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1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1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文章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2、“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
3、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4、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最后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标题。
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达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通过这五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这样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2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默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教学中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到位,如:第二段可以老师泛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恨以及英勇做战的机精神。“抡 ”字的读音没给学生纠正,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求过多,小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分工没有细化。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教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我深有体会。下面就说说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的。
一、凭借教师示范读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但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就知道怎么读了。
二、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教学中,凭借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抓住句中重点词语去训练学生的朗读,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当然,训练学生朗读,增强学生语感的方法还有很多,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0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教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我深有体会。下面就说说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的。
一、凭借教师示范读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但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就知道怎么读了。
二、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教学中,凭借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抓住句中重点词语去训练学生的朗读,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当然,训练学生朗读,增强学生语感的方法还有很多,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第三,“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3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默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教学中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到位,如:第二段可以老师泛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恨以及英勇做战的机精神。“抡 ”字的读音没给学生纠正,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求过多,小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分工没有细化。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4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本次教学我主要指导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第二课时,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就设计了如下两个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而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为了突破学习重点,指导孩子走进人物的内心,我在文本学习的同时引入了三次讨论和一次想象说话:
1、在学习课文前引入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部分的短片,在孩子们回顾历史后马上发问: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激动的小手,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也带动了其他孩子更进一步去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在学习五壮士痛歼敌人部分,我在引导孩子们通过用字替换“砸”字,并分别做动作体会战士们的力气大、杀敌决心大、对敌人的仇恨深之后,为了引导孩子们去挖掘“砸”字里面所包含的对敌人深深的仇恨,我引入资料:日本侵略者在*实施残酷暴行的文字和图片,并配以音乐,抽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此时,座位上的孩子已经融入进去,有的眼睛湿润了,有的激动愤慨……当我问出:此情此景,你能理解为什么五壮士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了吗?孩子们畅所欲言,全班的气氛顿时激烈起来,纷纷控诉起侵略者的残忍。
3、在学习五壮士的跳崖部分,我不是直接进入文本,而是问孩子们:想一想,如果选择五壮士跳崖这一部分的一个画面刻成浮雕的话,你觉得哪些画面可以定格成永久的浮雕,值得后人去敬仰?引导孩子们从大家的讨论中获得启发,从而去挖掘“屹立”一词的含义和五壮士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不移的决心,深化人物精神。
4、在学习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部分,我引导孩子想象说话:孩子们,当战士们紧跟在班长的身后时,你能想象此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吗?通过想象说话,使孩子们明白战士们选择绝路时态度坚决果断,情绪高涨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为群众和连队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以上三次讨论和一次想象说话,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创设了讨论情景,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发现、感受、评价,提高认识水*,还培养了孩子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壮士的伟大形象得到了提升,为了国家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也在无形中得到了突破。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也获益良多,也更加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要上好每一堂课,必须做到精心的设计和充足的准备,也要两手准备,随时做好接受课堂生成和各种突*况的考验。
当然,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知识面太窄,部分孩子对人物精神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老师和孩子对于这种大课堂学习都表现出了紧张情绪等。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答问的能力,力求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
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一、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二、接着,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凭借教师示范读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但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我再关注学生的的个性化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读轻而易举的悟到了五壮士通奸敌人壮烈牺牲的壮举,学生被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了,再一次一次的朗读中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就知道怎么读了。
(二)、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片断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6
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一、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二、接着,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凭借教师示范读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但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我再关注学生的的个性化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读轻而易举的悟到了五壮士通奸敌人壮烈牺牲的`壮举,学生被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了,再一次一次的朗读中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就知道怎么读了。
(二)、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片断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7
课件《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五年级第九册中的第二十二课,这篇课文所写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我组织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可以说这节课,学生的课前有所准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勿忘国耻”。课后思考。练习第四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这道题可以看出需要让学生懂得详写与略写。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学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2、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的同时了解详写与略写。针对这两个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教学:在速阅读课文方面,列出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扫读法、跳读法、读思法)围绕三种方法,自己运用阅读方法。在理解详写略写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
1、抓住题目中的“壮”与战士的对比,使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到“壮士”就是写五位战士的勇敢,表示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学生也知道了课文的最后一段最能表现五壮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
2、在学生理解课文顺序的同时,让学生用列表的办法抓住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让学生明白课文通过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让学生知道略写的部分也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删去不写。总之,本人设计本教案时是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经过冷静的思考,其原因有、本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比较含糊(原问题是: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列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我想可能这样提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或列提纲,列出各段中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词语。或者让学生直接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在学生没有理解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时,应该发挥学生的集体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体会“壮行”、在“壮心”、“壮言”、壮志”、“壮举”在朗读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教好。
第二课时,直接让学生划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再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所表达的效果,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动作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回答较差,主要是引的不够。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有这三点体会:
1、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2、出示重点句子时,设计好引导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8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其次,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除此之外,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我制作“跳下悬崖”课件让学生观看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特别没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一幕催人泪下。一男生站起来领读一段肺腑之言。然后,又让全体队员举起右手向五位壮士敬队礼!此时,全班同学哭了,我也流泪了,这样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又激发了师生情感。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9
颜老师的职称评审课选择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有幸听了她的试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紧扣,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颜老师的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导入课题开门见山,直接从课文内容入手,回忆并板书文章的五个环节,前两部分内容的配乐朗读,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第3——5部分。
颜老师的设计体现了以情动人、以读促思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
1、 过渡语慷慨激昂,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憎恨、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如,“想到南京大屠杀,想到敌人对老百姓的罪行,怎能不叫人充满仇恨!”
