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1 在这个暑假,我又翻起了书架上的旧书,开始重新阅读起来,其中一本是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在上一个暑假已经读过了,当时感慨万千。现在重读,真是让我思绪万千,有很多的感受。 阿辽沙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读书笔记【10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读书笔记1
在这个暑假,我又翻起了书架上的旧书,开始重新阅读起来,其中一本是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在上一个暑假已经读过了,当时感慨万千。现在重读,真是让我思绪万千,有很多的感受。
阿辽沙年幼就丧失父亲,只能到外祖父那里生活。外祖父冷酷、专横,舅舅还非常讨厌他,一直被大人欺负,虐待着。只有胸怀宽广的外祖母关爱着他。可是他还是顽强的活着,在艰苦的环境中慢慢成长。
我们的童年比阿辽沙的童年幸福上千倍,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听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只会变成一只又胖又肥的大懒虫,我们连做饭,洗衣服和做家务都不会,怎么一个人独力生活?我们要学习阿辽沙的坚强、勇敢、爱学习、充满爱心等好品质。我们会努力的!
我的读书笔记2
本书简介:作者出身卑微,家境贫苦,六岁丧父,小小年纪成绩优秀但却被迫退学上山当采石女,担负起养活全家的重任,供妹妹上学。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她依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艰难的生活做着顽强的抗争,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19岁那年,她因母亲治病欠下巨债而辗转到了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吃尽千辛万苦,但她怀着一股”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顽强拼搏,终于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在艰难的打工生涯中,作者一直没有泯灭对文学的喜爱,打工之余坚持读书写作,终于以飘逸的文笔,超然的灵气敲开了文学的大门,最终被?知音?杂志社领导慧眼识珠,破例录用为记者/编辑,圆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本书是一本自传,写了赵美萍挑战苦难人生的经历,她贵在真实/感人.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读者一个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
读书感悟:赵美萍的生活是困苦的,她在生活上可以说是饱受摧残——酷爱读书的她,却因生活而放弃读书,成为一名采石女,因为活干的不好而换来继父的一次次怒吼,她想过自杀、也尝试过,但是想到母亲和妹妹,她还是选择了忍受。在慢慢地成长中她是这样排解自己的——人必须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精神世界的。如果现实世界令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从精神世界获得安慰,这种安慰
来自于我们的心,我们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不要沉溺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作者在如此困苦的生活中还能如此坦然,而我们呢?生活上有一点的不愉快就会抱怨、不开心,试想要是我们也出生在六七十年代,那我们能够像作者一样坦然面对吗?
