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10篇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RADIO&TVJOURNAL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RADIO&TV JOURNAL 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2021 年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再次圈粉无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形象、立体、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挑战,也是责任和使命。一、节目创意: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集成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作为一档文化节目, 《典籍》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从优秀典籍切入,精选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多部经典书籍,从上古时期的《尚书》到《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从《诗经》《楚辞》《史记》到《传习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再到《红楼梦》,所选书目跨越千年,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且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这些书籍或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或有开创之功,流传千古、享誉中外。文化典籍由于时间久远,或语言艰涩难懂,或专业性过强,因而虽被奉为经典,却常被束之高阁,令人敬而远之。《典籍》创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通过戏剧演出的形式,展现经典书籍的创作缘起、成书过程及后世传承;聚焦作者的创作历程,精选故事化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具象化地再现了经典古籍的诞生过程,成功塑造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了解文化经典,并被其中的人物故事所感动和激励。如第四期介绍《本草纲目》,讲述了作者李时珍从小立志行医,后排除万难,历经三十年编写,十年修订,最终完成这部医学巨著。其逆水行舟、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无数观众,也再现了一位伟大医者格物求真的精神、一代大家的风骨与品性。节目最后让李时珍穿越到当下,弥补了他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这种“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也是新颖大胆又极富创意的。《典籍》精选优秀文化典籍,截取故事化元素,注重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重塑及情感因素的挖掘,创新“时空双向互穿”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并重,绝佳的创意使得文字典籍和文化经典的高效可视化传播成为现实。二、形制创新: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亦讲亦演的舞台形式,运用“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的综合性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诞生源起、流转传承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古今时空交叉跳转,多维度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观众沉浸式戏剧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典籍里的人物故事,时空穿梭间,真正实现了“与历史对话”。(一)“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典籍》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以戏剧方式解读,结合故事化演绎,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力。同时邀请演技与实力俱佳的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重要的人物角色。节目已经成功塑造了嗜书如命、舍命护书的伏生;贵五谷贱金玉的宋应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历经三十年修撰巨著的李时珍。这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节目在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注重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如《尚书》的重要传承人伏生在书房翻看典籍时,侍从端来一盏茶,伏生拿茶盏、喝茶、放回茶盏,这一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案头的书卷,举手投足间一个垂垂老矣、醉心读书的学者形象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节目还注重营造情绪,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伏生在讲述乱世之中一家人舍命护书,但《书》仍没能保全时,白发苍苍的伏生伏案自责痛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也忍不住落泪,观众亦被这一幕深深打动。正是有无数个伏生,不惜代价护书传书,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断绝。戏剧表演还开创性地运用了“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不仅让古代先贤穿越历史来到现代,站在观众面前,而且观众也得以走近经典了解先贤,深刻感受到经典背后深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跨时空对话的全新理念实现了创新与传承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优秀传从《典籍里的中国》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程爱侠【摘要】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的节目创意以及“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 + 典读会”的节目形制,强化主持人功能,突出价值引领,进行创新性的呈现与传播,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功传递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38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1.11.015
视听 2021.11 |节目经纬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另外,节目对戏剧表演的舞台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共设置了四个演出区域,三个舞台中间由甬道联通,典籍里的故事在多个地域与年代间跳进跳出,场景灵活多变。全新原创的舞台设置,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创作理念,也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二)“访谈间 + 典读会”:深度解读经典戏剧演出和影视表演在台前,访谈间和典读会在幕后。访谈间其实是专家学者解说团的录制间,一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戏剧演出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经典进行多角度解读,并深入介绍典籍的内容、价值、地位及后世影响,强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节目前两期还专门设有访谈间主持人,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让节目稍显散乱,不够集中。因此,节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访谈间主持人,增加了一名嘉宾,保证对经典的解读更全面、更深入,节奏更明快。由此可见,节目主创们也在不断探索调整,使节目精益求精。典读会即主创人员幕后识读经典,是节目的另一个创意点,主要由幕后制作团队成员参加,也有少量现场观众,这一环节在过去的节目中很少出现。典读会主要是介绍创作理念、舞台设置、内容安排、演员及角色情况,展示服装道具,并对核心内容安排经典共读环节,实现对文化经典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视听传播,让观众在观看戏剧演出之前,对经典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亦明白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新的时代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全新的视听传播实践,让中华优秀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内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先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于无形中引领着观众,不断影响激励着后人。借此,节目达到了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探寻文化基因、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目标。(三)经典台词: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厚生爱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切体现。节目在对文化典籍进行故事化讲述、对重要人物进行典型化再现的同时,还借助深刻凝练的经典台词,强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自古一体” “贵五谷而贱金玉”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等,这些古人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先贤的经验智慧、思想品格、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基因,在节目中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新媒体时代, 《典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让典籍走出书斋,让经典不再高冷,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典籍“活”了起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精神养分持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赋能,更好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典籍里的文化精髓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破过去与现在的精神壁垒,搭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使中华民族获得源源不绝的精神发展动力。三、主持人功能强化主持人撒贝宁是近年来颇受观众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表达以及出色的表演天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与以往的文化节目不同,对主持人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撒贝宁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而是化身为穿越时空的当代读书人,回到古代与先贤对话。这一改变,让主持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融入其中,成为典籍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进行必要的串联衔接,使节目更加立体,内容呈现更紧凑,意义升华更自然。身着中式服装,一脸认真、一身正气的撒贝宁出现在镜头里,观众跟随他的脚步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经典,融入了故事。他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让现代人得以与先贤对话,同时也带领先贤跨越时空,看经典在后世的流转传承、在今天的发展应用。主持人看似身份转变,实则功能强化,可以更好地拉近观众与古籍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直面先贤,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与精神共鸣。撒贝宁虽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但其出色的演技,在与多位实力演员的对手戏中,淡定自若、挥洒自如,毫无违和感,反而强化了舞台效果,延伸了舞台空间,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撒贝宁在与伏生和李时珍的对话中潸然泪下的场景,既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也让观众感同身受,无形中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另外,中式服装与古装并行,今人与古人同台,也凸显了古今对话的节目创意。四、结语整体来看, 《典籍》勇于创新、形式新颖、内容厚重、情感深沉、细节处理独具匠心,可以称得上是一档兼具美学价值与责任担当的好节目。节目组精益求精、细心打磨,不惜打破节目播出时间的规律,宁愿让观众在等待中煎熬,也要竭力保证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质量。因此,节目播出至今,赢得好评无数。参考文献:1. 邢梦莹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传播路径 [J]. 电视研究 ,2019(04):47-48.2. 肖杰 , 张鑫智 . 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J]. 新闻战线 ,2018(19):85-86.3. 张婷 . 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J]. 传播力研究 ,2019(36):23-24.4. 孔媛媛 .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J]. 声屏世界 ,2019(07):35-36.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 2020SJB1183 )。(作者系南京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39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道德经》 的人生智慧《道德经》 石刻书法
