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制作传声筒,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制作传声筒,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采用的科学方法:
探索实验法、观察法。
幼儿材料:
纸杯2个、线、曲别针
操作步骤:
1、将线的一头穿过一个纸杯
2、用回形针将线固定,并留在杯中
3、同样,将线的另一头穿过另一个纸杯用回形针固定
4、做好了,对着一个纸杯说话,另一个纸杯放在耳朵上听听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打电话》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
喂喂喂?你在哪里啊?
唉唉唉!我在幼儿园!
2、活动探索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能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现在在说话,小朋友们都听得到,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空气宝宝,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宝宝传到小朋友的耳朵中。那声音还可以通过什么来传播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在湖边钓鱼,如果有个小朋友在湖边大吵大叫,我们会钓上来鱼吗?不会,鱼儿都被吓跑了,这是因为声音也可以通过水被鱼儿听见,小鱼就会被吓跑了。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耳朵贴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桌子,我们会听见当当当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我们敲桌子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会通过桌子传到我们的耳朵中,这是因为桌子是固体,而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传声筒,出示成品,就像刚刚我们儿歌中的小朋友打电话一样,让幼儿观察两个杯子之间是什么连接的,可以让两个幼儿试一下,试验过程中传声筒的线要拉直,为什么可以听见对方说话呢?就是因为两个杯子之间是用线连接的,声音顺着线就传到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耳朵里,这就是因为线是固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出示纸杯、线以及曲别针,让幼儿回想上一节课我们用杯子和曲别针还有线制作了一个什么宝贝?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会用这几样东西再做一个什么呢?让幼儿发挥想象力。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用扎孔针分别再2个纸杯中间扎孔把线的两端分别*被底的小孔里把两个回形针分别绑在线的两端,不要脱落再把线拉直,或弯曲听一听纸杯有什么变化?
3、总结:声音靠三种介质传播,气体、固体、和液体。传声筒是通过线来传播声音的,如果线不绷直,就听不见声音。
(三)互动课堂:小朋友,下面哪个电话传声更清晰?(第二个)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声音靠介质振动传播,土电话那个连接的线,只要说话就会振动。而弯曲的线在说话时就不能振动,所以就不能传播声音。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那个传声筒听起来声音最清晰?
(五)总结延伸:讨论为什么,线直的时候声音大,线弯曲时声音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制作传声筒,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采用的科学方法:
探索实验法、观察法。
幼儿材料:
纸杯2个、线、曲别针
操作步骤:
1、将线的一头穿过一个纸杯。
2、用回形针将线固定,并留在杯中。
3、同样,将线的另一头穿过另一个纸杯用回形针固定。
4、做好了,对着一个纸杯说话,另一个纸杯放在耳朵上听听。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打电话》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
喂喂喂?你在哪里啊?
唉唉唉!我在幼儿园!
2、活动探索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能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现在在说话,小朋友们都听得到,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空气宝宝,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宝宝传到小朋友的耳朵中。那声音还可以通过什么来传播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在湖边钓鱼,如果有个小朋友在湖边大吵大叫,我们会钓上来鱼吗?不会,鱼儿都被吓跑了,这是因为声音也可以通过水被鱼儿听见,小鱼就会被吓跑了。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耳朵贴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桌子,我们会听见当当当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我们敲桌子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会通过桌子传到我们的耳朵中,这是因为桌子是固体,而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传声筒,出示成品,就像刚刚我们儿歌中的小朋友打电话一样,让幼儿观察两个杯子之间是什么连接的,可以让两个幼儿试一下,试验过程中传声筒的线要拉直,为什么可以听见对方说话呢?就是因为两个杯子之间是用线连接的,声音顺着线就传到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耳朵里,这就是因为线是固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出示纸杯、线以及曲别针,让幼儿回想上一节课我们用杯子和曲别针还有线制作了一个什么宝贝?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会用这几样东西再做一个什么呢?让幼儿发挥想象力。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用扎孔针分别再2个纸杯中间扎孔把线的两端分别*被底的小孔里把两个回形针分别绑在线的两端,不要脱落再把线拉直,或弯曲听一听纸杯有什么变化?
