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某高校推动区域振兴发展成果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示范作用,带领全校上下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强国战略部署和*振兴发展急需,高位谋划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发挥路径,以走好新百年新征程卓越发展新成效,不断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出优异答卷,为全力推动*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持续贡献*力量。
一、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始终站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全面系统学、紧扣实际悟、卓越导向谋,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全面系统学。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中心组成员认真聆听省委书记许勤同志来校宣讲,集中学习工信部、教育部宣讲报告,集中开展深入学习研讨,带头成立专门宣讲团并面向校内外开展宣讲800余场、受众16万余人,引领全校基层党委理论中心组累计开展学习150余场,带动基层党组织开展政治学习“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1500余场次,组织党支部书记、青年学术骨干、预备党员等4000余名师生参加专题培训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不断、持续入脑入心。
二是紧扣实际悟。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摆进*一流大学办学实际中反复揣摩、潜心吃透,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落地,召开2轮次、共计9天领导班子专题务虚会,对各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进行“地毯式”研究,重点研究剖析学校贯彻落实思路是否统一到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改革发展方向是否全面校准到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上,办学治校资源是否有效组织到关键要害问题解决上,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等权威媒体上。
三是卓越导向谋。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深学细悟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事业高位谋划,推动制定实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决定》、开展43项重点任务,将学习成果贯穿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中、融入“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攻关和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制定实施全过程,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旨主线研究谋划改革发展举措百余项,引领带动全校上下“在党的领导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二、深入贯彻三位一体部署,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卓越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判断,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矛盾的深刻把握,对担起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战略考量,为*领命先行、率先突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学校党委自觉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维度,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的内在规律,引领推动全校上下聚焦为党和人民再育新一批杰出人才、再造新一批国之重器的重要使命任务,努力以“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全面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重点领域改革,以扎实行动和卓越业绩向党中央答题复命。
一是聚焦“教育”这一基础,奋力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系列强国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目标画像,加速推进“1+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持续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体系,建立“公共基础+大类平台+专业轨道”分层次课程供给体系,拓展“方向选修+自主发展+辅修专业”个性化发展渠道,通过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做强供给新增量,支持学生自主确立目标、自主选择轨道、自主订制成长方案,创新推出的由6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等特色班成为杰出人才自主培养“金字招牌”,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受青年学子青睐,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四连冠”,再育新一批杰出人才的使命担当更加强烈。
二是聚焦“科技”这一关键,创新探索国之重器持续涌现之道。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部署,全面梳理党领导*打造国之重器的历史逻辑,凝练形成“纽扣大衣论”“大师团队论”“十年一剑论”“虎口夺食论”等*服务航天国防、破解“卡脖子”问题的攻关经验,与时俱进深化*有组织科研体系,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天宫、北斗、C919等国家重大工程,新增1个项目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0年累计有9项成果入选、独立完成成果数量居全国高校第1,持续建强科技战略咨询委员会和重大项目培育办公室,不断拓展学校重大科研方向动态储备库,加紧实施15个战略技术群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类重大项目,再造新一批国之重器的发展动能空前强劲。
三是聚焦“人才”这一根本,持续筑牢东北人才高地。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重要部署,坚持“稳、引、培、评”并举,持续建强“破五唯”“立新标”制度体系,持续完善以学科特点为牵引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实施领航学者、启航学者、春雁英才计划、科研突出贡献人才等一批创新举措,高标准推进校院两级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推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接续有力、活力持续迸发。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27名、增量位居全国高校第3。收到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以来,学校累计新增国家级人才250名,增速大幅提升,444人入选*省首批高层次人才、B类以上人数占全省42.6%,东北人才高地筑得更高更牢。
三、始终坚持同*同频共振,全力助推*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党委牢记重要嘱托,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省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记省委书记许勤同志提出的“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推动龙江振兴发展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要求,将扎根东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不二选择”,聚焦“六个龙江”“八个振兴”,组织化推进学校高端人才聚集优势、航天国防科研优势向服务*创新发展优势转化,与*共经风雨晴岚,持续助力*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打造引才聚才重大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参建太行国家实验室,牵头建设松江实验室,牵头或参建的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优化重组评议和科工局首批标杆立项,获批牵头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进入试运行阶段,东北高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揭牌运行,重大科研平台的引才聚才效应持续凸显。
二是打造校地合作样板高校。全面深化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七个市(地)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建强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开阳智库”、赋能航天航空事业创新发展的“天工智库”和*省现代农业研究院,加速谋划推进“环*”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与省内龙头企业共建21个校企产业技术研究院,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首批建设试点(全国共10个),新时代“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的美誉始终赓续有力。
三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学校持续推动高技术成果在*就地转化,不断完善“学科团队+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化区域平台”的成果转化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在*培育上市公司4家,推出了一批以*、*光电等为代表的明星企业,孵化的*科技、*科技公司入选*首批“隐形冠军企业”。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校教师创办的*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IPO获上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共计使用300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65家科技型公司,投资总额10.7亿元、其中在*省内转化占比超过60%,学校以科技创新高地优势为*高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注入持久动能。
【2024年某高校推动区域振兴发展成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