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19篇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产教融合即将教育与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1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产教融合即将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论,检验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學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方式。本文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简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会成为学校发展成果的重要评价标准。推广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产教融合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产教融合模式简介
在众多的办学模式中,产教融合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模式将学校所设置的专业与对应的产业结合起来,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去优化教学方向,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校专业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学生学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也相对更加顺利。通过这种模式,还能促进学校的多元化发展。产教融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需要的融合,更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可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产业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电商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电商操作技能。将与电商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促进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工作,在工作中了解产业情况,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同时,学校与企业开展一些合作项目,让学生与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将电商企业的资源利用起来培养学生,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根据电商企业的运营模式,结合项目实践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剖析,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学校也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缺乏应有的深度
根据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来看,近年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合作基本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相互相互达成的人才培养协议,地方政府很少参与其中,使得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力度不够。有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只是局限于框
架协议的签订,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合作。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如果不通过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产教融合模式很难达到应有的推广深度。例如,在高校与地方企业签订合作项目的同时,地方政府很少给予融资支持,税收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即使高校和企业愿意协同育人,无奈缺乏应有的物资和政策保障,导致双方在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也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由此可见,要大范围的推广产教融合模式,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效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
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需要“双师型”教师资源的支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但是,校方和企业方的目标却是不同的,高校需要借助企业这个实践平台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目的则是要盈利。如果企业在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无法获取明显的收益,那么企业就会在合作中表现出消极态度。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要有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也就是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是许多高校的在师资方面比较欠缺的。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虽然非常熟悉国际贸易术语和法则,懂得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的相关操作和流程,但这些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探究。实际上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没有从事过或者兼职过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是使得教学内容有些空洞,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即使学生能到企业学习,面对实际工作时也会表现得手足无措。
(三)缺乏健全的创新创业制度
许多地区的产教融合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实践平台比较少,难以满足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发展需求,实践教学因此也受到很大的阻碍。由于发展力度不足,创新创业制度也不够健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会进一步阻碍产教融合进度。例如,校企合作模式缺乏稳定性,运营经费也严重不足,这些都户容易使教育主体发生偏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注重的是利益,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在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规划时,双方也会出现分歧,创新创业制度更是难以完善。如果不能对产教融合作出合理规划,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就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进程必然会非常缓慢。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广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体系
要促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增强其可实施性,就需要对高校及企业这两个参与主体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双方的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协同发展体系,以踧踖产教融合办学。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这样才
能够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竞争力。例如,大数据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一些简单工作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项目中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利用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而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在企业和学生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学生毕业后还可进入企业工作,这是产教融合比较好的一种发展结果,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的“双师型”教师人才却比较欠缺,所以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例如,高校在招聘教師时,可优先录用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比较强的人才。同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估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接受相应的锻炼。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可以通过入股或者转让等形式,使之产业化。在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机制,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或者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时,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三)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
产教融合并不是单纯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推行产教融合模式、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大地方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例如,地方政府应充分了解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所需要的资源支持,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将产教融合作为地方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教育、人才优先的理论应融入到各项政策中,帮助高校形成学科专业模式,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能够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同时,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定的资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税收的减免、贷款的免息等政策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机会。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高校应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上给予科学的指导。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教育成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例如,传统的理论知识考试、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考核方式可以沿用,但也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如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对于企业实践一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通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分析、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和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还可对学校的教学模式、企
业的发展模式、岗位工作特性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在三方的相互评价下,才能促进各方的共同发展。并且,采用多维的项目考核模式,还有利于促进高校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协同化,对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推进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这是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体系。同时,高校应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实践指导。此外,还应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到应有的深度。
篇二: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思考和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能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应用到中职院校各专业课程当中,能够使教书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但从当前我国课程思政理念与中职院校专业科相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应通过教师对教学素材的设计和运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团结协助的合作意识等,从而使学生更具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思考和研究;
引言
培养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立德树人是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积极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相关的法制意识,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以外,还应该使中职院校中的各类课程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全面推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思政理念内涵
课程思政源自于上海教育界,它是2014年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术语,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它不是具体的哪门课程,它突破了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拓展了教学载体、也扩充了教学覆盖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程思政应用到各学科当中相较于单独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效果与价值都具备极大地价值潜力。课程思政理念能够构建全员、全
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在课程思政应用时,应注意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融入到教育当中去,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初心,从而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思政对中职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更大的使命和责任。通过课程思政手段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提高社会的就业率。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非常重视职业素养这一指标,除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心理素质外,毕业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可能使招聘单位对其刮目相看,获得自己心仪的岗位。课程思政将各门专业知识课程里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会贯通于教学中,构建了一种育德育人的新体系,培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使他们学到了更多做“社会人”的道理,使其步入社会时压力减小。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
1.树立大德育的教学理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性
树立大德育的教学理念,是指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政治站位高。能够从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发,深刻认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性,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二是教书育人功底深。具有扎实的德育工作理论功底,熟悉中职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不断反思、升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形成既有学科特色、又有个人独特风格和新时代气息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引导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教育教学视野宽。能够做到文理贯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教书与育人育才相统一,水到渠成地引导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感悟真理力量、激发爱党报国的内在驱动力。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强。正确认识教书育人与德育工作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承担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增加育
人力度。五是坚持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努力推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助力提高立德树人的整体实效性。
(二)构建中职院校课程思政全员育人体系
要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中职院校专业课程完美融入,首先,中职院校应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让教师转变传统的“专业教学内无思政”、“思政与己无关”的看客思想,消除教师的教学认识误区。应通过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让教师明确认识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使教师得出课程思政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性、思想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程,能够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高校应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重技轻德”思想,使教师真正将“教书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从而解决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不能同向的问题。其次,中职院校应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应引导教师将专业课程教材进行精细研究,从中挖掘出能与思政理念相结合的内容,在教学中善于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内容,引发学生的价值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价值,形成智慧施教的零距离育人氛围,发挥出教师德高技精的引领者作用。再次,教师应强化自身思政素养,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当中的不足,加以改进,推动中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三)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刻,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推动中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作为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始终秉持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水平,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培育顽强的奋斗精神与宽广的胸怀,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有理想、有本领、有思想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四)积极完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的评价
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完善相关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在立德树人的主要培养目标下,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方法,这对于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以及相关的法治观念和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教学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开展,一方面是从教师方面进行开展,另一方面是从学生方面来进行开展。教师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思想行为评价、教学评价、常规评价和过程评价,以及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以促使教师自身能力和思想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方面,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其的全面评价,实习合作单位的实习评价等,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评价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于好的方面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挥,对于不好的地方要积极改正,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通过推行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目的在于将育人目标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全过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专业教育的内容,还有利于德育教育氛围的形成,加强了专业教育的深度,能够培养出既具备技术技能,具备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申香玲.浅谈中职思政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186-187.
