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6篇

时间:2022-11-24 12:55: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6篇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四在国际间的演进和对中国的意义由于未能正确认识到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单纯强调增长的理念未能在20世纪后期为国际社会带来预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6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6篇

篇一: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四在国际间的演进和对中国的意义由于未能正确认识到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单纯强调增长的理念未能在20世纪后期为国际社会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大量事实显示不少国家在拥有正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贫困问题却在累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growth其后更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growth的理念

  浅谈科学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的贫富差距加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整、国际金融危机及后危机时代对中国的冲突、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人民币的被动升值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显现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之后还就有哪些理论的跟进?这成为摆在中国领导人案头的必交的答卷。2009年11月15日、2010年9月16日两次,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际会议上谈到中国要实行“包容性增长”。国家的发展要求我们研究,怎样实行包容性增长、我们在增长中要包容些什么?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包容性增长;共享式增长;社会和谐;机会的不平等;结果的不平等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4月21日发布的数据,中国GDP总量为49089.82亿美元,2010年三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在GDP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经济及社会的增长,会不会步日本之后尘,中国领导人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包容性增长”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此外,中国GDP如果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

  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消费的比重偏低;在产业方面,重工业劳动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和社会相比较,社会领域发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种增长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均衡的增长,所以亚行当时就做了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2005年,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七八位知名学者一起参与研究。在中央政府将“构建和谐社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背景下,由林毅夫主编,庄巨忠、汤敏、林暾等学者编写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正式于2007年出版,该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所带来的问题及挑战,探讨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这本书出了英文版,当时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作者斟酌了很久,最后是用了‘共享式增长’这个词,实际上也有人翻译成“包容性增长”。也就是说,亚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实际上也是中国学者的结晶。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个理念。单纯地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三、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年中在两次国际公开场合阐述对“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这是对未来中国民生建设的宏图扩展,它不仅阐述了未来经济建设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还指导了未来的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我国正是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重要调整的时期,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将从依靠外需型转为内需性的经济增长。因此,胡锦涛主席强调:“应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增强抵御危机和风险能力;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旨在建立一个内需性的经济增长。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作为指标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包括教育、卫生、电力、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住房、人身安全等;包容性增长也包括无形的因素、观念和“感情”。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使社会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有共同的愿望。当一些社会成员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得到的,排斥和不包容就产生了。四、在国际间的演进和对中国的意义由于未能正确认识到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单纯强调增长的理念未能在20世纪后期为国际社会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大量事实显示不少国家在拥有正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贫困问题却在累积。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growth),其后更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growth)的理念。“对穷人友善的增

  长”关注穷人的收入和生活状况能否随经济增长而改善,而且这种改善既要满足绝对意义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对意义的标准。进入21世纪,由于意识到亚洲地区各国在普遍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和非收入不平等状况却在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亚洲开发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的理念。

  根据亚行的官方解释,“包容性增长”可以界定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这一界定将产生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背景(inpidualcircumstances)的不同,另一类是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inpidualefforts)的不同。这一分类使人们得以区分“机会的不平等”(inequalityinopportunities)与“结果的不平等”(inequalityinoutcomes)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机会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而结果的不平等除了一部分反映机会不平等外,还有一部分反映的是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的差异。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在政治军事遏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美国正在采取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试图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和规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对世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篇二: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发展(已发)(学术探索)

  周燕

  摘要:包容性增长和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在和谐发展中,要注意处理好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用稳妥的方式缓解和处理社会突出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等几个重要问题。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和谐发展

  一、和谐发展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发展,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内在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的、持续的、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和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因为:第一,包容性增长基本的内涵是一种公平、共享的增长,而公平、共享的增长有利于构建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总体的目标和利益上是一致的,都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中角色不相同,他们必然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产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如果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到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的公平性和共享性,可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社会的不同阶层都能够公平的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的层面上促进各社会阶层的理解和包容,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1

  第二,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让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将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有利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小康有余,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社会分配不公开始显现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说明我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峻。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拉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成员没有公平的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太大,既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经济增长的成果要能够公平的为社会成员所享有,这对于缩小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改善,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的平衡。这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完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和生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既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包容环境的保护、包容生态的改善,这将促进人们在发展中,更加自觉的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去维护和改善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四,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包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增长,作为一种包容不同地区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解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一点程度上积聚起来,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的矛盾、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的矛盾、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诸如拆迁、征地的矛盾、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

  2

  存在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激化,不仅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就是这一些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解,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还会影响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增长要包容社会大多数成员,让他们公平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要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要相互包容,实现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要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要相互包容。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缓解一些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在各个方面相互包容,和谐发展。二、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一,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资本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个人分配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人民的当家作主,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等等。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和谐,因为:1、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在早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成员收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极不公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度的矛盾和社会不和谐的问题;2、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制度,让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3、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剥削制度的基本消灭,既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4、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5、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既使社会主义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第二,社会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问题显

  3

  的更为突出和迫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思想,最终也要靠发展。所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矛盾激化,各种事件频发,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是很难发展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社会的动荡和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就从反面说明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发展从根本的目的上看,是要建设一个有利于人们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要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要有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要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要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第三,社会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前提,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没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只有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既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2、社会主义从本质上看,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的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出现的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两极分化。和谐发展,其基本的要求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避免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促进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三、和谐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包容性增长,实现社会公平共享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又科学发展,而且要和谐发展,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4

