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4篇

时间:2022-10-09 14:5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4篇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 XXX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本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4篇,供大家参考。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4篇

篇一: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

XX 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本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现修订形成《XX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修订版)》。本制度适用于各科室,预检分诊、发热门诊。

 一、防控策略 (一)内外同防。实施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凡是进入本院的人员严格执行检测体温,检查口罩佩戴情况。对住院患者做好健康监测,出现新冠感染疑似症状及时发现处置。

 (二)医患同防。本院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均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做好额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人物同防。做好医患双方人员防护和感染风险预警,相关科室需要对本院的环境、物品、外来物资,加强风险防控。总务部门应加强对保洁外包公司的管理,落实好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措施,加强重点部门环境及重点人群接触后环境的清洁消毒。

 (四)“三防”融合。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科学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将“三防”理念融入到诊疗活动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三、基本要求 (一)完善防控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

 各科室要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皖卫医秘〔2021〕223 号)等要求,根据新冠病毒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完善感染防控制度和预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制订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

 (二)加强预检分诊工作的开展 相关科室应当优化体温检测、核验健康(行程)码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预检分诊内容和流程,提升预检分诊能力。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问诊,早期识别新冠感染临床症状。对发热门诊患者、门急诊疑似新冠感染患者,要进行核酸检测,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胸部 CT、抗体检测等检验检查。在排除新冠感染前,各科室将患者隔离安置于指定缓冲病房内,不得允许其随意离开。

 严格执行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本院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要求。根据疫情流行态势和防控需要,随时加强上述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必要时可选择开展血常规、胸部 CT、抗体检测。

 如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由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挥。

 (三)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水平。

 各科室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结合本科室特点,加强对本科室人员进行新冠防控的知识培训。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

 (四)加强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建立行为屏障。

 各科室应加强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执行,标准预防是保护医患双方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诊疗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患者安置、安全注射、医用织物洗涤和医疗废物管理等。落实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医务人员的行为要规范,建立起行为屏障;同时,也与建筑布局、诊疗流程、物资保障、人员培训等因素密切相关。

 额外预防是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针对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特点和传播途径,以阻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途径为目的,而采取的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

 1. 严格执行手卫生。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医务人员应当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五个时刻采取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措施包括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等,如有可见污物,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如无可见污物,宜使用对新冠病毒有效的含乙醇等成分的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各科室应当定期检查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并做记录。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开展的诊疗操

 作,正确合理使用医用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同时,应指导、监督患者及其陪同人员,以及其他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3.正确实施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各科室负责人应检查本科室内所有人员口罩的佩戴情况,凡是进入的人员均应当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不应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患者接受诊疗时非必要不摘除口罩。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应保持至少 1 米的社交距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窝遮掩口鼻,手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即刻实施手卫生。

 4.加强清洁消毒管理。各科室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范 》( WS/T367-2012 )、《 医 院 空 气 净 化 管 理 规 范 》(WS/T368-2012),做好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应即用即弃;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规范清洁消毒,有条件的科室宜专人专用。

 诊疗环境优先选择自然通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可选择机械通风或空气消毒措施,合理配置新风系统、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建立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使用清水和清洁剂彻底清洁环境表面,并使用有效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部位进行规范消毒。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患者出院后规范实施终末消毒。

 5.合理安置患者。各科室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特点、传播方式和特定人员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类型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易感者采取合理的分区分类安置措施,降低不同风险人员因暴露导致交叉感染的机会。

 6.规范医用织物和医疗废物管理。各科室在执行床单被罩洗涤处置执行《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救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五)加强人员管控,减少人群聚集。

 门急诊应加强对就诊及等候区域的管理,优化就诊流程,避免人群聚集。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对其本人及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规范的隔离控制措施。

 各科室应对新入院患者和陪护落实“应检尽检”要求,合理使用过渡病室,通过采取核酸检测筛查和隔离安置等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严格陪护及探视管理,要固定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陪护人员在进入病区前应持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合理确定病床使用比例,病床间距不小于 0.8 米,禁止加床。住院患者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应当佩戴口罩,陪护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六)关爱医务人员,实施健康监测。

