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7篇

时间:2022-11-24 09:05:06 来源:文池范文网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7篇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干部教育理论培训学习宣讲稿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7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7篇

篇一: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干部教育理论培训学习宣讲稿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概要: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来说,无论是宏观的系统构建还是微观的精准操作与策应,主要还是取决于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理念的理解水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能够做到因时、因势、因地、因人施策,有更多的担当和智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青年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应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业热情,推动学生创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又要对接多方资源、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想创业的学生能创业,让已经创业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一般来说,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在微观层面可分为“唤醒—理顺—策应”三个阶段。一是“唤醒”,即通过校园内物质构建的彰显(如“创客大厅”)、组织行为的渲染(如“创新创业人格测试”)、精神榜样的树立宣

  传等不断向学生标示、强化创新创业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蕴含其间的正向道德评价和价值肯定,让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想要创业的激情和冲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辛”是大多数青年创业者尤其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因此创业榜样的塑造不在于“高大”而在于“真实”,平凡写尽、困难写足,才能有更多身份的认同、场景的贯通、情感的融入、激情的燃起。二是“理顺”,这是一种将创业激情转化为具体的创业认知,以理性的视角、系统的思维、技术的手段将模糊的创业意向梳理为可分析可评价的指标参数,增强创新创业警觉性和认知灵活性,汇聚各种有利的创业资源、分析各种可能的最优创业路径。除了各种针对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测量评价体系外,还可运用的手段有:加强创业学生及团队的“异质化”建设,鼓励不同年龄(性别)、地域、专业学生间的交流及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情境多元化,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将创业真实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对创业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感知、判断与抉择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网络技术的信息技术孵化(社交平台、创客平台等)、服务体验非标准化(基于“1对1”的个性服务)、产品内涵融合化(线上线下融合、新旧媒体融合、校企融合等)的创业模式与青年学生产生更高的适应性和匹配度。三是“策应”,即让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相对完备的创业设想落地

  生根,推动创业意愿向创业具体行为的转化。具体内容包括政策的引入、资源的对接、风险的防控等。这个阶段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对外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器、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引导政府政策、社会资源等与学生创业需求精准对接,满足青年创业者的多方需求;对内通过教学改革及学生评价体系完善等方式妥善处理学生创业与学业、毕业之间的关系,解除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目前,部分高校实施了学生创业的“导师负责制”,将教师创业指导与个人考核挂钩,学生创业实践与相关教学课堂挂钩,调动、保障了师生两方面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从宏观层面,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培育与策应,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主体有高校(创业教育、企业孕育)、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社会企业(平台建设、资源对接)、行业组织(竞赛、培训)等,统一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格局,各主体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开放互动性的特点,既要求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又强调开放、互通和共享,从而形成提升青年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创业实践的合力。其中,高校作为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培育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在系统建设中起到定性和定量的关键作用。定性是指高校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确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定量是指高校应

  合理规划限定各种社会资源的引入标准和范围,紧紧以学生利益为中心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既要充分发挥“润滑剂”的作用,更要当好稳定器、防火墙,为学生创造科学、安全、稳定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氛围。理想状态下,青年学生能够便捷地在系统中获得需要的政策保障、技术与信息支持,通过各种平台和竞赛对自己的创业构想和初步实践进行展示或尝试,并获得来自各个层面的客观评价和扶持。每个青年学生个体的创业需求得到了满足,不同个体汇聚成的创业群体及其实践又进一步烘托了学校整体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推动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和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影响、带动更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形成一种体系内的良性互动和规模效益。

  实际上,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来说,无论是宏观的系统构建还是微观的精准操作与策应,主要还是取决于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理念的理解水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能够做到因时、因势、因地、因人施策,有更多的担当和智慧。

篇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互联网+改变教育北大推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大众创业,教育先行”。3月31日,一本由北京大学师生编著的《创业

  基础与创新实践》教材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的一场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沙龙上正式发布。

  “互联网+”背景下,很多行业已经发生改变,教育也不例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首任执行院长蔡剑博士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教育?”进行了主题发言,提出“大众创业,教育先行”。

  蔡剑认为,中国要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现代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模式应当从之前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生学”,以辅导为中心的“帮学生学”,以论文为中心的“让学生学”进化为真正以人为本的“向学生学”的4G教育模式(即

