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精选推荐】

时间:2022-11-29 08:25: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摘要:本文通过三个国内国际的具体事例去分析和讨论近几年来我国乃至国际商品经济市场上存在的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本文通过三个国内国际的具体事例去分析和讨论近几年来我国乃至国际商品经济市场上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案例参考与选择以各大主流新闻媒体报告为主。对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是本文的侧重点,并就问题本身及发展提出了一些防范性措施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化,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完善亟待解决。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保障

  毒血旺

  毒黄瓜

  塑化剂

  一、背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与百姓生活、国家安定最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近些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常常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以其特殊的意义成为了2009年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每一个中国人来讨论思考,也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和探讨,并期望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食品安全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新闻媒体报导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常常让我们惊恐不已,前些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产生了大头娃娃,而三聚氰胺事件,害了中国多少婴幼儿得上结石,近期的又有染色馒头,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还有红薯粉条使用墨汁,毒豆芽,“牛肉膏”,更有现在愈演愈烈的塑化剂问题,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而这些事件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也是越来越让人们触目惊心。农药、激素,兽药大量使用,添加剂误用、滥用,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为使大米、饼干增亮而使用矿物油;用致癌的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的口感使用“吊白块”;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各种普通人不知名的化学剂品??

  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达379起,中毒12876人,死亡323人;2008年,为437起,中毒13325人,死亡152人。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发人深省!

  二、案例分析讨论

  我们小组进行的本次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从近两年来的几例典型案例入手,并分析讨论相关案例的危害、背景及原因,最后根据我们的能力和所能掌握的相关知识及思维能力,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案例一:重庆毒血旺事件

  (1)、案例

  今年3月17号就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一家血旺加工厂里,工商局执法突击检查,在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里发现5000多公斤经过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毒血旺。据当事人解释这个工厂每天都会有这么多的血旺被销售出去,可以想象每天有多少人受着毒血旺的侵害。

  福尔马林是明令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保存生物标本或者用于农作物的消毒等等,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世界卫生组织定性它为致癌或致畸物质。黑心的老板拿人们的健康当儿戏,简直无法无天当,当然在法律的大网下罪者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2)原因分析

  首先,因为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新鲜的食物不能保存太久,经过加工食物可以变得更加美味保存得更久。于是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比如食品的味道口感以及外观,于是驱使商家改变食物的的这些性状以及外观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而食品添加剂品种繁多,不胜枚举,消费者无法判定那一种添加剂是不可食用的或者对人体是有害的。比如在血旺中加入福尔马林来使外观更加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来提高虚假的蛋白含量。另外,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用一些非法手段,钻法律的空子,不视法律的存在。而相关法律不是很全面,于是造成了这种现状,导致在是食品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二,我国食品法律起步较晚,问题较多,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以至于不法商家可以钻法律的空子来青海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第三,相关法律部门对这些法律的宣传不够到位没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广大人民对这些法律法规不够了解。第四,没有发动人民的力量,在群众中肯定有人之大,这些事情如果他们能够向相关部门反映这些情况,那么像太旺塑化剂这样持续三十多年的问题就不会这样深入的影响到人民生活了。

  案例二:毒黄瓜事件

  (1)案例

  2011年5月中旬,毒黄瓜引起的疫病从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且疫情迅速大面积的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宣称:“此次病症的暴发很不一般,发展速度快,受感染成年人数量高。而不是一般的高危人群比如小孩或老年人等。”

  5月中旬,德国发生因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而死亡的病例。德国汉堡卫生机构一度称病菌源头为产自西班牙的“毒黄瓜”,后来否认了这一判断。目前这场疫情已导致德国30人死亡,近3000人感染入院。疫情已经扩散到欧美十多个国家。疫情引起一些德国民众的恐慌,德国专家建议民众要勤洗手,并且避免食用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以及生的沙拉拼盘。为了阻止病毒的传播,医院、企业和学校食堂等一些集中用餐的地方,都取消了生菜沙拉。德国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宣布,德国已确认受污染的豆芽才是本次大规模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病菌真正来源。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部门怀疑该州于尔岑的一家农场出产的生豆芽是这波疫情的来源。据调查,感染的患者中有十七人曾经在吕贝克一家叫土豆窖的餐馆用餐,相同的是这些顾客都点了含豆芽的生菜色拉,这家餐馆的豆芽就来自上述农场。