  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在发展中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在改革开发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处理得不是太好,在社会、环境、生态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的过度使用,能耗水平虽有下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地方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被破坏,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感受,影响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而且加剧了农副产品的供求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近一年来,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不仅有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还有土地,尤其是耕地被大量占用导致供求失衡的原因。要实现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注意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最严厉的土地保护政策,使各种土地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第二,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和谐社会建设也扎实推进,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我国目前社会并不完全和谐,还存在相当多的矛盾和问题,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在分配领域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导致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的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诱发其它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十二五”期间,要把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作为一个重点,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全社会的工资水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分配不公的问题,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通过收入分

  5

  配政策调整和完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用稳妥的方式缓解和处理社会突出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圆左右,世界上一些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圆以后,会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相对激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陷入所谓的“发展陷阱”。我国目前也存在诸如拆迁、征地中的矛盾、农村并村中的矛盾、城市管理中的矛盾等等。这样矛盾不仅比较突出,而且在一些地区到了相对激化的程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诱发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不能采取比较激烈的形式,进一步激化矛盾。一些地区之所以群体性事件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社会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为群众作想,多考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尽量把矛盾解决好,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上氛围。第四,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当前,失业人口在一定数量上的存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通过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织造一个“安全网”。参考文献: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

  6

  社,2007年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4、《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探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作者简介:周燕,昆明学院副教授(云南昆明,650200)

  7

篇三: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大家论道)

  编者的话

  世界经济在危机和调整中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世界范围内收入差距拉大,这在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和社会动荡中都有体现。因而推进世界经济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作为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新兴经济体,这方面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紧迫。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那么,如何认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内涵和意义?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本期“大家论道”,几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寻求“包容性”与“发展”的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表现为人们特别关注导致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看重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尽管公平与效率之争是一个古老话题,但有关经济增长目的或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等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然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关。国内的一些社会问题多少也与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参差不齐有关。有鉴于此,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这一话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按照通常的理解,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指实现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公正、共享、共容,倡导的是权利公平、规则公正、成果共享、利益共容。概言之,包容性发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的含义。

  发展应以人为本。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一个维度的含义。在此,“包容性”的基本含义在于非排他性,在于囊括所有的人,在于体现人人平等。用“包容性”来对发展加以限定,凸显了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种修正。它一方面强调发展的目标在于让社会中的每个人受益,另一方面强调受益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经济发展还须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在价值层面上,包容性发展所包含的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这一理念,表明了改进所有人的福利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作为一种引申,包容性发展还包含着每个人生来便具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之权利。换言之,“包容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它,发展的目的性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强调发展的长期目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当属包容性发展最为基本的含义。

  发展是每个人的事业。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二个维度的含义。尽管当下人们谈论包容性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其第一个维度的含义,但每个人对经济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同样是不能忽视的。福利的普遍改进是社会进步的目标,而福利改进又只能来自每个人的勤奋工作。人和人的能力不同、机遇各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大小之别。如果把包容性发展理解为可以少流汗多享受或可以坐享他人劳动成果,那就是误读。如果说人人拥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那么每个人同时必须承担为经济发展作出力所能及贡献的责任。权利和责任应该而且必须相称。提高发展包容性的过程,是一个更加看重个人对社会所负责任的过程。如果说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目标,那么其限定词就必须包括“按劳分配”和有劳动能力者“不劳动不得食”。

  实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三个维度的含义。人类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只有一个源泉,那就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意义上讲,与“包容性”相比,“发展”在排序上是优先的。对于一个相对落后且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国家,公众期待通过经济发展迅速改善生活福利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尤其应当注重经济发展。反过来看,当“包容性”得不到充分满足时,发展的条件或基础也会受到破坏甚至崩塌。因为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这里,包容性发展展示了这样一种理念:“包容性”与“发展”之间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

  关系。我们应当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中注重缓解不公平;在以公平为首要考虑的制度设计中注意不损害效率。

  纵观近20年来处于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世界,在经济实现了相对快速发展的同时,富国和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在许多国家内部,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情况也是如此。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经并正在引起一系列矛盾。目前已经有人将全球范围的收入分配不公列为未来几年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作为应对人类社会重大挑战的基本对策。这说明,人类在这方面的共识正在形成。

  (执笔:张宇燕)

  以体制创新支撑包容性发展

  常修泽

  包容性发展,是一个以共建共享为本质要求的现代发展体系。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发展,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在关系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从而以包容性体制创新支撑包容性发展。

  产权体制创新:

  包容“国有”与“民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在产权结构方面需要包容国有与民营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切实做到“两平一同”: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产权结构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应在面、点、线三个方面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在“面”上,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稳步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在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中不属于自然垄断业务的环节和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为民间资本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点”上,着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线”上,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国有金融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国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管体制。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传统观念,特别是破除“贵国有,贱民营”的思想。继续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创新:

  包容“国富”与“民富”

  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矛盾比较突出,应推进分配体制创新、促进公平分配。

  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两个同步”增长。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强化包容性发展理念,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实现“两个同步”增长。

