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4篇

时间:2022-12-01 20:2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4篇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略论  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4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4篇

篇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略论

  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以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

  标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提理论课“05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很强,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需要通过团队合作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以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个人“单兵式作战”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惯性思维,凸现了教师“集团式作战”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从宏观上建立了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基础。

  一般来说,教学团队有三个层次:一是跨校、院、系的虚拟型顶级教学团队,二是以院、系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三是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2〕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也是在这三个层次上依次展开,并形成不同规模、不同级次的团队。从全局上看,协调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间的关系,需要制度规约,以免陷于互相制肘,恶性竞争的“人祸”之中。因此,作为一所高校,建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三级管理体制显得十分必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立负责人总管、所在院(系)主管、团队骨干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建设模式,制定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相关制度,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骨干教师为生力军,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军,明确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设计共同的远景目标。〔3〕从个体上看,每个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内部也需要建立包括集体备课、听课与教学观摩、交流、沟通与研讨、帮扶、奖惩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保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正常运转,保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长期稳定。通过制度建设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定位意识,有效地培养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4〕

  教育部建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宏观制度基础和各高校建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微观制度基础,共同维系着构成了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硬规则”,这也是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根本性举措。

  二、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思政课各类教改项目,以思政课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立项依据,聚集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围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展开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探索,既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又是凝聚思政课教师智慧,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绝佳平台。因此,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为此,上至教育部,下至教研室,都需要建立起“项目意识”。设立项目的部门,需要充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循序渐进地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起一整套项目检查监督制度,切实落实执行,切忌盲目立项、重复立项、人情立项,杜绝变项目为福利、变项目为套现、变项目为贪腐。承担项目的部门,需要严格依照项目要求,按照项目计划,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集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并总结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锻炼出梯队有序、结构合理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同时,思政课教学团队要视教改项目为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并以此促进教学团队健康成长的载体。教学团队的建设以成员共同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必须要有课程建设、教改科研项目的运行载体和资源共享机制的合作平台来支撑其运行,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改革成果来衡量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实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项目推进中凝聚人才、建设团队,通过科研课题、精品课程和“精彩一课”比赛、社会服务等项目的推进,为思政课教学团队成员的成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的教改科研水平,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5〕

  三、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以“互补性学习”作为不竭动力。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互补性学习”,是立足于团队成员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教学风格等具体实际,以寻求自我发展和超越为目标,以团队学习和研究为动力,结构和功能自主优化与发展的一种松散型组织。〔6〕其主要特点是以团队成员的长期交流与融合达成主体间的互补与共长。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有利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首先,建设学习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新形势下,每位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为此,每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超越的学习,成为一个追求自我超越、积极行动、经常反思和终身学习的人。而要建设学习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更需要在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中形成合作学习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专业知识,共享课程知识、教学经验、教育信息和学习能力的“互补性学习”氛围,构造团体“互补性学习”的交流平台,使其成为以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有浓厚学习风气的思政课教学集体。

  其次,建设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当今世界,创新业已成为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之源。而创新本身也不是无源之水。作为一个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

  就是其源头活水。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不仅要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主体,而且要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要成为既是优秀教学团队又是创新研究团队的双向发展的组织,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在“互补性学习”过程中,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才能很好地凝聚和展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创新活动,进而“反哺”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最后,建设和谐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矛盾。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间难免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发生摩擦与不快。而这些摩擦与不快不解决,势必有损于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整体和谐与团结,有损于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在这里,“互补性学习”不仅能够让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间切磋教学技艺,而且能够让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间领悟道德人格,进而提高团队成员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准,弥合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间的上述裂痕,有利于和谐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7〕

篇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

  刘珍杰

  【期刊名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0(015)005【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对于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和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建设必须从加强组织建设、团队成员筛选和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等方面着手,注重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实践考察和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总页数】3页(P117-119)【作者】刘珍杰【作者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

  作者:吴宜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0期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与认识的主干课程,为了提高其教学效果,国家教育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了大力的改革,这也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高校具体而微的改革与建设其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团队。

  首先,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高校整合思想正字课程的教学资源,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之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材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整合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材在编写层面存在这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改革了多次,但是教师在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因而,构建一支合格的教学团队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其次,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高校创建一支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程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其理论性相较于其他课程也更为强,无论对于高校的学生还是教师来讲都显得十分的困难,因而,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这都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力量,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就极为迫切了。