“这是伟大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精神是他们舍生忘死的源泉……”
2、 多媒体手段巧妙运用,调动学生情感。
颜老师搜集大量历史资料,抗战背景的文字资料,战争图片视频资料、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剪辑、背景音乐资料……声与影的结合,形象地再现了那个动人心魄的战争场面,英雄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领学生热血沸腾。
3、 以读促思,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颜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在学习顶峰歼敌这一个环节时让学生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设计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让课堂充满生动和乐趣。在感受五壮士跳崖的悲壮这个难点上, 为了学生能深地体会壮士英勇跳崖的壮行,颜老师引导学生品读了对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与语言的语句,观看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视频,使学生对五位英雄的崇敬之情得到了升华。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0
今天,与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此次教学有很大的收获,执教完本课亦有许多反思。现将执教完本课的反思总结如下,希望能促进自己更大的进步。
一、教态方面
在这次执教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对每个环节掌握不够扎实,再加之本人对于这类战争性课文的教学方式不够了解,致使在课上有些语句混乱,甚至忘记了一些内容。
二、教学过程
就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而言还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遗漏了环节。例如,研读环节中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被遗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忘记了朗读的指导,致使这节课中的朗读目标没有扎实有效地完成。
第二,过渡语干涩。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作用,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和对每个环节掌握的不扎实,课前设计的层层推进的过渡语基本没有用到,在过渡的过程中仅仅使用了干涩无推进引导作用的简单语言。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扎实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到位甚至无效的评价只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紧张,学生盲目不知所措。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的评价往往是“好!”“不错”等基本无效的评价,有些需要老师评价激励的地方甚至就没有评价,课堂中没有发挥教师评价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四,在课上我追求面面俱到,但忘记了要详略得当,效果却适得其反,重难点没有突破。 面对以上的问题,使自己看清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变能力、有效评价能力、掌控课堂能力及对教材的了解掌握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2)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0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
今天,与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此次教学有很大的收获,执教完本课亦有许多反思。现将执教完本课的反思总结如下,希望能促进自己更大的进步。
一、教态方面
在这次执教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对每个环节掌握不够扎实,再加之本人对于这类战争性课文的教学方式不够了解,致使在课上有些语句混乱,甚至忘记了一些内容。
二、教学过程
就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而言还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遗漏了环节。例如,研读环节中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被遗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忘记了朗读的指导,致使这节课中的朗读目标没有扎实有效地完成。
第二,过渡语干涩。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作用,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和对每个环节掌握的不扎实,课前设计的层层推进的过渡语基本没有用到,在过渡的过程中仅仅使用了干涩无推进引导作用的简单语言。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扎实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到位甚至无效的评价只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紧张,学生盲目不知所措。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的评价往往是“好!”“不错”等基本无效的评价,有些需要老师评价激励的"地方甚至就没有评价,课堂中没有发挥教师评价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四,在课上我追求面面俱到,但忘记了要详略得当,效果却适得其反,重难点没有突破。 面对以上的问题,使自己看清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变能力、有效评价能力、掌控课堂能力及对教材的了解掌握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文章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片断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学文后,引导学生再对比中体会2、4段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通过前文学习和对比阅读。知道两段都是描写五壮士奋勇反抗、顽强击敌的场面,都写了人物的动作,但第二段的描写重点写了每个人作战十的神态和动作,第四段则从侧面——敌人的悲惨下场来表现五壮士的机智、英勇,突出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在学文体会时,引导学生抓住第二段中人物神态的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观看过的战斗题材的影视剧)来想象五壮士可能说些什么?以此来体会文本内容,再次朗读时,学生的情感就更易激发和表达了。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3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转移,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壮烈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对于一个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我,《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已经教过几遍了。以往教学这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课文,我总是课前深钻教材,找出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把握教材内容,然后精心设计教案:“这堂课有哪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提问”都设计得非常细密,甚至连“学生用什么句式,用哪几个词语来回答”都设计得有板有眼。教学过程中又执行得过于死板,每分每秒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我一字一句地演示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来不得一点变更,容不下一丝偏差。学生的思维稍逾常规、回答稍偏教路,我就急忙点拨引导,生拉死拖地硬拽着学生往自己设计的“套儿”里钻。
今天回头看以往的教学方法发现:课堂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思维、个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主要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在轰轰烈烈实施新一轮课改的今天,我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维,形成了“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教学方式”,树立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的观念”。当我再次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老教材”时,摒弃以往的“墨守成规”、“话语霸权”,创新使用了以下新教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4
1、 注重学生读书。
这类的抗战文章,距离学生年代较长,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体会、感知五位壮士的英勇顽强、坚强不屈、面对强敌无所畏惧、面对死亡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接着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互读文本,这是和文本的第二次对话。接着全班汇报,这个时候学生会用到这样的句式:我最受感动的地方是——————,因为——————。我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是第三次读。接下来,对于大家都愿意读的地方,最能突出五壮士品质的段落,让学生齐读、展示读、感情朗读。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中,就和作者产生了一种共鸣,就对五壮士多了一种理解和钦佩,就能水到渠成的体会文章的中心。
2、 课件辅助教学。
由于学生历史知识较为匮乏,所以学生对于当时的抗日战争了解不够深刻,如何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当时的背景,我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前活动的过程中,我主要播放了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件的图片,配以《江河水》的音乐,很好的烘托了气氛,使学生产生了对日军的愤恨,对当时*人民深深的同情,这样就奠定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英勇跳崖”这一环节的时候,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了文本。这个时候,我用五壮士跳崖的图片,配以《国际歌》,引读最后一部分,在这样的旋律中,读着这样感人的文字,不仅仅是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知到文字的美,听课人、做课人,同样有相同的感受。
