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2023年《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2023年)

时间:2023-01-01 17:4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1  原文: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翻译: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2023年)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1

  原文: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翻译: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⑶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赏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词。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此说难以确证。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赧”此处引申为“红”义,“赧郎”指被熊熊炉火照红的冶炼工匠。这种解释是通达的。工匠们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着,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粗犷的山歌,歌声在寒夜传得很远很远,在河面上飘飞,在山谷里回荡,不但使旷野的氛围变得热烈,也驱走了他们自身的疲乏和劳顿,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长了。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传神写照,将冶炼工匠的生活与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人对冶炼工人的敬爱与颂扬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炉火照天地”,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冶铸工场的热烈气氛,给全诗定下了热烈欢快的基调。从画面上看,形成一个亮点,处于中心位置。这映照天地的炉火,既是工人们劳动的反映,也和他们豪迈爽朗的心情相映衬。“红星”一句则是对上句的补足,从细节对炉火进行刻画。着重从色调的红与紫的对比、星与烟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征。而一个“乱”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将火花四溅,紫烟升腾的冶炼场面再现出来。以如此十字便准确生动地概括出一个热烈喧腾、生机勃勃的场景,不能不叹服诗人的如椽大笔。最后二句,顺势进入对人的描写。先用“明月夜”照应上文的“炉火”,写工匠们深夜劳作的艰辛。农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炼工人们却不能如此运作。铁水未化,便不能下岗,夜以继日才是他们的特点,这不经意的一句,恰到好处地写出了他们与农民的生活规律及劳动方式的差异来。尽管如此,工人们还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当铁水出炉之时,他们会为自己的杰作而自豪,而歌唱。那声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们此刻心境的最好说明。这就把劳动者勤劳善良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一说此诗大约天宝十二年(753年)。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1)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译文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赏析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诗简介

  《秋浦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本诗为其中流传最广的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译文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赏析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2)

——李白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1

  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⑶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赏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3)

——李白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

  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

  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

  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⑺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⑾舟:一作“行”

  ⑿*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⒁个:如此,这般。

  ⒂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⒃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⒄罝(jū):捕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鸟兽的网。

  ⒅波:一作“陂”。

  赏析: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第十六首诗,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4)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3篇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1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创作背景

  本诗是《子夜四时歌》中第三首,李白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2

  【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译注1】捣衣: 古人在缝衣之前,把衣料捶*。句意: 长安城的月夜,只听见千家万户的捣衣声。秋风吹不尽的,是那捣衣女子们怀念远戍玉门关丈夫的情思。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谴责

  清王夫之 《薑斋诗话》 卷二: “景中情者,如 ‘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棲忆远之情。” 又 《唐诗评选》: “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清田同之 《西圃诗说》:“李太白《子夜吴歌》,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译注2】

  长安夜空, 秋月高悬,千家万户的捣衣声此起彼伏,这是思妇为远征的丈夫赶制冬 衣的情景。习习秋风,吹不尽征妇对玉门关外征戍人的思念之情。“总 是”二字更为深沉,凝炼地道破了征妇绵绵无尽的离愁,“一片月”象 征出思妇切盼团聚的心情。

  【全诗】

  子夜吴歌·秋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集评】 清·王夫之:“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

  清·沈德潜:“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经下邳圮桥》本怀子房,而意在自寓;《远别离》本咏英皇,而借以咎肃宗之不振、李辅国之擅权。”(《说诗晬语》卷下)

  又:“不言朝家之黩武,而言胡虏之未*,立言温厚。”(《唐诗别裁集》卷二)

  【总案】 《子夜吴歌》是一首表现男女爱情的乐府民歌,属《吴声歌曲》,相传为晋朝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作。六朝乐府旧题为五言四句,李白增为六句。原诗共四首,分写春、夏、秋、冬四时,本篇为秋歌,是其中第三首。诗借月夜秋风中的“捣衣声”传达出闺中少妇对远戍征人的无比思念之情和要求结束战争,以便与亲人团聚、恢复和*生活的愿望。“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希望早日停战,丈夫归来,这是上文的自然引伸,也是对内容主题的深化,于此可见诗人独创的匠心。诗的语言自然洗炼,格调清丽婉转,具有浓厚的乐府民歌的风味。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3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胡虏:*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创作背景

  本诗是《子夜四时歌》中第三首,李白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5)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菁选3篇)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1

  作品简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四首。此诗是颂赞冶炼工人的正面作品,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因其在浩瀚如烟的古典诗歌中较少见而更加珍贵。全诗展示了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作品原文

  秋浦歌⑴

  炉火照天地⑵,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⑶,歌曲动寒川。

  词句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⑶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白话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一说此诗大约天宝十二年(753年)。