  最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也是当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精品课程改革的需要。归根结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改革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思想政治精品课程是唯一的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虽然理论性较强,但是从实践来说,其又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科目,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因此要想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仅仅依靠个别教师是势单力薄的,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能够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思路,从根本上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精品课程,将教学资源不断整合,形成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系统,这也需要高校建立一支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凝聚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创新团队,最为重要的就是团队的整体结构、师资力量,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构成一个优秀团队的最基础单位,每个教师的能力、素质都为构成这个团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组建团队的时候,需要合理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凝聚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使之能够在智力层面得到整合,是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使整个团队之间能够合理相处,促进教学与科研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教师的个人素养的提升,还能是整个团队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明确学科的发展理念

  团队要想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明确的学科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个学科创建的基础,也是整个学科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团队来讲,从团队的带头人到团队的成员都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只有有这样一个目标才能将教师凝聚起来,才能够向前不断发展,所有的成员才能够团结一致,奔向同一个目标,否者,一个团队就如同一个盘散沙,各怀心事,这样团队无论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不能够将力量凝聚起来,最终团队也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健全团队的管理机制

  构建一个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不能够缺少的,如果说良好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团队凝聚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合理的管理体制则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所在,它对于整个团队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团队当中,什么是应该优先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都需要良好的团队管理机制来进行管理,当然在团队的发展过程当中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改革团队的管理机制,以适合团队的发展,而且合理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使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当中,不断改善其教学方式,最终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篇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xxxx学校

  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引领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根据学校行业属性特色,在现有思政师资基础上,通过实施专项培养,全过程参与思政改革、教学改革、素质竞赛等工作,打造一支由思政课教师组成,师德高尚,能够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意识,具备扎实专业理论、过硬教学能力,并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创新团队;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其他学科及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整体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具体建设目标:经过培育和建设,打造师德高尚,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突出,能够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1个;充分利用校内印刷历史文化展厅,依托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保障思政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保证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优化团队成员配备结构,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建设任务(一)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立德为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研讨、培训

  等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团队教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1、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保障思政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保证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不断优化团队成员配备结构。2、提升团队创新能力,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团队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成员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组织团队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掌握竞赛要求,提高专业能力;组织团队中专任教师成员定期到企业考察实践,学习挖掘学校各专业领域的思政素材,提升创新能力;4、实施“五个一”工程,团队中的教师每人精讲一门课程、指导一项思政竞赛(文明风采、素质能力、传统文化大赛)项目、参与一项教改课题、参与一次企业生产实践,对接一名企业专家。(三)构建对接课程标准,创新思政教学。

  1、研究制订模块化课程教学方案,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素材,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按照模块单元开发教学资源。

  2、组织团队成员集体备课、协同教研,规范教案编写,严格教学秩序,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四)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1、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印刷历史文化展厅,将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统一,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支持每位成员形成特色教学风格。3、积极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促进团队成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明确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每位成员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成员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探索“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4、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督导和诊改评价,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五)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经验成果。团队积极与行业优秀企业、国内一流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并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团队建设方案。总结、凝练、转化团队建设成果,并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推广、应用,形成具有河南特色、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充分利用团队实施的职业竞赛成果转化,提高思政教学效果,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校思政教育;2、充分利用印刷历史文化展厅,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抓取思政素材,将团队教师培养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先锋,形成研究成果。

篇五: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附件4

  普通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申报书

  学校名称:团队名称:

  (盖章)

  课程群名称+教学团队

  团队负责人:

  课程(群)组成:

  填表日期:

  年月日

  教育厅二〇二〇年制

  一、团队基本情况

  1-1负责人情况姓名

  学历/学位

  职称/职务已获得的省级及以上的荣誉奖励、已完成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1-2成员情况

  团队人数(含负责人)

  序号姓名年龄

  出生年月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手机

  性别政治面貌

  ,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

  职称/职务

  政治面貌

  团队建设中承担的任务及分工

  二、团队建设基础

  2-1团队基本情况本团队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团队成员获得的教科研成果和荣誉等。(相关成果及荣誉请以附件形式体现,并上传至学校官网或课程平台)

  2-2团队课程思政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取得成效主要从课程师资、课程特点以及团队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统计表

  教育方法课程名称授课教师课程育德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

  和载体途径

  四、团队建设方案

  持续推进团队建设的具体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包括建设目标、建设机制、建设措施、预期成果等。

  五、审核及意见

  5-1项目承诺

  本人保证《申报书》填报内容真实,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5-2学校党委审核意见

  团队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单位公章)年月日

篇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学情分析学校学生在思政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认真领会统编思政课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分析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级的学生情况不同每个教学单元的重难点各异故使用的教方法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探索

  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是关键[1]。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探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以供探讨。