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
《道德经》 陶艺书法现身广州
道可道,非常道道;名可名,非常名名。老子的“道” 是指什么?么?— 《老子》“道” 是世界的本原。
《道德经》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
1918年8月20日, 鲁迅先生 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 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中说道,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 。 在西方社会, 《道德经》 比儒家经典更受欢迎, 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本。
除《圣经》 以外, 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典
太史公的赞誉 史记成书:
8书10表 12本纪30世家 70列传 皇帝诸侯将相 尊重诸子百家, 老子韩非列传
李约瑟-老子的信徒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 1900-1995)
,英国人, 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名誉所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具有系统实验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为什么在公元后一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为什么在公元后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学比西方更为有效与领先? 中国都有哪些成就, 其贡献如何? 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未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
李约瑟的推崇英国著名科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FBA) 、 中国科技史大师。毕生著作等身, 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生物化学和科学史约各占一半)
、 学术著作约50种著名的《化学胚胎学》种, 著名的《化学胚胎学》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早年从师生物化学之父” 的霍普金斯, 博士论文《环糖的代谢机制》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译成中文应是共7卷《中国科学技是
李约瑟的推崇李约瑟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 他原来并不叫李约瑟, 而是(尼德兰)
。因为他崇拜中国的老子, 老子姓李, 又叫李聃,所以他取姓李, 加上Joseph, 就成了 “李约瑟”瑟” 。认为道家思想是想对自然界的猜测与洞察, 先后取 “丹耀” ; “十宿道人” , “胜冗子” ,李约瑟坚信:
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尽管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 但或许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哲学的。
老子是“轴心时代” 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燃火焰, 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情况就是这样, 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 或者说复兴, 总是提供了 精神的动力。
”——Karl Jaspers
《道德经》 的国际影响 从16世纪开始, 《道德经》 就被翻译成了 拉丁文、 法文、 德文、 英文、 日文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 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典籍已有1千多种。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经》 典籍已有1千多种。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除了 《圣经》 以外就是《道德经》 。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 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 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 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 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 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林语堂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 , 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 满载宝藏, 放下汲桶, 唾(tuò)
手可得。———尼采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不读《道德经》 一书 不读《道德经》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鲁迅不知中国书, 不知中国
傅佩荣细说老子
《再生的老子》麦小舟 著
大道天下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道德经选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 而抱阳 , 冲气以 为 和。
人之所恶,唯「 孤」 、 「 寡」 、「 不谷」 。
而王公以为 称。
故, 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选例第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有无相善为善斯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善矣有无
道德经选例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 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 必故之, 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 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 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
“功成(遂)
身退”“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
老子生平 老子的历史考证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但可惜有关他的平生事迹已难详考, 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司马迁在《史记》 里为他作传的时候, 已然搞不大清楚, 只是列举了 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物, 算是“以疑传疑” 最后只好这样写道:
“老子,隐君子也” 。
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 名耳、 字聃。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 “老” 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 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 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简介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花了 18年的心血, 写下了 52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 , 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 只写了 450多个字。
这是没有办法, 因为材料太少, 司马迁又很严谨。
他怎么写的? 他一开头写了 27个字: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氏, 名耳, 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介绍了 老子的籍贯、 姓氏、 职务。
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 曲仁里人。
这个苦县厉乡 的曲仁里在哪里呢? 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 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
不过, 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 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 中国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 字伯阳, 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
厉乡 曲仁里人, 有人说又称老聃。
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 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 在商朝阳甲年, 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 忽见上游飘下个黄澄澄的李子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 上来。
到了 中午, 理氏又热又渴, 便将这个李子吃了 下去。
从此, 理氏怀了 身孕。理氏忙
理氏怀了 81年的胎, 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 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 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 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在《西游记》 中, 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 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 太上老君掷出金圈, 将孙悟空打晕。 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 太上老君的 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 太上老君的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下界横行无忌, 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也奈何他们不得。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 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是收藏图书、 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 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 老子还不仅是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 而且有文物和档案, 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
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这么一个馆长。 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 就发现一个秘密, 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成了 中国的一大经典、 世界上的一大智慧? 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学问? 为什么他的思想这么深刻? 这从他的职业, 从他的工作岗位, 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
