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15篇

时间:2022-11-24 10:5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15篇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南合作和临夏市区的调研分析  陈萍;彭文成;田双亮;樊胜利【摘要】知识信息传播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15篇,供大家参考。

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15篇

篇一: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南合作和临夏市区的调研分析

  陈萍;彭文成;田双亮;樊胜利【摘要】知识信息传播效率及效果与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受众的文化素质等关系密切;具体就某一地区而言,与地方政府的引导、宣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不可分.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为代表,以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了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因素,统计分析了当地知识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期刊名称】《图书与情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39-43,130)【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作者】陈萍;彭文成;田双亮;樊胜利【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

  知识信息传播是指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介,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收到预期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知识传播至少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行为[1]。上述几方面的结合往往借助于知识识别、知识转移、吸收调整与内化创新四个环节体现出来。换言之,就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传播而言,既需要民众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群体的交流,以及政府的宣传和引导等,也需要网络、电视、广播等载体的作用,以及知识信息接受方的聆听、反应及理解能力,这个能力高低与受众的受教育程度直接有关。邬卫华等人通过对内蒙古银号乡和十二连城乡的调研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村民知识认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对图书馆的需求影响不大,因此,国家对知识公共物品的供应应以人口规模与分布状况为依据[2]。林晓华通过对全国主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问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思想观念主要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电视广播为主的电子媒介在少数民族农村占有强势地位,因此他建议加大电视广播中的涉农信息含量[3]。孙红立等通过对垦利县农户的调查,从农户认识、可获得途径和农户获得程度三个方面研究了农业科技信息扩散吸纳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信息扩散吸纳的运行模式[4]。罗菊芳等人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特征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大众传播在西部民族地区须以多元的形式向多民族、多文化背景和多地区的受众跨地域传播,并对西部民族的地区信息传播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相关对策[5]。剡根会通过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经济和硬件原因外,受教育程度、信息素养和媒介的低效率也是影响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建议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去促进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6]。结合已有文献,考虑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以及调研的可行性等因素,我们选取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开展

  了实地调研,目的是借助于本次调研活动,一方面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目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统计和总结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知识信息传播的各类因素,从实际出发寻求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探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2013年8月,调查组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就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设计了调查问卷,总计发放问卷230份,回收196份,实际有效问卷196份。为保证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发放问卷涉及了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收入及不同年龄段的各类人群。其中,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的临夏市区发放问卷70份,回收51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45份。在临夏市区主要选择行政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了调研(占70.59%),回族为43.14%;合作市及周边地区的被调研对象均为藏族,以从事农牧业为生的人群为主(占62.07%),其他从业人员以工薪阶层为主(占17.93%)。民族成分所占比重与这两个地区分别为回族自治州和藏族自治州的事实相吻合。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见表1)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临夏市区的被调查群体以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班族为主,相应地对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有特定要求,收入水平符合行政事业单位核定的工薪标准;而合作市的被调查群体涉及到各业人群且以农牧从业人员为主,因而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由此可认为,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能体现其所在地区居民的一般特征。3.1传播者的因素知识信息传播状况及传播效果,与知识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的作用密切相关。对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政府部门既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也是所在区域民族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服务等知识信息的宣传者和倡导者。但是,通过调查我

  们发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农村地区并不显著(见图1)。首先,政府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主体地位,在城乡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对当地“知识信息传播主要推动者”的调查显示,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只有29.6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是主要推动者,另有33.79%的被调查者认为普通百姓推动了知识信息的传播。而临夏市区高达76.47%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是知识信息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合作市及周边农村地区农牧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总量中受教育层次相对偏低,在政策宣传方面,即使两地政府做出相同努力,付出同等劳动,所取得的成效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其次,政府在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对“政府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一项的调查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地区,被调查者中有相当的比例认为当地政府在知识信息传播中没起作用或作用很小。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区分别只有20.69%和3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在当地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见图2)。为更清楚地论证政府的作用,我们以政府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技术培训活动”这两种较常见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为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分别只有4.83%和5.88%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经常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有68.28%和49.02%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没有组织过文化活动。而由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也较少,如在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有64.13%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很少组织或没组织过技术培训,临夏市区也只有29.4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经常组织技术培训。我们认为,这种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原因可能是: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对相关工作不十分重视,另一方面,在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及技术培训等活动时,因民族群众居住地相对分散而使受众人群覆盖面太小,且宣传力度不够,以致有较大比例的人群对此不了解或不十分了解。3.2传播媒介因素

  长期以来,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知识信息传播中占主流地位。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这个结论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中也是成立的。同时,新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在知识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也逐步凸显。鉴于实际生活中大众传媒在人们之间传播知识信息时往往交叠使用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多项选择调研它们在当地知识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为方便统计,我们利用SPSS16.0软件中的多重反应分析过程(MultipeResponse)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分别有70.4%、28.6%和18.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作为知识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由此印证了大众传媒在知识信息传播中的主流地位。但广播在信息传播的地位正在降低。互联网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已超过报纸杂志和广播,成为第二大知识信息传播方式(占比达48%)。而且,在临夏市的统计数据中,选择互联网的比例甚至高于选择电视的比例。可见,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程度已很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有关知识信息的条件在逐渐形成。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两地利用传统媒介获取知识信息的情况,我们选择“电视的作用”进行了延伸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临夏市区被调查者中占58.82%的被调查者将电视作为消遣娱乐的工具,远远高于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19.31%的比例。但不可忽视的是,电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了解政策法规的工具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如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这一比例达到了26.21%,临夏市区占到了21.57%。在宣传民族文化方面,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作用认可度较高(见图4)。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我们认为和有线电视普及率高,电视宣传越来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关系。另外,由获取信息来源统计结果(见表2)我们还看到,两地被调查者选择熟人圈子为知识信息传播渠道的比例不低(占26%),而利用公共图书馆等作为知识信息传播渠道的比例不高(仅为9.7%)。这种结果一方面说

  明知识信息传播中,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利用社会网络形成更有效的知识信息环境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共图书馆建设及服务不到位,受众面偏小。3.3传播内容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出一种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态势。调查发现,目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对知识信息关注的焦点仍集中在基本民生信息方面,对其他知识信息的需求则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借助于SPSS16.0软件中多重反应分析过程(对居民“感兴趣的信息”分析结果见表3)。从统计表可知:首先,无论是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还是临夏市区,被调查者最感兴趣的信息仍然是教育、医疗、就业等与基本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达30.6%和12.8%;其次,城乡居民对其他信息需求差别明显。如由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除教育、医疗、就业信息排名第一外,其它依次是旅游服务信息、其他信息、商情信息和工作技能培训信息。而以临夏市区被调查者为代表的甘肃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除教育医疗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并列第一外,其他依次为时政要闻、旅游信息和商情信息。这种结果说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农牧民受收入水平等影响,他们关心的重点仍在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和改善。相比而言,城镇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层次较高,这与城镇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受教育层次和收入水平有关。第三,旅游信息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关注,或许与两地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与民族风情有关的文化旅游的兴起,且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的一个来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内容及公众接受的程度,我们还以“民族政策”传播为例进行了调查。由调查结果(见图5)可知,对于民族政策,两地分别有56.55%和62.75%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比较少,非常了解的仅占8.28%和9.8%。说明在甘肃少数民族地

  区对民族政策的宣传还很不到位,传播效果并不理想。3.4受众的教育层次因素毋庸置疑,在传播知识信息的过程中,除传播媒介、传播者的作用外,受众的受教育层次也是影响知识信息能否达到期望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此类情况,我们就所选地区城乡居民“获取新知识信息存在哪些问题”进行了多重反应分析(结果见表4)。从统计结果可知,影响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被调查者获取新知识信息的首要因素是居民较低的文化程度(占44.9%),其次工作忙和生活圈子太小也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的障碍因素(各占21.9%和16.8%)。不过,在临夏市区,文化程度因素被排名最后(仅占4.6%)。这一结果与基本情况统计表中所反映出来的两地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差异状况相吻合,同时也说明较低的受教育层次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另外,两地被调查者中有较大比例的人群认为“工作忙缺时间”和“生活圈子太小”是影响其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因素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居民的生活节奏比以往更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使人们较为普遍地有紧迫感。而且,在农村,人们居住相对分散,也影响到其彼此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了解新知识信息有局限性。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政策法规、生活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关注度在提高,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收入水平较低、民众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也制约了当地知识信息传播。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还需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努力和支持。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良好的知识信息传播平台。一个地区知识信息传播效果既离不开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等,也与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息息相关。因而,结合上述问卷统计结果,我们认为,改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

  播状况,首先需在改善知识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方面下功夫。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更好地推动当地互联网、图书馆、文化馆等方面的建设,以便为公众搭建更好的知识信息传播平台。第二,提高知识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接受性。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贴近民生,切实关注百姓所想所需,充分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其中的涉农信息及就业培训等信息含量,以提高普通民众的就业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次,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现实,由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庞杂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知识信息进行简化,使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到受众,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知识信息的吸收效率。最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下乡、文化扶贫等活动,并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使当地居民了解政府的意图,使惠农政策、民族政策等深入人心。第三,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事业发展。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文化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多使用本民族语言,而少数民族文献出版物少、覆盖面低、宣传力度小、师资缺乏,成为阻碍其获取新知识信息的主要障碍因素。因而,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真正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知识信息传播效果。总之,本次以甘南合作及周边农村地区和临夏市区两地为代表,实地调研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调研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当然,由于本次调研的覆盖面相对较小,调研结论也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成为后续研究需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相关文献】

  [1]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4.[2]邬卫华,王龙,金美丽,等.内蒙古村民知识能力与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8,(6):52-62.[3]林晓华.关于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4-34.[4]孙红立,李宁,郑杰.农业科技信息扩散吸纳过程影响因素及运行模式研究——以垦利县农户的调研为实证[J].情报科学,2013,(3):92-95.[5]罗菊芳,马文慧.西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问题研究[J].攀登,2007,(5):100-103.[6]剡根会.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6):62-66.

