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9篇)

时间:2022-12-03 15:5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9篇)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四川旅游关联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旅游业属于综合性、关联性较广的产业,旅游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地方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的进展。四川旅游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9篇),供大家参考。

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9篇)

篇一: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四川旅游关联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旅游业属于综合性、关联性较广的产业,旅游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地方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的进展。四川旅游资源有效开发较差,不少旅游产品存在老化、单一的状况,缺乏现代旅游多样需求的新内容、新项目,如能正确熟悉并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四川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并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进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第一产业的关联

  近年来,随着大量城市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以农业林业资源为基础,把农园林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出让等农业生产经营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使旅游者参与到农业的生产形态中来的生态农业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开始兴起,使旅游资源开发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关联更加紧密。四川按地貌和气候,以及农业利用方式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为盆地丘陵平坝、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耕文化区;西部为高原山地、立体垂直气候林牧农文化结合区。充分利用四川现有的农业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包装”、改造、组合和深度加工开发,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消费的需求,同时实现农业产品增值和农民收人增加。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早在1987年首个“农家乐”在成都出现后,成都近郊相继出现了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的各类乡村旅游接待点,经过自然进展,竞争进展和规范进展阶段后,乡村旅游已成为以城带乡、以旅助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四川具有进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成都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发源地。通过区域统筹、规划引导,逐步形成不同类型、各具特色、错位进展的区域乡村旅游进展格局。按照各地的初步经验,大力进展以郫县农科村、温江万春镇等川西坝子为代表的园林型乡村旅游区;以锦江区三圣乡等花卉种植为代表的花卉产业型乡村旅游区;以龙泉驿区桃花沟、泸州张坝桂圆林等农家果园为代表的花果观赏型乡村旅游区;以都江堰青城后山、彭州银厂沟等自然风景区周边农家旅店为代表的避暑休闲型乡村旅游区;以锦江区江家菜地、都江堰青城山绿茶基地为代表的农事体验型乡村旅游区;以雅安上里镇、宜宾李庄、龙泉骚区洛带镇、邓妹平乐镇、大邑安仁镇等历史文化古镇为代表的古镇古街型乡村旅游区,形成乡村旅游特色化、差异化进展之路。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第二产业的关联

  工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产业。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较大程度依靠工业经济的进展状况,并且促进了工业朝更好的方向进展,并充分挖掘出现代工业所具的独特魅力。在旅游自然资源的开发中,邮电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工业产品或工业半成品,工业所起的作用十分广泛且重要,水、电、热、气等配套设施建设都需要工业材料的支持。旅游商品开发是四川旅游进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更是工业与旅游结合的有效载体。四川要以巴蜀文化为主题,开发蜀绣、漆器、蜀锦、竹编等传统工艺品,围绕九寨沟、三星堆、大熊猫、都江堰等品牌开发系列特色旅游商品,鼓舞和扶持传统工艺品的生产技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重点扶持产品市场潜力大的生产公司组建旅游商品生产公司集团,加强旅游商品的标准化工作,提高旅游商品生产和营销办事水平。

  旅游资源与工业紧密关联的工业旅游,随着现代生产力进展已在我国兴起。通过让游客知道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过程,获得科学知识,满足行、食、游等基本旅游享受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旅游新形式,不仅满足了广大游客对现代工业知识的需求,并且通过工业旅游的收入返回工业生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极大的刺激了工业生产者将生产更多地与生态环境的庇护相联系,注重生产流程的高效。

  四川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资源丰富,要着力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模式,丰富工业旅游产品结构。首先,活动安排注重参与性。工业旅游本身的参与性很强,但不少公司为了不影响生产,一般把旅游活动限定在旅游通道内。游客只是走走看看,参与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利于其进展。如何引人参与性的内容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重点突破之处。其次,增设文化、娱乐设施。工业旅游当然以公司的生产景观为主,但是,在公司内增设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将使整个环境更具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再次,纪念品与宣传材料的预备。设计制造带有公司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赠予游客或供其选购;向游客发放公司概况、巡游景点介绍等宣传材料,以作纪念和加深熟悉。

  旅游资源开发与建筑业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无论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必备的基础设施,还是作为旅游吸引物,各种风格的建筑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业的综合实力。任何地区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进展旅游产业,同样会鼓舞本地建筑业的进展,从而使旅游资源开发与建筑业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第三产业的关联

  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序列,随着国民经济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资源开发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与第三产业中的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公共办事业、新闻出版业、信息咨询办事业等行业的关联性越来越强。

  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特征,且旅游消费较其他基本消费层次更高,游客往往需为一次旅游活动支付较大的费用。日前,旅游消费信贷、信用卡业务等在各地已经十分普遍,有力地支持了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旅游目的地离客源地有相当的距离,且两者之间的文化生活习惯差异较大,极有可能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人身和物品的损害或损失。保险业的介人,很好地解决了因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顾虑,在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进展的同时也扩大了保险业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增强了盈利能力。保险业与旅游活动的内容构成即追求安全感是同意的,所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必定会促使保险业不断设计开发新业种,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旅游者出游的一大目的就是满足猎奇心理。一般而言,游客需要经由新闻媒体知道异地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特色、旅游地区进入性等方面的信息,并据此选择旅游目的地。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进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促销活动,或者由政府、公司、旅游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联手宣传旅游产品。这些活动都需要借助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等进行全面、生动的宣传,从而带动了新闻出版业的进展。旅游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买方市场形态基本形成,这就要求旅游业者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向社会推出本身的产品特殊是新的旅游产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通讯技术的进展,便利了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信息输送,增进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知道,同时有助于旅游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一方面丰富了游客出游选择的方案,节约了搜寻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旅游公司以较低成本来销售旅游产品,也便于及时把握市场趋势,按照客户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信息技术的进展使票务预订系统和客房预订系统等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正确性和效率。可见,邮电通讯及信息技术产业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旅游业务的操作环节,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速度,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相反,旅游资源开发为邮电通讯、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此外,旅游资源开发还推动了旅游教育培训业、物业治理、文化艺术业和卫生体育业的进展。因为旅游资源开发本身意味着与相关产业协调进展,最终求得共同成长。假如社会上

  缺乏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中高层治理人员、旅游专业人员和一般办事人员,缺少发现、研究、保留历史文化古迹的机制,缺乏监督、检查旅游产品质量的机制,旅游业就难以健康、快速进展。

篇二: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我国信息产业的关联度分析研究

  作者:廖萃举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35期

  [摘要]信息产业对我国多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产业。文章选取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定量分析我国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度,以便为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信息产业;关联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5.060

  1引言

  信息产业由于其高产值、高效益和渗透性强等特点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桥梁枢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产业间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近几年来,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信息产业关联效应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例如,从全国的视角,徐丽梅(2010)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信息产业的性质、特点及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唐守廉,谢小可和夏雨(2013)认为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属于消费依赖型产业,且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及效应不显著,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省际的角度,主要有熊俊顺、刘干(2005),王欣、王钢和彭录海(2008),舒波、郝美梅和荣艳蕊(2011),朱宗尧、李宁和王建会(2012)等,他们依据2002年和2007年的行业分类,利用产业关联理论和投入产出表分别对浙江省、吉林市、北京市、上海市的信息产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各省的实际情况不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以及对不同部门的关联效应大小也不尽相同,但是信息产业对各省经济都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正逐渐凸显。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信息产业的研究热情高涨,相关理论探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2002年或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年代较久远,数据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态势。因此,本文基于信息产业内不同产业部门的视角,为中国信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理论依据。在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信息产业的内涵并划分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两个子部门;其次,以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深入剖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最后,在总结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信息产业关联度

  对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表明,信息产业对我国GDP贡献份额尽管不是很大,但已经超过第一产业。信息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小于信息制造业,但是其增加值在总增加值的占比却超过前者。

  2.1信息产业与其后向产业的关联度

  为分析不同部门与信息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以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见表1。其中,限于篇幅,表1只列出了部分行业。

  第一,信息制造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为0.50,表明信息制造业每生产1万元的信息产品,对本部门的直接消耗在5012.23元以上。除此之外,金属、化工等部门为信息产业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与能源。

  第二,信息服务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消耗系数分别为0.12和0.09,表明信息服务业每生产1万元的信息产品,信息制造业投入生产要素约为1236.96元,信息服务业约为935.54元,两部门投入占比高达21.73%,信息产业内部间的需求较旺盛。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投入最大,尤其是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投入。

