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4篇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52035年)》重点学习心得体会发言材料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
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2022 —5 2035 年)》重点学习心得体会发 言 材料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现代化水平反映着国家现代化水平,气象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保障。
随着《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印发,《纲要》中提到的“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众多气象科研业务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目标明确,挑战巨大”“立足岗位做好工作,坚信每一份付出都是在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担当作为,敢于啃硬骨头”……大家纷纷表示,将勇担历史使命,树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纲要》明确,到 2025 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 2035 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数值预报是气象领域的“芯片”和“国之重器”。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以下简称“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陆其峰认真学习《纲要》后感触颇深,“既感觉到目
标明确,又感觉到挑战巨大。”他指出,《纲要》明确要求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等科研攻关,对于数值预报中心而言任重道远。他认为,围绕贯彻落实好《纲要》,要加强地球系统模式研发的蓝图设计,科学规划近期和远期目标,确定技术路线;构建数值预报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构建国家级协同合作机制和国省统筹研发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同时还要联合各方面科学力量进行攻关。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亦感责任重大,他表示,以科技创新驱动天气预报能力提升,将瞄准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解决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包括发展以智能网格预报为核心的天气预报体系,重点突破极端性、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的数字预报关键技术;发展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专业气象和影响预报体系,加快水文气象、农业气象、生态气象、环境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等监测预报预警预估关键技术研发;对标国际开展预报核心技术储备性研究,坚持核心与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开源共享和联合攻关。
“《纲要》指出了未来努力攻关的方向,科研目标更加对标国家需求,我们的科研干劲儿更足,科研激情更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 XXX 说。最近,该院自主研发的超低温自动气象站“落户”珠峰,这是继 2021 年底位于南极泰山站
和昆仑站的气象观测站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之后,又一重要科技进展。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对极地地区的气象监测,争取在南极东南极罗斯海地区再建设一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同时,将以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为目标,推进第四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多圈层监测和无人区监测的关键技术,为高原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提质增效,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纲要》明确,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这对于深耕灾害天气领域多年的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旭东来说,如同注入强心剂。他表示,该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针对灾害天气关键科学问题,持续发展灾害天气监测理论和方法、认识灾害天气演变规律、改进灾害天气预报技术,提升天气预报业务科技水平,《纲要》更坚定了重点实验室加快发展的信心。5 月 20 日,气科院和数值预报中心联合召开研讨会,与中国气象局各业务单位共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共建机制。接下来,该实验室将在国家优化实验室体系的统一部署下加快建设,为《纲要》任务落实、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围绕海洋、青藏高原、沙漠等区域气象研究能力建设,各方反响同样热烈。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XX表示,该所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立足“丝绸之路经济
带”核心区,发挥学科优势,抓住地域特色,聚焦解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气象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比如,整合和优化创新资源,聚焦沙漠气象、树木年轮气候水文、中亚气候、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应用技术与生态环境气象等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提升研发能力。
围绕气象卫星发展,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 XX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纲要》部署上来,持续推进实施新一轮气象卫星规划,落实卫星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空间天气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和全球气象业务发展行动计划,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充分发挥“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作用,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目前,“风云地球”平台已在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应用,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风云地球”国省市县贯通应用,支撑基层短临预报预警业务开展。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气象保障服务需求,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研究员周广胜表示,将继续采用开放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农业生态气象研究优势。同时,固城站作为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通过牵头组织开展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区域分期播种联合试验和农业气象观测设施
示范研究,强化气象行业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固城站在农业气象监测、研究、试验、示范、教学和科普等领域的引领作用。
“对于气象科技界来说,这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又是一项时间紧迫的艰巨挑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也颇感振奋。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该所未来将从多个方面推动科研工作实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有效衔接,包括从政策上促进科研对业务需求的支撑,在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组织工作中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合作,聚焦重大需求先行一步等强化科研与业务结合。
担当作为,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
“《纲要》的印发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尤其彰显了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让我们每一个气象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振奋,同时更感责任重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处 XX 表示,该院将立足于职责定位,自觉履行使命担当,在气象科技创新中发挥国家级院所的牵头作用。当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正走向深水区,作为科技管理人员,他希望为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 XX 关注到《纲要》对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是典型的研究型业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在多模式集合预测、区域气候模式、重点区域客观化预测、气候现象监测预测以及灾害风险预评估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气候业务能力提升。接下来,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努力提升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服务能力。
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驱动创新,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纲要》的内涵也深刻体现于此。长年奔波在龙卷科研业务前沿的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正研级高工 XX 深有体会,“树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在破解重大科技难题上要担当作为,敢于啃硬骨头,摆脱跟跑惯性和模仿惰性,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她表示,将带领团队步履不停,加强龙卷风灾害现场调查,重点在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龙卷数据库和开展龙卷风监测预警预报这两个方面力争取得突破。
篇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
《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1 月 11 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变化,
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对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主动选择。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12 年的 47.3%下降到 2020 年的 31.7%,延续 2006 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的趋势;过去 9 年中有 4 个年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100%,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主要国家政策内顾倾向上升,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伴随着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国内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经济增长动能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遵循大国发展规律,对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主动作出调整,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
(二)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
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社会各界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实践也在不断深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我们必须树牢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处理当前和长远、自主和开放、政府和市场、全局和局部、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畅通循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
(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把握和认识这一变化,更多立足国内谋划发展,加快推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部分商品对外采购率过高的问题,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不断增强经济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与此同时,坚持在开放发展中争取战略主动,通过扩大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发展中的新优势。
二、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基础和巨大优势,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一)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政治、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世界经济在大幅下行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分化明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复苏面临较多困难。二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各国更加重视本国供应链安全,生产网络区域化、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三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推动建立排他性保护性较强的区域贸易协定,新兴经济体面临更高贸易投资规则门槛。四是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
