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菁选五篇

时间:2023-03-16 11:4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菁选五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发现。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气,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内容:一个导语,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和语文园地四

  二、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2、让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3、认识52个生字,书写33个,14课没有生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课时数:

  14课时

  单元自备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本课的设计,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的要求,力求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等交流的交际*台;在群体互动中展示成果,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

  1、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活大方,有礼貌,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4、在交际中学习文明交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展口语交际面。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

  2、有关的课件、奖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背诵这首儿歌好吗?

  2、从这首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演示)这是用纸剪帖出的公鸡,颜色多鲜艳啊!这是用纸剪出的拖鞋,多有趣;这是用纸折成的蜗牛,多可爱;这幅是用塑料杯和毛线做成的漂亮的小女孩;这幅是用橡皮泥捏出的小动物的脚,你们说像吗?

  4、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就能制成一些可爱的小物品,多巧啊!我相信,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编织出美丽的小制作,是吗?

  二、全班参与,评出“最佳小制作”

  1、请大家把小制作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然后有秩序地离开座位自由参观,看看谁的小制作做得最好。

  2、学生自由参观。

  3、评出做得最好的小制作,发奖品。

  过渡:看见你们五花八门的小制作,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们,就是想你们把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说出来,比一比,谁说得最好,行吗?

  三、示范说话,指导表达

  1、示范说话:

  老师手拿小制作向大家介绍,学生仔细看作品,认真聆听。

  (我的小制作是花炮。它的材料有纸筒、彩带和彩色纸。我是这样做的:先找几个一样大的纸筒,再用各种颜色的纸把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来自网!/JiaoAn/YuWenJA2/85209.html

  纸筒包住,接着在每一个纸筒的上端钻一个小洞,最后拿出一条彩带把它们串起来,这样就做成了花炮。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作装饰。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2、指导表述:

  ⑴ 老师从哪些方面介绍作品的?(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⑵ 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用了哪些连接词?(先……再……接着……最后……)

  ⑶ 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3、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⑴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② 汇报制作过程:

  汇报时要讲清楚制作的过程。说话时要清楚、完整,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③ 别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让讲的同学解答。

  ④ 评出说得好的同学。

  ⑵ 小组练习说话,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相继指导。

  四、代表汇报交流,评出“最佳解说员”

  1、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⑴ 哪个小组的代表能愿意说说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⑵ 其他小组评论:

  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还需改正?

  ⑶ 老师总结怎样才能把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说清楚、明白。

  2、其他小组派代表汇报。(程序如前)

  3、评选出“最佳解说员”,发奖品。

  五、举行“小小展览会”

  1、看作品,听介绍:

  同学们的小制作太美了,可刚才每一个小组只介绍了一件作品,你想介绍你的作品吗?每人都有机会,看,(在黑板上贴出“小小展览会”字样)咱们举行一个小小展览会,把你们的作品都展示出讲台上,邀请你的好朋友来看作品,听你的介绍。

  2、谈感受:

  看了这些小制作,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六、小结

  老师觉得同学们不光心灵手巧,而且都是能说会道的学生。老师非常高兴,下课后,把自己的小制作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或家人,借此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好吗?

  七、学生写作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5

  一、教材分析

  第五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人间仙境庐山胜景.

  《绝句》是黄鹂、白鹭、千秋雪和万里船构成的一副泼墨山水画。

  《雷雨》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了一场雷雨从酝酿、洒落到停歇的自然丽景。《最大的“书”》是一次野外勘探考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传统保留课文,以诗歌的语言向孩子们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

  语文园地五》中有《节气歌》、《奇妙的动物世界》、“宽带网”中更有有趣的食虫植物等。

  整个一组教材“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无奇不有。教师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请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要过度张扬。因为本组教材比较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演绎,但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教材施教的对象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

  3、学习默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读生字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授课时间:14课时

  《望庐山瀑布》2课时

  《绝句》2课时

  《雷雨》2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1)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样本3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样本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样本2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不懂就问》(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地问,及时地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内互帮互学,

  2.学习生字:用旧字加偏旁方法记——私、诵、思、例、段、糊、涂、吓、晃、呆、鸦、厉。重点讨论一雀、既、养怎样记。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组内互读,读通、读顺。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你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句话读懂的?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当学生答道“知道了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时,出示: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谁能再来读一读?(指两三名学生读一读)

  ②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吗?

  ③让学生观察这段话用了几种标点符号,反复地读一读,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一样。

  ④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2)你还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讨论: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1)学生提出课文中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解决。

  如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昵?”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读第1、4自然段。

  A.由学生解决问题:因为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

  B.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先生是很严厉的?(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孙中山壮着胆子站起来、同学们吓呆了、先生厉声问道)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指名说一说。(肯定那些在书中做记号的学生。)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记号将它们标出来,这样能方便问题的解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4)评议: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的问题,你要动脑筋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不重要,今后学习课文时就会提问题了。(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的能力)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指名说一说。

  四、作业设计。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作业:

  1.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2.我们都知道*先生小的时候说过:“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你还了解哪些伟人小时候读书时发生的事?请你找资料说一说。

  3.在我们周围也一定有一些学习上表现特别突出、值得你学习的同学,你发现了吗?能说说他们是谁吗?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2)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菁选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以走近科技世界为主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茫茫的夜空,璀璨的群星,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能否数的清?移居到月球,旅游在星空,这难道仅仅是阿德的梦。几面镜子聚拢微弱的烛光,昏暗的房间,顷刻变得明亮!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这庞然大物,缘何今日无影无踪?一个个奇特的大问号,吸引着孩子们,也等待着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朗读课文,感悟语言,探索发现。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47个生字,会写43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读课文。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4、在朗读中感悟,并注音积累词句。