  第三,无论是信息制造业还是信息服务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需求几乎为零,表明我国信息产业对农业的直接依赖程度低。然而,两部门与第一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却表明信息产业与农业存在较为明显的间接关联效应,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不会直接带动农业的进步,而是通过对作用于其他部门或者生产的中介环节间接促进农业的发展,此种效应在其他产业部门间也广泛存在。

  2.2信息产业与其前向产业的关联度

  为分析不同部门与信息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计算各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见表2。其中,限于篇幅,表2只列出了部分行业。

  从表2中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系数来看,可以发现。

  第一,信息制造业对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最大为0.367,其次是电器机械和器材、信息服务业等部门。部门产品在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后,再提供给电器机械和器材和信息服务部门,其他如通用设备、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部门也是信息制造业的主要供给对象。

  第二,信息服务业对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最大为0.12,表明在42部门中信息服务业对自身的需求最多。但总体而言,对该部门产品需求最大的产业为第三产业,金融、建筑等部门尤为突出,这表明我国金融和建筑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信息服务业对这些部門的渗透力度大,对其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信息产业两子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比较两子部门与第一产业的前向关联系数可知,信息制造业对农业的直接需求甚微,但是间接需求较为明显,在每1万元的农业产品中,有约113.57元的中间产品或生产要素来自于信息制造业。然而,信息服务业对

  农业的直接和间接需求均较小,这也表明信息服务业产品在农业的扩散和渗透率低,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明显推动农业的进步。

  2.3综合分析

  第一,从信息产业作用于其他部门的方式来看,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并存,且间接影响更甚。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系数中,完全系数均明显大于直接系数数值,这表明两部门并不会直接带动某些产业的发展,但是信息产业的成果通过渗透到各个领域,从而间接带动这些部门的发展。

  第二,从信息产业内部的关联来看,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存在较强的前后向关联,这表明信息产业两子部门间的依存度高,一方的发展为另一方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内部需求,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产业关联来看,信息产业的产业链条较长;从产业性质来看,信息产业的两个子部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从信息产业内部的关联来看,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间存在较强的前向关联,该产业的产品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以中间产品或生产要素的形式被信息服务业大量使用;另外,信息服务业在对信息制造业表现出较强后向关联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前向关联。

  上述结论表明,信息产业两子部门间存在显著的内在依赖关系,信息产业通过内部需求,由信息制造业推动信息服务业,再由信息服务业带动信息制造业,并通过产业链拉动经济增长。

  总之,盡管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规模及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份额均较小,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我国政府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视。

  第一,注重信息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政策支持。现阶段我国有关信息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备,专门性的政策比较缺乏。为此,在政府着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促使其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时,需积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政策有序、有力地进行,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立法基础和保障。

  第二,注重信息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搭建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不仅可以为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且还能增强产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和交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研发载体,开放信息资源。

  第三,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并促进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非平衡增长的模式,政府应该有针对性的对重点产业制定倾斜性的政策(李新和王敏晰,2009)。为此必须要加大信息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除此之外,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和资本产出效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82-86.

  [2]唐守廉,谢小可,夏雨.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情报科学,2013,31(4):10-15.

  [3]熊俊顺,刘干.浙江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浙江统计,2005(8):8-11.

  [4]王欣,王钢,彭录海.吉林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情报杂志,2008(1):106-109.

  [5]舒波,郝美梅,荣艳蕊.北京市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4):71-74.

  [6]朱宗尧,李宁,王建会.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9):43-53.

  [7]李新,王敏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的经验分析[J].软科学,2009,23(9):21-24.

  [作者简介]廖萃举(198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供职于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市政公用事业、经济管理。

篇三: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云南硅工业产业关联实证分析——以德宏州为例

  田子义;曹韩;白琳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1)003【摘要】鉴于云南金属硅在全国硅产品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德宏州金属硅对于云南省硅产业发展有重要贡献,以德宏州工业硅为典型案例,借助邓聚龙灰色产业关联分析模型,分别对德宏州2007-2011年的工业总产值与制糖、工业硅、水泥、电解铝4大行业的总产值关联度以及近两年来制糖、工业硅、水泥3大高能耗产业综合能耗与工业能耗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德宏州工业硅产值与工业产值关联度显著、工业硅能耗与工业能耗关系密切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大工业硅发展力度、硅产业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建议.【总页数】4页(P67-70)【作者】田子义;曹韩;白琳【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云南芒市67840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云南芒市67840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云南芒市67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相关文献】

  1.《禁毒法》背景下云南禁吸戒毒工作现状与建议——以云南省德宏州禁吸戒毒工作为例[J],课题组2.基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工业产业协同创新实证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张协奎;徐苗;张练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罗建华;董红云;陈东;陶天麟;鲁德忠;郭文韬4.“资源诅咒”警示与云南沿边地区开放及产业发展选择——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白琳5.“资源诅咒”警示与云南沿边地区开放及产业发展选择——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白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内容摘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某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会通过产业关联对其他行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2007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通过对描述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指标进行计算,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寻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以期为正确认识上海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特征提供数据支持。关键词:第三产业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表产业部门引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的某些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其中第三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成为一个亮点。上海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先行者,提出“四个率先”的目标,正进一步加强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上海第三产业收入占全市经济产值的三分之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65%,高于2010年的57%。其实,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就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2005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的推出,使得上海第三产业出现“加速度”增长的良好形势。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转变已经开始。但服务业内部行业产出结构是否合理,各行业间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果影响的大小,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在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在产业经济中被称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是指各个行业之间相互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一个产业生产产品要消耗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也要将本身的产品用以满足其他产业的生产,继而构成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消耗关系。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为分析国民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提供了重要方法。列昂惕夫认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法是用新古典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相互依存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构建投入产出模型,用于分析产业结构或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能够反映各产业、各部门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直接与间接联系。本文利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上海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业关联现状,分析主要产业经济特征。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影响力分析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如下:其中bij是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大于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一个产业影响力系数越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通过计算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来判断哪些行业能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行业,甚至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从而决定是否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由表1可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均未超过第二产业,

  有少数一部分行业的影响力系数超过第一产业。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都属于低影响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低于第二产业的水平。如果按影响力系数是否超过1,可以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影响力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虽然不及第二产业的水平,但是还是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成为第三产业发展可供选择的主导行业。另一类是低影响力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低于第一、第二产业,也低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希望通过发展这些行业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效果不佳。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感应度分析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如下:其中kij是第i产业对第j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当某一产业感应度系数大于(小于)1时,表示该产业的感应程度高于(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即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程度也就越高,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应该得到优先的发展。通过计算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感应度系数,来判断哪些行业能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行业或瓶颈行业,从而决定是否优先发展该行业。由表2可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均未超过第二产业,但许多行业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感应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两个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比较大的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系数尽管略低,但其系数值接近社会平均水平,但其余行业的感应度系数都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总体来看,第三产业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也可以说明中国的第三产业还未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瓶颈制约。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需求程度也不高。2002年和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关联度比较将《上海市投入产出表2002》调整为第一、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十四个行业,与2007年相对照,虽然这两者之间的数值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但是各个行业的排序仍然能反映出其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地位的变化。对比2002年和2007上海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见表1、表2、表3),可以发现:首先,第二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都位居第一。第二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远超过1,其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应对其给予更多发展的空间。

篇五: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产业关联度分析

  作者:余倩来源:《对外经贸》2014年第08期

  [摘要]基于2007年全国19部门投入产出表整理的数据,通过测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研究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探讨其辐射力和制约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由于各产业推动力、制约力不同,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既要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也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产业要与社会各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投入产出;产业关联度;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8-0072-03

  [作者简介]余倩(1989-),女,汉族,新疆昌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一、产业关联度基础理论及计算

  (一)产业关联度分析的基础理论

  产业关联就是各产业之间广泛的、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通过产业关联度可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程度。因此,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投入产出法作为研究产业关联度的重要工具,其基础理论是:在一定的值域内,某种产品的产出量与相关的投入(各种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量之间是成线性比例的。各种消耗系数就是刻画这种数量关系的主要工具。最基本的是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公式为

  第Ⅰ类: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水平。这类产业既没有较强的需求拉动力,同时自身也不易受到整个经济的感应,其包括七个部门,即食品饮料业、其他制造业、运邮仓储业、商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以第三产业部门为主。它们很难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也不易因其他产业发展而受到感应(所拉动),是关联效果(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最低的产业。

  第Ⅱ类:影响力系数小于社会平均水平且感应度系数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这类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该类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能力较强,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通过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面,这些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较小,自身不易被整个经济拉动,因而受社会需求压力较小,通常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综合来看,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

