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旧院落消防问题工作汇报,供大家参考。
**区**街道辖区面积3.17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4.56万人,有企业生活区81个、老旧院落686个(其中社区自治院落555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仅占19%,租住户约占50%,老旧院落多、安全配套设施少、夜间消防安全压力大等问题比较突出。**街道以新型智慧社区治理系统平台为载体,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为抓手,探索“三个一”(一支队伍、一张网络、一套机制)社区智慧消防治理模式,形成“处小、处早、处了”群防群控强大合力。今年以来,辖区成功处置夜间初期火情39起,火灾警情同比下降30%,未发生大火亡人事故,持续提升老旧院落社区治理水平。
一、建设一支队伍,确保专业防控有主体。成立街道应急队伍,明确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信息报告、警戒疏散、动员引导、事态控制、宣传教育等七大职能,整合城管、社区力量,构建全天候专群结合辖区消防力量。一是以应急队伍为骨干管夜间。为解决老旧院落夜间消防无专人巡查处置的难题,成立13人的专职应急队,每天夜间22:00至次日7:00,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对辖区178个车棚等重点隐患点位实施巡检,遇有初期火情第一时间报告处置,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范的根本性转变。二是以城管队伍为辅助巡白天。依托17名城管队员组成协管督查队,协助做好辖区白天安全巡查及初期火灾现场警戒疏散、事态控制、消防救援等工作,确保3分钟内包点志愿者到场,10分钟内应急队伍到位,10分钟以上119赶到。三是以社区力量为基础查日常。发动社区“两委”、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社区民警、综治队员、楼栋长、单元长、平安志愿者等基础力量形成社区应急兼职志愿者队伍,负责信息收集反馈、初期火灾现场人员疏散救援。成立“邻里志愿服务队”,对孤寡独居老人“包点”,现有在册社区兼职志愿者186人,每三人包点一户小区独居老人,辖区410户独居老人包点工作做到全覆盖。
二、织密一张网络,确保应急处置有支撑。拓展智慧消防系统特色功能应用,链接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联动、线下联防、现场联控。一是建平台纵横联动。以街道、社区智慧系统平台为载体,纵向实现智慧社区平台火警信息与119平台信息同步,横向接入燃气报警器、地上消防栓、家庭智慧烟感等消防设施,初步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构建信息预警、信息报送、指挥调度、早期处置一体运行机制。二是抓拓展全域覆盖。通过智慧消防体系,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管、安全隐患在线预警、特殊信息在线分析,构建街道、社区、院落、家庭四级消防体系,努力打造智慧消防可感知社区。建成1499套室外消防栓,9个一体化消防泵站,为特殊群体安装6035套智慧烟感报警器、100套无线水流传感器、300套无线可燃气体传感器,已实现8个社区、686个老旧院落的全域覆盖。三是强末端智慧赋能。智慧消防感应末端均与街道联动中心相联,在新华社区试点独居老人群体智慧烟感装置,特殊群体感应装置与社区网格员、近亲属、包点志愿者相联,确保遇有火情第一时间进得去、救得了。建立“智慧监控末端—街道智能预警研判指挥调度—小区专兼职救援队伍现场处置—系统平台信息汇总”处置模式,实现火灾预警“自动化”、救援指挥“智能化”、日常执法“系统化”、城区管理“精细化”。
三、探索一套机制,确保常态运行有保障。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联动运用,探索建立一套常态化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救援效能。一是建立会商联动机制。建立区级部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辖区消防重点难点安全问题,构建区域安全协同机制。建立应急队与专业消防队联训,与城管协管督查队联勤,与社区基层力量及志愿者联动的应急联训联勤联动三级机制。建立“单位参与+企业实施+社会组织服务+居民志愿服务”多元合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控格局。二是建立提能激励机制。将消防救援力量纳入全年绩效考核范围,开展专业培训和综合演练,增强实战处突能力。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在排查重大安全隐患和处置初期火情中表现突出的给予200-2000元奖励,违反规定、履职不到位的予以警告至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进一步激发救援队伍的能动性。三是建立综合保障机制。坚持“宁可花钱买安全,也不花钱买教训”,想方设法落实落细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经费保障上,按照政府补助、街道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近百万余元用于专项保障。在人员配置上,坚持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社区推荐和街道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遴选确定队员,确保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在装备设备上,立足实战与管用要求,购买四轮小型巡逻车、电瓶车、专用手机、探测器、灭火器等装备设备,有力保障日常训练和应急处置,提高了快速反应和综合救援能力。
【老旧院落消防问题工作汇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