  一、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主要采取经常性开展团队学习活动来加强。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全体学生不上课,全体教师开展政治学习。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定其为团队学习日。在这半天里,我们团队既安排了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着作、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理论、上级颁布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师德师风规范、教育教师的规律法规等。团队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有: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等。集体备课的活动内容包括:学情分析,学校学生在思政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认真领会统编思政课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分析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分析,每个专业

  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每个教学单元的重难点各异,故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统一组织听课、集体探讨听课心得,并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让思政课教师觉得教学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集体的“团队作战”。从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通过培养培训,优化团队结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2]。思政课教学团队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来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可以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学位、职称晋升等多种途径,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笔者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经费,以及培养计划,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以提高自身素质。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自身也根据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文件精神,制定了自己的培养计划。近三年来,派出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每年平均在二十人次左右,基本上实现人均一次。先后有十余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有三位骨干教师参加湖南省高校工委党校的骨干教师培训;有七位

  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有十余位教师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等。

  我们十分注重思政课教学团队教师自身的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一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两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另有两位教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加强教师职称的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三位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四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两位助教晋升为讲师。这样一来,使得团队的职称结构更为优化。目前我们团队共有成员3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16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其余为讲师和政工师。团队中博士3人(2人在读),21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无论在学历,还是职称结构上,整体比较合理[3]。

  三、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思政课是一个课程体系,由几门课程组成,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是提高团队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从2005年起,一直不断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新方向。近年来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在不违背教材精神的前提下,将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若干教学专题,实施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出版了专题辅导教材2部,师生使用后反响较好;第二,授课方式的改革:由过去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现改为几个

  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每个教师负责其中一个或两个专题,采用专业班级间轮流授课的方式;第三,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由思政课兼职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承担,与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公益、德育基地考察等。

  每学期末,我们团队都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关于课程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作为下学期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依据。我们发现通过课程改革,思政课的几门课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课率有明显提升,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在此过程,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重新提升的空间。

  四、通过教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五、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与其他专业课教学团队相比,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认为思政课重在理论传授,不需要实践能力。这种理念是不对的,当前,党和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2013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通知》,指出要多组织开展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社会考察、

  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非常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划拨的生均15元思政教育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教师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了赴湖南娄底新化、怀化芷江受降基地、安江农校等地,考察了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杨开慧纪念馆、黄兴故居、胡耀邦故居等德育基地,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团队中有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走进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儿;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团队教师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思政课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效果。此外,我们团队还经常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和考察,借鉴其他兄弟团队的建设良策,加强对外交流,扩展视野,增强团队竞争力。

篇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略论

  [摘要]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以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提理论课“05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很强,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需要通过团队合作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以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个人“单兵式作战”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惯性思维,凸现了教师“集团式作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从宏观上建立了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基础。

  一般来说,教学团队有三个层次:一是跨校、院、系的虚拟型顶级教学团队,二是以院、系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三是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2〕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也是在这三个层次上依次展开,并形成不同规模、不同级次的团队。从全局上看,协调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间的关系,需要制度规约,以免陷于互相制肘,恶性竞争的“人祸”之中。因此,作为一所高校,建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三级管

  理体制显得十分必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立负责人总管、所在院(系)主管、团队骨干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建设模式,制定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相关制度,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骨干教师为生力军,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军,明确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设计共同的远景目标。〔3〕从个体上看,每个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内部也需要建立包括集体备课、听课与教学观摩、交流、沟通与研讨、帮扶、奖惩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保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正常运转,保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长期稳定。通过制度建设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定位意识,有效地培养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4〕

  教育部建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宏观制度基础和各高校建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微观制度基础,共同维系着构成了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硬规则”,这也是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根本性举措。

  二、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思政课各类教改项目,以思政课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立项依据,聚集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围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展开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探索,既是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载体,又是凝聚思政课教师智慧,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绝佳平台。因此,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为此,上至教育部,下至教研室,都需要建立起“项目意识”。设立项目的部门,需要充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循序渐进地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起一整套项目检查监督制度,切实落实执行,切忌盲目立项、重复立项、人情立项,杜绝变项目为福利、变项目为套现、变项目为贪腐。承担项目的部门,需要严格依照项目要求,

  按照项目计划,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集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并总结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锻炼出梯队有序、结构合理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同时,思政课教学团队要视教改项目为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并以此促进教学团队健康成长的载体。教学团队的建设以成员共同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必须要有课程建设、教改科研项目的运行载体和资源共享机制的合作平台来支撑其运行,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成果来衡量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实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项目推进中凝聚人才、建设团队,通过科研课题、精品课程和“精彩一课”比赛、社会服务等项目的推进,为思政课教学团队成员的成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的教改科研水平,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5〕