 各科室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安排班次,优先保障发热门诊等重点部门的诊疗需求,医务人员相对固定,缩短可能暴露的

 时间,避免医务人员过度疲劳。提供营养膳食,保障医务人员充分休息。

 做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应接尽接”要求。根据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合理确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频次,开展体温和呼吸道症状等主动健康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对参与相关诊疗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必要时,可集中封闭管理,并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和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需要时可合理开展胸部 CT、血常规、抗体检测等检验检查。

 (七)开展风险评估,实施综合感控。

 建立完善基于临床症状或症候群的感染病例、感染聚集事件的预警报告机制。发现确诊或疑似新冠感染患者时,应按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加强本科室内感染暴发的监测预警,发现疑似感染暴发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规范报告处置。

 规范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各类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指征。提高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前和调整用药前病原学检测标本送检率。各科室对接诊的发热或/和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在明确病原学诊断前,慎用抗微生物药物、退热药物等,防止不合理用药掩盖症状。

 (八)加强患者教育,开展健康宣教。

 各科室应对患者及陪同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新冠感染防控知识,指导正确实施手卫生、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保持

 安全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治疗期或康复期的患者早期运动、合理运动,但应避免剧烈或动作幅度过大的运动。

 四、重点科室、部门技术要求 (一)急诊。

 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按规定路线引导发热或/和有呼吸道症状且无法明确排除新冠感染的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转诊、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加强人员管控,规范设置等候区域并加强管理,避免人群聚集。

 (二)接受诊疗措施时需患者摘除口罩的科室/部门(如鼻/咽拭子采集、口腔诊疗、支气管镜或上消化道内镜诊疗等)。

 1.当发生多点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时,应严格实行一室一医一患,必要时可安排一名医务人员辅助开展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诊室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或动态空气消毒措施。

 3.实施易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操作时,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诊疗不同患者应合理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4.进行支气管镜或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患者实际情况,可先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三)血液透析中心(室)。

 1.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应根据疫情形势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进入诊疗区需测温、查验健康(行程)码和流行

 病学问询。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时应规范佩戴口罩。陪护人员应相对固定。

 2.加强预检、候诊、接诊等区域的管理,采取加强通风、增加候诊面积、合理安排功能空间,以及减少人员聚集等感染防控措施。

 (四)普通病区(房)。

 1.规范设置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过渡病室不需按“三区两通道”设置。

 2.过渡病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通风良好,标识明确,应有防护用品穿脱空间。应单人单间安置患者。

 3.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病区(房)内发现新冠感染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即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五)XX 区发热门诊。

 1.XX 区发热门诊的建筑布局、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应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标准和规范,配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

 3.留观患者应单人单间隔离安置。

 4.污染区内应配有独立包装的个人防护用品(见附件 4)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箱,以供应急情况下使用。

 5.进入发热门诊的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本地区发生多点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时,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

 防控需要,可选择增加血常规、抗体检测和胸部 CT 检查。

 在 XX 区发热门诊的人员应实行全闭环管理,固定通勤车辆和驻地,住宿应单人单间。

 (七)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

 严格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相关操作,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篇二: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

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3 篇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3 篇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 H1N1 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XX,COVID-19)等。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3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1 篇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您好!

 为贯彻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策略,持续做好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就医安全,请您理解、支持并配合做好如下工作:

 一、采取网上预约挂号,减少人员聚集

 1、广大市民可通过关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挂号。

 2、为避免人员聚集,就诊当日请按照预约时间有序就诊。

 3、具体操作如图:

 二、来院准备

 1、所有来院人员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贵州健康码、行程

 码,并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测量,遵守一米线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可自行前来就诊的,请尽量不要家人陪同。

 2、请尽量通过网上预约和自助机挂号、缴费,以减少与他人的接触。

 三、患者就诊流程

 1、如本人或家庭成员近期有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请在入院就诊时主动告知。

 2、就诊患者门诊严格遵守一人一诊室规定,不要多人同时进入诊室。

 3、非危急重症患者,患者及陪护人员均需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持《入院证》及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入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