  5、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6、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7、有科学幻想意识。

  三、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4、多动脑,动手,善于观察思考。

  四、课时安排

  数星星的孩子 2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

  恐龙的灭绝 2课时

  阿德的梦 1课时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3

  教学目标:

  认识课文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以下几个词语:传来、响起、信号、夏天、战利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在朗读中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出示与爱斯基摩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

  2、教师做相关介绍。

  2、 板书课题:爱斯基摩人

  3、 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 小组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在把这段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③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他们找朋友。

  (2)合作方式:

  ①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学习任务学习、交流。

  ②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 各组轮流上台,人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一段

  (1)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同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2)教师点拨

  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字。

  ③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 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 同桌练读,各组练读。

  2、 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2)给身子找朋友

  五、 指导写字

  1、 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 分析识记生字的字形。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描红,再试写

  5、 对照范字评一评。

  6、 生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学生接力赛朗读,每人读一句。

  2、 说说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3、 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环境怎样?

  4、 教师介绍“极昼”、“极夜”

  5、 比较读读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太阳挂在低*线上,整天放射着光芒。

  太阳低低的挂在地*线上,整天放射着柔和的光芒。

  (1)学生先读。

  (2)找找这两句不同在有什么地方?

  (3)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 说说看,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3、 指名回答。

  4、 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5、 讨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起到保暖防寒的?

  6、 出门的时候,他们又怎样抵挡严寒的?指导读好“总要”、“厚厚”等词语。

  7、 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想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 结合图片认识爱斯基摩人的重要交通工具。

  3、 齐读本段。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读全文。

  2、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有趣吗?说说你的想法。

  3、互相交流从课外书或互连网查找有关爱斯基摩人的趣事。

  四、布置作业

  把爱斯基摩人的情况介绍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爱斯基摩人

  居住环境: 温度低,夏天(极昼),冬天(极夜)

  1、住冰屋

  2、穿厚厚的衣服、鞋子、戴厚厚的帽子

  生活习惯 : 3、打猎捕鱼为主

  4、狗拉雪橇是重要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整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飞扬,自主意识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3.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百花园八走一走,那里有一道道难关,只要你有开启智慧的钥匙,就能打开它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二、“闯过写字关”第一题,我会写

  1、出示“带、壳、常、茶”四个汉字,指导观察。

  师:写好汉字,不但要多写,还要会用眼睛观察,会用心思考,请看这四个汉字,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在书写时中间部分与上下两部分怎样搭配?

  2、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特点。(中间部分与上下部分相呼应,一般是托住上部分,覆盖下部分,使汉字看起来结构紧凑。)

  3、教师示范写“带”,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依照例子,练习写“壳、常、茶”。

  三、“闯想像关”——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地、反复地朗读句子,看谁能有所发现。

  2、指导理解句子。

  (1)同学们,这些句子真有意思啊!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想像句子的意思。(如,想像成熟的石榴长裂了,露出一排排整齐饱满的颗粒,多像一个可爱的娃娃裂嘴笑着,多可爱,多愉快呀)。

  3、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情感。

  你感觉到作者喜欢那饱满的石榴、流动的"小溪、飘舞的雪花和欢唱的小鸟吗?你喜欢它们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吧。

  四、“闯背诵积累关”——第三题,背一背

  1、出示挂图,了解诗人。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写的一首诗。

  2、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古诗的意思。把你读懂的与伙伴交流一下。

  4、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查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5、诵读古诗,把古诗背下来。

  五、“闯阅读关”——第四题,读一读

  1、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心里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行动和目的刚好相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你就明白了。

  2、自由读文申成语故事,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小伙伴。

  3、小组互读故事,互相纠正读音。

  4、你明白了南辕北辙的意思吗?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跟同桌说一说。

  教学反思:

  1、以闯关的竞赛形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解决问题时能做到让孩子们先自己解决问题,再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能贯彻新课标的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

  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

  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

  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

  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1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

  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

  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

  “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

  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3)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 (菁选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逐步养成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理解精彩词句。

  教学难点:

  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教学方法:

  主动探求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当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你最想到什么地方游玩呢?

  2、同学们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向往着观赏到美好的景物!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我们乡村里象花一样美的园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

  二、设问导标明确任务

  1、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书上的彩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绘出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家萧红笔下的<<乡村里的大花园>>。

  三、探究交流尝试练习

  1、师:示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标清自然段,画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3、出示生字词认读。

  蚂蚱守则绒毛勇敢健康无限怎么谎花

  (1)在生活当中,你在哪见过这里面的生字词?

  (2)你有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3)猜词游戏。

  (4)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质疑解难鼓励挑战

  1、指生读课文。

  2、整体感知。

  说一说乡村里的大花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图文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学会识

  五、品读感悟,强化训练

  六、拓展练习,激励创造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鼓励质疑:通过读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呢?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用概括性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练习读——指生读——品读——赛读)

  2、作者除了细致描写了昆虫的色彩美以外,有没有写它们的声音和形态呢?请你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入:大花园里美丽的花草、昆虫,还有自然界的万物,你知道他们的生长靠什么吗?(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有了太阳,这个世界才有了光和热,才有了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几个太阳吗?(虽然只有一个太阳,但是他的光芒却能照耀世界每一个角落)

  2、引读:太阳的光芒照射在“乡村里的大花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到第四自然段中寻找答案。(默读第四自然段)

  3、感悟词句:“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请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想一想“健康的”“漂亮的”景象是怎样的画面?)

  4、想象训练: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这里有花有(),有()有(),有()有()……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和活力!拍一拍()!听一听()!