不足。
注重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注重了创设情景,但是忽略了对学生个别朗读的指导。整节课上,学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但是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感情,老师指导不够。
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还略显不足。应该确确实实体现以学定教,今后在这方面要多作尝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
课件《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五年级第九册中的第二十二课,这篇课文所写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我组织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可以说这节课,学生的课前有所准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勿忘国耻”。课后思考。练习第四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这道题可以看出需要让学生懂得详写与略写。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学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2、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的同时了解详写与略写。针对这两个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教学:在速阅读课文方面,列出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扫读法、跳读法、读思法)围绕三种方法,自己运用阅读方法。在理解详写略写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
1、抓住题目中的“壮”与战士的对比,使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到“壮士”就是写五位战士的勇敢,表示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学生也知道了课文的最后一段最能表现五壮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
2、在学生理解课文顺序的同时,让学生用列表的办法抓住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让学生明白课文通过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让学生知道略写的部分也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删去不写。总之,本人设计本教案时是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经过冷静的.思考,其原因有、本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比较含糊(原问题是: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列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我想可能这样提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或列提纲,列出各段中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词语。或者让学生直接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在学生没有理解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时,应该发挥学生的集体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体会“壮行”、在“壮心”、“壮言”、壮志”、“壮举”在朗读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教好。
第二课时,直接让学生划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再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所表达的效果,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动作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回答较差,主要是引的不够。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有这三点体会:
1、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2、出示重点句子时,设计好引导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6
颜老师的职称评审课选择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有幸听了她的试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紧扣,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颜老师的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导入课题开门见山,直接从课文内容入手,回忆并板书文章的五个环节,前两部分内容的`配乐朗读,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第3——5部分。
颜老师的设计体现了以情动人、以读促思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
1、 过渡语慷慨激昂,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憎恨、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如,“想到南京大屠杀,想到敌人对老百姓的罪行,怎能不叫人充满仇恨!”
“这是伟大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精神是他们舍生忘死的源泉……”
2、 多媒体手段巧妙运用,调动学生情感。
颜老师搜集大量历史资料,抗战背景的文字资料,战争图片视频资料、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剪辑、背景音乐资料……声与影的结合,形象地再现了那个动人心魄的战争场面,英雄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领学生热血沸腾。
3、 以读促思,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颜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在学习顶峰歼敌这一个环节时让学生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设计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让课堂充满生动和乐趣。在感受五壮士跳崖的悲壮这个难点上, 为了学生能深地体会壮士英勇跳崖的壮行,颜老师引导学生品读了对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与语言的语句,观看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视频,使学生对五位英雄的崇敬之情得到了升华。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7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转移,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壮烈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对于一个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我,《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已经教过几遍了。以往教学这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课文,我总是课前深钻教材,找出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把握教材内容,然后精心设计教案:“这堂课有哪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提问”都设计得非常细密,甚至连“学生用什么句式,用哪几个词语来回答”都设计得有板有眼。教学过程中又执行得过于死板,每分每秒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我一字一句地演示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来不得一点变更,容不下一丝偏差。学生的思维稍逾常规、回答稍偏教路,我就急忙点拨引导,生拉死拖地硬拽着学生往自己设计的“套儿”里钻。
今天回头看以往的教学方法发现:课堂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思维、个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主要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在轰轰烈烈实施新一轮课改的今天,我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维,形成了“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教学方式”,树立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的观念”。当我再次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老教材”时,摒弃以往的“墨守成规”、“话语霸权”,创新使用了以下新教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8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第三,“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9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本次教学我主要指导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第二课时,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就设计了如下两个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而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为了突破学习重点,指导孩子走进人物的内心,我在文本学习的同时引入了三次讨论和一次想象说话:
1、在学习课文前引入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部分的短片,在孩子们回顾历史后马上发问: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激动的小手,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也带动了其他孩子更进一步去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在学习五壮士痛歼敌人部分,我在引导孩子们通过用字替换“砸”字,并分别做动作体会战士们的力气大、杀敌决心大、对敌人的仇恨深之后,为了引导孩子们去挖掘“砸”字里面所包含的对敌人深深的仇恨,我引入资料:日本侵略者在*实施残酷暴行的文字和图片,并配以音乐,抽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此时,座位上的孩子已经融入进去,有的眼睛湿润了,有的激动愤慨……当我问出:此情此景,你能理解为什么五壮士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了吗?孩子们畅所欲言,全班的气氛顿时激烈起来,纷纷控诉起侵略者的残忍。
3、在学习五壮士的跳崖部分,我不是直接进入文本,而是问孩子们:想一想,如果选择五壮士跳崖这一部分的一个画面刻成浮雕的话,你觉得哪些画面可以定格成永久的浮雕,值得后人去敬仰?引导孩子们从大家的讨论中获得启发,从而去挖掘“屹立”一词的含义和五壮士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不移的决心,深化人物精神。
4、在学习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部分,我引导孩子想象说话:孩子们,当战士们紧跟在班长的身后时,你能想象此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吗?通过想象说话,使孩子们明白战士们选择绝路时态度坚决果断,情绪高涨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为群众和连队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以上三次讨论和一次想象说话,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创设了讨论情景,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发现、感受、评价,提高认识水*,还培养了孩子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壮士的伟大形象得到了提升,为了国家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也在无形中得到了突破。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也获益良多,也更加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要上好每一堂课,必须做到精心的设计和充足的准备,也要两手准备,随时做好接受课堂生成和各种突*况的考验。
当然,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知识面太窄,部分孩子对人物精神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老师和孩子对于这种大课堂学习都表现出了紧张情绪等。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答问的能力,力求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0
今天,与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此次教学有很大的收获,执教完本课亦有许多反思。现将执教完本课的反思总结如下,希望能促进自己更大的进步。
一、教态方面
在这次执教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对每个环节掌握不够扎实,再加之本人对于这类战争性课文的教学方式不够了解,致使在课上有些语句混乱,甚至忘记了一些内容。
二、教学过程
就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而言还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遗漏了环节。例如,研读环节中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被遗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忘记了朗读的指导,致使这节课中的朗读目标没有扎实有效地完成。
第二,过渡语干涩。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作用,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和对每个环节掌握的不扎实,课前设计的层层推进的过渡语基本没有用到,在过渡的过程中仅仅使用了干涩无推进引导作用的简单语言。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扎实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到位甚至无效的评价只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紧张,学生盲目不知所措。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的评价往往是“好!”“不错”等基本无效的评价,有些需要老师评价激励的地方甚至就没有评价,课堂中没有发挥教师评价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四,在课上我追求面面俱到,但忘记了要详略得当,效果却适得其反,重难点没有突破。 面对以上的问题,使自己看清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变能力、有效评价能力、掌控课堂能力及对教材的了解掌握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3)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3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1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第三,“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不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该影片,再现当时的情景,课下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使得学生在课前有了较充分的准备,更便于理解教材。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快速阅读课文。课后思考·练习第四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这道题可以看出需要让学生学会详写与略写。
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划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理解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所表达的效果,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情绪高昂。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懂得了词语所表达的效果。最后再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学生很容易读出激情。尤其是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描写部分,无须老师指导,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3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默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
教学中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到位,如:第二段可以老师泛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恨以及英勇做战的机精神。“抡”字的读音没给学生纠正,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求过多,小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分工没有细化。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4)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xxxx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 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 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相机画悬崖图:
板书:
接受任务、歼敌诱敌、引上绝路。
涂红课题中的“壮”字。)
二、 引导归纳学习目标
三、自学讨论,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1:五壮士顶峰歼敌的场面),可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谈谈你看了录像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
顶峰歼敌。
2、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四、五两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女同学读)
自学课文四、五两部分:
⑴ 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⑵ 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学生自学、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告诉老师,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
① 说说看,为什么这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
② 自由品读,体味这些语句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③ 同桌对读;师范读后让学生评点;生齐读。
④ 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⑵ 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你。
① 学生质疑。
② 学生解疑。
③ 播放录像2: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重点理解词语: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选择跳崖的原因。)
师相机板书:
英勇跳崖。
⑶ 理解得真棒!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坚强不屈的),正如课文结尾所说的──(生齐读最后一节)
⑷ 是呀,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生行礼)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们饱含xxxx的诵读吧!
(生齐读第五部分课文,会背诵的可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谈话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人民永远怀念为国献身的英雄们!
五、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照例拿出摘抄本,把本课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
六、自由作业
学了课文,你们回去想做什么?