 4、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与核酸检测同时进行,在未取得核酸结果之前,实行过渡病房管理,待核酸结果为阴性后,及时转入普通病房,在过渡病房期间,患者及陪护人员尽量不出病房。

 四、住院陪护管理

 1、住院病房一律谢绝探视,以免交叉感染。

 2、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安排陪护,因病情需要确需陪护时,实行一患一陪(每名患者限陪护 1 名)且相对固定;陪护人员请自觉服从病房管理,按规定办理陪护证,限办证者本人使用,其他人无效,进出病区时应出示陪护证并核验身份。

 3、陪护人员请勿串病房,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4、住院及陪护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表现,立即告知病区医护人员,不得隐瞒。

 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8 月 6 日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2 篇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特制定本疫情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需建立的制度有: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疫源地处理制度、疫情自查制度、疫情奖惩制度。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调查。

 2、传染病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原则,不同属地病例均以县(区)为单位按照现住址进行统计上报。

 3、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诊治地负责,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其疫情登记、统计由户口所在地负责。

 4、院内防疫人员收到临床医生报告的传染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并做好传染病报告卡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及时核对。

 5、未及时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应随时补报,按初次报告进

 行报告和录入。对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

 6、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

 7、直报人员按月将报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传染病卡片导出后保存,保存期限三年,传染病相关登记表保存期限相同。

 8、定期对本院各科室疫情登记报告进行核实、检查、指导。

 9、网络直报人员或系统管理人员不得向社会和无关人员泄露疫情信息,注意系统安全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不得参加任何非法组织和发布任何反动言论;严守单位机密,不得对外散布、传播本系统内部信息;不得有诋毁、、破坏本系统声誉的行为;注意用户帐户密码安全,防止密码泄露,若发现泄露,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3 篇

 为做好我院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根据安徽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印发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院上下要充分认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长期性的复杂性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持和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聚焦重点,始终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经验,在严格落实四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要求,压实早发现责任,落实发热门诊早诊断、早隔离责任,加强早治疗责任,认真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提前谋划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规范就诊流程

 一是把好进出口关。严格落实门诊入口、急诊门口、住院入口测量体温、扫描并出示安康码的要求,发热病人或安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一律不准进入,须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由专人陪同并按规定路径前往发热门诊就医,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二是抓好身份识别。预检分诊要详细登记来院患者信息,要认真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查验身份信息和预约挂号信息,对黄码、红码人员信息一律要登记造册,并立即向医院防控指挥部报告,由医院防控指挥部将相关信息报送给市防控指挥部。三是严格就诊流程。经预检分诊后,根据是否出现发热等症状,分别分诊至普通门诊、普通发热门诊和特殊发热门诊进入就诊环节。发热病

 人经医技楼预检分诊登记后由专用通道至发热门诊就诊,待发热门诊排查后,再分诊到相应科室。确保一人一诊室,控制陪同人员数量,没有特殊情况,原则上只允许 1 个陪同人员,患者和陪同人员全程戴好口罩。四是做好值班值守。行政总值班要积极参与预检分诊的巡察和秩序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各预检分诊点、体温测量点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少个人防护。对拒不配合的人员,报告值守公安采取强制措施。

 (二)强化医院预警哨点作用

 进一步强化全院医师首诊负责制,落实发热患者登记制度,引导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到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治疗,在半小时内上报院防控指挥部,1 小时内上报到市是控指挥部。医院常态化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院感科应对每天医院上报的发热患者情况进行核查。

 (三)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管理

 1、规范设置发热门诊。确保发热门诊专用通道和独立出入口的通畅。发热门诊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有独立的标本采集室、隔离观察室、检验、放射的医疗功能区,设置单间隔离观察室。发热门诊定时消毒,医务人员严格按规范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做好个人的防护。

 2、强化发热门诊守门人的责任。一是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发热门诊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必须扫安

 康码并进行核酸检测,有相关临床症状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在其核酸检测结果未出来前均不得擅自离院或转院。如有擅自离院者,应向值守公安反映并向院指挥部报告。对于待排除和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二是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是拒绝接受发热患者就诊。要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加强流行病学问诊,强化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早期识别。发现发热等可疑病例要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并按相关程序及时报告、收治和转运。三是增强病例早发现意识。发热门诊全部患者都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常规检验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抗体、CT 等检查),可疑患者应全部留观。同时,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4-6 小时报告核酸检测结果,2 小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24 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对疑似病例的诊断,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四是规范病例转诊。要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由专人专车(负压救护车)尽快转送至市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四)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查工作

