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2021 /12297理论探索新冠疫情带来的服装业经济发展转变刘苗西南科技大学摘 要:2020 年春,一场巨大的疫情在我国爆发。这场疫情导致中国经济的严重下行,一系列产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尤其是服装业,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正所谓危机与机遇并存,疫情使得产能下降,但消费需求并没有下降,这也是服装业的一个机遇。本文将具体分析服装业受到的冲击,并且对企业进行“自救”提出合理的建议。关键词:新冠疫情;服装业;经济发展;转变在 2019 年末,新冠病毒悄然从我国湖北武汉市开始传播,一直到 2020 年的春运期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如今,世界各地的新冠疫情仍然蔓延着,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是人类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必将成为整个经济发展趋势的拐点。如今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高级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服装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亦是如此。本文将从服装业这个部门出发,探讨新冠疫情对我国服装业的经济冲击,并对未来服装业的发展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议。1 我国服装业行业背景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服装来说,在经济困难时期,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居民对服装的需求较少;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对于服装有了更多的需求,如:质量、款式、品牌等。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服装业也开始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多样化的产业特色。如今,我国的服装业已经发展到了几乎饱和的程度。我国服装业得以迅速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因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我国棉、麻、毛、丝等自然资源有着天然的恩赐,而这些资源又是服装业的主要原材料。根据 2019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湖北省五省的纱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 67.08%,而新疆则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八成以上。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6,010.33 亿元,占当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05.78 万亿元的 1.51%。2 新冠疫情下服装业受到的冲击在新冠疫情下,几乎所有产业都受到了冲击,服装业也是如此。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服装快销品牌如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一线运动品牌都几乎半价销售,不然抵挡不住疫情的冲击。对于大企业都是如此,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可见新冠疫情对于服装业的打击非常之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服装业趋于完全竞争市场,各种小型企业本来就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润,甚至是零利润,对于如此重大的经济冲击,无疑会使许多企业倒闭并退出市场。就拿广州为例,广州是服装行业的重要批发地,而在面临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只有少数企业还在开门营业,大量的批发市场都关门大吉。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地都实行了封闭管理,复工复产遥遥无期,人们也减少出门的次数,以致于实体店无人问津,许多企业连续关闭线下实体店铺,但这或许对线上服装业提供了一条生路。3 服装业发展转型对策3.1 内部调整3.1.1 降价清库存,保证企业现金流在特殊时期,库存积压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已经进行的库存投资以及水电、设备等用来生产的工具一旦投入,就会带来固定成本。而对于资本的租赁来说,不管企业生产还是不生产,这部分沉没成本已无法收回。所以,只要卖出去库存,就能减少亏损。企业可以多搞促销清仓活动,尽量清库存,保证企业现金流。3.1.2 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首先,对于老顾客来说,企业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优待,比如打折或者赠送老顾客一些小礼品,让顾客感受到企业的诚意,这样也会让老顾客更加信任自己。对于新顾客来说,在新冠疫情期间,企业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自我宣传,帮助顾客更多的了解自己,对于不同的顾客群体提供差异化、多层次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扩大销售市场。3.1.3 优化产品和技术,培养高质量人才在疫情期间,服装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具有时尚的款式、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品质,才能打动消费者,所以企业必须把产品放在首位,优化自身的产品。企业还需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疫情发生后,企业周转困难,服装公司应该适量减少低效率劳动力,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3.2 进行转型升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新冠疫情的爆发虽然对服装业的生产以及服装业的线下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无疑给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由于疫情期间的封闭管理、出行不便,网购无疑是人们购买各种所需品的重要途径,而“互联网 +”也在迅速向服装业渗透,在疫情期间更是到达了一个新的顶峰。据了解,2020 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全网成交额达到 5249 亿元,将网购热潮推到了一个新高点,这无疑是线上服装销售的重大机遇。企业应把握好此次机遇,大力推动“互联网 +”与服装业相结合,打造智慧服装产业。4 结语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服装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而随着“互联网 +”不断向服装业渗透,这也为服装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企业可以积极把握此次机遇,合理整理线下实体店,将重心转移到线上销售,不断升级企业提供的服装品质、生产工艺技术,差异化发展竞争优势,找好市场地位,精准出击,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 .。
。
篇二: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疫情发展与市场表现 ......................................................................................................... 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4
规模: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 4
参与度:整体参与度较高,中游特征明显 ................................................................. 4
发展阶段:高技术行业上游化与核心化 ..................................................................... 5
中国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 ........................................................................................... 6
需求链:中国对价值链前端的影响 ............................................................................ 6
供应链:中国对价值链后端的影响 ............................................................................ 7
哪些行业的中间品对海外冲击大? .................................................................... 7
哪些国家地区和行业受到冲击最大? ................................................................ 9
中国供应链冲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11
市场启示 ......................................................................................................................... 15
风险提示 .................................................................................................................. 15
nMtQsMvMrQrRpQsRtMnRnM6MbP8OoMmMpNmMjMpPnOlOoOoN7NoMoNNZsPmPuOsOoO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疫情发展与市场表现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的核心事件。除疫情本身之外,市场短期关注情绪,中期关注经济下行压力、政策应对,长期关注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变迁 。
其中,由于本次冲击首先集中在中国这一全球价值 链。
的关键环节,我们试图从价值链的视角评估疫情冲击。
目前来看,新冠冲击的演进大致经历了 三为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 月初至 2 月 月 14 日,中国疫情由 扩散到恐慌为 ,第二阶段为 2 月 月 15 日到 21 日 日 ,国内疫情由 恐慌到遏制 。这两个阶段,国际市场主要担忧中国经济下滑以及通过产业链传导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外溢负效应,同时预期各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对冲。因此,6 个新兴市场国家先后降息,3 月 FOMC会议美联储降息概率由 1 月 28 日的 0 上升至 2 月中上旬的 10%左右。我们认为该阶段降息预期占据主导,即市场预判政策可以有效防止经济失速,对基本面前景不悲观。因此,美股依然保持高位并继续上涨,美债收益率在降息预期下出现平缓下行,黄金在前期主要保持震荡走势。
第 三从 阶段从 2 月 月 22 , 日开始, 进入国际扩散。当日韩国宣布出现“超级传播事件”,本土社区传播已开始,经过一周发展,海外扩散局势不断加剧,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美国确诊人数开始攀升,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均已出现肺炎感染病例。截至目前,海外疫情尚未看到拐点,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占据主导,各国开始担忧本次疫情冲击堪比 08 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市场在本阶段反应剧烈,美联储 3 月降息概率一周之内便由 10%大幅提升至 100%;美股连日大跌,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超 1000 点的跌幅创五年之最,美债利率大幅下行至 200 年来的新低,黄金先是突破至七年高位,后开始下跌。
图表1 :
CME 预测 3 月 月 FOMC 会议美联储降息概率
图表2:
:
疫情期间美股表现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3:
:
疫情期间美债表现
图表4:
:
疫情期间黄金表现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的系列报告,将从全球价值链出发,研究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冲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本篇侧重于中国疫情的外溢效应。
02040608010001-01 01-15 01-29 02-12 02-26降息概率(<1.5-1.75)维持不变概率 (1.5-1.75)加息概率(>1.5-1.75)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01-02 01-16 01-30 02-13 02-27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01.11.21.31.41.51.61.71.81.92.001-02 01-16 01-30 02-13 02-27(%) 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2-30 01-13 01-27 02-10 02-24(美元/盎司)