  堂平台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与新华网、人民网、致远软件、用友网络等领先机构与企业密切协同,与各地主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将4G创新教育推广至各地方学校与社区,让每个人有受到高品质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岳昌君教授介绍了我国高校创业就业的总体情况,肯定了蔡剑教授多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努力和贡献,号召大家对蔡老师新书进行学习研读。新华网副总编辑兼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申江婴提到,他有幸比大家更早的看到了这本书稿,非常认可蔡老师的大众创业教育先行的观点,但同时提醒高校学生创业的艰辛,切忌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去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经管图书事业部主任林君秀老师充分肯定了《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一书的价值,认为其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指导具有重大意义。致远软件董事长徐石以自己的创业经历与管理心得,分享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意义,鼓励同学们以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创新,实践创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汪大伟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历程与心得,认为创业当中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他认为互联网新媒体对教育与文化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王洪轩等三位同学现场汇报了其课上创业项目,并谈到他非常认可五色创新思维理论与喜爱创新学堂平台的互动学习模式,移动互联网平台增强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也更加贴近创业实际。北大元培学院管红玉同学表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以发现校园内外的各种需求和服务,帮助青年开展创业项目。一位来自韩国留学生表示本来对于创业没有想太多,但通过这个课程,激发了她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中贸集团董事长李波,陕西基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翌然,致远软件刘古权,博鼎瑞公司董事王丽娟都介绍了他们各自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并和现场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袁贵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日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

  这六项工作是:一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观念主题大讨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重点是办好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五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六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要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袁贵仁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经费支持,加强督导考核,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篇三: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以进一步健全完善“333”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主题,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为基础,实现专业与通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树规矩,创新创业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建章立制树规矩。一方面协助西安市教育局起草创新创业方面文件。另一方面内部修订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协助市教育局起草相关文件,提升工作影响力。起草《三明市关于深化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三明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高校版)。加强内部管理,修订出台管理文件。修订印发三明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试行)》文件,从政策方面加强引导。二、明方向,创新创业调研开展扎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出去,迎进来”开学初我们从内到外开展了扎实调研,做到了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大创、学科竞赛、互联网+、激励措施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校内各二级学院和市级主管部门开展了调研。同时对校内各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调研,把需求和问题一一梳理反馈,做好全校双创工作的管理及服务。接待了区雁塔区科创中心、教育厅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来访,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围绕众创空间管理运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学科竞赛管理方法,激励措施、创新创业类竞赛,特别是互联网+大赛辅导机制,辅导机构,支持方式,激励措施等调研主题,我们选取了中国创新创业top100的北京和江浙一带同类型高校,赴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三、突重点,高层次创新创业成果显著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计划,20XX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校级立项111项,省级立项85项,国家级立项27项,均比20XX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较上年增长10%。20XX年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共计175项。20XX年度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

  学科竞赛成果共计225项(20XX、20XX年数据统计不含团委

  建设94门创新创业试点课程。根据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年初每个学院专业都报了各自的试点课程。目前94门试点课程都完成了教学大纲。

  启动专创融合试点教程编写工作。按照学校学科门类,分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社会治理、康养服务等八个专业集群研发创新实训教程。同时编写创新创业实训教程,最终完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1+x”。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地方高校“三递进、三融合、三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20XX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五、办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弘扬和传播校园文化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打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开发出系列拥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我校文化发展底蕴、表达文理情愫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形成学校名片,展示学校风采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我们举办了西安文理学院首届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原创设计大赛。围绕大赛我们安排了三场专题报告《文创的破逼思维》《无创意,不生活,创意于生活,生活享受创意》《短视频创新趋势及大学生原创视频市场潜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文化沙龙和圆桌探讨活动,不仅有大咖的专题讲堂,还有校友讲堂,以文理学院校友亲身的创业的经历,进校园分享给在校的有创业想法的学弟学妹们。

  开发校园纪念品。从设计到开发再到生产销售全由我校在校学生和校友完成。目前已开发出茶具礼盒、抱枕t恤系列,融入了校园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理念,相继投入校园市场,备受学院及全校师生的欢迎和认可。

  主办了20XX全国高校行暨青年电竞论坛活动的第四站竞赛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六、谈合作,创新创业资有效拓展与千里马伯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千里马创投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相关政府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几年,三方将从空间打造、运营服务、创业支持、人才交流、项目孵化、创业学院、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共同打造校园文创科教空间。目前三方正在协商正式协议的签订。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由学校主办,通道教育(新安新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举办了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与专创融合金课建设师资培训。

篇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学校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举办创业先锋班通过开设系列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设立创业专项基金搭建学生创业基地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以实践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局面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李佳月王帅张立志逄锐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38期