  三、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打造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以“互补性学习”作为不竭动力。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的“互补性学习”,是立足于团队成员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教学风格等具体实际,以寻求自我发展和超越为目标,以团队学习和研究为动力,结构和功能自主优化与发展的一种松散型组织。〔6〕其主要特点是以团队成员的长期交流与融合达成主体间的互补与共长。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有利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首先,建设学习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新形势下,每位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为此,每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超越的学习,成为一个追求自我超越、积极行动、经常反思和终身学习的人。而要建设学习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更需要在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中形成合作学习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专业

  知识,共享课程知识、教学经验、教育信息和学习能力的“互补性学习”氛围,构造团体“互补性学习”的交流平台,使其成为以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有浓厚学习风气的思政课教学集体。

  其次,建设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当今世界,创新业已成为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之源。而创新本身也不是无源之水。作为一个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就是其源头活水。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不仅要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主体,而且要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要成为既是优秀教学团队又是创新研究团队的双向发展的组织,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间的“互补性学习”。在“互补性学习”过程中,创新型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才能很好地凝聚和展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创新活动,进而“反哺”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

篇八: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思政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品质的学校为目标。二、课堂教改的推进步骤和具体措施(一)推进步骤:第一阶段:X月19日至X月3日,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全校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和领悟**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会议上关于教育的讲话精神,研讨、拟定我校思政课改方向和路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在组内上教改研讨课,探讨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教改提供第一手材料。第二阶段:X月至X月,尝试实践阶段。重点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求,做好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形成符合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进一步促进观念转变,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二)实施路径和措施1、抓住一个关键,培养“六要”教师队伍。

  (1)清进来走出去,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每学期选派青年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聘请名师、道德模范、学科专家到学校作报告,了解并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工程。组织学校的名师、优质课获得者、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3)开展“走青春路,做育花人”系列活动。即定期开展重大理论政策专题考试、德育优质课评选、“三字一话”达标测试等,让每位教师成为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德育教育的专家、课堂教学的能手。

  (4)搞好合作办学和片区教研。每学期与其他学校组织管理层、班主任、教师互派学习、跟岗培训、一体化教研等提升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水平.

  2、坚守一个阵地,深化课改创新。(1)人人演说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根据24字核心价值观和每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列出演讲参考目录,学生可以从参考目录中选取任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理解书写演讲稿,思政课前五分钟作为学生的演讲时间。每学期结束由教导处组织收集、整理、评比,并装订成册。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能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2)我跟爷爷学经典。要求学生先通过网络、报刊等

  形式,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解读,由思政课教师收集并打印出来,在全班分享,并让学生写出感悟或者启发,学期末装订成册,进行展评。

  (3)开发《我们的价值观》校本课程。思想政治教研组对24字核心价值观进行分工,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的理解编写《我们的价值观》校本课程,学校聘请专家进行审阅和完善,教导处组织《我们的价值观》教学设计大赛和优秀课例展示。

  (4)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研究设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如设计“我的班级我的家”、“我与老师交朋友”、“我的青春我做主”、“挫折教育”、“男生女生”、“感恩篇”、“毕业篇”、“生涯规划”等栏目。

  3、突出活动育人,做有风景的思政课。(1)开发节日课程。每年三月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五月开展感恩教育,十一月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等。(2)开展游学活动。加强家校共育,积极组织游学,拓展学生视野。(3)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4)开设劳动基地。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4、坚持课题引领,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我校将以此次思政课堂教改为契机,统筹安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推动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在思政教研组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制定了学校的总课题即《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每个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三、工作要求1、提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思政课课堂教改是全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将成立深化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对课改工作负总责。由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相关的课改工作。学校成立课改工作办公室,由教导处主任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课改实施。领导小组要专门研究切实可行的调整路径和措施,制定出每年度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按方案开展好各项活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及时总结与宣传.2、制定课堂教改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出台课堂教改工作方案,作为指导全校思政课改工作的依据。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本人的课改工作计划。计划将作为指导教师课堂教改工作的依据。

  3、加强学习、监督和指导。学校把思政课调整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学校特色进行打造和推动。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追求实效性,避免走过场或浪费人力物力的做法。每学期的活动要做好记录,收集建立好档案资料。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管理,做好对他们工作的考勤和考核,严格组织纪律,抓好活动落实。4、做好总结和评估。每学习期末,学校要对思政课改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同时找到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改,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自2018年起,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三、基本原则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改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坚持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改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改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主要任务(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民族情怀贯穿浸入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调整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