  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针对分配结果不公平,应

  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突破收入分配的体制瓶颈。收入分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度体系,其中潜藏着诸多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如劳资关系问题、土地资源产权问题、垄断行业壁垒问题、个税体制问题、国资红利问题等。因此,需要超越收入分配,寻求收入分配改革的三个提升:一是由促进经济发展切入,逐步向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提升;二是由分配制度改革切入,逐步向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三是由财富创造和分配机制转型切入,逐步向政府和社会转型提升。

  可持续发展体制创新:

  包容“天”、“地”与“人”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不仅要提高即期发展的包容性,而且要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天”)、人的生存发展资源(“地”)和人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的完整体系。

  “天”:针对环境领域的产权缺失,应着手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包括环境产权界定、交易和保护制度。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建立包括碳排放权以及环境付费在内的机制,促进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

  “地”:针对资源领域存在的产权残缺,重点完善五项权能,即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水资源产权、海洋用益物权。同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价格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中的杠杆作用。

  “人”: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本体”。从提高发展包容性角度分析,应强调“人”的三层含义:横向上是“全体人”,纵向上是“多代人”,内核上是“多需人”。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包容“天”、“地”与“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包容“民生”与“公正”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我国发展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社会领域改革滞后有直接关系。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领域的重要体制创新,应按照中央的部署,尽快取得突破。

  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其一,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其二,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其三,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拓宽群众表达渠道,在此基础上建立协调利益关系机制和矛盾预防调解机制。其四,按照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挥财政对包容性发展的助推作用

  贾康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和系统工程,需要从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增进诚信友爱、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个方面着力。财政是党和政府履

  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方面,财政应当有所作为。

  助推民主法治。财政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是间接的,但实际意义非常重大。比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不仅要求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要求政府构建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化、民主化的理财制度。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预算资金应有完整性和透明度,财政信息方面应尽可能给公众一个可见的全景图和结构图。参与政府预决算决策过程的,不仅是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还应包括专家和群众。应建立健全听证会、舆论监督等专家和群众参与的规则与程序。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和推进财政法制化、民主化,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这是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发展包容性的一个重要贡献。

  维护公平正义。财政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促进建立体现公平竞争的制度。以税制改革为例,过去企业由政府投资建立,各级、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企业,并从自己的企业取得收入。不同的企业与各级、各地政府有亲疏之分,难以开展公平竞争。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企业不分大小、不论行政级别,都要依法纳税,该交国税的进国库,该交地方税的进地方库,税后的部分可以按产权规范自主决策进行分配,这样企业就能够进行公平竞争了。而随着财政组织收入方面改革的推进,企业的行政级别也应该淡化,最后发展到企业领导者由企业家市场来调节供求,从而形成企业和企业家都在市场上公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二是通过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对薄弱的领域或地区,比如“三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科技创新、养老保障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对于贫困家庭、下岗职工、丧失劳动能力者等困难群众,应给予必要救助。三是对于公权部门,推行真正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从理财方面消除以公权谋私利的土壤,并加强财政监督和公众监督,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诚信友爱。财政可以从支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促进改善社会道德体系两个方面来促进包容性发展所要求的诚信友爱。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方面,财税部门可以从个人、企业的纳税记录入手,促进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制度。财政部门应加大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机制创新促使社会诚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方面,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给予财力支持,并以开阔的思路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此来培育、增进人们的友爱、友善之心。

  激发创新活力。应通过创新财政制度来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比如,在目前五级政府架构下,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多,行政成本高,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在基层无法实现,致使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往往十分困难。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减少财政层级,进行扁平化改造,以财政层级的扁平化促进行政层级的扁平化。财政层级、行政层级的扁平化将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又如,深化税制改革有利于拓展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也有利于构建合理、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避免“土地财政”的尴尬。税制改革还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为微观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税费、支出、补贴等财政工具的组合运用,财政可以对生态环境治理、国土整治、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提供积极支持和有力引导。国际经验表明,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除了常规支出之外,采用税收调节,比如环境税和税式支出(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以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来实现的特殊财政支出)等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社会主体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实现机会均等的发展

  汤敏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基本含义是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做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并重,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成为制约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当前提高发展包容性乃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发现,一个国家在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初期,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后随着经济的逐步成熟,富余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完成后,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将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收入差距的扩大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因为具体分析就会发现,机会不均等是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个人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但城乡差别尚未彻底消除。比如,在教育这个影响人们一生的关键因素上,仍然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在企业发展方面,也存在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在金融支持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都面临着不同的待遇。而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等是静态的不平等;社会流动性低,社会利益结构固化,底层人群发展机会少,是比收入不均等更为严重的不平等。换言之,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更为公平的社会。如果能够保证机会与过程公平,那么其所造成的收入分配结果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如果做到了机会、过程的公平,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收入分化。

  目前我国出现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仇富心态、劳资冲突等,很多能从机会不均等中找到答案。

  这启示我们,强调机会均等,就抓住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关键,也抓住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核心问题。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要求收入分配差距处在合理范围内,因而要求实现机会均等的发展。而强调机会均等,就是要把政策的关注点放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上。应尽可能地使全体社会成员大体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面对相同的环境和规则。结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发挥。

  创造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坚决消除各种妨碍社会成员平等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全体社会成员更充分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当前,应努力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消除和防止垄断。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由市场失灵、制度缺陷等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与扭曲,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农村居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加大对“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这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当务之急。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国家扶贫标准大幅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比2009年提高了92%。相应的,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从2688万人扩大到1.28亿人。会议还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