  摘要: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其首要任务。文章主要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分析,从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实践育人、加强激励机制以及做好“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经验,探究当今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087-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人才资源成为首要的生产力要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关键。2012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如何源源不断地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成为当今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趋势与现状分析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可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各高校也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纷纷开设了各类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资金、吸引校外资金、设立创业基地等举措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其他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自20世纪中期以来,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很多知名大学已经开启了“创业型”大学的典范,这些高校注重核心教育价值理念的培养,重视高校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入校[1],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机会,充分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我國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探索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主观上相对缺乏创新创业观念,创新创业意识不足,需要各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

  二、新时期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四个基本原则,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应充分调动高校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将“面向全体”与“分类施教”相结合,结合不同的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期,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经被各高校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学培养年度报告、教学评估依据以及就业工作年度报告中,可见创新创业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估、就业质量评估等工作息息相关。对于国家来说,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创业工作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能够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加关心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途径

  1.设计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根据当代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转型中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方案设计上,应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广泛地“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2],为高校毕业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3],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基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实质,实现学生的成功创业是结果。

  东北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实现了以“服务学生成才、服务学校发展”为宗旨,“以人为本、整合资源、求实创新”为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而服务,形成了一套科普活动“乐中学”,科研训练“做中学”,科技竞赛“竞中学”,创业实践“练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

  2.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应带着学生一起真学、真做、真实践,最终达到真成功。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时,应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创新创业实践力度,不断开拓政府与企业的市场、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育人环节,应注重增加实习、实训等环节的训练,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向前发展。

  东北大学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科普立项、创新项目、科技竞赛、创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创新课程、科普活动、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创业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式、探究式和研究式学习的创新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铺就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走廊”。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100余项的“科普立项”,定期推出“创新论坛”与“科技讲坛”,举办“创新思维擂台赛”、“科普知识竞赛”,成立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丰富的平台。进一步打造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形成了导师、博士、硕士、学士“四位一体”的教学、科研相长模式。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学校同时加强对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生的创业指导,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举办“创业先锋班”,通过开设系列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设立创业专项基金、搭建学生创业基地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以实践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局面。

  3.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和学校不仅应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更应该给予关爱和支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助力学生创业。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帮助大学生坚定创业意志,增加创业信心,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应该与政府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使学校成为培养未来产业巨子的摇篮。东北大学在创新创业激励制度的探索中,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同时设立了“创新创业校长奖章”“创业年度人物”等荣誉与资金奖励,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4.做好新形势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如今,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互联网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政策和制度的有力保障下,要想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就必须做好“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高校应积极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榜样力量,通过新媒体对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进行宣传,通过实际例子进一步促进其他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最终实现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虽然各个高校已形成了初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问题,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力度与人才培养力度,最终实现科技强国战略。

  參考文献:

  [1][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禹,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孙洪义.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兼叙“3.3.3”课程体系和7p教学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8-14.

  [3]杰弗里·迪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第6版.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ABriefDiscussionontheMethodsandApproachesof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TalentCultiv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TakingNortheasternUniversityforExample

  LIJia-yue,WANGShuai,ZHANGLi-zhi,PANGRui

  (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819,China)

  Abstract:Collegeasthemainchanneloftransmissiontalents,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talenttraininghasbecomeatoppriority.Thisarticlemainlythrough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oftoday's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undertaking,fromperfect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talenttrainingscheme,deepenthepracticeeducation,strengtheningtheincentivemechanismanddoagoodjobin“Internet+”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soon,combiningwithpracticalexperience,analyzesthecurrentmethodsandwaystocultivateentrepreneurialinnovationtalentedperson.

  Keywords: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cultivation;universities

篇五: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摘要:深化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职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为了增强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文在总结我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职业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以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深化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职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为了增强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进一步帮助学校管理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具体了解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可行性,研究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对31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466份,收回1378份,收回率94%,其中中职学生668名(占48.5%),五年制高职学生710名(占51.5%)。一、职校学生对创业的认识1.自主创业的愿望随就业难度增加而上升。在就业观调查中,学生希望就业一步到位拥有固定收入的占21%;先就业后择业的占34%;继续升学深造的占19%;自主创业的占21%。这说明学生逐步调整了就业、择业、升学、创业的选择,希望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2.创业概念不够明确。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个企业(公司)的为26%;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的为25%;认为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的为29%;其他的为20%。3.对选择创业的领域比较局限。认为要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的占2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占39%;选择向当今热门方向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的)的占22%;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行业的占13%。在国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影响下,许多职校学生已经感受到就业越来越

