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10篇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个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覆盖的范围还是挺多的大部分的地区还总是有一小部分的传统学校教育这些学校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平常更多的他们是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个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覆盖的范围还是挺多的大部分的地区还总是有一小部分的传统学校教育这些学校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平常更多的他们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些学校只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忽略了某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
国内传统文化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背景: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货物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存在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以山比仁,以水喻智,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调,屡见于中国的政论、品文和文学艺术中。2.在遭遇国力丧失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如今的人们怎样?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造成了人心散乱、伦理缺位,原有的意识形态面临难以收拾人心的困境。近百年被主流激进思潮压制的传统文化,正在中国社会默默生长,重新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伦理世界。谈传统文化,不是以过去为导向,提倡复古主义;而是以未来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遭遇国力丧失之时,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受关注度几乎为零,人们自身的问题以及国家政策,让他们忘记了本国的文化。3.各地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以及课程情况:个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覆盖的范围还是挺多的,大部分的地区还总是有一小部分的传统学校教育,这些学校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平常,更多的他们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些学校只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忽略了某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它们的课程是一定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内容类似于: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经典读诵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在提及此文化。书法剪艺、行孝尽忠、力行感恩、亲情互动,弟子规落实在家庭里、生活中、树立人格价值观念,完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老师、多媒体授课,德智体全面发展、全日制封闭式、军事化教学模式。4.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战略: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5.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虽然在学校时而会涉及到,家长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认为学校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会教他们那些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有些学校只是单纯的教他们,并不会再传统上过多的解析。一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很高,或许会让他们学习这些传统文化,那些家长他们本身就是属于传统派的,所以他们会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事确实有用处的。
国外传统文化背景:
1.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
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2.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发展: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篇二: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
冯友兰曾说:
“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
1/7
”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
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
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
一。
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
2/7
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
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
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3/7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
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
4/7
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
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
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
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
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5/7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
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
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
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
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
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6/7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
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7/7
篇三: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WORD格式--可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三)保护文化载体,重视典籍的整理
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
(四)传统文化要接地气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走进生活,让人民大众能听得懂,接受得了。在传统文化普及中通俗性非常重要,如果学者讲得很理论化,大众接受不了,可能就根本不听了,反而起不到任何效果。
于丹将《论语》、《庄子》等经典,获得成功,就是非常好的例证。首先,她把经典通过自己的语言,搭建了一个声色情感色彩的立体话语世界,把古代经典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变成了可以直接审美感知的对象,让观众可以发现汉语的语音之美和辞藻的华丽,如此赏心悦目。还有就是把古典与现代的媒体相结合。
(五)重视文化的交流
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己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
(六)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这里的教育既指由国家和政府主办的各个水平层级上的国民教育,也指受国家教育部门主管的担当着基础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国家和政府主办的教育。无论是国家和政府办的,还是私人团体或个人办的这类教育,他们都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履行这一教育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理解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在珍视本土文化的同时,亟待创新传统文化,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沟通融合其他文明,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
而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是有识之士的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应是“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梁启超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的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值。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种机遇,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挖掘古典文化,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制定扶持创新政策等成为我国繁荣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如北京朝阳区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巧妙地把现代科技与中国古代文化精粹结合起来.把本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人文景观与文化符号的兵马俑形象通过中国传统灯彩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的兵马俑景观灯饰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女子十二乐坊”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完美结合,使传统的经典音乐披上时尚的外衣,从而扩大其欣赏群体很快被广为接受.而且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其音乐专辑一面市就创造了中国音乐唱片海外发行的奇迹。