伦敦现货黄金:以美元计价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规模: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从全行业增加值上看,我国的全行业增加值位列全球第二,与美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在于体现在服务业方面。仅考虑制造业,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 2011 年便已经超过美国,近年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业工厂。在具体的行业方面,我国的主要制造业行业大类规模均已超过美国并稳居世界第一,但如果进一步区分制造业生产方式,出口加工工业仍在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中国并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图表5:
:
值 全球全行业增加值 top4
图表6:
:
值 全球制造业增加值 top4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参与度:整体参与度较高,中游特征明显 Wang et. al.(2017)将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划分为后向参与度和前向参与度,前向参与度表示一国与国外产业链上游的联系程度,后向参与度表示一国与国外产业链下游的联系程度。下图说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虽不及美国,但整体参与度已经较高,具体行业的参与度与本身特性以及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
图表7 :
2017 年 年 我国和美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资料来源:
UIBE GVC Indicators, 华泰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万亿美元)美国 中国日本 德国0.00.51.01.52.02.53.03.54.0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万亿美元)中国 美国日本 德国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及纺织产品皮革,皮革和鞋类木材及木和软木制品造纸、印刷和出版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化学品及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其他非金属矿物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光学运输设备其他制造业食品、饮料和烟草皮革,皮革和鞋类造纸、印刷和出版化学品及化学制品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电子计算机光学运输设备0.000.050.100.150.200.25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前向参与度后向参与度中国 美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更高中国制造业行业拟合线:前向参与度基本与后向参与度同向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美国的制造业呈现出典型的两级分化现象,消费品制造业的后向参与度远高于前向参与度,而高技术制造业如电子计算机光学行业、化学品及药剂行业的后向参与度低于前向参与度,说明美国的制造业多处在消费品生产链的下游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的上游,而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表现较为均衡,非常明显地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间位置,这与我国的出口加工工业比重高的特性相匹配。
发展阶段:高技术行业上游化与核心化 通过不同行业的国内增加值率以及上下游位置指数,可以揭示中国产业链的发展水平。从国内增加值率上看,各行业的国内增加值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走势,说明我国制造业的附加能力在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环节参与的深化;行业位置上看,我国的基本原材料行业如基本金属、非金属矿物的上下游位置改变不明显,但是高技术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光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正在往更加核心的上游位置发展。
根据产业链的“微笑曲线”理论,我国制造业正在往先进制造的方向快速前进。
图表8:
:
我国制造业位置和增加值率
资料来源:
UIBE GVC Indicators, 华泰证券研究所
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7075808590950.6 0.7 0.8 0.9 1.0 1.1 1.2国内增加值率(%)上下游位置指数其他非金属矿物 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 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光学 运输设备 纺织品及纺织产品化学品及化学制品下游 上游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中国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 在疫情影 响下, 中国国内 部分 产业链停工,导致产能无法全部释放,对全球价值链 造成 影。
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占据较高的地位,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较大。一方面,生产能力降低使得中国制造对前向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导致价值链前端的产业受到需求冲击;另一方面,产能不足使得后向中间品的提供渠道受阻,后向产业链由于缺少原材料而受到供给冲击。通过 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nter-country input-output table,ICIO)的分析,中国产业链与其他主要国家、行业的联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表9 :
ICIO 揭示的 我国与全球价值链的前后端联系 电子计算机光学纺织服装皮革电气设备
电子计算机光学化学品和药剂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非能源矿物和基本金属澳大利亚巴西能源俄罗斯沙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日本德国农林牧渔美国巴西建筑业 全球各国机动车辆韩国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墨西哥纺织服装皮革印度越南中国产业链电子计算机光学美国韩国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日本 注:箭头前端是下游(中间品投入),箭头尾端是上游(中间品输出)。
资料来源:OECD ICIO,华泰证券研究所
关于 ICIO 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点说明:首先,由于研究的是产业链的传导作用,因此我们仅关注产出的中间使用部分(即作为中间品投入下一步的生产环节),而暂时不考虑最终使用(消费、资本形成等);其次,当前主要研究国内产能冲击对国外供应链的影响,所以暂时不考虑国内不同部门之间产品的流动与供给;最后,我们的计算大部分从总产出出发而非增加值,因为产业链中生产环节的投入是以总产出为基础的,只要一种中间品的产出不足,便足以对产业链下端的生产造成影响,无论该环节的增加值率是否较高。
需求链:中国对价值链前端的影响 从国别的角度来看,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沙特阿拉伯是我国的主要中间投入品进口国。其中, 韩国是我国中间投入的第一进口国,其次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2015 年, 以上四个国家和地区供应的中间品占到的 我国全行业境外中间品需求的 38%。
。其中,我国对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中间品比较单一,主要为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而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中间品的进口产品分布较为广泛。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10 :
2015 年,中国大陆 产业链吸收的主要 境外 中间品(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OECD ICIO,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2015 年,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19%)、能源矿产开采和提取(13%)、化学品及药剂制品(10%)、非能源矿产开采(7%)、基本金属(6%)、农林牧渔产品(4%)、机械设备(3%)、电气设备(2%)、机动车辆拖车及半挂车(2%)等行业成为我国主要进口投入品。括号中数值表示该行业进口中间品占我国境外中间品总需求的比重。综上,我国的产业链需求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对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等原材料需求(以出口加工为主),主要进口国为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马来西亚; (2)对能源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3)对化学品和药剂制品等高技术原材料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韩国、美国、日本。
(4)对非能源基本矿产和基本金属等基础资料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
(5)对农林牧渔等农副产品,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巴西。
(6)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车辆等工程机械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德国。
供应链:中国对价值链后端的影响 哪些行业的中间品对海外冲击大?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衡量中国产业链对 全球 价值链 后端 的影响。第一,中国各行业的最终产品供国外生产中间使用的金额 , 衡量了中国的产能不足对国外下游行业影响的规模效应。电子计算机、纺织、电气设备、基本金属等行业的供应国外中间使用规模较高,将对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造成较大的规模影响。
>100,00050,000-100,00030,000-50,00015,000-30,000<15,0000 40,000 80,000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化学品...
篇三: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青年研究 04/202035Ben Kan Te Gao本刊特稿青年“勇敢群体”及其特征:以中国青年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视角□ 谭建光 王小玲 苏 敏摘 要:中国新冠肺炎防疫战对青年的生活与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本次防疫战中,青年的心态经历了猜测—惶恐—冷静—自信—勇敢五个阶段,诞生了十大青年“勇敢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在这场防疫战中的心态变化和行动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青年“勇敢群体”的类型和特征,为把握特殊社会状态的“青年画像”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关键词:青年;防疫;惶恐;担当;勇敢群体2020年伊始,一场全民战“疫”,改变了14亿人的春节假期节奏,给青年平静的生活带来波澜和震动。在这次防疫战中,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激励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防疫战,做出贡献,锻炼成长。青年作为最大量的年龄群体之一,“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地卷入战“疫”之中,一方面工作生活各方面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越来越主动参与到防控疫情蔓延、服务社会他人的行动之中,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疫情是对青年的挑战和考验,面对疫情更激发出青年的思考和行动。为此,探讨中国青年在这场战本刊特稿Ben Kan Te Gao 【编者按】当前,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进行防控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在这场防疫战中,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青年突击队冲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青年党员/团员、青年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青年建筑工人、青年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大中学生等等,这群曾经在大家眼中还是“孩子”的 90 后、00 后青年,在特殊时期表现得勇敢、独立、坚强,在疫情面前书写大爱、责任与担当。本刊以这一组文章,探讨中国青年在这场战“疫”中的心态和行动机制,分析突发疫情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行为表达、心态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并对进一步做好重大疫情下青年情绪管理和自我关怀提出对策,为夺取防控疫情斗争的最后胜利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中国青年研究 04/202036Ben Kan Te Gao本刊特稿“疫”中的心态变化和行动演变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研究发现及方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是一个社会突发事件,“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应对风险启动的特殊措施。