篇二: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基于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的调研和思考

  张银侠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笔者和课题组通过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的调研后发现,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比较快,但是其在发展中浮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转变理念,把治理理念引入公共文化建设之中。

  【总页数】3页(P166-167,180)

  【作者】张银侠

  【作者单位】合肥行政学院,合肥2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5

  【相关文献】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多维思考——以山东省为例[J],周新辉;刘佳2.供给侧视域下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r——基于江西国家贫困县的调查[J],刘景会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2006~2008)[J],黄旭涛

  4.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思考--以西宁市为例[J],姜鑫磊5.浙江省地方高校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与举措——基于实证调研的分析与思考[J],费建文;张向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追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为集团新闻业务的战略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媒体直播引发的思考

  张先国;张剑

  【期刊名称】《新闻前哨》

  【年(卷),期】2013(000)008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张先国;张剑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CompetitionandCooperai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媒体直播引发的思考◎张先国张剑近年来,“全媒体”一直是传媒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从最开始,新华社记者一边写稿一边拍照一边出镜的“草根”全媒体,到十八大上,网媒记者头戴高清视频设备,一手持相机,一手发微博,蹲下打开笔记本就发稿的“现代”全媒体;从过去只能在《湖北日报》上看文字图片,到现在拿起手机扫二维码看视频:从以前大段时间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到如今碎片化时间,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资讯,分享互动。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全媒体报道手段日趋多样、报道内容日益多元、媒体界限愈发模糊。传统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属性,在网络媒体形态下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拥有18般武艺的网络媒体,如何插上“全媒体之翼”脱颖而出?全媒体报道,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的“堆砌”,应该是各种报

  道方式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下面以今年5月份,湖日报传媒集团一次大型的全媒体报道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传媒业务转型的积极探索。2013年5月18日22时,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阳高架桥成功实施拆除爆破。该工程因是已知的国内外最长城区桥梁实施爆破拆除方式,以及丁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服役时间短等因素,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世界桥梁第一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派遣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的50多名编辑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图文、漫画、评论、社区、微博、专题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此次尝试为集团传媒业务向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4月中旬,荆楚网从有关方面获悉,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将于5月对沌阳高架实施爆破拆除。该桥长达3.476公里,是国内外已知爆破瞬间全景将采取爆破方式拆除的最长桥梁。同时,该桥下方预埋管线多,离周边居民和社会生活区近,地处武汉“西大门”要冲对交通环境影响大,加之服役时间不长、质量存疑、规划不尽科学等原因,必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彰显新闻生产实力,锻炼全媒体队伍的重大报道机遇。4月下旬起,荆楚网、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从各相关业务部门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了报道专班。其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指挥策划组,确定了两大传播主题:即世界桥梁第一爆”的报道主题,重点突出工程技术的难点,展示中国工程技术自信:“湖报集团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的新闻业务主题,重点突出“全媒体”概念,吸引业界广泛关注。5月起,不断改进和细化报道方案,组织了多次现场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5月18日,爆破工程实施现场、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均设立了现场报道指挥部,每一次直播、每一轮发稿均有领导严格把关、及时传2013年第8期35CompetitionandCooperai◎张先国张近年来,全媒体”一直是传媒界探讨的

  热点话题。从最开始,新华社草根全媒体,到十八大上,网媒记者头戴高清视频设备,一手持相机,一手发微博,蹲下打开笔记本就发稿的现代全媒体;从过去只能在《湖日报》上看文字图片,到现在拿起手机扫二维码看视频:从以前大段时间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到如今碎片化时间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资讯,分享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全媒体报道手段日趋多样、报道内容日益多元、媒体界限愈发模糊。传统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属性,在网络媒体形态下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拥有18般武艺的网络媒体,如何插上全媒体之翼手段的堆砌应该是各种报道方式2013年5月日22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阳高架桥成功实施拆除爆破。该工程因是已知的国内外最长城区桥梁实施爆破拆除方式以及丁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服役时间短等因素,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派遣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的50多名编辑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图文、漫画、评论、社区微博、专题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此次尝试为集团传媒业务向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悉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将于5月对沌阳高架实施爆破拆除。该桥长达3.476公里,是国内外已知该桥下方预埋管线多,离周边居民西大门要冲对交通环境影响大,加之服役时因必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彰显新闻生产实力,锻炼全媒体队伍的重大报道机遇。4月下旬起,荆楚网、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从各相关业务部门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了报道专班。其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指挥策划组,确定了两大传播主题:即爆的报道主题,重点突出工程技术的湖报集团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的新闻业务主题,重点突出”概念,吸引业界广泛关注。组织了多次现场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5月18日,爆破工程实施现场、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均设立了现场报道指挥部,每一次直播、每一轮发稿均有领导严格把关、及时传年第8

  期35播,确保了此次报道的成功。二、全面策划,细致部署,合理调配针对此次报道和传播的主题,报道组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对传播内容、传播手段、舆论引导、网络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均给出了清晰的任务,注重了报道力量的合理配置,并责任到人。如将报道分为3条主线:爆破前的工程进展、爆破当天现场直播、工程延伸报道,逐一细化。直播当天,将此次报道内容具体分解为:文字报道(含新闻和评论)、图片报道、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微博及社区报道新闻漫画、网络专题、手机报道(含手机报和新闻客户端)、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等10个方面。其中,除客观反映工程进展,牢牢把握爆破瞬间的新闻报道外,注重了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防止出现报道偏差。荆楚网新闻评论中心围绕“城市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少一些败笔”、“沌阳高架爆破的工程技术展现中国自信”、“江城明天会更好”等话题组织多篇新闻评论;东湖社区将网友关注的焦点从大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年限问题,转移到爆破工程实施难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重振汉阳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上来。后期效果显示,上述舆论引导颇有成效。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重点部署在爆破现场附近。对图文、视频、无人机、微博等人员,按工程环境情况从北到南自西向东,南高到低,从空中到地面,从空旷区域到人群聚居区均作出了合理安排,确保不同场景、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时段都有报道人员和报道内容。三、多次演练,充分准备,保障到位5月上旬至中旬,各相关部门和报道小组按照报道方案,分昼夜、晴雨组织了5次以上的分块演练和合成演136新闻前哨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调整报道点和报道人员,以实现最佳报道效果。对报道装备、材料、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提前一周准备报道装备,联系华安科技、中国联通等信号传输合作单位,积极争取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安科技派出多名技

  术人员现场安置价值4000万元设备:中国联通准备了20块3C上网卡、l辆通信应急车;武汉市政集团提供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工程技术资料。另外,荆楚网综合办努力保障采访用车,并为前方报道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编辑记者的后顾之忧。翻、勇了担当,敢于荔:i搏,克难备迹5月18日,荆楚网和新媒体中心向前方派去了30多名编辑记者,含图文微博18人、视频16人。因现场安全管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安、交管部门对邻近爆体的楼宇和场所进行了多次清理。前方记者有的对其严正交涉,拖延时间,赖着不走;有的与其玩起了“躲猫猫”,屡次被逮,屡次逃脱、躲藏;有的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打动报道点的居民为之掩护,为最终完成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视频直播前方小组坚守某小区,任公安人员多次催促清场,并欲强制带离,大打权利牌、亲和牌,做到了岿然不动,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五、发布有序;传播有力.效显显著本次报道科学安排报道内容和报道顺序,基本思路是:分块直播,聚合呈现,立体发布。视频直播(含无人机航拍)分4轮进行:13时、15时30分、17时30分、21时30分(持续至22时爆破);图文直播分3轮进行:17时30分、20时、22时:微博和社区报道、专题报道贯穿始终:评论、漫画、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报道方式配合发布。截至5月19日2时,视频直播累计发布80分钟,图文直播发布近30篇文字稿160余张图片,微博60多条。其中爆破新闻主稿被转发了70余次,爆破瞬间视频仅在新浪网上就被转发1.5万余次。爆破当天图片摄影小组共拍摄照片500余张,编辑采用162张,共计21组图,截至20日15时,图片累计点击量超7万,爆破瞬间组图点击量超3万。爆破当天,荆楚网发布46条官方微博,累计325条转发,152条评论,单条最高转发129次,评论25条,湖北日报发布12条官方微博。东湖社区发布的直播贴文浏览量达24005次,回复192个。无人机航拍的

  多段视频(含演练)也在网上受到热捧。5月18日22时至19日下午,本次报道的图文、视频内容被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首页设置为头条或推荐。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沌阳高架爆破专版中,均使用了荆楚网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央视网发布了荆楚网的现场有关视频。央视、新浪湖北、湖北经视、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荆楚网微博内容和照片,全媒体报道直播的方式引发了新闻同行的广泛关注。直播报道更是引发网民关注,大量网友通过微博和社区跟帖评论:网友“fangruiwei”称赞“世界第一,这个大气,武汉终于高调了一次”,网友“汉江风月”表示“真给力”。还有网友大赞荆楚网网络直播很拉风,无人机首秀很霸气,“新媒体时代势不可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次进行大型全媒体报道,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这次大练兵,我们初步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并为以后进行大规模全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迫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为集团新闻业务的战略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j7二全面策划,细致部署,合针对此次报道和传播的主题,报道组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对传播内容、传播手段、舆论引导、网络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均给出了清晰的任务,注重了报道力量的合理配置,并责任到人。如将报道分为3条主线:爆破前的工程进展、爆破当天现场直播、工程延伸报道,逐一细化。直播当天,将此次报道内容具体分解为:文字报道(含新闻和评论)、图片报道、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微博及社区报道新闻漫画、网络专题、手机报道(含手机报和新闻客户端)、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等10个方面。其中,除客观反映工程进展,牢牢把握爆破瞬间的新闻报道外,注重了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

  防止出现报道偏差。城市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少一些败笔沌阳高架爆破的工程技术展现江城明天会更好等话题组织多篇新闻评论;东湖社区将网友关注的焦点从大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年限问题,转移到爆破工程实施难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重振汉阳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上来。后期效果显示,上述舆论引导颇有成效。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重点部署在爆破现场附近。对图文、视频、无人机、微博等人员,按工程环境情况从北到南面从空旷区域到人群聚居区均作出离不同高度、不同时段都有报道人员和报道内容。三多次演练,充分准备,保5月上旬至中旬,各相关部门和报道小组按照报道方案,分昼夜、晴雨组织了5次以上的分块演练和合成演136新闻前哨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调整报道点和报道人员,以实现最佳报道效果。对报道装备、材料、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提前一周准备报道装备,联系华安科技、中国联通等信号传输合作单位,积极争取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安科技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现场安置价值汉市政集团提供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工程技术资料。另外,荆楚网综合办努力保障采访用车,并为前方报道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编辑记者的后顾之忧。翻勇了担当,敢于荔:i搏,克难备迹5月日,荆楚网和新媒体中心向前方派去了30多名编辑记者,含图文微博18人、视频16人。因现场安全管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安、交管部门对邻近爆体的楼宇和场所进行了多次清理。前方记者有的对其严正交涉,拖延时间,赖着不走;有的与其玩起了躲猫猫屡次被逮,屡次逃脱躲藏;有的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打成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视频直播前方小组坚守某小区,任公安人员多次催促清场,并欲强制带离,大打权利牌、亲和牌,做到了岿然不动,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五发布有序;传播有力.效本次报道科学安排报道内容和报道顺序,基本思路是:分块直播,聚合呈现,立体发布。视频直播(含无