  5、从作者的描绘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主感悟:指生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个自然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体会“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体会写法:找一找这段话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表情朗读:你能把你的感想读出来吗?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逐步养成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理解精彩词句。

  教学难点:

  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教学方法:

  主动探求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当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你最想到什么地方游玩呢?

  2、同学们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向往着观赏到美好的景物!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我们乡村里象花一样美的园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

  二、设问导标明确任务

  1、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书上的彩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绘出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家萧红笔下的<<乡村里的大花园>>。

  三、探究交流尝试练习

  1、师:示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标清自然段,画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3、出示生字词认读。

  蚂蚱守则绒毛勇敢健康无限怎么谎花

  (1)在生活当中,你在哪见过这里面的生字词?

  (2)你有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3)猜词游戏。

  (4)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质疑解难鼓励挑战

  1、指生读课文。

  2、整体感知。

  说一说乡村里的大花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图文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学会识

  五、品读感悟,强化训练

  六、拓展练习,激励创造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鼓励质疑:通过读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呢?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用概括性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练习读——指生读——品读——赛读)

  2、作者除了细致描写了昆虫的色彩美以外,有没有写它们的声音和形态呢?请你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入:大花园里美丽的花草、昆虫,还有自然界的万物,你知道他们的生长靠什么吗?(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有了太阳,这个世界才有了光和热,才有了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几个太阳吗?(虽然只有一个太阳,但是他的光芒却能照耀世界每一个角落)

  2、引读:太阳的光芒照射在“乡村里的大花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到第四自然段中寻找答案。(默读第四自然段)

  3、感悟词句:“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请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想一想“健康的”“漂亮的”景象是怎样的画面?)

  4、想象训练: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这里有花有(),有()有(),有()有()……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和活力!拍一拍()!听一听()!

  5、从作者的描绘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主感悟:指生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个自然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体会“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体会写法:找一找这段话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表情朗读:你能把你的感想读出来吗?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4

  一、单元主题: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第四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二、单元内容: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8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9个汉字。

  三、教学建议:

  1、整体把握,合理组合。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李云龙老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文中强调道:“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P10页课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鲜空气,享受着春风轻轻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颜色,细听到处有春的旋律,在这样的大自然中再来学习“春天的发现”这一组课文,学生的体会更多,感受更深,。

  四、教学例举:

  在主题整合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把本组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进行了重新组合:

  1、整体感知。利用媒体播放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在谈话中畅述自己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学点什么吗?”的问话把学习目标的确定抛给学生自己。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动,学几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曲,举办一次春天的诗歌朗诵会。”等内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读本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2、重组教材。整体感知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根据他们自定的学习内容,重新编排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春天的发现”这一单元的学习流程:(一)学课文1和3,组织学生“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寻”春天包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踪迹(春游活动)和“宽带网”中要求的上网寻找春天的花。“说”春天则是“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学了课文,参加了春游活动后看到的春天里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写”春天,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低年级写话,重在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从说到写,要有个过渡过程,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写,理一理写作的顺序。写好后一定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如果能够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和习惯,那就更好。最后定稿的作文可以在展示台中加以展示,并且把阅读对象从教师、学生扩展到家长。(二)学古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学习古诗前布置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儿歌、散文等,学完古诗后举办诗歌朗诵会,学生可以背古诗,也可以唱唱春天的歌曲。(三)学课文4,参加植树活动,展示收获。学习课文《小鹿的玫瑰花》,结合植树节种花植树,装点校园和自己住的小区,并把自己写的春天,画的春天,以及摘录的春天的词、句、文章通过“展示台”展现给同学欣赏。(四)学习“语文园地一”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3、部分体验。这里就《小鹿的玫瑰花》一课谈谈教学预想。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的表层,小鹿栽下玫瑰花后,由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文思想,正如“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中的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学时,可以适时出现这句话,让学生读读背背。

  课文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但要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快乐也是快乐,对二下的学生来说,仍然有些难度。虽然有些难,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在这里,“情感体验”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花骨朵”是词语理解的一个难点,最好借助实物——盛开的玫瑰和还是花骨朵的玫瑰,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瘸一拐”是字音上的难点,要注意读准。

  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鹿弟弟说的两句话。对照着一读,学生心中自然设疑:为什么鹿弟弟一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有了疑问,也就有了进一步朗读课文的欲望。这里,理解“白栽”的意思是个关键点。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如刚洗好的衣服又掉在地上,叫“白洗”,这样的词学生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白写、白跑……这时,可以让学生体验:每当你白做一样事情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这样一迁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小鹿他们辛辛苦苦栽了玫瑰却没有看到的惋惜的心情。有了这样的体验基础,要读好鹿弟弟说的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体验随着理解的深入也不断深化。甚至让学生融入到角色里面去。朗读黄莺的话时,让学生做黄莺,说一说为什么见了玫瑰花就想歌唱,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黄莺的快乐;朗读微风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微风一路上会遇见哪些小伙伴,然后创设对话的情景,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微风的快乐。在这般体验的基础上,再拓展想象: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搭建了*台以后,学生的思维也会展开自由的翅膀,他们会说:一只小蜜蜂飞过来,他说,小鹿,我采过玫瑰花的蜜,可甜了。我一喝,都快醉倒了。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学生感受到了玫瑰花给别人带来的幸福之后,自然就明白了“玫瑰花没有白栽”的道理。从而领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课后有一个“演一演”的要求,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课要书写的生字有12个之多,可以分散在课文教学中随机识字,避免写字过程的单调和时间过长的问题。例如:通读全文后,学生了解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后,及时指导“弟、哥和骨”三个独体字的书写,又如:“渐、谢、微”三个左中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学生体悟黄莺、微风和小鹿的对话之后随机进行书写指导。而“抽、拐、浇、终、静、躺”6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课文学完后集中教学,便于学生掌握书写规律。