[2]钟华.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析[J].祖国,2020(04):133+137.
[3]陈柏松.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20(05):10-11.
[4]籍瑞瑞.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思路探讨[J].南国博览,2019(05):228.
[5]王顺义.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分析[J].读书文摘,2019(08):72.
篇三: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家校协同育人的六大策略
作者:苏贡国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0年第01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包含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完善,家庭教育在育人的角度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教育融合的焦点。
一、班级管理中家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生好孩子是妈妈的愿望,养好孩子是家庭的义务,教好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学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两个教育的主体,以成长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及以学习生活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两个教育主体不是矛盾的对立体,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1.学校教育实施教育目标,学生的班级生活需要家长
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孩子们的天堂。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每一位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教育认识。学生待在40多人组成的群体中,群体意识及群体文化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引发学生间心智理解碰撞,甚至是成长的困惑。学生无障碍地融入班级环境,认同班级文化,需要家长的参与引导。学生的班级生活是他们今后社会生活的缩影,如何有效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这需要家长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铺垫。
2.家庭教育传导社会理念,学生的家庭生活需要教师
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时时是教育。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隐藏于生活的时时刻刻。家是学生生活的归宿,学生的家庭生活素养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学生生活行为的第一观察者。学生的不良习性是家庭教育的软肋,是家庭成长过程中一路携带的,仅依靠家长是无法解决的。教师客观性评价、公正性引导可纠正家庭教育的误区,弥补家庭教育不足,有教师参与的家庭教育才会更加完美。
二、班级管理中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该是所有人都懂的一门科学。所有人都经历了教育并对教育产生相应的认识,所有人对教育都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如何从不同的认识中去找到学生教育的一致性是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点。教育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协同育人是教育的点点滴滴。
1.搭建班级家长微信群——家校育人大联盟
微信是当今时代最红的一个社交平台。它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使用微信刷朋友圈、刷资源、刷流量甚至刷财富。班级管理过程中,引入微信平台已经是当今班级管理的趋势。班主任是班级家长微信群的“盟主”,主导教育意识,管理教育信息;家长是班级微信群的各“门派”,倡导社会理念,养好孩子。家校微信平台的交流基于平等原则,遵循“疑、展、评”三步骤。
“疑”是教师和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疑问。这种疑问是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所体现出来的,可能是学生行为习惯的疑问,可能是听课作业的疑问,也可能是家长教育认识的疑问,甚至是教师教育方式、教育有效性的疑问。
“展”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的展示。微信群是一个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系统。微信平台的“展”既能引起家长关注,又能传播教育理念,展示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班级课堂情景、学生的课外活动、学生的评优获奖、学生的集会、竞赛活动等,让家长看到学生的成长,感受到学生知识的变化,家长的教育视野会随着孩子信息量的增加而扩大。
“评”是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认知的碰撞过程。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暗示了他成长过程的心理变化,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教育共性的形成,扩大教育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育资源。家长评的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反馈的也是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这种家校协同式的教育交流为班级共同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铺平了道路。教师评的是教育丰富性,用教育的理论衡量家庭经验教育,树立家庭教育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传导优秀的家庭教育行为,形成家校协同教育的正义性、持续性。
2.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家校育人的活动指挥中心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全国的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班级教育发展的有效保障。
家委会是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孩子的成长是群体性的成长,是同伴间的共同成长,需要同龄人的相互影响,需要家校联合活动的引导。家长委员会在校组织学生课外活动,遵循“小活动、深挖掘;齐参与,共发展”的原则。学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组织大型的活动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甚至是干扰教学。家委会组织的活动要小,契合学生的发展动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小的活动中挖掘出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家委会是家长团体,服务于自己。在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及效果上,家委会都要谋求参与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全面性,既满足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又关注孩子间的行为,做到学生成长、家长成长、教育发展。
家委会是班级教学活动的有效监督者。班级教学是团体化的过程,关注于学生整体发展和知识网络形成,强调知识获取的层次性。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可以看成一个有效的趣味活动,家委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将教学活动的知識化升华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化,强化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家委会的教育监督促使班级均衡化发展,达到班级教育群体与个人的协同发展、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共同成长。
3.发展和教育通信平台——家校协同育人的遥控中心
完美的学生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学生成长道路布满荆棘。学生课堂打盹了、作业没有完成、学习热情不高等,班主任是否需要一一与父母沟通呢?如果学生的每一个不完美的行为都要面谈或者电话沟通,班主任就没有时间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距离产生美,教育的过程也是需要距离的。“和教育平台”是一个教师与家长可以产生美的平台,他为班主任和家长建立了一道“屏风”,通过“和教育平台”,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小问题、小失误告知家长,提醒家长保证教育的长期化。“和教育平台”提供了学生家庭作业群发送效应,督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平台上家庭作业的互动,让家长明晓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提醒家长反复监督、长效发展。
篇四: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职舞蹈专业学生肩负着传承舞蹈文化和传播舞蹈文化的重任,熟悉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中职舞蹈专业学生的基本职责,但如何树立优秀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应该得到重视。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和德育发展。如何结合舞蹈专业学生较强的感知能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需要重视起来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推进课程思政方法
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一个人光有专业技能还是不够的,课程安排上要注意把德育教育和舞蹈技能发展结合起来。舞蹈理论教学对舞蹈教学的重要奠基作用不容忽视,并且,其是帮助学生感知舞蹈基本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舞蹈理论来武装学生头脑,让学生获得对舞蹈基本内涵的进一步感知,进而达成德育所要求的审美目标。
一、中职舞蹈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政课重视不足
中职舞蹈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偏科,他们更喜欢动作类的活动,愿意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对于思想道德的提高却不足。许多中职学生在家里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对于身边的一些事件感触不多,有时感受不到亲人对自己的关爱,缺少情感上的教育,这样的中职学生怎么能够担当起未来教育他人的职责,怎么能够担当起建设国家的职责。中职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开展德育教育的机会较少,在舞蹈专业教学中安排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较为理论性,而缺少实践性引领。造成学生不喜欢上思政课,更没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提高意识。
(二))传统中职舞蹈专业中的思政课程效果效果不佳
中职舞蹈专业的学生对传统的思政课兴趣不大,只求考试过关即可,对思政课的内容并未认真思考。同时,传统的思政课因讲授内容相较于专业课更显得无趣和枯燥乏味,面对反映平平的学生,教师也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怪圈。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的方法
近几年,中职学校逐渐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有效的方式途径改变传统思政课程,积极探索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教育的全面实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加强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进而使得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得到良好建设,保障思政课的质量。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的艺术性为学生树立美的形象,是传播美的一种重要方式。