  人机航拍)分4轮进行:13时、15时30分、17时30分、21时30分(持续至22时爆破);图文直播分3轮进行:17时30分、20时、22时:微博和社区报道、专题报道贯穿始终:评论、漫画、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报道方式配合发布。计发布80分钟,图文直播发布近30篇文字稿160余张图片,微博60多条。其中爆破新闻主稿被转发了70余次,爆破瞬间视频仅在新浪网上就被转发1.5万余次。爆破当天图片摄影小组共拍摄照片500余张,编辑采用162张,共计21组图,截至20日15时,图片累计点击量超7万,爆破瞬间组图点击量超万。爆破当天,荆楚网发布46条官方微博,累计325条转发,152条评论,单条最高转发129次,评论25条,湖北日报发布12条官方微博。东湖社区发布的直播贴文浏览量达24005次,回复192个。无人机航拍的多段视频(含时至19日下午,本次报道的图文、视频内容被新浪、网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沌阳高架爆破专版中,均使用了荆楚网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央视网发布了荆楚网的现场有关视频。央视、新浪湖北、湖北经视、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荆楚网微博内容和照片,全媒体报道直播的方式引发了新闻同行的广泛关注。友fangruiwei称赞世界第一这个大气,武汉终于高调了一次网友汉江风月表示真给力还有网友大赞荆楚网网络直播很拉风,无人机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次进行大型全媒体报道,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这次大练兵,我们初步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并为以后进行大规模全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迫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ress-

  outpost_thesis/0201260074449.html

  【相关文献】

  1.传播平台选择与广告价值最大化(上篇)——媒体选择新理念:顾问式传播平台成就广告价值最大化[J],卢晓毅2.试论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用户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最大化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终体现[J],张立明3.用尽新闻素材做好"一鱼多吃"——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分析与思考[J],梁莎莎,谭彦斌4.走好新闻最后一公里r——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再思考[J],李丽5.全媒体时代采编人员应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J],许若凡

篇四: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新媒体视阈下四川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研

  究

  摘要: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业也正在上升阶段,但是对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品牌宣传、品牌战略。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将四川古镇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品牌传播推广至更多地区值得研究,将“新媒体”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古今联袂,实现四川本土文化艺术传播推广。

  关键词:新媒体;古镇文化;品牌传播

  一、打造四川古镇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四川省地大物博,文化旅游资源众多,但当地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即简单粗暴地推广,在宣传过程中不重视文化产业内涵,因此绝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应有的品牌建设。随着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进步,旅游地区当地的文化品牌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品牌传播也成为了旅游地区一个高效、快速的途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成功、令消费者信服的品牌背后是可观的利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它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识别文化生产者、文化商品、文化服务的组合标识。对于四川当地的古镇来说,文化品牌具有不可令人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只有品牌才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市场的感召力,对于当地的古镇来说,品牌带来的附加值远远超过了古镇旅游业自身具备的价值;二、文化品牌的形成并不是来自于四川当地的古镇,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精神消费,这种精神消费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品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使消费者从精神消费转为心理取向,会使消费者自觉地将品牌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产生特有的消费行为,达到文化品牌大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起到调整作用,也实现了

  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融合;三、品牌可以使古镇旅游产品在消费者面前表明更好的质量保证,同时也带来优秀的认知特征,使消费者心理达到满足。所以,古镇文化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品牌传播也十分重要。

  但是,目前四川省当地古镇的文化旅游品牌不尽人意,虽然找了很多方式做了革新,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目的,但品牌的长远规划显然做的不够,大多数顾客只消费一次,没有做到流连忘返、口口相传,在全国众多的古镇文化品牌竞争中,也没有凸显其特殊性。但归根结底,主要问题在三个方面。首先,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大部分古镇文化品牌都是由当地政府或文化机构进行设计,在品牌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表明,人员对于品牌认识是不足的。例如,四川省阿坝州的桃坪羌寨通体都是由羌族建筑组成,很多游客前去观光主要是欣赏当地民族特色和川西高原地区的地理面貌,但是桃坪羌寨作为四川本土且极具特色的古镇却没有把握住民族性、时代性和地理的优势,游客只能观赏羌寨建筑,或租借当地少数民族服饰,没有深入当地民族生活,体验羌族文化。古镇对于其文化保护也不够,整个古镇只有一家小型私人博物馆,内部陈列摆放羌族百姓的生活用品,博物馆没有被规范管理,门票没有一个官方渠道销售。由此可见当地只是将羌族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浅显的符号展出,并没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更没有将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

  其次,品牌定位脱离实际。古镇文化品牌的定位,主要是为了将其文化个性、艺术形式凸显出来,在极大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目前四川古镇文化品牌的定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生命力,很容易在众多古镇文化品牌中失去光彩,最终面临淘汰。成都市周边的古镇众多,街子古镇、黄龙溪古镇、三道堰古镇……但在去以上古镇田野调查时发现,古镇的同质化、同类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当地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体现,古镇所要对外传达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清晰识别到;当地文化产品也明显不是经过设计加工,是通过同一进货渠道,没有本土特殊的创意和新意,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种种以上可知,一个文化品牌首先要精准定位,明确自身对外想要传输的文化意义、内容理念,从而可以制定相对应的计划,而不是将和古镇文化品牌无关的商品极力推到消费者面前,因为这并不能提升一个文化品牌的质量内涵。

  因此,建设四川古镇文化品牌被放在首位。首先,要注重文化品牌的质量和内涵。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其一是通过当地古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提升,其二是通过当地古镇文化旅游服务的特色与质量提升,二者兼顾才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品牌的质量内涵。其次,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文化特征,这是文化品牌背后产品生命力的关键,在品牌建设初期要着重凸显当地的文化特征,每个地区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塑造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使投入市场的文化产品更具灵性,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

  1.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现状

  当今社会,品牌传播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战略,也是营销推广的一大途径。传播可以理解为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场拉锯战。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品牌传播通过对于品牌内涵、品牌模式选择等进行深度挖掘,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加强受众的审美体验,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社交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与新媒体结合,多元化渠道宣传

  作为传统旅游业的古镇,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从电视、报刊、网站论坛等大众熟悉的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传播,可以看到各大品牌都在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进行多元化渠道宣传。这些亲近消费者的传播渠道都是连接消费者内心趋向的关键。传统媒体大多都是将设计好的广告词、体现好口碑的营销事件传播出去,通过大面积覆盖传统渠道,做到将口碑营销扩大的传播力度,一方面自己传播,另一方面吸引其他媒体制造引人注目的事件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明显不同,新媒体传播大多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惊人。文化品牌一方面借助有趣的创意和营销方式,一方面借助社交媒体的圈层特性实现联动传播,解决了单一且缓慢的信息流通,可以时刻紧跟时代风潮。

  例如,小红书等用户内容推广平台,大多数都是根据用户自身的测评、反馈来实现对于某个产品、某个企业的推广。用户习惯于在消费前先查询平台上对于

  商品的评价,从而得出是否消费的结论。这种UGC平台都是通过新媒体宣传途径,利用社交媒体达到口碑化宣传,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二)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推广文化品牌

  虽然选择了多元化的宣传渠道,但是品牌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优秀的、引人注目的品牌文化内容可以打造出具有独创性、高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摆脱同质化内容。瞄准内容,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感。信息传播本身就是将影响力扩大从而达到说服别人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针对同一个内容,进行侧重点分析与加工。品牌想要获取市场大份额的流量,就要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感,可以获得合适的商业机会。各大品牌通过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投入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内容的积累,品牌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传播爆点,需要精准定位品牌目标人群,也就是品牌需要的重视消费者,联结品牌与消费者的感情与审美价值取向,使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内容矩阵中。

  (三)消费者为主体核心,吸引社交流量

  人们无法在短期内吸收太多的同质化内容,爆发式增长的内容使消费者进入一种“内容休克”状态。品牌在新媒体传播途径中,大多是依靠用户自主分享,品牌获取一定的社交红利。但消费者进入“内容休克”状态后,品牌必须要加大宣传投入,才可以让消费者保持与往常一致的关注度,信息加载过量,品牌内容营销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品牌不能一味追求热点,而是要通过内容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只有信任感增强,消费者才会对品牌主动内容分享和信息传播,UGC、PGC优质内容裂变,实现广泛的品牌价值认同。

  (四)新媒体传播3.0时代

  “网红经济”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成为社交传播中一个特殊、亮眼的现象。品牌通过网红宣传,在粉丝心里植入情感,加强受众的品牌专属感。在品牌专属社区提供特殊的内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通过这种被优待的方式,内心会有一种弥漫式催眠效应,感受自身与别人的不同,被品牌的重视和强调,都会提升受众的信心,从而产生愉悦感。因此,在新媒体传播3.0时代,品牌通过吸引受众观众获得一定的好感,为品牌的良好形象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1.新媒体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的途径

  新媒体以某个事件的关键点作为传播内容,在网络渠道上多元化全覆盖传播,设立某些意见领袖来影响品牌的传播对象,达到品牌目标用户忠诚度提高的目的。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古镇文化品牌传播途径有以下两点。

  (一)互动传播,塑造古镇文化品牌力

  消费者的参与和分享是品牌传播的一大重要环节,用户之间通过优质内容分享,实现了自身的社交价值,同时也塑造了古镇文化品牌,提升了文化品牌影响力。四川古镇可以通过大量的用户互动,提升当地文化品牌形象,例如微信红包、滴滴打车优惠券等都体现了用户的重要性。而古镇文化品牌要从差异性、体验性、关联性着手互动,使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信任得到提高,形成情感的共鸣。

  四川古镇目前的情况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要找到每个古镇之间的形象差异性,例如阿坝地区的桃坪羌寨,主要打造羌族文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语言、服饰等等都与汉民族不同,可从此出发,找到少数民族的差异化特色,在古镇文化品牌塑造时,时刻围绕羌文化的特殊之处,将“白石崇拜”、“羌王历史”等羌族符号都可融入在品牌形象中,凸显独创性、特殊性。桃坪羌寨主要观玩地点就是羌族本土建筑,羌寨历史悠久,目前仍有许多羌族百姓居住在此地,可针对这种浓郁的民族生活氛围,营造沉浸式体验活动,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进行浸入式游玩,不再是走马观花式旅游,对于羌寨的认识也会更深入,产生的情感联结也会更深入。体验感得到很大的提升,用户将游玩的内容在UGC平台进行分享,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反馈等过程中,古镇当地的文化品牌形象也随之形成,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大数据的推广下,古镇文化品牌和消费者做到了有效互动,产生了情感联结,也做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二)借助故事,加深古镇文化品牌影响

  一个生硬的传播营销方式会使消费者反感,古镇可以借用故事展开传播。但是故事的选择上十分重要,一个好的故事经过开端的铺垫、情节的设计、高潮的引人入胜,最终都会指向产品本身来。“讲好故事,持续传播”是古镇文化品牌

  加深影响力的一个助推器。大多数的古镇只是本土建设,经过多年仍存在,后被政府开发试图通过旅游业带到当地经济,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可想而知,一个没有故事、没有文化内涵的古镇品牌必然不会吸引消费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前来游玩。因此,四川古镇可以借助不同的故事,或着重宣传不同的地区文化特色来吸引消费者,将特殊的文化品牌深深植入在消费者内心之中。阆中地区宣传“贡院文化”、“科考制度”,大邑“刘氏庄园”地区宣传“刘文彩的故事”、各地会馆文化,藏羌地区古镇可以宣传少数民族传奇故事。在古镇当地可以结合现场实地表演,观众沉浸式观看歌舞表演,加深对当地文化、艺术的认识。

  结语

  四川古镇文化品牌建设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影响,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产尚不完全对等,但通过对于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梳理,结合新媒体宣传途径,在后疫情时代下,可以将四川本土的古镇文化品牌推出,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者简介:陈熙微(1994.03-),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注:该论文为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视阈四川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研究》结项成果。