  4、整体感悟。学完这一组教材后,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可以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回顾学习得失,并组织课外拓展。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来自网!/JiaoAn/YuWenJA2/85221.html

二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4)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1

  【课型】

  复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宽、穷、贱、减”等9个认读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贵贱”的意思,以及我的发现中词语的词性。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想去那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游玩吗?瞧,草原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2、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那就赶快去参加有趣的活动吧!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欣赏草原的风光片,边倾听悠扬的草原之歌,使学生感到仿佛来到草原中,为以下的几个活动的展开打下了扎实的情感铺垫。〉

  (二)、游戏(我的发现)

  1、第一个活动草丛寻宝,赶快到草丛中去找一找。你们找到了什么? (学生到草丛中寻找,交流并把找到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2、找到的宝贝是两个字词语的,请赶快贴上去。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这些词语呢?

  (学生读找到的词语)

  3、能为这些词语分别找找朋友?(举例:照相)为什么?齐读

  4、其实这些宝贝我是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中找到的,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54页,读读这六组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六组词语)

  5、学生交流发现成果。(发现加了一个字后意思就不一样了,)交流完后贴一帖。

  6、一起读读这六组词语,瞧,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学生齐读)

  7、在你的词语库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想想!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里写的多.开始。(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写的)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

  方法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而且采用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游戏(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1、大家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来,这些词语中藏着的秘密就是宝贝呀!瞧,连牛羊们也想来凑热闹和我们交朋友,你能交到几个朋友呢?请你读读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出示9个生字)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读记记生字。(贴在黑板上。)

  2、看谁交到的朋友多?(抽个别读)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接下来咱们开火车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

  5、刚才许多同学采用反义词组词,快找到反义词朋友来贴一贴。(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来贴一贴。)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6、读反义词,我们怎样记住这些反义词?你有好方法吗?

  7、让我们来玩玩你说我对的游戏。(教师示范,我来和你对对反义词。)。赶快找你的朋友对一对。大家可以离开座位。)

  〈通过玩“对对子”的游戏中记住反义词,使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中完成积累的任务。〉

  (四)、民歌导入(诗歌敕勒歌)

  1、对对子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们最喜欢唱歌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他们的民歌。可以自己轻轻的哼一哼。(播放这首民歌)。

  2、咱们先来学会这些歌词吧!(要读准字音。)(刚才听到有同学提出“见”在这里怎么读现呢?“见”通“现”。)板书(见—现)

  3、谁来读?一起来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那苍茫辽阔的大草原吗?)来跟着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随机指导“四野、穹庐”。)随机教学敕勒族。〈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其实无论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罢,都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锻炼。又随机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识,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来,让我们跟着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边歌边舞吧!

  <将敕勒歌配上曲子编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舞,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五)、做导游介绍宁波。(我会填)

  1、热情的敕勒人向我们展示了大草原的风土人情,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我们的家乡介绍给他们呢!

  2、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3、你能给这些词语找找朋友吗?请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4、选你最拿手的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抽个别学生交流)

  5、你们可真会动脑筋,瞧,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边看边交流。

  6、能用上这六个词语,来介绍宁波的风景吗?(学生交流)

  7、这个内容就是日积月累“我会填”。接下来,咱们就动笔完成我会填。写完后请你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当当小导游介绍宁波。(学生填写)

  8、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呢?(抽学生来当小导游)

  〈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与口语交际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大量的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的乐趣。〉

  (六)、小结:

  刚才大家介绍了宁波的迷人风光,其实宁波还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文化,那让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再来畅谈我们美丽的家乡------宁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课后反思】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少年。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2、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3、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4、熟读一首小诗,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职业吗?在咱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大家各司其职,做着自己的工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教师、工程师、魔术师、建筑师、理发师”。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教师:在学校工作,教书育人。

  理发师:在理发店工作,每天帮人们理发。

  2、出示“演员、营业员、服务员、裁判员、饲养员”。

  总结:“师”指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饲养员:他们饲养小动物。

  总结:“员”指从事工作或学习的人。

  3、出示“教师、演员”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4、在社会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呢?

  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医生、司机、航天员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5、出示要求会写的11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1、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出示:

  田野

  葱葱绿绿的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小组自由交流。分享发现:

  (1)我发现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我们在仿写句子时候,要注意本体和喻体。

  3、进行句子仿写。

  4、读句子,体会变色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句子:

  这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分别进行解释。

  出示句子:

  一块**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分别进行解释。

  我的发现:"特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是一个多义词。

  四、书写提示

  1、出示书写的姿势。

  2、出示握笔的姿势。

  3、提示书写姿势。坐姿和拿笔姿势都要规范。

  4、还要观察字的每一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五、日积月累

  有几句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给他人一朵玫瑰,自己的手上也会有余香,用来形容付出会使自己快乐。

  "*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意思是:*常肯帮助他人的人有了困难,也会有人来帮他,形容善有善报。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些话都和"帮助他人"有关。今天我们就多做一些积累吧。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生背诵。

  六、我爱阅读

  1、出示小诗。

  2、一句一句地按顺序播放,同时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进老师窗前》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3、认真读文,看谁读得又快又清楚,又富有真情实感。

  小组派代表展示。

  4、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师生情。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师生情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吧!