3、总结:声音靠三种介质传播,气体、固体、和液体。传声筒是通过线来传播声音的,如果线不绷直,就听不见声音。
(三)互动课堂:小朋友,下面哪个电话传声更清晰?(第二个)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声音靠介质振动传播,土电话那个连接的线,只要说话就会振动。而弯曲的线在说话时就不能振动,所以就不能传播声音。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那个传声筒听起来声音最清晰?
(五)总结延伸:讨论为什么,线直的时候声音大,线弯曲时声音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1)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你们玩得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会玩吗?
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
请××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活动时要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好。
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刚才玩的游戏,你觉得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你听到好朋友说的话吗?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自由结伴游戏
3、总结
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4、拓展延伸
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它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2)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3篇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1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 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 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传声筒3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传声筒1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是受传声筒启发发明的,感受传声的有趣。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继续探索传声筒的奥秘。
活动准备
纸杯传声筒、材质不同的管子(硬管、软的海绵管)、多媒体资源、探究结果展示板、塑料管、棉花。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声音体验馆”为主线,由玩纸杯电话导入活动,了解声音的传递。
1.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玩纸杯电话时怎样让声音听得更清楚呢?
2.两人一组玩“传悄悄话”的游戏,然后分享交流刚才听到的内容。
3.教师简单小结:很小的声音都能听见,这说明纸杯电话是可以传递声音的。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孩子们了解纸杯电话传递声音的秘密。
二、通过玩不同材质的管子,引导孩子们探究声音的传递与材质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管子的不同(颜色、软硬……)它能不能像纸杯电话那样传递声音?哪样的管子传递声音更清楚呢?让孩子们先讨论猜测。
2.师:将你认为的结果用粘星星的方式呈现在前面的展示板上。
3.两人一组用不同材质的管子去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4.分享交流探究结果,然后通过播放幻灯片了解软的海绵管能吸音的秘密。
三、孩子们分成三组,利用已有材料自由组装传声筒,了解改变管子的组合形状或管子里塞上东西,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1.教师提问:看看这些管子能不能传递声音?把管子变得很长之后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把管子里塞上棉花还能听到声音吗?如果把管子变成弯弯曲曲的还能听到声音吗?先引导孩子猜测结果。
2.四人一组尝试改变管子的组合形状或管子里塞上东西,探究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3.分享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管子变长之后声音变小了。
管子变弯曲了还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会拐弯。
塞上棉花后声音变小了。
延伸活动:
知道电话是根据传声筒发明的,进一步探究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原理制成的。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4)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5篇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1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引导幼儿认识“小问号”的符号(?),并愿意和小问号做朋友。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30根(空心、实心各半),“小问号”符号卡片15张。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拿起纸棒玩起来,有的把它当金箍棒拿在手上转;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用;还有一个小朋友把它当话筒用……)
2、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饶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金一冰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教师话音刚落,幼儿就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有的在点头,有的在笑,似乎听到了什么。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3、认识“小问号”符号。
(1)我在提供给幼儿的传声筒中有意识地在其中的一根中间塞进了纸团,讨论时,拿到这根“传声筒”的小朋友说听不清,于是在小结后我就引导幼儿观察这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从外表看和部分幼儿说是一样的)。
(2)出示小问号(?)教师接着问:“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根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小问号)这根“传声筒”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注: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然而然地也产生了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小?号”卡片。
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已经找到了带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是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小百科;传声筒亦称"传话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由*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3
一、活动名称
奇妙的传声筒——科学活动
二、活动对象
小班幼儿
三、活动设计意图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些“声筒”给孩子们玩,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产生了该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声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五、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音乐乐曲。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
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它是长长的。
幼: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师:你们玩的的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XX:放在地上滚。
幼XX:当望远镜玩。
幼XXX: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XX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XX: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吗?
幼:没有。(齐声说)
师:请XX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XX:老师叫了我的名字XX。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活动时要相互谦让,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XX:XX说星期天和爸爸去夫子庙玩。
幼XX:XX说妈妈给她买了大吊车。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后,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心得玩法。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充分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的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只见此时幼儿的表现:有的在摇头,有的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
师:你听到好朋友的话吗?