赵美萍在上海时装公司做技术员时遇到这样一位领导,他在赵美萍因自己是外来妹而受到鄙视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萍,没有什么比实际能力的展示更有说服力了。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当他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援助时,就会把他全部和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精神力量的优势上,因为精神力量的优势可以使每个勇敢的人奋不顾身。相信自己,就是成功的关键。”受到这样一位领导亦老师的鼓励,赵美萍每当受到职工的刁难时,就会用自己的实力来回击,她也越来越有自信,慢慢地受到了包括上海本地职工的佩服。这告诉我们只要你有实力,努力去干好每件事,总会有你的立足之地。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读它也能使我联想到父亲一辈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困苦,我要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我的读书笔记3
《我的大学》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我的大学》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的他满怀希望的来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他的大学梦很快就破灭了。他开始为生活奔波忙碌,他在那儿上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正如赫胥黎所说:“没有哪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我的读书笔记4
一、书名:哎呀!我的妈:外籍妈妈的奋斗故事
二、作者:李光福
三、出版社:新苗文化
四、内容大意:
本书中描述着姐妹俩的新生活,他们搬去一个小房子,里面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因为妈妈没有工作,所以姐妹俩就跟对方说先不要要求什么,等到妈妈一有钱就可以换新家了。在整理衣服时,妈妈想到可以开店,就跟美华和妹妹说:我们可以开店,这样就可以有钱拿来缴我们的学费了!于是妈妈就去找奶奶商量,讨论事情的经过。奶奶一听就赞同的说: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于是拿出了开店的资金借给妈妈使用,妈妈很感动,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经营这家店。第二天,妈妈看到一家可以租的店面就立刻租下来,美华和妹妹很开心,因为又要搬家了,若可以将店开成功,也可以解决生活上经济方面的问题。
后来,学校举办校庆园游会,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说要摆什么摊位,老师建议请美华的妈妈来卖越南小吃,大家纷纷同意。到了校庆那一天,美华就去帮忙妈妈卖小吃,也许是之前买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所以摊位突然涌入了很多人要来买越南小吃,园游会还没结束,妈妈准备的食材都卖的一干二净!全班同学都好开心说认为班上一定赚了不少钱,看到大家开心的脸庞以及吃着香味四溢的越南小吃,让美华和妈妈都感到相当开心,对生命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五、心得感想:
阅读完这一本书,我觉得里面的妈妈一开始很可怜,因为家里的爸爸每天喝酒,浪费家里的钱又不去找工作,害妈妈只得不停的想办法兼差赚钱。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酒,于是妈妈就生气的对爸爸说:下一次再喝酒你就不要回来好了!爸爸不喜欢妈妈对他吼,所以爸爸开始对妈妈,还打到流血,最后美华赶紧请隔壁阿姨打电话叫救护车来。虽然这段文字令我感到恐惧,但是我觉得美华的妈妈相当勇敢,她决定摆脱这段令她痛苦的生活,所以毅然决然和爸爸离婚,重新满怀希望与姐妹俩展开新的生活。
美华的妈妈虽然遭到家庭暴力,但是她为了两个孩子仍然勇敢的走出来,靠着自己的手艺,扶养姐妹俩,也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出一片天!所以我们也要学习书中美华妈妈遇到挫折不退缩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的走下去,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没有任何做不到的事情。
我的读书笔记5
好词我喜欢:捧腹大笑挥动双臂脸色苍白小心翼翼怒不可遏不知不觉开怀大笑步伐矫健状况百出诸事不顺自信满满低头不语倒霉透顶心里窃喜理直气壮
