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7篇)

时间:2022-12-04 09:2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7篇)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金项目】国际化趋势下秦皇岛市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研究,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技术项目,项目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7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7篇)

篇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金项目】国际化趋势下秦皇岛市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研究,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技术项目,项目编号:

  201401A317。

  教育问题是一个热点的话题,从教育领域的角度进行分析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国家化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为了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让我国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台阶。

  1.加强与国际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21世纪的教育处于一个开放的阶段,各国的教育市场都在

  向全球开放,尤其是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在教育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激烈。教育是兴国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领导人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非常的明显,加强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高校也需要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高等教育机构有着便利的条件加强国家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高

  等学校教育实现国际化已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教育中的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从西方的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来看,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战略方针。比如说美国,美国教育部门积极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学生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合作办学等活动的进行使我国高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竞争,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广泛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的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为了更好更快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及国际组织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效加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2.1政府部门加大对国际交流工作研究教育已经走向了国际

  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研究,向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城市借鉴成功的经验。加大调研工作,提高调研的频率和水平,及时发现问题,掌握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政府收集所有的资料,对目前政策法规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进行大力调整。协调政府各部门职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开辟新的教育模式。

  2.2找准高校在国家交流中所处地位,拓展高校国际交流内

  在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有民办院校,公办院校以及独立学院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之间的合作,各院校必须准确认清自己在国际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在制定与国家交流合作的规划时,一定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能盲目攀高,从而失去了国际交流合作的真正意义。

  2.3加快建立国际交流合作体系

  部分院校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际交流合作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大部分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建立国际交流合作体系,为全国高校与国际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建立一定的平台。在此平台下国际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指导的情况下,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3.总结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许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国际性问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给各个国家的经济以及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教育文化的交流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国际化形势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对策。

  以上是本人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同行能够给与一定的指导性意见或者建议。

篇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实例分析高校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曰益密切,交换生项目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合作培养方式[1]。广西艺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MaranathaChristian大学也建立了合作交换生项目,本人于2013年2月被选派参加此项目为期半年的交换生学习,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其中华人755万人,列世界之首[2]。随着中国和印尼两国文化教育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是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和渠道领略印尼文化的魅力,增进国家间的了解、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从了解中产生交流,从交流中加深友谊,推动两国教育的发展。因此实施交换生项目对项目参与的高校及交换生本人都有重大意义。

  1交换生项目的概况

  广西艺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MaranathaChristian大学于2012年建立了交换生项目合作,交换生是指根据校际签订的交换协议而互派到双方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期限为一个学期,自主选择相关专业课程,交换期满后按时归校。MaranathaChristian大学创建于1955年9月11日。其教学体系与英国教学系统类似,现拥有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心理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经济学院、工业工程系、信息技术系、美术系、室内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信息系统系、中文系及计算机工程系。在发展本科教学的同时,MCU也非常重视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并开设了管理学、计算机工程、心理学及MBA等研究生课程。本人是一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到印尼该大学后选择了和自己相关的专业学习上课,感受到外国不同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以及印尼独特的艺术设计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自已得以开阔眼界的同时,在国外大学学到的知识对回国后的学习、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交换生项目实施的目的

  交换项目的实施主要是根据校际项目合作协议,在保留本国大学学籍的前提下,不是为了必须取得学位,而是以在这个国家的大学里进行学习、体验不同文化,在一个学期内接受教育获得学分或接受研究指导,以提高对这个国度文化的了解,开拓人生视野,培养交换生的世界观为宗旨的项目。

  3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意义

  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加强了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促进了国际高校合作交流,拓宽高校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让高校交换生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学习更多元的知识以及异国他乡的风俗文化,引导学生建立国际化的新理念,对我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国际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换生项目合作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是高校间合作交流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换生项目,提供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重要方式,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推动我院与东南亚艺术院校的项目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中国和印尼两国师生之间的多方面学习,为师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学校合作与交流。

  3.2增进了解提高学校国际竞争力

  通过交换生项目的开展,无论是学校派出国去交换的学生还是接收到国外的交换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交换生更多地了解中印尼两国文化,在印尼学习期间,学校安排了一些社会实践的内容,如参观名胜古迹,举办文化讲座,学生联谊等,通过这些交流与学习,使师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深了对两国文化的互相了解。让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了解自已,提高了自已的国际知名度,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校学习,还能吸引更多的国外高校与之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4]。