1、打破传统思政课模式,构建全新的舞蹈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一味模仿式舞蹈教学模式,积极采用问题探究式与训练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来促进思政课程的建设,以问题驱动、实践创新来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为了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金额和,可以在课程或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思政教育理念,通过了解舞蹈背景、传达的情感及需要表现的形式等方式,充分挖掘其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优势和思政元素。同时,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学情特点,因材施教,在考试方面采用全面立体的评价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学校评价、社会实践评价等多维度方式进行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在传承中弘扬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下不断拓展舞蹈教学的"思政"新境界,在学习考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努力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三维统一,为培养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舞蹈基础教育师资奠定坚实的基础。
2、把舞蹈实践活动和课程思政的引导融为一体,注重榜样的力量
中职舞蹈教学中,需要学生熟悉肢体语言,能够用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感情,要想让学生的肢体灵活,就要练好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是一个不断坚持、循序
渐进的过程。期间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的辛苦,更需要教师不断的指正,督促。在舞蹈专业的教育领域之中,中职教师要注重专业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强调舞蹈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加强中职德育教育,还能够促使中职学生拥有良好的品格修养,让学生能够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刻苦努力,突破自我,实现蜕变。更让学生在在今后能够更好地参与工作。基于本质层面而言,一直以来在教育教学之中,德育教育都是绝对不可以被忽略的内容之一,所以在中职院校要借助于有效的德育,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懂得关爱、奉献,更要让学生具有爱国思想,能够感受到师长的付出,并且能够具有同情心,舞蹈专业的学生只有感情丰富了,才能够在舞蹈表演时,用饱满的情感投入到神态和肢体语言之中,感染别人。针对中职舞蹈专业的德育而言,如想要更好地提升其中的成效,那么确保德育教学形式的丰富化是十分有效的策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榜样引领、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此来丰富德育形式。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中职舞蹈专业的教师务必要端正思政课程的教育的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给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己设计活动内容和黑板报,并向全体学生进行展示。还可以在班内设置读书角,摆放书籍、近期的报纸和杂志,由教师定期更换。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开展培育学生道德教育的活动,比方说观看有意义的电影、参加相关的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在课堂和校园中营造一种德育氛围,将德育渗入到校园的环境中。
总起来说,在中职舞蹈专业的教育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把舞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情感迸发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庭照.浅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3):48-50.
[2]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33):232-233.
[3]张青春.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家教世界,2013(9):81-82.
基金资助:李云名师工作室,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2020-2021年度科研课题,重点课题《中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ZJXH282023)
篇五: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职学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作者:赵德强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5期
(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泰安271500)
[摘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是以中职学校采取有效的育人模式为前提条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出现,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中职学校应紧紧利用这一有效手段,加快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从而达到校企双赢,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4-0165-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正在稳步推进结构转型改革,不仅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德高尚、技术过硬、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服从管理,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等。而这一高目标要求的提出,给当前的中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发展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善以往育人不佳的现状等,这些无疑是当前中职教育培养人才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近年来,众多企业普遍反映中职毕业无论是在技术、思想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都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鉴于此,实施多方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丰富中职学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内容,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就成为中职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二、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现状
(一)教师育人观念较狭隘
在我国中职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抱有这样的观念: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职校生就更难了,即使是职校生有一技之长,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没必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只要正常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即可。在这种狭隘观念的指引下,教师日常教学趋于形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成为一句空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形式化严重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作为学生进入职场前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企业文化认同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目前众多中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却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只是成为摆设而已,学生在校企的顶岗实习形式化严重,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在日后求职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中职学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至关重要。中职学校校企共同育人模式的运用,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契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有利于保证毕业生快速就业,实现校企共赢。
(一)转变教师观念
中职学校教师的育人观念不可小觑,教师怀有何种观念,会直接引导育人的方向。教师怀有狭隘观念,自然会在育人的过程中不尽心尽力,只为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是否掌握过硬技能,则不在教师考虑范围内。而教师如果怀有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全面观念,定会在日常教学中倾心教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真正掌握技能为教学出发点,利用多方资源培养实用人才,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在以后的职场中顺风顺水。因此,转变教师狭隘观念是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的基础所在。
(二)选择合适企业,实现校企对接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乎中职校校企以后的合作是否顺利。选择标准并不是知名度越高越好,知名度太高,企业的人才来源途径较广泛,同时双方地位不对等,会导致“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企业规模小,不能代表当前市场需求方向,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并且学生素质和技能提升缓慢,不利于职校的人才输出。鉴于此,选择和学校地位对等的中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更有利于保证学生各方面权益。
(三)提升教师技能
为保证校企双方合作顺利进行,职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教师长期在学校教学一线,在职场实战方面自然有所欠缺。针对此,学校可以定期、分批次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技能学习,在此过程中,由企业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技术指导,这样不但保证教师在产教研方面的技能得到提升,还可以将先进技能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目标。
(四)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实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进入校企实习,不仅是将在学校掌握的实践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并且要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还要尽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企业文化等。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提升技能外,还要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职场人。为了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可以让企业安排人员,实行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工作岗位。实习结束后,学生是否达到结业标准,则需要企业进行达标认定,出具技能鉴定报告,从而给学生压力,促使学生在企业脚踏实地地顶岗实习。
四、结论
中职学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运用,是培养面向市场需求人才的内在要求。中职学校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合适企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进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5).
[2]刘小兰.浅淡在中职学校实践“三生教育”[J].轻工科技,2013(3).