  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政教育技能培养。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

  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改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政教育优质资源,发挥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0个精神示范课堂和2个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改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三)工作安排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每年度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浸入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提供教改典型案例和体现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调整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成效材料。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领干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

  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各教学单位汇总统计,报教务处备案。5.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活动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改工作。(二)加强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改落到实处。(三)强化工作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政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改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调整学生课程

  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改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改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指示精神,根据相关文件通知,统筹推进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和各学科的思政教育,不断增强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办好满意的教育,建让社会认可、家长放心的特色学校。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我校建立全面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形成“思政课程一一课程思政—一德育思政一一文化思政”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教学格局。(二)具体目标1.坚持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加强理论教育。用思想铸魂育人,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好学生引路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2.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育人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棒人。3.继续深化德育教育,加强主题教育活动。根据我校确定的“道德铸魂、规范奠基、文化提升、体艺增色”的育人策略,开发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德育校本课程,发挥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要手段。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对校

  园文化建设作出统部署,突出思政特色,使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三、实施范围从20XX年11月起,我校各部门、各处室、各学科按照“思政课程一一课程思政一一德育思政一一文化思政”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教学格局全员覆盖,各部门配合,所有学科参与,逐步推进。四、领导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成员:XXX、XX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一一组织学习、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X月一一XX月)。组织学习思政课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出台《思政课程建设工作方案》;启动开展第一次思政课建设专题研讨活动。第二阶段一一组织实施、建设阶段(2022年X月一一X月)。政教处、各学科制定实施方案,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建设、专项教研教改项目立项等系列活动,阶段性成果随时整理存档,集中力量开展落实。第三阶段一一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X月一一X月)。总结并凝练前期思政教育教改过程中可推广的典

  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表彰奖励优秀成果。

  六、实施办法(一)统思想,提高认识各处室、各学科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思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确保长期有效开展。(二)保障规定课时学校要按照课程方案开足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政课课时,确保每周2-5课时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至少1课时。要将课时严格执行在课表安排中,不得随意挤占德育课时。不得随意占用、挪用或者变相压缩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政课课时,提前结束课程。(三)落实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在依据课程标准、使用好教材的同时,要主动适应课改的要求,着眼于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计划地对思想政治四个模块进行授课,探索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同时要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和理论创新成果,将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引进课堂,密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挖掘和整合文本、音像、时政材料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资源,确保思政课程教育教

  学内容鲜活、有吸引力,学生易学、爱学。(四)积极实施各学科的思政浸入各学科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

  容,学校将开展课程思政浸入方面的专题优质课、示范课比赛,进一步强化对各学科思政教育浸入内容的教学评估,使思政教育浸入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

  (五)加强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对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要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配齐师资力量,选拔素质高、个人品德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按照“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逐步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六)重点开发实施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校本教材学校要以促进学生的思政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校本课程,丰富我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包括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校爱家乡教育、安全教育等。学校要认真组织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主要以国旗下的讲话、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专题教育活动等为

  主。(七)重视仪式感教育。利用重要的仪式和重大的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民

  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真正让我们的思政课能够深入学生心里。

  七、组织保障(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校长、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教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作为具体责任人,由教务处牵头,协同各部门具体负责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改的各项具体工作,建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改工作。(二)落实经费支持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培训,对在思政示范课和竞赛课、校本课程开发中、专项课题建设中的典型提供奖励资金。(三)提升工作水平举办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水平。通过校内示范讲、校外交流,形成带动效应。八、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篇九: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团队建设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目的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人心不稳、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意义,端正思想认识;明确队伍主体地位职责,形成育人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不管是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形势,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薄弱环节以及大学生的新特点,都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一)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甚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冲击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也不例外。“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697,“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697。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把握这些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正确应对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由于现代通信技术和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697。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管理上,都有了新的要求。(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情况。“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

  弱环节”178。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三)适应大学生时代特点的必要举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属于“90后”的新一代,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另一方面,他们反对传统、叛逆,思想多元化、个性化,求新求异心理强烈,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加上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发展的要求,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把握当今大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创新培养方式和手段,以适应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加强这三支队伍的建设。(一)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具有领导决策能力的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决策领导层,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这支队伍的思想认识、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178。因此,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效能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9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得到重视,在科学的管理与强有力的领导之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建立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起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是一支特殊的教育队伍,其

  特殊性是由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自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于这支队伍的建设。