(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喜欢哪项就做哪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 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 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班48名学生,男生人数居多,男生喜欢英雄故事的兴趣比较浓,所以要诱导学生多读,读出英雄的气慨,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感情。
教学理念 :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主义的侵略,*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点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多交流,在这三个环节中逐步加深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了课文中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这些内容我就逐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在第二课时中,我通过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语调与感情色彩中理解词语与英雄的气概,我觉得这一课的学习效果还算不错。我记得有位剧作家说过:读书能力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一种是既读也懂;一种是还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能“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它实际上是我们所期盼的,是读书的高境界,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但愿我自己以后的语文课堂能够使学生读后:“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3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和教时安排:
1、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并学习理解课文的前三部分。
2、第二教时: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
3、第三教时:检查背诵情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上节课,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
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
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
(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
“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⑴ 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⑵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⑶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⑷ 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
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3、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4、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的崇高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生字卡)
2、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勇敢,不怕死
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
(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
(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
(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
指名生回答:分三层
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
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英勇杀敌)。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
(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
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
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
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第四句呢?
(表情和动作)
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
(以表情为主)
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
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四、齐读课文第二段
五、作业
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业设计:
a)、比一比组词
普()户()蔼()
晋()尸()葛()
挥()寇()涯()
浑()冠()崖()
b)、组词并造句
悬:()()()
造句:
豪:()()()
造句: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认识五壮士在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带着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朗读课文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3、了解四、五段课文是通过详写五壮士的神情、动作、语盲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迈的。
4、理解巩固课文的重点词语,进行句子训练。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宇词,复习导入
1、师:昨天老师告诉大家,今天这一节课一开始要检查字词,给大家一分钟,再读读记记课后第四题的词语,并复习一下重点词的意思。
2、师主持检测:
⑴ 听写:
崎岖、山涧、横七竖八。
⑵ 看意思写词语:
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3、学生自批、订正,师反馈。
4、师:上节课,我们还给课文分了段,课文分五段。这五段中写得比较详细的是哪三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四、五段,研究一个问题:第四、五段课文中,五壮士的英勇豪迈表现在哪里?是怎样写详细、写具体的,用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二、学第四段,以情促练
1、(生自由读4、6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中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他们在顶峰是怎样英勇歼敌的?
2、师:他们就是这样,在顶峰英勇歼敌,与敌人血战到底。在顶峰歼敌的战斗中,写得最详细的、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
(石头砸。)
3、(出示幻灯)这幅插图描绘的就是五壮士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壮烈一幕。第五节中,哪部分内容是描绘这幅插图的。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 )括出来。
4、(生自由读括号中的内容)思考:
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
交流:
⑴ 猛地举起。
⑵ “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评(大声、重音)→师范读一齐读。)
⑶ 句子对比:
①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② 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自由读→比较不同→书上为什么用第一句。)
⑷ 师: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把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猛地举起,狠狠地砸向敌人。此时,他们的决心是什么?*人民的仇恨是什么?
⑸ 师:想到这一切,怒火在他们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最原始的武器──石头,向敌人讨还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这句句子用上两个“带着”,不仅把石头写活了,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⑹ 指导朗读:
自由读→个别读→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作停顿,“砸”念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三、学第五段。
1、(师配乐范读)思考:
第五段中,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豪壮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2、师: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读读第五段,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师: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模仿“石头像……带着……带着……”这句话,从课文中找依据,用“带着……带着……”试写一句话。
4、汇报交流:
⑴ “胜利的喜悦”:
从哪儿体会到的?(齐读)五壮士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要露出胜利的喜悦?
(再读:轻缓、带着眷恋。)
⑵ “对敌人的憎恨”:
从哪儿体会到的?为什么砸枪?是砸自己的枪吗?
(朗读:“砸碎”重读)喊口号(有力,末字处长)
⑶ 除了这两个“带着”,还有别的吗?课文是怎样详写五壮士跳崖的?
(理解“相继”。)
五壮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能昂首挺胸,像冲锋一样,相继跳崖?
(相信抗战一定会胜利──“抗战必胜的信心”。)
(朗读:注意重读。)
5、学生校正、修改,并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句子。
6、师: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的,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指导朗读;高昂,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气魄。)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学到这儿,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详细的,大家明白了吗?
课文是抓住了五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详写“用石头砸”和“英勇跳崖”,以此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壮(板书),以此来证明这五位战士是壮士。
2、下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为什么这三段要写得详细。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段;(生读)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历史,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xxxx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 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 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相机画悬崖图:
板书:
接受任务、歼敌诱敌、引上绝路。
涂红课题中的“壮”字。)
二、 引导归纳学习目标
三、自学讨论,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1:五壮士顶峰歼敌的场面),可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谈谈你看了录像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
顶峰歼敌。
2、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四、五两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女同学读)
自学课文四、五两部分:
⑴ 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⑵ 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学生自学、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告诉老师,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
① 说说看,为什么这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
② 自由品读,体味这些语句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③ 同桌对读;师范读后让学生评点;生齐读。
④ 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⑵ 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你。
① 学生质疑。
② 学生解疑。
③ 播放录像2: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重点理解词语: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选择跳崖的原因。)
师相机板书:
英勇跳崖。
⑶ 理解得真棒!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坚强不屈的),正如课文结尾所说的──(生齐读最后一节)
⑷ 是呀,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生行礼)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们饱含xxxx的诵读吧!