根据防范传染、隔离防护的现实要求,笔者通过网络和媒体、微信和QQ等渠道收集各种材料,跟踪研究分析,探寻青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形态变化和参与特点。在整理和分析资料中发现,“惶恐”和“勇敢”是表述青年在防疫战过程中变化的关键词汇。“惶恐”体现青年在疫情“突如其来”“气势汹汹”的时候所产生的担忧和害怕;但是并没有达到“恐慌”的程度,没有出现明显的惊慌失措、秩序混乱。“勇敢”体现在青年逐渐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强力部署“疫情防控阻击战”,逐渐了解避免传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方式方法之后,就不害怕、不恐惧,而是有胆量、敢于面对、敢于参加“战疫”,发挥专业特长或者志愿精神,为防疫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诞生青年“勇敢群体”。这恰恰是培养青年现代人精神,培养青年现代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途径。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查阅理论研究文献,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参与社会风险防范与治理,特别是“非典”疫情防控治理的资料进行分析,提供参考借鉴。二是通过网络、媒体、微信群、QQ群等,收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青年参与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三是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参与疫情防控的心态变化、行动特点。四是设计和发放《广东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专项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330份,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试图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青年从惶恐到勇敢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青年“勇敢群体”的类型和特征,为把握特殊社会状态的“青年画像”提供新的理论视野。二、青年防疫心态变化:从惶恐到勇敢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的心态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和轨迹,经历了信息封闭时期的惶恐和焦虑,逐渐转变为信息公开时的勇敢面对,政策贯彻时的积极配合,经受了磨炼和成长,值得深入研究分析。1. 青年的猜测心态与“谣言蔓延”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看,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最早在2019年12月初期就出现第一个病例,随后陆续增加。但是,因地方政府和疾控机构“不公开、不透明、不负责任”的做法,导致社会“谣言四起”“诸多猜测”。青年作为社会成员中的活跃分子,是微信、微博、QQ、网络等传播信息的主力军。因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并存,权威机构信息不明,引发社会议论,造成青年的心态不稳定、有波动。因此,在李文亮医生去世后,国家监察委派出工作组到武汉,彻查“训诫”事件,以求向公众公开真相,赢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强烈支持。2. 青年的惶恐心态与“焦虑感染”由于前期防控不力与失策,导致在疫情蔓延严重的时候,武汉市只能采取封城的特殊措施。一方面,宣布封城的时候处置不及时,前后有500万人离开武汉到了全国各地;另一方面,政府前期对于封城后的市区治理和医疗救治缺乏足够力量,缺乏积极准备。这样,就造成广大民众包括青年的惶恐心态。从青年群体看,出现两种心态。一是留在武汉市区的青年,顿时茫然、不知所措,对前景和未来充满疑虑。尤其是许多无法进入医院治疗,“留家治疗”的病人出现危重和死亡,对青年冲击特别大。二是离开武汉奔向各地的青年,感觉流离失所、缺乏依托。我们在网络浏览到《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2019年12月21日写道:“旅行回来发现我的番茄熟了一颗,揣在兜里带回家想给我爸妈尝尝。”2020年1月写道:“妈妈走了(新冠肺炎去世),别回别赞我不想回复了。”2020年2月8日凌晨3点写道:“爸爸,我把你也弄丢了(新冠肺炎去世)。你去找妈妈,然后等我,我们一起回家。”直至2020年2月8日11点51分写道:“我好害怕,我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历时一个半月的日记,从欢喜到焦虑,到惶恐、悲伤、绝望,在网络传播之后,引起社会公众包括青年的强烈反应。这时候,青年从个体的焦虑汇聚成为集体的焦虑,酝酿着对早期地方政府、疾控机构的不满和怨言。因此,当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坚决措施,更换湖北省、武汉市“主帅”,强力推进救治患者、阻断传染渠道、保护人民健康的时候,就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积极支持。这时候,青年看到了防控疫情、恢复生活秩序的前景和希望。3. 青年的冷静心态与“理智判断”青年在经历猜测、惶恐、躁动等心态变化之后,
中国青年研究 04/202037Ben Kan Te Gao本刊特稿学会理性和冷静地判断形势,寻求“积极自救”和“摆脱困境”的途径。从“湖北青年”群体看,不仅仅武汉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严重局面,周边多个地市也面临疫情蔓延的严重局面。
面对疫情的严峻性,虽然“最严封控令”对于青年的生活有较大影响,但是湖北青年却从中看到防控疫情、恢复秩序的希望,能够沉着理性地接受,按照政府管制要求安排生活。这样一种冷静和理智的心态是青年度过惶恐、走向稳定的新环节。从全国各省市的青年看,为了支持与配合“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从最初对“隔离观察”“居家防控”等不理解、有怨言,到越来越理解和支持,并且成为面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宣传解释,协助加强“全民防控”的活跃力量。4. 青年的自信心态与“正视困难”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特殊性”。经常听社会上说90后独生子女依赖性强,00后优越环境导致脆弱,等等。然而,在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却可以发现青年更快响应党和国家的防疫号召,更快理解和执行各种防控措施,更多面向中老年长辈宣传解释防控必要性。也就是说,青年成为对社会变化新趋势以及社会治理新措施最快适应、最快响应的群体,这是基于青年群体在防疫战中建立的新自信、新自觉。从防疫战进程资料看,青年的自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渐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从对疫情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到防疫信息公开、专业辅导增多,青年信心从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中建立。二是对医疗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相信救治和防控的专业力量。三是重建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在中央调整湖北及武汉领导后,建立对地方党政部门的信心和对社区农村机构的信任。不仅仅是湖北青年从这些变化中获得信心,全国青年也从这些变化中获得力量。5. 青年的勇敢心态与“参加战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年从被动的猜测、惶恐、躁动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冷静、自信、迎战心态,逐渐培育“勇敢”的特质,成为新时代青年最珍贵、最值得发扬的品质。陆士桢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分析,“重大的灾害对社会是一次巨大的震动,但同时也是凝聚民众人心和力量的一个机遇,一场灾害过后,往往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因此,灾害应急志愿服务对提升志愿者服务精神,历练志愿者的意志品质,都会具有更突出的作用” [1] 。我们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年的勇敢品质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实践的磨难和锻炼中形成的。青年经历了恐惧和惊慌之后,学会正视它、了解它、抗击它、战胜它,这是一个艰难而有益的成长过程。从参与防疫服务的志愿者看,中青年是主要力量。当青年群体产生“勇敢”意念、具有“勇敢”品质、传播“勇敢”精神之后,就涌现大量的优秀青年医护人员“上前线”、优秀青年建筑工“上工地”、优秀社区青年工作者“上阵地”、优秀青年志愿者“上岗位”,构筑起防控新冠病毒人民战争的“长城”。表1:您(防控疫情志愿者)的年龄阶段是(单选题)选项 小计 比例A.18岁以下 45 3.38%B.18~25岁 232 17.44%C.26~35岁 251 18.87%D.36~45岁 412 30.98%E.46~55岁 334 25.11%F.56~65岁 55 4.14%G.66岁以上 1 0.0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330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2月“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问卷调查数据我们追踪和分析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心态变化,归纳出猜测—惶恐—冷静—自信—勇敢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青年经历了从匆促面对到自主应对,从消极悲观到积极迎战的转变,体现90后、00后一代新人的磨炼与成熟。尤其是在面对疫情、迎战疫情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青年“勇敢群体”,是经历疫情灾难之后的坚强力量,是经历防疫实战之后的中坚力量,预示着中国新时代的寄托和希望。三、战“疫”诞生的青年“勇敢群体”回顾和分析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青年“勇敢群体”的诞生和发展值得关注、值得研究。我们认为,青年“勇敢群体”不是天生造就,也不是先天设定的,而是在面对灾难、勇敢迎战过程中涌现出来、凝聚起来的特殊群体。青年“勇敢群体”是经历惶恐、躁动之后,学会不害怕、不回避,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运用自己的勇气、力量、经验、智慧去战
中国青年研究 04/202038Ben Kan Te Gao本刊特稿胜困难、解决问题的新兴群体。在这次战“疫”中,涌现出“十大青年勇敢群体”。1. 勇敢冲锋者 — 青年党员、团员这次防疫战中,冲在前列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成为“勇敢群体”的示范代表。2020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提出“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2020年2月1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提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以共青团员为政治骨干和主体,把发挥作用的绩效作为检验团员团组织先进性的主要标准,以爱国、奉献、争先、创优为追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钟南山院士带领救治战场“火线入党”的青年新党员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上海华山医院共产党员、院长张文宏说道:“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体现了党团员在防疫战中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青年党员、共青团员成为定点医院救治团队的“主心骨”“核心骨干”,成为防疫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先锋队”“冲锋号”,成为社区、农村安全防护的“红旗手”“急先锋”。这些党员、团员的率先行动、身先士卒,给群众带来希望、给群众带来力量,坚定了广大青年战胜疫情的信心。2. 勇敢逆行者 — 青年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力量。湖北及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都战斗在一线,全国有4万多名优秀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及武汉,紧急参与病人的救治工作。他们中大多数是青年医生、青年护士,有的从大年初一就赶赴定点医院,参与患者救治工作。他们不仅仅要奉献专业、经验、时间、精力,而且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湖北省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3000多例。人民群众称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向着“危险的地方”前行。这个群体的勇敢精神和敬业态度感动了社会、激励了人民。3. 勇敢冲锋者 — 青年解放军官兵从2020年2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晚上,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分赴武汉,参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随后解放军官兵又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以及其他定点医院进行维持秩序、推进治疗的工作。至今已有4000多名解放军医护人员,以及一批批解放军官兵前来武汉参与救治和管理,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为加快病人救治...