篇五: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拟态边疆”:媒介化社会中的涉藏边疆传播研究

  廖云路

  【期刊名称】《西藏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地理边界之间的距离被弱化,传统边疆的概念发展为一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织方式,而“拟态边疆”是建构现代边疆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国的涉藏边疆传播面临着东西方“西藏观”差异、民族主义、分裂主义等诸多思想的冲击,由此威胁到涉藏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树立“拟态边疆”观念、开展多渠道传播、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等是和谐涉藏边疆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廖云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论媒介化社会中的边疆问题对外传播[J],王一婕;任泽;杨凯2.近代边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史料——以涉藏日记研究为中心[J],喜饶尼玛;马睿3.一般边疆学中的中国陆疆主次边疆带溯源探究——以甲骨文造字和"禹贡"及藏羌彝走廊拓展研究为例[J],孙勇;孙昭亮

  4.融媒体视域下边疆研究出版传播方式探究——"中国边疆研究出版传播平台"的探索实践分析[J],丁一平5.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进程研究》看边疆对外传播新趋向[J],张丽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构建“主流、全媒体、国际化”传播体系--石油新闻宣传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刘维石

  【期刊名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3)004

  【摘要】面对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传媒业态发生的巨大变化,石油新闻宣传如何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本文结合中国石油报社的实践,从石油新闻宣传面临的挑战分析入手,对构建“主流、全媒体、国际化”的石油新闻传播体系的理念、组织架构、表现形态、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方向与导向、形式与内容、石油与社会等关系问题提出了思考。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刘维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新型主流媒体[J],廖望劭2.推进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江苏广播系统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J],李声3.构建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聚焦点与发力点[J],夏康健4.深度融合迭代创新积极构建全媒体主流传播体系[J],董悦5.提升县级融媒体话语权--加快构建县级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李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七: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

  作者:张现丰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2期

  【摘要】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内容主要有六大亮點,即提供媒体整体规划、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业务流程整合以及平台运营和推广。在建设技术方面,平台使用光磁一体存储设备为建设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文化内容进行搭建,以“大数据、大文化传播营销为基础”为基础,深度融合“报、网、微、端、屏”资源,整合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类媒体平台,并根据政府、企业及个体客户的需求,面向全媒体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全媒体业务整合媒体整合平台运营推广视频转码分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我国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更是提出了“建设产品传播营销大发展,影视剧先行”的口号。影视产业在产品传播营销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影视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影视内容资源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手段之一,平台将中华优秀原创影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管理和发行,实现优秀原创影视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是推动原创优秀影视文化资源传播的创新工程,对促进新兴产品传播营销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解决方案

  1.1目标

  利用先进的微服务架构和光磁一体存储设备,搭建集纸媒、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全媒体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与文化行业结合,不断挖掘数据价值,解决用户需求,从而促进全新媒体健康发展,并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传播营销服务平台针对影视作品的发行推广环节,构建影视内容资源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分类集聚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节目等视频内容,推广到移动运营商、广播影视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视频运营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融“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为一体的影视作品发行推广服务平台,将各模块集成到影视作品发行推广服务平台中。为中小微文化企业作品提供推广服务,提升中小微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1.2主要内容

  1.2.1平台研究内容

  平台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六大亮点业务展开,即提供全媒体整体规划、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业务流程整合以及平台运营和推广。

  业务一:提供丛媒体整体规划服务。依据服务的安全性、共享性和效率要求,取舍本地服务与云端服务的构成比例,向用户提供全媒体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业务,包括向用户提供复杂信息处理方案、内容版权控制方案、用户参与方案、实时性信息方案求以及业务运营方案。

  业务二:提供文化多元内容业务。平台上汇聚了华录新媒多年来积累的文化资源,拥有在视频、音频、影像、票务、戏曲等海量文化资源,并于国内外多家文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元文化内容。

  业务三:文化平台构建业务。为用户提供全媒体平台搭建服务,实现融媒体内容生产,适应多渠道、多终端的传播特点和分发要求;适应制作主体多元化趋势,解决不同厂家制作包装工具通用化问题,实现更丰富的制作手段、更多样的特效制作;强调用户主导、需求驱动、按需服务、即用即给,驱动制作平台向整合资源服务模式转变;建立私有云、专属云及公有云之间同步一致的联动机制,实现桌面编辑和移动编辑,提升节目制作效率;按需定制业务流程模块,通过智能引擎驱动传统媒体节目和新媒体内容制作业务。

  业务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原有文化地图、活动预订、数字资源共享等产品基础上,完善在文化场馆运行监测、线下文化终端设备、文化设施效能管理、群众文化需求调研、文化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应用,设计行业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

  业务五:提供文化业务流程整合服务。业务流程整合的主要模块有对文化内容全方位采集、文化内容全方位管理、文化内容全媒体生产、文化内容全业务发布、文化业务全平台管控以及用户全方位服务六个方面提供流程整合。

  业务六:提供平台运营和推广服务。包括跨平台的统一用户认证,内容投放效果、APP下载量、用户活跃度等大数据统计分析,多功能广告管理以及权限、频道、服务、日志、APP推送管理等功能,为用户平台运营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实现特殊资源的增值利用。

  1.2.2技术亮点

  技术建设,平台围绕融媒体整体规划、文化业务流程整合、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平台运营和推广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六大亮点业务,进行技术服务搭建。

  平台层和工具层秉承开放性设计原则,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平台服务能力,采用微服务设计理念。平台采用分层设计。

  平台整体规划分为五大部分,二个特色微服务设计理念、光磁一体化存储加云部署模式;

  (1)文化多元内容提供;

  (2)平台构建融合;

  (3)公共文化服务;

  (4)文化业务流程整合;

  (5)平台运营及推广;

  (6)采用微服务技术细化业务功能,实现精细的业务弹性伸缩;

  (7)光磁一体化存储;支持公有云、私有云部署。

  技术特点:

  1、微服务架构

  以分布式云为核心,采用微服务架构,基于SpringCloud,支持分布式服务发布、服务注册发现、服务调用、配置管理、调用链跟踪等功能,实现跨终端、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架构的使用。

  1)支持高可用

  a.微服务组件支持高可用,保证微服务环境稳定运行,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b.支持微服务快速、稳定的实例部署;

  c.提供可视化性能监控,快速定位错误,找到瓶颈点;

  2)多租户

  a.租户拥有成员和独立的微服务环境;

  b.根据不同的企业使用场景,租户用作项目、团队或产品线的划分;

  3)Kubernetes容器化调度

  a.基于AlaudaKubernetes,提供标准的Kubernetes容器编排、实现容器应用的自动化部署和管理

  b.平台架框当中系统层五大系统,运行在微服务之上,服务能够进行多租户管理,租户是指多组不同的应用或者用户同时运行在一个基础资源池之上,实现软件、硬件资源的共享,为了安全需求,平台需要提供资源隔离的能力。包括权限控制、网络隔离、Router隔离、物理资源池隔离。采用微服务架构不仅高效可靠、支持海量容器秒级启动,还可以支持容器的异常恢复和自动伸缩以及支持跨可用区的容器调度。

  c.在性能上,简单易用,可一键创建容器集群;基于容器的一站式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支持图形化界面和OpenAPI。

  2、光磁一体化存储+云部署

  全媒体平台可运行在公有云,也可以本地私有云部署;本地存储采用光磁一体存储,支持容量超3PB的数据存储。

  全媒体平台制作、发行、播放、流通等领域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对数据存储,光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以蓝光存储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引入磁、电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与蓝光存储深度融合。实现了国际领先的光磁一体;运用了云存储技术,借助华录集团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具备先进性和独特性。云平台与蓝光存储结合,保证数据安全,具备创新性。应用开发集成平台提供容器和函数计算模式,有一定前瞻性。

  主要指标有:

  1)容量3PB

  2)本地存储、磁带、蓝光存储

  3)数据保护、容灾

  4)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能够长期保留数据

  参考文献

  [1]曾姝.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舆论形成机制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0年08期

  [2]乔新玉.媒介融合: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J].青年记者,2010年35期

  [3]宋中兴.融合媒体技术一体化的综合应用——移动直播制作浅析[J].《现代电视技术》,2017年

  [4]周敏,蒋晓峰,丁小峰,宋海波.融媒体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J].《現代电视技术》,2016年第5期.

篇八: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新媒体在四川藏区宣导抚慰功能的开发与探索

  张蕾;陈建兵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ThenewmediainTibetanregionsofSichuanhavelaggedbehind.Inspiteofthat,theyhavetheirhereditarysuperiorityduetothelessconstraintsfromtheirgeographicalconditions.Therefore,thecadresintheseregionsshouldunifytheirthinking,increasetheinvestmentintotheconstructionofthenewmedia,makethedetailedplans,providetheguaranteefromthesystem,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newmediawiththetraditionalones.Throughthedevelopmentofthenewmedia,wecannarrowthegapbetweenthecentralandwesternpartsofChinaintermsofmedia.Thiscanmakeupforthe“innatedeficiency”ofthetraditionalmediainTibetanregionsofSichuan,anddeveloptheguidingandcomfortingfunctionsofthenewmediainanattempttoachievethesocialstabilityandpeace.%新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但由于新媒体受地理条件的制约较少,新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四川藏区领导干部应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制定详细规划,提供制度保障,并以传统媒体推动新媒体建设。通过新媒体的发展缩小中西部媒体发展差距,弥补传统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先天不足”,开发新媒体的宣导抚慰功能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张蕾;陈建兵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内江641100;《四川日报》社甘孜州记者站,四川甘孜6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论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J],谭昆智2.藏学研究的新探索藏区发展的新思维--《四川藏区的开发之路》一书简评[J],狄洲3.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及其社会责任[J],邓秀林4.合纵连横,深掘传媒的时代意义r——评蒋晓丽著作《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J],郑艺;李锐锐5.论传媒对大学生的传播宣导抚慰功能[J],谭靖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九: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四级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布局

  作者:胡正荣来源:《综艺报》2020年第21期

  智能网络时代提出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对工业时代媒体“四级办”的一种迭代更新,更是一种颠覆。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这样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提法似曾相识,不少人又回忆起原来广电行业曾经的“四级办”。不过,智能网络时代提出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对工业时代媒体“四级办”的一种迭代更新,更是一种颠覆。

  经历了工业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经济社会文化都存在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层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并存,以及共同体与族群分化共生等多趋势并行的特征。因此,这次提出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其实能够体现出互联网思维下治理模式的跟进与更新,更能够看出互联网思维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根本上来说就是建构一个层级化与网络化、垂直化(纵向)与平台化(横向)、中心化与多元化、统一性与差异化、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等架构融合、功能融合、效果融合的新的传播生态体系,即通常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想要实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战略愿景,就要对四级主流媒体在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中的定位、职能等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差异化分工、融合化协同能够更好地凸显各级各类主流媒体的独到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传播网络和生态体系。