好词我会用:阿章今天真实状况百出诸事不顺,倒霉透顶。
好段我积累:外婆在失去重心的那一瞬间,发出凄惨的叫声,而且为了不跌倒,像企鹅拼命地挥动双臂。可是,及时外婆拼命的挣扎,但他的那些老骨头,还是让她跌了个倒栽葱。
内容我概括:阿章原来是个标准的都市小孩,现在暂时转到乡下,每天很开心的在田野里玩乐。可住在一起的表妹,总对他充满敌意。直到有一天两人起了争执,表妹对她大声*:“请不要把妈妈当做佣人!”阿章这才注意到,自己从来不曾注意妈妈的辛劳。
我的读后感:这本书不仅可以令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还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妈妈添麻烦,改掉坏毛病。
我的读书笔记6
最开始被这本书的画风吸引,清新唯美,带着点水粉画的质感,《好好照顾我的花》的书名引人遐想,好好照顾我的花,那么我去哪里了?又是拜托谁照顾我的花呢?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Part One。
读完绘本,被这个美丽的故事感动到。故事讲述的是巨人莫亚和少女罗兰的爱情故事。
巨人莫亚住在大城堡里面,老管家退休前决定找个新管家来,少女罗兰就这样进入莫亚的生活。
罗兰个子娇小,但是工作非常卖力,她照顾巨人的生活起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闲暇时候,巨人会弹琴或者念故事给罗兰听,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感情逐渐亲密。
罗兰想让房子里面有更多生命,于是种了很多花。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房间里面生机勃勃。
有一天,巨人莫亚说要出远门,归期未定,留下罗兰独守空房。罗兰非常想念莫亚,但不愿意沉溺其中,于是开始读莫亚的书。她个子矮小,从书架最底层的书开始读起,读完一层,再看上面一层。当读到最顶层的书时,罗兰发现自己居然不用梯子,站起来就能够着了。
原来,罗兰已经和莫亚一样高了,她现在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于是给莫亚留下纸条,让他好好照顾她的花,然后拎着行李去探索更广大的世界。
某天大雨滂沱,巨人莫亚回来了,看到了罗兰的纸条,伤心又失落。巨人后面又请过几个管家,但总是挑剔对方,新管家来了又走,莫亚变成了炸药桶,随时都会爆炸,于是没人愿意来了,莫亚过着孤独的生活,某天他起身下床,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变小了,他体验到了罗兰从前的辛苦。
莫亚疯狂地思念罗兰,决定好好照顾已凋谢的花儿,他在院子里种花,建造花园迷宫,邀请附近的孩子过来玩。美丽的花,快乐的小孩,让他的心逐渐充实起来。
有一天,莫亚正在整理花园时,无意间起身,发现自己变得和原来一样高了,更让人惊喜的是,罗兰从远处回来了,她和莫亚一样高。两人激动地拥抱,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Part Two。
《好好照顾我的花》作者是郝广才,他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释人生中的重要课题,莫亚和罗兰的故事虽简单,意蕴却丰富,引人遐想,这就是好绘本的魅力吧。
巨人莫亚和罗兰这对CP,让人联想到美女和野兽。这两个故事有很多地方相似:
首先,都是不同寻常的组合,《好好照顾我的花》中是巨人和凡人,童话中是美女和野兽。
其次,看似不可能产生爱情的两人,在日常相处中却产生了微妙的反应。
再次,这两组CP都喜欢看书,书是他们沟通的桥梁。在《好好照顾我的花》中,巨人莫亚喜欢看书,罗兰通过读书,和莫亚实现了精神上的*等。在《美女与野兽》中,野兽藏书丰富,贝儿公主通过读他的书,了解了野兽的内在。
最后,两个故事的男主角都是住在城堡,与世隔绝,过着沉闷孤单的生活。女主角的到来,打破这种沉闷,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故事中莫亚和罗兰个子变化的设定也非常有意思。
罗兰本来个子很矮小,在读完莫亚书架上所有的书之后,突然变成了巨人。这是不是寓意着,多读书能增长见识,让你成为思想的巨人?
有张图片恰如其分地诠释这个道理,有三个人并排在看风景:
站在地上的人,看到的是外面的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站在用书堆叠的台阶上的人,看到的是乌云翻滚、黑暗笼罩,
而站在更高的用书堆叠起来的梯子上的人,看到的是旭日霞光、气象万千。
读书能让你超越黑暗,看到更高层次的风景和更广大的世界。