篇四: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No.05-06中国发展观察 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与应对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扩散加快,感染人数快速增加,给欧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目前,中国疫情渐趋稳定且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但来自欧洲地区的外部输入压力有所增加。中欧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放缓疫情在欧洲的扩散,减轻我国外部输入压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合作应对疫情的契机进一步提升中欧全方位合作水平。欧洲新冠疫情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欧洲新冠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难以出现显著好转。(一)欧洲整体传染范围较广,感染人数快速增加,治愈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态势目前,欧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达到44个,覆盖欧洲所有国家。3月14日至3月20日,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从39039人增加至115484人,增幅达195.82%,3月20日当天新增确诊人数超过20000人;治愈率从3月14日的4.08%提高至3月20日的6.48%,同期死亡率从4.08%提升至4.55%。(二)疫情发展不均衡明显,部分国家疫情较重分地区看,南欧地区累计确诊人数较多,截至3月20日达到64377人,占欧洲感染总数55.7%,中欧和西欧欧洲新冠疫情形势研判及中欧合作应对疫情的建议 谈俊 胡华地区感染人数占比分别为21.8%和17.35%,北欧和东欧地区感染人数占比相对较少,分别为4.45%和0.64%。分国家看,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疫情相对较为严重,截至3月20日,四国累计确诊人数达到90093人,占欧洲确诊人数的78.01%。(三)欧洲新冠疫情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欧洲国家采取了“封城”、关闭边境、强制减少人员集聚、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等措施,还通过加大逆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对冲疫情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截至目前,上述政策成效尚未很好显现,未来欧洲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压力仍较大。1.疫情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欧洲地区国家较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疫情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各国应对疫情的能力也不同,导致各国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重症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等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增加了准确判断欧洲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的难度。2.整体形势将更严峻。随着进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检测人数的增加以及东欧、北欧和南欧部分国家从疫情发展初级阶段转入感染人数快速增加阶段,可能出现不同国家相继进入疫情高峰阶段的发展态势,欧洲地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数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快速增长,且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疫情形势的日趋严峻也将导致更多欧洲国家关闭边境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东欧和南欧部分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医疗系统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能力较弱,防控不当将会对该地区国家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引发社会动荡。3.持续时间预计将较长。目前阶段,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增加仍然较快,整体峰值水平尚未出现,预计新冠疫情夏季之前结束的可能性较小。如果2020年冬天之前没有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欧洲地区疫情持续一整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4.死亡率预计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当前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整体死亡率相对较高,超过4%,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欧洲地区新冠疫情死亡率在未来一个时期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甚至会出现阶段性上升。欧洲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扩散,欧洲各国在应对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困难,未来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一)医护人员不足和医用防护物资短缺制约了疫情防控成效新冠疫情快速扩散使欧洲各国医疗卫生系统短期内承受了巨大压力,医护人员不足问题凸显,不少重症患者难以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因医疗挤兑而导致的公共卫生系统失灵风险陡增,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加快了病毒传播和疫情扩散。目前意大利、瑞典等多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医用防护物资短缺问题,而欧盟成员国对防护物资库存、需求与生产能力的评估尚未完成。(二)老龄化水平较高加大了欧洲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度222020中国发展观察 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与应对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存在不同程度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后重症率和致死率也相对较高,需要投入更多医疗资源施救。欧洲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寿命较长,老龄化水平也较高,部分国家老龄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除日本以27%位居第一外,其余四个均为欧洲国家,分别为意大利(23%)、德国(21%)、法国(20%)以及英国(19%)。老龄人口众多成为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死亡率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加大了疫情应对难度。(三)以本国为主的疫情应对方式难以充分发挥欧盟的协调作用目前欧洲各国在应对疫情中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德国出于保障本国应对疫情的需要,目前已禁止出口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品。虽然近期欧盟层面将限制病毒传播、确保口罩和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供应、促进疫苗研发以及应对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等确定为当前的四项紧急任务,并希望成员国间建立防疫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防控事务对接,但成员国在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方面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如对于应对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法国希望采取统一协调的财政刺激政策,而德国则对加大公共财政刺激力度持谨慎态度。新冠疫情对欧洲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快速扩散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短期内欧洲经济出现震荡难以避免,同时也会对欧洲的一些领域产生长远影响。(一)短期经济下滑不可避免,中长期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加大。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对欧洲制造、餐饮、航运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失业率有所提高,加之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影响,短期内欧洲出现经济增速下滑和金融市场动荡不可避免。针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欧盟和欧洲多个国家加大了刺激政策力度。一个重要举措是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降低经济因短时间流动性不足而出现进一步衰退的风险,如3月12日,欧洲央行表示将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并同时通过流动性工具和提高银行业监管灵活性等举措为欧元区注入额外流动性;3月18日,欧洲央行又宣布了7500亿欧元紧急资产购买计划;瑞典央行也计划通过银行向瑞典企业提供5000亿瑞典克朗贷款等。疫情好转后,随着欧洲经济逐步趋稳向好并步入正常发展通道,需要退出非常规刺激政策并使市场上的流动性规模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但流动性减少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市场上大量流动性的存在预计将加大资产价格波动幅度,甚至导致出现资产价格泡沫。(二)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多年来欧洲一直致力于提升一体化水平,并取得实质性成就,但近年来欧洲内部反对一体化的声音逐步增强,英国脱欧进一步提升了各界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欧盟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成效将对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如果欧盟能够采取得力措施使疫情得到较好防控,并能减轻疫情对成员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或许将借此加快推进;反之,在欧洲迫切需要合作应对疫情的情况下,如果欧盟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则对欧洲一体化的质疑将进一步增加,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将放缓。(三)围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或将出现新一轮博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曾通过“协调财政响应”措施给成员国以更大财政自由度对冲危机影响,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欧盟意识到严格财政预算约束的重要性,并出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以加强成员国财政纪律。但欧盟成员国内部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德国赞同并大力推动加强财政纪律,法国等国则坚持应给予成员国更大财政自由。此次疫情暴发后,意大利已推出325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并请求欧盟赋予其更大财政自由度,此举或将引发其他疫情较重国家效仿,法国等国则可能借此次疫情提出放松目前的财政约束,提升成员国在财政预算和公共债务问题上的自主权。(四)欧洲疾病防控系统有望出现重大调整。目前,欧洲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建立了包括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成员国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预警和应对系统。但此次疫情暴露出这一系统的不足,需要进行大的调整。未来调整的主要方向包括:建立健全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储备系统;提升欧洲疾控系统权威,使其能够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调剂成员国医用防护物资余缺;建立和完善更紧密的成员国间疫情防控合作机制。中欧合作应对新冠疫情的建议(一)多层面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合作,减轻疫情冲击。为欧洲医疗防护用品短缺和疫情防控能力薄弱的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分享我国防疫、抗疫经验,为欧洲国家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供意见和建议。(下转62页)
622020中国发展观察 聚焦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保险自发自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介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其中,德国和日本通过企业和其雇员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进行筹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也是这种筹资模式;英国和加拿大则采取一般税收筹资模式。美国迄今为止没有建立统一的全民医保制度,其中,联邦老人医疗保险(Medicare)的住院保险(Part A)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门诊(Part B)和药品保险(Part D)由参保人按月缴费;政府负责筹资的是医疗救助(Medicaid)和儿童医疗保险(CHIP)。在上述发达经济体中,不管是施行国民健康制度的英国,还是实施社会医保制度的德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政府均不对医疗服务进行行政定价。医疗价格及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均通过供需双方平等谈判协商形成。需方由医保经办机构组成,供方则包括医疗机构(协会)、医师(协会)和医药及器械企业(协会)三方。在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医生作为独立的医疗服务供给者,而非从属于医疗机构的雇员,独立参与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谈判。医保亦将医生作为独立的医疗服务供给者签订服务合同。简言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政府专司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职能,不直接参与价格和支付标准谈判,更不能进行行政定价,也不会直接参与医疗服务供给和医保经办业务。例如,美国联邦老人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由独立签约方(Medicare Administrative Contractors,MACs)负责具体经办。全美被划分为15个管辖区,每个辖区通常包括几个州,每个辖区都有一个签约方负责为该区域的医疗机构和被保险人提供服务,包括理赔、医疗机构加入合约、医疗机构服务、医疗审查、上诉等。作为监管部门,Medicare和Medicaid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负责制定标准,包括赔付速度、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等。德国的法定医疗保险由上百家分散的疾病基金会(Sickness Funds)具体经办管理。疾病基金会是非营利准公共组织,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上的自治性法人,自负盈亏。德国目前有六大类、134家疾病基金会,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其中任何一家,疾病基金会不得拒绝申请者。实施经办体制改革,主管政府要履行如下职责:第一,保证资金的运营有明晰公平的规则,并且相关各方按规则办事,违规者受到法律或行政制裁;第二,凡医保经办方,有义务信息公开,披露虚假信息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接22页)加强我国与欧盟在疫情防控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升欧盟应对疫情成效,助力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作用,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疫情发展趋势研判,提高政策协同性,增强疫情应对合力。分享我国复产复工经验,为欧洲国家早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参考。(二)加强中欧宏观政策协调和经贸合作。疫情给中欧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及双边经贸往来造成的冲击难以避免,对此,应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合作,为早日恢复和扩大双边经贸创造条件。加快推进达成并积极落实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尽快扩大双边投资规模;适当降低中欧双边关税水平,降低商品销售成本,切实保障双方销售渠道畅通,提升商品销量,减轻对双边贸易规模下滑的影响。加强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及相关国家货币当局政策协调,避免因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出现政策套利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强双方在债务、汇率、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的协作,防止债务危机、汇率大幅波动以及跨境资本频繁大规模流动对双方金融市场造成深度冲击,进而加剧经济衰退。加强中欧在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稳健性方面的合作,提升双方金融系统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能力。加强预期引导合作,提振中欧金融市场信心。(三)建立并完善中欧合作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长效机制。加强中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合作,完善中欧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及时相互通报制度。推动欧洲知名病毒研究机构与中国相关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加大对中欧在传染性病毒领域科研合作的支持力度,对该领域一些重大项目进行联合科研攻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欧传染性疾病防控物资储备互助机制,增强中欧面临强传染性疾病的应急能力,降低出现大范围医疗挤兑的可能性。将提升中欧公共卫生系统合作水平纳入未来5年中欧合作规划,增强中欧在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域合作的制度保障。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篇五: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体会文章-艰辛历程彰显伟大力量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历程载入史册,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疫斗争的辉煌篇章,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壮丽画卷,这是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时代强音。
6 月 7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约 3.7 万字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这份重要文献传递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国际人士赞之“为全球抗疫事业带来启示和鼓舞”、具有“世界性的科学价值”。
白皮书详细梳理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以来中国抗击疫情的时间线。坦坦荡荡,真实记录 5 个阶段 126 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面对疫情大考作出的关键决策、采取的关键举措、取得的关键成效。密集且清晰的时间经纬,标注着中国
抗疫的艰辛历程,凝结着 14 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既有力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诚如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所指出:“未来,历史学家很可能会把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视为世界范围内遏制新疾病传播的典范。”