篇六: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协同育人方案“协同育人·成就未来”家校合作教育家长培训会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材,山城镇中心校将于9月份召开“协同育人·成就未来”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培训会,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协同育人·成就未来二、活动目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的社会职责中最重要的一种智能,对人的一生所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因此,一个孩子成功的教育,必须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举。通过家长会,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家长自身素质,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从而和谐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更优秀,更出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今后取得成功的保证。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等,达到“形象上有改变、习惯上有养成、成绩上有提高”,为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活动时间:2019年9月21日上午8:00——11:00(暂定)四、活动地点:主会场——后四楼会议室,各班级为分会场五、会议程序:1.签到(在各班级签到,班主任组织家长签到后,各班级派出一名家长参与主会场家长培训会)2.宣布家长会开始,介绍家长会议程、目的(3分钟)3.校长讲话(3分钟)
4.市进修学校王德义老师进行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培训会。(60分钟)
5.山城镇交警中队吕兆禄警官进行安全培训(20分钟)6.陈洪刚副校长安全工作讲座(15分钟)7.学生代表讲话(3分钟)8.家长代表讲话(3分钟)9.领导总结家长会(3分钟)宣布家长会结束,家长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在校情况,达到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目的。(30分钟)六:人员分工全校教师上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级家长签到、准备好班主任发言稿、组织家长倾听讲座,科任教师到主会场参与会议主持人:李伟总结报道:赵玉保季炜照相:刘福国音响:孔繁波(主会场音响、分会场广播同时进行)校门引导:高嵩及年轻教师(赵佳琪、谷昕宇、邵君、李炆原、辛宏伟、付明颖6人,由高嵩老师负责训练,怎样做引导员,站姿、语言)主会场布置:杨立娟校长及后勤组,分会场布置由各班级班主任负责。七、准备及注意事项1.各班级发出通知,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提醒家长会时间、地点,要准时参会,注意礼貌邀请,提醒家长交通安全。同时准备好班级环境布置、作业展示、教师发言稿。2.全校教师着正装,带胸牌。3.门卫控制好校门,安保科组织车辆统一停放于前操场,管理好家长秩序。4.引导教师要注意礼貌用语,提示欢迎家长到来,指挥到签到区。5.校门摆放两块小黑板,欢迎家长的宣传标语。
6.班级要整理好卫生,做好家长参观准备。7.各班级整理好签到表,留档备查。备注:全体教师周六参加家长会,教师可以串休一天,不算事假。
篇七: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新时代中职院校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探析
摘要: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渗透之中,中职院校也需要在教学创新之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从而找寻正确的教学之法,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因此,思政课程设计与创新之中,中职院校需要关注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方法,在找寻思政课程教学突破口之中,提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基本思路,从而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价值与功能,实现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协同育人;思政教学
思政课程的实施与渗透,为中职院校学生带来了新的育人方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思政课程学习之中,实现全过程的参与,并且能够在其他课程学习时,时刻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形成协同效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思想,从而创建新型的育人模式。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现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结合之法,为中职院校在教育事业发展之中寻求新的道路,从而确保中职院校在实施思政课程过程中,能够切实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内在价值,将课程思政发扬光大,但是,在具体实施与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分析和探讨:
(一)思政课程教学设计的专业针對性不强
在思政课程设计与渗透过程中,中职院校教师对于不同专业学生所开展的课程内容都是统一的,缺乏一定针对性,使得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中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可能很少会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不同的思政课程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导
致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影响了课堂整体氛围,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中职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消极情绪之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职院校教师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时,都会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因此开展的填鸭式和机械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够被动学习思政课程内容,经常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因为教师对于思政课程不够重视,才会难以进行教学创新,更无法通过新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构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实现良好的育人价值。
(三)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设计之下,思政课程教师很少会有其他专业课程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大部分都是各自为政,导致在教学体系之下,人才培养不够全面,无法在思政课程教学之下,形成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措施
(一)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第一,中职院校教师需要积极提升对于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认知,通过关注思政课程教学的内在价值,转变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本质上借助思政课程,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从而加快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联动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二,中职院校教师应尽可能在进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创新之下,提升专业化素养,通过日常学习和培训的方式,增强中职教师业务水平,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始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活动,发挥内在教育功能,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三,中职教师不单单需要在思政课程中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丰富教师知识体系,进行在创
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过程中,能够融入多元化的内容,实现教学创新发展。
(二)突显思政课程的多元化,重视实践教学
在中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中,应彰显课程思政价值的多元化,以多元化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异质性学习需要,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进而发挥其根本性育人成效。同时,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借助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增强实践课程的有效性。
(三)加强思政教师与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
由于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系部)导致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少,思政教师无法将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融入思政教学方案设计、课堂举例中。因此,学校可推出线上线下教师交流平台,利用QQ等互联网技术,为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使思政教师能有效合理地将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融入到思政课堂案例教学中,从根本上解决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问题。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中职院校需要在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过程中,能够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积极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以此发挥学生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过程中主体性地位,树立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从而丰富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学习体验感,加强思政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黄祐,黄金燕.高职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思政育人机制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07):107-110.
[2]田应辉,徐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4):71-74.
篇八: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作者:陈彬彬苏凯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性,阐明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梳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论述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35-03
課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推进新理论、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之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在高校进行,2019年8月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后,中职学校也陆续开始整体谋划和推进实施。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重新审视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任务和目标,并将之做出相应改变,把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进行全面铺开。因此,中职学校在强化思想政治课程育人实效性的同时,要基于中职学校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年龄层实际,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梳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并有机地将之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联动、耦合育人。本文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问题,以期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分析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思政课程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从意识形态工作来说,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极端重要。