  3.3拓宽交换生的国际视野

  国内高校将学生送到相同研究方向的学院进行共同学习、探讨、研究,了解了印度尼西亚建筑艺术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在MaranathaChristian大学的设计学院学习期间,对印尼建筑艺术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印度尼西亚作为一个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他的建筑风格拥有极强的精神信仰象征,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南部特区的城市日惹,是爪哇文化的发源地,其标志建筑于公元800年建成的婆罗浮屠举世闻名。还有万隆地处西爪哇,爪哇人建筑风格的主要以包含庭院与家庙的竹制结构房屋为主,与中国云南吊脚楼的建筑

  理念大相径庭,房屋顶部多数则为宽顶多角。通过国际化的研究学习和比较分析,深刻感悟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历,拓宽国际视野,更是体现了学校对大学生教育政策的灵活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的平台。

  3.4提高交换生的综合素质

  交换生能深入体验文化交流的乐趣,印度尼西亞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通过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民族、教育背景不同的人交流,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我在国内无法学到的东西。大家的和谐相处,共同铸成了自由开放,民主平等的精神。通过参加交换生项目,深入感受印尼的社会和生活,让你真正的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更多地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到当地的生活氛围中。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练,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在专业上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接触到自己学校没有开设的新课程。更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4结语:

  总之,高校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与国外著名大学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交换生而言,有了学校的支持与协助,交换生在国外的食住行更加便利,安全也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因此交换生项目的开展也可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到国内学校学习,国内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学习锻炼,通过实施交换生项目为培养国际化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构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玉蓉等开展交换生项目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

篇三: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教育对外开放新时期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探析

  作者:李贝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4期

  摘要:在教育对外开放新时期,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高校应加强国际化发展与规划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并不断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关键词: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078-02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对于一国而言,教育的对外开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日益提升。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文件,这对于指导各部门从更高层面深入开展外事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作为教育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应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进一步明确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定位,加强国际化发展与规划的思考和实践,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一、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1.外部环境。①国际环境。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大学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众多高校与世界各地的高校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以促进自身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外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或措施中,都把中国列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如耶鲁大学在《耶鲁国际化:2005-2008战略框架》中,将“与中国实施新一轮合作项目”作为其战略措施之一,在《2009-2012战略框架》中,多处提到要继续拓展和实施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②国内环境。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日益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智力、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孔子学院等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模式和支持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改革任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等。这要求高校通过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促进自身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

  2.内部环境。现阶段,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事务型接待,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务实化和向纵深化发展的特点。以我校为例,国际交流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学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和派出人数不断增长;建设和培育了若干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是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强力支撑。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面临的制约瓶颈及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

  二、新形势下高校国际化工作的定位

  一是应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高校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与国家整体的对外开放不能割裂开来。《意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对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工作应该主动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例如,针对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具体的落实工作中,高校应利用自身学术资源,发挥其人才培养、服务产业等独特优势和支撑作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应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应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和中心任务。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学要吸收和整合国际优势资源,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办法等为我所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等能力与水平全面提升,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服务。此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注重传递中国特色教育,引领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并提升学校的海外影响力。

  三是应服务于师生的国际化发展。师生是国际交流的主体。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应“以人为本”,以师生自身发展为导向,创新合作模式,落实各类国际化合作项目,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使广大师生通过国际交流,提升其教、学、研等长远发展能力,成为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应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体制,为师生的国际交流实践活动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管理,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这也有助于促进国际化工作的广泛、深入、持续开展。

  三、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措施

  1.提升外事工作整体规划能力。随着国家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置身于国际发展的大背景中,高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对外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应该在“大外事”格局和背景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统筹设计,务实创新,主动开拓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局面,为教育领域的对外合作能力拓展空间。外事部门作为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统筹服务和管理部门,应在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师生为本,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整合资源、制定规划、统一协调、监督管理上来。从国际化的意识理念、目标分层、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出发,确立整体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使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以我为主”,切实实现通过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构建三位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学校的国际化建设是一项立体工程,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践活动除外事部门外,还涉及到学院和其他职能单位。学院是承担教学科研的主体,师生是外事工作中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真正力量;同时,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深入、可持续开展,离不开人事、教学、财务、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高外事工作运行效率,构建“学校—学院/职能部门—个人”多层次的国际化工作推进机制十分必要。三位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就是要在校级层面广泛搭建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并健全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主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支撑;院系层面根据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构建特色化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将国际化的指标和服务纳入自身管理范畴,如人事部门将教师国际交流活动纳入工作量的考核,教务部门对参加国际交流学生所获学分进行认可转换,后勤部门提供外聘专家的生活住房服务等。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将自身置于国际化的浪潮中,并受益于国际交流实践,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

