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市演艺集团在全市文化强市建设专题推进会上汇报发言,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书记、**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演艺集团作为国有文化企业,要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遵循、找坐标、找方法,正确处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创新等关系,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围绕“高品质演艺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全力推动**“十项行动”在集团落地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劲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国有文化企业的担当与作为。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用心落实*派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着力在“精”字上做文章,为人民创作更多“*派”艺术精品
任何伟大的作品无不是反映伟大时代精神、全景展现时代风貌、传之久远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演艺集团始终和人民同心、与时代共进,以创作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为第一使命,加强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安排、整体性推进,大力实施*派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精心选材、精雕细刻,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的**篇章,以艺术自身独有的方式回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努力为时代创造艺术杰作、为历史留下文化经典。
1.健全完善艺术精品创排的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北方演艺集团项目管理制度》《关于激励艺术精品创作的奖励办法》等,建立与企业管理相匹配的艺术生产管理体系。成立集团创研室,大力推行制作人制度,持续壮大“北方演艺集团艺术委员会”,将文化服务人民的“立场”与“市场”、“叫好”与“叫座”有机结合,让**的新发展、新气象全面呈现于艺术舞台,潜心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海河风韵、时代特色、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
2.精心创排反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剧目。坚持精品意识,立足新时代,准确把握**文化特质,挖掘**本土题材,科学规划创排推出话剧《**三问》、大型歌舞剧《**情深》、河北梆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之老戏台》、曲艺剧《***》等一批新剧好剧,大力宣传推广话剧《俗世奇人》、评剧《**传奇》等剧目,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生动反映**大地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真情描绘人民创造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3.用心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力载体。坚持自信自强、胸怀天下,深入实施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推动戏曲电影拍摄展映等,努力实现优秀传统剧目数字化保存、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化活在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之中。大力推进戏曲传承工程,加快集团数字板块建设,提高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推动创新性发展,不断谱写城市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在“优”字上下功夫,打造精神文化生活品质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既是保障文化民生的底线,也是创造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底座。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待更加热切。**演艺集团迅速响应新期待,在文化服务人民中当好主力军,全力打好文化供给“主动仗”,不断提高文化供给层次和水平,使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更加公平均衡、更加可感可及。
1.以优质低价演出惠及市民,服务高品质生活。持续做好**文惠卡项目,自2015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发行**万多张,组织惠民演出****余场,惠民***万人次。通过发行普惠卡、郊区卡、学生卡、公益卡和戏曲卡,使服务范围覆盖不同区域、不同群体;
同时采取加大剧目审核、平台管理、观众调研以及大数据分析力度等一系列精准举措,使更多市民花小钱看大戏,激活拉动演出市场,点燃城市文化热情,在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中发挥演艺价值。
2.以文化下基层活动惠及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有组织、有规划地持续做好“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农民点戏戏进农家”等文化进基层活动,实行“订单式”“菜单式”供给方式,农民想看什么就送什么演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到高水平演出,努力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民点戏戏进农家”已在**十个涉农区演出***余场,惠及农村观众近**余万人次。2023年以来,以更大力度推动文化惠民“身边舞台”唱响乡村文化“大戏”,提升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3.以艺术教育惠及青少年,助力人才强国建设。紧扣学生新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让优质专业演出进入大中小学,组织好第五届**市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演,使青少年从小就在艺术中感受美的熏陶,共同打造人文艺术教育平台。
4.围绕特色IP打造系列活动,助力人文城市建设。深挖传统文化内核,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未来交融、传统与现代辉映,创新推出首届**曹禺戏剧节、**市曲艺团建团70周年、第三届“蹦豆儿”喜剧节等一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使活动出新出彩,以文塑魂、滋润市民心灵,以文兴城、涵养城市精神,努力将**打造成为独具特色、更具魅力的人文之城。
三、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计划,努力在“融”字上出成果,满足人民多元文化需求
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传统演艺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因势而变、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演艺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演艺与不同业态的嵌入与融合,探索“互联网+文化”“演艺+旅游”等新模式,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1.依托文艺资源,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新业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推出新IP、新体验、新演艺,打造更多蕴含文化内涵、彰显人文精神、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精品,激活城市消费新引擎。以旅游场所为依托推出《曹禺和他的剧中人》《保密局的枪声·1948》等沉浸式演出,以及首部“美食+文旅”互动戏剧《老码头·戏里戏外》,不断创新丰富文旅供给,升级打造“文旅食商”一体融合新地标。
2.加快演艺与多业态融合,打造演艺新模式。延伸文化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建立以演艺为特色的新板块。加快与商圈、媒体以及餐饮、社区、教育、体育等不同领域的合作推广,发掘新流量、打通新渠道、营造新生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整合**文创IP资源,深度挖掘品牌价值,宣发推出一批以泥人张彩塑为代表,有创意、有特色、有市场的文创“好礼”。
3.加快艺术与技术融合,提速数字板块转型升级。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大力实施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创新战略,使高新技术成为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小北剧场”“方寸直播”等自有平台,加大网络平台合作力度,拓展内容制作、线上演出、技术服务、艺人经纪等,加快文艺向线上推广发展,建立可持续、可复制、有收益的运营机制,推出更多定制化、多元化的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
四、全面推行企业治理提升工程,坚持在“效”字上求突破,以高效能管理赋能高质量文艺
**演艺集团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着眼效率、效果、效能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大胆探索“集团化、多元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路径,夯实人才支撑,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把深化改革和科学管理的优势转化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1.加快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科学管用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在融合发展、现代治理、人才建设上激活新动能。根据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集团发展需要,持续创建高效团队,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扁平化、高效率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助推集团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及清单、法人治理主体“1+3”权责表等制度规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贯通、规范高效的制度体系。
2.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双效统一”的考核机制。按照企业“主营业务、属性、功能和特点”等因素,立足可量化、能评价、好操作,对文艺院团和所属公司实施有文化特色的差异化考核和分类监管。在全集团推动建立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青苗计划”“引才用才”人才培育计划,强化青年专业艺术人才培养和锻炼,涵养“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联合共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发展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建立校企联动培养机制。严定标准“选”,组织保障“炼”,能上能下“用”,形成选育管用全链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迅速成长,提升本领。
4.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健全集团宣传工作机制,用心抓好集团和各单位官网、官微、官博、官抖等宣传平台建设与管理,着力整合集团网络资源力量,做大做强集团宣传矩阵。采取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文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企业经营全过程,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2024年市演艺集团在全市文化强市建设专题推进会上汇报发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