幼XX:听不清楚。
幼XX: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XX: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XX:刚才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总结
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XX: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XXX: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XX: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门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是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叫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他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播放音乐)
幼:自由探索交流。
七、总评
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的手中变得奇妙,也很有魔力,是活动良好的开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是受传声筒启发发明的,感受传声的有趣。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继续探索传声筒的奥秘。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纸杯传声筒、材质不同的管子(硬管、软的海绵管)、多媒体资源、探究结果展示板、塑料管、棉花。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声音体验馆”为主线,由玩纸杯电话导入活动,了解声音的传递。
1、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玩纸杯电话时怎样让声音听得更清楚呢?
2、两人一组玩“传悄悄话”的游戏,然后分享交流刚才听到的内容。
3、教师简单小结:很小的声音都能听见,这说明纸杯电话是可以传递声音的。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孩子们了解纸杯电话传递声音的秘密。
二、通过玩不同材质的管子,引导孩子们探究声音的传递与材质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管子的不同(颜色、软硬……)它能不能像纸杯电话那样传递声音?哪样的管子传递声音更清楚呢?让孩子们先讨论猜测。
2、师:将你认为的结果用粘星星的方式呈现在前面的展示板上。
3、两人一组用不同材质的管子去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4、分享交流探究结果,然后通过播放幻灯片了解软的海绵管能吸音的秘密。
三、孩子们分成三组,利用已有材料自由组装传声筒,了解改变管子的组合形状或管子里塞上东西,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1、教师提问:看看这些管子能不能传递声音?把管子变得很长之后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把管子里塞上棉花还能听到声音吗?如果把管子变成弯弯曲曲的还能听到声音吗?先引导孩子猜测结果。
2、四人一组尝试改变管子的组合形状或管子里塞上东西,探究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3、分享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管子变长之后声音变小了。
管子变弯曲了还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会拐弯。
塞上棉花后声音变小了。
延伸活动:
知道电话是根据传声筒发明的,进一步探究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原理制成的。
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传声筒》幼儿园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三、活动过程:
(―)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
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
(四)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师:客人老师想很清楚的听到悄悄话,小朋友该选怎样的传声筒去跟她们做游戏?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5)
——《传声筒》幼儿园小班教案3篇
《传声筒》幼儿园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好奇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名称:
科学《传声筒》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实心、空心)每位幼儿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每个幼儿一根)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2、幼儿玩纸棒。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的对幼儿说。
2、幼儿两人一组玩“传声筒”。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教师小结:这个长长地,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塞进纸团的传声筒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这是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比较;两根传声筒。
五:小结刚才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塞了纸团传声筒的声音不清楚?原来是里面的纸团堵住了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没有塞纸团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就清楚了。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表现的很好,他们对于传声筒很好奇,在幼儿自由一组玩游戏的时候,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这个东西好像孙悟空的金龔棒”,还有的说像。他们说出了很多的想法,我很高兴,但是在我告诉他们这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一下安静下来,他们很好奇,在我说出这个东西怎么玩的时候,讲述了怎么玩怎样玩,他们又高兴的玩了起来,总而言之,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地听老师认真的讲述。
《传声筒》幼儿园小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三、活动过程:
(―)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
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
(四)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师:客人老师想很清楚的听到悄悄话,小朋友该选怎样的传声筒去跟她们做游戏?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6)
——《好玩的传声筒》中班教案3篇
《好玩的传声筒》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难点: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拟人化的“小问号”符号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四)玩传声筒,观察比较空心的与实心的不同之处,解决问题。(五)游戏“长长的传声筒”,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玩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乐于表达和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中自由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活动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内容。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轻松,打破了以往的教于学的模式。4、活动策略的多样性。5、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走的很近,每个幼儿都愿意说、乐于说,而且效果较好。