讲好中国故事,清晰表达中国声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从教育体系来说,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根据2020年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中职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知识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着重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职业精神和法治意识,健全人格,激发公共参与的信心和行动。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结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课程建设定位,课程任务还是以“认同教育”为第一任务,“内化于心”为第二任务,“外化于行”为第三任务。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任务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思政课程以外,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教学改革活动,旨在教育对象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大思政渗透的时间占比和渠道范围,让思政课程不再以“语境孤岛”的形式独立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形成处处有思政、时时有思政的学习情境,从而强化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于促使以“术”目标的课程实现“道”追根溯源和正当性延伸。换而言之,中职学校以往承担“道”和“术”任务的做法,是以课程为分界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专业课程以其课程特点和性质完成对学生技能学习的培育,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掌握效率为目标,至于对技能的来龙去脉、作用和意义、态度和认同的任务,则由专属的思政课程负责完成。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后,则侧重改变原来课程以“条”的形式呈现,转变为既要有“条”又要有“块”的内容,使专业课程(含其他基础课程)既有专业又有思政,使课程功能更加立体、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完善课程原生作用,凸显课程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要义
1.课程政治属性的一致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性,主要在于两者涉及的课程在其政治属性上一致,共同承担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目标。两者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立德和树人、以德树人、树立德人方面,皆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课程思政的课程目标上,更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德与智全面发展。
2.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显性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思政理论为主,直观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人,以对理论的认同和情感共鸣感动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以隐性的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嵌入式、浸润式的形式完成思政元素映射,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延伸和补充,与专业技能有机融合,实现伴随式成长。
(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困境
1.“一把手工程”于业务特性上存在惯性博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从中央指导精神到业务本身的涉及面来说,都是“一把手工程”,但两者无论涉及面有多广,最终都落实到课程本身,仍有很强的业务性工作标签。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推进并亲自参与思政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从管理实际来说,长期性、常规性的课程建设在工作兼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部门专业化存在各自为政的工作惯性。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部门分工协作是发展的必然,但当主营业务存在交叉需要协作时,涉及面和效率则成反比。在长期分工专业化运作的背景下,课程思政需要联动专业系部、职能处室。尤其课程思政方面,专业教师已经形成专业课学专业、班主任管德育、思政课教师负责思政的单向思维,对思政元素的融入短时间内也难以做到有机、自然。
3.教师能力提升与意识转变困境。课程思政理念从多年前德育工作领域的“三全育人”理念提升而来,“三全育人”在德育战线上已经试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因校而异,但整体铺开效果有待提高。全员育人也还停留在表层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课程思政从“课程”的角度再次将“三全育人”提上日程,仍然需解决前期存在的困境。此外,课程思政虽然通过课程最终面向学生,但关键还是要通过教师层面实现,因此需要解决教师的意识问题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当前中职学校一是党员骨干和思政教师结构不足以支撑,二是专业教师也需要时间提升。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嵌入分析
(一)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在于就现有的22个专业7个系部作针对性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的挖掘以通识元素和个性元素划分,通识元素在显性课程中有明确的指导纲领,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中职学生年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但不仅限于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传统文化、国情国史、党情党史、道德品行、专业伦理、政策导向等内容。个性元素则需从7个系部的系训、专业操守、课程特色、学习情境中分别进行挖掘。在个性思政元素的挖掘上,为使之上下一致、前后连贯、形成系统,参与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师需由党委牵头,组织人员、宣传人员、教务人员、德育人员、系主任、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等充分酝酿和论证,以系统化思维方式对待课程思政,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性。
(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规划
正如前文所述,思政元素涉及情感、态度、精神、价值观、政策理论、道德品行、文化等内容,广而博、泛而杂。为避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出现重复、融入生硬、扎堆互选的情况,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全校需针对开展的课程思政课程统一规划,按系部、业务范围、专业群、专业方向、课程等分项划入,确保元素的针对性、可行性、固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因多而杂,避免因每节课随教学内容不同变换思政元素而导致目标混乱的现象,以助育人效果提升。此外,课程思政建设,不宜追求节节课生硬嵌入不同元素,最好以单元或模块为单位,确保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可持续性和固定性。
三、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管理协同
1.顶层设计协同。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大课题,“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搞好顶层设计,协同护航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主阵地,解决前文表述的困境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确保在制度的设计理念上,以工作管理和推进为主要对象进行有效协同,比如,把开展工作牵头人、常设议事机构、部门职责、绩效考评等内容协同好;二是确保参与该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形成协同效应,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等内容;三是降低跨部门推进非临时性事务的行政成本,确保协同育人高效运转,如筑造自上而下通畅、高效、双向的沟通平台,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2.“双元”管理协同。在思政课教师的管理上,大部分中职学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由二级系部管理,二是由思政教研室管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数年前已经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师“双元”管理制度,人事上归口各二级系部,业务上归口思政教研室。经过多年运行,在文明风采大赛、德育管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沟通成本。为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笔者认为需搭建好协同育人管理的金字塔模式,组建塔尖团队,引领和指导塔基,从管理协同走向协同事务继而迈向协同育人。
3.课程构建协同。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是课程的载体,管理的协同关键在于课程协同。课程协同是指将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主题教育、教育情境以“课程”的形式做好统筹和体系构建,包含思政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上级文件下达的专项教育课程等。除思政课程,其他课程统一纳入课程思政管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协同管理促进协同育人。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协同
1.教学目标协同:分层设计。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目标来看,为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对不同的课程承担的作用作目标分层设计。从课程性质来看,第一层为思政课程,实现其政治引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目标;第二层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其浸潤式效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共鸣目标;第三层为选修课程、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实现其规范养成、仪式体验、品行生成目标;第四层为上级文件下达的专项教育课程,实现其应知应会目标。目标的分层设计,一是考虑对学生作分层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二是考虑对内容作分层处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逐层提升;三是考虑对课程的时间跨度作分层处理,实现拉长加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占比目标。
2.教学内容协同:连贯衔接。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内容来看,是学生接触最直观、最核心、最依赖的一环。在对各类课程的内容处理上,思政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国家法治、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等知识为载体,侧重知识的延续和后续的价值生
成;课程思政内容则以各课程知识和活动为载体,侧重对本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的衔接性,以印证思政课程内容的正当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从而外延至“学以致用”中的“以”环节,即内生内化环节,确保“用”环节的合情、合理、合法。
3.教学方式协同:辅助补充。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方式来看,开展面授课、线上课、实践课的形式。面授课作为三类方式的主阵地,开展的时间和载体都受限于规定课时和教室,对于一些拓展知识丰富、呈现形式新颖的内容教学设计不占优势,教学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线上教学,以慕课、微课的方式进行,能有效解决面授课的欠缺。另外,开发和上线数字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和补充面授课的局限性。不管是思政课还是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实效会更高。对于一些体验性强、情感生成难度大、操作可行性高的内容,则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认同感升华。三种课程教学方式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4.教学评价协同:共性、个性。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评价来看,其共性关系到协同育人的过程状态和目标生成,而个性评价则侧重其课程性质和协同任务。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在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的知识内容认同和信任度评价,这也是倒逼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为关键的观测点。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除其课程本身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达成要求外,侧重思政元素对学生的自然嵌入和选取决策,以倒逼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示范引领和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则重点考核对标德育大纲和特色教育的吻合度,以及课程目标的生成度和必要性优选。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嵌入分析