  1.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与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直接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强调理论素养。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必须彻底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否则根本不可能给学生讲好,何谈学生接受。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突出理论性,以理服人,要让学生明白,因为这门学科是科学、是真理,所以才需要学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不断钻研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完成培养大学生的使命。2.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当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存在着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脱节的现象。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将教学与科研分开对待,要么不搞科研,要么一味地科研,未能很好地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知识灌输”、“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情形,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应该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科研究的互动,将学科研究成果充分地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教师。3.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摒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三)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他们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与学生密切,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篇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这种理念是不对的当前党和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指出要多组织开展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社会考察地的通知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探索

  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是关键[1]。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探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以供探讨。

  一、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主要采取经常性开展团队学习活动来加强。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全体学生不上课,全体教师开展政治学习。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定其为团队学习日。在这半天里,我们团队既安排了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着作、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理论、上级颁布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师德师风规范、教育教师的规律法规等。团队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有: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等。集体备课的活动内容包括:学情分析,学校学生在思政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认真领会统编思政课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分析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分析,每个专业

  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每个教学单元的重难点各异,故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统一组织听课、集体探讨听课心得,并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让思政课教师觉得教学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集体的“团队作战”。从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通过培养培训,优化团队结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2]。思政课教学团队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来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可以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学位、职称晋升等多种途径,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笔者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经费,以及培养计划,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以提高自身素质。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自身也根据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文件精神,制定了自己的培养计划。近三年来,派出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每年平均在二十人次左右,基本上实现人均一次。先后有十余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有三位骨干教师参加湖南省高校工委党校的骨干教师培训;有七位

  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有十余位教师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等。

  我们十分注重思政课教学团队教师自身的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一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两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另有两位教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加强教师职称的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三位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四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两位助教晋升为讲师。这样一来,使得团队的职称结构更为优化。目前我们团队共有成员3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16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其余为讲师和政工师。团队中博士3人(2人在读),21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无论在学历,还是职称结构上,整体比较合理[3]。

  三、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思政课是一个课程体系,由几门课程组成,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是提高团队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从2005年起,一直不断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新方向。近年来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在不违背教材精神的前提下,将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若干教学专题,实施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出版了专题辅导教材2部,师生使用后反响较好;第二,授课方式的改革:由过去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现改为几个

  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每个教师负责其中一个或两个专题,采用专业班级间轮流授课的方式;第三,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由思政课兼职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承担,与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公益、德育基地考察等。

  每学期末,我们团队都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关于课程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作为下学期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依据。我们发现通过课程改革,思政课的几门课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课率有明显提升,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在此过程,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重新提升的空间。

  四、通过教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五、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与其他专业课教学团队相比,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认为思政课重在理论传授,不需要实践能力。这种理念是不对的,当前,党和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2013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通知》,指出要多组织开展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社会考察、

  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非常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划拨的生均15元思政教育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教师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了赴湖南娄底新化、怀化芷江受降基地、安江农校等地,考察了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杨开慧纪念馆、黄兴故居、胡耀邦故居等德育基地,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团队中有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走进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儿;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团队教师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思政课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效果。此外,我们团队还经常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和考察,借鉴其他兄弟团队的建设良策,加强对外交流,扩展视野,增强团队竞争力。

篇十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P>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团队建设目录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一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三适应大学生时代特点的必要举措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三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的选拔机制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离不开教育培训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正文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团队建设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目的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人心不稳、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意义,端正思想认识;明确队伍主体地位职责,形成育人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不管是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形势,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薄弱环节以及大学生的新特点,都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一)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甚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冲击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也不例外。“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697,“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697。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把握这些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正确应对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由于现代通信技术和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697。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管理上,都有了新的要求。(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情况。“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

  弱环节”178。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三)适应大学生时代特点的必要举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属于“90后”的新一代,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另一方面,他们反对传统、叛逆,思想多元化、个性化,求新求异心理强烈,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加上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发展的要求,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把握当今大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创新培养方式和手段,以适应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加强这三支队伍的建设。(一)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具有领导决策能力的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决策领导层,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这支队伍的思想认识、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178。因此,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效能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9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得到重视,在科学的管理与强有力的领导之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建立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起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是一支特殊的教育队伍,其

  特殊性是由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自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于这支队伍的建设。