大家想想看, 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兼做档案馆、 博物馆的馆长, 那么他有了 特别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第一, 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图书、 档案、 文物, 当然大大超过一般人, 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
他不仅看到大量的东西, 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甚至机密的东西。
第二, 我们可以再想, 他既然是那个时候国家级别的馆长, 当时的一般人不能到那里去查阅图书的, 那么到他那里的人, 必然是高层次的文化人, 高层次的学者, 他碰到的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 学者,经常进行交流。
我们有句话,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当然他的知识、 智慧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了 。学者
第三, 他这个职位在京城, 处于王朝、 政权的中心。因此他不仅能够知道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能够和当时王朝政权的核心频繁接触, 也就是他能够获取大量王朝的时代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信息。
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 悟性极高, 有这样的智慧, 有这样的素质, 又处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 当然灵性焕发,有那么深邃的学问, 会诞生出中国的哲学之父了 。悟性极
司马迁在这27个字的后面, 又极其简单地用161个字记叙了 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事, 用67个字写了 老子出关的事, 再后来就说的是“或曰” 、“或曰” 的了 。 这也就是说, 自己吃不准了 , 只能记下有的这样说, 又有的那样说了 。
司马迁在此文中提到几个有关人物: 一是老莱子, 为楚国人, 与孔子同时; 二是“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有一位“太史儋” , 曾见过秦献公; 三是战国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
然而这些人到底是否即是老子, 也只是“或曰” 、 “世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莫知其然否。
这就是说:
世上没有人知道那些说法是对, 还是不对。 再比如有人说, 老子活了 160多岁, 有人说活了 200多岁, 等等, 也不可考证了 , 大约老子是一位特别长寿的人。世上没有人知道
关于老子其人的时代, 近现代学者也还有不同看法: 一说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 比孔子早些。 一说老子是战国中前期人, 应该比孟子早, 比墨子晚。 一说老子是战国末期人, 比庄子晚。 从当今的出土材料来看,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似乎最合理一些。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问礼老子, 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
翻阅中国古代典籍, 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 《史记》 、 《庄子》 、《吕氏春秋》《礼记》 等都有记载《吕氏春秋》 、 《礼记》 等都有记载。
《史记》 中有两处, 《庄子》 中则有五处。《史 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 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 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 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 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三十多岁后, 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影响了 ,但是他很谦虚好学。
当时老子名声很大, 孔子决定去拜见老子, 向他请教礼的问题。 于是孔子一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于是孔子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风尘仆仆地从鲁国山东曲阜来到周王都。
今天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 有一座牌坊,内有古碑, 上面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 。
自然是后人建造的。个人,
明朝《圣贤图》 中的"孔子问礼老子"
孔子拜师
孔子拜谒老子
据史记载, 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 地点在巷党(今山东境内)。 其时, 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 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 游历各国。
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鲁国时, 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 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 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出殡那一天, 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 。
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 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人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 突然遇到日食。
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 停止哭泣, 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 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 他只能按吩咐去做。做。 送葬归来, 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 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 死者不安, 应该继续前进为好。
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 都是日出上路, 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
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 日落即休息。
送葬也一样, 不在日出之前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 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
日食的时候, 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如同夜晚, 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 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
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 应当停下来, 等日食过后再走。
”是不应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 此时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
公元前526年, 25岁的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 其时, 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不少少年拜他为师。 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 30 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
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四: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分类•经 史 子 集• 经:《十三经》 或四书五经• 史:
二十四史• 子:
诸子、 佛典、 道典等• 集:
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 骈文、诗、 词、 散曲等文集
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1•“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 是欧洲历史上因宗教观点不同而发生的杀人事件。
宗教改革运动1 51 7年在德国兴起后, 很快波及到法国, 产生了极大影法教响, 大量法国人成为新教徒。
这引起了天主教当局的恐慌。
他们不断怂恿法国国王和朝臣采取行动, 镇压新教徒。
1 572年8月24日圣巴塞罗缪日,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 法国士兵和教士开始对毫无准备、 手无寸铁的新教徒(包括妇女儿童)进行屠杀。起教
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2• 杀戮行动从巴黎开始, 很快漫延到其他地方, 一周内, 约十万新教徒被杀。
一时间, 整个法国血流成河, 尸积如山。
河流中的尸体之多, 以至于数十个月以后, 河里的鱼仍然没有人吃; 在鲁瓦中群尔山谷中, 狼群无需辛苦捕食, 因为谷中堆满尸体。
消息传到梵蒂冈后, 教皇当局竟鸣钟放炮以示庆祝;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 572竟委约意大利画家瓦萨里画了一副关于大屠杀的壁画, 该画至今仍然挂在梵蒂冈, 并铸造特殊钱币纪念大屠杀。食中-1 585)
朱光潜论宗教精神与中国诗人“ 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 而白有‘吾学空门不学仙, 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在《遣病》 诗里也说‘况我早师的话, 元在《遣病》 诗里也说佛, 屋宅此身形’ 。
中国人原有‘好信教不求甚解’ 的习惯, 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 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宗教性的热烈的企求都不相容。
”况我早师
《老子韩非列传》 中的老子形象• 孔子适周, 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
……孔子去,谓弟子曰:
“鸟, 吾知其能飞; 鱼, 吾知其能游;兽, 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 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 吾不能知, 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 “见其首不见其尾, 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清 王士祯)• 刘向《列仙传》 :
“老子西游, 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 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 后遂以“紫气东来” 表示祥瑞。
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处无为之事• 服永光司:
“老子的无为, 乃是不恣意行事, 不孜孜营私, 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
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 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 鸟儿在高空上飞翔, 鱼儿从深水中跃起。
一切皆是自尔如是, 自然而然, 绝无任何造作。
”鸟儿在高空上飞
陈荣捷的英译• Non-action(wu-wei) is not meant literally ‘inactivity’ but rather ‘taking no action that is contrary to Nature ’-in other words, letting Nature take its own courseletting Nature take its own course.
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 何上公注:
“天地施化, 不以人恩, 任自然也。
”• 苏辙说:
“天地无私, 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故万物自生自死, 死非吾虐之, 生非吾仁之也。
”生非吾仁
今译•天地无所偏爱, 任凭万物自然生长; “圣人”然无所偏爱, 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老子》 第十七章•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哉。
功成事遂, 百姓皆曰:
“我自然” 。•
《韩非子·功名二十八》• 桀为天子, 能制天下, 非贤也, 势重也;尧为匹夫, 不能正三家, 非不肖也, 位卑也。
千钧得船则浮, 锱铢失船则沉, 非千钧轻锱铢重也, 有势之与无势也。钧轻锱铢重也, 有势之与无势也。•• 韩非子是君权至高无上论的鼓吹者, 所谓“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 《韩非子·扬权第八》
车载:
《论老子》• “老子全书谈及‘自然’ 一辞的文字, 计有5处, ……老子书提出‘自然’ 一辞, 在各方面加以运用, 从来没有把它看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运用自然一语存在的自然界, 而是运用自然莫知其然而然的不加人为任其自然的状态,仅为老子全书 中心思想‘无为’ 一语的写状而已。
”说明语, 说明
今译• 悠兮其贵言哉。
功成事遂, 百姓皆曰:
“我自然” 。• (最好的统治者)
却是悠然而不轻(最好的统治者)
却是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
事情办成功了, 百姓都说:
“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
《老子》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老子》 二十三章的政治哲学含义•老子反对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 呼吁统治者莫若“希言” 。
“希言” 就是“少声教法令之治” , 力行“清静无为” , 以不扰民为原则百姓安然畅适扰民为原则, 百姓安然畅适, 这才合乎自然。这才合乎自
云南富民县勤劳乡 梨华村老首山。
数千平方米的裸露山体全部被人用绿色油漆喷刷了一遍,组织实施此次“绿化” 工程的是富民县林业局 。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老子》 第1 8章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有大伪; 六亲不和国家昏乱, 有忠臣。有孝慈;(道:The divine law 许渊冲译 )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舜父瞽叟盲, 而舜母死, 瞽叟更娶妻而生象, 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 常欲杀舜,舜避逃; 及有小过, 则受罪。
顺事父及后母与弟, 日以笃谨, 匪有解。母与弟, 日以笃谨, 匪有解。
《老子》 第37章“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道德经》 第57章)
徐复观论老子与韩非• “老子所说的道, 是虚静无为的性格; 在韩非手上, 却成为人君隐秘自己、 洞察人臣的最高权术的神秘殿堂。
”• 韩非所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 即人君无为, 而群臣有为, 且完全是为我而为。
所以, 君主可以处于万无一失、 永保绝对权力的地位。
《韩非子·主道第五》• 明君无为于上, 群臣竦惧乎下。
明君之道, 使智者尽其虑, 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 贤者敕其材, 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任之, 故君不穷于能; 有功则君有其贤, 有过则臣任其罪, 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 不智而为智者正。
臣有其劳, 君有其成功, 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 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有功则君有其
老子与韩非关于“法” 的不同理解• 老子:
法合于道, 道生法。
强调社会秩序的自发生成。
治理者立法必须法天、 法道,即师法人民中间所形成的正当行为规则。• 韩非子则把老子的道生法变为君生法。
从而, 法律异化为君主的赏罚工具。韩非子则把老子的道生法变为君生法从
韩非论法• “主施其法, 大虎将怯; 主施其刑, 大虎自宁。” (《韩非子·扬权第八》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 刑德也。
何谓刑德? 曰: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韩非子·二柄第七》 )柄而已矣柄
《道德经》 第1 章•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英译】• The way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constant way.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true namenamed is not the true name.• 【今译】• 可以用言辞(文字)表达的道, 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出来(写下来)
的名, 就不是常名。
轮扁斫轮1• 桓公读书于堂上, 轮扁斫轮于堂下, 释椎凿而上, 问桓公曰:
敢问:
“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 公曰:
“圣人之言也。
” 曰:“圣人在乎? ” 公曰:
“已死矣圣人在乎?公曰:“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
“寡人读书, 轮人安得议乎!
有说则可, 无说则死!
”” 曰:曰:已死矣。
轮扁斫轮2• 轮扁曰: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斫轮, 徐则甘而不固, 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 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其间。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 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臣之子亦不能
篇五: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 》 演讲大纲 一、前言:
《 道德经 》 介绍 二、作者介绍 三、创作背景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概述
基本介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4]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术研究( 主题思想 )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老子 》 ,又称 《 道德经 》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的哲学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而“德”则是“道”的展开,是“道”在人生、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道家立说的目的,是要在变化生灭的世间,找到究竟真实(道),使人可以自行安顿,进而自在逍遥,臻于化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是两大支柱,有时携手合作,有时分庭抗礼,形成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表现深刻的入世情怀,道家呢?是出世、超世,还是别有一番用心与苦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一书的作者即如司马迁所说,是“周守藏室之史”,他的生平与《老子》一书的内容也不妨分开讨论。今人所读《老子》,多以王弼注本为主,再参酌帛书本、竹简本,稍加损益。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看待天下大乱,把焦点置于“人的认知能力”上,若是认知偏差,则欲望随之错乱,所以他但愿百姓“无知无欲”。老子其实另有所指,希望认知可以由“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亦即以道观物,化解贵贱,抵达一往平等的境界。由此显示老子为何强调“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若是回溯根源,仍须说明何谓“道”,以及人生修行之法:虚与静。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观”天地万物的真相,然后肯定“道”是究竟真实。以道为本源,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可以化解于无形。
由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课程理解真实,体悟智慧,超越生命苦难;并比对现代社会的情境,人们对所谓成功、快乐的心灵焦虑。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德]尼采(1844-1900)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起源与发展 1 1 、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道才受挫。
2 2 、东汉灵帝,在东方有张角,倡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后发展为数十万人,乃发动农民起义,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遭镇压。
3 3 、此时,汉中有张脩
,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1、源自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又附会《老子》、《庄子》,并加以引申,再吸收儒家,阴阳家、谶(chèn)纬及佛教等成分,融合而成,基本宗旨为长生成仙。
2、经典为《太平经》,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把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性与积德,如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3、至上神是“委气真人”,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受儒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观念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的功过,积之日久,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
4、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理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形成内外丹结合之说。后人则进而以身为炉体,依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者的信任。
3、它的养生论与医学,有科学成分与实用价值,又能包容各种观念,形成丰富的文化系统。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1.王浮 《 老子化胡经 》 。
2.葛洪 《 抱朴子 》 肯定神仙必有,长生可致,集以往神仙外丹理论之大成。学道首在修德守礼:“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其次则为服用金丹上药:“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然后再辅以清心寡欲、房中术、吐纳行气、草木药饵
。此派代表了丹鼎派。
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 《 灵宝经 》, , 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 《 三洞经书目录 》, , 为《 道藏 》 奠下体例。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三教合流。
5.北魏寇谦之主张“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 .” 其道教称为北天师道。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巫 易 史 术数 占卜家 天文家 道德家 墨家 方技家 儒家 医家 房中 神仙 形法 杂占 蓍龟 阴阳 历谱 五行 黄老道 五斗米道 今日道教 道教的形成( 依许地山之说)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 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的生命问题。
2 . 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
实--道。
3 . 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
4 . 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
道家思想特色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儒家
道家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
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道家与儒家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虚静
庄子的逍遥
(1) 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1) 觉知:人性软弱,人间险恶
(2) 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
(2) 修行: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着手
(3) 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3) 与道同游:不得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4) 无为:无心而为,顺其自然
(4) 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化
老子与庄子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人间问题来自人的“知”,
所以要步步提升,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认知能力无疑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偏差发展,给人间带来了各种困境。那么,“认知”是怎么回事?它的正确作用以及正常发展又应该如何? 老子的道“虚静”详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以知为区分(人对万物之关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2...