(生齐读第五部分课文,会背诵的可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谈话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人民永远怀念为国献身的英雄们!
五、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照例拿出摘抄本,把本课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
六、自由作业
学了课文,你们回去想做什么?
(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喜欢哪项就做哪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顶峰,在彻底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敌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突出人物的形象,故事性强,对学生的心灵会产生极大的震撼。
设计理念
1、以朗读为形式,以随文练笔为载体,学习洋思教学模式为目标,努力营造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2、注重方法的指导,摒弃琐碎的知识讲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崎岖、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4、领悟课文写人写实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
2、领悟课文的写法,学写读后感。
3、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领悟课文记人记事的方法,学写读后感。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读一点抗日战争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师生一起板书课题,再齐读课题。
3、释题,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了,为什么要叫他们壮士,而不叫他们战士?
设计意图:通过“战士”与“壮士”的对比,设下悬念,激发学生读课文的的兴趣。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2、填空
( )年,( )在( ),为了( ),英勇歼敌,最后( )。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填空。
5、先读后找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注重检查落实,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二读课文,大声的读文,解决生字词
1、出示要求:大声读文,采用多种方法解决生字词,完成下面的习题。
a、认读生字词:日寇、晋察冀、崎岖、悬崖、磨盘、拧开、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b、说说下面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寇、岖,生练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 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 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班48名学生,男生人数居多,男生喜欢英雄故事的兴趣比较浓,所以要诱导学生多读,读出英雄的气慨,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感情。
教学理念 :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主义的侵略,*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点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多交流,在这三个环节中逐步加深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了课文中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这些内容我就逐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在第二课时中,我通过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语调与感情色彩中理解词语与英雄的气概,我觉得这一课的学习效果还算不错。我记得有位剧作家说过:读书能力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一种是既读也懂;一种是还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能“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它实际上是我们所期盼的,是读书的高境界,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但愿我自己以后的语文课堂能够使学生读后:“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3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上节课,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
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
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
(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
“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⑴ 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⑵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⑶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⑷ 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
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5)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10篇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1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情绪,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故事发生在1941年秋日军集中七万于大军向我国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七连六班的同志奉命理解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他们子弹打完了还用石头砸。最后应对敌人步步逼近五位战士英勇跳崖了。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这是他们用鲜血写成的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看完这个故事我热血沸腾。
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和民族*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五位壮士是*人民的代表,歌颂了五壮士在保护祖国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由整理]
应此我们就应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这才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2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了这样的一件事:1941年秋,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七连一直在此游击战争,一个多月后准备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战士拖住了敌人,完成了任务,可敌人紧跟在后面,班长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连队主力,带头向三面都是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走去,五位壮士不断地向敌人射击。他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望着主力部队和群众远去的身影,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便纵身跳下了深谷,壮士们也相继跳下。
五位壮士不怕牺牲,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同样也将自己引上了绝路。他们不畏艰险,体现出了与敌人奋战到底、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五壮士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他们舍小我,为大我,面对恶毒的敌人毫不畏惧,从不退缩一步。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这份艰巨的任务,五壮士顶天立地,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眼看着危难正在一步一步的靠近,他们仍然是永不退缩,知难而进,最后为了人民英勇跳崖,造就了一段英雄佳话。
虽然*的`今天繁荣昌盛,可那一段受尽屈辱的历史,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这一段历史成为所有*人心中永远不能消除的伤疤,是所有*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苦,然而令我们骄傲的是:千千万万个*人用血和肉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手中鲜艳的队旗,还有高高飘扬的*,都是鲜红的!是千千万万个*人用鲜血染红的!是他们为我们铺起了和*而宽广的道路!