《好玩的传声筒》中班教案2
【设计意图】
一天,孩子们都好奇的问我“老师为什么我在电话的这边讲话妈妈就会听得见呢”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此次活动。传递声音的方式有多很多种方法,我想让孩子们通过传声筒来了解,并且自己探索制作传声筒。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更容易了解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了解声音的由来,了解粗细长短不一的管子传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在玩中感知这节课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传声筒是什么
2.通过动手做,知道传声筒越长传的声音越远
【活动准备】
粗细长短不一的传声筒,报纸若干,水彩笔,各色一粘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故事,思考如下问题:故事中老爷爷是用什么东西让别人听到声音的?传声筒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在故事中了解了传声筒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粗细长短不一的传声筒,让小朋友自己发现哪一个发出的声音远,哪一个发出的声音近。
2.在老师的引导下请每个幼儿分别拿不一样的筒再来感受一下。
3.今天老师有一个任务想让孩子们的声音都要自己的妈妈们听得见。一起制作吧。
(1)老师边做边讲解制作过程,然后请小朋友做出长短粗细不一样的筒
(2)游戏“找朋友”
为了让孩子更深的了解传声筒,孩子们为自己的传声筒找朋友,找到与自己手中相同长短的线条就站在一起做好朋友。
(3)请小朋友分别用自己的传声筒说话,看看到底谁的传出的声音近,老师还让孩子们自己在旁边做上标记
(4)教师最后总结,一起来验证对与错。
(三)结束部分
为了让自己的传声筒更漂亮,给它填上漂亮的衣服吧。(幼儿可以画,可以粘贴,还可以借用材料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看谁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最远,让我们的妈妈们听得见自己的声音。
《好玩的传声筒》中班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教学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教学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乐于表达和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中自由探索, 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活动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内容。
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轻松,打破了以往的教于学的模式。
4、活动策略的多样性。
5、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走的很近,每个幼儿都愿意说、乐于说,而且效果较好。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7)
——大班科学赛车教案3篇
大班科学赛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汽车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过大的斜坡,会使汽车翻掉。
2、通过实验记录养成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板、积木三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与幼儿讨论小汽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跑的有快又远。
(2) 介绍记录方法。
2、幼儿进行操作。
3、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大家看了活动,很有收获,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们边回顾边交流好吗?
杨:先说说设计这次活动的起因。现在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车,都玩过小汽车。从他们拥有的汽车档次来说有遥控的、装电池的赛车、最差的也是回力车。车有很多玩法却很简单。在玩得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多少知识经验。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幼儿开动脑筋去玩,同时获得有关汽车、摩擦力、惯性等方面的经验。养成记录总结的习惯。
活动回顾:师生进行讨论
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生1:用力推小汽车就跑的又快又远;
生2:在斜坡上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教师:孩子讨论的气氛特别热烈,情绪高昂,师生互动起来。
杨: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有话可说。在和幼儿课前非正式活动的讨论中,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活动内容的已有认识。现在,所研究讨论的问题正是幼儿自己提出的,也是幼儿很想了解的。
教师:这正是体现了您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幼儿感性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活动回顾:介绍记录方法,尝试记录
请小朋友把汽车跑得情况记录下来。
师:没有到红线的在红线上打 √ ,没有到绿线的在绿线上打 √ ,超过绿线的在红旗上打 √ 。这个 × 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这次翻车了,就要在 × 上打 √ 表示翻车。介绍积木的排列方法与记录结合起来。 红线 绿线 红线 绿线
<<<123>>>
教师:说实在的大班小朋友第一次尝试记录,大部分就能记录,很不简单。
杨: 介绍表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我在介绍的次序上做了简单的调整,从第二格红线开始讲起,逐步分析符号的意义,在和幼儿一同分析了前2格符号的意义后,让幼儿猜猜x符号的意义,增加了游戏的氛围也调动了情绪。特别是最后介绍圆圈的意义,运用排除的方法,带幼儿一次一次分析,帮助幼儿寻找最适合最正确的意义。这样幼儿的印象比较深,比较清晰。在第一次表格(较难)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更符合幼儿的水*。因此,效果较好。
教师:一定要向您学习,学习您以孩子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因为第一次活动时,您发现了图表有问题,马上就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虽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尽如人意,导致我们老师对记录方法产生不同的意见。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只要从实际出发,挖掘孩子的潜力,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创造。
教师:您现在觉得使用这张图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杨:还有不足,横线标记,想改成竖线标记
活动回顾: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实际进行操作,教师在每组分别指导孩子,并且随时提醒幼儿记录,有问题时互相交流,使每个孩子都充分的活动。
教师:孩子们玩尽兴了吗?愿意跟您回来进行讨论吗?