  不轻松,逐渐认识到应该有多种选择和准备。但在对创业的概念理解和创业方向选择的理解上,比较倾向自己的兴趣、专业对口及社会热门方向,缺少理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在这方面需要学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事实上,创业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要降低门槛,“微型创业”就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所谓“微型创业”,是指低成本的项目或买卖,投的资金不多,人力成本也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创业实践,是要培养创业意识、自信心和创业技能。就目前经济环境而言,小资本、资金周转快、风险较低、专业度较低的行业适合投资创业。

  二、职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态度1.半数以上对创业教育持肯定态度。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必要的占7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4%;其他的占13%。2.多数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创业教育培训,认为需要和急要培训的占60%;无所谓的汉29%;不需要的占11%。3.对创业教育的方法倾向于案例教育和参与体验式。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的占24%;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的占51%;请专家讲授理论的占15%;在新闻媒体多宣传成功创业人士的经验的占10%。调查显示,职业院校的学生至今尚未接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非常缺乏。创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是为市场经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当今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需求,以及金融危机给大中专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使得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有关资料显示,社会上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受过初等以上的教育,但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则呈下降趋势。更多的大中专以上院校学生通常在毕业后选择就业,原因是学生、家长们都习惯做自己或让孩子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是一种思维定式,也是一种行为定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大中专院校创业教育确实必须加强,改变传统的就业、选择业观。在这方面,美国的创业教育值得借鉴。他们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冒险精神和团队精神入手,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市场商机,捕捉市场机遇,提高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创立企业的能力,培养管理和运作企业及最大限

  度地获得利润的能力,从而增强毕业学生的竞争能力,有效分解就业压力和解决就业。事实上,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新的工作领域。

  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较成熟的印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并且体现出“机会型创业”明显高于“生存型创业”的特色,在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为解决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提供新的渠道。

  三、职校学生对开展创业实践的心理准备1.学生对参与创业的心理准备喜忧参半。具有“失败了就再重来”的良好心态的占45%;有“不知自己行否”的怀疑自己能力心态的占23%;只想“一定要发财和成功”的占17%;非常担心“就怕自己亏了”的占15%。2.学生对创业能力的认识突出交往沟通能力。认为自主创业要具备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的占41%;要具有强烈的挑战精神的占24%;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的占16%;应该具有优秀的管理及领导艺术的占12%;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占7%。3.学校的实践和实习活动有助提高创业能力。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跟社会打交道的占31%;认为学校安排实习活动有利于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对本专业创业有帮助的占23%;认为学校开展模拟创业活动是创业实践的良好平台的占15%;认为做学生干部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占15%;其他的占1%。4.多数学生认为创业应该与学习并重。53%的学生认为要边学习边创业;12%的学生人为放弃创业专心学习;11%的学生人为可以找人代理创业业务;其他的想法占4%。

  从调查看,学生对开展创业实践的心理准备还是不充足的。原因在于“四个少”因素的影响:

  第一,我国大专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较晚,20XX年,国家教育部始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而职业院校是近年来的尝试,在教材师资、舆论宣传、组织经验上都少之甚少。

  第二,社会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度少,人们还停留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把创业者看成“个体户”、“小老板”、“民办企业”等的知识阶段。学生及其家长认为通过自主创业成为新一代的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李彦宏、史玉柱的可

  能为零。第三,多数家长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一份安稳体面的、专业对口的工作,

  对鼓励孩子自主创业的意识极少。第四,学校缺乏相应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氛围,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创业实践

  的机会较少。这“四个少”,就是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现状与困难之

  所在。只有积极突破这“四个少”,学生与家长的观念和认识才会逐步改变,环境氛围才能逐步形成,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心理准备方能日渐充分和全面。

  四、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可行性分析1.创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认为具有创业欲望的占51%;认为具备创业知识的占34%;认为具备创业资金的占15%。很显然,创业意识和创业欲望是关键,知识是可学习的,资金是可筹措的。2.创业应拥有哪些社会资源。31%的学生认为拥有父母、亲戚的帮助和资源;29%的认为边创业边开发积累;15%的认为具有同学、朋友的关系和资源;还有25%的认为其他方面资源。3.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38%的认为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32%的认为必须有敢于实践的勇气;18%的认为要具有创业的基本知识;12%的认为创业者要有创业的激情。4.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38%的认为主要是机遇;37%的认为关键在于个人努力;18%的认为在于创业平台的好坏;7%的认为是由投资额度的大小决定的。从对学生的调查不难看出以下几点:第一,85%的学生认为,实施创业在于具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应有的创业知识。第二,47%的学生的潜意识中,开展创业主观依赖于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的帮助和关系支持。第三,70%的学生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于实践的勇气。第四,75%的学生认识到创业的成功在于机遇的把握和个人的努力程度。很显然,学校创业教育,首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欲望和掌握应有的创业常识;其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机遇把握能力和团队精神,逐步克服依赖心理,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再次要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接受各种考验,增强抗挫折和应对逆境、困境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良好心理素质。