  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期,财政应大幅度增加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给予特殊安排。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应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应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这些措施,不仅将大大缓解贫困程度和贫困规模,而且将对促进机会公平、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篇四: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语境中的时代命题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公平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人的发展。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却一直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起初,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不少人将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与实现人的发展划上等号,甚至将片面的物质积累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直至自然与社会不断发出“报复”的警告人们才恍然大悟,单纯的经济发展永远无法代替人类的发展。理论诞生:全球化语境中的“包容性发展”近年,随着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探索与努力,逐渐树立起这样的统一理念:其一: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在发展中处于最高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二,全球化语境中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国家中最大多数的人,因此参与发展的机会,发展内容的设想以及发展结果的享用应该更

  具包容性,这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更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时代命题。追根溯源,“包容性发展”命题的原型是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明确了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全面,即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同步发展。显而易见,两者都以“包容性”作定语,但在发展经济学的视阈下,“增长”与“发展”即指“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虽然有一定联系,却也有根本的区别。总体来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像产品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等;相比前者,“经济发展”除了包涵增长的内容,更多反映的是通过经济增长而达到的质的变化,像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包括生态的平衡、环境的保护、生活状况的改善、贫困落后的消除等经济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综上,包容性发展在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一种合理利用。从另一种层面说,这又是对世界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的真实投影,“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即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求是杂志,2011(11):5254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认识到这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

  家、某一个领域的特例现象,而是涉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立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已被紧紧拉入到全球化体系中。因此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已成为当今各国在进行国际合作时的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不仅强调本国发展的包容性,更关注本国的发展不能对他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在全球化编织的关系网中,每个国家无疑都是一个节点,而每个国家发展的动荡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发展的困难。——!>所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包容性发展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共同发展为特征,平等参与为手段,成果共享为目标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能源消耗、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等世界性难题的不断涌现,实现“包容性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达到共赢共利所必须秉承的基本精神,成为实现区域合作、共同繁荣的一致要求。所以“包容性发展”在15个博鳌亚洲论坛的备选主题中可以脱颖而出;而在2011年4月的中国海南,以“包容性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一经举行,更是以现实的热度、理论的深度以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契合博得世界学界认可。多维透析:中国发展中的“包容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性发展”和中国传统“和”文化“不谋而同”;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自身对“包容性发展”的践行将对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而践行的前提无疑要先对中国视野下的“包容性发展”做一个多维的透析,掌握其中国要义。“包容性发展”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关系到人本发展、转型发展以及和谐持续发展的发展新战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基本要义在于让地球上每个人拥有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让最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和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在中国语境下,“包容性发展”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从逻辑结构上看,其理论内核主要包含了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1.发展具有公平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说,而西方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注入了公平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永恒价值,是社会机体良性运行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准则。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理论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当中,“包容性发展”也不例外。实践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基础。在现实背景下,我们选择“包容性发展”正是出于一种实践理性的需求,而实践理性正是实践主体在进行改变外在客体使之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时的理性把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类,又总是生活在道德环境中,受

  到道德环境的持续影响,包容性发展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受道德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历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难点,在寻求两者平衡点的过程中,有过成绩,也出现过问题。回顾历史,我国曾陷入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误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从而造成很多老百姓不是没钱花就是有钱不敢花,而房价、看病、上学、就业、养老多方面的压力又都是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这些和民生建设息息相关的不良经济效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势必造成改革成果难以全民共享的局面,从而损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景,更加妨碍了对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而“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正是对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的纠偏。总体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和效率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从当初的“先富带动后富”到“科学发展观”再至如今包容性发展的过程看,这无疑投影了实践环境的变化与道德环境的理性诉求,更明确反映了人们从对结果公平的注重转移到对机会公平的强调。机会公平,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平等,这也是包容性发展所积极倡导的,虽然对包容性发展关注的对象与内容以及其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又或者是交叉学科的多重视角对其释义,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论核心却是一致认可的,即包容性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理性与道德基础

  之上的公平正义的发展。“凡受理性指导的人,它即以理性作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也即是他们为别人而追求的东西所以他们都公正、忠诚而高尚。”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1:184包容性发展正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理性指导。党的十七大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包容性发展”也,要求政府必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均等的机会来改善分配不公。因为在当今中国,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在阶层分化时,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的资源不等而导致的权利不等,由此形成了许多弱势人群;一方面,政治、文化资源与经济收入联姻趋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权利的优先又使得一些特权阶层比其他阶层更容易获取和垄断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一种恶性的“马太效应”。基于此,“包容性发展”才舍弃对改革成果公平分配这一更容易考察与区分的变量,转而要求发展过程的公平,因为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无论是通过制度政策的生成或是践行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如包容性发展之要求,从发展过程的公平化切入,实现机会公平、政策公平、环境公平,最终实现分配公平。2.发展过程全民参与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无疑,历