  1.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与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直接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强调理论素养。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必须彻底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否则根本不可能给学生讲好,何谈学生接受。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突出理论性,以理服人,要让学生明白,因为这门学科是科学、是真理,所以才需要学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不断钻研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完成培养大学生的使命。2.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当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存在着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脱节的现象。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将教学与科研分开对待,要么不搞科研,要么一味地科研,未能很好地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知识灌输”、“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情形,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应该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科研究的互动,将学科研究成果充分地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教师。3.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摒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三)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他们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与学生密切,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流动性比较大、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不够准确等。按照20XX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学生管理以及一些行政事务,繁杂的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的时间,影响了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辅导员队伍不够专业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推行“三化”建设,要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要从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实际出发,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他们适当倾斜,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其安心本职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需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选拔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的选拔机制优化选拔机制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的首要条件。选拔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选拔的长效机制,把大量品德高尚、专业精深的人才选拔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生命力和活力。1.明确选拔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特殊性,优化选拔机制必须坚持严格的标准。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政治立场不坚定,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经受不住不良思想的毒害和腐朽

  思想的侵蚀,那么危害的就不只是这支队伍,还包括受这支队伍影响的一大批青年大学生,而且对大学生的危害更大。其次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方面是通过理论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另一

  方面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通过自身的行为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最后必须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对的是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大学生,为了更加充分地将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互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

  2.探索多元化的选拔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选拔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高等院校应研究和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选拔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要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带来活力,竞争提高效率。高等院校要建立严格的考评淘汰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行聘任制,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进有出,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保障人才选拔的生机与活力;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离不开教育培训。加强适时、适地的培训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备环节;培训也离不开机制建设,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1.建立分层培训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具有层次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也要有层次性,切忌一刀切,一个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效果不显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培训缺乏针对性,千篇一律,因此,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丰富培训内容培训不仅仅是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而且也要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或研讨班,组织各种学习专题会、报告会、座谈会,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实践工作能力。3.将培训常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要将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准入门槛,未达到要求的不允许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岗位培训,定期和不间断地开展岗位培训,实现培训的常态化。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有了高效的管理,才能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能的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队伍的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一定要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管理为教育服务;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管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各种保障,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尤为必要。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考核也不同于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的是人的思想,思想的转化是缓慢的、长期的、隐形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也不是显性的,不能以功利的眼光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考核要将现实考核和长远考核相结合,量的考核和质的考核相结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的标准、形式和奖惩的措施,对这三支队伍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形式,避免一刀切。只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提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十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P>  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承担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有机融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二、总体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四个统”,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建设,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优秀教师、教学团队,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循序渐进,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

  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工作任务(一)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XX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文件要求,以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规定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为核心,加强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培养思政课程教学名师,把思政课打造成“金课”,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以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话、跟走为统领,以远大理想和特色共同理想教育为核心,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体系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进一步从认知到认同,入脑、入心,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目的。2、公共基础课程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科学合理拓展公共基础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内容所涉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时代性。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结合校史校情,开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

  素质、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创新创业意识以及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等公选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在美育教学中陶冶情操。

  (二)推进课程思政内容建设1、课程思政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求在课程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1学分课程要求至少确定5处“课程思政”融入点,2学分及以上课程要求至少确定10处“课程思政”融入点。3、完善教案与课件。课程教案与课件要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思政”元素,将其纳入教案与课件,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有机融入课程教学。4、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改的重要抓手。教材首选马工程重点教材。以统编教材为基础,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参考用书,帮助教师

  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推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1、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要贯穿课堂

  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例、作业论文各环节。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言传身教,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湛学术感染影响学生。

  2、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优化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4、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内容,用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培育教学团队1、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充分运用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教学比赛、社会实践研修等手段,增强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2、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通过教研讨论、集体备课、老教师传帮带、教案编写、观摩课公开课观摩等手段,讨论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总结课程开展的成效,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

  3、鼓励各学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活动。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精彩课堂”活动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教研教改项目,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教案或课件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不断增强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组织2-3次“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以提升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五)发挥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育项目的管理,明确建设任务。“课程思政”课程要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大纲制定、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教学模式改、课程考核评价改、教学案例库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可供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成果。四、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由基础课部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为成员的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工作领

  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教研室主任为本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教研活动、督促教师完成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及时总结经验。教学督导加强检查指导,保证建设质量,重点检查授课过程与效果,把“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加强当面反馈,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加以引导和指导。

  2.支持保障。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浓厚氛围;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教师正确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列入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指标体系。

篇十三: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探索

  作者:张敏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6期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从四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培养培训,优化团队结构;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教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32-02

  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是关键[1]。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探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以供探讨。

  一、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主要采取经常性开展团队学习活动来加强。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全体学生不上课,全体教师开展政治学习。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定其为团队学习日。在这半天里,我们团队既安排了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理论、上级颁布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师德师风规范、教育教师的规律法规等。