篇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讨

  作者:戈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建议,主要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借鉴国际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实现学历学位互认,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等。

  【关键词】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建议

  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重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地发展,逐渐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科技合作项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大量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确定了扩大教育开放的方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5],其中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更高要求“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5]当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在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向留学、支持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谋划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格局逐步形成,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首先,合作对象多元化。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已不仅限于校校之间,而是与国外政府、高校、国际组织、国际著名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齐头并进。其次,合作形式多样化。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单体现在人才交流,还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建立合作项目,合作的形式已从简单的交流上升为以我为主导的合作研究。第三,合作区域广泛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也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到亚、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第四,合作参与地域化。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参与情况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析,目前人员还比较集中在国内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参与人数最多,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相对薄弱。

  2、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

  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分析,高校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12年,广东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如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广泛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高等教育厅、美国夏威夷州教育部、加州教育厅等签订加强教育合作交流的备忘录,加强双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此外,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合作项目。同时,广东高校与外国高校的科研合作,中山大学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合作共建“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广东将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目前粤留学生人数达13988人,全国排名第四。汉语国际推广也取得明显成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先后在美国、南非、秘鲁、墨西哥、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加拿大等地设立了11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开展汉语教学。[7]同时,广东每年协助国家汉办选派汉语志愿者和汉语教师。而学生交流项目也得以积极推进。选派高中学生到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

  总之,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对深化和拓展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议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完善有利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制度环境,调整现行政策法规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条款,制订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法规,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更具有时效性和先瞻性。协调政府各部门,如外办、公安、检疫、出入境、外汇、外专局职能,简化审批程序,使他们在各项涉外审批手续上相互衔接、统一,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程序简捷、透明高效、规范有序。

  2、借鉴国际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要实现教育国际化,首先必须借鉴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但高等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历史传统不同,我们并不能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管理模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我们要吸收发达国家教育管理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我国教育管理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也要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强化国际意识,借鉴、吸收、融合国际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等,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其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更好地融合,从而建立起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满足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使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中,呈现勃勃生机。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化

  高校应以国际化的理念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教师队伍的开发机制。第一,制度建立与项目支持。制定教师国际化发展目标,采取措施,对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给予鼓励和经费支持;选派优秀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研讨;在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中创设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高教师国际科研水平等。教师回国后,将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国际化的教学理念融入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带动教育的长效发展。同时,通过开展专业培训、举办学术或科技类讲座等,邀请国外知名校长、各领域专家、学术团体来学校,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第二,创新合作交流形式,提高教师的国际合作能力。以中外合作办学为载体,深入推进双方教学、科研合作交流。让教师们在国际化教学中创新思路,对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前沿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提高学术成果的国际化水平。第三,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人事制度。引导、激励教师队伍提高国际化水平,给予国际化人才相应的人事管理权、科研自主权和经费支配权,制定教学、科研、创新工作、社会服务等奖励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国际化。

篇五: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在此平台下国际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指导的情况下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将会越总结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许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国际性问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给各个国家的经济以及文化带来了一定响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教育文化的交流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国形势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对策

  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金项目】国际化趋势下秦皇岛市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研究,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技术项目,项目编号:201401A317。

  教育问题是一个热点的话题,从教育领域的角度进行分析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国家化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为了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让我国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台阶。

  1.加强与国际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21世纪的教育处于一个开放的阶段,各国的教育市场都在向全球开放,尤其是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在教育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激烈。教育是兴国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领导人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非常的明显,加强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高校也需要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高等教育机构有着便利的条件加强国家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高等学校教育实现国际化已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教育中的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从西方的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来看,国际文化

  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战略方针。比如说美国,美国教育部门积极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学生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合作办学等活动的进行使我国高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竞争,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广泛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的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为了更好更快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及国际组织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效加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2.1政府部门加大对国际交流工作研究教育已经走向了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研究,向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城市借鉴成功的经验。加大调研工作,提高调研的频率和水平,及时发现问题,掌握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政府收集所有的资料,对目前政策法规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进行大力调整。协调政府各部门职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开辟新的教育模式。2.2找准高校在国家交流中所处地位,拓展高校国际交流内容在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有民办院校,公办院校以及独立学院。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之间的合作,各院校必须准确认清自己在国际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在制定与国家交流合作的规划时,一定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能盲目攀高,从而失去了国际交流合作的真正意义。