另外,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景区、文化创意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和运营结合,借助这些平台,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演艺节目等在园区里得到孵化和培育,从而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资讯、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手段大致相同:大众化传播、组织间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既称之为产业就意味着市场化与大众化,传播的手段必然是一种大众传播。
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无地域限制、受众面广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这种区别于古代口耳相传、书籍传播的方式,可以利用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如美国人根据中国古代民族英雄花木兰故事创意改编的动漫《花木兰》获得极大的成功,无疑是借助现代媒体传播浓厚的文化创意的一个典范。文化创意产业更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广泛、传输快捷、互联互通的网络传播体系。
(四)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一直本着“文化为体、科技为用”的指导思想将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游离于理性和感性间婉转的表达和解释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极具难度,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化创意产业可借助科技手段,如将传统文化制作为数码文化产品。利用数码产品的交互性、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虚拟性和智能化、个性化特性提升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大众认同和接受。
(五)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诗词曲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现今依然保留下大量的诗词曲赋。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创新性地将这些诗词曲赋吸收到现代音乐中,以歌唱的形式表达这些文辞优美的诗词曲赋。就连许多流行歌曲也从传统诗词中吸取营养,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静夜思》等等。
--专业资料分享--
篇四: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欧阳光明(2021.03.07)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
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
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
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
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
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
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
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
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
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
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
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
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
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
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
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
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
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
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
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
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
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
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
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
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
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
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
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
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
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
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
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
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
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
“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
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
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
“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
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
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
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
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
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
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
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
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
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
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传播。
2021.03.07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
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
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
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
化、全球化。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
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
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
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
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
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
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
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
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
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
现。
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
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
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
有着积极作用。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
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
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
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
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
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
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
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
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
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
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
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
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
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
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
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
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
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
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
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
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
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
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
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