在绘本中,罗兰个子变高了,而莫亚的个子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
莫亚在罗兰离开后,脾气变得很差,对后来的几任管家诸多挑剔,导致管家都纷纷请辞,他只能独自生活,有一天他起床忽然就发现自己变小了。
巨人为什么会变小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解读:
1、爱情让人变得渺小,张爱玲不是说过吗,爱让人低到尘埃。
2、巨人莫亚脾气暴躁,不懂得尊重和体谅人,在精神层面是渺小的。
3、作者郝广才这样安排是为了让莫亚体验罗兰的生活,让他能深刻共情。
后来巨人好好照顾罗兰的花,在院子里面种花,建造花园迷宫,邀请附近的小孩子来玩,他敞开心扉,认真生活,辛勤劳动,善待周围的人,终于又变回巨人。——这其实是巨人找回自己的过程。
Part Three。
这本看似简单的绘本,其实还透露了关于爱情的真谛。
巨人和罗兰相处得正好的时候,巨人突然提出要外出,没有说明原因和归期,画面的处理别具匠心,在画面上,满眼都是飘落的枯叶,这既是在交代莫亚离开的季节,又暗示着莫亚秋风扫落叶般的冷酷无情。——可不是吗?两人感情亲密,结果自己要出远门,却遮遮掩掩,什么都不说,感觉隐瞒了很多事情,对罗兰不是全然的信任。
后来,罗兰想去探索更大的世界,留下信自己离开了,当巨人莫亚在风雨中回来,却等不到罗兰递来毛巾热水,失魂落魄时,让我感觉大快人心,有扳回一局的感觉。——爱情有时候就是博弈。
好的感情会让两个人都有成长。巨人给罗兰弹琴,念书,激发罗兰的求知欲,罗兰在巨人离开后,不沉溺于个人情感,而是懂得看书学习,提升自己,这是罗兰的成长。
罗兰悉心照顾巨人的生活,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给巨人的生活带来生机,巨人在罗兰离开后,学会敞开心扉,接纳并尊重他人,认真生活,这是巨人的成长。
最后,两个人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候重逢。
这充分说明,好的感情要互相成全,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对方比肩而立,收获爱与尊重。
Part Four。
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描述故事,图片的重要性不亚于文字。《好好照顾我的花》的绘者是吉恩卢卡,意大利插画家,想象力丰富而大胆,他不仅精通绘画,还擅长雕塑、摄影和现代戏剧。《好好照顾我的花》的画很美,有水粉的质感,充满温柔的气息,让人感觉很治愈。
大概因为吉恩卢卡擅长摄影,所以插画的构图非常讲究,绘本中的构图多为三角形,规整而稳定。
巨人和罗兰重逢画面的构图颇具匠心,他们在春天重逢,树木抽芽,鸟语花香,小鸟张开翅膀,将两人围拢起来,整个画面呈圆形,寓意圆满、团圆、相聚。另外,鸟语花香的景色,和莫亚离开时候的秋风瑟瑟形成鲜明的对比。
吉恩卢卡还喜欢使用重复的几何图形,比如,巨人家的方格地板,星星点点的红花,整齐的书架书桌,划分成块状的小山包,等等。
除此外,吉恩卢卡还善于发挥想象力,表现错乱、无限的空间,给人带来独特、又充满诗意的视错觉体验。绘本中有几处这样的表现,比如:
罗兰在擦东西的时候,她手里的抹布,延伸幻化成莫亚吃饭的桌布。
巨人离开的时候,罗兰躺在床上流眼泪,她辫子上的发带延伸开去,幻化成小路,跟巨人走过的路交错在一起。
罗兰在冬天思念莫亚,她长发飞扬,一缕一缕的头发,飘荡开来,变成了连绵的雪景。
……
Part Five。
绘本中,图片蕴含的信息量很大,甚至比文字更意蕴丰富。书里面有几处人物形象和影子的叠加,就非常值得玩味。
罗兰拿着抹布在家里做清洁时,她的影子幻化成莫亚在用餐。可以视为两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在生活中彼此依赖。
当莫亚变小时,开门都变得费力。画面中莫亚在努力够门把手,而投射在旁边的影子却是罗兰开门的身影。这其实大有深意,暗含着几种对比:
虚实对比:莫亚开门是实,罗兰的影子是虚。
大小对比:巨人变小,站在罗兰的角度,更能体会罗兰的辛苦。
与此同时,还表现了莫亚的失落,以及对罗兰的思念。
莫亚静静地看着凋谢的花,墙上却映出罗兰浇花的身影,这体现出莫亚对罗兰思念更甚。另外,这幅画展现的是在同个空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有种*行时空恋人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触不到的恋人》这部电影。
还有两个画面特别美。
罗兰在院子里种花时,画面中的罗兰站在院子中央,她的裙摆和圆形的花园重叠,院子里面都是花,而罗兰正好在花园中间,这是否寓意着罗兰其实也是花,是最美、最有生机的花?