  虽然病症主要发生在德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已经扩散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英国媒体称目前已经有两名英国人被诊断出也受到毒黄瓜感染。此外,英国的一所小学校也发现了十五例受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控,据报道,目前已接到二百一十四起溶血性尿毒症病例通报。

  这场大肠杆菌疫情的疫情给欧洲的农业造成严重打击,德国以及西班牙等国的农户受到严重损失,整个欧洲也由于遭到很多国家禁止进口蔬菜而陷入一片愁云。

  西班牙作为欧洲的菜园,德、英及意大利餐桌上的绝大部分果蔬都来自西班牙。作为整个市场体系的受益者和责任者,在过去的一周里,由于“毒黄瓜”风波,果蔬订单一大半被撤回。由此造成西班牙每周损失高达2亿欧元,500多人失业,整个农产品出口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虽然西班牙要求德国赔偿因其政府的草率言行而蒙受的巨大损失经济损失,但国家或因“毒黄瓜”而蒙受损失,人却不能因“毒黄瓜”而损害健康。

  (2)原因分析

  其实“毒蔬菜”事件时有发生。回溯二十年间,“疯牛病”、“二噁英”、“口蹄疫”、“沙门氏菌”、“李斯特杆菌”等热门问题就会浮现到眼前。然而德国在还未完全摆脱“二噁英”污染蛋肉产品丑闻的情况下,又遭遇“毒黄瓜”这第二波食品污染的冲击,情何以堪。

  虽说欧盟号称拥有“天下第一”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是这次却未能“免疫”。“毒黄瓜”事件直接挑战了欧盟食品安全制度。在全球化的食品安全危机中,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在遭遇食品安全危机后,“维护本国利益”往往成为有关国家的主要诉求。可专家

  认为,在日渐“全球化”的食品安全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应投身于食品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机制化建设中。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相比而言,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较为完善且值得借鉴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

  第一,严把源头关,监管触角伸向产地。扩大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监管权力及职责,强调食品安全预防为主,将食品安全的隐患消灭在餐桌前。

  第二,重视流通环节,为每份食品“建档案”。收集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农药和肥料的种类和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

  第三,食品造假要出狠招重罚。如德国刑事诉讼外加巨额赔偿,法国卖过期食品立刻关门,韩国造毒食品10年内禁营业等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四,食品召回构筑最后屏障。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

  第五,完善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来保障。

  案例三:台湾塑化剂事件

  (1)案例

  据台湾《联合报》6月7日报道,彰化检方侦办塑化剂案已到尾声,依据岛内现有的“食品卫生管理法”,生产有毒塑化剂并供应给各行业的源头企业之一昱伸,其老板赖俊杰可能被求30年的最高刑期。赖俊杰供称,每月购买塑化剂约5吨,调制成黑心起云剂约50吨,卖给下游16家盘商,每月营业额约300万元(新台币,下同),获利一成。根据检方掌握的讯息,从2006年至今,赖俊杰制售含塑化剂的黑心起云剂、香酱,交易就超过200次。按次裁罚,每次最高可以罚款30万元。但是,昱伸成立于1994年,2006年之前的交易记录极少。

  目前,遭塑化剂污染的台湾产品已达近千种,人们几乎每天接触到的各种运动饮料、面包、蛋糕、果汁等,都难逃其害,连儿童药品、钙片都未能幸免。

  台湾各县市稽查贩卖商家近3万家,下架产品2万多项次。台湾食品药物管理机构已到四大连锁超商总公司查对所有五大类产品的证明文件,合计查核1710项。

  8日晚,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召集当局相关部门举行“因应塑化剂事件会议”,确定塑化剂事件的处理方针。此前,他已要求台湾行政主管部门研拟赔偿事宜。