  展示《程门立雪》。

  七、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3

  【课时目标】

  1.积累背诵《弟子规》的选文。

  2.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懂得做事不要只往坏处想,要向积极乐观的方面思考。

  3.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日积月累”。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看,老虎大王发出邀请,要和大家比一比,谁能最先读出《弟子规》。

  1.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弟子规》。(课件)

  2.竞赛要求。

  (1)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举手告诉老师。

  (2)检查读句子时,小组内同学每人读一句话。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

  3.小组同学做好竞赛准备。

  4.识字比赛。

  (1)按举手的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2)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3)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4)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5)识字游戏,摘苹果。

  5.拍手朗读。

  6.背诵积累。

  二、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师:同学们真能干,看,老虎大王为我们竖起大拇指,告诉大家回家背给爸妈听。今天,我们再一起读一篇文章《好天气和坏天气》。

  1.出示自读提示。(课件)

  (1)试着读一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问问同桌或者老师,带拼音的字多读两遍。

  (2)画出老奶奶和儿子的对话。

  (3)老奶奶为什么天天在家里哭?

  (4)画出老爷爷的话,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自由读短文。

  3.小组互相读。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展示老奶奶和儿子的对话。

  6.理解老爷爷的话的意思。

  7.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

  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弟子规》

  积极乐观

  【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每次活动前,我总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他们经历探索的经历,然后再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其充分交流、碰撞。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不断完善和巩固知识、掌握知识,习得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乐趣,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适合学生的活动,如比赛等,变枯燥的练习为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学生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等学习活动,真正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的舞台。

  【拓展延伸】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教学随笔】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3、了解中外文学语言的差异,感受文字的魅力。

  4、积累诗句名句。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交流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阅读兴趣,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又是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呢?请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角度评价人物

  1、回顾所学课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课文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课文节选部分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慢慢适应岛上孤独的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r拉格洛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节选部分写了主人公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到骑上自己家中的雄鹅旅行前的故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r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本课节选的是“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一精彩片段,写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如何获得这些感受的?

  (1)鲁滨逊是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意志极为坚强、生活信念十分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人。

  (2)尼尔斯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爱捉弄小动物,变成小狐仙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历了许多的锻炼和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改掉了身上的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

  (3)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3、讨论一下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评价人物的方法。

  (1)从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

  (2)从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中关注人物。

  (3)多面、立体地评价人物。

  4、用多角度的方法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朋友,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1题。说说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

  (1)共同点:这三个句子中加点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人们见到汤姆和贝琪*安归来时的激动心情和场面。“眨眼就到了”写出了时间的飞逝,人们年前的紧张忙碌。“喜得快要发疯了”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八儿过腊八节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观察句式特点,想想什么是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有什么作用?

  ①什么是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突出描绘,或者扩大,或者缩小。)

  例: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仿佛欢腾的海洋。(夸大,突出了人众多。)

  他的心眼比针尖还要细。(夸小。这个句子用在不同地方意思不同:或者突出他心胸狭窄,或者突出他做事很认真,很细心。)

  ②运用夸张的好处: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表达的效果。

  (3)因为夸张是“言过其实”的夸大或夸小,所以在写夸张句时首先还是应该抓住其“实”,从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描绘。

  ①空间夸张:长短、大小、面积等。

  例:他是一个宽洪大量的人,真称得上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体积夸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夸大)

  ②时间夸张。(夸大或夸小)

  例:他不喜欢练琴,坐在凳子上的半个小时简直是度日如年。(夸大)

  六年的光阴,有如白驹过隙,一晃我们就要毕业了。(夸小)

  ③物象夸张。

  例:他又高又瘦,真像一根细竹竿。

  ④感情夸张。

  例:她哭了,眼泪像没关的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夸大)

  他的思绪像被猫玩乱的毛线团,打了千百个结,怎么也解不开。(夸大)

  (4)夸张和比喻的本质区别:夸张是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2、同桌相互交流,试着选用一两个给出的词语说一句话,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3、出示文中的不同版本的外国文学名著译本,让学生比较诵读。

  (1)说说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别。

  目前市面上《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版本较多,故事内容大体相似,只是有些版本翻译较为*淡,有些版本翻译的情感更加细腻,读起来更令人心情起伏跌宕。

  张友松翻译的版本: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小镇成了一个见证者,写出了人们找到孩子后内心无比的喜悦、激动。

  俞东明、陈海庆合译版本:第一句直接叙述了那个夜晚是小镇最辉煌的一个夜晚。第二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以精练的语言,表现了小镇人们极度高兴的心情。

  成时翻译版本:写出了小镇当晚的场面,语言较为*实。

  (2)你喜欢哪种译本?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4、读一读其他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体会其细腻的情感差别。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教材中的诗词名句。

  2、组织小组交流,通过讨论把握句子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全班交流诗句出处及含义。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解释: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出发的人。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时间长了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好坏。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解释: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不同鱼儿的习性,临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5、学生背诵句子,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积累:全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先在小组内推选,最后全班精选出几条,课后齐背诵积累。五、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1、过渡:“没有阅读的童年是苍白的童年,就如同我们无法想象春天里没有花香,树林里没有鸟儿歌唱。”而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到它的那刻,便是奇遇的开始。在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涯中,你读过哪些名著呢?

  2、学生自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提示,交流读后感受。

  3、指名谈自己读过哪几本名著,你是如何阅读名著的?