 1、要提高检测能力。按照《广德市中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对发热门诊病人、急诊留观病人,门诊呼吸内科病人、新入院的住院病人,住院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其他就诊人员愿检尽检。要根据要求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核酸检测的能力与秋冬季最大诊疗量相匹配。

 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 4-6 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 12 小时内报考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在 24 小时内报告结果。

 2、加强核酸检测质量控制。高度重视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使核酸检测既保量又保质。加强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加强对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日常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并督促实验室参加省级临床实验室的室间质评。实验室要做好日常室内质控,有专人负责室内质控,并定期将室内质控情况报医院防控指挥部。加大核酸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测检测技术指南》和《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的要求,常态化组织临床护理人员和核酸检测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采样人员规范采集各类标本。实验室检测人员要熟练掌握标本处理和检测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结果误差。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 2 版)》,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程序文件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失误或意外的处理操作程序,做好实验室环境消毒处理记录。严格按规定处置剩余生物样本,做好标本使用、保存、上送与销毁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住院病人分区管理

 1、对初步诊断不能排除相关病毒感染的病人,应当进行血常规、肺部 CT、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对需住院治疗的,必须经预检分诊、普通门诊(或发热门诊)初步排查后,按照分区(过渡病房、普通病房)管理要求安排入住,新收入院的患者安排到过渡病房,并进行单间收治,经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转至普通病房,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对可疑患者应立即转入感染科隔离病房,通过影像学、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做进一步鉴别诊断,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

 (六)切实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医院感控督导员制度,认真开展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下的医院感染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全院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应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采取网上预约挂号等措施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减少人员现场聚集,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发生。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开展院感防控全院全员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

 (七)做好医疗资源和防护物资的储备

 对感染科隔离病区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发展门诊观察区、传染病房隔离区各项措施设备完好,一旦需要,可立即投入使用。做好防护物资和设备设施的储备。对医用耗材、药品、消毒用品等物资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质设备动态储备管理,原则上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医院 30 天满负荷运转

 需求。

 (八)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技术演练

 加强全院全员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知识培训及技术演练,确保培训工作实现全院全员。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的全体医师必须全面掌握相关重症救治的技术;全院全员围绕新冠肺炎病例四早以及院感防控、医务人员防护等方面开展培训。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并实行多学科协作模式,组织医疗救治专家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有计划的开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相互协调与应对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协同配合,扎实稳妥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组织工作。

 (二)增强责任意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各部门各科室要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强化业务人员的四早防控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使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工作的责任落实、落地。

 (三)加强工作督查。医院常态化以及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的督导检查,对照《**医院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对在工作中敷衍塞责,

 流于形式的要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篇三: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

XXX 医院 新冠疫情防控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整体管理

 二、预检分诊流程

 三、物品准备

 四、人员防护

 五、人员管理

 六、工作内容

 七、环境、物表、器械等消毒隔离管理

 八、医疗废物管理 附件 1:预检分诊流程 附件 2:预检分诊流调登记表

 一、 整体管理

 1.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入口分别设置预检分诊点,不得用导医台代替,专人负责测温。

 2.预检分诊人员数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安排(通常至少 2 人,保证一旦有待排查人员,一人陪同送往排查点,一人留守继续预检),但其中至少有一人为医师,并且该医师应为具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师。

 二、 预检分诊流程

 1. 对预检分诊检出的发热患者,应当立即配发外科口罩予以防护,进一步通过简单问诊和体格检查,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判断其罹患传染病的可能性。对可能罹患传染病的,应当立即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对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也要进一步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并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

 2. 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在诊疗流程上应当有效衔接,做好患者信息登记。

 2.1 设置发热门诊的单位:预检分诊筛查出的需转移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应当由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指定路线的划定,应当符合室外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