  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自人民的参与和实践。无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与创造发挥。总之,全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不竭动力。如前文所述,包容性发展是为了让改革成果全民分享,让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惠泽每一个公民。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全民参与的发展,发展成果最终的全民共享才真正具有公正性与合理性。所以包容性发展十分强调社会发展的全民参与,“换句话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人人有责的,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国民,都应该尽其所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去。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能够持续进步的基石。”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539这种说法的逻辑支撑是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代价之上,而这种代价也必然有人去承担,如果发展的成果理应由每个人分享,那么发展的代价也理应由每个人去支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与之相悖的情况,即本应由全民分享的成果却由一部分强势群体充分享用,而本应由全民支付的代价却由弱势群体过分承担。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解决这种背离的情况,不仅要求全民分享成果,还提倡全民共担责任。正如前文所言的公平之本意不仅仅是指人人普遍

  受益的价值目标,还包括人人都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这一现实要求。毫无疑问,全民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即使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也应该作为一种激励长期提倡,以杜绝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情况发生,这样经济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才更意义。否则,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依赖者”。以社会救助为例,社会救助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救助时也十分注意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着力开展“工作福利”,即要求受救助者为其接受的救助而进行工作,以避免“养懒汉”与“搭便车”的情况发生。客观地说,对于弱势群体和社会最低层的关注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因为弱势群体与社会最底层占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与其他群体和阶层相比,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愿望均不足。徐伟,章元,万广华.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学海,2011(4)所以增加对他们的投入,增强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可行能力便成了包容性发展的着力点,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全民参与的重要方面,否则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辉煌势必出现盲点。3.发展内容全面协调是“包容性发展”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它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联系与制约所构成,“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12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人们还必须妥善处理好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容性发展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即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不仅强调全体公民参与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特别重视发展过程与内容的协调性。显而易见的是,单一的gdp增长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价值会使很大一部分增长成果被发展受到的破坏抵消。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一种“包容性的发展”,就是因为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却呈现一种非平衡状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改革成果全民共享信心的减退,2007年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甚至指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包容性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一定是一种全面协调的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增长之上。“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容性发展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方式,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向德平.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中国

  社会政策建构的启示.社会科学,2012(1)7074换而言之,:“包容性发展”希望实现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内在协调的状态。之所以要强调发展的协调特征,是因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所谓“包容性发展”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张梦涛.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理论探索,2011(1)12从发展的真正内涵考虑,整个社会的进步才是发展的:9最终目标。况且,很多事实说明,社会发展的滞后也会影响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上长足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积累却没能充分发展社会事业,而将社会事业的改革纳入正确模式的进程也一直在探索中进行,从而导致社会事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反而趋利势头愈演愈烈。一些本该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像学校、医院反而变成了追逐利润的赢利机器;本应以居住为第一功能的住房却成了投资牟利的手段„„这些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使中国经济难以实现由投资拉动向与提升消费拉动并驾齐驱的转变,由此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果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来说也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4.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人是发展的

  前提,更是发展的目的。“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从事发展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应当也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即要使参与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不断进步的社会机体中获得实惠和利益,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邱耕田,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学习与探索,2011(1):5357过去我们曾单纯地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会实现人人普遍受益。但是,30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明显改善,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贫困群体,这些人由于各种社会资源的严重贫乏以及获取渠道的相对狭窄沦为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格格不入”。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包容性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革成果人人共享,无论是要求发展进程的全民性,还是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又或是强调发展进程公平正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总之,包容性发展设想的一切内容都需要通过全民分享表现出来,否则发展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因此,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包容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包容性发展”就是成果共享,虽然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在包容性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一种实践诉求,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那么,在包容性发展所包含的众多内容里,全民共享主要是指哪方面的内容呢?“包容性,从

  结果上看,主要强调的是分配上的公平性、共享性,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单单从发展结果上进行诠释,包容性发展便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而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国民收入分配上的合理性。”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7目前,弱势群体是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主要群体,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合理性要求,我们需要增加对弱势群体人力资本的注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与社会资本,拓宽他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渠道,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尊严,缩小与人们的贫富差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才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全民共享并不是提倡回到平均主义的年代,而是要合理调整人们的社会贡献与合法收入之间的对称性。因为具有对称性的收入差距,不仅会受到各阶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还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总之,要做到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必须实现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所以我们需要能够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发展机会,并且能够让人们公平地获得这些机会从而参与进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这与前文所述的内容是连贯的,也由此可见包容性发展理论在逻辑进程上的内在一致性。中国要义: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回顾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因缺少包容性而充满了矛盾,国际上,世界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充满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压榨与经济剥削;转向国内,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却是区域间、群体间差距的不断扩大,“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73。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与不平等的出现是同步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是中国发展的要义。为了使最大多数人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就必须杜绝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人利益的非包容性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发展才具有终极意义。所以,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必须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取向,明白“包容性发展”并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更不能与“容忍”混为一谈,无限度的包容必定招致公平的失衡。由于过去非包容性的发展,加之制度的缺陷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错位,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关系上的对立甚至仇视。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4)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把“蛋糕”做大而容忍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其时代的无奈与合理性,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包容性