对呀,谁不热爱生命,谁不渴望自由?我相信这五位壮士一定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宝贵生命,可是他们为了祖国的胜利,人民的幸福生活,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在生死的抉择中,他们坚定不移的选择了“贡献”。多么伟大崇高的精神,多么浓的英雄气概!五壮士,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实际行动去振兴中华!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3
自从我读完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仇恨。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印上了绝路,用石头、手榴弹等,消灭了很多敌人。最后,他们一起跳下了悬崖。
这五位与敌人血战到底、不畏牺牲的壮士的所做所为打动了我。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可恶的日本人,就这样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难道他们不知道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吗?他们这样无法无天的欺负我们*,将来他们必定会遭到应有的教训!我作为一个*人,不能忘记日本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小日本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如,跟我们*抢*,还要在四年后发明超音速战机,与我们对抗,真是忍无可忍。抢完*,难道还要把我们*的长城“搬”到日本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仇恨,*绝对不是弱者!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4
自从老师教了我《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中激动不已,想到这狼牙山的五位壮士是多么爱国啊!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军攻击我们的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上坚持游击战争,但敌不过日本军,就开始转移,把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七连六班的五个壮士跟敌人开始了打斗,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任务完成便跳下悬崖。
读了这篇课文,想这些壮士是多么地英勇无畏啊,班长马宝玉面对这些敌人毫不退缩,*静的指挥战斗,其他壮士都听着马宝玉指挥战斗,他们就算死也不做日本人的奴隶,这种气势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5
自从我读完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仇恨。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印上了绝路,用石头、手榴弹等,消灭了很多敌人。最后,他们一起跳下了悬崖。
这五位与敌人血战到底、不畏牺牲的壮士的所做所为打动了我。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可恶的日本人,就这样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难道他们不知道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吗?他们这样无法无天的欺负我们*,将来他们必定会遭到应有的教训!我作为一个*人,不能忘记日本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小日本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如,跟我们*抢*,还要在四年后发明超音速战机,与我们对抗,真是忍无可忍。抢完*,难道还要把我们*的长城“搬”到日本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仇恨,*绝对不是弱者!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6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让我感慨万千。
书中的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人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他们为了老百姓,为了自己的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做亡国奴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啊!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学习。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不愁吃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飞翔,我们就像是在蜜罐里一样。从现在开始我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狼牙山五壮士,我想对你们说:“你们的美名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7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我听过这样一句老话:“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谁不珍惜自己年轻的生命?谁不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中华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能早日*,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选择问题面前,一反顾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他们的浩然正气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他们的故事将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8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大有感触。残忍的日本人使我无比愤怒。可狼牙山五壮士那精忠报国和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十分钦佩,那五个战士有勇有谋,课文中就是那么描写他们的: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其中有计划这个词让我颇有体会,他们可不是乱打一气,而是制定好计划,在按照计划行事。
他们多么勇敢,把敌人引上棋盘坨的同时这条绝路的时候,自己也被引上了绝路,可他们为了连队和群众的安全,连自己的命也顾不上了。他们是多么的宁死不屈,他们知道自己要成为日本人的俘虏的时候,他们宁愿死也不做日本人的俘虏,从悬崖上跳了下去,那是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意呀!
想到狼牙山五壮士已经不在了,我感到十分的惋惜。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9
看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震动了。
故事是这样的,由于日军集结兵力往晋冀根据地发兵,八路军七连主力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拖住敌人的任务就交给六班,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让群众转移和部队主力更好撤退,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最后弹尽粮绝,英勇跳崖。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10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五位壮士的坚强不屈。
这篇课文写了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上千名日、伪军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直到子弹打完,他们纵身跳下绝壁,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
其中有几句话让我有很深的感受,比如:“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半张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想棋盘陀走去。”其中,斩钉截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决又果断的班长,同时让我体会到了五位壮士不畏牺牲的精神。“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其中“像雹子一样”使我感受到石头非常密集也很迅猛,同时体会到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还有很多句子都能体会到五位壮士的坚强不屈、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对祖国、对人民以及对革命的热爱。
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紧急关头时,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即使是牺牲了也值得。这使我想到了一个故事: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和战友们突然遭到战军隐桥型暗堡火力的封锁。这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拿着炸弹包用左手托起包裹以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他牺牲了。
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6)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二、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上节课上,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㈠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
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㈡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
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①、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②、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④、齐读。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㈢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从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许多地方描写的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
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㈣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上节课,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
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
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
(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
“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⑴ 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⑵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⑶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⑷ 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
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上节课,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
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
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
(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
“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⑴ 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⑵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⑶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⑷ 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
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7)
——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3篇
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
《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我曾经看过,看后没有什么印象,只是觉得里面的八路军很厉害,心里滋生了一个长大后也要当八路军的愿望。可当我今天重新观看这部电影时,感觉不一样了,我被那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主力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接到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任务时,为了拖住敌人,他们把敌人引到狼牙山上,利用那险要的地形,把一大批敌人一次一次的打了下去。后来又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在完成任务后,五位壮士壮烈跳下悬崖的故事。
在战斗中,战士宋学义使出浑身的力量扔手榴弹,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副班长葛振林打枪时发出的那阵阵吼声……这幅幅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这些地方看出来,他们对敌人是多么的仇恨,多么的想消灭敌人。每看见一个敌人倒在地上,我和他们一样兴奋,高兴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声喊道:“打的好!打的好!”