(一)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在于就现有的22个专业7个系部作针对性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的挖掘以通识元素和个性元素划分,通识元素在显性课程中有明确的指导纲领,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中职学生年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但不仅限于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传统文化、国情国史、党情党史、道德品行、专业伦理、政策导向等内容。个性元素则需从7个系部的系训、专业操守、课程特色、学习情境中分别进行挖掘。在个性思政元素的挖掘上,为使之上下一致、前后连贯、形成系统,参与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师需由党委牵头,组织人员、宣传人员、教务人员、德育人员、系主任、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等充分酝酿和论证,以系统化思维方式对待课程思政,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性。
(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规划
正如前文所述,思政元素涉及情感、态度、精神、价值观、政策理论、道德品行、文化等内容,广而博、泛而杂。为避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出现重复、融入生硬、扎堆互选的情况,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全校需针对开展的课程思政课程统一规划,按
系部、业务范围、专业群、专业方向、课程等分项划入,确保元素的针对性、可行性、固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因多而杂,避免因每节课随教学内容不同变换思政元素而导致目标混乱的现象,以助育人效果提升。此外,课程思政建设,不宜追求节节课生硬嵌入不同元素,最好以单元或模块为单位,确保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可持续性和固定性。
三、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管理协同
1.顶层设计协同。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大课题,“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搞好顶层设计,协同护航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主阵地,解决前文表述的困境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确保在制度的设计理念上,以工作管理和推进为主要对象进行有效协同,比如,把开展工作牵头人、常设议事机构、部门职责、绩效考评等内容协同好;二是确保参与该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形成协同效应,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等内容;三是降低跨部门推进非临时性事务的行政成本,确保协同育人高效运转,如筑造自上而下通畅、高效、双向的沟通平台,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2.“双元”管理协同。在思政课教师的管理上,大部分中职学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由二级系部管理,二是由思政教研室管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数年前已经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师“双元”管理制度,人事上归口各二级系部,业务上归口思政教研室。经过多年运行,在文明风采大赛、德育管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沟通成本。为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笔者认为需搭建好协同育人管理的金字塔模式,组建塔尖团队,引领和指导塔基,从管理协同走向协同事务继而迈向协同育人。
3.课程构建协同。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是课程的载体,管理的协同关键在于课程协同。课程协同是指将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主题教育、教育情境以“课程”的形式做好统筹和体系构建,包含思政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上级文件下达的专项教育课程等。除思政课程,其他课程统一纳入课程思政管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协同管理促进协同育人。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协同
1.教学目标协同:分层设计。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目标来看,为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对不同的课程承担的作用作目标分层设计。从课程性质来看,第一层为思政课程,实现其政治引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目标;第二层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其浸润式效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共鸣目标;第三层为选修课程、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党团课程,实现其规范养成、仪式体验、品行生成目标;第四层为上级文件下达
的专项教育課程,实现其应知应会目标。目标的分层设计,一是考虑对学生作分层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二是考虑对内容作分层处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逐层提升;三是考虑对课程的时间跨度作分层处理,实现拉长加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占比目标。
2.教学内容协同:连贯衔接。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内容来看,是学生接触最直观、最核心、最依赖的一环。在对各类课程的内容处理上,思政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国家法治、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等知识为载体,侧重知识的延续和后续的价值生成;课程思政内容则以各课程知识和活动为载体,侧重对本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的衔接性,以印证思政课程内容的正当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从而外延至“学以致用”中的“以”环节,即内生内化环节,确保“用”环节的合情、合理、合法。
3.教学方式协同:辅助补充。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方式来看,开展面授课、线上课、实践课的形式。面授课作为三类方式的主阵地,开展的时间和载体都受限于规定课时和教室,对于一些拓展知识丰富、呈现形式新颖的内容教学设计不占优势,教学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线上教学,以慕课、微课的方式进行,能有效解决面授课的欠缺。另外,开发和上线数字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和补充面授课的局限性。不管是思政课还是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实效会更高。对于一些体验性强、情感生成难度大、操作可行性高的内容,则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认同感升华。三种课程教学方式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4.教学评价协同:共性、个性。针对上文所述的课程协同内容,从教学评价来看,其共性关系到协同育人的过程状态和目标生成,而个性评价则侧重其课程性质和协同任务。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在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的知识内容认同和信任度评价,这也是倒逼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为关键的观测点。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除其课程本身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达成要求外,侧重思政元素对学生的自然嵌入和选取决策,以倒逼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示范引领和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德育类主题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则重点考核对标德育大纲和特色教育的吻合度,以及课程目标的生成度和必要性优选。
篇九: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项目名称:铁道运输服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项目相关背景和基础介绍(300字)
浙江省衢州交通学校创办于1998年,前身为浙江省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是一所以培养列车乘务、海运服务、城轨交通、汽车制造等交通类专业人才为主要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其中,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浙江省“双高”建设专业。
学校一直秉承“技能改变命运,品质成就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先后与浙江省交投集团、上海铁路局、金温铁路公司、杭州地铁集团、吉利集团、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宁波港务局、中国重汽集团等知名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了“校企合作共同体”,成立“台州市域铁路S1线订单班”、“吉利成蝶班”等多个订单班,为国家交通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项目的特色和亮点(300字)
紧扣行业办学。“十三五”时期,铁路及轨道交通项目是浙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战场。学校聚焦和服务区域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先后与上海铁路局、金温铁道公司、杭港地铁、浙江省交投集团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着力培养和输送交通服务专业人才,是浙江省示范性专业、衢州市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显著。近五年学生获浙江省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衢州市二等奖1项,龙游县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一批学生毕业后转正为上海铁路局正式员工,享受铁路系统终身待遇,部分已成为杭州客运段高铁、动车列车长,并成为首长专列服务的乘务员。
社会服务突出。长期与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合作开展乘务员、安全员、售票员等中高级技能培训,为地方培养客运服务人员,是浙江铁道定点培训输送基地、龙游县农民工社会转型培训基地。春运及国庆期间,积
极参加助勤工作,最多一次派出800余名学生参加助勤工作。三、项目建设目标(300字)
紧扣铁道行业,深耕产教融合,以标准建设为引领,为内涵建设为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建成服务能力一流的铁道运输管理人才培养的“金名片”。
打造一个高地。对接省域铁道行业,深化“1+X”试点,通过与高职开展一体化培养,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行业开展技能服务人才培训,为区域培养培训万名铁道管理服务人才,打造全省铁道运输管理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新高地。
建成一支团队。通过外引内培、上学下企等方式,争取重点培养省市级专业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努力建成一支铁道运输管理服务专业省级民办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形成一套标准。聚焦标准建设,联合行业企业建设一套省域铁道运输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标准,输出相关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努力成为全省铁道运输管理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标准示范基地。
开发一批课程。对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迭代式”修订教材内容,开发《铁道规程》、《铁路列车员培训教材》、《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法规》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一批新型活页式教材。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800字)
(一)项目建设内容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职—高职”立交桥,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增强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人
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项目实施路径1.构建“中职—高职”立交桥,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推进与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并完善中高职一体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全力推进校企一体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编写《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成长手册》校本教材,深化学徒制试点,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
3.对接行业标准,构建“公共+核心+拓展”三模块课程体系。引入企业案例,“迭代式”修订教材内容,动态更新配套教学资源,增强教材内容规范性、实用性、时代性,开发《铁道规程》、《铁路列车员培训教材》、《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法规》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活页式、手册式、典型案例教材。
