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公文写作中排比手法运用,供大家参考。
公文写作中排比手法的运用
一、关于排比的认识
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提挈语)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的修辞格式。
特点:
1、提挈语:排比句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词语,一般称之为“提挈语”。
2、显性排比:显性排比就是指有提挈语的排比。通过提挈语强调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给人以突出鲜明的印象。如:
(1)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方针。(提挈语“尊重”出现在短语开头,给人印象深刻)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决不”放在分句中间,铿锵有力地表达了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决心)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的宝贵经验。(用十个短语组成的排比总结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提挈语“结合起来”用于句末,强化了读者的记忆,加深了读者对这些宝贵经验的印象。)
3、隐性排比:是一种无提挈语而只是具有相似语法结构的语句的排比。这种排比不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也不特别强调某种意思或加强某种语气,而是追求一种全面、充分、酣畅淋漓的表达效果。这些排比结构相似,语气一致,节奏感强,读来颇具气势。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xx是xx结构)
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四字短语结构)
3、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动宾结构)
4、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动宾结构)
作用:排比是公文中运用得最多的辞格,其结构能清晰地表达思想, 加强语势, 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阐明观点,给人至深印象。
1、增强语势。表达强烈,流畅和谐,印象深刻。
例如: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展现层次。标题运用,理顺逻辑,表达清晰。
例如:
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着力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
要加强制度建设制约,努力构建“不能为”的防范机制
要加大惩处腐败力度,进一步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
要切实保障工资待遇,积极探索“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如果标题全部仅仅采用前面的半个分句,那么标题就显得很平淡、俗套,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加上四个“不……为的……机制”这样的一组排比句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再例如:
加强学习,提升科学发展的认知能力。
解放思想,提升科学发展的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提升科学发展的执行能力。
直指“三个能力”,信息写作中小标题运用。
3、印象深刻。对仗工整,相互映衬,清晰美观,便于领会。
例如:
目前,尤其要警惕四种畸形发展的现象:一是虚拟式的增长。就是把发展进步体现在会议讲话和总结材料的空话套话里,如随意的统计、言过其实的评价、盆景式的试点,总是讲月月有进步、年年有提高,但真实的发展状况并非如此,也难以验证;
单位不出事党委就能评先进,一旦出了事,回头看又全是教训,等等。二是破坏式的“创新”。就是不讲科学,抛开科学依据讲所谓创新,抛开法规制度讲所谓创新,抛开质量效益讲所谓创新,实质是不惜代价制造“政绩”。三是象征式的领导。就是把讲话等于重视,开会等于行动,下工作组等于深入,表态等于落实,一切无非为了表明领导存在,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领导讲了什么可以不记得,落实不了也不必追究责任,只求做过,不求做好。四是模糊式的责权。就是不按级负责、按职负责,经常是大官讲小话、小官讲大话,大官抓小事、小官不想事,上面不放心、下面不用心,布置任务脱离实际、一厢情愿,等等。这种状态不改变,科学发展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注意的问题
1、改进文风与运用排比不相矛盾。“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文风,并不是说公文不需要文采,也不是说公文写得越通俗就越好。改进文风,是指避免空话、套话、废话,力求短小精悍。既能做到语言朴实,又不失文采。越是富有文采的公文,越是能够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例如,某机关在提出工作要求时强调:“法律上不欠账,政策上不欠账,经济上不欠账,感情上不欠账”。
2、 排比的运用必须以内容的需要为前提。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刻意地运用排比句式,造成语义上的重复,以致因词害义。在列举现象、列举成绩、列举问题、提出要求等内容时,可以使用排比; 在不需要使用排比的时候,就不必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形式,避免给人留下玩弄文字游戏的嫌疑。
例如:他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楷模、学习的表率。”模范、榜样、楷模、表率四个词意思相近, 刻意构成排比实无多大意义。
3、排比的运用以表述准确为根本。不能为了追求表现手法上的新奇,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运用排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词要准。排比表述的对象词义要准确,要尽可能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二是层次要清。排比表述的对象必须是同一层面或同一类型的问题,辈分要一致,既不能“上下跨代”,也不能交叉重叠,更不能把几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生硬拼凑在一起。
例六:某部门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文章,其主要观点如下:
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首要问题。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
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进一步加强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发扬民主,顾全大局,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进一步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情趣健康,追求高尚,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现实问题。
三、排比的运用
积累大量的排比句是运用好排比的基本前提,积累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要分类整理。按照内容、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研究起构成和用法。二是要灵活运用。积累的目的是灵活运用到公文写作中,积累时不应只记录提挈语部分,应以语意完整的句子为单位。三是要及时更新。学习上级印发的文件、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要实时积累更新。诸如习总书记讲话、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等。
(一)逻辑关系分类
1、并列式: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典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2、递进式: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邓小平同志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二)要素构成分类
1、短语排比:
(1)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2)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
(5)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6)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7)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学习他特别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 特别能战斗的勇于攻坚精神, 特别能攻关的开拓创新精神,特别能奉献的无私奉献精神。
2、句子排比
(1)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 归根到底,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递进句排比)
(2)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五项基本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并列句排比)
(3)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 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 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 而是有利于合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转折句排比)
3、句群排比:
壮大了世界进步力量, 有力冲击了旧殖民体系, 推动了殖民地附属国争取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挽救了人类文明, 避免了历史倒退, 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 促进了人民觉醒, 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促进了联合国的成立, 推动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家关系基本准则, 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 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年公文写作中排比手法运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