  发展的话;那么,随着“蛋糕”越做越大,而能分到“蛋糕”的人却并未像当初承诺那样是最大多数的人,这无疑就破坏了包容性发展的最终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包容性发展的主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群体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利益矛盾。然而,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是“包容性发展”的诞生,都意味着社会并不提倡无限度的包容发展,对于这些危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利益矛盾不能任其深化,否则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利益型矛盾就有可能演变成更具对抗性的价值型矛盾。为此,我们必须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来对待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包容性问题。其次,在中国现实语境下,要更为有效的践行包容性发展,就必须立足民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障。正如前文所言,在“蛋糕”越做越大之后,就要处理好“蛋糕”的分配问题,目前贫富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着力改善分配关系,优化居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截断财富占有两极化的源头。二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围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时,这也是全民参与发展的前提。试想,当个人生存尚成问题的状态下,人们又如何有信心与兴致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相反,只有衣食住行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获得保障后,人们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发展里。三要建立包容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在阶层分化的过

  程中,出现了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发展的信心和发展自身的稳定与包容性。赵登辉,林康,王旭.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11(9)因此必须建立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以满足不同阶层特别是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的利益诉求,引导其合理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最后要建立包容性的服务机制。无疑,我国政府正由单纯注重gdp增长转向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必须将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核心职能,适当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确保全民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最后,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包容性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实现前面两点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否则必然落入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将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和原则。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公平正义无从谈起,人们为了生存必然将整个社会拉入混乱矛盾之中,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首要前提,那就只会有贫困贫穷的普遍化,只会有为争夺生活必需品的陈腐污浊,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也只能因为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而落入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无疑,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脱离人的发展永远无法解答“斯芬克斯”之谜。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飞速转型与深刻变迁,发

  展中的各种“瓶颈”在各个国家中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语境下恰当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世界大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人的发展主体地位,成了各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做出的关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讲话恰恰也切中了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实质:发展的包容性不强。而“包容性发展”重要理论的诞生又反过来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包容性”是属于当今时代的一个崭新命题,必将成为我国在面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挑战时所必须秉承与坚持的发展新理念与新模式。

篇五: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作者:曾铮时间:2011-04-27浏览次数:299次

  2010年,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提出,要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之后,这一词汇立刻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和媒体热炒的焦点,体现出我国对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期许。最近召开的“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更是将主题设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区域内以及全球经济共享发展的愿景。

  一、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内涵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质上来说,包容性发展概念是一个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嬗变。因此,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诸多模糊的地方。但是,就现在人们对包容性发展的认识而言,必须对两个层面的问题有正确理解。首先,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不是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其实质包含两个层面:从公平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提倡的是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从效率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则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战略实施覆盖的范围出发,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其内涵不仅包括一国国内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更包括了全球不同地域的个体享有平等的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二、为什么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对于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对外经济发展,实现内外包容性发展应该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首先,实现国内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方针,实施了非平衡发展战略,通过战略性产业政策使生产要素向出口部门集聚,快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沿海开放战略,加速释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潜力,由此创造了三十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奇迹”。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开始逐步突显出许多负面问题,比如收入分配格局失重、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区域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层出不穷,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特征。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一些学者认为,支撑我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技术后发红利”以及“体制变革红利”等正面因素正在衰退和消失,按照现有研究所表明的经济发展现实规律,人均GDP刚刚超过4000美元的我国很有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由此,如何从非平衡和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包容性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其次,实现对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核心。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我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16.9%,与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4个百分点,我国与美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两个“极点”。虽然我国经济的人均相对总量还远远不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但是巨大的绝对经济规模使得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经济影响力开始逐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能够轻松享受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斯密增长”,但是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参与

  到全球化进程中来,我国要保留现有的“分工存量”都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创造新的生产份额了。可以预见,我国在仍然没有进入富裕国家行列的情况下将担负更多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责任,如何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分享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主导实现包容性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实现我国内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针对我国现实面临的内外问题,以包容性发展作为战略导向,应该从多个层次改变过去的内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多个层次实现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内经济包容性发展要实现三类发展,即个人公平发展、部门协调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

  第一,实现个人公平发展,即实现个人同等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和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要素报酬机制;并大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社保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则要从长远出发,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地更好加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就业和人的自我实现。第二,实现经济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即建立合乎要素结构和持续性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正确处理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工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同时,大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形成结构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快攀升全球产业链,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实现地区平衡发展,即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机会均等和经济差距缩小。首先,要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同时,要逐步缩小不

  同地区居民所享受的公共产品的差距,实现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控制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协调。

  对外经济包容性发展则要实现四类发展,即与发达国家共赢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发展、与资源型国家互补发展、与贫困国家对接发展。第一,要调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继续实现共赢发展。随着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持续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扩大出口”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现行的贸易分工关系和经济交往方式都难以持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实现和发达国家的共赢发展,就必须加强在技术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分工,通过扩大从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口和加快形成国际技术联盟,构建新的互利发展模式。第二,要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开展紧密合作,实现协调发展。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新兴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量中的比重将突破一半,达到52%。我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上具有某些类似的特征,这就要求必须双方加强协作,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模式,并加强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构筑协调发展的经济关系。第三,要加快与资源型国家形成互补经济关系的长效机制,实现互补发展。从长期来看,全球资源短缺现象将成为常态,资源型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将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我国要逐步推进与资源型国家建立资源供应的长效机制,并加快“走出去”开发资源的步伐,最终形成与资源型国家的互补发展。第四,要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实现与贫困国家的对接发展。要积极推进对外援助,并帮助贫困国家加强经济能力建设,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以此为基础加快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商品出口;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与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贫困国家之间的对接发展。