透过中国抗疫时间线,可以清晰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一个个重大关头的重大决策,一次次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国迅速扭转疫情局势。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在中国实地考察后分析流行病学曲线时所强调,“每一条线背后都是中国领导人了不起的政策决定”。
透过中国抗疫时间线,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情怀和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世界有目共睹,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之光照耀下,中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对领袖高度信赖,对党和政府高度信任,自觉扛起责任、为国分忧。在 2020 年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中,中国人民对中国各领域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信任度综合指数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首位,折射出历经疫情磨砺的中国人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拥护和信赖,对中国制度更加充满信心。
透过中国抗疫时间线,可以看到全球抗疫的中国担当与贡献。中国本着依法、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
控国际合作,并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在疫情初期就向国际社会发出清晰而明确的信息;个别国家的“甩锅”推责者所诬称的“延误”和“隐瞒”,是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自然》《科学》《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连续几个月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认为中国有效控制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展现了真正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历程载入史册,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疫斗争的辉煌篇章,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壮丽画卷,这是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时代强音。贯穿这一艰辛历程的伟大力量,化为中国战胜困难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托起中国与世界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美好希望。正如白皮书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车轮依然滚滚向前。”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不断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与各国人民携手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六: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工作研究 南方论刊·2021 年第 6 期“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全方位多角度开放的重大举措,自 2013 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七年的建设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广阔舞台,与此同时人文交流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驱动力[1] 。但 2019 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政治、经济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一、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意义通常人文交流包含人员、思想、文化等三个层面的交流合作。它是促进各国人民彼此了解、认识的重要渠道,其目的是实现不同区域文化、价值的互相认同和个性差异文化的协调。人文交流也是国家对外关系中仅次于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之外的第三大发展动力[2][3][4] 。但人文交流不同于国家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与信任的纽带,它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贸交流更深刻,它与其他外交手段相比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5] 。人文交流则是由政府和民间双向推动,其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对象多元,在对外关系中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疫情背景下,人文交流更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一)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抗疫,共克时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以民众的互动、互知、互识为基础,通过民间的沟通交流,彼此在文化上和情感上相互理解和认同,并产生一定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从而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既有民间的互助交往,也有高层的访问交流。在疫情背景下,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互支持、共同抗疫,展现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精神。2020 年 2 月,在疫情爆发之初的严峻时刻,“一带一路”各国人民心系武汉,情系中国,在物资和精神情感上给予了大量支持。如巴基斯坦捐赠出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蒙古国向中国捐赠 3 万只羊、缅甸政府捐赠的大米、斯里兰卡提供的茶叶等等。还有动人的故事,如蒙古国小姑娘捐赠的 999 元零花钱,同时祝愿病毒赶快散去;韩国新任驻武汉总领事“逆行”赴任;多国在捐赠抗疫物资时打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的祝福语[6] 。这些例子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祝愿。此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尽己所能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例如中国向意大利、塞尔维亚、老挝等多个国家派出援助医疗专家队,向巴基斯坦、伊朗、蒙古、日本、非洲等国家提供检测试剂盒,毫无保留地向多个国家分享治疗经验和中国方案,积极协助相关国家抗疫。在疫情肆虐之际,“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抗疫,增进了共克时艰的真挚情谊。(二)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意义、挑战与建议赵岩何思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抗疫、共克时艰;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增进友谊;还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重启、复苏发展。同时新冠疫情也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员往来停滞、经济活动受阻、负面舆论显现等几个方面。面对冲击我们更应该做好民心相通工作,提高“一带一路”理念认同;推动创新发展,培育“一带一路”新业态;加强舆论建设,讲好“一带一路”抗疫故事;从而化解疫情挑战,推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冠肺炎疫情
82治互信,增进友谊“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国家公信威严的根基。政治上的互信则是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但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一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多个领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往往可以带动国家之间经济、政治上的发展,建立互信关系。人文交流不一定产生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但没有人文交流的政治互信是没有生命力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一带一路”正是秉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才得到沿线国家和民众的积极响应和信任。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将会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文化、经济、政治上的认识和理解,增进情感友谊,促进政治互信。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抗疫合作,保持密切沟通交流,提供抗疫药品、检测试剂等抗疫物资,保持跨境货物的畅通。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 36%,运送包括防疫物资在内约 2.7 万吨货物,为沿线国家送去急需的口罩、防护服等,有效助力全球抗疫[7] 。同时高层保持视频、电话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加强抗疫合作,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厚友谊和理解互信。(三)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重启,复苏发展。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8] 。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只有两翼共振,才能比翼齐飞[9]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基础,古代丝绸之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跨越高山沙漠,排除艰难困苦,形成了商品贸易走廊,推进了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和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同时人文交流也为商品贸易注入了更多的生机,提供了更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古丝绸之路历久弥新,拥有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发挥优势资源,提升开放水平,为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格局。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贸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一带一路”的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都为抗疫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比如:中欧班列持续高频率发车,畅通国际供应链,保障抗疫物资运输发挥积极作用;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建设积极运行,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电力[10] 。疫情阻挡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定步伐。中国企业承建的中老铁路防控建设“两不误”项目持续推进,柬埔寨双燃料电厂项目施工进入高峰,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些实质“硬核”项目的推进激发了各国参与共建的热情和信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进一步推动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强抗疫合作,开展复工复产经验交流与政策协调,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动力。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逆势增长 11.7%,贸易额增长 3.2%,为各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提供强大助力[11] 。10 月份王毅外长出访东盟五国,签署了相关贸易协定,发展友好关系。在疫情背景下,加强各种渠道的人文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缓解疫情经济冲击和经济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的现实挑战新冠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背景下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受到了严重影响,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员往来中断,直接人文交流受阻新冠疫情令全世界人民始料未及,各国民间往来被迫中断。疫情的反复性和持续性对“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构成了全新的挑战。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国外疫情仍在持续肆虐,许多欧美国家已经进入了第二波疫情。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达 4989 万人。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各国均采取了“封国”“封城”等高强度的出入境管控措施,切断人员往来。这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被迫受阻。旅游交流是“一带一路”进程中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国民间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中国与沿线多个国家共创文化旅游年,开展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文物展等多项人文交流活动,大大推进了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同时也拉动“一带一路”国家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经济增长。2019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入境中国外国游客达 1.45 亿人次[12] 。这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疫情,沿线各国人员流动和人文交流受阻,旅游、航空、餐饮、酒店等产业瞬间瘫痪,失业人员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计,2020 年全年国际游客量将下降 60-80% [13] 。疫情封锁和边境限制等防疫措施不仅影响了“一带一路”旅游交流,还对教育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等多个人文交流路径造成了影响。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取得较好成果,但由于疫情,多种教育交流合作不得不在线上开展视频会议、线上教学及线上学习等,但是国际学生招生、留学生互派、境外合作办学、中方派遣教师等多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严重受阻。再如青年夏令营、青年大联欢等“一带一路”
83青年交流活动也受到了影响。(二)经济活动放缓,合作交流面临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带一路”产生影响是多方面,除了中断人员往来,同时也对沿线经济合作项目产生了冲击。尤其是防控不力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衰退严重,部分项目建设停滞。多数国家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而经济合作被迫成为次要问题。疫情导致人员交流受阻,经济收入大幅下降,“一带一路”合作交流面临着更大的考验。首先,“一带一路”经济项目建设放缓。由于抗疫限制措施,中方人员无法及时返回,或者返回需要接受长时间的隔离,项目按期完成会受到影响;加之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阻,“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需要的原材料、施工设备等都很难及时到位。因此部分经济合作项目将会放缓。其次,“一带一路”建设面临金融风险。部分“一带一路”项目因疫情出现延期、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沿线国家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多国出口收入大幅下降,可能会引发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 [14] 。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此类问题对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出考验。第三,部分西方政客认为“中国正在通过支援各个疫情严重的国家来扩大经济实力”,指责“中国破坏世界经济”,一些别有用心者试图挑拨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抗疫支援产生负面情绪[15] 。因此,如何发挥人文交流在经济建设上的作用,维护“一带一路”合作大局,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三)负面舆情显现,无端抹黑屡见不鲜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及相关媒体对中国抗疫取得的成绩、对世界抗疫作出的贡献给予正面高度评价。但有部分不负责任的西方政客和媒体利用疫情炒作“中国病毒论”“向中国索赔论”等议题,对中国抗疫精神、中国治理模式、政治体制进行肆意抹黑和无端指责。同时也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质疑,甚至将病毒全球蔓延与“一带一路”建设联系在一起,企图利用疫情改变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认知和沿线国家的对华的态度。个别西方政客不愿看到自身防疫不力,更不愿承认中国抗疫取得的成绩,尤其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在共同抗疫过程中,对中国应对模式、应对办法更加信赖,从而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此他们不惜歪曲事实、炮制数据,抹黑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16] 。另外,一些政客煽动“过度依赖中国”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过度依赖中国,缺少当地人员的参与,在疫情下导致多个“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断,凸显了沿线国家对中国人员、设施和资金的过度依赖,并质疑“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共赢,制造中国负面舆论[17] 。此外,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在疫情背景下增大,进一步加剧了中美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博弈。一些国家既是“一带一路”的伙伴国,也是美国的盟友。新冠疫情的爆发没有成为中美两国合作的契机,反而两国博弈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对华政策将会通过这些国家传递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同时美国在疫情下不断指责抹黑“一带一路”建设,试图利用疫情加强相关国家的协调合作,减少对中国企业的依赖[18] 。三、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建议通过上文分析,新冠疫情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员往来停滞、经济活动受阻、负面舆论显现等几个方面。尽管疫情给“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未出现合作项目完全停滞、难以重启的局面。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前期抗疫成功经验,积极进取,化解疫情挑战,推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再上新台阶。(一)做好民心相通,提高“一带一路”理念认同疫情背景下,更要做好民心相通工作。在“五通”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人文交流合作的基础,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一带一路”提倡公平正义,相互尊重,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加强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与信任,通过协商解决分歧,通过...