  第Ⅲ类:影响力系数大于社会平均水平且感应度系数小于社会平均水平。这类部门包括纺织服装业、木材加工造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建筑业六大行业。这类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小,但是自身却易被整个经济拉动。说明大力发展该行业虽然对经济推动作用有限,但是一旦经济快速增长,其他行业对该行业的需求非常巨大。忽视这些产业的发展,它们就会成为经济体系中的瓶颈,严重阻碍经济增长的步伐。综合来看,这类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部门。

  第Ⅳ类: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些部门具有强辐射力、强制约的双重性质,这类产业既对经济有较强的拉动力,同时自身也易被经济发展所拉动,石油及化工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就属于这类。它们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政府应予以重点支持的关键性产业。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和推动作用都十分明显,应尽快改变能源相关部门,如石油及化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落后的设施设备,积极鼓励能源相关部门使用新技术,同时在宏观方面要加强对能源产品的优化控制,推进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严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和电子信息业

  近些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因此要摆脱这种制约,跳出发展的瓶颈,就该依靠信息化技术加快这些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推进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

  (三)关键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发展产业的确为中国产业的发展找到着力方向,但并不表示可以忽略其它产业的发展。关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它产业,甚至是以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产业,要注重关键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J].统计研究,2006(11).

  [2]周松兰.产业关联度分析模型及其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5(5):107-111.[3]袁建文.投入产出分析实验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牟洪波)

篇六: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成都亿博物流咨询有限公司*咨询

  中心摘要: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升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中的地位。本文以2007年中国投入

  产出表为依据,选用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前向和后向关联等角度,对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一个视角。

  关键词: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

  1、物流业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对物流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物流产业或物流行业。根据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物流业的表述,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代理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物流业开始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随着国家对物流产业的重视,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今,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与钢铁、汽车、轻工、机械等产业密切相关,成为各行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物流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我国物流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了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物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

  出表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数据近似作为物流业的相关数据。

  根据部门分类,交

  通运输及仓储业包括以下子行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

  2、产业关联分析方法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

  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也被称之为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

  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进行产业

  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

  它是由美籍前苏联裔经济学家瓦

  西里•里昂惕夫于1936年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

  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

  方法。下面将主要从物流业的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三个角度来

  分析其产业关联情况。

  3、物流业投入结构分析

  投入来源一般分为中间投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与初始投入(劳动力、折旧等)。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投入结构系数、最初投入结构系数以及中间投入率这三个参数。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分别消耗了第一产业379亿元、第二产业10865亿元、第三产业3669亿元,占中间投入比重的2.22%、63.63%和21.49%。

  增加值部分,劳动者报酬3784亿元,生产税净额1386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737亿元,营业盈余6717亿元,分别占增加值的25.87%、9.48%、18.71%、45.93%。另外,2007年,物流业的中间投入为17076亿元,总投入为31700亿元,其中间投入率为53.87%,反映出物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中间投入率越高,其产业增加值越低,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

  表12007年中国物流业投入结构情况绝对值(万元)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

  3797407

  第二产业

  108648050

  第三产业除物流业

  36687857

  中间投入结构系数(%)2.22%63.63%21.49%

  比例(%)

  1.20%

  34.27%

  11.57%

  物流业中间投入合计

  21623598170756912

  12.66%100.00%

  6.82%53.87%

  增加值总投入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增加值合计

  37837386138627612736944067174614146244201317001113

  最初投入结构系数(%25.87%9.48%18.71%45.93%100%

  11.94%4.37%8.63%

  21.19%46.13%

  100%

  从部门依赖角度看,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投入系数),可以定量考察部门间的依

  赖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

  消耗的社会各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在42个部门中,

  直接消耗前十位的部门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化学工

  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见表

  2)。2007年,物

  流业对这些行业的消耗占总消耗的85.24%。这些行业给了物流业发展的大部分

  支持,成为目前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业占其中间投入的34.60%。

  表22007年中国物流业中间投入金额及直接消耗系数

  部门

  中间投入(万元)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59077465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

  216235982107837715797104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化学工业住宿和餐饮业

  6504323607370741852993842666

  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小计

  37974073573988145553934

  4、物流业产出使用结构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0.186364

  0.0682130.0664930.049833

篇七: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1995年影响力与感应度及其变化1995年影响力与感应程度系数19871995年变化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农业195073487181000028煤炭采选业2270842150800010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10078257095008007金属矿采选业265098177066006003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245091183068011003食品制造业244091240089014004纺织业329122472175002006缝纫及皮革制品业337125152057005005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300112160059003008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312116275102004010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227084279104002005石油加工业260097259096011004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307114118044003010化学工业30911576628500302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279104308115001019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99111635236003013金属制品业317118244091001004机械工业30911542315700000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261212941090010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1911928910700201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15117248092011002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294109142053003008机械设备修理业298111139052001005其他工业310115127047002020建筑业297111121045009000货运邮电业215080328122001028商业204076579215006056饮食业240089129048020003旅客运输业213079135050004003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207077218081004022文教卫生科研事业230086155058013019金融保险业196073220082024032行政机关236088100037009007资料来源

  第七章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

  案例1

  案例名称: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案例适用:产业关联案例来源:改编自王岳平“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案例内容:

  产业结构变动是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特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深刻揭

  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方法。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联的变化对产出结构产

  生的影响,一般可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最终需求诱发系数和生产的最终需求诱发依

  赖度等指标来描述。

  从经济意义上看,投入产出逆矩阵系数的列合计,反映了该部门对所有部门所产生的

  生产需求涉及与拉动的绝对水平,也就是表示当某一部门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和

  间接关联对各部门所要求的生产量,可称之为影响力程度。而影响力系数,是指各部门对所

  有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涉及的相对水平,它是通过各列和的总计除以部门个数所得到的平

  均值与各部门列和的比率。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与影响力系数相近的另一个指标,就是感应度系数,它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增加一

  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

  的生产而提供的供给量。感应系数涵盖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感应系数越大,

  表示该部门受到其他部门需求的影响越大。

  各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是指满足一定量的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与间接消耗而对

  某部门所需的总产出额。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系数,那么表示增加某项单位最终需求所诱发

  的部门生产额,也就是对不同部门的涉及程度。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涉及效果也越

  大;各部门生产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是指某项最终需求对某部门的诱发额与该部门总产值

  的比率,它反映了各类最终需求对某部门增加值的需求奉献,也就是说,某一部门的增加值

  的实现有多少是通过满足消费需求来实现,又有多少是通过满足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来实现

  的。

  按照影响力与感应度、最终需求诱发系数以及各部门生产对各类需求依存度的计算公

  式,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1987年?的数据,可

  以得到以下三个表格。

  表11995年影响力与感应度及其变化

  产业

  1995年影响力与感应程度系数

  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

  1987-1995年变化

  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农业

  煤炭采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给业

  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机械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89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机械设备修理业

  其他工业

  建筑业

  货运邮电业

  商业

  饮食业

  旅客运输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业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

  金融保险业

  行政机关

  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1987年?。

  产业

  表21995年最终生产诱发系数

  C1

  C2

  C3

  C4

  C5

  I

  B

  NX

  农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0.035

  0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给业

  石油加工业

  0.022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机械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4

  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

  机械设备修理业

  其他工业

  建筑业

  货运邮电业

  商业

  饮食业

  旅客运输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业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

  金融保险业

  行政机关

  注:C1:农业居民消费;C2:非农业居民消费;C3:居民消费;C4:政府消费;

  C5:最终消费;I:投资;B:存货投资;NX:净出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1987年?。

  0.000

  0.015

  产业

  表3:1995年各部门生产对各类需求的依存度

  C1

  C2

  C3

  C4

  K

  B

  NX

  农业

  煤炭采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931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0629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给业

  石油加工业

  544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209

  机械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

  机械设备修理业

  其他工业

  建筑业

  货运邮电业

  商业

  饮食业

  旅客运输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业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

  金融保险业

  行政机关

  注:C1:农业居民消费;C2:非农业居民消费;C3:居民消费;C4:政府消费;

  K:资本形成;B:存货;NX:净出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1987年?。

  案例评析:

  1.表1的分析:表1显示了1995年我国各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系数以及1987-1995年间的变化。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影响力系数按从大到小的静态排序,依次是:缝纫及皮革制品〔影响力程度为3.37,表示对缝纫和皮革的消费每增加1元,将带开工业总产值3.37元;影响力系数为1.25,表示其涉及程度是所有行业平均水平的1.25倍。以下其他数据可进行类似解释〕,纺织业(3.29,1.22),交通运输设备(3.26,1.21),电气机械(3.19,1.19),金属制品(3.17,1.18),电子及通信设备(3.15,1.17),造纸及文教用品(3.12,1.16),其他工业(3.10,1.15),化工(3.09,1.15),机械(3.09,1.15),炼焦煤气及煤制品(3.07,1.14),木材加工及家具(3.0,1.1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99,1.11),建筑业(2.97,1.11),机械设备修理(2.98,1.11),仪器仪表(2.94,1.09),建筑材料(2.79,1.09)。从感应系数来看,感应系数较大的部门依次是:化学工业〔感应程度为7.66,表示所有部门都增加1元的最终消费时,要求该部门生产7.66元;感应度系数为2.85,表示感应程度是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2.85倍。以下其他数据可进行类似解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6.35,2.36),商业〔5.79,2.15〕,农业〔4.87,1.81〕,纺织〔4.72,1.76〕,机械〔4.23,1.57〕,货运邮电〔3.28,1.22〕,建筑材料〔3.08,1.15〕,交通运输设备(2.94,1.09),电气机械(2.89,1.07),电力〔2.79,1.04〕,造纸及文教用品(2.75,1.02)。

  必须指出,尽管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各部门对生产的拉动和受需求的感应程度,但它们存在两方面的局限:其一,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的变动局部地反响了最终消费,但无法反响最终消费结构的变动;其二,不可能出现所有部门都同时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因此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还必须结合部门需求变动趋势来分析。

  2.表2的分析:在表2中,从1995年居民消费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看,居民消费需求对农业、食品制造和化学工业的生产诱发程度较高;其次为纺织、商业、缝纫及皮革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文教卫生科研事业、造纸及文教用品、机械、建筑材料、货运邮电、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力、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金融保险、金属制品和饮食业等部门。从1995年投资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看,投资需求对建筑业、机械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生产诱发程度较大,其次为商业、建筑材料、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金属制品、农业、货运邮电、电子及通信设备、纺织、电力、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石油加工、其他非金属矿采选、造纸及文教用品、金融保险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从1995年净出口的生产诱发系数看,净出口对纺织业、缝纫及皮革制品和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的生产诱发值较大;而净进口对机械工业的生产诱发值较大。3.表3的分析:在1995年,食品制造业、农业、饮食业、旅客运输业等部门高度依赖于居民的最终消费,依存度达60%以上;建筑、机械、仪器仪表、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设备业,对投资需求的依存度也高达60%以上;而缝纫及皮革制品和纺织两部门对净出口的依存度也较高,分别为36.05%和30.71%。在1987~1995年间,对消费需求依存度上升幅度较大的有机械设备修理、饮食、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仪器仪表等,对消费需求依存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商业、货运邮电等;对投资需求依存度上升幅度较大的有公用事业及居民效劳、货运邮电、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对净出口依存度上升幅度较大的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仪器仪表、其他工业、电气机械、商业、纺织、造纸及文教用品、缝纫及皮革制品和煤炭采选等部门,对净出口依存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旅客运输等。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增加单位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所能带动的产出分析,缝纫及皮革制品、纺织、造纸及文教用品、交通运输设备、化工、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其他工业、仪器仪表、炼焦煤气及煤制品、石油加工、机械设备修理、木材加工及家具、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矿采选、其他非金属矿采选、建筑材料、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金融保险业等部门或行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在需求缺乏的情况下,如果这些部门的需求能够得到较大的刺激,将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增长。第二,由于投入产出关联程度的差异,满足消费需求所带动的生产部门结构与消费结构存在着不可无视的差异。这说明考虑消费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时,不能只考虑直接消费结构的差异,还必须考虑消费对生产的间接拉动差异。第三,居民消费支出对农业、食品制造、化工和纺织业的生产诱发值较高,并不意味着农业、食品工业和纺织业等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上升。道理在于:除投入产出差异外,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动,使一些部门对消费需求的依存度上升,而另外一些部门对消费需求的依

  存度下降。第四,刺激经济增长宜在影响力系数比拟大的部门或行业着手,但对需求因素作进一步

  分解说明,各部门的增长推动力各有不同。譬如,消费拉动作用较大的部门是化工、缝纫及皮革制品、纺织、机械设备修理、仪器仪表、造纸及文教用品、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同时,缝纫及皮革制品、纺织业还对出口有较大的依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其他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等对消费和投资均有相近的依存度。而建筑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业那么主要依赖投资推动。

  案例讨论:

  1.根据新的统计数据和有关公式,计算新时期我国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表,并

  进行分析。

  2.本文的案例说明,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产业之间的投入产

  出关联往往表达为一种技术上的联系,但技术大多效劳于市场,因此就会受市场上交换关系

  的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体会?

  3.与兴旺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其他开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相比,我国产业

  结构之间的关联,存在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这种差异,对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有何影

  响?

  案例2

  案例名称: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案例适用:产业结构案例来源:改编自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

  案例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一次发生在1989~1991年,短短三年时间的治理整顿是针对经济过热所进行的被动调整;另一次始于“九五〞初期的1996年,这次调整是经济出现“软着陆〞后所采取的主动调整。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在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积累反通涨和反通缩两方面经验、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国“六五〞

  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

  年份

  “六五〞时期〔1981-1985〕平均

  “七五〞时期〔1986-1990〕平均

  “八五〞时期〔1991-1995〕平均

  “九五〞时期〔1996-2000〕平均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GDP亿元6445

  14510

  37626

  78401584786788574463783458191189404

  表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亿元构成〔%〕亿元构成〔%〕

  第三产业亿元构成〔%〕

  2021

  2851

  44.2

  1573

  3809

  6265

  4436

  7884

  17628

  12113

  14255

  119931384414211145521445714212

  39072

  285383361337223386194041845488

  25074

  179472042923029251742703629704

  1.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

  “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比“八五〞

  :33.2。

  比照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五年方案〞,可以发现:从“九五〞时期年度间的连续变化

  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呈稳步下降

  趋势;第二产业比重根本稳定,波动较小;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具体如下:

  〔1〕第一产业比重始终呈下降趋势。中间两个五年下降幅度较大,由“六五〞时期的

  31.4%下降到“七五〞时期的26.2%,再由此下降到“八五〞时期的21%,几乎每年下降1

  个百分点。“九五〞时期下降幅度略有缓和,5年下降2.1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七五〞时期略有下降外,“八五〞和“九五〞

  时期都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已由“六五〞时期的44.2%上升为“九五〞时期的49.8%。

  〔3〕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前三个五年方案时期,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由“六

  五〞的24.4%上升为“七五〞的30.6%,“八五〞时期继续上升为32.2%,“九五〞时期那

  么下降为32%。

  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

  “九五〞期间,农、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得到调整,农

  业比重下降,林、渔业比重上升。在199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8.4%,林、牧、

  渔业分别占3.5%、29.7%和8.4%;而到1999年,农业占57.5%,下降了0.9个百分点,林、

  渔业分别占3.6%和10.3%,分别上升了0.1和1.9个百分点。牧业比重为28.6%,有所下降。

  粮经比例成为种植业调整的主线。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播种面积由1995年的

  73.4%下降为1999年的72.4%,棉花播种面积由3.6%下降为2.4%,而油料、蔬菜面积那

  么分别由8.7%、6.3%上升为8.9%、8.5%。经过五年的调整,优质早稻、专用小麦、特用玉

  米、“双低〞油菜、名特优水果和蔬菜正逐步走向产业化经营,大宗农作物向优质高产高效

  优势产区集中,种植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迈步。

  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

  工业结构调整是“九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九五〞前三年,受1992年以来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势头的影响,我国纺织、家电、化工等轻工业仍保持较快的开展,这期间轻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42.2%上升为1998年的44.8%。自1998年起,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多数传统工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国内需求明显缺乏的困境,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根底设施建设投资,大力调整工业行业结构,特别是对传统的纺织、钢铁、石油、建材等行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调整、改造。受此影响,“九五〞后两年我国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开始上升,由1998年的55.2%上升为2000年的59.9%〔参见表2〕。

  从40个工业行业大类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也可看出“九五〞期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明显改善。1995年,位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给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而到1999年,位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三位的行业那么变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给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000年电子通信、电力、电力机械等行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又有明显提高。工业统计资料反映,“九五〞期间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明显加强,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的原材料和加工工业明显萎缩,而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信息产业迅速成长起来。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生产格局,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