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
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
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
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
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
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
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
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
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
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
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
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
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
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篇五: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子课题研究的背景: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意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为学生一生的学习需要做好储备。4、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意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对于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需要(时代性)今天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学热的升温,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中国诗词文赋、饮食茶艺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伟大的标志。
篇六: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化形态。究其根本,这应归功于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珍视传统、自觉承传的文化理念。虽然历经近代百年的屈辱与苦难,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大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人开始找到了民族自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了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抚平文化心灵创伤、铸造民族文化之魂的迫切愿望,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发达的民族文化就没有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把文化作为社会构成的三大系统之一。他说:“文化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一道,作为“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有着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积累,糟粕与精华并存,如何清理、开发、创新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人必须承担的具有人类意义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的坚守与创新。不坚守,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我们就等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伟大的文化宝藏;不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丧失活力。二者就像一架马车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传统文化的整体复兴与发展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系统工程。以国家之力培养、组织一流学者全面深入地研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一方面,搞清楚传统文化的原本面貌与系统结构;另一方面,更要站在当今时代的至高点,结合现实,给与全新的、深入的阐释。虽然这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分清主次、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其次,在已经出现了传统文化断层的严峻形势下,抓紧时间,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适应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破坏,中华文脉险些尽为所断。加之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视,造成人民大众特别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知之甚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火爆与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窜红正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与迫切需求。
再次,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在当代语境下,大力创新,全面积极践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文
1
化精神,大力弘扬承载传统精粹的民族文艺样式,使传统文化活化在有血有肉的现实之中。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实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抢占世界文化阵地的利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根在历史和传统之中,但必须要把这个“历史与传统”放置在现实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加以丰富、塑造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我们的文化魅力才能得以长久。批判地继承“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忠”、“孝”、“信”、“礼”等传统道德,批判地吸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理念,经过现代合理化的阐释,充实、改造、创新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京剧、书画、民乐、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艺术样式在文化创造与消费、交流领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真正全面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在坚守本体特质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民族先进艺术的优长,从现实生活出发,经过创造型地发展,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时代精神、情感与品格。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这方面成功典范,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穷一生之力致力于此,成功地将传统山水画推进到现代山水画的全新境界。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他那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对现代人如何坚守、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的精辟表述。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最好的继承是发展,最好的坚守是创新,我们有效地将二者辩证地紧密结合在一切,便将铺就一条通向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通天大道。
坚守中国经典传统文化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走在社团展示区,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的同学引起大家的注意。
2
诚如大家所知,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每种服装都传递着一种民族特征。汉服又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不同于唐装。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以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袍服为代表的汉服风格清淡平易。袍服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尽管在校园嘉年华的现场我们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通过来自的汉服社同学们的展示和讲解,我们窥见汉服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从展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见到这么美丽的,又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服装,许多同学都兴奋地与汉服社的同学合影留恋。
汉服社社长说,《诗经》中有句话叫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由于历史原因,汉服被人们淡忘。他们希望通过汉服展示向更多的同学传递汉服文化,传递汉族文明。他笑着说,穿上汉服,也许你能体验到“穿越”的感觉,你会情不自禁地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一种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3
国粹京剧唱响大工在喧闹的缤纷社团展示路的一隅,传来悠扬的《霸王别姬》,五彩的脸谱,飘扬的剧服,映衬着京剧社学生分社的同学青春的脸庞,韵味十足。两届文化节让我们领略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同学学习京剧。
我校的京剧社学生分社是京剧社的学生活动基地。社长任乐雅说,学生分社已经成立两年了,在每周六的下午这些热爱着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同学们便会聚集在一起吊嗓子,教工分社的老师们还常常过来指导他们。这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又是怎么聚集到一起的呢?一方面在全校公选课京剧欣赏上,何熙文教授会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社,吸引有爱好的同学参与;另一方面一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则自己找到了这个组织并拥入组织的怀抱。