篇七: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20 年第 4 期(总第 297 期)学 习 与 探 索Study & Exploration
No.4,2020
Serial. No.297·经济学理论与思潮新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思考智 艳 1 ,罗长远 2(1.上海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2. 复旦大学 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433)摘 要:过去 20 年间,在中国发生了几次比较重大的灾难、灾害和疫情。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力的特点,而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如非典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疾病防控上取得的进步。
然而,即使在和平安定时期,我们也仍需保持警惕、居安思危。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既有病毒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规律,也暴露出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短板。
疫情之后,如果在公共卫生、生物医药、智能社会等领域有更多的投入,中国经济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动能,人民生活品质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唯有如此,才对得起疫情防控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治理能力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4-0099-07① 除非特别说明,论文数据均来自百度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90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37)作者简介:智艳,1982 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罗长远,1976 年生,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经济学博士.
2020 年春节前后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或者疫情)在全球蔓延.2 月中下旬以来,中国其他省区(市)新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但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不能大意. 与此同时,这一时间也是生产复工的传统节点,人员大规模流动蓄势待发. 从整个国家的大局来看,只顾及一端而放弃另一端,是不切实际的,更科学的方案应该是在保持对疫情严密防控和治理的同时,通过周密的规划,逐步有序地实现复工,为疫情结束之后经济工作重回正轨做好准备. 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已有的资料和数据,对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疫情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能变化做一些讨论.
一、过去 20 年间发生在中国的灾难、灾害和疫情
过去 20 年间,在中国发生了几次比较重大的灾难、灾害和疫情. ① 首先,1998 年夏天,在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 对于长江流域而言,这是继 1931 年和 1954 年之后,又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 对于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则是150 年来最大的洪水. 这场洪水给江西、湖南、湖北和黑龙江四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共导致 41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660 亿元. 其次,2003 年 3月,非典(SARS)疫情在中国快速蔓延,广东、北京及其周边省市的情况最为严重. 截至 2003 年 8月,共造成 349 人死亡.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的统计,非典疫情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1482亿元. 再次,2008 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其范围和危害很大,共导致 133 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1517 亿元. 同样发生在这一年 5 月12 日的汶川地震,震级达到 8 级,截至 9 月 25 日,共造成 69227 人遇难、17923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 在此之后直至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有十多年时间没有出现类似规模的灾难、灾害和疫情.从经济影响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在 1998 年特大洪水发生的前后三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9.23%、7.84%和 7.67%. 在非典疫情爆发的前后三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 9 9 ·
9.13%、10.04%和 10.11%. 在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前后三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 14.23%、9.65%和9.40%. 与 1998 年和 2008 年不同,非典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上行. 1997—2007 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特别是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之后,即使受到非典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保持持续上行的态势,2003—2007 年的五年间一直是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 1998 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先后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影响,经济短暂回落至 8%以下. 2008 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外部环境急剧恶化,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一个下行通道,除了 2010 年之外,再没出现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力的特点,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如非典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疾病防控上取得的进步. 然而,即使是在和平安定时期,我们也仍需保持警惕、居安思危. 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既有病毒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规律,也暴露出一些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短板.
二、多维度看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从区域维度、产业维度、宏观和微观维度,以及长期和短期维度考察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区域维度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是新冠疫情的重灾区.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既反映了它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反映了它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关联. 湖北省内黄冈、孝感等是最靠近武汉的城市. 武汉周边与长沙、南昌、合肥、郑州、杭州和南京的距离都在 250~500 公里,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重庆的距离都不超过 1000 公里. 与此相对应的,这些城市也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地区. 在湖北省内,除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分别是黄冈和孝感. ① 湖北省外,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受到的影响最大. 最近,一些城市出台了针对劳动力流动的规定,对来自这七个省的劳动力有所限制. 从经济关联看,根据福睿智库(2020)的研究,湖北省作为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上游供应链大省,此次疫情对于产业链上下游有深远的影响(见文后表). 以汽车产业为例,截至 2018 年底,湖北省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482 家,汽车产量 241.93 万辆. 由于疫情原因,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体系复工至少延期一周时间甚至更长,这对 2020 年 2 月乃至第一季度全国的汽车生产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维度看,新冠疫情与非典疫情有很大的不同. 非典疫情主要影响的是广东、北京及周边地区. ③ 截至 2003 年 4 月 28 日,临床诊断病例按从高到低依次是广东 1395 例、北京 1199 例、山西 243 例、内蒙古 114 例、天津 43 例、河北 30 例.截至 2003 年 5 月 28 日,临床诊断病例按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 2514 例、广东 1511 例、山西 450例、内蒙古 285 例、河北 216 例、天津 175 例、河北30 例. 新冠疫情不一样,截至2020 年2 月13 日,按确诊病例排序依次是湖北 51986 例、广东 1261例、河南 1184 例、浙江 1155 例、湖南 988 例、安徽934 例、江西 900 例、江苏 593 例、山东 519 例. ④总体来看,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主要在南方,作为中国经济的腹地,它们受到的影响值得关注.(二)产业维度新冠疫情发生在岁末年初,恰值春节. 与节日相关的行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体育、文化和娱乐业. 根据中金(2020)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业方面,截至 2 月 6日,春运 28 天时间内(1 月 10 日至 2 月 5 日),民航累计发送旅客 3597 万人次,同比下降 29.5%,1· 0 0 1 ·①②③④截至2020 年2 月16 日24 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 58182 例. 其中,武汉市 41152 例,孝感市和黄冈市紧随其后,分别达到 3279 例和 2831 例,https:/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 = 1658754058220003827&wfr =spider&for=pc.参见福睿智库: 《 疫情对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澎湃新闻 2020 年 2 月 5 日.数据来源于 http:/ / www. china. com. cn/ chinese/zhuanti/ feiyan/321948.htm.数据来源于 http:/ / fms.news.cn/ swf/2020_sjxw/2_1_xgyq/ index.html.