  4、交流评议自己阅读名著的方法,教师归纳总结

  (1)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句地读。

  (2)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继续阅读。

  (3)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部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阅读,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4)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5)阅读中可以在书上做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还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或老师进行交流。

  5、学做读书笔记。

  (1)记录阅读时间,所读篇名,作者名称等。

  (2)写一写当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4)提出问题并解答。

  (5)写写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6)收集相关资源:关于作者的信息或和本章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者是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6、简介《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内容。

  《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才大梦初醒。7、拓展阅读。

  《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r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巴黎圣母院》《窗边的小豆豆》《童年》《我的大学》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二

  交流*台(评价人物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夸张)

  日积月累(背诵、积累、运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学会用比较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台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预设: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3)请教他人。

  2、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

  预设:当遇到有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和同桌交流思路、想法。

  3、让学生默读“交流*台”,结合交流成果,师生共同梳理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

  二、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两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减偏旁;第二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加偏旁。)

  2、结合发现的规律,试着从生字表中找出范例来识记。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换偏旁、编故事、编顺口溜、猜字谜、图解识字等)

  三、词句段运用

  (一)新出现的词语和词语的新含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是新出现的;第二组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2、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含义。教师出示课件明确这些词语的含义。

  3、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词语出现或产生新的含义的原因。

  明确:

  第一组词语是在信息时代下为适应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

  第二组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含义。

  4、思考并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新词,以及这些新词的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

  如“给力”一词,一般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含义。它是随着国内外、大陆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出现的新词汇。

  “菜鸟”一词,一是指新手,二是指在某方面应用水*较低者。

  (二)用熟悉事物解释陌生事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句话,赏析句子并讨论加点内容的相同点。

  师明确:这几个句子都是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和人们熟知的身边事物进行比较,便于读者理解内容,通俗易懂。

  2、生仿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观题目,知作者,启下文

  1、指名揭示题目含义。

  2、走进作者。运用你所收集的材料向大家展示作者的相关情况。

  (二)分析理解,点拨分法。

  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含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查资料和联系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三)精读诗、想意境、悟诗情。

  1、师范读,生闭眼感受古诗意境。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体会古诗情感。置身这样的美景中,你们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3、齐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主要突出认知新事物和积累的能力,从“交流*台”中积累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到“识字加油站”中通过“加偏旁,减偏旁”识字的内容,再到“词句段运用”中认知新词语及其新的含义,以及用熟悉事物解释陌生事物的方法,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古诗词的积累,都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不能对新出现的词语或含义作准确的理解,在*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多加积累。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5)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习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习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寓言两则

  教学时间:2课时 窟窿 —---------缺点 未为晚也

  板书预设: (1-4) 丢羊(两次) 不听劝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

  (5) 明理 现在修还不晚——及时改 为时未晚

  为时不晚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导入,揭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习寓言的吗?

  其实学习寓言故事 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习要点)

  出示:

  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读懂故事: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

  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练读

  2、反馈交流:

  a 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重点正音:养圈(juàn)窟窿(后鼻音,轻声)叼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习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教学用具:

  录象、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

  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

  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

  坊读轻声

  窟窿

  窿读轻声

  质疑: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B: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C: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D: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A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B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C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

  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D

  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5、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习。

  1、指导造句: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4

  一、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二、教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三、教学设计:

  一、 题目切入,引发期待:

  (设计理念:以题目切入,紧扣题眼“亡”“牢”,既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使学生意识到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认读,集体纠正。 重点指导:多音字:圈

  (设计理念:字词疏通为课文的理解扫清了障碍。)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 朗读课文,掌握故事主要内容。

  2. 指导重点句式,把握人物形象。

  (1)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出示句子: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转换句式)

  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设计意图: 通过对重点句式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了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为揭示故事寓意做好了铺垫。)

  四、创设交流情景,揭示故事寓意。

  在特意创设的情境里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进入角色。在“修”与“不修”的后果对比中,寓意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试用“亡羊补牢”的道理处理问题,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深化了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板书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板书。

  在整个板书内容的设计中,我充分遵循生成的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而揭示小故事,大道理。力求通过板书让孩子们能根据板书的内容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5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 “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 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 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教 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 我们先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 牢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过 么补羊圈?)

  5、 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 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的过程

  4、 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增删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1)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5、画杨桃

  附:

  【词语解释】

  【近、反义词】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

  “肃”(sù):*舌音。笔顺:(共8笔)

  “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4.扩展训练。

  近义词:

  教诲──教导审视──审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错误难忘──淡忘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4.难字书写指导:

  “图”:最后一笔写横封口。

  “摆、抢”:左右结构,都是“扌”字旁,注意“仓”与“仑”的区别。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学生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l.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读最后一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印象深刻?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终身难忘”呢?

  (难忘:无法忘记,永远留在脑海里。终身难忘:即一生都难以忘怀。常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诲铭记于心,也可形容对某一段时光难以割舍。)

  (2)能使作者“终身难忘”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的话。)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画画的。

  (2)学习第2至第16自然段。

  ①“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错误。)

  ②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③“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

  ④“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⑤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⑥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⑦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⑧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⑨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3)学习第17自然段:老师的话。

  ①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发生了变化。指名读“老师”说的一段话。

  ②思考:

  A.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B.举例子说说怎么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C.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③这几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④启发学生用“不要……要……”造句。

  ⑤总结老师的话: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⑥齐读“老师”说的话,加深理解。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3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4

  设计说明

  《画杨桃》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在*常的小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画杨桃”的故事,组织学生研读文本,补白对话的提示语,达到以读促讲、读中顿悟的目标。同时,通过品读文本积累学习语文的多种方法,再通过认识作者生*了解到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以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杨桃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杨桃的资料,如杨桃的形状、生长特点、产地、营养价值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件出示实物——杨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指名简单介绍杨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2.教师介绍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

  预设: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画成了什么样子?