在这次校园嘉年华的展示中,他们通过画脸谱,穿京剧服表演向大家普及京剧知识。社员们说京剧的魅力在于修身养性,即可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历史知识。看着他们唱起京剧时陶醉的神态,或许青春本该如此,将梦想照进现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它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感动与启示。校园
4
嘉年华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理解与热爱的平台。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相信传统文化必将由我们青年传承与发展。(学生记者易蕾刘爽)
中餐馆在德国颇受欢迎
当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事先总是反复向大家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去中国餐馆吃饭。去哪家餐馆吃,吃什么,我都无所谓。其实有一句话我不好意思说出口,
那就是,我不愿意去中国餐馆吃饭。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中国餐厅,最牛的一家甚至把上海豫园的湖心亭都原式原样搬了过来。但是,没有一家中国餐馆让我有兴趣自觉自愿地走进去。有的口味很地道,但地毯脏乎乎的,走上去还有点粘鞋底。有的倒是气派堂皇,开在最高档的酒店里,但做出来的菜除了菜名以外,跟真正的中国菜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去过一个中国餐馆,他们给我这个中国人也一视同仁地送上刀叉和盘子。在我坚决的要求下,才给我换了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小碗。他们的餐单里甚至连中国餐馆最起码的青菜豆腐都没有。其实,有一家亚洲超市就在他们附近,那里每天都有从荷兰空运过来的中国蔬菜,青菜韭菜笕菜茼蒿,或者是苦瓜丝瓜空心菜,应有尽有。可他们给客人提供的蔬菜竟是德国每个超市都有的大白菜。我一个朋友的父母来德国,在一家中国餐馆吃了一个跟宫保鸡丁的味道和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宫保鸡丁。她的父亲去责问餐馆,人家回答说,这里专门做给德国人吃。多少年来,中国餐馆总是在想方设法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但时至今日,它在海外已经成了廉价餐馆的代名词。连德国的小孩子都知道,中国人开的餐馆做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餐。我们中国美食文化的优势,在我看来,已经消失贻尽。
我家附近的一家很小的日本餐馆,每天晚上人头济济,吃完一拨又来一拨。每次订桌子的时候,他们总是困难重重找不出空桌。他们的餐单很简单,就几种菜,价格也不菲,但做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菜。不管什么客人来,他们摆出的永远是一双筷子。有一次一个德国人请求换成刀叉,说他不会使筷子。端盘子的日本女孩子礼貌而客气地告诉他,日本菜就是用筷子吃的,他应该试一试。人家试了,很高兴很满足。
再进一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法国餐馆里想要一双筷子,我相信人家餐馆的跑堂会立刻客客气气把他带到门外,对他说,往前一百米再左拐,那里有家中国餐馆,去那里用筷子吃吧!他们宁可失去一个客人,也不愿意随和迁就。这不是傲慢,这是坚守。
5
在很多时候,文化不应该融合,因为融合等同于消失。如果一个人热爱某一种文化,就应该带着崇敬坚守它。有了这份坚守,我们的文化才会绵延不断地一代代传递下去,永远保持它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
叶子
■只要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博采众长,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强国就不再是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成为举世关注的亮点。
一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天开万象、鬼斧神工、厚德载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6
但近代以来,古国蒙羞,生灵涂炭;大国不国,文化安在?可是许多有识之士,仍然没有停止过追求文化强国的梦想。例如,胡适先生1933年就说过这样一番动情的话:“缓慢地、平静地、然而明白无误地,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这一复兴的结晶看起来似乎使人觉得带着西方色彩。但剥开它的表层,你就可以看出,构成这个结晶的材料,在本质上正是那个饱经风雨侵蚀而可以看得更为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正是那个因为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的人文主义与理智主义的中国。”
可是,胡适先生梦中的文化中国,在当时还真是不可能实现的南柯一梦。只有新中国建立,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才能改天换地,使“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可能。但虽经全民“大跃进”,一穷二白还是挥之难去啊,建国十余年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还说:“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要建设一个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还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从整体上看,“穷”帽子终于甩掉了。但“白”呢?外人看我脱“穷”,惊讶地睁大眼睛;观我治“白”,却不屑地耸耸肩膀。不能不承认,我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至今还算不上文化强国。尽管我们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但文化仍然繁而未荣。仅一斑可窥全豹:中国历来是“书香”之邦,但进入新世纪,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竟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文化强国之梦,此梦难圆啊。
二到了当代,文化强国就不仅是梦想期盼,而是具有紧迫性的、强烈的现实需求了。向外看,经济上的“人强我弱”开始逐步改观,文化上的“人强我弱”也应有所改变。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7
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提高,要干扰和遏制中国发展,扳倒这棵大树,靠硬实力越来越难,于是人家就多在软实力上较劲,以意识形态渗透“围剿”。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向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向前、向后看,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内察外看,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文明古国大国,更待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应着人民的呼唤,依照发展的规律,肩负历史的重任,紧扣时代的脉搏,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文化强国,不能一蹴而就。但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活力,定能厚积薄发。只要我们纲领科学,行动扎实,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只要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博采众长,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强国不再是梦。我们一定能建设一个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
8
文化强国,要有现实基础。其源泉,出自现实;其动力,也来自现实。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代中国,越来越期待这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例如,近日我到广西北海,就分明听见了急切的呼唤,感受到殷切的期待。
北海,历史上几起几落。两汉时期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个“外洋各国夷商源源而来”的“海疆第一繁庶之地”,晋代以后就盛况不再。19世纪下半叶开埠的北海,又一度迎来商贾如云的兴旺景象,短短数十年间“洋楼矗起,巍然并峙”,诞生了“开埠第一城”、“百年西洋街”,但贸易中心的地位很快又风流云散。这样的周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再度重演:北海1992年、1993年世人瞩目的“大开发热”,持续了一年多便骤然退去。
历史上的三起三落,使北海人深切认识到,讲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几次机遇,不缺天时;北海沿海,不缺地利;一度人流如潮,也不缺人气。缺什么?潮起潮落中,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小富则安,因循苟且,被动观望,怨天尤人,错过机遇,痛失辉煌?究其根本,是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支柱。没有“文化支撑”,天时来了会走,地利虽有不灵,人气一聚就散。今天的北海要发展,固然离不开产业支撑,同样也需要文化支撑。两大支撑,缺一不可。
文化支撑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从自己的土地上,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发掘、生长、繁衍出来。北海人意识到,既然出路在开放,就要通过弘扬历史文化培养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用开放精神凝聚心智,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品格,构成以开放为灵魂的城市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家园,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城市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城市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这种薪火相传的文化定力,一旦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9
今日北海,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作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就与东盟密切交往的城市,其跨越发展,除了产业的兴旺、经济的繁荣,正在展现历史文化的光大,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北海,在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三个千亿元产业的同时,已经觉悟到、亮出了、夯实着自己的“文化支撑”。相信借着举国上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北海会顺势而上,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循环。
广袤的中国大地,南北东西,有多少大山大海,何止一家北海?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这龙,就是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文化灵气,就是文化自觉、文化精神、文化支撑。现在,20多个省区市都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