书里还有一处也有同样的含义。当罗兰决定离开巨人的家时,巨人的花瓶和微微打开的门重叠,罗兰站在门口,同时也正好站在花瓶中间,这其实也是种暗示——罗兰是巨人心里的花,珍贵而美好。
当莫亚在大雨中归来看到罗兰的信时,画面的表现也非常巧妙,莫亚手拿的信纸幻化成小路,这条小路正好通过他的心,而罗兰正拎着行李沿着这条小路离开。巨人背后的桌子上,花瓶中的花已经凋零。这个画面的巧妙体现在三方面:
1、罗兰信的内容,“我要离开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跟整个画面完美融合。
2、信纸幻化成小路,穿过莫亚的心,暗示着罗兰虽然离开了,但是却走进了莫亚的心里。
3、桌上凋零的花既是写实,又关联着信的内容,“好好照顾我的花”,还是巨人心情的写照。
这样的画面实在太多了,每次读都会让人有新的发现,绘者的小心思值得你玩味。
“如果你是石头,便应当做磁石。
如果你是植物,便应当做玫瑰。
如果你是人,便应当做恋人。”
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无论何时,不管怎样,请记得好好照顾你的花。
我的读书笔记7
暑假的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后百无聊赖,随手翻起了书桌上的一本书,封面看起来毫无特色,但翻开书页后,突然眼前一亮,随后,好像在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我看了下去……直到我轻轻地关掉了书页,我好像才从那奇妙的文字乐园中挣脱出来,但我的身心好像还沉浸在里面,一种幻妙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感觉我的心灵似乎经过一次洗涤,它把我积在心头的污垢冲刷得无影无踪,顿时文思泉涌,感慨良多,似乎用一根手指轻轻戳一下,它就会喷薄而出。
我不禁佩服起这本书的作者,翻开仔细一看,原先它的作者叫做“马克西姆高尔基”。他出生于伏尔加河畔诺夫戈罗城(今高尔基市)的一根工匠家庭。他幼年丧父,之后寄居在外祖父家,高尔基从小饱受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的作坊破产,他从此告别“童年”,来到“人间”在黑暗社会的底层挣扎度日。苦难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人民的痛苦,看到社会的丑恶,他憎恨丑恶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努力探索革命的道路。
啊!原先就是这么一位饱受苦难历经折磨的人,写出了这部文学巨作,难怪书中一些底层人物刻画得那么细腻,逼真,如尼克拉的母亲,她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光辉照耀下温暖,这个“瘦弱矮小,面色苍白的可怜寡妇从市场回来,她把买回的东西放在厨房的桌子上,怀着苦楚的心境想尽办法去解决难题:怎样样用这一小块劣质的肉为三个正长身体的健壮青年人――――就算自我不吃,做出一顿足够吃的美餐呢?”她性格沉稳,温顺和倔强,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写她的这种性格:“就像一匹已经精疲力尽的,拉着重车爬坡的老马,即使明白无能为力,却还拼命地往前拽。”她的厨房技艺也令人叹服,具有“复杂的厨房经济和化学戏法。”她靠爱心和聪慧养活着自我的两个孩子,还有“我”这个相貌**,不懂礼貌的小流浪儿。
还有一个人物使我深刻,他虽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工人,可是他却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对现实生活有清醒地认识,充满社会智慧、活泼可爱热忱的老头。作品写他的外貌令人难忘:“一对病态的灰眼睛在深色眼镜上和耳朵后边都留下了铜绿的斑点儿,纺织工们都把他称做‘德国佬’,因为他每次刮脸时,都要在嘴上留一小撮唇髭,在下巴上留一小束浓密的花白胡子。老人身材中等,胸部宽大,充满了愉悦的心境。”一个亲切趣味而又个性鲜明的老头形象写得呼之欲出。
作品写他的语言贴合人物身份和个性。“我已经活了五十七年了,我的小家伙。”“马真实一种聪明的动物。它们是怎样被训练出来的呢?”“我只是一条无尾巴的丧家犬,而人民都是戴着锁链的狗。”“火星在各处不时地冒出来,可是那些鬼东西把它们都扑灭了。”“人们不会一向忍耐下去,总有一天会爆发,把自我那些无味的生活都砸得粉碎!”“我们要战斗到底!掐死这些青蛙,打死这群小鳔鱼!”