  表2“九五〞期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轻工业

  重工业

  附注:

  指标口径:1995~1997年为乡及乡以上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重,1998年以后为全国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轻重工业比重;

  数据来源:?工业统计快报?〔1995~2000年各期〕。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从几个大的效劳行业来看,“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主要特点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重明显下降而“其他效劳业〞比重迅速上升。1995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全部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7.5%,到2000年该比重下降为24.6%,下降了3.1个百分点;“其他效劳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那么由30.2%上升到35.2%,上升了5个百分点。另外,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增长缓慢以及金融机构效益不理想,导致“九五〞时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参见表3〕。

  年份第三产业总计运输邮电业商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效劳业

  表3“九五〞期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00

  100

  100

  100

  100

  2000100

  案例评析: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目前研究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也是许多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统计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关于三次产业的分类,最早是费希尔于1935年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提出的。费希尔认为,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阶段相适应,可以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分为三个产业,即所谓的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一般地,划分这三次产业的主要依据是: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那么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都是创造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部门,而第三次产业那么被认为是创造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效劳业等。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根底,成为推动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从不同角度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

  从工业化开展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产业结构的开展就是沿着这样的开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根底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开展的。

  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开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开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开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开展为根底的。

  经过九个“五年方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开展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兴旺国家走过的相应阶段相比,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农业的根底地位还比拟脆弱,制约农业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较多。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格局。粮食生产不仅关系到居民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平安。但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如何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过程中,增强粮食平安观念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二是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下降,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也抑制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农业人口自1992年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以后连续5年保持了减少势头,而自1998年起,由于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数量增多和乡镇企业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农业人口又开始上升。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开拓广阔农村市场十分不利。

  其次,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专业化水平较低;同时,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的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1998年,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之和为26000亿元,折合310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戴姆斯-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我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机械企业达4.02万户,前300户的生产集中度仅为20%。我国煤炭工业在1999年关闭大量小矿井后,仍有企业4万家,每家平均年产原煤缺乏3万吨,国家94户重点煤矿的生产集中度不到40%。我国汽车工业现有120多家企业,1999年产量仅185万辆,只相当于国外一个中等汽车公司的产量。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我国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十

  分突出,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缺乏或严重缺乏,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如冶金行业钢和钢材的生产能力已到达1.4亿多吨,1999年钢和钢材产量都是1.2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85%,但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石化行业中低档次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档次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合成树脂自给率缺乏50%,合成纤维差异化率缺乏20%。机械行业多数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大型成套装备和关键产品不能满足需求。大型石油化工和大型化肥设备根本上要从国外成套进口。纺织行业棉纺压锭后仍有1/3属于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毛纺和缫丝加工能力过剩,纺织品质量、档次、花色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每年仍需进口各类织物60亿米,目前出口服装的面料一半要靠进口。

  第三,我国效劳业比重偏低,内部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完善。与世界大局部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局部兴旺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局部开展中国家在40%左右,而我国2000年这一比重仅为33.2%。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兴旺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一些根底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缺乏。另外,尽管“九五〞时期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提高〔由1996年的26%上升为1999年的26.9%〕,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比仍嫌过低。

  针对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农业根底仍显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效劳业小而不新〞问题,今后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稳定和加强农业根底地位的同时,继续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对农业根底设施的投资,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包括大江大河堤防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灌溉及节水工程、生态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创汇农业等工程的综合开发,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重点强化名、特、优、新和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并逐步向高档精细和无公害的方向开展,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加强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既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可行方法。

  2.在继续调整、改造我国传统工业行业的同时,大力开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一,加快对装备制造业的更新改造。为防止重复建设,装备制造业开展的重点应放在新型机电装备工业上。要以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数控系统、集成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新型工艺和自动生产线的成套设备为开展重点。利用现有的装备制造业根底,重点开展通讯电缆、机电一体化产品、发电设备、直流输电设备、大型石油和化工设备、环保设备,包装机械、新一代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等。其二,开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汽车工业。要以农用车和轿车开发为主体,在轻量、小型化、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加快开展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工业,加快建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其三,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技术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技术的产业化,积极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形成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体系。其四,积极开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开展的领域,环保设备要以工业和城市污染处理设备开发为重点,重点开发工艺先进的废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备,大力提倡无公害农药、化肥等产品的生产。

  3.以参加WTO为契机,全方位开放和开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其一,加快房地产业开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要解决政策配套问题,金融、财政、方案、建设等部门要协

  同作战,建立住宅建设和消费新机制,促进住房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住房产权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理顺租售房比价关系,标准税费,降低售价,完善住房售后效劳,培育二级市场,加强物业管理。同时积极扩大并标准住房装修业的开展。其二,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开展。交通运输业要以加快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为重点,以开展运输大通道为中心,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大城市,要重点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地铁、轻轨、工交、出租等多种方式的立体式城市交通网络。邮电通讯业要以高速、高质、大规模为基点,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与装备,有重点、分层次地大力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其三,逐步开放金融、保险市场,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鼓励并标准证券业的有序开展。其四,大力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市政、社区、租赁、信息咨询效劳以及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效劳组织的开展。特别是要关注广阔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综合效劳体系的的建设。

  案例讨论:

  1.根据产业结构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

  合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规律?

  2.在参加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并加速我国产业结构

  的调整?

  3.有人认为,我国应该放弃低端产业,占领产业制高点,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到

  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

  案例3

  案例名称: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案例适用:产业结构案例来源:自编

  案例内容: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过度竞争现象日益收到学术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关注,多数意见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相似系数过高,从而导致过度竞争,因此亟需加强区域间的产业政策协调,以防止过度竞争。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深入一些的以工业结构为分析对象,得出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过高以至于引起过度竞争的结论。以2002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为例〔见表1〕,经过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各城市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2所示。

  表1长江三角洲各城市2002年三次产业构成〔%〕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通

  扬州

  泰州

  杭州

  宁波

  嘉兴

  湖州

  绍兴

  舟山

  台州

  资料来源:2003长江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2002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城市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

  常州

  镇江南通

  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

  台州

  案例评析:

  从表2可见,除了无锡市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稍低以外,其他各城市之间的相似系数非常高,平均到达0.97的水平,说明长三角的三次产业同构现象比拟明显,究其原因:

  第一,经济开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起点一致,导致结构趋同。产业结构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经济开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就越大,因为处于近似开展水平和开展阶段上的不同区域,其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进而形成相近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从而导致在这些地区的大分类产业结构必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陈建军,2004〕。从国际上的主要兴旺国家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来看,其相似系数也非常高。

  就长三角地区而言,紧靠上海的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城市,其经济开展水平在改革开放起步时就相差无几;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投资决策越来越集中于厂商手中,市场导向正将长三角各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推向根本相同的形态格局。

  第二,长三角各城市投资环境的“均质化〞导致三次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学上的区位理论的根底是,企业在布局上要考虑运输距离对生产经营本钱的影响,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以最小化生产经营本钱。而长三角地区资源禀赋大致相同,加之人口稠密所形成的交易本钱空间“均质化〞倾向,使得企业在该地区任何一个点上的生产经营本钱相差无几,以至于弱化了投资地点的选择对投资主体的鼓励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趋同。

  第三,三大产业间的比拟优势引致产业结构的高度趋同。由于第一产业的比拟优势不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投资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趋势不可防止,其结果就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为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将资源投向回报率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果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

  三次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缺乏以说明长三角地区已进入过度竞争状态,产业细分后的相似性将大大降低。假设将产业分成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水电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给业、建筑业、地质勘察与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效劳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播送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效劳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产业,以各个产业所占的就业人口比重为指标,计算2002年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各城市就业人口的分布情况见表3所示〕,如表4所示,平均值为0.89,比三次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0.97〕下降了8.24%。

  表3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分行业就业人员分布〔2002年〕单位:%

  水电

  地质交运批零金融

  社会卫体教艺科研机关

  地区农业采掘制造

  建筑

  房地产

  其他

  煤气

  水利仓邮贸餐保险

  效劳福利广电综合团体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通

  扬州

  泰州

  杭州

  宁波

  嘉兴

  湖州

  绍兴舟山台州

  注:其中缺少镇江市的数据。资料来源:由?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3?加工整理而成,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42002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细分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

