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常见的碱教材分析14篇

时间:2022-11-30 20:35:06 来源:文池范文网

常见的碱教材分析14篇常见的碱教材分析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碱教材分析14篇,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碱教材分析14篇

篇一:常见的碱教材分析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完善学生们对酸、碱、盐的看法,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归纳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硫酸、盐酸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酸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远离的学习态度。3.重点、难点:重点: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难点:酸的性质,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另外结合多媒体辅助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会应用。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通过日常常见酸的举例(如胃酸中含盐酸,酸雨中含硝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已学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往往想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甚至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自学学案,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构建的方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由已知到未知,通过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身边物质的学习体系的教学活动。在教

  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重点、难点、方法,并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同时从学生活动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双边活动。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硫酸和盐酸的认识,实验探究酸的性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先介绍一下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来探究,学生交流讨论来得出这一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方案如下:

  ①课前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激发学习动机。②通过实验树立对硫酸和盐酸的认识,探究酸性质,循序渐进,分析归纳,总结。③通过例题的讲评,引导学生质疑,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学生的思维。④应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实施双边互动,提高学习效益。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让学生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化学课中,你接触或听说过哪些酸?请你列举出你在化学课

  上和生活中所接触的酸。由此开始引导学生建立对酸的初步认识。第二环节:重视实验,体验探究1.硫酸和盐酸的认识

  (1)展示盐酸和硫酸,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学生活动1:这个实验采用微型试验也是有效的,强调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我们生活中物品,如纸片、布等接触到浓硫酸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讨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

  过渡:我们实验中和生活中经常用的稀硫酸、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

  (3)浓硫酸的稀释:教师提示:比较浓硫酸与水的密度,回忆浓硫酸溶于水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演示:a.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b。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观察实验效果.归纳: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

  倒进浓硫酸里。2。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学生活动2:把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盐酸和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归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2)与活泼金属反应:学生活动3: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归纳: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结论,很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难点,并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描述所发生的现象。第三环节:布置作业,加深理解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巩固新知课堂小结: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酸的共同的性质?学生总结。①盐酸、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③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④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同时让学生总结出用途,也复习了酸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硫酸(H2SO4):常用于蓄电池中盐酸(HCl):常存在于人的胃液硝酸(HNO3):常存在于酸雨中二、盐酸与硫酸的认识:三、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二:常见的碱教材分析

  专题16常见的碱

  一.选择题

  1.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溶液呈(

  A.酸性

  B.碱性

  )

  C.中性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因为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

  溶液呈碱性。

  故选:B。

  2.

  (2020•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

  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

  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

  变色,故选项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

  误。

  D、浓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易潮解的是(

  A.碳酸钙

  B.纯碱

  )

  C.烧碱

  D.生石灰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没有吸水性,在空气中不会潮解,不合题意;

  B.纯碱没有吸水性,在空气中不会潮解,不合题意;

  C.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符合题意;

  D.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发生变质,不合题意。

  故选:C。

  4.

  (2020•上海)在100mL5%的硫酸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关说

  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有沉淀生成

  B.溶液最终呈黄色

  C.只发生两个反应

  D.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

  【答案】D

  【解析】A、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

  水,若硫酸过量,是不会有沉淀生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若氧化铁过量,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

  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铁可能完全被消耗,液最终可能显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一定只发生两个反应,可能发生了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能与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

  钠三个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

  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不论发生了上述几个反应,溶液

  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

  用钛制人造骨骼B.

  C.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

  用氢氧化钠生产肥皂

  D.

  熟石灰改良碱

  性土壤

  【答案】B

  【解析】A、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应用钛合金制人造骨骼,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可用于生产肥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酸可用于铅蓄电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

  (2020•吉林)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

  固体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和水,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

  选项说法正确。

  C、Ba(OH)2溶液与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钡

  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产生氨味的是(NH4)2SO4固体,

  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哪种性质(

  A.白色固体

  B.吸水性

  C.腐蚀性

  D.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干燥剂。

  故选:B。

  )

  8.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A.纯碱

  )

  B.小苏打

  C.熟石灰

  D.烧碱

  【答案】D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合题意;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不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符合题意。

  故选:D。

  9.

  (2020•广东)将20gKOH加入100g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

  )

  ﹣

  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向该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

  ﹣

  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K+可知,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常见的碱教材分析14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