月 30 日疫情升级之后同比降幅更是高达 70% ~80%. 截至 2 月 8 日,全球已有 120 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入境管制措施. 有 20 家国际航空公司和 6 家国内航空公司部分或全部停飞往返中国的航线. 2 月 4 日至 6 日内地和非内地航线的取消率分别高达 70%和 50%. ① 在住宿和餐饮业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很大. 以西贝为例,其在中国 60 个城市有 360 多家直营店,目前仅有40 多家保留堂食业务,200 多家门店保留外卖业务. 公司预测,由于员工工资每月大概需要 1.56亿元,如果疫情持续,在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② 中国烹饪协会 2 月 12 日发布的分析报告《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疫情期间 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 100%以上;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了关闭门店,其中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以应对疫情. ③在体育、文化和娱乐业方面,《姜子牙》《熊出没》《囧妈》《唐人街探案 3》《夺冠》《急先锋》《紧急救援》 等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 根据丁安华(2020)的研究,2019 年春节假期国内电影票房59.1 亿元,占 2019 年全年票房的 9.2%. 市场机构研究预计 2020 年春节档期票房可以达到 70 亿元,占全年票房可能会达到 10%. 由于疫情的原因,市场预测 2020 年一季度电影市场的损失将超过 100 亿元. ④ 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过半,上述行业受到冲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比 2003 年非典时期更为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3 年服务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是42.03%,而在 2019 年这一比重已达到 53.9%.(三)宏观和微观维度宏观经济有“三驾马车”,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这一时点,消费受到的冲击最为强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9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是 11%. 而在2003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4%,大约是 2019 年的 60%. 在 2003 年,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是 57%,而在 2019 年这一比重是 54%. 尽管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在2003 年和 2019 年是相近的,但是目前,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今非昔比,这意味着,受到冲击的消费,将更强烈地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从微观的角度,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中国经济中,中小企业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⑤ 朱武祥等(2020)针对 995 家中小企业就疫情的影响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 85.01%的企业账上资金余额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29.58%的企业预计此次疫情导致全年营业收入的降幅超过50%;62.78%的企业将主要支出压力归结为“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租金”和“偿还贷款”的占比分别为 13.68%和13.98%;面对现金流短缺的压力,21.23%的企业会寻求“贷款”,16.2%的企业会采取“停产歇业” 的措施,22.43%的企业采取“减员降薪”的方式. ⑥(四)长期和短期维度看待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视角,即时间维度. 经济学上,长期对应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势,短期对应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新冠疫情是一个外生冲击,从短期来看(比如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内),它给中国经济制造了一个小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有下行的压力. 但从长期来看,疫情所造成的冲击,也可能给中国经济制造“结构性”升级的机会. 针对疫情的短期影响,学界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根据张军(2020)· 1 0 1 ·①②③④⑤⑥参见中金:《疫情下哪些海外市场与行业更“受伤”?》,新浪财经 2020 年 2 月 10 日.资料来源于 https:/ / www.weibo.com/ xibei? refer_flag=100808&is_hot=1.资料来源于 https:/ / weibo.com/2798564303/ ItU-eU8ggu? type=comment.参见丁安华:《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及政策应对》,新浪财经 2020 年 2 月 3 日.参见《刘世锦:中小企业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新华网 2018 年 9 月 28 日.参见朱武祥、刘军、魏炜:《数据告诉你,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到底有多大!》,https:/ / baijiahao.baidu.com/ s?id=1658318957529262389&wfr=spider&for=pc.
的判断,这次疫情冲击的范围比较大,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最可能的情况是,第一季度 GDP 增速下降幅度在 30%~50%. 假设疫情在第一季度得到控制,第二季度经济实现反弹,疫情对全年GDP 增速的影响在 0.5~0.75 个百分点. ① 陈锡康等(2020) 预测,如果是基准情形,第一季度GDP 增速会跌破 5.0%,甚至可能跌破 3.5%,但第二三四季度经济将加速发展,全年 GDP 增速将维持在 5.5%~5.8%;如果是悲观情形,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均会跌破 4.0%,但第三四季度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为 5%左右 [1] . Ox-ford Economics 是一家在全球预测和量化分析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智库,根据其研究员 Wu 和Kuijs(2020) 的预测,2020 年中国 GDP 将增长5.4%,而此前的预测为 6%,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随后几个季度有望反弹. ②业界也有一些预测. 任泽平(2020) ③ 给出了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疫情防控得力,持续时间短,对经济的冲击主要在第一季度,疫情高峰在 2月中旬,4 月结束,四个季度的 GDP 增速预计分别为 4%、6%、5.8%和 5.6%,全年在 5.4%;第二种情形,由于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延续至第二季度,但在 6 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第一季度 GDP 增速滑落至 4%,第二季度略有回升,四个季度的 GDP 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 5.8%,全年 GDP 增速为 5.2%;第三种情形,考虑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变异的可能性,以及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形势的演化比第二种更严峻,四个季度 GDP 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 6%,全年 GDP 增速为 5%. 根据福睿智库(2020)的研究,乐观来看,在疫情不出现爆发性增长并逐步可控的情况下,第一季度可能会出现 4%~5%的低增速,对全年 GDP 增速的影响幅度约为 0.4~0.6 个百分点,全年 GDP 增速有可能破 6%,预计在5.4% ~5.6%;悲观来看,如果疫情控制不当,在第一季度未能有效控制,全年GDP 增速的影响幅度约为 0.6~0.8 个百分点,预计在 5.2%~5.4%. 总的来看,各方对短期影响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2020 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大致在5.0%~5.8%.
三、从新冠疫情应对引发的几个思考(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新冠疫情重创了武汉市甚至整个湖北省,疫情后如何恢复给了中部地区这一重要省份再起的机会. 最近这几年,“中部崛起”面临新的机遇. 2014年 12 月,中央成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2016 年 1 月和 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重庆和武汉主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2019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议. “中部崛起”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教授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牛肚子理论”. 他提到在下放期间的经历,...
篇八: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p>新冠疫情的 全球 蔓延 对中国 经济 影响 的分析
( 完整 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 课题组1
2020.3.6
1
课题组组长:屠光绍;课题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张春、董昕皓、胡浩、蒋一乐、李峰、王江、吴婷、严弘、仲文娜、朱宏晖。
2
摘要:当前,新冠疫情在中国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全球呈现出扩散迹象。疫情的全球蔓延增加了全球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下滑风险。基于疫情可能扩散的国家或地区和疫情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受冲击的行业)这两个维度,我们给出疫情全球演变的三种情景分析。在较乐观情景下,中国经济经历中度的疫情(冲击其服务业两个月和制造业一个月),亚洲其他地区、欧盟和美国经历轻度的疫情(主要冲击其服务业一个月),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将在 2019 年基础上降低 0.4个百分点,跌至 2.5%;在中性情景下,疫情持续扩散,东亚和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也经历中度的疫情,全球 GDP 增速下降至 2.0%;在悲观情形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经历重度的疫情(对服务业冲击 3 个月,制造业 2 个月),全球 GDP 增速仅为 1.2%。
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显著影响。
从对行业的 影响 看,疫情对全球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直接冲击;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强烈顺周期的能源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从对 供应链的影响 看,本次新冠疫情凸显了产业外迁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风险。疫情重点地区中的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作为制造业和能源供应链的枢纽,疫情在相关国家的蔓延或将打乱全球供应链,尤其是机电、半导体、运输设备、化工以及矿物燃料等方面的供应。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极大的冲击。
从对金融市场影响看,疫情全球爆发后的第一周(2 月24 日至 2 月 28 日),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美债和日元涨,
3
股市和黄金跌,类似的组合在 2008 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也发生过。但目前看来,市场并不会出现 2008 年的流动性危机。
疫情的全球蔓延也反向冲击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稳定。
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看,比照 08 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三种情景下将冲击出口增速从而拖累我国 GDP 增速分别下降 1.0 (乐观)、1.9(中性)和 3.0(悲观)个百分点。
从对进出口和产业链冲击看,我国在机电产品、化学制品等领域对日韩敞口较大,产业链的延伸可能冲击国内中下游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业。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普遍性影响。
从,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看,虽然本次疫情对股市造成的市场联动效应显著,但中美股市的弱相关性意味着资产配置动机将吸引外资流入;需重点关注汽车制造、化工和纺织行业信用债风险;疫情在全球蔓延后,人民币由于避险原因,汇率反而走高。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恢复状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中美贸易博弈的发展。
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在疫情方面,输入型病例的逐渐上升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首要风险和挑战。如果无法防控好输入型病例,将可能给中国带来二次全国性疫情蔓延。
在经济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短期内,这将对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压力。如果调整的力度过大、着力点不合理,将会给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埋下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在产业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中国
4
部分产业带来了挑战。不过,中国作为生产大国并且全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国际产业也将向中国集中,尤其是受疫情利好、有发展优势的产业,这将给中国带来长期发展的基础。
在供应链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风险。我国高度依赖部分重点国家的产品供应,可能影响部分行业的复工复产。但是,在我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基础上,全球供应链的调整或将向利好中国的方向发展。
在金融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大了海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也会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较为完备,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成为了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吸引了外资的流入,进一步稳定了国内金融市场,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逆全球化方面,应当警惕疫情带来的逆全球化挑战。我国作为全球化时代当前的最大收益者,应当坚定地成为全球化的捍卫者,此次疫情的全球蔓延也为我国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提供了机会。
为了应对国际疫情蔓延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议:
一是严控国外疫情输入,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二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适度放松,监管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灵活性,采用积极但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力度适度、结构合理; 三是对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精准支持,鼓励信息科技等行业帮助海外国家抗击疫情,为疫情结束后向国际市场拓展提供铺垫; 四是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全球蔓延对产业链的影响,提升开放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对东南部制造业的承接,加强自主供应链配套,加强优势产业的聚集和推广; 五 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扩大金融
5
改革开放,满足海外资金在疫情蔓延下的避险需求,在国际疫情防控合作中发挥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步伐; 六 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通过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识和构建新兴全球化经贸体制,应对逆全球化风险。
6
目录
一、全球疫情的演变态势 ................................................................................................................................9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 11
(一)疫情冲击下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 ................................................................. 11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 13
1、全球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 14
2、疫情对全球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 19
3、疫情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 22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26
1、全球股市.............................................................................................................................................. 27
2、全球债券.............................................................................................................................................. 31
3、全球外汇市场 .................................................................................................................................... 33
4、大宗商品.............................................................................................................................................. 35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 36
(一)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36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 37
1、中国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 37
2、对中国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 38