作品写他的行动,表现他的正义和反抗,写他听说雅柯夫死了:“举起手开始发牢骚,背着手走来走去,不是地咳嗽着,嘴里嘟嘟嚷嚷……”写他帮工人老伙计打水兵:“立即摘下眼镜,投入战斗中。”
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热忱的老头!
这本小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三《我的大学》,它经过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和追求光明的历程,反映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历史和无产阶级新一代的成长。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为人们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我”。“我”的充满辛酸,痛苦的生活经历,“我”逐步走向成熟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我”身上洋溢着青春活力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各具特色。异常是作家笔下的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作家对于景物、环境、人物肖像和心理的描述更让人赞不绝口,生动形象的语言从生活中来,更好地表现了生活。
这部小说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人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要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勇于探寻自我的"梦想,即使前方的路已是荆棘遍地,也要坚定执着地向前,向前!
我的读书笔记8
读着《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但是当你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凝重起来。
故事中出现了四个人物——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嗅嗅总是能及早的嗅出外界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以适应变化,而匆匆总是能根据嗅嗅的指示快速做出行动,发现新的奶酪。它们两个头脑简单,所以考虑问题也很简单,而我们总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唧唧是个讲义气的好哥们,但他心里始终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为了朋友的面子失去自己的个性,失去自我本色,他最终离开了哼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很快找到了奶酪N站——那里有很多的新式美味奶酪。最可怜的当数哼哼了,当奶酪不见时,这个贪图安逸的小家伙,被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当朋友劝他开始新的冒险时,他却显得如此害怕,整天沉迷于对过去美好的日子的回忆里,总是幻想不见的奶酪会再回来。
我在思考我自己更象谁,我身边的朋友又象谁。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不喜欢变化,他们喜欢安稳的过日子,我自己也是。但生活总是不断变化的,不管你是否愿意,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变化的态度。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我们时常会感觉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但是,谁又会时时刻刻地准备,谁又会常常居安思危,谁又会跟着变化而变化,为“奶酪”而坚持不懈地追求呢?我觉得这本书在我眼中更像一位智者。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不能看清楚自己的模样时,他就用一条干净的毛巾循序渐进地擦去镜子上的污痕,让困惑者发现困惑的根源所在,从而走出困惑。
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把跑鞋带在身边,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迷宫”中奔跑,探索,努力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
我的读书笔记9
写读书笔记,是想在阅读时加深印象。不愿意这些阅读过的书,像河水一样从身边飘流而过。不应坐在船上观望它,而是沉没其中,让水渗透发肤心灵,受它冲击沉潜起伏。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写下的字,给人再次与它彼此较量说服的空间。