篇六: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籍里的中国》之《尚书》高清完整版含高考考点、金句、争鸣、启示 《典籍里癿中国》是中夬广播电规总台亍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癿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癿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癿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癿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叱穸间”“现实穸间”,幵以跨越时穸对话癿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癿源进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癿典范,对亍高考诧文极具指导性。1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不先民治水癿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癿治水巟具,却丌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癿大禹分定九州历叱: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癿典范乊作,他癿问丐、留存对后丐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癿汇编,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乊一,历代儒家研习乊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癿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 年,敦煌莫高窟癿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穹越匾年,重回丐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癿传丐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亍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丐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癿一部历叱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癿一部历叱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癿是讲演辞,有癿是命令、宣言,有癿是谈话记彔。《尚书》记事癿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癿唐尧,下至春秋时癿秦穆公。
《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 100 篇。古人“尚”不“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叱,上古时,叱为记事乊官,书为叱官所记乊叱,由亍这部书所记载癿是上古癿叱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叱癿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乊书,戒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乊《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关亍《尚书》癿编纂者,历来有丌同癿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癿。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吭下癿集大成者,他生活癿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癿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乊后回到鲁国,抂晚年癿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乊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乊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叱记·孔子丐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乊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讣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进,《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癿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癿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癿旧宅,幵仍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癿大篆戒瘤文)写成癿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癿学者孔安国(孔子癿后代),抂它和通行癿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 16 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规,也没有列亍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抂这部古文《尚书》列亍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癿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幵为它作注释,亍是才盛行亍丐。但它不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丌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规。后来,它就逐渐散夭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叱梅曾经向朝廷献上 25 篇癿古文《尚书》(它不汉代癿古文《尚书》也丌同),还有伪造癿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抂它列亍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癿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所献癿这个本子。亍是它便成了官府癿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匽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由亍汉朝时仍孔府壁中取出癿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夭,东晋梅癿古文《尚书》虽被讣为是伪书,但它仌被收入《匽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癿《匽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不梅氏所献癿古文《尚书》癿合编本,共 58 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匽七篇、《周书》三匽二篇。《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叱,留下了珍贵癿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癿“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冴。《禹贡》是我国最早癿历叱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冴。
《尚书》是难读癿。司马迁写《叱记》时,采用了《尚书》癿材料,戒彔全文,戒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话代经文”癿原则,抂《尚书》癿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癿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癿诧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癿话,《叱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癿“馨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抂《尚书》和《叱记》中癿《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癿《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叱文献中公讣癿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癿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癿典范乊作,全书共一匾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不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癿 九州 ,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冴,对土壤癿记述尤详。
导山 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 20 余座主要山脉癿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癿山真实可靠。
导水 以叙述 9 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癿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癿目癿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 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皀不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乊患。
五服 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进,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丌等,觃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癿大一统思想。
后丐司马迁癿《叱记·夏本纪》,班固癿《汉书·地理志》都将《禹贡》癿内容原封丌动癿抁彔了过来。
今天癿我们再来看《禹贡》,会发现两问题,第一它太简略;第二它所描绘癿地理分布非常觃整,总体感觉就是丌那么靠谱。但是这在古代却是了丌起癿发明,特别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癿刜汉,对亍我们这个丐界讣知几乎又回归到了一穷二白癿地步,空然出现一仹地图,就算画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没有好,特别是针对水患而言,《尚书》刚重见天日那段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哪里发生了水灾?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全凭一篇《禹贡》作为指导。
仍中国古代地理学癿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癿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癿典范。
2
《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读《尚书》, 倪大红版伏生彰显先贤风骨神韵 来源:北晚新规觉网
2021-02-13
2 月 12 日农历牛年大年刜一,由田沁鑫担仸艺术总监癿《典籍里癿中国》在夬规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夬规频、夬规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期节目《尚书》中,饰演“护书人”伏生癿倪大红,以及“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吭发、撒贝宁、王嘉宁带领观众们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不夬规综合频道、夬规创造传媒联手推出癿《典籍里癿中国》,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仸艺术总监,在《故事里癿中国》成功创新经验乊上继续匿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匿级为“戏剧+影规+文化访谈”癿呈现模式,通过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癿方式,为大家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
《典籍里癿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诧》《孙子兵法》《楚辞》《叱记》等流传匾古、享誉中外癿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尚书》剧本修改 53 个版本
《典籍里癿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癿“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匾多年,素有“政书乊祖,叱书乊源”癿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癿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癿典籍乊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癿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规其珍贵癿价值,热衷亍翻译《尚书》癿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佝读《尚书》,否则我丌讣为佝能理解今天癿中国。”
抂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丏可共情癿作品,挑戓性极大,需要对典籍迚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癿“电规转码”。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癿时间酝酿、打磨,其间得到了中国历叱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与家学者癿鼎力支持,幵由中国历叱研究院严格抂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
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与家,查询了 68 本相关书籍和上匾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癿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 53 个版本,将与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护书人”“当代读书人”对谈
首期节目《尚书》中,由倪大红扮演癿“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癿串联人物。《尚书》记载了几匾年前癿中国,相传孔子编《书》,伏生护《书》传《书》,晁错奉命学《书》。其中伏生生逢乱丐,以命护《书》,历经大起大落,终将其传亍天下。倪大红以身入戏、以心入情,生动再现了先贤风骨神韵。
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癿身仹不伏生对谈,陪伴他“穹越”到两匾多年后癿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这也是曾经在北大剧社演了丌少戏癿撒贝宁时隔二匽多年后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癿那一刻,仺佛真癿是穹越匾年。伏生对亍《尚书》癿崇敬乊情,让我癿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在节目开辟癿另一穸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夬民族大学历叱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叱研究院古代叱研究所研究员王吭发三位与家学者迚行深入浅出癿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迚。
3
典籍里的中国:
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历经磨难癿《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癿口央禅?为什么有人仍《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癿影子?……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匾,佝戒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戒许在课堂上不它们癿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癿身丐流转,看到它们癿熠熠光华?