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逆市上扬,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8%。中国文化出现了“发展里程碑”。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五大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看报难、看戏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文化产品的供给前所未有的大,广大群众的文化选择前所未有的多,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文化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文化强国不是梦,是中国13亿人民的追求和努力,期待与奋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11
篇七: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二、文化传承(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
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
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
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
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
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
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
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
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
观等。(三)保护文化载体,重视典籍的整理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
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
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
化的“魂”。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
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
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
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
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四)传统文化要接地气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走进生活,让人民大众能听得懂,接受得了。在传统文化普及中通俗性非常重要,如果学者讲得很理论化,大众接受不了,可能就根本不听了,反而起不到任何效果。于丹将《论语》、《庄子》等经典,获得成功,就是非常好的例证。首先,她把经典通过自己的语言,搭建了一个声色情感色彩的立体话语世界,把古代经典
变成了可以直接审美感知的对象,让观众可以发现汉语的语音之美和辞藻的华丽,
如此赏心悦目。还有就是把古典与现代的媒体相结合。(五)重视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己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六)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这里的教育既指由国家和政府主办的各个水平层级上的国民教育,也指受国家教育部门主管的担当着基础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国家和政府主办的教育。无论是国家和政府办的,还是私人团体或个人办的这类教育,他们都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履行这一教育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三、传统文化的创新(一)理解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在珍视本土文化的同时,亟待创新传统文化,采取多元化的视角,
沟通融合其他文明,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出路。而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是有识之士的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著名国
学大师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应是“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
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
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
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
处。”梁启超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
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的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
化的时代价值。(二)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的各种机遇,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挖掘古典文化,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制定扶持创新政策等成为我国繁荣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如北
京朝阳区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巧妙地把现代科技与中国古代文化精粹结合
起来.把本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人文景观与文化符号的兵马俑形象通过中国传统
灯彩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的兵马俑景观灯饰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女子十二乐坊”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完美结合,使传统的经典音乐披上时尚的外衣,从而
扩大其欣赏群体很快被广为接受.而且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其音乐专辑一面市就创造了中国音乐唱片海外发行的奇迹。
另外,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景区、文化创意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和运
营结合,借助这些平台,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演艺节目等在
园区里得到孵化和培育,从而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三)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当今社会已进入资讯、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手段大致相同:大众化传播、组织间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既称之为产业就意味着市场化与大众化,传播的手段必然是一种大众传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无地域限制、受众面广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这种区别于古代口耳相传、书籍传播的方式,可以利用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如美国人根据中国古代民族英雄花木兰故事创意改编的动漫《花木兰》获得极大的成功,无疑是借助现代媒体传播浓厚的文化创意的一个典范。文化创意产业更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广泛、传输快捷、互联互通的网络传播体系。(四)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一直本着“文化为体、科技为用”的指导思想将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游离于理性和感性间婉转的表达和解释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极具难度,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文化创意产业可借助科技手段,如将传统文化制作为数码文化产品。利用数码产品的交互性、
虚拟性和智能化、个性化特性提升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大众认同和接受。
(五)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诗词曲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现今依然保留下大量的诗词曲赋。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创新性地将这些诗词曲赋吸收到现代音乐中,以歌唱的形式表达这些文辞优美的诗词曲赋。就连许多流行歌曲也从传统诗词中吸取营养,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静夜思》等等。
篇八: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国内传统文化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背景: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货物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存在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以山比仁,以水喻智,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调,屡见于中国的政论、品文和文学艺术中。2.在遭遇国力丧失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如今的人们怎样?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造成了人心散乱、伦理缺位,原有的意识形态面临难以收拾人心的困境。近百年被主流激进思潮压制的传统文化,正在中国社会默默生长,重新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伦理世界。谈传统文化,不是以过去为导向,提倡复古主义;而是以未来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遭遇国力丧失之时,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受关注度几乎为零,人们自身的问题以及国家政策,让他们忘记了本国的文化。3.各地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以及课程情况:个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覆盖的范围还是挺多的,大部分的地区还总是有一小部分的传统学校教育,这些学校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平常,更多的他们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些学校只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忽略了某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它们的课程是一定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内容类似于: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经典读诵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在提及此文化。书法剪艺、行孝尽忠、力行感恩、亲情互动,弟子规落实在家庭里、生活中、树立人格价值观念,完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老师、多媒体授课,德智体全面发展、全日制封闭式、军事化教学模式。4.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战略: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5.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虽然在学校时而会涉及到,家长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认为学校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会教他们那些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有些学校只是单纯的教他们,并不会再传统上过多的解析。一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很高,或许会让他们学习这些传统文化,那些家长他们本身就是属于传统派的,所以他们会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事确实有用处的。