  对于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占有头部资源的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金、政策资源强势来建立技术平台,支撑媒体融合迈向纵深。通过其搭建的全媒体传播平台这个功能强大的资源库,央媒、省级媒体可以为全国及下属区域内的市、县级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提供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高效完成媒体生产全过程的沟通、调度和指挥,从而将全国各地的融媒体平台和资源整合、汇聚在一起,真正实现“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构想。同时,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的媒体融合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地方媒体的融合实践提供了现实案例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模板。

  这些年,地市级媒体的融合步伐稍显缓慢。当下,能够在融合实践中做到覆盖体制机制、人员、运营、管理、业务链及业态布局在内的全面融合的地市级媒体融合集团凤毛麟角。之所以只有个别地方正在进行这种探索,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改革需要突破很多已有的限制与禁锢,进入体制机制的深水区、人事改革的雷区、业务流程优化和平台业态再造的盲区进行探索。未来,地市级媒体应当将自身定义成为万物皆联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节

  点。作为下级媒体,地市级媒体可以连通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平台,实现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应当承担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所赋予的分工任务。互联网应用下沉是大势所趋,地市级媒体应当借助这个契机,实现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资源的有效聚合,打造一个兼顾政务、服务、商务的城市便民平台,以及用户数据资源沉淀的平台,真正实现信息的上下通达。此外,由于底层建设同样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与“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完全打通融合。

  在各级媒体中,县级媒体的融合实践进度与程度不亚于甚至大于中央级媒體和省、市级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整合了县域内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也将综合服务、信息枢纽等功能聚合到自主平台和第三方矩阵上,真正实现媒体功能+政务服务商务功能的接地气的下沉化,汇聚基础资源、连接基本用户、实现基层治理等根本任务,最终为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的加速建设奠定根基。“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贯穿政治治理现实的基本认识。时代在变迁,但是信息与传播力量在社会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来没有削弱过,到信息网络时代甚至更加强化,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中,一定包含着信息、媒体与传播的力量,特别是来自最基层、最一线信息与数据的根本性支撑力量。因此,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就应当将自身定位成为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智慧型县域综合治理平台。

篇十: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今信息革命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个大趋势,顺应媒体融合要求,不仅有利于破解媒体发展工作难题,还能加快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做好“相加”工作时,必须坚持内容导向为魂、技术引领为要、创新管理为本,以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内容建设永远是根本性的任务,要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一方面,要以群众呼声为内容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大媒体”时代,媒体作为为民服务的有效工具,要积极探索搭建政民互动交流平台,自下而上的反映群众的呼声,形成交流循环链条。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度融合后的媒体汇聚了专业化的采编人才队伍,有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在构建传播体系时,要突出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容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主流价值,在传播过程中,要以党和人民的意志作为根本遵循,向社会呈现出优质的新闻产品。

  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在信息社会中,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水平,更代表着信息传播、新闻生产的最先进技术。深度融合的媒体,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来引领媒体变革,要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传播平台的优化和建设,提高新闻内容生产效率,拓宽新闻的表达形式。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新闻内容快速、有效、精准的送抵群众,进而实现信息传播高效性、及时性和大众性。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不仅要在运用现阶段高新科技的基础上进行媒体技术革新,还要从根本上实现技术“领跑”,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实际需求,紧盯目前尚未成熟但前景广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技术进行重点研发,培育技术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要以创新管理为保障。管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深度融合下的媒体发展,通过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来以不变应万变,这既适应了融合步伐,又适应了自身发展需求。管理体系,是通过适应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探索、逐步成熟的,媒体管理体系的创新,就要以信息传播作为变革主线,以公共服务作为变革方向,注重整体性和目标性,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探索,以新的机制和办法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新途径、舆论引导新力量。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创新管理体系蕴含着信息价值导向和人心所向。总的来说,管理体系的创新要在融合发展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既有纵向的管理结构创新,

  也有横向的管理内容创新,通过打破现有管理程式,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自我革命和全面创新,加快推进融合媒体以新模式、新姿态服务群众。

  媒体融合,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我革命”。以深度融合为准则,以优化途径为抓手,以创新变革为突破,突出内容、技术、管理三要素,重构新时代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篇十一: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四川省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奋力推进“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制定本专项改革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基、人才为本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以大数据、大平台、大项目和全面提升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全面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高清化、智慧化行业生态。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内容创作生产体系、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业监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书报全民读、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制播全高清、网屏皆互动,实现户户看高清、家家可互动,实现四川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省向强省跨越。

  ——制播传输终端实现高清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生产、传输渠道、制播平台、接收终端实现高清化,建立高清四川实施标准。省级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制播,其余市(州)广播电视台各建成1套以上高清频道,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可接收高清频道90套以上,电视用户高清终端全面普及,高清互动用户超过1000万户,综合人口高清覆盖率达到95%。

  ——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8.99%,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为全民免费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一村一月一场”数字电影。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达到8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6册。

  ——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行业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在全省GDP中的占比超过1%。拉动消费规模超过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行业新增产值超过3000亿元。建成一批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总资产、总收入分别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团2—3家,总资产、总收入分别超过50亿元的企业5—8家。新增3—5家上市企业。

  ——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构建“四川媒体云”,推动智慧媒体建设,媒体数字化率、融合率达到100%,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实现内容、渠道、平台、

  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化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出2—3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融合发展新媒体产品,建成3—5个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打造5—8个全国知名新型媒体品牌。

  三、工作举措

  (一)构建“四川媒体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纳、整合和运用媒体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公共服务、行业监管、媒体融合等平台共建共享,建设集内容生产、信息集成和分发、管控、服务于一体,互联互通、跨界互动、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四川媒体云”。

  具体措施:1.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云平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广电视听云计算平台、四川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与主流云平台及社交网络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对接;2.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全媒体内容资源与用户数据库,支撑受众需求分析和大数据业务;3.推动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四川媒体云”建设和应用,提升文化创意、生产、传承、传播和服务能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提升高清内容供给能力。加快各级广播电视台设备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改造,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多终端制作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内容生产向高清化、实时化、数据化、互动化转型,提升用户阅读体验和视听享受。

  具体措施:1.加强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支持四川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完成制播高清化升级改造,鼓励市级广播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高清化改造,为群众提供高画质、高保真视听内容服务;2.利用大数据深入分析用户群体分布特征和多样化个性需求,以用户数据、用户画像、视频基因指导节目与服务创新,做到精准生产、精准传播、精准服务,满足用户需求;3.发展网络视听和数字阅读等新型视听服务,推动视听服务和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娱乐服务等有机整合,加强对国内其他媒体的产品和服务输出;4.鼓励发展移动客户端、电视屏等应用,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建立报刊台网互动、省市县媒体联动的传播机制,打造一批集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电商媒体等于一体的新媒体集群和新型传播矩阵。

  (三)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顺应“宽带中国”战略新要求,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调频广播覆盖网和卫星地球站新建、改造,建成覆盖全省千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具体措施:1.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改造,优化内容分发网络(CDN),扩容有线电视骨干网络,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接入网络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2.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加快数字音频

  广播(CDR)建设,实现各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化;3.实施公共无线视听工程,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络(NGB—W)、无线连接(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加快推进城镇重要公共区域、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热点覆盖,扩大视听服务无线覆盖范围;4.创新广播电视有线、地面无线、卫星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双向互动、智能协同立体覆盖网络。

  (四)推进视听终端智能化。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电子制造企业合作研发、生产、推广智能终端,加快互动电视普及,建设室内物联网,大力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全新视听内容与增值应用,推动智慧家庭建设,深度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

  具体措施:1.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协同研发各类新型广电智能终端,采用整体转换和市场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智能终端普及和互动电视发展;2.提供家庭室内高速物联建网解决方案,综合利用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快室内信息网络升级改造;3.依托智能终端与室内物联,建设一云多屏、跨屏互动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家庭数字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影院、家庭课堂等在线媒体融合服务;4.建设家庭智慧信息节点体系,实施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系统联接工程,实现家庭信息节点与政府、社会、企业各信息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智能终端上广泛承载在线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远程诊疗、雪亮工程、党员远程教育、企业信息电视等各类新型视听服务。

  (五)实施数字化公共服务。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管理云平台建设,实现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数据精准化和订单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升级。健全各级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服务标准化、活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

  具体措施:1.完善丰富公共服务内容和对象资源库,构建内容供给、分发传输、接收反馈等全流程服务管理技术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2.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达标升级工程,对未达标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监测台和数字影院进行新建、改建,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制播能力和承载能力;3.推进视听乡村、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建设,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开展“零距离”政务、智慧物业、500米电视商圈等视听信息应用;4.打造“书香天府”数字阅读品牌,建设省级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数字化发行网点、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建设,实现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协同推进;5.构建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打造覆盖全部贫困县的科技扶贫在线网络体系,建立快速响应的科技需求解决机制。

  (六)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加快智慧媒体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形成现代化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具体措施:1.推进媒体内容深度融合,发挥专业采编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适应多终端发布的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质内容生产,鼓励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2.推进媒体渠道深度融合,加强移动新媒体建设,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发展媒体法人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3.推进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加快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移动化改造,支持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和广电网络运营企业融合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互动;4.推进媒体经营深度融合,建立新型媒体企业制度,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孵化器、研究院,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5.推进媒体管理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新闻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再造,减少管理层级,优化部门设置,加快推进媒体资源聚合、生产要素流动、采编力量整合,实现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产品”转型。

  (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新闻出版广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运用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行业互动、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带动关联行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具体措施:1.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改革,促进产业集团与资本对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2.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点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广告等产业融合,形成涵盖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版权、影视、音乐等现代门类的产业体系,构建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巴蜀特色“智慧广电”产业品牌;3.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文化地产、现代服务、应急服务、版权交易等新兴产业;4.大力发展音乐产业,建设音乐生产制作平台、互联网原创音乐平台、音乐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四川音乐作品版权保护和交易,实施四川原创音乐作品出版工程、四川音乐季工程,建成2—3个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推出5—8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5.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和智慧印厂建设,鼓励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发展;6.鼓励实体书店推进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经营方式,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7.支持遂宁等地开展“高清四川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推动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四川熊猫梦工厂文化创意中心、四川广电影视文化中心、四川文化汇创中心、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科普科幻出版基地等建设,打造西南地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园区基地。围绕重点园区发展和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与在川企业开展协作和国际技术交流。

  (八)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构建集节目监管、技术监测、安全保障、省市县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测监管体系,建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和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建成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具体措施:1.强化安全运行管理机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

  网络安全制度,对全省非法节目内容、违规广告、违规插播、敏感信息等进行自动监测检索,发现异态及时处理;2.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OTT)、网络视频、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海量音视频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挖掘发现、话题跟踪、敏感预警,实现对网络视频等异构数据的监管,为意识形态安全、公共安全、版权保护、网络安全提供支持;3.实施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广电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升级工程、新闻报刊综合信息监管工程、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预警服务工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是新闻出版广电系统适应新形势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举措。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支持,将此项改革列入重要工作内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早见成效。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建设任务、重点项目前期论证,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撑,确保技术路线可行、适合市场需求、建设质量可靠,做到善做善成。