  2.3加快建立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部分院校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际交流合作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大部分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建立国际交流合作体系,为全国高校与国际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建立一定的平台。在此平台下国际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指导的情况下,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3.总结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许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国际性问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给各个国家的经济以及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教育文化的交流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国际化形势下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对策。以上是本人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同行能够给与一定的指导性意见或者建议。

篇六: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二管理体系制度亟需更新地方高校教育事qk改革及实践办学等一直以来是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制度以及管理模式并由校级单位统一包揽而没有健全院系以及教务职能体现的明确职能划分这就导致了校内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负荷量加大而在此影响下沿用旧习管理体制的灵活性欠缺就凸显出来

  关于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摘要:目前,地方高校对外交流工作发展具备着高度竞争趋势,如何以自身高校现有资源与根据高校自身固有特点摸索到合适的对外交流、资源互补、打破传统对外交流工作僵局的工作模式十分关键。因此,本文就高校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事务开展进行了一系列问题研究,并根据体现问题提出了必要发展策略。关键词:高校交流国际合作管理目前,国家各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受此市场竞争影响,高校对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事务的开展也备受压力,且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是不小。而高等院校本身更是一个人才输出、培养基地。如何将专业学术项目、办学讲学、人才塑造、社会服务等职能、价值发挥等熔于一炉对高校发展而言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以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对外交流工作而言,分析了地方高校对外交流工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并与之提出了必要发策略。一、主要问题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办学水准显著提高,国际间对外的交流合作事务开展也取得了显著学术成果。但就目前不少地方高校而言,在国际交流对外合作事务开展还是存在着明显的滞后问题,面临的严峻问题十分突出。这主要包括:(一)国际化开放理念滞后在产业经济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问题炙手可热。特别是对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而言,其工

  作任务不仅是拓展校内资源优势、加强留学师资队伍培养、参与学术项目研发等,更重要的是讲究国际化中外合作,吸纳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合作研讨成果等。因此,对于不少地方高校国际化开放理念滞后问题首要亟需解决,必须立足根本,将发展眼光、观念层次得以改善,否则必将阻碍高等院校国际化对外交流工作事务的建设进程。

  (二)管理体系制度亟需更新地方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及实践办学等一直以来是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制度以及管理模式,并由校级单位统一包揽,而没有健全院系、以及教务职能体现的明确职能划分,这就导致了校内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负荷量加大,而在此影响下,沿用旧习管理体制的灵活性欠缺就凸显出来。而实际上,院系具体职能发挥,是保证专业科研项目能够实现国际化交流的关键,一旦院系职能发挥不力,学术研讨、交流合作脱离院系支持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突出成果,进而也就无法促进国际化对外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三)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强化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在一支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教育工作团队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目前高校面向国际化交流、专业研讨合作的基础背景下,涉外专业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储备更是十分关键。对于目前地方高校涉外职能发挥的机构人才储备问题而言,必须要却确保人才的储备与专业学术技能等问题的协调发展,否则会影响对国际化对外合作等相关事务的开

  展,对交流与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四)建设经费投入需下放高校教育事业任何项目的开展都需要财力经费、人力管理、物资

  支持等。但就当下而言,不少地方高校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都非常单一,在投入程度上明显不足,特别是国际化学术项目的研发经费问题,很难做到及时反馈、及时下放,因此,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及现金设备的供给、完善问题就非常严峻,更别说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合作等的对外交流工作的开展了。

  二、对策研究(一)正确衡量国际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关系区域化面向国际化的发展走向定位是我国地方高校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如何就现有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进行正确定位、衡量才是明确国际化对外交流工作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所谓区域化是指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满足高校社会教育职能而建立的学术、科研交流中心组织机构,这种机构性质是固有的、地方性质明显的;而国际化则是以区域化作为一个发展单位、一个单元而逐步形成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中心,一般会系统指代不同国家的学术交流,跨国性交流性质尤为明显。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跨国性交流研讨与确保两者相辅相成的主要关系十分关键。(二)改革管理体系制度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具体到专业学科的统一归口管理模式,真正体现院系和