4.基于时段特点,开展“职业+专业+岗位”三层次教学改革。根据教学时间段功能的不同,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进行“职业+专业+岗位”三层次交替式教学。坚持规律性、阶段性开展学生职业体验活动2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2月、学生岗位实习实训活动1学期,逐步实现职业化、实践化、专业化。
5.优化师资结构,构建数量充足的双师型队伍。以双师培养为目标,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培训、下企业、技能竞赛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公开课示范等途径,打造一批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双师型队伍,力争三年内双师素质达到60%以上。
6.依托行业企业,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需求,改造升级校内原有的2个形体训练实训室,新建1个高铁乘务员素质养成实训基地,依托上海铁路局、金温铁道公司等行业企业,以服务产业为目标,加强校
外实习基地建设。
五、项目预期成果(300字)
(一)深耕产教融合,聚焦标准建设,努力建成一套适用于铁道运输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一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把专业建成全国中职优质专业。
(二)对接省域高校和行业企业,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化“三教改革”,打造全国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形成全国性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和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三)依托上海、金温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区域内假期助勤和社会培训品牌,深化品牌辐射能力,助力四省边际城市铁道运输管理服务人才培养。
六、项目实施计划(300字)2022年:与省域高职学校对接,签订中高职合作协议,深入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对接行业标准,构建“公共+核心+拓展”三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中、高、企一体化修订并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开校企一体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23年:成立校企双元课程教材建设小组,调研行业和岗位标准,校企合作完成《铁道规程》《铁路列车员培训教材》2门活页式教材,基于时段特点,开展“职业+专业+岗位”三层次教学改革,开展学生职业体验活动2周、专业技能训练2月、岗位实习实训活动1个学期。2024年:新建高铁乘务员素质养成实训基地1个,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拓展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3个,承接校内校外学生
实训人数达500人次,争取获得省级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称号。七、经费使用规划(300字)
(一)本项目预计投资30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50万元,学校自筹
150万元。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预计投资9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5万元
2.教学资源建设课程
预计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5万元
3.教学资源建设教师
预计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5万元
4.教学创新团队
预计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5万元
5.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预计投资12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60万元
(二)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绩效管理要求,做实做细绩效目标、绩效指标
和权重分配,建立项目内部评价制度,强化项目内部管理与内部审计等检
查,接受社会及合作企业的监督。
(三)大力支持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的的申报及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
经费安排、高技能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
支撑。
八、知识产权申明
本人郑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凡涉及到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解或已获得著作人认可。
项目负责人:
篇十: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协同育人策略
摘要:家校协同育人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也需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特别是对于14-17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为确保家校实现真正沟通互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班主任作为家校协同育人的纽带,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家校协同育人;有效策略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努力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方联动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后,如何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是当前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班主任工作是四方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为此,本文将从中职班主任工作的视角出发,浅谈些许在家校协同教育策略方面的经验,希望能为同仁们提供有益借鉴。
以关注青春期学生身心特征为核心,开展家校育人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普通初中生在校生数5018.4万人,普通高中生为2499.6545万人,中职类学生在校生数为1738.5万人。1可见中职类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觑。经过本人对我校及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联盟学校的学生学习现状的共同探讨和进一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中职类学生的共同特点:
生理特点:年龄大概在14-18岁之间,正值青春期,不仅在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方面迅速成长,由于各种激素的相继增加,这一时期的人在神经系统、肌肉力量等机能方面和在速度、耐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方面,变化特别大。这一时期的身体发育并不成熟。
心理特点:一方面,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中职类学生的心理上出现了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于冲动并富于幻想等特点。另一方面,中职类学生大多是由于未能考上高中而选择到中职类学校。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加之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特别是对于理论知识,厌学心理较为普遍。由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纪律观念也较为淡薄。但他们大多智力水平正常、身体发育良好,其实践动手能力强。
环境特点:目前的中职类在校生大多是“00后”。从时代环境上看,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这批学生出生并成长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他们从小就接触电话、电视、电脑,有着广泛的信息源,涉猎的知识面多领域、范围广。从国家发展环境上看,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这批孩子正成长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他们面临的家、国的责任更加重大。从家庭环境看,中职类学生的家庭环境更为复杂、负面,如单亲、父母离异,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于宠溺、完全放任自流等。
因此,作为班主任,只有正确认知当前自己所教育的孩子有怎样的身心特点,了解孩子背后的原生家庭,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家校育人活动。
二、以家校定期沟通机制为纽带,促进家校间步调一致协同育人。
1.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会。
一方面,通过线下固定时间班会、家长会的常规化家校联系方式,由班主任对孩子在校的各项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总结梳理,重点解决可量化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社交技术进行家校沟通既是时代所趋,也是现代化教育所需要的。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我们在做好防疫常态化的线下工作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信息传播快,反馈及时的特点,通过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增加家校沟通次数,通过钉钉群、微信群开展线上家长会,与线下家长会互为补充、互为助益。
2.定期开展观摩日活动。
观摩日活动是可以有效增加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的活动。观摩内容包括听一节公开课、一起参观红色基地、讲解班级优秀角活动等。通过观摩活动,让家长可以直观感受和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班级文化,从而为家校共育搭建良好的平台。
3.定期开展家校联谊主题活动。
班主任可以在每学期组织2-3次主题活动,包括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亲子沟通讲座、亲子游戏活动、优秀家庭讲述自己家庭教育心得、请家长到校做助教等等方式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既有助于亲子关系的修复与稳定,也有助于增进班主任对于学生原生家庭、成长环境的了解,增进对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因地制宜”。
4、定期开展周反馈、月小结、期末总结。
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往往都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长期的被动接受对于促进家校顺利开展沟通的作用有限。作为班主任,需要定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定期开展与家长的反馈总结,并将家校沟通进行一定的评估,进行建设性意见的改建,促进家校沟通效果。通过定期反馈总结机制与家长之间逐渐建立共同的育人目标,既有利于减少家校沟通、亲子沟通中出现问题,也会促进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周反馈,主要是以个性化因材施教为核心,点对点进行反馈。作为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学生生活中观察留心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家校沟通中寻找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周为单位,选择这一周中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学生进行点对点反馈。通过家校沟通,制定个性化的育人方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月小结,主要是以本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况结合本月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为核心及时进行总结,助力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提升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认同。
期末总结,以本学期教育教学成果及反思结合学生本学期进步点和提高点为核心,通过系统梳理一学期的情况,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与成长,促进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融洽,同时推动家长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通过这样以周、月、学期为单位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家校沟通活动,不断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平衡,实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特点的个性化的家校协同育人策略。
总而言之,家校共育是对中职学生展开教育的必然趋势,需要班主任以自身为基点加强家长、教师、学生的三线联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将“立德树人”的使命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向学生及家庭传递党的教育理念及方针政策,为中职教育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鸣.微信视域下家校网络共育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134-136报.
[2]付良生,汪会玲.家校共建协同育人[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02):15-16.
1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21年数据,http://data.stats.gov.con.