展构成威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明显增加。
(二)
从国内看,我国正 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一是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循环梗阻加快打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内需稳步回升受到制约,居民消费恢复相对滞后,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够均衡。三是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粮食供求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油气对外采购率较高,能源资源安全面临不少挑战。宏观杠杆率仍然较高,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可能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存在较多困难。四是民生保障仍存短板。就业压力大和招工难问题并存,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仍处高位,制造业、中小企业招工难题更加凸显。公共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对养老保障可持续性造成较大挑战。
(三)
在看到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多方面突出优势和条件。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面对困难复杂局面时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破浪前行的强大力量,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有利条件和优势所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我们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粮食总产量连续 6 年超过 1.3 万亿斤,22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高铁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里程、5G 终端连接数均居世界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们有规模庞大和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市场,拥有 14 亿人口、4 亿多中等收入人群、1.3 亿多户市场主体和 1.7 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有条件、有能力充分发挥大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找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巩固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这是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注重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互促共进的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紧扣改善民生拓展需求,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加大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二)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眼于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 。这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搞国内大循环的集中体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塑造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优势互补的区域格局。
)
(四)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提升国内大循环质量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制定和实施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五)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六)
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稳妥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控。
篇三: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
贯彻《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篇一
日前,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方案》 提出 21 条政策举措, 对新时代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全方位部署, 对“十四五”期间形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合力提出明确要求。
自 2005 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以来, 我国出台了较多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战略、 规划和政策文件, 但大多以解决各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为主。
《方案》 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份专门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综合性文件。
在新能源步入无补贴发展新阶段, 要实现到 2030 年风电、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这一政策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相比, 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既有清洁、 低碳、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也有出力具有波动性、 开发利用成本较高、 占地面积较大等不足。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一位。
当前, 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快速下降, 已基本进入无补贴
发展、 可与传统火电同平台竞争的新阶段。
虽然新能源自身经济性不足的问题已得到克服, 但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 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情况, 仍然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突出问题。
推进“双碳” 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 通盘谋划,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按照国家公布的《“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 “十四五” 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要实现翻番,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要超过 50%, 意味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比重还要进一步提高。
但是, 若不能切实克服这些外部制约, 让新能源充分“立” 起来, 传统能源就无法有效退出, 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就会放缓。
当前, 围绕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堵点、 难点, 必须着力解决新能源“立” 的问题。
一是推动多元创新。
畅通新能源生产与消费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在生产侧, 要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举, 既加快推进以沙漠、 戈壁、 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场、 光伏基地建设, 也重视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的分布式应用; 在消费侧, 既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 工业园区直接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 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 也注重引导全社会间接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通过推动绿色
电力交易试点, 促进新能源充分消纳。
二是促进产业融合。拓展新能源开发主体、 开发目 的、 开发效益,实现新能源与其他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不断扩大新能源发展的“朋友圈” 。
应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实质性联营, 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 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 用光伏、培育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 实现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 村振兴融合发展; 支持在石漠化、 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发展新能源,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
三是加强系统支撑。
目前新能源已是新增电源主体, 必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既要适应新能源波动性特点, 也要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此, 应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推动新型储能等快速发展, 还要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 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同时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四是形成部门合力。
新能源技术种类杂、 产业链长, 不仅单体规模小、 占地面积广, 而且项目 数量多、 资金需求大, 要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就必须在产业链创新、 项目审批、 土地供给、 资金保障等各环节做好政策衔接, 形成部门之间、 央地之间、 政府企业之间的合力。
应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 改革、 持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管制规则、 保障新能源发展合理空间需求, 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等。
篇二
近年来, 我国以风电、 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 成本快速下降, 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 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 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
《实施方案》 坚持统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 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 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 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 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二是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
四是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实施方案》 指出, 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来打造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 在规划理念革新、 硬件设施配置、 运行方式变革、 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系统性安排。
一是通过源网荷储时空布局和建设的系统优化, 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持续提高电力系统总体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不断增加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二是推进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方面, 电网企业要加强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
的规划、 设计、 运行方法研究, 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 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合理确定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比例要求, 此外还将鼓励相关企业探索开展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工程示范。
三是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电力市场规则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新能源的特点, 核心是保障新能源参与市场能够有明确的投资收益预期, 保障新能源行业投资积极性。
考虑新能源电力特点, 支持新能源项目与用户开展直接交易, 鼓励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 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 鼓励新能源项目以差价合约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四是在政策机制上强化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要科学合理制定各省(区、市)中长期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国家层面的消纳责任权重逐年提升, 各省政府以及承担消纳责任权重的市场主体的责任权重逐年提升或保持, 并逐渐缩小地区间消纳责任权重差距, 体
现新能源消纳责任共担的理念。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心得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