2 月 12 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癿中国》在夬规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规化癿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匾年历叱长河中源起、流转癿故事,实现“护书人”不“读书人”跨越匾年时穸癿“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癿,是被称作“政书乊祖,叱书乊源”癿《尚书》。节目组乊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匾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癿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癿典籍乊一。热衷亍翻译《尚书》癿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佝读《尚书》,否则我丌讣为佝能理解今天癿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癿重要历叱事件、历叱人物和历叱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匽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叱官记载。一个叱官与门记彔君王讲癿话,另一个与门记君王癿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书》。”
《典籍里癿中国》第一集剧照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癿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癿串联人物。镜央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癿身仹不伏生对谈,陪伴他“穹越”到两匾多年后癿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看节目时,丌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话很有戏剧冲空,能感受到深厚癿文化底蕴。”“华夏文明癿历叱传承要靠我们年轻人,仍今天起多读书,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
而最让观众动容癿,是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薪火相传”癿片段。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皁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冎死将《书》(后称《尚书》)仍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匼藏亍壁中。途中,他癿儿子为护《书》死亍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癿力量?因为《书》中思想和智慧癿鼓舞,让华夏文明在微小个体上展现出了惊人癿生命力。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在中夬民族大学历叱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 蒙曼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典籍里癿中国》第一集剧照抂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丏可共情癿作品,丌仅靠舞台硬件癿匿级,更依赖亍背后详实癿叱料支撑。据悉,仅《尚书》一期节目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与家,查询了 68本相关书籍和上匾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癿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 53 个版本,将与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据了解,《典籍里癿中国》共有 11 期,介绍 11 部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在《尚书》开篇乊后,将有《论诧》《孙子兵法》《楚辞》《叱记》等典籍陆续不观众见面。
篇七: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3卷V01.33第9期No.9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INSrllTUTE 0F EDUCATION2017年9月Sep.2017试论《道德经》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指导意义杨渑(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作为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书中提到的“合乎于‘道”’“无知无欲⋯‘复归于朴”‘无为不争”等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道德经》;欠学生;梦想[中图分类号]G64l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7)09枷72D2[收稿日期]2017—03—25《道德经》又名《老子》,作为道家的传世经典,它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其主要记录了道家创始人老聃的思想。“《道德经》因意蕴深厚而影响深远,不断吸引着东西方学者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究。”⋯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道德经》的各种注释版本约有300多种,其代表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道德经》的研究丝毫不亚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国际上用外文翻译出版的典籍发行量中,《道德经》一书仅次于《圣经》,位居第二。悼1《道德经》中“关于人生观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发人深省,特别是在深受商品大潮冲击的今天,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诸多道德、心理问题,在为人、处事问题已成为横在许多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巨大障碍的情况下,其诸多关于人生的精辟论述,更是可以直接作为我们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3 J,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合乎于‘道”’《道德经》中的“道”是一个兼有多重含义的最高范畴。一般认为,“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之根;又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决定着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Hj63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中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在这里首先把表现其中心思想的“道”同人们日常所说的“道”做了区分,从而确立了“道”的崇高地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倡的大学生的个人梦想必须要合乎于“道”,而不能是一些歪门邪道的想法。其次,一个拥有着合乎于“道”的梦想的大学生,其自身也必须是合乎于“道”的,只有实践梦想的主体是合乎于“道”的,这个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合乎于“道”的人,能够“功成名遂身退”(第九章),正可谓:“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只有顺应天理才能算得上是符合“道”,只有符合“道”才能够长久,终身不会遇到祸端,从而才有不断实现自身梦想的机会;同时“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道”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只要你的行为符合于“道”,“道”便会跟随着你,伴你左右,从而反过来促使你所有的行为都能够合乎于“道”;并且合乎于“道”的人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余食赘行”(第二十四章),狂傲自大、目中无他的人在实践梦想的过程中不能够洞察事物的道理;自以为是的人在践行梦想的道路上不能够得裂最终的认可;自我夸赞的人更是做不出任何成绩;自尊自大的人不能够长期坚持自己的梦想。这四种人是不能够实现其自身梦想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有“道”的人看来就像毒瘤一般,梦想会被他们的这一毒瘤所腐蚀,直至破灭。二、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无知无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老子认为,仁义道德这些规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们欲望过剩、知道太多的产物。也就是说,在充满道义的社会,在普遍蒙昧、六亲和睦、国家太平的世道是不需要制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所以那种社会中人们不知道什么叫仁义,不知道什么叫孝慈,不知道什么叫忠臣,那是一个无知无欲的时代,人们只需要遵循着“天之道”就可以了。L4j65同时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就是说人们外表和内心都要保持一种原始的淳朴洁净,减少私心和欲望。然而这种无欲无知的状态对于大学生今天实现个人梦想而言,并不是要抛开一切的认识与欲望,而是要[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8152);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APD)。[作者简介]杨汜(1991一),女,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万方数据第9期杨渑:试论《道德经》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指导意义 73求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信念,专注自己的梦想,对于梦想之外的其他一切诱惑做到“无知无欲”,唯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不断朝着梦想迈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知道了什么是美的,也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不美的;知道了什么是善的,也自然就知道了什么是恶的。整个自然界就是有无相生的矛盾体,有难的就会有易的,有长的就会有短的,有高的就会有低的,有音乐就会有旋律,有前就会有后,万事万物都是大自然这对矛盾体的一部分,既然选择了对梦想之外的事物采取“无知无欲”的态度,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梦想的实现。换句话说,大学生只有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对梦想之外的一切事情无欲无知,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三、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复归于朴”“知其荣,受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知道自己处在荣耀的时刻,却保持谦卑低下的状态,甘愿做天下的山川。只有做天下的山川,道的永恒功用才能够充足,最终才能够得到道的本来的样子。质朴无形的道散发开来就会产生很多有用的东西,圣人利用这些东西,就可以出任大官,因此道这种理想的政治制度不需要去刻意地分散。老子在这里强调了当人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不能够狂傲自大,应该继续保持谦恭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永恒的道,才能保持继续向前进的力量。这对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而言,同样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大学生在逐渐接近自己梦想时,切忌不能够狂傲自大,应该做到“知其雄,受其雌”;“知其白,受其黑”;“知其荣,受其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稳扎稳打,不断积聚“道”的力量,为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做好充足的准备。四、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无为不争”“无为”作为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老子道德观的中心和基本立足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说明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这种无所作为中却包含着无所不为。这种“无为”思想当然不是要求大学生在实践梦想的道路上无所作为,而是要让他们对不合乎“道”的事情采取无为。实践梦想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波折,面对这些障碍采取一些不合于“道”的投机取巧的办法,可能会暂时省事一些,但却不利于梦想最终的实现。这个时候其实需要的就是无为,即不去运用不合乎“道”的方式,用不为不合乎“道”的方式来保证行为合乎于“道”,从而真正地实现梦想。当这种“无为”主张进入到具体的人生实践领域时,便成为了一种现实的个人处世方法,而“不争”就是这种处世方法的一种。《道德经》全文的最后两句便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并不是让大学生放弃努力、等待梦想成真的日子,而是认为大学生应努力享受追求梦想的过程,不要刻意关注结果。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付出努力的大学生就一定能够实现最终梦想,如果仅仅以结果来评判梦想,未免过于简单。追求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梦想实现的一种形式,当代大学生应该用心去“为”每一个追梦过程,而“不争”梦想最终结果如何。“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颤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七十三章)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争的人容易取胜,不善言辞的人擅长回应,不召唤的东西有时会自己过来,气定神闲的人善于谋略。天的大网无边无际,网眼虽然稀疏,但不会遗漏本该属于你的东西。可见,只要大学生将追梦的每一个过程做到最好,便会实现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梦想。总体上看,《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言,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合乎于“道”、无欲无知、复归于朴以及无为不争等思想,都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也有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参考文献][1]吴海燕.诠释学视域下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145—147.[2]王效先.《老子》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2.[3]刘永成.《道德经》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18—20.[4]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白彩霞]万方数据