  来源:长策智库[关闭][收藏][打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篇六: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经济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

  朱宏伟;米月新;汪雪阳

  【摘要】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增长的后果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研究的两大重要主题,包容性增长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的创新,本质上可理解为协调的、共享的、普惠式的增长.文章对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概念和内涵,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实现的路径以及包容性增长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指出这些研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展望.%Thedefinitionofinclusivegrowthinnovatestheconceptoftraditionaleconomicgrowth.Itim-pliessustainableandinclusivegrowthofeconomy.Thepaperexpoundsthebackground,definition,connota-tion,importanceofinclusivegrowth,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solvingtheproblemsandgiveperspectivesoffutureresearchconcerninginclusivegrowth.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01

  【总页数】5页(P65-69)

  【关键词】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公平

  【作者】朱宏伟;米月新;汪雪阳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2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种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但又发人深省,有学者认为这是国家经济不公平的非共享型的增长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性。[1]我国现阶段非均衡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既要保持经济适度的增长,同时还要促进民生的改善,应该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适的发展战略。伴随着人类对贫困认识的加深,包容性增长这一崭新的经济增长理念开始被提出、被关注,这一理念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机会的平等,要对公平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机会,并保证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获得最基本的经济福利。[2]国内外学者对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作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Conceicao、Gibson等认为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涵盖所有国家的全部公民在内的经济发展过程。[3]Chatterjee认为经济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减少贫困和社会排斥的过程,强调经济包容性增长是“机会均等的增长”。[4]AbhijitMukhopadhyay认为包容性增长可以与“广泛基础的增长”、“共享式增长”、“益贫式增长”替换使用,包容性增长有利于快速和持续的减贫,它能够促使民众共同投身于经济增长并且能够从中受益。[5]王新建、唐灵魁认为包容性增长虽然仅仅是作为经济学概念提出的,但实际上它的内涵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际就是对包容性增长的倡导和坚持。包容性增长的目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追求GDP的增长,还应该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并使资源环境得到保护。[6]

  杜志雄认为,通过对中国经济实际发展过程的探讨,可以将包容性增长看作为一种“普惠式的增长”,也就是致力于逐步使民众普遍过上富裕生活,实现公平分配。[7]刘松强调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获益。[8]白永秀和汝绪华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的增长、共享的增长、全面的增长、广泛的增长、安全的增长及平等的增长。[9-10]崔丽娜认为,对国家而言,包容性增长的目的是消除社会群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和裂隙,增加社会和谐,让所有个体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并在经济中分享发展成果;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走各自的和平发展道路,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11]杜志雄、肖卫东、詹琳认为当代经济增长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就是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机会平等,从而让增长成果能够真正惠及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7]臧萃妮认为包容性增长目的就是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均等机会,从而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可以参与经济发展并真正能够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得到更多的收益。[12]综上所述,包容性增长本质上可理解为协调的、共享的增长,它提出的意义就是要更加关注低收入阶层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程度。包容性增长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的创新,其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大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减少丰裕中的贫困这种现状的发生。包容性增长作为当今中国积极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李振军以包容性增长为出发点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他指出包容性增长理

  念实际上就是在普遍意义上惠及社会各阶层,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真正的平等参与经济增长和从经济增长成果获益。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机会平等,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中不合理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机会不平等。在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进行,需要保障民众在收入分配过程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参与。[13]臧萃妮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现在已经接近0.5,收入分配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为保持有效的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提供了可行之路。[12]覃洁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14]包容性增长从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包容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司嘉丽认为过去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而现在则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增长速度的减缓,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过度追求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消极后果。因此。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以全新的视角为发展定位,由此应运而生的包容性的绿色增长能够重新刺激全球的增长,另外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应该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15]胡柳从包容性增长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发现乡村旅游普遍面临分配不公正的问题。[16]我国很多的乡村,特别是民族村落,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民族风情独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有利于当地的真正脱贫。在贯彻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很多问题。包容性增长应注重公平。谢雅楠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应该更加关注公平问题,

  用包容性增长的思想指导缩小我国收入差距问题。[17]丁洁琼、彭鹏、杨静静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指导下对特困片区扶贫开发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有利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18]兰良平认为实施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发展路径,将有助于解决文山市集多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19]综上所述,包容性增长可以促进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利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胡洪彬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主要面临着观念落后、经济增长潜力不足、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和政府职能需要转变的问题。[20]刘琳娜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包容性增长面临的难题。第一,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国际多方共赢。第二,怎样正确分析和处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创新制度保障。[21]杜志雄、肖卫东、詹琳指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和经济等方面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弘扬包容性发展,存在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1.尽管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依照国际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中国的贫困人数仍很巨大。2.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收入不公现象日益严重。3.社会福利并未惠及全社会群体。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获益较少。[7]张国献指出要想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因素。而现在国内很多因素都对切实贯彻包容性增长不利。1.GDP崇拜。很多学者认为现今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崇尚所谓的“GDP主义”。政府部门认为国家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就是GDP的增加。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得政府为了增加政绩将大部分的财政收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忽略了更加与人民生活