3、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 42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 46
1、股市 ....................................................................................................................................................... 46
2、债券市场.............................................................................................................................................. 51
3、人民币汇率 ......................................................................................................................................... 55
(四)疫情全球蔓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57
四、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和机遇 ........................................................................... 58
(一)疫情在海外蔓延的风险与防疫挑战 ........................................................................................ 59
(二)国际疫情蔓延下我国宏观和监管政策面临保增长和优化结构的双重挑战 ............... 60
1、海外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经济恢复的风险 .................................... 60
2、宏观政策把握力度和着力点的难度加大,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难度增加............. 61
(三)疫情全球蔓延给我国产业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 63
(四)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产业链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 64
1、警惕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 64
2、疫情或吸引产业向中国集中,并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65
(五)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有限,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外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66
1、股票市场.............................................................................................................................................. 66
2、债券市场.............................................................................................................................................. 68
3、外汇市场.............................................................................................................................................. 70
(六)疫情全球蔓延带来逆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 70
1、警惕疫情带来的逆全球化挑战 .................................................................................................... 70
2、继续推动和捍卫全球化的机遇 .................................................................................................... 71
五、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的应对措施 ...................................................................................................... 72
(一)严控国外疫情输入,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 72
7
1、防范输入性风险 ................................................................................................................................ 72
2、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
篇九: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写作素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 3.7 万字,分为 4 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和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通过这 4 个部分,详细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经历,与国际社会分享了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了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
白皮书指出,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回顾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尤其是在迎击疫情的最前线湖北武汉。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病毒的认识的不断深入,1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1 月 23 日 10 点,武汉市,这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关闭了离汉通道。此后,武汉市又全面实施社区 24 小时封闭管理。
武汉在行动,湖北在行动,全国在行动,全国各地根据防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的精准施策。春节假期延长,取消或延缓各种人员聚集性活动,全员尽最大可能减少出门。白皮书指出,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岗
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
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此时,武汉市内的病例数还在不断攀升,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着湖北、武汉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的极限。
为了解决医护紧缺的问题,从除夕开始到 3 月中旬,从全国各地和军队共调集 346 支国家医疗队 4.26 万名医务人员和 965 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市,和本地医护工作者及人民一起共同抗疫。
当时,床位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攀升的病患人数的需要。为了解决床位问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火神山、雷神山在加速建设,依次收治患者,2 月 3 日,首批能够容纳 3400 名患者的三家方舱医院也开始搭建。
2 月 5 日,首批方舱医院建成开始接收患者。短短十多天里,共建成16 座方舱医院,提供 14000 多张床位。
同时, 630 多所宾馆、学校、培训中心和医疗机构改造成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房间。到 2 月中旬,武汉真正实现了由“人等床”到“床等人”。但是,这些病人如何救治,如何进行精准施策?2 月 2日开始,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武汉市部署实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懈的努力终于迅速迎来疫情的转机。2 月 12 日,中国境内当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 15152
例,此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逐渐减少。转机出现,但依旧不能放松。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强调要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救治重症,成了当务之急。在中央指导组的部署下,武汉的重症床位从不到2000张迅速扩展到9100张,国家卫生健康委组派委属委管医院和各省级医院重症专业团队,成建制接管重症病区,建立专家巡查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位正在做康复的患者崔志强是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曾使用ECMO 人工肺长达 60 多天无法脱机,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救治像崔志强这样的病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成立肺移植专家组,调集全国权威力量开展肺移植手术,给他们生的希望。崔志强在多名专家的救治下,成功完成了肺移植手术。
不遗余力、不惜成本、不惜代价。在救治过程中,像 ECMO 人工肺这样的医疗设备,还有其他医疗资源,不断驰援武汉和湖北。白皮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 5 月 31 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 5.8 万人次,总医疗费用 13.5 亿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 15 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都由国家承担。
白皮书指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
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3 月中旬,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4 月 8 日,武汉解除持续 76 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4 月 26 日,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截至 5 月 31 日 24 时,全国新冠肺炎治愈率 94.3%,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白皮书指出,在全国进行抗疫之时,国际社会给予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而中国也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突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中国抗疫斗争的艰辛历程,是 14 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在这过程中,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这场人民战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二】
“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 14 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中国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
学决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
中国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白皮书以清晰、详实的时间线,记录下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
“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 14 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指出。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工作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策略,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救治原则,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截至 5 月 31 日,全国新冠肺炎治愈率达到 94.3%,超过了病毒性肺炎的平均治愈率。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重点谈到中国当前高度重视的常态防控这个关键问题,指出整个社会要实施系统行动,在有效防控和生产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中国政府秉持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迅速建立起应对机制,争分夺秒地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
究,8 天时间确定病原体,16 天研发成功检测试剂盒,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时间经纬非常清楚,中国政府和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能够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答卷”的密码在哪里?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感动中国人民,也令世界印象深刻。徐麟表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中国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中国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全国共调集 346 支国家医疗队、4.26 万名医务人员、900 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0天建成有 1000 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12 天建成有 1600 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10 余天建成共有 1.4 万余张床位的 16 座方舱医院……中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
人民是中国抗疫斗争的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
击疫情的伟大战士。14 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有记者提问,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成功,民众发挥了什么作用?徐麟讲述了两位中国青年的抗疫故事,让现场人士动容。武汉有位女青年一家三口都患上了新冠肺炎,父亲因病重去世后,她忍着悲痛,一边坚持自己治疗,一边每天登录父亲的微信号,以父亲的口吻与母亲保持联系,鼓励她坚持治疗,母女俩先后痊愈出院。一位湖南长沙小伙子看到武汉“封城”后人们出行不便,驾着私家车来到武汉,几十天如一日,义务接送医务人员和武汉市民。徐麟说,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90 后”,他们是 14 亿中国人民的缩影,也是 14 亿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的真实写照。“他们孝亲爱国、朴实善良、勤劳勇敢、宽厚包容,是抗疫的伟大战士。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朋友更‘铁’了,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宝贵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在国际抗疫合作中的杰出贡献。许多国家的民众在网上点赞中国,在城市点亮“中国
红”,在小区播放中国国歌,在街头高呼“感谢中国”。“经过这场疫情,中国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非但没有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改善。我们的朋友更‘铁’了,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这是事实。”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释中国的抗疫主张,并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举措。“中国一向言必信、行必果,说到一定做到。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举措都在积极落实之中,并且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马朝旭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中国在整个新冠病毒疫苗研制过程中开展了很多国际合作。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会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作出的承诺,将其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球提供。
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阻击病毒的传播蔓延,还是抵御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衰退,都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中国是病毒受害国,也是全球抗疫贡献国,应该得到公正对待而不是责难。
“我们也看到,有些外国政客和媒体在病毒源头问题上搞‘有罪推定’,把病毒‘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还炮制炒作所谓的‘中国源头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这是毫无事实依据,也是不讲道理、不尊重科学的,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徐麟指出,针对对中国的造谣诬蔑和攻击抹黑,中国必须也必然会作出回
应。“这种回应不是‘打嘴仗’,而是正本清源、明辨是非,是还原事实和真相、传播公理和法理、维护道义和良知。” 全球疫情防控战,已经成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之战、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维护世界繁荣发展之战、维护国际道义良知之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这一重要文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宣布发布会结束不久,国外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有媒体评价指出,白皮书向世界说明中国在抗击疫情中采取了透明行动,体现了中国的自信。
阳光总在风雨后。展望未来,中国将始终同各国紧紧站在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胜利一定属于全人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三】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7 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这一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 3.7 万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白皮书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
【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10篇】相关文章:
1.2023年最新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实用11篇)(范文推荐)
2.2024经验做法:局以“434”模式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