杨:我觉得幼儿玩得很尽兴。因为,我给了他们充分的实验时间,大约有20 分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打断过幼儿的活动 。我给了他们活动时的自由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没有考虑的)情况,我都没有给予否定或不理睬。始终是充满鼓励地说:“你可以试试”“再去拿一张记录表”“给你换一辆小汽车。”我始终认为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高目标。即便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
教师: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您并未生硬干预,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学习的行列中去,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探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学习。我想我们老师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活动回顾:集体交流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记录图表,让幼儿指着自己的记录图表,说说在几块积木上跑的最快最远。
生1:我是在搭第三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
生2:我是在搭两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这种回答最多)
师:如果你们是小司机,喜欢在很高的斜坡
上开车吗?
生:喜欢。
师:翻车也不怕吗?
生:(情绪高涨)不怕。
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可是从很高的斜坡上掉下来会摔死的,车也会摔坏的。如果你出车祸,爸爸妈妈回伤心的,希望你们珍惜生命,不要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教师:这一段交流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深化了记录活动,激发了孩子参与本次活动的热情。
杨:在幼儿充分操作、记录的基础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结果进行小结。是希望幼儿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推翻课前的假设——坡子越高车子跑得越快。并能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动中。
教师:您是否设计了后面的环节“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杨:幼儿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但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的宗旨,尊重不等于赞同。因此,我首先肯定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再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进行安全教育。这也是符合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精神。把健康教育自然地结合进科学活动。
教师:您在评价时,没有因为孩子们未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而打断或不予理睬幼儿的讲述,而是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杨:虽然有这个意识,也进行了尝试,但毕竟这是公开课中的意外情况,还是担心话题跑得太远,求稳的心态还是有的。
教师:其实您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出车祸了,爸爸妈妈会怎样?老师同学会怎样?这又是一个生成活动的好题材。
活动回顾:教师的体态语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调*稳,手势不多,随着内容进行有张有弛。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作邀请状,而且不停地用手抚摩孩子让他们*静下来。
教师:您的手势运用的特别好,使孩子能感受到爱、尊重。这充分体现您尊重幼儿、*等的对待幼儿的态度。
杨:课堂气氛很热烈,幼儿经过充分的实验,都有很多信息想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这时请幼儿回答问题,点名已不能控制局面,因此,用幅度较大的手势,被请到的幼儿知道这请我。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在我身边特兴奋的几个,我不听地摸他们的头提示他听听别人的意见。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8)
——大班科学活动传声筒教案 (菁选3篇)
大班科学活动传声筒教案1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 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 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活动传声筒教案2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大班科学活动传声筒教案3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扩展9)
——幼儿园小班《传声筒》教案
幼儿园小班《传声筒》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引导幼儿认识“小问号”的符号(?),并愿意和小问号做朋友。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30根(空心、实心各半),“小问号”符号卡片15张。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拿起纸棒玩起来,有的把它当金箍棒拿在手上转;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用;还有一个小朋友把它当话筒用……)
2、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饶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金一冰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教师话音刚落,幼儿就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有的在点头,有的在笑,似乎听到了什么。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3、认识“小问号”符号。
(1)我在提供给幼儿的传声筒中有意识地在其中的一根中间塞进了纸团,讨论时,拿到这根“传声筒”的小朋友说听不清,于是在小结后我就引导幼儿观察这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从外表看和部分幼儿说是一样的)。
(2)出示小问号(?)教师接着问:“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根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小问号)这根“传声筒”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注: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然而然地也产生了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小?号”卡片。
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已经找到了带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是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小百科;传声筒亦称"传话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由*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大班科学《传声筒》教案3篇【优秀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