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2023年个人模范先进事迹合集(全文完整)

时间:2022-12-03 17:1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个人模范先进事迹合集(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个人模范先进事迹合集(全文完整)

事迹材料开头有引子,中间夹杂些许议论、抒情,结尾要有升华。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倡导。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个人模范先进事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模范先进事迹篇1

我叫李智广,是卢龙县木井中学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至2003年在木井镇中学任思想政治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2003年因工作需要,调到木井中学任地理学科教学,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工作近19年,一直扎根于卢龙县乡村教育,当过18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18年班主任工作中,有10年时间担任年级组长,12年担任学科组长,曾经4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6年高三毕业班班主任。

1998年7月到木井乡(镇)参加工作,刚开始年轻有活力,看到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充满了喜欢和对教书的热爱。无论是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成长,我开始不断思考:教师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我希望我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教师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些问题让我思考了好长时间。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我在网上查阅有关教育理念方面的内容,有句话忽然让我眼前一亮,“教育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等待”。对啊,就是这句话,正是我苦苦思索的答案。从此以后,每学期开始,在我的工作手册上,我都工工整整的写上这几个字。

有人说:“教师就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人说:“教书就是一个职业,养家糊口”,也有人说:“教书是一个神圣的工作”。但我觉得教书是一种职业,但不是普通的职业,我们的工作对象时学生,是孩子,是未来。教师需要的爱,用饱满的热情爱工作,用真挚的情感爱学生,用不懈的付出爱未来。教书时一个神圣的工作,但他的神圣并不是挂在嘴上的,是刻在心里,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这19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把教育工作当做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19个春华秋实,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2014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一位叫李巧巧的学生引起我的注意。她很特别,染发、戴首饰,而且在脖子旁边还纹有一朵梅花。但我并没有用另类的眼光去对待她,开学初的时间,我先后7次找到她谈心,通过交流,李巧巧同学从开始的不愿说话到敞开心扉,让我彻底转变了对她的第一印象。她渐渐的告诉我,父母对她的殷切希望,恨自己的不争气。那朵梅花是在初三毕业打工时刺的,她喜欢梅花的“香至苦寒来”,在自己受到挫折时,脖子旁的那朵梅花给了她信心和力量。一年下来,李巧巧与我成为了可谈心的朋友,没有给班里惹麻烦,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期末考试获得年级三等奖。我相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与学生谈心的时候,我用真挚的爱和他们交流,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成功时,爱是一朵赞赏的笑容;学生犯错时,爱是一道严厉眼神;学生骄傲时,爱是一句善意的提醒;学生自卑时,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我的教育故事,是一个充满苦辣酸甜的故事,更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我深信,爱,是最好的教育的方式。

“教育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等待”——我的教育格言。他是2011届的高三毕业生,因为我的严格管理和自己求真儿的性格,散漫的他和我发生直接冲突,且恶语相加。当时我灰心了,好长时间反思自己的职业和职责。我暗暗在心里决定,这是我教过的学生中唯一一个不想再见到的学生。在此之前,十三年的教学工作,我教过4届初中毕业班和4届高中毕业班,从未这样想过。那天,我在街上走,一辆汽车停在了我的身边,“老师,老师!”从车里传来亲切的叫声,随机走下来了我的学生,给我递烟,跟我问好。开始我有些冷淡,慢慢聊聊的,他提起来三年前的那次恶语相加,满是悔恨和歉意。……我还能说什么,毕竟我教的学生还是孩子,还在成长,都会犯错。我对他们的管理要求和付出,有一天,学生都会理解的。那可悬了2年多的心还是落地了。过后,我在自己办公座的右上角贴上了那几个字——“教育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等待”。

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孩子,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儿童,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孩子、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我相信,我会在卢龙这片农村沃土上继续耕耘,我付出的是当下和汗水,收获的是未来和希望……

个人模范先进事迹篇2

杨冬英,1998年8月参加教学工作,英语本科。泰顺县优秀教师,温州市优秀班主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巨大的影响。杨冬英和所有做父母的一样,以自己特有的细心和耐心教育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努力为孩子营造家庭温馨和睦的氛围

对孩子来说,让家庭稳定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才会给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人格。杨冬英的`家庭非常温馨和睦,处处时时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处处感到父母无时不在关注着他。从而使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中获得巨大的力量。