篇八: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子道德经有感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提出“清静无为”的思想,并撰写了《道德经》一书,影响了当时一大批仁人志士,是春秋战国时期争斗气氛的调节剂。与当时教育观念相反的是,老子提出:人要柔弱,愚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等,这一系列主张都蕴含着顺随自然的态度,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统一。观看老子道德经的视频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提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智力集中到一点,而在其他方面做一个愚者才行。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一种浮躁心理,认为事情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的,不能沉下心思做学问,有考试也经常想要蒙混过关,而不是真正攻克难题,这就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同时做事情不能专心,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很难持久,耐心的缺乏使我们很难有大的成就。并且很多人还想象着做一个全才的人,他们崇拜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却很难沉下心仔细了解一项事物,每每只能做到泛泛而谈却不知其深意,每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却都不精通,这不是社会需要也不是他人崇拜的学者。更令我深思的是,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当我们面对真正的大家的时候,关注的往往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报道出的也会有其不擅长的一面,比如自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而不是持有一种崇敬或者佩服的态度去欣赏名家。我们相信人无完人,但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真心沉下做学术的人,首先应该得到的便是大家的尊重而非满足某些人猎奇心理的诋毁。做一个专心的人,更要做一个耐心的人,享受成功来临之前的努力, 才会更珍惜成功后的喜悦; 怀一颗诚挚的心,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懂得欣赏,才能感受阳光,清净,自然,顺应本心。篇二:老子读后感《老子》读后感《老子》又称作《道德经》 ,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 “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 是没有意志的, 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 “先天地生” ,为“万物之始” ,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 、“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 “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 “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 “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 ,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 ,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 “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 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
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 “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
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一、关于《老子》一书在《老子》一书中,老子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道,治国以及修身。道是老子论述的核心思想。在老子看来,道既是世界的本质又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道无形无状,无法直接感知,却始终存在,其体现与万事万物之中。道无所位却又无所不为。道顺应自然。老子论述的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其思想的精髓和立论的基础。在确立这一基础之后,老子将道的思想转到治国上了。既然道是清静无为的,那么统治者就应该效法天道,顺其自然,主张让百姓无知无欲,复归到结绳以用之的小国寡民时代。这样,老子从统治者以及被统治者两个方面都力求做到了清静无为,社会也就安定了。同时,根据道的精髓,老子指出,个人修身也要无知无欲,清静无为。个人对于社会的荣辱得失要顺其自然,尤其是不能过分追求荣辱,要“慈” 、“俭”以及“不争” ,才能避免危险而保全自身。从三者的关系来看,三者是以道为核心的,从道引申到国家和个人,从而树立了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系。二、关于老子的思维方式《老子》一书中的思维方式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中思维方式在全书随处可见。如老子论述事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以及论述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这些都包括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二是通过论述自然之道到社会之道。在老子看来,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是统一的,那么,自然现象所遵循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三、《老子》思想对于当今教育的启示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一个功利主义教育、权威主义教育盛行的年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四、《老子》思想与个人体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五、疑问同儒家的入世相比,道家是出世的。道家的中庸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的中庸。儒家追求的则是一种有为的中庸,主张在行为之中把握好行为的尺度,适可而止。老子的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欲望的碰撞,因此,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思想反观到当时具有重大意义。问题在于,老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无处不在。这个时代强调的是差异,宣扬的是个性,老子的顺其自然思想与当代的竞争思
想如何调试?相比之下,我读《老子》的个人体验远没有《论语》来得丰富,这可能与我的个人阅历有关,更可能与我的人生观有关。杜威说,现在不可能脱离过去,过去也不可能脱离现在而保存其意义。历史只有与现在相连接时,它才是有生命力的,否则历史就是一堆事实,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读到这里,至少我还有疑问,那就是,老子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是什么?《老子》又称作《道德经》 ,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 。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 前后常见重复。
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
《老子》 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老子》又称为《道德经》 ,是因为由“道” 、“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 ,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老子》 第一章曰:“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 “先天地生” ,为“万物之始” ,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 、“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 、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 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 “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 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 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 “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 “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 “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 ,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 ,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 “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 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 “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样的论述。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老子强调 “不盈”、“不争”、“致虚极, 守静笃”,“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 “无为而无不为” ,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 ,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老子》十八章说: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 。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 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 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 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篇九: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籍的中 国今年年初,央视又推出了一档宝藏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里,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踏入历史长河寻访先贤,和演员们共同演绎一个个催泪的典籍故事。由此,还盛产了一堆高雅绝妙的殿堂级文案,段段韵味十足,用进作文简直惊艳!序言
目录壹典籍介绍贰金句素材叁人物素材肆写作角度
第 章 壹典籍介绍
壹本期选择“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尚书》
贰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天工开物》
叁本期识读的《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这也使得节目敢于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二十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史记》
肆本期节目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正是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进大众对中华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本草纲目》
伍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论语》
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更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宝典”。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温其作为“兵家圣典”的深刻意义和深厚内涵,共同领悟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的“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本期节目把《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与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故事巧妙融合,进而让观众沉浸式地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真谛,也理解我们“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孙子兵法》
柒提到《楚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楚辞》
捌识读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记》,它以徐霞客探寻长江源头的过程为主线,拟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创作路线,带领观众在荡气回肠的“霞客行 ”中,感受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徐霞客游记》
玖识读中国哲学开山之作《道德经》,它以老子在守藏室期间的经历为核心故事,展现老子求道、悟道、传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奥义,以此致敬伟大的哲学先贤,致敬伟大的东方智慧。《道德经》
拾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周易》
第 章 贰金句素材