  (二)加大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基金、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项目实施的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创新型、创意型、成长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和成都(川藏)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列入“创业板行动计划”进行培育,争取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支持各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量化指标,加强跟踪测评和效果评估,建立责任考核机制,督促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附件:“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重点项目附件

  “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重点项目

  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云

  项目概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服务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设施、网络、数据库等基础建设并投入运行,2018

  年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推动服务和管理精准化。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

  项目概述:构建集内容、播映、印刷、发行、版权及新媒体监管于一体的全媒体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质量和数据实时监管服务。

  预期目标:2017年初步建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和监管采集系统、安全播出调度系统、新媒体监管系统、出版发行印刷监管系统,实现对省、市自办节目、技术指标全面监测监管;2020年建成21个市(州)监管分平台、140个县级监测点。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三、广电视听云计算平台

  项目概述:采用云技术对技术层级进行分别整合,统一资源调度,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导航,统一认证计费,形成“视听云”架构,全面支撑以电视屏为主导、跨屏互动的“政务云”“企业云”等云服务。

  预期目标:2017年初步建成支撑近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平台,实现与原有视听系统的融合;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2000万级用户规模的平台,支持10万小时以上视听内容和1000种以上视听应用在平台上高效弹性部署,服务全省1500万户以上家庭或个人、500家以上单位客户。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四、四川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

  项目概述:搭建家庭大数据服务体系、数据交换和服务平台,开发服务多领域的家庭大数据分析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大数据信息商业化,广泛应用于政务管理、安全监控、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家庭消费等领域,使家庭大数据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五、新媒体传播平台

  项目概述:打造全媒体采编发平台、融媒体平台等媒体融合发展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全面提升媒体多渠道多终端传播能力。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全媒体采编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建设,2018年完成全媒体内容聚合、生产、调度、分发平台和发布接口建设,形成智慧传播体系。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六、数字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

  项目概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出版云平台、电子商务发行平台、版权交易平台,形成具有智慧出版发行能力的数字发布投送平台,实现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

  预期目标:2018年广泛提供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在线视听、听书服务、个性化定制、按需推送等新兴内容发布投送服务,2020年实现全省出版资源全网络多终端覆盖。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七、媒体资源数据库

  项目概述:依托云计算构架,建设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容灾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作为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底层数据平台。立足大数据运用形成基础性信息资源库,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开发用户监测、交叉推广、精准营销、信息推送等应用,孵化各行业各领域深度信息服务产品。建设集收录、更新、搜索、查新、查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完成采编技术平台及新媒体技术虚拟化升级改造,2017年初步建成权威、丰富的全省党政信息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科技学术公共出版资源服务平台和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提供文献检索数据库和学术文献影响评估系统支撑。

  实施主体: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

  八、高清制播能力建设

  项目概述:实施省、市广播电视台制播高清化改造,县级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标准化建设,推动演播室、网络制播、总播控、前期制作及配套设备等高清化改造,配置高清转播车,全面提高各级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

  预期目标:四川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化制播,其余市(州)广播电视台各建成1套以上高清频道,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化制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电视收视需求。

  实施主体:省、市、县广播电视台。

  九、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项目概述:紧密结合“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调频广播覆盖网、卫星地球站和高山无线发射台站改造,建设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建立完善信息化运行管理系统。

  预期目标:建成覆盖全省千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广播电视台。

  十、城镇公共无线视听工程

  项目概述:利用广电全媒体优势和DTMB、NGB—W、WIFI等技术搭建城镇公共无线视听综合接入平台,实现城镇重要公共区域、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热点覆盖,扩大视听服务范围。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80000个城镇公共热点,形成无线传输覆盖网络,满足群众对无线视听服务随时随地可得需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视听乡村”建设。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一、高清视听智能终端研发

  项目概述:采用新一代解码技术,研发生产适配智能操作系统的广电终端,前置部署分布式信息节点接口,实现各种高速数据接入,为广电网络开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及其他增值业务提供视听智能终端。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研发并投入生产。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高清视听智能终端普及

  项目概述:实施高清视听智能终端升级换代和整体转换,投放适用于有线、无线、卫星覆盖的新型智能终端。

  预期目标:2018年前实现800万台高清视听智能终端转换;2020年实现1300万台转换。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十三、四川应急广播工程

  项目概述:建设和完善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和城镇公共广播系统,完善应急广播全媒体采集发布网络,对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省市县乡村联动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

  预期目标:2018年应急广播体系初步建成,实现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调控、应急信息全媒体采集发布。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

  项目概述:统筹运用有线、无线、卫星三种传输方式,继续实施户户通工程,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提档升级、阅报栏(屏)建设、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四川民族频率民族地区调频全覆盖、四川广播电视台数字音频广播改造,创新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模式,创建“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预期目标:户户通、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各项惠民工程实现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数据精准化和订单式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数字化全面升级。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五、全媒体集群新媒体产品矩阵

  项目概述: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集群和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支持高成长性新媒体项目孵化成长,形成以立体传播为主导、多媒体融合发展、媒介形态完备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和新媒体产品矩阵。

  预期目标:2020年推出2—3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媒体产品,建成3—5个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5—8个全国知名新型媒体品牌。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传媒集团、市(州)党报和广播电视台。

  十六、文创综合体

  项目概述:集聚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川报文创综合体示范区、四川文化汇创中心、成都传媒集团新媒体产业园区、八里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新华之星科研生产基地、安仁文创综合体,形成集文化创意、展示、体验、培训、创业、生产和销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集成文化创意综合体。

  预期目标:建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新媒体产业园区发展的样板和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实施主体: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十七、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线上平台

  项目概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新闻出版广电与文化、教育、旅游、购物、娱乐结合,开发在线教育、美食推荐、文化旅游等线上移动客户端和社会化协作系统,打造具有我省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平台。

  预期目标:打造美食手机客户端、融商平台、社会教育社会化协作平台、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服务支撑体系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并上线运行。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眉电影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传媒集团,市(州)党报和广播电视台。

  十八、四川出版传媒中心

  项目概述:建设聚合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民族出版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服务海内外文化、出版、传媒、创意及文化金融、投资、旅游等高端行业。

  预期目标:建成中国西部标志性文化产业基地,成为西部文化地标。

  实施主体: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九、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

  项目概述:建设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一期,构建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的

  文化产业聚集区。

  预期目标: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实施主体:四川新华发行集团。

  二十、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工程

  项目概述:实施千兆视听传输带宽入户,整合本地数字文化资源,建立智能适配广播影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资源的数字文化内容平台,发展家庭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电影院、“零距离”政务、智慧物业等新业态,搭建与“智慧城市”等各类平台及众多个性化社区服务系统联接的视听信息服务平台。

  预期目标:2018年全部市(州)完成数字文化视听服务平台建设,覆盖20000个小区(楼盘)和500万个家庭;2020年广泛提供数字文化视听信息服务。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四川广电农村T2O电商

  项目概述:利用广电网络的用户、网络、终端、规模、高清、交互等优势,建设农村电视电商平台,配套农副产品电商展示实体店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传统媒体、电商平台与各类商家深度融合,打造具备四川广电特色“农村T2O电商”品牌,拓展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

  预期目标:2018年实现100万户以上农户的产品上线;2020年实现200万户以上农户的产品上线,转化并稳定100万电商平台活跃会员。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二、音乐创作生产

  项目概述:建设音乐生产制作平台、互联网原创音乐平台、音乐信息服务平台、音乐版权运营平台,实施四川原创音乐作品出版工程、四川国际音乐节工程,建设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大力发展音乐产业。

  预期目标:2020年全省音乐出版及视听服务极大丰富,建成2—3个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推出5—8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

  实施主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

  二十三、智慧广电应用

  项目概述:依托智能终端与室内物联网,建设家庭多媒体视听信息中心,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等在线服务;实施智慧家庭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系统联接,广泛承载在线教育、“云院线”、雪亮工程、党员远程教育等各类新型视听服务,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及辨识度的业务品牌。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节点,全面开展在线业务,引领智慧生活。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

  二十四、四川广电视听云计算及家庭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概述:建设广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网络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技术中心、广电融合产业经济服务中心、产业示范展示厅等,打造成为我省重要的云计算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规模发展。

  预期目标:大幅提高四川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聚合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切实推进视听产业融合创新开放发展。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五、数字印刷

  项目概述:利用新技术融合创意设计,研发在线设计软件和管理系统,建设云印刷、地图3D打印平台、3D创客O2O服务平台和创意印刷出版基地、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

  预期目标:2020年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全面发展,实现包装印刷全流程数字化。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

  二十六、影视基地

  项目概述:充分利用四川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旅游文化跨界合作,集纳整合全省旅游景点、文化古镇、博物馆、城市综合体、影视学院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西部最大的集影视拍摄、特效制作、生态度假、观光旅游、康复疗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基地联盟,促进我省影视、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预期目标:2018年初步建成影视基地本部和一批特色影视基地分部,探索

  建立影视、旅游合作运营机制;2020年实现各影视基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成为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广播电视台、峨眉电影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传媒学院等。

  二十七、智能影院

  项目概述:推动太平洋院线立足四川、面向全国重点区域拓展建设,建立以电影售票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营运管理系统、营销分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支撑的影院经营管理大数据中心,形成辐射全国的智能影院体系。

  预期目标:2020年实现太平洋系列影城全省地级市全覆盖,人口、经济强县全覆盖,在全国重点区域、重点市场有力推进影院建设,支持400—600家影院实现连锁经营管理。

  实施主体:峨眉电影集团。

  二十八、线上线下互动发行体系建设

  项目概述: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书城引进影视放映、教育培训、文化餐饮、商贸服务等多元业态,支持完善信息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体为主体的网上智慧商圈;推动乡镇出版物数字化发行网点、供应链协同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支持民营实体书店开展智能化个性化定制配送服务,构建实体书店与网络销售一体化的新型出版物发行市场。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一批集个性化定制、好书推送、自助选购、视听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书城,建成4406个乡(镇)出版物数字化发行网点,建成集批发、零售、仓储、物流、流动销售与网上交易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四川书市基地,完成出版物供应链协同平台搭建,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实体书店,形成出版物发行市场线上与线下互动、错位发展、差异发展格局。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九、“走出去”工程

  项目概述:推动康巴卫视落地印度,扩大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落地,推动境外出版传媒平台、国际华文图书网络供应渠道、国际汉语教育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出版物建设。

  预期目标:推动四川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产品、服务、版权贸易“走出去”,提升巴蜀文化海外传播力影响力。

  实施主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

  项目概述:在甘孜州、阿坝州、木里县对现有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完成县城区附近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以及有线电视单向数字前端改造,建设农牧区无线覆盖网络,提高州县节目在当地的覆盖率。

  预期目标:完成我省藏区有线电视前端数字化改造、有线广播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2020年藏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99%、95.5%,藏区州县节目覆盖率达到90%。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阿坝州、甘孜州、木里县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三十一、广电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升级工程

  项目概述:优化升级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三网融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健全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预期目标:建成四川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平台、三网融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四川广电文化信息传播安全技术管理能力。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篇十二: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三重跨文化传播”:涉藏生态报道的话语研究

  廖云路

  【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轨迹,以雪域高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在涉藏报道中占有突出位置.基于媒体自身的特性及不同文化间在认知视角、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涉藏生态报道在国内外媒体中呈现出“三重跨文化传播”的特征.文章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他者化”,并指出树立“三重跨文化传播”观对于涉藏生态报道“去他者化”的意义.