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把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作为家长他们就十分注重这一点。平时他们一家三口在家里很少去看电视,每人都捧着一本书在客厅里看,自得其乐。作为家长他们做到了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重要的是他们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他们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抽空要看孩子所学的课堂知识,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的灌输给孩子,提高孩子了解社会的能力,增加孩子的知识面。现在孩子晚睡前都有看书半小时的习惯(有时睡觉时间到了孩子看得不想放下,这时他们也会适当提醒要保证睡眠不能影响明天的学习,又要不能打击孩子的看书兴致),孩子看书时大人也严格控制自己养成一同学习的氛围。在良好的气氛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的家庭被评为第二届“亲子阅读,书香中国”温州市“书香家庭”。

三、努力为孩子做好榜样

都说言教不如身教,所以作为家长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平时不管在什么所场,他们的夫妻平时言行举止都非常得体大方,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文明礼让,诚实守信,尊重长辈,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还有,杨冬英还是温州仁爱义工队队员。平时他们义工队进行慰问助学对象、孤寡老人活动时,也让小孩子去参加体验,让他写心得体会。如今年元宵节,他们仁爱义工队去山村给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慰问活动,也让小孩同行参加。活动回来小孩子就写了一篇文章《亲近仁爱》,体会到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真谛,并准备将这篇文章参加征文比赛活动。杨冬英近年被评为温州仁爱义工队优秀义工,温州市优秀志愿者,在2014年的“最美浙江人”大型公益活动--“万朵鲜花送雷锋”中,被百姓推荐为身边的活雷锋。她收到鲜花并与孩子分享这份荣耀与快乐,让小孩体会到有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

四、努力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

正确引导孩子保持良好心态,健康的情趣,开朗的性格,积极乐观地锻炼身体。她经常让小孩多与同龄孩子交往多沟通;
她经常让他感到帮助老师、同学和家长是一件很快乐开心事;
她经常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切实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
她经常帮助孩子消除成长中的烦恼与焦虑,对孩子在学校中遇到的事做正确的引导;
她经常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及社区组织的活动;
她经常与老师沟通,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与意见,积极协助学校和老师开展好各种教育活动。

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作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要相互尊重,孩子才会知书达礼。平时还要加强学习,科学教子。他们每年都有征订《读者》、《意林》等杂志,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人生哲学等道理,并在平时的教子中发挥作用。现在很多的小孩心理健康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杨冬英在教学之余还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并通过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正努力考取B证,甚至A证。除了能为自己的孩子作心理引导外,她还想凭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些帮助。作为家长要努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同成长!努力学习用科学的方式爱孩子,给孩子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努力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优秀引路人,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更广阔的蓝天!

个人模范先进事迹篇3

梁赞豪老师1998年毕业阳江师范学校。毕业至今一直在我校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始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探索、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模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践行着当一名好教师、好班主任的人生目标,到如今他在班主任这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十四个春秋。十几年来,他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在学校的历次考试和各种文体活动中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学生的表率。

要带好班级,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为此,当班主任之初,梁老师就下定决心,要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梁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古训,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学生的到来,放学后又一定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
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
卫生,特别是大扫除,他和学生一起搞;
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他亲自修;
在生活上,他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
学生生病、受伤,他都是第一现场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
学校、班级搞活动,他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十四年来,他从未误过一节课,年年几乎全勤。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到校,很少有人迟到,学习和各项活动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由于全班上下齐心协力,各科成绩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各种活动总是榜上有名。

二、关心爱护学生,献出自己满腔的爱。

要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梁老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干班主任工作以来,他从没有体罚过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每年班上农村进城务工、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几个,在他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2010届毕业生刘国斌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在城里打工,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梁老师发现学生们早就穿上了轻松保暖的棉衣,可国斌进到教室却冻得脸色煞白。他仔细一看,原来6度的天气,国斌还没穿上棉衣。梁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假如他是我的弟弟,我能眼看着他挨冻吗?不能!”下班后,梁老师到圩镇为其买了一件毛衣。当看到国斌穿在身上的毛衣十分合体时,梁老师心中充满了喜悦,而此时的国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眶中泛起了泪花。