读完斯文赫定近七百页的亚洲探险。里面的景色白描,使人感觉这个瑞典男子的眼睛,如同一个精细刻度的镜头,景色细致地凸显眼前,叙述中有一种冷静气质。想来,真正从内心热爱自然的人,才有这种观察的温柔狂热。但他从不在叙述中夹杂任何情感表露,似不愿打破某种浑然天成的秩序。
“傍晚,最为壮美的景色……云隙间,一道道闪电接踵而至,几乎每秒钟里就有几次,你简直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闪电一起,映得大地如同白昼,万物都被照亮,使人目眩神迷,如醉如痴,电火直刺苍穹,仿佛要将一切撕成碎片,但你却听不到一点雷声。云端之上似乎有万座巨大的火山在爆发。我坐在账外的瓢泼大雨中,欣赏着荒凉沙丘之中的雨景……”
博尔赫斯的短篇集翻完四分之三,这些文字带有与世隔绝的幽闭气味,离神性和童心很近。仿佛是他一个人的游戏,一个孤独孩童的游戏。这样的小说,意味着它的读者量会减少。但它的确给人以重压,觉得需与它抗衡。让人感兴趣的地方是,他的写作经验纯粹来自阅读和博学,而不来自现实生活。他幽闭在图书馆里,不接触人世。这样的人,却写出奇特的超越人世的文字来。可见,生活表层本身,虽可眼花缭乱,但乏善可陈,也无质量。人应该只接触真实的深入的事物和思想,除此之外,都该剔除。
看桑塔格的某本书。她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和美国公众的良心,一个作者被贴上此类形象标签,显得非常可疑。因此,我总是不够喜欢她。
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他写道,受伤的野兽绝不杀害它们自己。而如果你理解凝视脚下黑暗的深渊能使人*静,那么你就不会跳进深渊。任何一个写作者的作品,他的变化和进展中的词句,随时都在过滤它的读者。而一个地方,或者一本书,能最终互相停留的,一定是能够循迹前来的人。我闻到它的气味。一本绝妙的小说。
《上帝之城》的作者说:“我所有的工作就是在寻找能说的话,而能说的话并不多,我写给他们看,对于不可言说者必须保持沉默……”但是,人持有的写作行为却有可能在打破这些真理。世界上那些黑暗的幽深的不可言说的道理,在被竭尽所能地解释,评判,传播,解构,重复。如一个智者必须对*庸人群实行的普及演讲。高贵和格调略显窘迫,知音也是寥寥。
一个老人写童年时候听到的一段横笛,“这时有人吹横笛,直吹得溪山月色与屋瓦皆变成笛色,而笛声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远,把一切都打开了,连不是思心徘徊,而是天上地下,星辰人物皆正经起来了,本色起来了,而天上世界古往今来,就如同银汉无声转玉盘,没有生死成毁,亦没有英雄圣贤,此时若有恩爱夫妻,亦只能相敬如宾。”
这般富足而坦然的性情,不经历几番沧桑又如何会风清月明。对美好的文字,阅历过浅的人阅读是种浪费。撇开一切外界是非,他写的字是有大美的。到20xx年他刚好一百岁,早已故去的老式*文人。此地没有人纪念他。
我的读书笔记10
《我的大学》是文学巨匠高尔基所著的。这是高尔基上社会大学时批评沙皇统治黑暗的一本最佳的书。在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是作者的语言艺术的高超,以及一些语言含蓄的讽刺沙皇统治的黑暗。全书人物众多却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无论作家对之着力刻画还是寥寥数笔略加勾勒,全都显得轮廓分明、鲜活灵动,读来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罗马斯的深沉干练,杰连科娃的矫揉造作书中都有鲜明的例子:比如描写罗马斯:罗马斯简单而明了的对我说,高尔基不在时我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去做。我感觉,高尔基似乎已经忘掉了人们用爆炸来吓唬高尔基的事了,就像忘掉蚊子叮过高尔基一样。比如刻画捷连科娃:瞧,她来了,轻盈,飘逸,像玫瑰色的彩云迎着旭日飘拂,可是,从她的眼神里却流露出内心深处虚伪的情愫。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讽刺性的话语是:自由就是:我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但到处都是官老爷,高尔基们要来干涉你们的生活。沙皇从地主老爷们手里抢走了农民,于是,沙皇就成了所有农民的老爷。如果你要再问什么是自由,总有一天,沙皇会对你做出解释,告诉你什么是自由!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我不禁深深地赞叹于高尔基高超的语言表现艺术。
看完这本书,让我得到了一些写作的启发。高尔基描写的人物生动灵活,惟妙惟肖。而我在自己的作文中总是描绘出的人物形象,不生动,死气沉沉的,没有清楚地写出人物的性格,我以后不仅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写作的素材,还要多读些世界名著,借鉴一些高尔基们的写作技巧,把人物刻画的更加生动,还要本着作文的一大要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好,写得让人拍案叫绝。
【我读书笔记【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