  (3)在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画杨桃这件事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4.过渡:画杨桃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培养思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大胆质疑。此处设计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梳理出与文本相关联的几个主要问题,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设置了目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读准确。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识字经验,并提示易错字。

  3.汇报交流结果:

  (1)“室、审、视、晌”是翘舌音。“肃”是*舌音。

  (2)“倒”在本课读dào,另一个读音是dǎo。

  联系生活适当拓展词语,读dào时,可组词倒水、倒立、

  倒车;读dǎo时,可组词摔倒、不倒翁。

  (3)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用形声字识记法识记。

  “靠”上表声,下表义;“审”上表义,下表声;“哈、晌、抢、嘻、悦、诲”左表义,右表声;“视”左表声,右表义。

  ②用字理识字法识记。

  班:会意字,从珏从刀,意为用刀分玉。本义是分割玉。

  页: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一个夸大了头部的人,表示人的头。本义是人头。借指篇、张。

  而:象形字。像胡须形。假借为虚词。

  ③扩词识记。

  将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进行识记。

  靠:靠近可靠依靠

  肃:肃静严肃

  4.将生字放回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前面预设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集中识字,然后让生字回文,使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既不干扰识字的学习,也没破坏阅读的情境,做到识字促进阅读,阅读巩固识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图、座、室、交、页。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图:全包围结构。

  座:半包围结构。

  室:上下结构,撇折上一点不要丢。

  交:上下结构。

  页: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特点。

  4.教师边指导边范写重点字。

  图:最后一笔是横。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

  页:起笔横写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间。第二笔撇的长短、角度要适当。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5.学生先描红,再书写这几个生字。

  6.展示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书写时,注重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字形,这既是写对生字的前提,也是识字教学的重点。

  四、回顾总结,巩固练习

  1.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抄写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具有归纳总结的意识,并使课内所学得到巩固。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质疑导入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学们、老师。)

  2.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画杨桃这件事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3.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设计意图:过渡性谈话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学生质疑中的关键问题,顺势揭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学生每次读课文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产生,此处设计既关注到了两个课时的整体性,又关注到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二、研读文本,品读课文

  1.认真朗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课件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指名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的,如何画的。(师相机板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2)你是怎样理解“老老实实”的?(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引导学生补充回答):

  是圆的就xxxx,是方的就xxxx,不要把圆的画成xxxx,也不要把方的画成xxxx,否则就是xxxx。

  (4)指名读句子,评议。(注意抓住重点词语“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读出“我”实事求是作画的态度。)

  2.过渡:“我”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却发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1)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读出指责的语气。后句要读出嘲笑的语气。

  (2)同桌互读,指名读,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当同学们看到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是怎么做的呢?(相机板书:哈哈大笑)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

  ……

  ①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句子,体会老师的做法。(看、到、坐、审视、回到、举起、问)

  ②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要“审视”。小组交流后再选一选,填一填。

  “审视”是指仔细看。老师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xxxxxxxx。

  a.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b.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c.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他们

  d.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想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出示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指名读,读好对话的语气。

  (3)师生互动,引导朗读,表演对话。

  过渡: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吞吞吐吐地说)

  4.情境引入,想象说话。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方法。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的。(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东西,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了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看法的道理。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5.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师相机板书: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老师的话的。

  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教诲”。

  7.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说的、做的,与我们想的不一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文中揭示的道理。另外,“情境引入,想象说话”环节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想象说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课、摆、哈、抢、嘻。(认读生字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课件演示书写动漫。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临摹。

  “摆”第三笔是提;“嘻”的口字旁在横中线上收笔;“课、哈、抢”这几个字都有撇和捺,但撇、捺位置不同。

  5.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在指导书写时重视分类指导,使学生由一节课生字的书写扩展到掌握一类字的书写技巧。重视难点字、重要偏旁的书写指导,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观察、临摹、评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端正。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过渡:作者在老师的影响下,最后取得了成功。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相信你们将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

  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意在使语文学习和语文积累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来说明事理,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让同学们领悟到抽象的道理。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后,教师紧紧抓住文中老师的话展开学习,初步感知,然后以老师的话作为本课的结尾,重点突出。不仅如此,教师还把上课初几个学生的质疑,反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通过“想象说话”环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了感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5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

  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请读读相关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菁选5篇)(扩展7)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菁选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发现。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气,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内容:一个导语,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和语文园地四

  二、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2、让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3、认识52个生字,书写33个,14课没有生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课时数:

  14课时

  单元自备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本课的设计,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的要求,力求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等交流的交际*台;在群体互动中展示成果,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

  1、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活大方,有礼貌,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4、在交际中学习文明交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展口语交际面。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

  2、有关的课件、奖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背诵这首儿歌好吗?

  2、从这首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演示)这是用纸剪帖出的公鸡,颜色多鲜艳啊!这是用纸剪出的拖鞋,多有趣;这是用纸折成的蜗牛,多可爱;这幅是用塑料杯和毛线做成的漂亮的小女孩;这幅是用橡皮泥捏出的小动物的脚,你们说像吗?

  4、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就能制成一些可爱的小物品,多巧啊!我相信,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编织出美丽的小制作,是吗?

  二、全班参与,评出“最佳小制作”

  1、请大家把小制作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然后有秩序地离开座位自由参观,看看谁的小制作做得最好。

  2、学生自由参观。

  3、评出做得最好的小制作,发奖品。

  过渡:看见你们五花八门的小制作,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们,就是想你们把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说出来,比一比,谁说得最好,行吗?