  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

篇八: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第九讲关联度分析——数字分析发现真正的企业问题(三)企业管理必须掌握的15个数字关系分析盈利管理中的报表分析,更多的是站在企业经营者的思路上来看待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经营的状态和管理问题要从数字的关系去发现这里面的差异,从数字的差异发现事情的实质。我们可以从15个数字关系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得好,实际上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第一个看它会不会赚钱,能不能赚到钱,但是会赚钱不代表企业就没问题,钱赚进来还要兜得住,还要看得住。所以,看一个企业的问题,有三大方面,第一,会不会赚钱;第二,会不会管理;第三,会不会防范风险。(一)会不会赚钱会不会赚钱,有五个指标:1.利润和营业额企业讲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实际上是跟行业有关,跟管理有关,和企业的定价有关,和市场细分有关,和竞争的方式有关。销售额和利润率跟产品组合也有关系,有些企业不太善于用组合性来进行营销,但今天竞争环境变得复杂,现在的企业盈利模式在改变。模式会决定企业的成长,最常见的企业盈利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围绕着产品组合客户,为产品找各种各样不同的客户,这时候也是利润最大化的一个方式。产品可以充分地上规模,而且可以卖得很多,可以卖到全球各地,卖给各式各样的人,这是围绕产品找客户。另外一种方式是围绕客户做产品,卖的是解决方案,等于是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应对这种差异的时候,可以发现整体产品解决方案就会很高,围绕客户来做产品,就可以发现产品组合盈利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有一家做家具的企业,现在做得非常大,它自己不经营,它把整个商场让给别人去经营,但它拿提成,而且把门槛放低,零门槛。让别人赚到钱,他就赚到钱了。这个企业的盈利模式做得非常成功,而且利润率比他自己做高很多。2.利润和资本资本是股东投入企业的关键。利润和资本的关系也可以用股东回报率来表示。一个企业最关键的是股东回报率。很多企业更喜欢更激进的政策,往往会忽略股东的权益。国内有些国有企业拥有庞大的资产,但只产生很少的利润,这跟国有企业股东缺位是有关系的。国有企业的这些领导者都不能称之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只能称之为行政官僚,他们做事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舞台,为自己的舞台做事,他不计较花多少钱,干多少事,他最看重的是干多少事,花多少钱与他没关系。他是用资产来做利润,而不是用资本来做利润。他会大量的投入资产,产生的利润率却非常地低。他们这些经理人本身又是官僚任命制的,因此他们又

  是短期行为,因此他不会考虑多少资本产生多少利润。一般股东非常注意到自己的资本产生多少回报,投入产出比很关键,是提高资本的利用率,而不仅仅是做资产。利润和资本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的赚钱能力。经理人怎样减少股东资本的投入来获取更大的利润,这个指标的根本目的就在这里。3.变动费用和营业额变动费用和营业额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很多企业高举高打,广告一停,营业额就滑坡。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滚”,滚动的滚没有做好。在初级阶段,企业的销售额起不来,是没有投入,但是在比较上升阶段,企业还是不断强调投入,就会发现滚动效能太低。按照滚雪球效应,随着企业营业额的上升,它的变动费用率的利用率要提高,相对的比应该是呈下降趋势,而不是不断上升趋势。管理不好的企业往往是呈上升趋势。比如一个企业用50万投入广告,做了1000万的营业额,但是花100万可能做不到2000万,原因是企业的整体销售管理的水平没有上去,而是简单用投入带来营业额。今天中国有一大批无能的经理人,他们消耗资源做出可怜的营业额,尽管企业的变动费用花得很大,它的营业额才拉升一点点。所以,变动费用和营业额这个指标表达了会不会赚钱这个问题,说明了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4.固定费用与营业额固定费用的产生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资产类的产生,另外一种是固定费用的产生。资产类包括:固定资产、员工部分工资、企业运行费用等。比方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折旧,导致固定费用很高,那是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又比如员工的部分工资,具有刚性,它跟绩效没有关系。现在的员工的工资中,最基础的工资是刚性的,不跟绩效挂钩的这部分工资,实际上都变成固定费用。还有企业运行的费用,比如房租、水电、办公用品等整个办公的费用,这部分的费用现在也非常高。固定费用越高的企业,成本的弹性区间很少,企业的运行管理的质量要求就非常高。越大规模的企业,这个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因为它的组织管理的效率表现在它的固定费用和营业额之中。而高成长期的企业或有一点规模的企业,往往在这个问题上面更加严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服务业、高科技企业,他们在这个上面的管理更具有难度,因为企业的运行成本是很高的。分析固定费用和营业额的比例关系,是为了让我们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5.产品成本与营业额产品成本和营业额的关系,实际上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营业额和产品成本比起来,这中间叫做空间,是企业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越低,对企业的整体贡献度越高,所以产品成本越低越好。但是今天传统产业、传统产品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导致企业整个运营空间减少,再加上今天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运营消耗度越来越大。

  产品成本实际上是让我们来检测企业的运行空间有多少,比如一个企业的毛利率是40%,对于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但是如果销售净利润只有10%或8%,10%以下,中间差的这30%都丢到运营里面去了。这说明这家企业产品盈利能力还不错,但是企业管理能力太差。从这个指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传统制造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在哪儿。有些服务行业的毛利率很高,有百分之五六十,但最后它的净利润也只有10%不到,这也说明企业的运行管理太糟糕。所以一个服务业的毛利率如果没有50%以上,确实不好管理。有一家国际大的公司想收购中国企业,它的目标是两个亿的规模,毛利率35%以上的企业才有兴趣去收购它。他们的理由是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太差,所以需要毛利率很高,禁得住消耗,否则会赔本。日本企业的毛利率都很低,但是最后的净利润都非常好,原因是它的运行的效率比较高。今天的中国企业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第一,既要创造更高的毛利,这就是和企业产品、运营能力、产品设计有关,也就是与产品差异化有关,企业的运行要有效率,这样消耗就少,创造财富的价值就比较高。第二,消耗度要少,这样中间还剩下来那一点还比较可观,否则净价值剩下很少。有的中国上市公司销售净利润只有6.7%,而我们的GDP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将近10%的增长,这说明天上下雨还不错,但地下收进口袋里的并不多。可见今天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比较差,从全世界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中国企业运行水平不太高。今日中国没有什么优秀的企业家,有的只是一些投机的商人,他们抓住了中国这种高经济发展的机会,创造了一些企业。从指标数字来看,中国企业还要应该强化自己的运营管控能力,这是我们应该要认清的问题。第十讲关联度分析——数字分析发现真正的企业问题(四)(二)会不会管理会管理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会不会用少的代价换取更大的收益;第二个问题是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你能不能把钱剩下来,兜不兜得住。6.营业额与资产资产是企业运行财富或财产,但是不代表企业的财富或财产,因此企业花了多少财产,创造了多少营业额,企业的资产能不能充分利用,能不能创造更大的营业额,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管理越简单,营业额与资产之比就越小,管理效果越好,资产和营业额之间的差会越大。说到营业额与资产,需要知道一个指标,即资产周转率。如果我们把两家同行企业拿来做比较,他们卖的产品都一样,价格都差不多,但是两个企业一定会有差别,有时还比较大。那么,他们到底差距在哪儿?同样规模在100个亿左右,但是有一个资产很大,一个比较小。原因就是消耗率。消耗越小的企业,企业的净利润越高,有时甚至差10倍、30倍。所以,谁的消耗越小,营业额越多,这就是资产的利用率。要想抓好资产利用率,不是容易的事情,跟几个因素有关:第一,跟资产设