 2.2 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单位:预检分诊筛查出的需转移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应当由专人陪同,专车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医院排查,做好转运车辆的终末消毒。

 预检分诊流程图见附件 1。

 三、 物品准备

 分诊台,测温枪,体温计,体温计浸泡盒,体温计存放盒,外 科口罩,医疗垃圾桶,速干手消毒剂,乳胶手套,各项登记本(流。

 调登记、消毒登记、医废登记等),预检分诊人员防护用品等。

  四、 人员防护

 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工作鞋,必要时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防护服,严格落实手卫生。

 五、 人员管理

 1.全面摸排:动态掌握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外出去向、返回驻地时间、接触史及健康状况,对于有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或近期(尤其是 14 天内)到外地、从外地回连或有外地、疑似及确诊人员接触史的人员按照新冠排查流程排查、隔离。

 2.建立体温报告制度: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体温上报工作,据实上报体温情况,如有异常体温立即脱离工作环境,视情况予以医学干预,采取隔离措施。

 3. 工作人员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禁止自行处理做相应检查,必须到发热门诊排查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由科主任、护士长第一时间上报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

 4.工作人员进入生活区吃饭、喝水、上卫生间等须脱去防护用品,注意脱防护用品时勿触碰污染面,一次性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直接放置在医疗垃圾袋内密闭回收,复用的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污染面与清洁面放置环节,并重视再次穿戴的正确穿戴流程,避免交叉感染。

 5.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手上有破损时应戴乳胶手套。尤其重视工作人员的手机、眼镜等管理,未执行手卫生前不得接触手机、眼镜等,下班前严格消毒。

 6.工作人员之间注意互相做好防护,只要见面交流,无论何时何地均要戴口罩。更衣、休息、就餐不聚集,根据情况可考虑轮流更衣、休息、就餐,减少交叉感染(如果实在做不到轮流,至少要保证更衣、休息就餐时不能面对面,更不能在就餐时交谈)。

 7.工作期间医务人员除非工作需要,禁止离岗,禁止串科室、诊室、病房等。

 8.处于医学观察期内的工作人员不得上岗;发生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须进行 14 天医学观察。

 9.测温、询问时不与患者正面接触,流调登记时尽量与患者保持至少 1 米的安全距离(建议采用诊桌拦挡或设置隔离带等措施)。

  六、 工作内容

 1.在预检分诊时,应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按照预检分诊流程执行。对所有患者及陪同人员均进行体温测试,重点询问是否存在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体征,以及流行病学史,尤其对归国人员或外国人员需要详细问询。

 2.预检分诊人员做好工作分工,医生主要负责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症状及流调排查,其他人员负责体温测试及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禁止患者自行前往)。

 3.需要送至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排查的患者,做好患者及陪同人员信息登记(登记表见附件 2),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指导其正确佩戴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离开后做好预检分诊处终末消毒。

 4.送至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排查的患者需要车辆转运,提前联系车辆,并告知随车人员做好防护,运送结束后车辆做好终末消毒。

 七、 环境、物表、器械等消毒隔离管理

  1.空气消毒:预检分诊处由于均设置在门急诊入口处,基本通风好,因此,无特殊情况,不需要额外进行空气消毒。

 2.物表消毒:每班次对预检分诊台、分诊椅等物表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两次,不留死角,遇污染随时消毒。

 3.工作人员更衣室:应独立设置工作人员上岗更衣室及离岗脱防护用品区域。上岗更衣室每日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 2 次,地面使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每天2 次;离岗脱防护用品区域每日用含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 2 次,地面使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每天至少 2 次,并且注意此区域若为密闭区域,还应进行空气消毒。

 4.诊疗用品消毒:测温枪每班次结束后使用 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计一用一消毒,可以使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至少 30分钟或 75%乙醇擦拭消毒。

 5.复用的物品,如隔离衣,有条件的单位统一送供应室消毒、灭菌,没有条件的单位宜就地使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至少30 分钟,密闭送至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

 八、 医疗废物管理

 1.预检分诊处的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患者的用品(如口罩)、工作人员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2.预检分诊处的感染性废物日产日清,每天工作结束后使用双层医疗垃圾袋分层密闭打包回收。