  三、示范说话,指导表达

  1、示范说话:

  老师手拿小制作向大家介绍,学生仔细看作品,认真聆听。

  (我的小制作是花炮。它的材料有纸筒、彩带和彩色纸。我是这样做的:先找几个一样大的纸筒,再用各种颜色的纸把纸筒包住,接着在每一个纸筒的上端钻一个小洞,最后拿出一条彩带把它们串起来,这样就做成了花炮。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作装饰。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2、指导表述:

  ⑴ 老师从哪些方面介绍作品的?(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⑵ 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用了哪些连接词?(先……再……接着……最后……)

  ⑶ 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3、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⑴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② 汇报制作过程:

  汇报时要讲清楚制作的过程。说话时要清楚、完整,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③ 别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让讲的同学解答。

  ④ 评出说得好的同学。

  ⑵ 小组练习说话,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相继指导。

  四、代表汇报交流,评出“最佳解说员”

  1、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⑴ 哪个小组的代表能愿意说说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⑵ 其他小组评论:

  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还需改正?

  ⑶ 老师总结怎样才能把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说清楚、明白。

  2、其他小组派代表汇报。(程序如前)

  3、评选出“最佳解说员”,发奖品。

  五、举行“小小展览会”

  1、看作品,听介绍:

  同学们的小制作太美了,可刚才每一个小组只介绍了一件作品,你想介绍你的作品吗?每人都有机会,看,(在黑板上贴出“小小展览会”字样)咱们举行一个小小展览会,把你们的作品都展示出讲台上,邀请你的好朋友来看作品,听你的介绍。

  2、谈感受:

  看了这些小制作,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六、小结

  老师觉得同学们不光心灵手巧,而且都是能说会道的学生。老师非常高兴,下课后,把自己的小制作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或家人,借此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好吗?

  七、学生写作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验器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三、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3)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五、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六、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 “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二、读文

  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三、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五、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六、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这篇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实,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我让学生在学习中默读课文。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让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想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悟一些重点词句,并且读中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多读。

  在课后,我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到一些邮票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认识到邮票的同时,也了解到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导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 指导读多音字:华:作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

  huá 中华、华丽

  2.你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过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呢?

  2.听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你们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辆 (华) 罗 妻 算 夫 妇 旧 码 握 敬 抛 贫 献 价 值 归

  2.同桌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汇报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6.本课的词语库中有哪些好词?

  * 惊异 坚定 敬佩 贫穷 落后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静) 坚定——(动摇)

  贫穷——(富裕) 落后——(先进)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桌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互相交流: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哪几个地点的事?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3.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客厅 码头

  4.课文主要写了华罗庚在这两个地点说的话,第一部分是课文的1至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课文的6至11自然段。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

  二、学习第1至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5自然段,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朗读,指出“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òng,是“向着、对着”的意思。

  3.学生质疑,老师介绍背景,体会华罗庚得知祖国*的消息时万分激动的心情。

  (1)“**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过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很富裕,很舒适。)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4.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华罗庚激动的心情?

  出示文字投影:“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

  这些加点的词都表现了华罗庚知道祖国*的消息非常激动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评价是否体现了华罗庚的心情。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读出华罗庚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6至11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准备回国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劝阻?他是怎样回答的呢?

  2.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课文6至11自然段。

  3.出示文字投影,重点理解句子: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读了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华罗庚是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科学家,就像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不嫌弃祖国的贫穷落后,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祖国的进步发展放在第一位。)

  4.齐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体会华罗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华罗庚是个不贪图享受,热爱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识记本课要写的8个字。

  座 喊 夫 妇 旧 如 贫 落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祖:示字旁加“且”字就是“祖国”的“祖”。

  座:“坐”字加上广字头就是“座位”的“座”。

  喊:“减”字的两点水换成口字旁就是“叫喊”的“喊”。

  猜谜:一人顶破天(夫) 一天(旧) 分贝壳(贫)

  2.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2)重点指导:

  座:广字头要写得稍大一点,要盖住下面的“坐”字。

  喊:“口”字旁应该写小一点。右边是“咸”,不要写成“成”。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4.优秀的作业欣赏和点评。

  三、练习巩固。

  1.听写8个字。

  2.辨字组词。

  坐( ) 喊( ) 夫( ) 贫( )

  座( ) 减( ) 天( ) 贪( )

  板书设计

  客厅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热爱祖国

  码头 为祖国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5

  课前思考:

  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跳马”是怎么一回事,体验不到“小加”原来害怕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原想课前尝试让学生“跳一跳”。后来考虑到安全因素,放弃了。

  回归课文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笑”。于是,决定让学生先找出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的“笑”,然后对比:妈妈两次“笑”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爸爸的“笑”和妈妈的区别是什么?

  找到了“对比”这个方法后,大家茅塞顿开,又把小加开始的表现与*时对比,再把他听了妈妈的话前后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 识字:吞、丧、绝

  2. 写字:慢、丧、努。

  3. 理解:慢吞吞、垂头丧气、不由自主、专心、反常、难为情等。

  二、朗读教学:

  1. 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的行为和话语中了解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时,要利用提示语体验人物的感情。

  三、感悟体验:

  1. 小加的表现与*时有何不同?后来心情有什么变化?

  2. 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小加应不应该再来一次?

  3. 你失败过吗?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语言文字训练:

  1. 区分“在”和“再”的不同用法。

  ① 出示两个字:在、再

  ② 谈谈这两个字的用途: “在”与地点、时间有关, “再”与“又”“重新”有关。

  ③ 选“再”、“在”填空:

  ( )来一次 ( )五月一日

  ( )做一遍 ( )教室里

  2. 从“慢吞吞”、“不由自主”和“专心”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五、课后阅读:《寒号鸟》《我多么想弄明白》

  六、课后拓展:想象小加再去跳马的情形,说一说。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菁选五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