  作品鉴赏

  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词。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此说难以确证。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赧”此处引申为“红”义,“赧郎”指被熊熊炉火照红的冶炼工匠。这种解释是通达的。工匠们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着,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粗犷的山歌,歌声在寒夜传得很远很远,在河面上飘飞,在山谷里回荡,不但使旷野的氛围变得热烈,也驱走了他们自身的疲乏和劳顿,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长了。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传神写照,将冶炼工匠的生活与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人对冶炼工人的敬爱与颂扬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炉火照天地”,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冶铸工场的热烈气氛,给全诗定下了热烈欢快的基调。从画面上看,形成一个亮点,处于中心位置。这映照天地的炉火,既是工人们劳动的反映,也和他们豪迈爽朗的心情相映衬。“红星”一句则是对上句的补足,从细节对炉火进行刻画。着重从色调的红与紫的对比、星与烟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征。而一个“乱”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将火花四溅,紫烟升腾的冶炼场面再现出来。以如此十字便准确生动地概括出一个热烈喧腾、生机勃勃的场景,不能不叹服诗人的如椽大笔。最后二句,顺势进入对人的描写。先用“明月夜”照应上文的“炉火”,写工匠们深夜劳作的艰辛。农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炼工人们却不能如此运作。铁水未化,便不能下岗,夜以继日才是他们的特点,这不经意的一句,恰到好处地写出了他们与农民的生活规律及劳动方式的差异来。尽管如此,工人们还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当铁水出炉之时,他们会为自己的杰作而自豪,而歌唱。那声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们此刻心境的最好说明。这就把劳动者勤劳善良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天宝元年(742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乱的志愿,于天宝十五载(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2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词句注释

  【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2】白发:白头发。亦指老年。

  【3】缘:因为。

  【4】个:如此,这般。长(zhǎng)

  【5】明镜:明亮的镜子。

  【6】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7】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白话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客居秋浦(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的水乡地区)时所写。他这时已经临近晚年,有感于自己的日益衰老而写下此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对镜悲白发的情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怯,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傈长。”白发长达三千丈,因为忧愁才变得这样长。夸张白发之长是为了形容忧愁之深。起句突兀,落笔惊人,却又切合人的心理,恰如其分。请问有谁面对明镜梳理自己白发时不会感到长无边际,因为抚弄那缕缕“白丝”之时,心潮涌动,多少陈年往事会涌向心头,童年的无优快乐,少年的"燥动探求,青年的洒脱无羁,中年的年富力强,而今的垂垂老矣,多少事值得追忆,多少事值得惋借,一边梳理长发,一边也是在梳理一生的坎坷,一生的转折,人生短暂,好比是自朝至暮,最终还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一切岂一个“愁”字了得,豪放如李白者,到此时也只能长叹“缘愁似个长”,其实胸中惆怅何止“三千丈”,简直是无边无涯,永难诉清。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道明镜里面,那里来了这一抹秋霜。这一句明知故问的比喻更令人感伤,明知镜中“秋霜”即是自己的白发,却又不敢承认不愿承认。这此中感觉正如辛弃疾词中“却道天凉好个秋”一样,不明说愁却更见愁深如海。

  此诗虽是描写暮年悲白发,但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仍见洒脱。诗中一夸张,一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坐在明镜前,木然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3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词句注释

  【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2】白发:白头发。亦指老年。

  【3】缘:因为。

  【4】个:如此,这般。长(zhǎng)

  【5】明镜:明亮的镜子。

  【6】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7】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白话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客居秋浦(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的水乡地区)时所写。他这时已经临近晚年,有感于自己的日益衰老而写下此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对镜悲白发的情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怯,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傈长。”白发长达三千丈,因为忧愁才变得这样长。夸张白发之长是为了形容忧愁之深。起句突兀,落笔惊人,却又切合人的心理,恰如其分。请问有谁面对明镜梳理自己白发时不会感到长无边际,因为抚弄那缕缕“白丝”之时,心潮涌动,多少陈年往事会涌向心头,童年的无优快乐,少年的燥动探求,青年的洒脱无羁,中年的年富力强,而今的垂垂老矣,多少事值得追忆,多少事值得惋借,一边梳理长发,一边也是在梳理一生的坎坷,一生的转折,人生短暂,好比是自朝至暮,最终还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一切岂一个“愁”字了得,豪放如李白者,到此时也只能长叹“缘愁似个长”,其实胸中惆怅何止“三千丈”,简直是无边无涯,永难诉清。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道明镜里面,那里来了这一抹秋霜。这一句明知故问的比喻更令人感伤,明知镜中“秋霜”即是自己的白发,却又不敢承认不愿承认。这此中感觉正如辛弃疾词中“却道天凉好个秋”一样,不明说愁却更见愁深如海。

  此诗虽是描写暮年悲白发,但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仍见洒脱。诗中一夸张,一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坐在明镜前,木然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6)

——沧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沧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沧浪歌

  先秦: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译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的水清澈时可以用来洗涤冠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的水浑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

  注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yīng);

  濯:洗。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赏析:

  《沧浪歌》是一首清新而悠扬的短歌,歌者名渔夫,一位没名字考证的隐者。在《楚词·渔夫》可以看到作为乱世智者的打鱼人和屈原的那次对白。渔夫对屈原的劝导蕴含者一位哲人和一位诗人的深层的理解及同情,这是基于心灵默契之上的对立和转向,渔人的宛尔而笑意味情长,击桨远去那沧浪之歌依然余音袅袅。后人将其谱成古琴曲,名为《沧浪歌》。并引用了其里面的内容。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屈原沧浪遇渔父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

  沧浪歌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目前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两部长篇小说传承了沧浪歌的哲学理蕴,一部是竺葛卓灵的网络长篇小说《沧浪歌》,一部是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是沧浪歌在当代生活中的新唱。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7)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秋词二首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寥色嗾人狂。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④碧霄:青天。

  秋词二首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词二首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秋词二首鉴赏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sǒu)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2023年《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赏析3篇(2023年)】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