 附件 1:预检分诊流程

 附件 2:预检分诊流调登记表

篇四: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

XX 医院 新冠疫情防控门急诊管控制度

  一、工作人员防护与管理 二、预检分诊管理 三、环境/物表/器械等消毒隔离管理 四、医疗废物管理 五、科室管理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有序恢复正常诊疗工作,在此关键时刻各部门务必“严防输入”,尤其要做好门急诊患者管控工作。

 一、工作人员防护与管理

 1.全面摸排:动态掌握科内全体工作人员(医生、护士、保洁、保安、会诊人员、技诊检查人员等)外出去向、返回住地时间、接触史及健康状况,对于有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或近期(尤其是 14 天内)到外地、从外地回连或有外地、疑似及确诊人员接触史的人员按照我院排查流程排查、隔离。

 2.建立体温报告制度:做好科内所有工作人员的体温上报工作,每天统一从一个出入口出入,分别于上班前及下班后测量两次体温(如自觉不适可随时测量体温并监测呼吸道症状),据实上报体温情况,如有异常体温立即脱离工作环境,视情况予以医学干预,采取隔离措施。

 3. 工作人员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禁止自行处理做相应检查,必须到发热门诊排查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由科主任、护士长第一时间上报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

 4. 工作人员(医生、护士、保洁、保安、会诊人员、技诊检查人员等)在工作区域(诊间、留观室、抢救室等)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工作鞋,根据暴露风险,加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品。

 5.门急诊门口预检分诊人员须穿工作服(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外加隔离衣)、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工作鞋,必要时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6.工作人员进入生活区吃饭、喝水、上卫生间等须脱去防护用品,注意脱防护用品时勿触碰污染面,一次性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直接放置在医疗垃圾袋内密闭回收,复用的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污染面与清洁面放置环节,并重视再次穿戴的正确穿戴流程,避免交叉感染。

 7.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手上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病人前后、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摘防护用品前中后、离开病区前、接触污染的环境与物品后、体液暴露后、饭前、便后等须洗手或手消毒。尤其重视工作人员的手机、眼镜等管理,未执行手卫生前不得接触手机、眼镜等,下班前严格消毒。

 8.工作人员之间注意互相做好防护,只要见面交流,无论何时何地均要戴口罩。更衣、休息、就餐不聚集,根据情况可考虑轮流更衣、休息、就餐,减少交叉感染(如果实在做不到轮流,至少要保证更衣、

 休息就餐时不能面对面,更不能在就餐时交谈)。

 9.工作期间医务人员除非工作需要,禁止串科室、诊室、病房等。

 10.疫情期间内暂停全员交班制度,应用网络、微信等形式交接患者病情。

 11.医务人员互相监督防护用品佩戴情况,互相提醒规范使用。

 12.处于医学观察期内的工作人员不得上岗。

 13.发生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须进行 14 天医学观察。

 14.待岗期间要求:工作人员待岗期间以居家为主,尽量不出门不聚会不串门,勤洗手戴口罩,保重好身体,随时待命上岗,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并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接触疫区人员、确诊病人及疑似病人要及时报备并予以隔离观察。

 15.问诊时与患者保持至少 1 米的安全距离(建议采用诊桌拦挡或将患者就诊座椅放置在距离医生诊桌 1 米以上距离)。

 二、预检分诊管理

 1. 在门急诊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点,切实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流程》。

 2. 在预检分诊时,应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按照预检分诊流程执行。对所有预检分诊的患者及陪护人员特别注意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发现可疑症状或有流行病学史患者时,由分诊护士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禁止患者自行前往)。

 3. 需要送至发热门诊排查的患者,做好患者及陪同人员信息登记,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指导其正确佩戴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离开后做好预检分诊处终末消毒。

 4.送至发热门诊排查的患者需要车辆转运,提前联系车辆,并告知随车人员做好防护,运送结束后车辆做好终末消毒。

 5. 预检分诊人员将患者送至发热门诊,告知患者的陪同人员在外等候,预检分诊人员从原路返回预检分诊处,执行好手卫生。

 三、环境、物表、器械等消毒隔离管理

 1.