  团队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有: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等。集体备课的活动内容包括:学情分析,学校学生在思政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认真领会统编思政课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分析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分析,每个专业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每个教学单元的重难点各异,故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统一组织听课、集体探讨听课心得,并提出教学建议和意见,让思政课教师觉得教学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集体的“团队作战”。从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通过培养培训,优化团队结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2]。思政课教学团队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来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可以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学位、职称晋升等多种途径,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笔者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经费,以及培养计划,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以提高自身素质。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自身也根据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文件精神,制定了自己的培养计划。近三年来,派出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每年平均在二十人次左右,基本上实现人均一次。先后有十余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有三位骨干教师参加湖南省高校工委党校的骨干教师培训;有七位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有十余位教师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等。

  我们十分注重思政课教学团队教师自身的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一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两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另有两位教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加强教师职称的晋升,近三年,团队中有三位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四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两位助教晋升为讲师。这样一来,使得团队的职称结构更为优化。目前我们团队共有成员3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16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其余为讲师和政工师。团队中博士3人(2人在读),21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无论在学历,还是职称结构上,整体比较合理[3]。

  三、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思政课是一个课程体系,由几门课程组成,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是提高团队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从2005年起,一直不断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新方向。近年来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在不违背教材精神的前提下,将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若干教学专题,实施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出版了专题辅导教材2部,师生使用后反响较好;第二,授课方式的改革:由过去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现改为几个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每个教师负责其中一个或两个专题,采用专业班级间轮流授课的方式;第三,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由思政课兼职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承担,与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公益、德育基地考察等。

  每学期末,我们团队都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关于课程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作为下学期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依据。我们发现通过课程改革,思政课的几门课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课率有明显提升,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在此过程,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重新提升的空间。

  四、通过教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

  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必须通过经常性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以提高团队科研能力。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通常是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以研促教。如上所说,我们开展了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改效果。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团队教师在完成专题教学改革之余,更是用心深入地钻研专题教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完成了专题教学研究的四个课题(包括省级和校级),公开发表了专题教学研究论文18篇,出版了专题辅导书2部,并由此获得教学成果奖。

  思政课教学团队应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开展科学研究。我们成立了“新媒体育人机制”科研创新团队,根据新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等)的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9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时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深入了解。我们团队共同完成了教育部研究课题——“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分别于2012、2013年在湖南省12所高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网络使用跟踪调查研究,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众多新特征,为大学生的网络问题研究提高了客观有效的数据。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专著一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公开发表了研究论文17篇,获得教育部优秀研究课题称号。此外,针对微信这一新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团队申请立项了一个新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微信的使用现状、微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运用微信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演技也。该项目正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研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与其他专业课教学团队相比,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认为思政课重在理论传授,不需要实践能力。这种理念是不对的,当前,党和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2013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通知》,指出要多组织开展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的社会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笔者所在思政课教学团队非常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划拨的生均15元思政教育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教师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了赴湖南娄底新化、怀化芷江受降基地、安江农校等地,考察了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杨开慧纪念馆、黄兴故居、胡耀邦故居等德育基地,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团队中有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走进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儿;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团队教师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思政课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效果。此外,我们团队还经常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和考察,借鉴其他兄弟团队的建设良策,加强对外交流,扩展视野,增强团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EB/OL].[2008-09-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

  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

  19].http://edu.people.com.cn/n/2015/0119/c1006-26412100.html.

  [3]张敏.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篇十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P>  附件3:

  **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申报书

  学院名称: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盖章)年月日

  **大学教务处2021年7月制

  填写要求

  1.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院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WORD文档格式,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但应注意整体美观,便于阅读。

  3.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4.申报书内容格式编排应规范,A4纸单面打印并左侧装订成册。5.所需签字之处,必须由相应人员亲笔签名

  一、团队基本情况

  1-1负责人情况姓名

  学历/学位职称/职务

  出生年月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手机

  性别政治面貌

  已获得的校级及以上的荣誉奖励、已完成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

  1-2成员情况团队人数(含负责人)序号姓名年龄

  ,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

  职称/职务

  政治面貌

  团队建设中承担的任务及分工

  二、团队建设基础

  2-1团队基本情况本团队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团队成员获得的教科研成果和荣誉等。

  2-2团队课程思政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取得成效主要从课程师资、课程特点以及团队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统计表

  教育方法课程名称授课教师课程育德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

  和载体途径

  四、团队建设方案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具体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包括建设目标、建设机制、建设措施、预期成果等。

  五、学院意见

  学院公章:

  六、学校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4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