  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2.两级分化严重。收入的不断增加并未惠及全社会各阶层人群,反而导致接受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机会的更加不公平。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越来越边缘化,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将会危害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制度制约。作为仍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制度的安排并非十分公平,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平缺乏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贯彻实施。[22]杜志雄、肖卫东、詹琳论述了包容性增长所蕴涵着的宏观经济层面的政策意义。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要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需加大教育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广大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劳动者提供发展提高的机会,由此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本。同时要提高制度、政策制定的平等性,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最后,要做到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都公平,完善社会安全或风险防控网,最大限度消除贫困,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7]他们还研究了包容性增长的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和分配型政策,稳定性政策和包容性政策。特别强调资源在全民中的优化分配,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前提,以价格机制为引导,努力构建运作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培训计划提高劳动力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通过宏观调控规避过度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危机等经济大动荡的发生。强调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合适的就业机会,坚持公平和机会平等,努力构建和谐的共享型社会。张国献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疏理和评述,并提出尚待深化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践路径,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政策与措施:1.坚持科学发展。2.实现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3.去GDP化。GDP崇拜的破除需要从高层解决。4.理顺分配机制。不科学的分配机制是贫富差距的催化剂。5.发展人力资源。适应社会的人才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切实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保证充分就业。6.增强政策引导。科学政策是包容性增长

  的增速器。7.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要加速构建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其成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保证。8.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22]覃洁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政策引导,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它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化产业转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状况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四是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网络及其他传播方式及时与公众沟通交流,保护公众的参与热情与合法权利。[14]中尾武彦认为要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公共财税制度,税收改革应做到:充足性,公平性,简单性,中立性,激励性和前瞻性。在处理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方面,应该重新划分他们的收入和支出范围,减少地方财政的压力。[23]罗敏提出“城市矿产”政策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推行包容性增长而发生改变的重要措施之一。她认为我国应该一方面学习其他发达国家“城市矿产”政策应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更要立足我国国情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利用“城市矿产”政策做指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型产业兴起,完善环保产业补贴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4]李中、周勤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研究了经济全球化、绝对贫困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5]此外,茶世凯研究了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26]纪江明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式。[27]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阶段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促进公平分配,从而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一致。现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未真正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和卫生、

  社会保障等部门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所以要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还有一些学者拓展了包容性增长的研究视角,比如王鸾凤、虞倩雯对湖北省金融发展、制度安排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包容性增长没有积极的影响,即使控制了产权、政治质量等制度指标和人均GDP增长等经济指标,金融总量的增加扩大了湖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金融质量的提高,即金融机构配置给非国有部门的信贷越多,越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和贫困率的下降。[28]从当代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包容性增长更有其深刻必然性与必要性。改革开放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成果并未真正惠及所有人,一些贫困、弱势群体并没有机会参与经济成果的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问题依然严峻: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均情况日益增强;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不平等的现状。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坚定地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缓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收入差距、非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坚持机会平等,扩大增长的共享性,坚持共享的公平性。“包容性增长”道路,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时期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命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包容性增长提出的背景,概念和内涵,意义,存在的问题,包容性增长的对策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但是由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提出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定量分析较少。以后应结合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学成果分享等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应

  加强包容性增长的测度研究,加强包容性增长的比较研究,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包容

  性增长的研究。

  【相关文献】

  [1]权衡.消除分配不公实现真正的中国经济奇迹[J].探索与争鸣,2010(9):3-6.[2]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102-104.[3]CONCEICAO,GIBSON,HEITOR,etal.KnowledgeforIn⁃clusiveDevelopment:theChallengeofGloballyIntegratedLearningandImplicationsfor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01(1):1-29.[4]CHATTERJEE.PovertyReductionStrategies—LessonsfromtheAsianandPacificRegiononInclusiveDevelop⁃ment[J].AsianDevelopmentReview,2005(1):12-24.[5]ABHIJIT.InclusiveGrowth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India[J].EuropeanJournalofSocialSciences,2011(24):144.[6]王新建,唐灵魁.“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1,24(1):26-31.[7]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0):41-52.[8]刘松.“包容性增长”之辨[J].科学管理研究,2010(6):15-18.[9]白永秀.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2):5-8.[10]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2011(1):13-20..[11]崔丽娜,李西泽.当代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应对初探[J].学术探索,2013(1):3842.[12]臧萃妮.包容性增长下收入分配研究[D].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12.[13]李振军.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J].学术交流,2013(12):8083.[14]覃洁.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J].管理探索,2014(5):18-19.[15]司嘉丽.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N].社会科学报,2013-11-21(002).[16]胡柳.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14.[17]谢雅楠.包容性增长应注重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4-03-23(007).[18]丁洁琼,彭鹏,杨静静.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的特困片区扶贫开发研究——以罗霄山片区炎陵县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1):26-28.[19]兰良平.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探析——以文山市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2):26-28.[20]胡洪彬.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困境与路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82-85.

  [21]刘琳娜.论包容性发展的政治建设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93-96.[22]张国献.当前国内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11(6):56-60.[23]中尾武彦.改革公共财政实现包容性增长[J].中国发展观察,2014(4):38-39.[24]罗敏.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城市矿产”政策解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5]李中,周勤.全球化、绝对贫困与包容性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证据[J].亚太经济,2014(1):3-10.[26]茶世凯.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27]纪江明.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14-01-15(011).[28]王鸾凤,虞倩雯.金融发展、制度安排与包容性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湖北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4(41):122-129.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6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