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如今,许多学生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田,聆听他们的心声,抚慰受伤的心灵,疏导郁闭的心渠,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在班主任工作中梁老师秉持有教无类的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哪怕一个鼓励的微笑,一记肩背上善意的轻拍,一次心与心的谈话,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进而激发学生的前进动力。2011年我班的吴家选同学,在初一、二时就是个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初三分到梁老师班后,梁老师发现他的数学成绩比较好,就找到他让他当数学科代表,同时多次找其家长沟通,双方共管,这个学生改变了很多,努力学习,一改以往的散漫,在第二学期的班干部选拔大会上,在梁老师的推荐下他当上了班长,得到老师信任和鼓励的他工作更加努力、尽职,并发奋学习,后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还得了全市三等奖,2009年考上了两阳中学。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家选同学带着他的一家人来到学校,热泪盈眶地对梁老师表示谢意。

四、重视主题班会与校本课的开展。

梁老师十分注重每次主题班会与校本课的实效性,务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并使自己的学业有所提高。

他班每周定期举行两次跟教学有关的班队活动。如:周一的“快乐读书”活动,读名篇,记笔记,写心得 ;
周五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讲故事,说心得,诵经典,评习作;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优化班级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校开展美术特色教育,安排梁老师担任美术特色教学班的班主任,这对不是美术科班出身梁老师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挑战。面对挑战,梁老师没有退缩,为了做好这个班主任,他除了督促学生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外,还加强与美术老师联系,请美术老师协助,定期刊登学生美术作品展,让学生做评委,请美术老师点评,并向全校师生开放,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在学生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提高。去年与今年两年中考他带的美术班中考成绩显著,共有30多名学生以优异的美术成绩考上两阳与同心,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五、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在干班主任工作以来,梁老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优秀班主任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归纳、总结,找到了一个比较综合的治班方案。他自己总结归纳的转变学困生的“三加一法”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大家学习借鉴。“三加一法”中的“三”即是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三方共同协商,达成教育共识,并制定短、长期目标,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一”即是精心为每个后进生物色一个学生榜样,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帮助活动让双方共同进步。

新的课程改革既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挑战,也是机遇,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梁老师深深懂得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提高,他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摸索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学习与实践,他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他任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的“先进班”、2004年区“优秀团员、2012年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并被推荐到区参加“师德标兵”评选。

鉴于梁赞豪老师在我校班主任岗位上的工作业绩,学校推荐他参加江城区“优秀班主任”的评选。

个人模范先进事迹篇4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3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个人模范先进事迹篇5

陈叶翠,女,58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1988年,她服从组织安排到基层社区工作,一干就是25个春秋。25年来,她以社区为家,把全部心思投到社区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誉和群众的拥护爱戴。她有60多本写满家长里短的笔记本,记录着她如何践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座右铭。下岗女工杨国云遭侄儿夺房,陈叶翠帮她打官司找证人;社区矫正夫妻无力从农村接回孩子,她求人把孩子转学到济南;低保户王景山生病,陈叶翠组织居民为他捐款,去世后,带领大伙为他送行……

陈叶翠这位社区“管家婆婆”,以对群众的一片深情和敬业之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她的努力下,这个0.4平方公里的小社区,拥有了17支社区文体活动队、13支志愿服务队、3支党员服务队、2个俱乐部,拥有自己的社区养老院、社区诚信就业促进会、知心畅语工作室;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上了中央电视台;他们组织的“金婚银婚夫妇重温庆典”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加。在她的努力下,这个拥有2744户、11400多名居民,困难住户多、下岗人员多、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大社区,多年实现辖区居民零失业、计划生育零超生、群体性上访零案例。在她的努力下,这个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嘈杂混乱的老社区,变成了环境整洁有序、居民归属感强、人们安居乐业的优美宜居家园,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等5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和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家来社区参观考察。

陈叶翠创造性地总结出以党建为龙头、以文化为灵魂、以服务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的“四位一体工作法”。她狠抓社区党建,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员议事会、党员责任区,组建了老党员环境卫生服务队、老党员治安巡逻队和在职党员互帮互助服务队,30多名党员与17个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社区43位楼长、112位居民小组长中90%以上由党员担任,党员成为社区群众的标杆和依靠。她常年坚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上善若水俱乐部、好妈妈俱乐部、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开展家庭教育课堂等系列讲座,让居民在教育中提高素质,懂得感恩奉献。她探索出“四议三评两公开”自治工作法,凡是社区重大事情,都要经过社区党委会提议、社区党员议事会商议、社区居民议事会建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四道程序,每季度、半年、一年组织党员群众对社区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形成社区社务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评的民主氛围,社区也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社区建设信息直报点。

【2023年个人模范先进事迹合集(全文完整)】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