  五、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可操作性的启示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际三大部分。创业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理解创业的基础规则,降低创业的盲目性;创业实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业的意识,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认真把握没每一个创业环节,促使创业合理运行创业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在创业活动中少走弯路,全力争取创业成功。据有关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面对这一现实状况,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营造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改善学生参与社会创业的环境的目的。1.要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1)根据国家的倡导,学校要积极制定鼓励和扶持创业的措施;(2)要大力宣传学校校友创业成功的事迹;(3)校行政和团委、学生会要积极鼓励创业社团和个人与集体的创业规划;(4)要开设创业爱好者实务培训,鼓励创业学生大胆参与实践活动。2.开设系统的创业必修和选修课程。(1)要借鉴中外的成功案例,编制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教材;(2)要选拔培训专职和兼职创业教育及指导创业实践的师资;(3)要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列入学分考核体系。3.设立学校创业基金。(1)学校要在合作企业和成功校友等热心单位与个人的支持下,建立学生创业基金;(2)要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奖励学生的创业实践行为与成果;(3)对在创业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创业计划,积极以创业基金扶持其实施。4.确立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监控与评价体系。(1)要鼓励学生以多元化形式参与创业活动,如个人独资、组建团队、项目参与等;(2)要建立创业教育的成效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学有所得又能充算学分;(3)要建立在教师指导下的创业实践活动监控指标体系和创业活动成败评价体系。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创业之路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还很艰难,除了学生创业者本事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现在还只能先从校内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做

  起,在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协调下,从零做起,从小企业做起。把凡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做的项目,指导学生自己以市场化、实体化的方式进行运作。

  在“创业启动资金”调查中,认为可在1000元以上的占36%;5000元~10000元的占25%;2000元~5000元的占22%;2000元以内的占13%。这说明学生和家长能够承受的创业风险比较有限,创业的项目选择比较务实,这对于接受创业教育后,处于创业实践起步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只要富有勇于创业的欲望和激情,只要不怕吃苦、能立稳脚跟,小作坊、小店铺、小项目就能干出大事业。

篇六: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

  作者:李平媛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年第04期

  [摘要]高校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学分引领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实训[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4−0031−0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并且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那就意味着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等诸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根据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特点,首先应该在专业教育中挖掘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其次,开发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第三,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考评体系。一、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不同性质的课程体系作支撑,因此,要想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那就不是简单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和各类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类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等)、公共选修类课程(综合知识和素质类)和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组成。其中专业类课程以专业知识、专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能力和专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公共基础类课程和公共选修类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载体,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类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训练平台。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难看出,专业教育本身与创新创业教育从来就不是两码事,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社会实践训练,都是创新创业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本身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更多地停留在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认知层次,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意识的唤醒。更有甚者,从入职到退休,一个教案和讲稿可以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这样的教育者本身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受教育者呢。因此,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和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要素,通过言传身教,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带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学习,为了职业生涯或创业生涯而学习,从而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只有所有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了环环相扣的、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各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才能切实做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元素,落脚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上。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有其特定的功用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涯或创业选择做准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理念不明,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不知所学知识为何用、能解决什么问题,接下来自然就是厌学、被动地学、为应试而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不外乎考完试就将所学知识还给了老师,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任何学科和专业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发现和创新,所以,学科本身的发展改革历程,专业的创建、完善和发展历程,都是很好的创新案例。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就知识本身进行传授,还能够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视角讲解学科的发展,主动从所授课程中探索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并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创业任务、创新发明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于职业、创业、创新的作用,同时将本学科最前沿和最新的发展动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将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除了教学内容中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也要从教学方法上尝试改革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现行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素质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不能靠单纯的说教,更多地

篇七: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袁贵仁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

  精品文档

  陕西盛华高新技术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报北京6月2日讯(记者柴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刚刚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今天,教育部在京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袁贵仁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观念主题大讨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推进协同育人。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重点是办好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五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六是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要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袁贵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和钉钉子的精神,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经费支持,加强督导考核,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主持会议。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教育厅作交流发言。教育部机关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教师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共7600余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精品文档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7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