  专业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国际化意识,调动教师及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其参与到全校。

  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中来。(三)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学生交流、师资队伍交流、教务管理者相互交流是确保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环境、氛围得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学生对外交流必须要确保到外校的积极融入,学习到生活经验及实践能力养成,以为今后学生在社会生存、立足提供充实资本;师资队伍交流必须明确派遣教务人员的进修、访学交流等基本对外交流的工作事务开展进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学术动态的及时更新,利于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准的提升;管理者交流在不少高校将其混淆为内部管理优秀队伍建设问题,而事实上,专业和非专业课程的进修与调研就是衡量其国际化交流与养成管理理念的关键。因此,为了充实国际化管理交流团队人才储备,必须要强化专业体系知识,或者尝试外聘管理支教等,吸纳先进管理经验及成果等,以保证校内管理建设自成一系,辅助对外交流事务工作的开展。(四)下放、增加建设投入经费地方政府支持获得建设经费是普遍经费下放的一个执行方式。而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可以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学术研讨、国际学术项目技术交流的组织机构,利用固有专业学术项目来获得对方的经费支持,同时还能实现与对方的资源互助与互补。

  三、结语高校对外国际化交流事务开展需要校内、校外资源的供给与支持。而除此之外,高等院校本身也应树立国际化理念、强化开放性意识,以保证吸纳适合自身教学改革的先进成果与经验,彰显自身发展特色,提高自身院校在教育组织机构中的国际化竞争地位。参考文献:[1]高玉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高校办学水平[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3)[2]王绚皓,王作江.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01)[3]崔旭.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策略[j].理论界,2010,(08)

篇七: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作者:张瑶来源:《神州》2012年第35期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趨势,本文从树立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方渠道三个方面分析高校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思考

  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市场化为目标,以全球信息化为条件,使世界各国在市场和生活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迫使各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从而各国都可能利用全球的教育市场。我国的高等院校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就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逐步把自己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国际竞争影响力更大的开放性、国际化大学。

  1树立国际化的教学理念

  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注重观念更新和制度借鉴,把学校、学科和个人的发展放到国际参照系中进行比较和检验,学习国外先进制度,为教师交流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教育国际化是我国国际关系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对世界各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我国国内教育和职业培训体制的改革,使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教育观念国际化可以使我国获得所需的科学技术以对付全球性的现代高科技的挑战,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教育成为赚取外汇的一个途径。海外学生亲友到中国探访将促进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和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国学生和教师有丰富的国际经历,扩大视野并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吸收海外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可提高我国学校的知名度。通过教育国际化和职业培训,促进研究方面的使用,技术转让和经贸关系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国际援助有利于受援国对我国的了解。有利于我国长远的政治、经济及战略上的利益。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亚洲,大大提高了我国同迅速发展中的亚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合作进程;在我国的海外学生日后成为亚太地区国家领导人物时,将为我国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极大益处,增进相互的了解和联系。

  2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国际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熟悉国际事务、掌握学科前沿的国际型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设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国际接轨。高校应按国际化要求,在专业中开设涉外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涉外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法等,使学生掌握国际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文化素质拓展课程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民俗、文学、文化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外国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的认识;还应开设有关国际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便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学会理解语言中的深层次含义,培养学生国际文化认同、国际意识,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包容异国文化;应通过双语教学、选用优秀的原版教材、设立国际语言交流中心等机构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3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方渠道

  3.1加强高校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

  外国的教育市场、留学生政策对中国高校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高校应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现实,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充分利用外国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服务;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招收留学生,也能增加学校经济收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

  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合作讲学、搞合作研究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选送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或讲学、搞合作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培训的一个重要形式。留学工作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起点,缩小与外国的差距;二是可以推动学科建设,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三是可以提高教师、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四是可以扩大国际学术影响,提高学术地位。

  3.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开展学术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汲取国际先进的科研手段与方法,及时掌握最新研究的动态和走向,这对于避免科研上盲目的步人后尘,准确选择今后的研究方向或课题,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学术差距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如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参加跨国合作研究,以课题为中心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等。为此应增强高校教师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自由度、自主权。

  总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有利于我国加大改革力度。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同时,随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我国高校势必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1]郭亚娟.浅论中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和动态[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04)[2]王宗华.试论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科教文汇,2007(12)[3]刘海涛.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2(01)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7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