  台湾一向以食品安全自豪,塑化剂风波犹如突如其来的重拳,让台湾人一时难以置信。人们希望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有迹象表明,塑化剂恐怕并非粥里唯一的老鼠屎。

  彰化县卫生局追查昱伸下游厂商时意外发现,好几家企业贩售的浓缩果酱“没有一样是用水果做的”,完全是化学香料与色素调制而成,知名连锁茶饮“鲜茶道”的4种浓缩果酱,也验不出果汁成分。还有多少不知名的化学药剂掺进了台湾食品,成了悬念。

  岛内舆论说,要重塑台湾食品的安全形象,如果只是抓几家黑心厂商,或食品厂商出面道个歉,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建立一套更严谨完善的认证检验制度,才是终结塑化剂事件最快速也最长治久安的方法。

  (2)原因分析

  塑化剂危机已然成为了台湾在岛内的食品危机的象征,对岛内消费者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同时也成了台湾国际形象危机,经过分析和相关信息,我们总结出以下原因。

  原因一:管制架构失效,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表示,最关键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多种,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目录”外的空白区域成为隐患滋生地。此外,包括DEHP在内被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的有78种。按照规定,对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采取的是“事后报备”的管理方法,“监管只是名义上的”。

  原因二:实验室检测体系漏洞

  在台湾,食品检测只参照“两表”:肯定性物质列表和否定性物质列表,至于不在“两表”中的物质,台湾“卫生署”的检测员通常不会注意。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例行检测的不足。”

  原因三:食品追溯制度不足

  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但是很遗憾,这个制度只局限于生鲜领域,且最近3年都是停滞的。”詹长权认为,继续完善食品追溯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四:

  “名优产品”抽检率过低

  台湾有关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确定“GMP微笑认证产品”(由台湾“经济部”评定的名优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詹长权认为:“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自觉的过度依赖是酿成此次大祸的重要原因。”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建议和方案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可以看到,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有的是值得我们借鉴和选择的,当然,很多已有食品安全保障通过进一步完善的。通过以上案例分析讨论及参考一些国家及地区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

  1、严把源头关

  (1)、多层次监管流程

  (2)、全程管控,确保食品安全

  从食品供应的源头开始,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供食用的牲畜如牛、羊、猪都会挂有识别标签,并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屠宰场还要保留这些牲畜的详细资料,并标定被宰杀牲畜的来源。如肉制品上市要携带“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包括食品标签、添加剂在内的各项指标要严格监控。

  2、重视流通环节

  3、食品造假要出狠招重罚

  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先进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都采用加大了惩罚力度来控制造假现象。如德国,刑事诉讼外加巨额赔偿;韩国,造毒食品10年内禁营业;法国,卖过期食品立刻关门;在巴西,生产未达标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如果是重犯,企业都将被处以与首次发现时数额相同的罚款,同时还要接受停产30天检查、没收不合格产品、收回已投放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处罚

  4、食品召回

  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即使并不算很严重的原因都得到清晰监管,对那些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公众也就更放心了。

  5、完善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来保障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食品安全风险也有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食品企业利益与政治体系的微妙关系使得安全食品供给的诉求仍然遥不可及,在

  11《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

  作者:吕

  方(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以股东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组织那里,公众健康永远不是一个首要的议题。”

  所以,应当把在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在中国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生活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国家正在制定及完善相法律法规。正在同国际接轨完善相关的标准以及法规。当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要发挥群众的作用,检举揭发身边的不法行为,为我们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因此,不仅要提升政府干预市场的能力和效率,同时也要给社会赋权,将社会力量培育为新公共性格局中重要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东涛,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

  刘东涛(华北煤炭医学院法律系,河北唐山063000)

  【2】吕

  方,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3】凡真.(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J】.中国保健食品,2004【4】杜海岚.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迫在眉睫[N].法制日报,2001.08.16参考媒体报道:

  【1】新华社报道

  【2】网易新闻

  【3】美联社新闻

  【4】东方财经频道

  《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

  作者:刘东涛(华北煤炭医学院法律系,河北唐山)

【对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 【精选推荐】】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