态,卫生防护、医疗保健、运动健身等产业的发展空间都会被进一步打开。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将明显提速。在本次疫情中,远程诊疗、红外线体温测量仪等需求激增,为提升应对爆发性疫情能力,实行疑似病例的精准跟踪、或者疫情“点对点”预警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
泛互联网产业将迎来第二个春天。在本次疫情中,电商、互联网企业对应对疫情防范、宅家生活等提供了极大便利,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业务量大增。数字娱乐业、互联网教育、SOHO移动办公软件和平台、在线智慧医疗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一场“线上购物”替换“线下购物”、“体验式场景”替换“传统实体店”、“线上获客”替换“传统获客”、“线上办公”替换“办公室办公”等泛互联网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智能制造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事实上,受本次疫情影响较小的企业是那些机器人利用较多、人工智能生产线较多、企业内部智能化运作较高的企业,随着5G、区块链技术应用步伐的加快,加上政策和需求的强力推动,疫情后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将会不断涌现。据前述问卷调查,45.7%的企业认为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必然路径;40.9%的经营者表示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
当前加快杭州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点谋划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资。针对疫情薄弱环节和相关风险点,增强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升级,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加快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基础设施投资,以稳定就业、拓展需求,挖掘经济潜在增长力。二是拓展全民健身空间。结合亚运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游泳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和市体育馆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市域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一流生态环境;四是改善城乡居民饮水质量。加快钱塘江取水口上移工程建设、确保千岛湖配水工程供水到户;持续推进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着力培育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一是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把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杭州创新产业发展的“第二突破点”,瞄准全球领先技术,聚集研发型和创新型企业,聚焦智慧医疗、生物医药、精准医疗和医疗器械等重大领域,重点在钱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区块布局更多新项目,完善和拓展产业链,形成超千亿级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二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健康小镇”。重点围绕“医、养、健、智”四大板块,注重“引资”与“引智”融合,通过“资本市场+产业协作”的方式,重点培育医疗器械、医工交叉、互联网医疗、精准诊疗、健康大数据等生命健康的前沿领域,精心打造一批、再提升改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健康小镇”。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一是决胜集成电路。在继续做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安防、智慧医疗等数字经济优势产业的同时,做大特色芯片制造业,积极引进高规格传感芯片、磁旋存储芯片生产线,建成两到三个先进工艺集成电路典型性项目;继续强化芯片设计,重点围绕物联网5G通讯、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产业,大力度引进芯片设计企业,为中长期布局芯片制造装备业画定“微笑曲线”的左侧。二是积极扩大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商贸金融、民生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场景运用。
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新制造业计划”。一是夯实“新制造业计划”的科技支撑。建议申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区,在实验区里建立国家级科创中心、国家人工智能科学中心,借力浙江大学、北航创新院、中法航空大学、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一流名校及机构,依托海康威视、中电海康、大华等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深度推进产学研融合。二是建议出台普惠和更加有效的政策,在深化“三服务”中让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走进企业宣传和帮助企业推进数字化建设,利用数字经济和新制造“双引擎”,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
积极培育泛互联网产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中国电信、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大华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建成和运行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一批跨界融合型互联网平台,推进新制造业、医疗服务业、物流运输业等领域的应用升级,大力推进“网上经济”;探索线上办公、智能化办公。
帮助降低农业企业经营风险。以“保农业就是保供给”“稳农业就是稳社会”的理念,帮助农业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一是建议从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帮扶资金中切块农业经营补助资金,针对新播种蔬菜、新增养殖面积、规模生猪养殖场供应本地屠宰企业、存栏一定规模以上的家禽养殖场进行一定种养补助,直到疫情全面解除。二是提高农业保险补助标准,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引导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按季收、种(养),提高市场保供能力。