  计有关。第二,和管理有关,看企业能不能在营业额和资产之间做很好的配比。前不久有一家很有规模的企业,它设计的产能很大,2000万吨,但现在才做100万吨。老板目标是做到2000万吨,这样就是中国第一了。但也许他还没做到2000万,企业就完蛋了。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死在奔跑的路上,很多人都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多走了一步就失败,原因就是没有抓好资产利用率。【案例】格兰仕当初做微波炉很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微波炉家庭普及化,市场的需求呈爆炸性趋势,因此它抓住了这个机会上了规模。它的规模在整个市场容量扩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因此规模上去了。联想的成功也是这样,家电普及化给它机会。但是,这实际上是机会大过于能力,中国企业之所以做大,基本上都是机会大过于能力。比如格兰仕,用20亿人民币的投资,夸张跳进空调行业,遗憾的是它失败了。因为空调在城市化已经普及了,2006年,整个家电行业中空调增长量非常大,但是格兰仕跳进去,凭的是价格更便宜,比别人更省钱,但是从一个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城市里面大家不可能把空调给拆掉,然后改用格兰仕的空调。以前有三个企业,现在变成空调行业的三个老大,他们已经占领了市场的80%以上的份额,这三家企业是海尔、美的、格力。这三家企业最重视产品,重视营销。而其他上规模的企业基本上死掉了,比如春兰、长虹,这些都是上规模的企业,都死掉了,只有重视产品和技术开发力的企业才能成功。格兰仕跳进去做空调,仅仅凭价格战、拼规模效益是不行的。长虹当年做彩电成功了,后来康佳也加入,失败了。格兰仕也是这样,刚开始它上规模是成功的,但是做空调,还采用上规模的办法就错了。因此,失败比成功容易得多。只要在成功道路上多走一步就叫失败。因此,企业永远要讲资产和营业额之间的匹配关系。机遇膨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消费者更容易喜新厌旧,而且越来越被细分。今后将来的空调,已经不是家庭在买,而是承建商买,承建商买空调,消费者买的是房子,房子里面早装好了空调。像这种后装的空调,它的市场会不会在今后越来越萎缩,这是极有可能的。以后的空调会越来越变成中央空调。总而言之,今天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7.应收帐款与营业额应收账款与营业额也是衡量企业会不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现在很多企业的营业额直线飚升,这实际上是以牺牲效率上升为代价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家伙,回来一般会讲三句话:第一,我们的产品比别人都贵,所以我们卖不出去;第二,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所以卖不出去;第三,我们不欠款,不赊账,所以卖不出去。作为市场总监,就得告诉他:这就对了,正因为有这三大困难,才需要你,否则就不用你了。业务员之所以存在,就要战胜这三大困难。第一个问题是:假如我们卖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请问业务员的工资在哪里?企业是要盈利的,不可能卖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第二个问题是:企业的产品的质量应该是卖给合适的人,这是最重要的,明

  明这个家伙要买一部桑塔纳,业务员推销能力很强,一阵把他吹得糊里糊涂就买了部奔驰,这是业务员有本事。但是他回去以后就开始打电话埋怨业务员,说车子不好、太耗油、维修成本高。所以不懂得价值的人,不能卖给他。第三个问题:买东西不收钱的,还需要卖东西吗?现在有很多企业是靠应收账款来支撑营业额,这是很糟糕的问题。每年很多老总宣布说明年企业业绩要上升一倍。营业额上升一倍很容易做到,但是企业为了提高这个营业额,做了哪些准备,到时候营业额上不去怎么办?拿应收账款来换营业额,这是很多企业销售管理下降的原因。8.应付账款与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是欠供应商的钱。应付账款更重要的是企业生死的管理。企业要强调存货管理水平。应付账款一般是存货造成的。今天的企业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都喜欢用存货来做生意,这是有问题的。应付账款和存货之间的比,就是看企业的存货之中有多少利用,多少外部的信用来支撑存货。支撑当然越多越好,这样的话使得整个企业的运行成本会下降,但是要学会控制。开车开得好坏,更关键问题不是它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开车人能不能控制它的速度,所以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比是在考虑你的存货之中,有多少利用了外部信用,这是非常重要的。9.净现金收入与营业额有些企业营业额做得很大,但是净收入的现金很少,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指标来考虑。也就说净现金收入和营业额的比值越高,这个企业管理的效果会越好。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很大,净现金收入却很少,这样的话会导致整个企业运行过程中久而久之会盘不动。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三个解决办法:第一,客户的质量不好,净现金收入就会差。就像婚姻的幸福首先是要找对人,其次要会经营,会管理。所以企业的关键是找对客户。第二,产品是不是卖对。很多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导致他们只好用赊欠或用存货来做销售,非常糟糕。第三,有没有可控的管理。出问题的企业基本上赚的都不是真正的现金,而是纸面的利润,也叫账面利润。账面利润就是没有把现金流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10.营业额和净利润资本这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指标。现在很多企业基本上都不太重视这个指标。净营运资本实际上是企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效率。如果我们从会计的角度,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净利润资本,净利润资本实际上是企业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净现金流量的指标。等于在投入的资金和它产生的营业额之间找到一个比例关系。净现金收入一定是要最少的代价去获取营业额中最大的值。这个比值越大,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成果会越高。在新经济环境之下,比例越高的企业越有竞争力。原来我们判断一个企业的好坏,标准总是毛利率要高,行业好,现在有些所谓的管理专家在媒体上到处宣传这个问题,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有些企业的

  毛利率很低,但是企业运营很好。还有的人一味地宣传和主张企业的规模要大,这样的企业才做得好,实际上也是有问题的。在新经济环境下,有些毛利率很低的企业却做得非常优秀,所以我们应该要用新的管理指标颠覆以前的会计思想,颠覆我们以前的管理思维。【案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家做量贩店的企业,叫开玛特。开玛特的毛利率是另外一家企业的一倍。另外那一家企业的毛利率只有3%到2%,开玛特的毛利率是6%。开玛特的规模恰恰也是另外一家企业的一倍。按照一般管理观念,肯定认为开玛特好,赚得很多,规模很大。但是十年以后,开玛特已经没有了,那一家企业已经长大,它的名字就是沃尔玛。所以,毛利率很低的企业,不一定不成功。这里边很重要的是它的背后支撑因素,就是净利润资金。现在,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是亚马逊,亚马逊有些产品的毛利率竟然是负的,它怎么能赚到钱呢?亚马逊是用负的净利润资金去做相关类型的盈利组合!所以,它有些产品貌似赔本,但从总体看,它是盈利的。很多人都说媒体现在赚不到钱,一张报纸才1块钱左右,根本赚不到钱,现在的报纸成本直涨,但是一个报业集团的盈利的关键不是通过卖报纸,做得好的报业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它的利润并没从主营业务中来,而是从相关性业务中来。因此,产品的组合也好,净利润资金的组合也好,都应该采取这种变化。新经济形势下,应该要有些新思维导向。所以营业额和净利润资金,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管理指标。比如戴尔它经营的资金是负的,甚至趋于零,但是它做得很好。11.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销售额是靠存货支撑的,传统制造型企业都有存货。用两个月的库存支撑一个月的销售额,这种情况很普遍。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都是运行中的存货,当然还有委托代销、低值易耗品,这些都构成了存货。运作水平越烂的企业,一定是存货越来越大,它们的销售额上升是靠存货做出来的。【案例】浙江有一家企业,2008年它的营业额翻了一倍,从2007年的一个多亿做到2008年两个多亿,但是它的存货从以前的三个月变成四个月,他的现金流也断了。其实它正在走上一条找死的道路,做得越大存货越大,企业就越危险。这个企业是做汽车密封圈的,密封圈的真正制造的时间只有两天,但是它的营业周期用了120天。营业周期120天减去30天的应收账款的账期,剩下90天,用90天的存货期来支撑两天的制造时间,这是很不明智的。据老板说,这都是客户造成的,客户原来发一个订单,25天交货。但是现在不行了,汽车行业都搞零库存,现在发一个定单,要5天之内交货,所以他不得不多备货。这是很错误的做法,他是在用多、做多,他没有管理效率,他用90天的存货来支撑两天的生产周期,这是非常糟糕的。实际上自己企业越做损耗越大。我跟这个老板说:你的现金流要断了。他说确实是,企业现在虽然营业规模翻了一倍,做到两个亿,但是现金流要断了。