 空气消毒。

 1.1 能开窗的区域(如诊室)须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1.2 不能开窗通风的区域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建议持续开启空气消毒机(设立登记本)。

 1.3 诊间、留观区等无人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消毒60 分钟以上(从灯亮 5 分钟起计算照射消毒时间),做好记录。

 2.

 工作人员生活区消毒。

 2.1 医务人员办公区域、会议室、更衣室、值班房、休息室等区域物表每天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 2 次(做好记录),特别注意对电脑鼠标、电脑键盘、门把手、办公桌面、接诊椅子等高频接触物表的消毒,必要时增加消毒频次。地面使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每天 4 次。

 2.2 工作人员卫生间:每天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

 少两次,不留死角。卫生间张贴有便后洗手的提示。

 2.3 工作人员鞋柜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每周2 次并登记。

 3.

 诊室、抢救室、留观区、候诊等区域消毒。

 3.1 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物表(如床、椅子、诊桌、设备带等)用 1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至少 2 次,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3.2 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区域地面用1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拖拭消毒,每天 4 次。

 3.3 门急诊公共卫生间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坐便器等,每天 4 次。卫生间配置洗手液和一次性擦手纸。留观室护士对病人做好宣教,要求患者便后须洗手(按七步洗手法)。(设置登记本或有人质控和督导,保证质量)

 3.4 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先用吸湿材料如纸巾去除可见的污染,再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建议擦拭 2 遍)。(清洁人员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橡胶手套、鞋套、护目镜/面屏)

 3.5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或区分,禁止交叉使用。每次使用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 30 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4.

 诊疗用品消毒。

 4.1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被单等须一人一用一更换。

 4.2 听诊器由医生用 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4.3 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一次性器械禁止复用。

 4.4 抢救室和留观区的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宜专人专用,每次用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或75%乙醇擦拭消毒。

 4.5 复用的器械、物品,统一送供应室消毒、灭菌。

 4.6 需要洗涤的物品,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闭包装,通知洗衣房回收处理。

 4.7 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时,应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在呼吸机的呼气端和吸气端均加装过滤器,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管路脱开致病原体外泄;呼吸机内管路使用专用的消毒机进行消毒或请厂家进行消毒处理。

 4.8 床边 B 超、床边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毕,每次使用后应对设备所有表面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不耐消毒的仪器如 B 超探头等在使用时应用保护套包裹,去除保护套后使用专用消毒纸巾擦拭消毒。

 4.9 疫情期间屏风每周擦拭消毒 2 次;窗帘/床隔帘 1 周换洗一次。如污染及时消毒与换洗。

 4.10 工作人员复用物品(如拖鞋等)可采用 1000mg/L 的含氯消

 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按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4.11 转运工具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喷雾(洒)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4.12 患者转出、死亡等严格执行终末消毒。

 4.13 排风系统按要求定期更换过滤器;出风口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 60 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如消毒处理后出现损坏,需更换)。

 四、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定时督促清洁部清理污物间垃圾,以免堆积。污物间门应关闭。医疗废物本填写完整。

 2.工作人员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疑似患者产生所有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双层医疗垃圾袋分层密闭打包后使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喷洒后运走。

 五、科室管理

 1. 加强工作人员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培训,科室按院感科培训内容,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培训内容,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方法和技能。

 2.预估日常物资使用情况,做好储备:根据院里实际情况,储备

 质量合格、数量充足防护物资,如消毒器械、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罩或防护面屏等。

 3. 科内建立科室疫情防控督导员制度,督导员协助科主任、护士长督导科内防控管理工作

 4.设置隔离留观室,留观室内物品配备满足工作需要;设置有入院筛查结果等候区,等候区床间距须保持 1 米以上,空气保持流通。

 5.危急重症患者紧急手术按疑似病例管理,手术人员按疑似病例进行防护。

 6.制定门急诊突发情况紧急处理方案(如:留观或抢救室有疑似病例处理),并有应急演练记录。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4篇】相关文章:

1.2023年最新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实用11篇)(范文推荐)

2.2024经验做法:局以“434”模式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3.2024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4.2024年廉政风险管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完整)

5.在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紧急视频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