  【总页数】6页(P174-179)

  【作者】廖云路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涉藏报道的"三重跨文化传播"模式阐释——兼论一种理解民族新闻的框架[J],廖云路2.争夺国际涉藏话语权的思考——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境外涉藏报道分析[J],宁曙光;3.从互文性看西方媒体涉藏报道语义隐含——以玉树地震涉藏报道为例[J],马晓伟

  4.议程设置视角下涉藏报道的媒介呈现——以甘肃日报社、甘肃新媒体集团对涉藏州县报道为例[J],王守超5.数据驱动型德媒《法兰克福汇报》涉华经济报道话语研究[J],李莎莎;薛闻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三: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调查研究

  陈云霞【摘要】精准扶贫是促进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典型贫困案例和扶贫措施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即政府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建立贫困户综合性识别标准;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谨慎规定贫困户的优先身份;正确处理社会救助和贫困户扶持之间的关系;解决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期刊名称】《民族学刊》【年(卷),期】2017(008)003【总页数】7页(P19-24,101)【关键词】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科技创新;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作者】陈云霞【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8四川藏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的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四川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是全面深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藏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面对自然条件差,地方财政困难以及扶贫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四川藏区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精准扶贫政策法规和相关数据材料,对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完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7-8月间,在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①就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进行的调查研究。调研人员利用能使用藏语沟通的重要优势,以个案访谈、项目走访、部门咨询等方式,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甘孜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18个县(市)都是省级重点贫困县。[1]除州府康定外,甘孜州各县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旅游业与传统的农牧业。项目调研地主要选择甘孜州精准扶贫中按产业扶持划分的“南线”各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一)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四川藏区基本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致贫因素,调研预设了四项确切性致贫因素和一项开放性致贫因素,即自然环境、教育状况、疾病或意外、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原因。调研数据显示②:疾病和意外是四川藏区致贫的首要因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也是禁锢四川藏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思想观念落后、传统产业经济效率低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四川藏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总体上看,当前四川藏区多数居民虽然不算富裕,但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然而,若家庭成员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件或自然灾害,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就会面临严重困难,导致贫困或极度贫困现象。(二)四川藏区典型贫困案例分析调研组共收集了28个典型贫困案例。这28个不同贫困家庭都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共同性特征,或简称为——家有“三有三无”人员。“三有”的具体内容:一

  是家有病患,或瘫痪,或残疾,或体弱,或多病;二是家有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三是家有多个儿女需要上学。“三无”是指家庭无劳动能力,无工作岗位以及无稳定收入。分析四川藏区典型贫困案例可见,四川藏区居民的“家庭负担”常常成为其能否维持最低标准基本生活的临界点。28个典型案例涉及的贫困家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这一社会基本救助形式提供了更有广度的参照标准,急切呼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四川藏区扶贫措施汇总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多项具体措施。第一,贫困村的“五个一”,即有一个领导联系、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组、一个第一书记和一个农业技术人员。第二,精准扶贫“六个有”,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的“六有”大数据平台。第三,精准扶贫措施的“五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等。四川藏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具体内容如下③:“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具体措施包括:种植葡萄;建立蔬菜大棚;青稞、土豆等农副产品加工;牦牛意外伤害保险;小额信贷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具体措施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移民搬迁,整村建设和新村扶贫方案等。“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生活补助。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包括:减免挂号费、就诊费和体检费等;救助大骨节病和医疗保险等。四川藏区精准扶贫措施与四川精准扶贫策略高度稳合,除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救济式”扶贫外,同时体现了“开发式扶贫”的诸多努力,如“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包含的种植葡萄,蔬菜大棚项目,青稞、土豆等农副产品加工,牦牛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小额信贷工程等。

  (四)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的简要评价四川藏区居民对精准扶贫实效的评价可概括为:“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整体状况较好,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可提升和完善之处,主要包括:一是贫困户的识别仍存在不公平、主观性强等问题;二是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三是存在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包括部分居民对国家扶贫政策不了解,边远地区难以享受扶贫政策等。四是短期精准扶贫措施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并非根源性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四川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系列政策法规构筑了四川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2012年3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5年7月8日,省委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系列文件为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工作指引。(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1.四川藏区重视精准扶贫制度建设2015年4月1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④,为四川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是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然地遵循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宏观策略和制度依据。同时,四川藏区具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色,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和致贫因素决定了其精准扶贫措施具有的独特选择性。2015年5月21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该条例是四川藏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表现。2.四川藏区旅游扶贫初见成效世界闻名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藏族传统文化和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四川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具有的成本较低、适用性强、产业链长、涉及

  面广等特点,使发展旅游业不仅充分调动了藏区居民的参与性和创业潜能,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等问题。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瓶颈的逐步突破,农牧民旅游收入不断提升。2015年,四川藏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93亿元,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2]2016年4月,甘孜州出台旅游产业扶贫专项方案,确定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扶贫、旅游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推进旅游扶贫。甘孜州黑水县试点村依托国家4A达古冰山景区,积极探索“景区管委会+公司(旅行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与周边大型景区同步发展格局。稻城县桑堆试点村依托亚丁景区和高原藏族文化,大力探索“政府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入股”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由一个试点村带动一个乡全面推进旅游发展的扶贫格局。3.四川藏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传统农牧业生产效率低,缺乏新的支柱型经济产业是导致四川藏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传统救济式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具有返贫率低,脱贫致富可持续的明显优势,能解决贫困的根源性问题。2013年,四川省委从藏区资源丰富、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取消藏区各县GDP考核和排名,围绕“绿色”着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四川藏区培育村级主导产业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四川藏区累计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101个、家庭农场150个,覆盖大部分藏区,带动贫困户千万家。红原县民俗村的农牧专业合作社颇具产业规模,带动全村十多个贫困户增收致富。泸定、乡城现代农业重点县和康定、理塘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正加快推进,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此外,四川藏区还通过多次组织参加科教扶贫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居民脱贫。人才兴才能产业旺。为给产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2016年四川省多次组织

  藏区群众参加就业和产业发展相关培训,培育少数民族产业带头人,促进藏区产业持续强劲发展。[2]同时,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310亿元,所有无电户顺利通电;公路总里程超过4.5万公里,机场增至4个,形成通达便捷的交通骨架;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共建成新居14.2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二)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问题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通过四川省和四川藏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四川藏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68万人,这是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然而,笔者认为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还存在以下不足:1.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创造性措施不足调研数据显示,四川藏区开发式扶贫的影响不足,扶贫措施整体上仍属囿于发展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传统救济模式”。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中确定的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措施有待深入。四川全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50万人以上。[4]旅游扶贫是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特色之一。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共有13个项目入选,⑤但四类13个项目中没有一个四川藏区的项目。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四川藏区旅游扶贫措施还可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2.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常规工作还需狠抓落实调研数据反映的贫困户识别难题,以及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等,与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高度一致。精准扶贫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其中,扶贫对象精准和项目措施精准是前提和核心。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已定,精准扶贫成效的关键在制度落实,即“最后一公里”,是“到村到户到人的问题”。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工作核心即是常规工作的狠抓落实,并着力

  解决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扶贫措施的精准选择;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的辩证统一,以及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等问题。无论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是农村贫困户(村、片)的帮扶制度,其本质都是一种无需对价的稀缺资源给付,即稀缺资源的免费获得。因此,贫困户身份本身成为追逐的资源,并导致权力侵入的风险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争议或质疑,由此引起精准扶贫工作的普遍性难题。(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难题为实现政府主导下资源分配的正义性,精准扶贫演化成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问题,亦成为导致社会问题的第一个风险点。《康乐县“8·26”特大故意杀人案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明确承认“对扶贫政策的落实不完全到位”是该案件的深刻教训之一。⑥具体表现为,基层组织在贫困户识别和退出过程中有简单化操作的问题,仅用收入作为衡量标准、用村民投票方式决定是否享受低保,没有综合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粗糙,缺少对村民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等。这种现象在四川藏区也一定程度存在。就现有的制度依据和工作实践看,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户的实质性标准;二是贫困户的程序性认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八条规定,农村扶贫开发以年人均纯收入在省扶贫标准以下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对象。实践中,这一规定通常以年人均纯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作为评定标准,最后综合政府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和群众评议结果确定。就贫困户的程序性认定而言,《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条规定,贫困户由农户申请或者由村组推荐,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规定,虽看似清晰,却难以避免和解决如下难题,尤其是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差别不明显时。1.四川藏区精准扶贫中存在权力性挤入现象,即基层权力滥用导致的暗箱操作和

  优亲厚友,使村干部和相对富裕家庭挤占了低保户和贫困户名额。多地调研中,都有群众反映这一问题,他们认为贫困户识别不公,主观性太强。2.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客观上难以避免部分贫困户被排除在外的现象。农村多数居民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接近,或者说难以比较。当国家给定的低保户和贫困户的数量少于实际需要最低保障和扶贫帮扶的农户数量而无法做到全部帮扶时,必然会出现部分贫困户被排除在外的现象。政府扶贫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财政实力。虽然精准扶贫有“应扶尽扶”的一般要求,但与“名额到村”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3.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村民投票表决”的不足。多数农村尚不具备简单民主的条件。村落多是由宗族发展而来,一个村落生活的人往往沾亲带故。血缘有远有近,关系有疏有亲,或者一个村里有多个姓氏时,就会形成派系,村民们自然会倾向于自己的宗亲。同时,村民评议还可能存在因邻里关系不和谐,真实贫困户自身信用或能力不足导致的社会评价度低等问题。4.村民委员会审查和基层政府部门审核和审定工作“简单化”和“去责任化”现象。比起政府工作人员认定,村民评议可能更符合村民观念和喜好,成本也更低。同时,村民评议还是村镇工作人员避免自身麻烦和责任的一种工作方法。这导致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政府部门简单地认可村民评议结果以避免承担责任现象。5.随意扩大贫困户认定的优先标准。“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工作方针。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的帮扶是基于农村居民囿于自然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制度支持,而非基于社会身份或贡献的奖励或激励。因此,贫困户认定过程中,应避免随意扩大贫困户认定的优先标准。(二)完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1.政府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与投入成本密切相关。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的精准认定,需要获得村民普遍认可的严格的收入记账体系和定期的专业性收入统计,而这一要求对于四川藏区基本没有可能。精准扶贫工作最终都落到乡镇一级,而多数乡镇没有人力资源落实好这些工作,极易造成落实不到位和落实偏差。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扶贫服务,既可以弥补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的不足,又可以缓解政府和社会的潜在冲突风险。2.建立贫困户综合性识别标准。调研数据表明,农村居民的家庭负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仅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作为确定贫困户的惟一标准,欠缺一定的合理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九条,明确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健康、教育、住房等因素纳入贫困户识别标准的综合性模式,更具有合理性。3.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与普惠性措施相比,个体扶持或精准到户更需要体现公平正义,也更容易引起纷争和质疑。相反,能促进村社整体福利的“精准到村”更能获得农村居民的整体性认同,也更易产生脱贫致富的可持续性效应。精准扶贫实践中,村社道路硬化,道路防护建设,文化广场、村级幼儿园和科技培训项目等,就比家庭扶贫项目、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或物资补贴项目等更容易获得普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可以获得辩证统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宜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精准扶贫措施直接到达特困户,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条件;对居民家庭经济条件相差不大的村,优先安排能导致整体受益的扶贫项目,同时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贫困户的帮扶。4.谨慎规定贫困户的优先身份。贫困户优先身份的确定,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即扶贫制度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扶持扶贫对象中的军烈属、残疾人、失独家庭和少数民族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对扶贫对象中