  所以,企业家要学会用财务的手段来做经营决策。销量上升,一般利润会上升,现金增多。但大部分的企业销量上升,营业额会拉升,但是不是要动价格,利润会不会上升,上升多少,这是个问题。所有的决策要放在两根秤上来比,所有的决策会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利润,一个是现金流。在这两个后果之中去做平衡是很关键的。有一个企业,连续三年的营业额增长80%。但是2008年年底,这个企业面临关门的危机。老板说是客户的质量不好造成的。但是,客户的质量只是个表象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对这个问题的意识问题,在开车时,就提前意识会造成什么后果。运营质量下降,运营质量是控制出来的,如果企业没有这个意识,就会造成企业扩充越快,死得越快。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死在奔跑的路上,就是这个原因。12.营业额与固定成本营业额和固定成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很多管理者对这些延迟性的沉默成本,固定资产的投资不谨慎。今天,凡是做得好的中国企业,一定是把办公楼盖得非常豪华。而只要赚了一点钱的企业,都会为自己不赚钱的地方投资很大。所有的企业都有两种固定资产,一种是生钱的固定资产,一种是长面子的固定资产。【案例】浙江义乌有个企业,是我同学开的,做内衣,一年做9000万的利润。我一看他的厂房,小小的,但是办公楼盖得非常豪华,有六层楼,我就估计这个企业肯定赔钱。一问我这个同学果然如此。他说当地政府跟他说,政府给这么好的地段给他,他一定要把楼盖得高高的,作为形象工程。所以他只好这么豪华的楼。我告诉他,做企业不能听当官的话,听得越多死得越快。做企业一定要实在,企业一定要在能生钱的地方投资,千万不要把钱花在不生钱的地方,钱花得越少越好。办公楼不是生钱的地方,只有车间是生钱的地方,车间里只有设备能生钱。【案例】惠普有一个明星般的CEO叫卡莉·菲奥莉娜,她完成了对康柏的并购,但是企业没有赚到钱,所以她被董事会开出局了。新上任的CEO上来第一件事情是回归惠普之道,就是注重股东价值和股东回报率。他第一次到香港就问办公楼租金多少钱?别人告诉他要300万港币。他说:假如这300万港币拿来雇业务员或打广告,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营业额。后来他跑到北京建惠普大厦,惠普大厦原来坐1500多人,现在坐1900多人,因为他把惠普的另外一个公司拆掉合并了,省掉一大笔租金。今天惠普中国区总裁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大家都自己找空位坐。这就充分利用了固定资产。而且惠普已经把各地的业务办公室都拆掉了,大家都回家办公,不要面子,要真正的生钱,实现了真正的盈利。所以,企业一定要分清楚什么能生钱的,什么不能生钱。如果刚赚一点钱就拼命地把钱花在面子上,最后一定得为这个成本买单。

  (三)会不会防范风险第三问题是要注意的是防范风险,一切得到的东西都是有成本的,一切借来的钱都是需要归还的,能不能还得出钱来是很重要的。13.资产与资本资本是股东权益,用股东权益去控制更大的资产这就叫做杠杆。杠杆是用小的力量撬动更大的盘子,撬得好,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撬得不好,就被地球顶起来,那就是找死。这就叫财务的杠杆作用力,杠杆作用力越大,股东回报率越高。一个股东要赚到钱,一定要尽可能地利用财务杠杆。也就是资产大于资本的能力,越大越好。有的人以为没向银行借钱的企业就是好企业,这实际上是错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一经营,都会发现总资产一定会大于资本。因此用这个指标来控制资产和资本的有效关系。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资产和资本跟行业有关;其次跟企业的经营周期有关,经营稳健度越高,企业的杠杆作用力可以加大;三跟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在企业的初级阶段,资本比较大,资产比较少。到高速发展阶段,资产就比较大,资本比较小。14.负债与资产企业会不会防范风险,是负债和资产的关系。企业在负债之中,总是要用资产来归还的。负债与资产实际上跟行业有关,最典型的行业是房地产行业,它们的负债几倍于资产,这实际上跟房地产这几年的大市场需求和暴利有关。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是在能力之上的,因为它的负债率很大,资产很少,所以股东回报率很高,但是它的缺陷也在这个地方,风险也在这里。因此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负债还不出时就得拿资产去抵,它的命门也在这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到,这种行业特征,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负债与资产还跟企业的特性有关,一般负债和资产对传统企业比较有利。很多中国银行还是比较落后,它们比较喜欢用资产去抵押,这是传统企业,它比较重视加大自己的资产抵押能力。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这种负债率不要太大,高科技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在长两条腿的人的头脑里。所以,高科技企业不适合很大的负债率,相反,一定要有相当的净现金流存底。因为这些企业一旦发不出工资,长腿的人就跑了,而且高科技企业整个经营起伏很大,一个产品阶段完成,下个产品就开始起来。往往这段时间要消耗大量的现金,没有钱发两个腿就跑掉了。所以它就不应该像传统企业那样。而传统企业的产品不可能高起来,也不可能大跌,它还有一个稳定的市场需求。今天玩手机增值业、SP的企业,很快就没了。前几年,很多女孩喜欢从日本传过来的电子宠物,大家一看这个市场好,供不应求,全都一拥而上,上完了以后发现市场不流行了。这就是高科技产品的特征,也就是一下子催大,一下子又掉下去了。企业是要活着的,这个产品没有了,就得赶快拿钱出来,把这支队伍稳住,看能不能再研究第二个电子类产品。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为什么那么多灾多难,很典型的特征是没有财务经营思想,有钱的时候拼命分钱,没钱的时候拼命找钱。微软为什么要保存700亿美金

  的存底,全世界除了两家商业银行有如此大存量的美金现金,一般企业都没有微软有那么多现金,据说现在已经涨到800亿美金。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还有人觉得微软完蛋了,干不过Google。实际上他们不知道钱有什么好处,钱就是给自己机会。比尔·盖茨讲过一句话:机遇有什么好,机遇就是能够承受失败的代价。做错了没关系,拿钱可以换,可以等。所以微软可以拿120亿美金去收购雅虎。这个阶段没抓住机会,但是手上有钱,可以拿钱去换时间,把时间争取过来,这就叫用空间换时间。所以,高科技企业更需要庞大的现金流,而不是高负债。15.净现金与负债无论是股东还是债权人,都需要企业还他现金。所以一个企业的负债能力,不是看资产,而是看有没有净现金收益。原来的会计和财务指标里面,都加上资产负债率,这都是已经过去的计算方式,现在要看企业的净现金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关系,到期的债务还不起来,就会面临很大的痛苦。对企业来说,要处理好净现金和负债的关系,首先要把到期的长期负债转成短期负债来管理,第二要把短期负债的还款期和净现金流量之间进行匹配。借钱的时候,要想到还钱的时候,这样就能够管住风险。企业不是没有风险,而是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总之,上述提到的15个数字关系,实际上就揭示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只要把这15个关系给吃透了,企业管理就控制在你的有效运行范畴里面。这15大问题,就是企业15根管理的戒尺。

篇九: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服务业从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八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

  服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一般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会计事务,律师事务和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论及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总体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产业关联分析

  (一)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公式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公式表示:。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第j列之值。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j列之值。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某一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显然,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

  产生的带动作用太小。本文选取六个部门,他们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根据这些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得到这六个部门在1997、2000、2002年三个年份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1。

  (二)感应度系数从横向来看,1997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2000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2002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与2000年相同,没有变化。感应度系数一直较大的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而商业饮食业从2000年也加入到感应度较大的行业。综上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对传统服务业的敏感程度较高,这些行业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较大,而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性却较小。从纵向来看,各部门感应度的变化如下:机械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总体趋势是上升。感应度系数上升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下降的部门有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依赖性增强,对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依赖性越来越小。(三)影响力系数从横向来看,1997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商业饮食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1。2000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只有机械设备制造业。2002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也只有机械设备制造业。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较大影响力。商业饮食业部门一直处于第二位,但从影响力较大变为影响力较小。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大,只对自身产业的发展作用较大,唯一对商业饮食业拉动力在1997年还比较大,但随后在2000年和2002年影响力系数变化都为负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机械设备制造业对整体的服务业拉动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小。从纵向来看,各部门影响力的变化如下:机械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上升,2000年到2002年是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所以,总体趋势是上升,都比1995年的影响力系数高。运输邮电业的影响力系数先降后升,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总体趋势呈上升。影响力系数上升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下降的部门有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拉动力呈上升趋势,而且都表现出先降后升,预期未来对这两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影响效果越来越小。(四)交叉关联总体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关联程度不高,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拉动力从1997年到2002年一直表现为不足,甚至有些部门影响力还在下降,但比较乐观的是有些部门影响力上升。机械设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感应程度总体上也较小,只表现为对部分服务部门的敏感度较

  大,而且感应程度越大的部门,感应度越上升,例如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感应度越小的部门,感应度越下降,例如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呈两极分化趋势。结论和启示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层次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我国机械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服务业对机械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少,即投入生产的生产性服务比重低,说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层次,不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从价值链的构成来看,许多环节明显与生产性服务相关。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制造业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制造业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扩展所带动,即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内部展开。这种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大部分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和生产有关。因此,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制造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二)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日益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新的动力角色。传统服务业比例偏重,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传统服务业饱和,竞争过度,而新兴专业服务的机构和业务的规模都比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关制度和体制不完善,缺乏高素质资本、管理、技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一些行业(比如信息技术、电信、会展等)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现代服务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机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最小,而且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很严重。正确处理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关系,明确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从而切实提高机械制造业竞争力。因此,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信息服务、咨询中介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文化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要优化整个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参考文献:1.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顾乃华.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产业关联度分析举例(9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