作者系杭州市委党校研究员
篇四: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
疫情下企业的“危”与“机”——义乌外贸
作者:王子祥来源:《大经贸》2020年第5期
王子祥荆楚理工学院湖北省荆门市448000
【摘要】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步稳定,国内大部分的企业的运行也在逐渐迈入正常的轨道。而在全球疫情还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外贸市场企业的“危”与“机”还依然并存。如何应对疫情环境下企业的“危”与“机”还依然并存的局面是现阶段国内外贸市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义乌外贸市场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义乌外贸市场中比较典型且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企业进行调查以及研究,对疫情下外贸市场企业的“危”与“机”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了解企业的经营者们在新形势下是如何对外贸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转型之路进行抉择的。
【关键词】外贸疫情危机转型之路
义乌小商品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同时又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窗口和晴雨表,涉及到的关联企业多达200多万家。2020年年初在武汉爆发的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蔓延开来,疫情的爆发与扩散使得义乌外贸市场也受到了空前的影响。而外贸市场中的普遍企业,都出现了订单锐减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转危为安、化危机为机遇,如何解决因疫情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各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
义乌发现者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销售主管艾彬在谈及疫情期间公司所面临的困难时,讲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与客户之间沟通和反馈方面的困难。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且海外疫情形势严峻,于是公司采取了线上销售,通过搜集信息对国外疫情走势进行研判,并针对不同地区疫情形势来联系客户谈订单。艾彬提到的第二个困难就是订单数量无法保证。而公司需要做的就是,以全局的视角来看国际疫情的形势,通过时间差来保住订单。艾彬提到的第三个困难是在销售过程中会遇到客户推迟交货、缩减订单、延期付款等情况。对于延迟交货,公司不得不通过租仓库来扩大仓储面积,而这一举措将直接导致公司工人成本和仓储成本的直线上升,最终结果是工人工资、仓储租金占公司总营运资金成本的80%左右,这使得公司经营压力骤增。
2020年5月,海外部分国家的疫情逐步趋缓,外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公司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对于艾彬所在的公司,五月份订单环比四月份增长近5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销售额有很大的提升,通过疫情期间社交媒体空前活跃的机会和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是该公司的又一个生存之道。
义乌在卢旺达、捷克、迪拜三个国家及地区拥有3万方海外仓,并设立了代理到中国系列展厅,通过与有海外仓资源的国内企业合作、租赁等方式新增海外备仓20余万方,覆盖西班牙、波兰、美国、柬埔寨、巴西、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国际贸易路线,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数字贸易丝绸之路。
五金工具作为义乌出口的重要优势产品,其对外出口量占总贸易额的90%以上,出口比重极高。义乌发现者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燕贞则表示说五金工具作为刚性需求,其销售额将会在全球的疫情都得到极大的控制的节点后不久达到顶封。由于海外疫情的影响,作为传统的义乌外贸的行业,五金工具行业的确受到了重大的冲击,而与此同时,也给同样作为义乌五
金工具行业协会会长的陈燕贞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陈燕贞认为,外贸市场的运营完全可以将外贸和内贸相结合,而这一思想也正好为海外疫情严峻时刻的外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既可以说是一种企业运营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一种机遇。
同样想到在外贸市场出口销售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选择将销售转向国内市场的,还有义乌领袖之冠帽业总经理曾翔万,由于国外疫情的日趋严峻,曾翔万所经营的帽子服饰店去年库存的商品想通过出口的方式销售出去,已然变成不太现实的事情。于是,曾翔万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他将该帽业服饰店所生产的产品的30%销往国内,带来的结果是电商平台的疯狂购买,电商平台的火爆缓解了他的小店里积压商品的库存压力。这些都让曾翔万看到了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等销售平稳之后,曾翔万思考着如何打入国内商超市场,增加产品利润。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自荐品牌,自组销售团队来打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曾翔万还联合义乌商城集团一起带着自家产品以及产品的检测报告赴全国各地参展,为的就是开拓新市场,扩大商品的影响力。
面对疫情,许多义乌的企业经营者们开始转变思路,“内外兼修”,并积极拓展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范围。疫情的冲击,改变了义乌外贸企业的生存现状,也逼着企业经营者们开始思考新形势下,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路该如何抉择。
【疫情背景下浙江外贸发展的出路4篇】相关文章:
1.2023年最新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实用11篇)(范文推荐)
2.2024经验做法:局以“434”模式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