  的老干部、老党员、老积极分子、劳动模范、军烈属、残疾人、计划生育户等特殊群体给予优先扶持。我们认为,作为政府无偿分配稀缺资源的扶贫制度,其正当性基础体现于其立法宗旨之中,即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⑧因此,确定贫困户的标准即是农村居民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和负担等因素,而不宜依据扶贫对象的社会贡献或政治身份。否则,贫困户名额有限的情形下,层层优先身份之后,真正的贫困户就难以获得相应的帮助。对于具有特殊身份或特殊贡献等情形人员的帮扶,宜通过完善社会相关救助和保障制度予以实现。5.正确处理社会救助和贫困户扶持之间的关系。虽然导致农村贫困户产生的因素中,家庭“三有三无”⑨现象是重要原因,但疾病、养老、教育等普遍性问题,实需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保障制度予以落实,并建立起常态化的有效机制。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精准扶贫对象才将“具备劳动能力”⑩作为必要条件之一。符合这一条件,“开发式扶贫”才有可能。这也符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指导思想:即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6.解决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立的实施精准扶贫的政治和法治保障之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是扶贫制度的正当性保证。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扶贫开发条例和民族区域自治规范,是扶贫开发法治建设的前提。然而,有关农村扶贫开发的地方性法规或民族区域自治规范不应违背农村扶贫开发制度的一般原则,必须审视和保证自身的合法性。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等全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为指引,极大地帮助了四川藏区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策略已经完成,其扶贫实效的改善依赖于精准扶贫工作如何落细、落小、落实、落地。落实这一细化目标的诸环节,以下几点亦需明确:第一,客观评估农村扶贫与社会救助各自的制度功能,使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对分离,以实现不同制度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开发式扶贫,尽可能改现金发放为项目支持、技能培训、教育帮扶、科技助推、资源转化等。第三,符合社会救助的情形,除医疗、教育、灾难、特困户等救助因事而行外,基于现有贫困户的建档立卡,不断缩减和分化贫困户的基数,将符合社会救助情形的贫困人员按社会救助或社会保障的有效形式处理。第四,提高四川藏区农牧业扶贫项目的集约化经营程度。以贫困户为单位的扶贫方式难以获得可持续脱贫的效果,导致返贫率居高不下。四川藏区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贫困村的整体推进上,并同时对贫困户给予适当照顾,如安排工作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五,探索和开发更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扶贫开发方式,更多更好地导入科技创新对扶贫的引力,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注释:①四川省甘孜州的调研地点包括丹巴县、乡城县、理塘县、巴塘县、得荣县和稻城县;阿坝州的调研地点包括红原县和若尔盖县。②疾病主要包括:大骨节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结核等;教育状况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普遍低,教育基础设施设备差,师资缺乏、教学水平较低等;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雪灾、寒灾、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③受“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影响,地震灾区部分居民的生活陷入贫困,国家通过救灾救助解决了一部分。④条例不仅弥补了国家层面农村扶贫开发法律规范缺失的不足,也是全国第一个具

  有精准扶贫意义的地方性法规。⑤具体包括: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4个,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⑥康乐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康乐县“8·26”特大故意杀人案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康乐县人民政府网,访问时间:2016年9月20日。⑦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引出的问题可能有:以甘孜州和阿坝州为主体的四川藏区,尤其是具体到村社,非藏族居民可能成为少数,对其应同等对待,还是优先,抑或次之?⑧详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一条。⑨“三有”:一是家有病患,或瘫痪,或残疾,或多病,或体弱;二是家有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三是家有多个儿女需要上学。“三无”是指:无劳动能力,无工作岗位,无稳定收入。⑩详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8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7条第3款。实践中,往往没有全面落实这一前提条件,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条规定,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为贫困人口。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当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当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国家层面的扶贫开发法律规范缺乏的情况下,当前扶贫与社会救助措施之间存在重叠和交叉。也可以说,目前贫困户扶持的诸多做法仍是我国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不完善情形下的临时性措施。

  【相关文献】

  [1]龚薪友.甘孜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DB/OL].(2017-4-20)[2017-0415]http://www.scdjw.com.cn.[2]刘裕国,张炜,张文.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N].人民日报,2016-08-24:1.[3]刘裕国,张炜,张文.四川藏区,脱贫奔小康不落一户[N].四川日报,2016-08-25:1.[4]朱丽.全国旅游扶贫示范,13个四川项目榜上有名[N].四川日报,2016-08-24:16.

篇十四: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13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

  作者:石长顺景义新来源:《编辑之友》2013年第05期

  摘要: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历史演进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发布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发布、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发布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IPTV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2]刘小帅,张世福.3G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3]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4]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5]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6]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7]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8]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9]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10]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11]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12]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13]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14]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15]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16]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17]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18]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十五: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xining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worknationalministry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第一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目的与作用一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是在新媒体强劲发展公众需求碎片化转变三网融合迅速推进的新的传媒格局下全面贯彻实施十二五气象影视服务发展规划推动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可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气象影视信息服务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

  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目的与作用一、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

  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是在新媒体强劲发展、公众需求碎片化转变、三网融合迅速推进的新的传媒格局下,全面贯彻实施“十二五”气象影视服务发展规划,推动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可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气象影视信息服务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通过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搭建国家突发灾害全媒体应急发布平台,实现全国气象影视业务的集约化服务,可提升气象影视信息服务的创新能力、科技含量和服务领域,使气象影视服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含义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是中国气象局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气象影视信息内容平台,它既是全国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的一部分,也是气象影视服务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由中国气象局主导,华风集团中国气象频道组织,社会其他部门与气象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部门联动,各类媒体以及社会单位参与。这个业务系统将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传播等系统完成气象影视信息内容平台的搭建。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将以省级地方影视中心为信息处理终端,地市级行政单位的业务体系为采集源,2416个国家气象站为信息点,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中国气象频道为信息处理与数据传播中心。

  三、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功能

  1、数据采集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采集功能主要指气象类信息的采访、调查、搜集和整理。气象类信息不仅包括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种信息,还包括气象服务、天气现象、重大天气事件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描述等信息。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通过三种途径实现这一功能:高密度覆盖全国省市县的记者网点;2500个气象加密站优势;外围的其他合作媒体以及相关组织单位。

  2、数据处理与共享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处理与共享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对基础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处理并完成本地气象影视服务产品制作;第二层是将处理后的信息与影视产品,与各地业务系统、气象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频道、其他合作媒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共享。

  3、数据传播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传播包括各类气象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在各类媒体上的发布。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以及与华风有合作的各类媒体作为发布平台,增强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

  公共公共

  服务

  目的

  气象宣目传的

  经济目的效益

  功能

  数据采集

  中国气象频道

  全功国能业功能数务体据系处理与共享

  其他媒体

  数据传播

  其他媒体

  三、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作用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1、通过重大气象灾害和应急服务的全国联动,调动与灾害相关的各行业的资源,实现灾害信息共享,把中国气象频道打造成为国家突发灾害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2、通过全面采集全国市级地区的气象信息及各地本地化节目的制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3、通过全媒体的传播以及媒体间合作,扩大宣传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的软实力和公众满意率。4、通过数据资源交换及本地化节目营销,可获取经济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性公益事业服务

  第二部分、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组织结构不健全

  1、基本无独立的业务体系实体存在。2、岗位职责不清。3、地市一级的业务体系建设匮乏,业务体系网络建设不完整。4、在已有的业务体系组织结构中缺乏建立对外联系的工作机制,社会资源拓展和整合极其有限。

  二、人员配备不合理

  1、无专职人员从事一线业务工作,各省市信息采集与节目制作数量严重失调。2、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报道能力低下,采集信息质量不高

  三、硬件设备不达标

  1、缺乏专门用于信息采编设备2、传输网络五花八门,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技术指标和管理体系。

  四、社会资源缺乏,无法实现各部门联动。五、遍布全国的2500个气象信息加密站未能开发利用。

  第三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系统建设方案

  鉴于目前全国各地采影视制作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设备基础等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同时建设所有的业务系统。因此,气象频道将通过实地调查,形成各种管理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规范,并从各地选取有区域代表性且基础较好的典型区,根据其特点分别推广合适的发展模式。在典型业务系统扶植工作见效后,在相近或类同的区域进行推广和建设相关经验,最终形成先典型后全国的业务系统的建设。

  全国业务系统整体建设方案将从管理机制规范、基础软硬条件、记者站样板工程、本地化节目插播四个方面着手。

  一、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管理机制规范建设1、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2、业务的工作规范;3、绩效考核制度;4、人员培训制度;5、外联管理制度;

  二、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基础软硬条件建设

  1、业务人员的选拔及培训;2、气象新闻报道的策划方法、采编技巧及报道模式;3、本地化节目的制作方法、技巧与模式;4、突发天气报道的合作的途径和方式;5、社会资源的拓展和合作:6、拍摄及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指导:7、采集传输网络的建设:

  三、记者站样板工程建设通过选择6个基础较好的省级影视中心,制定能够在年内可见效的业务强化实验

  模式,过这种实验模式的运行,打造典型业务体系模式。并在3到5年内,在全国建立推广完成。1、选择典型记者站的依据

  全国的气候及灾害性天气的区域相似性区域经济和民众生活的相似性当地信息采集制作优势和能力等综合因素

  2、三种实验模式:“联合媒体”模式——联合地方媒体计划: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省地一体化”模式——市县级分记者站资源优势整合计划:“跨区联合报道”模式——大型灾害实况报道模式:四、本地化节目插播五、工作计划1、机制建设:需结合各地业务体系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对部分地方记者站的实际沟通调研,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2、软硬件建设:以典型带全国的方式,在2011年内完成省级业务体系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工作。3、全国业务体系典型记者站建设:2011年上半年完成对6个地方记者站的沟通调研工作,完善业务强化实验

  模式。2011年运行三套业务强化实验模式,根据实验模式的效果,完成其他典型

  业务系统的调研和业务工作,并建立业务强化模板开始向其他地方记者站推广。根据业务的实际推进情况,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其他地方记者站业务强化建设工作。4、本地化节目插播: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15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