国外传统文化背景:
1.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
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2.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发展: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篇九: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
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
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
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
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篇十: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基石,而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标志,它们的发展是离不开媒体的。当前环境下,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何去何从,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篇文章将结合新媒体的当前背景,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承与创新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繁星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的基石。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传承文明的基石,是我们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当时代的步伐踏入21世纪后,人类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传统元素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新媒体的产生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努力把握当前的机遇,结合新媒体的契机,传统文化又呈现出新的生机。
一、新媒体不容忽视的优势
媒体的重要作用就是宣传性与传播性,曾经的海报、广播、电视等都是媒体的一种形式,主要作用就是向人们传播讯息的。手机、网络、电脑、APP等输出终端设备的运用,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收发讯息,因此被人们称为自媒体时代。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强大力量。有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已经提升至98.3%,人均在网时间达到27.7小时。除了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历史上哪个时代有如此惊人的数据。这也说明新媒体的覆盖率几乎是全民的,因为可以实现手机的讯息时时传播。利用网络的传播,只要有手机、电脑等终端接受设备,就能实现几乎是零成本地发散,与传统媒体相比既
1
快又经济。新媒体操作便利、表现直观等优势,很好地消解了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不同的话语系统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边界,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与创新提供巧妙的工具和载体。同时新媒体技术展示效果生动直观,展示方式便捷多样,有利于激发大众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已经进入创新驱动、“互联网+”的时代,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必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旦与新媒体巧妙结合,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覆盖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载体。
二、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
我们之所以是礼仪之邦,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文化传承下来了。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甲骨文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知道千年以前的诗词歌赋,可以知道古人的经典故事,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也正是这些传承的文化让我们成为礼仪之邦。如果能利用新媒体,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新媒体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涵盖了礼仪、风俗、思想、制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层面。因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范围有限。而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革命性转变。2001年7月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网站正式开通,大众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故宫中的人物、文物、故事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网络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2.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碰撞后会有绚丽的烟花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书本上感受传统文化,虽然我们有无穷的想象力,但是也不能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前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在慢慢流逝,
2
这与我们青少年一代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我们在学习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真的能被传统文化所吸引,就一定能够去传承、去创新。新媒体的到来,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广大青少年有机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世界也有机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我们都记得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吧,也正是那一次让世界认识到了原来传统的并非不美,而是美到窒息。在开幕式上,运用新媒体数字化的手段,将我国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诠释得淋漓尽致。当中国的水墨画以画卷的形式在舞台缓缓打开的时候,所有观众,包括我们中国人恐怕也没有想到: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这样传承与创新呀。新媒体是新时代的产物,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当两者相互结合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绚丽的烟花,这灿烂的、夺目的烟花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的结果。
3.新媒体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保护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各行业和各领域,要想全方位地传承与发展,传统的方式不能尽善尽美。而新媒体具有强大的音频、视频、剪切、3D等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全方位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也有利于反复地学习、借鉴,有利于为创新打下基础。中华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与舞蹈,因为在长久的发展中人们都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致使很多宝贵的东西都流逝了。如流行于江西、贵州一代的傩戏,虽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模样了。如今新媒体介入后,就可以实现全方位地保存了,更能实现实时直播,让更多的人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傩戏的魅力所在。在传承上因为有了全方位的保存,我们就能在完全接受已有的前提下实现创新。新时代要有新的思想,将新媒体的理念与传统文化结合,必然能够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三、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融和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充分认识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各自特征,找到他们相互兼容的有效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在经过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找到更好的融和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
1.注重全民性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全民的参与,任何一项文化的传承若只是少部分人参与,永远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只有将全民性纳入到重要的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真正的传统文化都是深入在百姓中的,走到百姓中,与百姓面对面地交流,才能真正找到传统的因素。闭门造车式的传承是不能传承文化精髓的,也难以为文化的创新提供动力源泉。比如我们要了解剪纸艺术,就要走进寻常百姓家,在百姓中了解其传统的因素。我们也不否认在一些院校及研究机构中也有精髓,但是脱离民众的精髓是缺乏生命力的。
2.形式要多样性
【当代传统文化创新背景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