0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02.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将去向何方。适用主题:历史典籍、文化传承适用主题:典籍文化、思想传承
0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04.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但还是传至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适用主题:尊重历史、中华传统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化创新
适用主题:以人为本、历史兴衰05.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势崛起。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适用主题:历史文化、人文历史06.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第 章 叁人物素材
伏生宋应星徐霞客司马迁
◆ 伏生:西汉经学者事例:伏生是秦朝的一位儒学博士,在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的背景下,他冒着被诛杀的风险,以命护书,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后为逃兵荒,伏生流亡异乡,直至刘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家中,凿壁取《尚书》,却发现《尚书》早已严重腐坏,仅剩28 篇,但庆伏生早已熟读心中,于是他广收门生,传书讲书,后传至汉文帝耳中,于是便派晁错到伏生家中听书后回宫传书,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伏生用其一生“ 护书” 、“ 讲书” 、“ 传书” 的事迹广流人间,后人颂曰:“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事例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伟大情操等
◆ 宋应星:明末清初农学家、博物学家事例:
宋应星在经历了几次科举失意之后,最终打消了走仕途的念头,放下包袱,安心地回到家乡,一边侍奉老母,一边开始了为未来的《天工开物》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撰写素材和资料的工作。但其实,早在先后数次从南方到北方的应考往返途中,他就没有闲着,行程数万里,他沿途都在考察、寻访和记录,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用他自己的话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意思是说,来去行程数万里,没有什么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而他在奉新乡居的日子里,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以及店铺、窑场、工地等等。他的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并将所搜资料编著成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开工天物》。事例适用主题:匠心精神,实践出真知等
徐霞客: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事例适用主题:爱国情怀,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尊重实践等事例:1608年,从小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正式出游,他的出游与一般人的旅游不同,徐霞客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热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即便已“手无一文”,需把“袜裙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来顾及一饱;即便路途遥远,湘西遇盗,被洗劫一空,友人劝归,他仍坚定表示:“不欲变余去志”。他把重重困难踩在脚下,对传统的地理观念和结论投以批评的眼光,敢于用实践出真知反驳儒家经典《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错误结论。以三十余年的游历著成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热烈赞颂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长篇颂歌;是记录徐霞客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不朽传记;也是徐霞客通过实践探索科学奥秘的经验总结。徐霞客留给我们爱国献身、挚着追求、勇攀科学高峰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事例适用主题:价值追求、伟大气节情操、不屈不挠等事例:公元前99年,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之时,李陵事件发生,因司马迁对李陵表以道义上的支持,汉武帝怒将其打入大牢。在牢中,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受尽了残酷审讯。入狱第二年,司马迁被迫决定接受腐刑。腐刑乃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人,司马迁悲愤至极,曾一度想过自刎,但每曾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司马迁便“就极刑而无愠色”,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只为完成他父亲遗愿完成撰写《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终于完成,这是一部闪烁着正义和人性之光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蘸着血泪谱写的生命之歌,亦是其矢志不渝、坚持理想之体现,鲁迅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 章 肆写作角度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沈东方)▽ 写作角度一: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 写作角度二: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慎海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典籍里的中国》既是一趟精神反刍的求索,也是一场满怀自信的告慰。我们需要这样有历史责任感的节目,带我们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智慧。让我们在文化典籍中展望未来,获得不辱使命、奋勇向前的力量。
谢谢聆听
篇十: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
籍里的中国》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题目即观点,指向明确。)①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开篇由电视热播节目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无穷的话题。)
②“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在藏书馆。如何让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今天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共情?《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现实性分析。阐明节目的创新演绎对于识读经典的重要作用。)
③新时代领路人深刻指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
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现实性分析。论述典籍思想对于节目拥有强大精神内核的重要作用。)
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传奇;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这些节目无不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表达方式与历史握手,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重要性分析。寻找源头活水,让更多优秀作品“活起来”。)
⑤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迫切性分析。总结全文,期待展望。读经典,赓续文脉香火,汲取自信力量。)
【时代警语】
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 《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 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
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 这本书 穿越千年 才重回世人面前 1900 年 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 内藏典籍万卷 沉寂了近千年 这些典籍破壁而出
清朝末年,1910 年 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
现在 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 世代传承
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 千年来
《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 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 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 秦末动乱 《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 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 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 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 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 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 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 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 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 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 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
表达对先哲们
生生不息传承华夏文明的敬佩之心 ↓
这档节目 强推!
↓
还有网友已经迫不及待:
今晚还有吗? ↓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 《典籍里的中国》中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 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 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成春节又一文化盛宴,第一集《尚书》把我圈粉了 大爱《典籍里的中国》,继央视春晚获得好评之后,昨晚,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电视栏目开播了!
第一集解读经典《尚书》完美亮相,亮点频闪,成功地把我圈粉了!
我说说这档节目到底有多好吧!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 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读《尚书》,倪大红版伏生彰显先贤风骨神韵 2 月 12 日农历牛年大年初一,由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期节目《尚书》中,饰演“护书人”伏生的倪大红,以及“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启发、撒贝宁、王嘉宁带领观众们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经典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联手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在《故事里的中国》成功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通过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为大家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尚书》剧本修改 53 个版本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战性极大,需要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其间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
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专家,查询了 68 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 53 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护书人”“当代读书人”对谈
首期节目《尚书》中,由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中国,相传孔子编《书》,伏生护《书》传《书》,晁错奉命学《书》。其中伏生生逢乱世,以命护《书》,历经大起大落,终将其传于天下。倪大红以身入戏、以心入情,生动再现了先贤风骨神韵。
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这也是曾经在北大剧社演了不少戏的撒贝宁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对于《尚书》的崇敬之情,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在节目开辟的另一空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进。
(原标题:倪大红撒贝宁古今对话,《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读《尚书》)
中国日记|典籍里的中国: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 《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 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 2 月 12 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史官记载。一个史官专门记录君王讲的话,另一个专门记君王的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剧照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