五位壮士艰难地到了山顶,歼灭敌人的大好时机到了,可班长马宝玉却负伤了,接着又发现子弹也用完了,只剩下了一枚手榴弹,可他们却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最后在班长的指挥下,石头成了他们手里最好的武器,只见他们搬起石头狠狠地向敌人的头上砸去。五位壮士作战时的沉着冷静和英勇、机智,让我佩服不已,此时此刻,我真想冲到战场上去,跟他们并肩作战,与敌人血战到底。
由于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位壮士看看前面的悬崖峭壁,再看看身后的敌人,他们走到悬崖边,昂首挺胸,喊着“打倒*主义,**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了悬崖。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心被揪了一下,忍不住用双手捂住了眼睛,不忍心再看下去。在这危急时刻,他们不愿被敌人活捉,更不愿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于是选择了跳崖。他们的举动是多么的悲壮,多么的伟大,他们真的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啊!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想:谁不珍惜自己年轻的生命呢?可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这五位壮士豪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我们观看,现在这特殊时期,日本人要来占领我们的国土——*。*是*的,我们全国人民要发扬五壮士爱国的精神,团结起来抵制日货,守护我们的领土。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报效祖国。
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2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痛歼敌人,最后跳下悬崖英勇牺牲的故事。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被狼牙山五壮士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禁想起了在5.12大地震中也有这样的英雄楷模:有的老师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护住了学生,学生得救了,而自己却永远得离开了人世;有的学生用自己弱小的身体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自己却受了伤,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只说了一句:“我是班长!”;有的"人民子弟兵为了救援群众,自己来不及撤离,被余震夺去了生命;有的医护人员为了给群众一丝生的希望,把自己亲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直至救援工作结束,才想起给家人做一些事情;有的飞行员为了给灾区群众运送物资,返回途中由于天气原因,看不清目标,不幸撞到山上,机毁人亡......
生命是宝贵的,但他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有限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使自己的生命无限延长。我要继承英雄们的光荣传统,长大也要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栋梁!
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3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xx名当地群众,军区命令一分区一团七连担任掩护军区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七连最后留下一个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其中三人死亡,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崖旁树枝勾住,宋学义于1978年在山西沁阳去世,葛振林于20xx年在湖南衡阳去世。
我的感想是狼牙山五壮士宁愿跳崖自尽,也不愿被鬼子打死,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为了转移日军注意,和敌人顽强抗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让我佩服。狼牙山五壮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了,我一定要像他们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五位叔叔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8)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3篇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1
今天听了陈利玉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顶峰歼敌”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五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顶峰歼敌”这部分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光辉形象,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其中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受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追问你为什么选这句读?你朗读的成功经验如何?
最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为什么马宝玉要夺过他的手榴弹?为什么要用石头砸?……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选一个镜头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陈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一句时,陈老师注重了学生自读自悟,摈弃另外传统了解析方法,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陈老师更是下了功夫,如在指导朗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这句时,陈老师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一边播放录象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瞧,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就是五壮士,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该怎么读?这样一点拨,学生的内心就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陈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第五段,至于怎样背才能记得牢: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让学生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还安排了学生对五壮士说心里话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六、作业的布置也十分灵活
学完了这篇课文,陈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如品读第四段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五壮士的形象,应抓住关键句子“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和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去品读,通过品读去体会情感。这样扎实抓好这个段落的导,再过度到第五段的放,就自然得多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读完一个部分可否让学生说说这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机会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机会,检查他们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比课后补课更好吗。
3、讨论是否要抓扎实,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有关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听了陈利玉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顶峰歼敌”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五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顶峰歼敌”这部分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光辉形象,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其中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受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追问你为什么选这句读?你朗读的成功经验如何?
最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为什么马宝玉要夺过他的手榴弹?为什么要用石头砸?……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选一个镜头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陈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一句时,陈老师注重了学生自读自悟,摈弃另外传统了解析方法,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陈老师更是下了功夫,如在指导朗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这句时,陈老师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一边播放录象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瞧,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就是五壮士,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该怎么读?这样一点拨,学生的内心就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陈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第五段,至于怎样背才能记得牢: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让学生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还安排了学生对五壮士说心里话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六、作业的布置也十分灵活
学完了这篇课文,陈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如品读第四段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五壮士的形象,应抓住关键句子“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和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去品读,通过品读去体会情感。这样扎实抓好这个段落的导,再过度到第五段的放,就自然得多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读完一个部分可否让学生说说这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机会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机会,检查他们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比课后补课更好吗。
3、讨论是否要抓扎实,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有关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我的评课到此结束,评得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扩展9)
——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 (菁选3篇)
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1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1949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上,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跳下悬崖。这篇课文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
俗话说的好: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临终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分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进。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机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记叙了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和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五位战士没有将敌人引向大部队,而是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下,五位战士毅然选择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五位英雄毅然跳崖的片段最令我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主义!**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那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每个*人的肺腑之言,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篇文章,我心里久久不能*静,每当我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时。我感到很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点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随便放弃了,而狼牙三五壮士为了民族的*事业,克服了千难万险,赴汤蹈火,为国捐躯,而我遇到这点困难整能与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如果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还对的起烈士们的英灵呢?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永世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将会流芳百世……
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3
我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我深有感受,被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
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的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壮烈故事。
啊!五位壮士多么勇敢,他们不但掩护了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还把敌人引上绝路,与之同归于尽。他们实在是太伟大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代代传颂,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许许多名人事迹。如: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王二小和刘胡兰,为了让战友前进而用身体去堵敌人机关枪眼的`黄继光,手托炸药包炸掉敌人碉堡的董存瑞,他们为了祖国临危不惧、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祖国繁荣富强,经济稳定,日夜昌盛。那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俗话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栋梁,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多做一份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3篇(精选文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