篇十一: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策略
摘要:在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中职学校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越来越注重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作用。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应以真实课堂为基本依据,将职业素养进行细化,从多个层面培养中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为此,本文以中职学校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切入点,详实阐述在中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提高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效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为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些许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重要意义;协同策略
引言
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提供了新的育人思路与方式,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具体体现。现阶段,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在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现代性以及针对性,进而为教育教学活动良好、高效地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便于教师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以便于深化校企合作的育人成效。
一、在中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断调整,各种新型企业不断涌现,这也加大了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因此,做好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便会影响人才培养品质,在“工学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内容和企业技术相分离,这使得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很好地与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
校亟需解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式,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成效。相比于“工学分离”,校企合作具有非常显著的教学优势,企业可以为中职学生提供具备较强专业化以及真实性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具体策略
(一)不断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
中职教育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制度,进而导致了校企合作办学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存在着宣传明显不足、管理过于僵化等问题。要想发展好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办学,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在新时期,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时代形势,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市场协作和产业创新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二)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专业培养目标
受产教融合的大环境制约,行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人才需求结构不断调整,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渐发生转变。中职院校应以企业需求为重要导向,展开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对应行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并以“三对接”要求为根本指导,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加强学校专业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职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融入企业岗位的职业标准。此外,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打造学校与工厂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不断细化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实践出真知的职业理念,提前适应就业环境,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三)不断推进与深化“学徒制”改革
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徒制”越来越受到推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应积极学习“学徒制”的改革理念,将此制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学徒制”可以转变依靠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理分配小组的人数,最大限度确保每一个组内成
员都可以获得锻炼自己的机会。“学徒制”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在边讲、边学、边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为学生构建与提供实践平台
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应给中职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积极构建和提供具备较强专业化、针对性的实践平台。企业可以为中职学生提供对实践训练营,以企业自身经营模式、实际环境为重要依据组建实践训练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与提升。与此同时,积极创设夯实基础、强化引导、有效释放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体验的教学情境,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设计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价值及意义,对实践平台的运用进行详实地讲解。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派遣专业人员针对相关知识开展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顺应新时代形势,切实落实对学生设计思维以及理念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模式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更加明确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中职生来说,就业能力是其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必需能力,就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各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中职学校培养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提供重要途径,以此不断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本文系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以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运营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gszyjy-125
参考文献
[1]胡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郑生泉.中职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3]周黎军,刘雪梅,先元华,杨仕群,罗学平.涉农专业中职、高职、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宜宾职院牧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07):66-68.
[4]伊水涌.产教融合新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三·三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2):7-9.
[5]张春兰.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中职电商专业创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电商淘宝运营课程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222223.
[6]孙中升,顾爽.产教融合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策略与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3.
篇十二: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产教融合即将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论,检验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學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方式。本文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简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会成为学校发展成果的重要评价标准。推广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产教融合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产教融合模式简介在众多的办学模式中,产教融合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模式将学校所设置的专业与对应的产业结合起来,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去优化教学方向,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校专业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学生学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也相对更加顺利。通过这种模式,还能促进学校的多元化发展。产教融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需要的融合,更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可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产业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电商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电商操作技能。将与电商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促进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工作,在工作中了解
产业情况,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同时,学校与企业开展一些合作项目,让学生与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将电商企业的资源利用起来培养学生,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根据电商企业的运营模式,结合项目实践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剖析,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学校也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一)产教融合缺乏应有的深度根据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来看,近年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合作基本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相互相互达成的人才培养协议,地方政府很少参与其中,使得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力度不够。有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只是局限于框架协议的签订,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合作。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如果不通过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产教融合模式很难达到应有的推广深度。例如,在高校与地方企业签订合作项目的同时,地方政府很少给予融资支持,税收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即使高校和企业愿意协同育人,无奈缺乏应有的物资和政策保障,导致双方在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也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由此可见,要大范围的推广产教融合模式,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效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需要“双师型”教师资源的支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但是,校方和企业方的目标却是不同的,高校需要借助企业这个实践平台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目的则是要盈利。如果企业在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无法获取明显的收益,那么企业就会在合作中表现出消极态度。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要有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也就是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是许
多高校的在师资方面比较欠缺的。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虽然非常熟悉国际贸易术语和法则,懂得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的相关操作和流程,但这些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探究。实际上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没有从事过或者兼职过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是使得教学内容有些空洞,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即使学生能到企业学习,面对实际工作时也会表现得手足无措。
(三)缺乏健全的创新创业制度许多地区的产教融合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实践平台比较少,难以满足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发展需求,实践教学因此也受到很大的阻碍。由于发展力度不足,创新创业制度也不够健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会进一步阻碍产教融合进度。例如,校企合作模式缺乏稳定性,运营经费也严重不足,这些都户容易使教育主体发生偏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注重的是利益,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在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规划时,双方也会出现分歧,创新创业制度更是难以完善。如果不能对产教融合作出合理规划,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就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进程必然会非常缓慢。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广策略(一)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体系要促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增强其可实施性,就需要对高校及企业这两个参与主体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双方的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协同发展体系,以踧踖产教融合办学。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这样才能够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竞争力。例如,大数据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一些简单工
作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项目中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利用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而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在企业和学生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学生毕业后还可进入企业工作,这是产教融合比较好的一种发展结果,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的“双师型”教师人才却比较欠缺,所以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例如,高校在招聘教師时,可优先录用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比较强的人才。同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估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接受相应的锻炼。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可以通过入股或者转让等形式,使之产业化。在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机制,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或者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时,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三)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产教融合并不是单纯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推行产教融合模式、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大地方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例如,地方政府应充分了解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所需要的资源支持,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将产教融合作为地方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教育、人才优先的理论应融入到各项政策中,帮助高校形成学科专业模式,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能够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
协同育人的目标。同时,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定的资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税收的减免、贷款的免息等政策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机会。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高校应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上给予科学的指导。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教育成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例如,传统的理论知识考试、论文及论文答辩考核方式可以沿用,但也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如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对于企业实践一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通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分析、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和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还可对学校的教学模式、企业的发展模式、岗位特性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在三方的相互评价下,才能促进各方的共同发展。并且,采用多维的项目考核模式,还有利于促进高校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协同化,对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推进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这是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四、结语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体系。同时,高校应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实践指导。此外,还应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到应有的深度。
篇十三: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我国基本教育方针中曾明确指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逐步渗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职业德育教育作为输出大量优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近些年该领域的教育发展备受社会关注,其中,在五育教育理念中,“德”与“劳”是最为关键的两项内容,对中职学生道德观念、劳动能力、行为举止等发挥重要教育作用。为使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中职教育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劳动教育能够提升优化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事实上,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同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引导和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但是根据对当前中职教育现状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于缺乏全面科学的教育规划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导致德育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表现为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有效实践活动,这样的做法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使德育
教育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有效转化。而通过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通过有效实践活动来解决德育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另外,在劳动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使中职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彻底改变贪图享受、爱慕虚荣、不劳而获、偷奸耍滑等不良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德育教育的核心体现在实际的劳动生活与学习生活中。
(二)德育教育使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得以升华
劳动教育不仅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巧,还以劳动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品德、完善的劳动素养,最终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但目前,受到家庭环境影响以及监护人的溺爱,部分学生劳动意识缺乏,对父母以及教师的依赖心理过强,甚至严重者出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对生活常识也一无所知。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爱慕虚荣、心气浮躁、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等心理以及行为,严重影响其价值观念与道德观观念的建立,甚至对于劳动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反抗行为。基于此,相关教育工需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纠正并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其在劳动过程中找到满足感、自豪感、成就
感,进而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二、中职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开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的问题
教育部门在新课改实施之际便对中职德育教育提出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还有诸多不足之处。第一,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较为盲目,并且未结合当代中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特点,忽视其情感需求与学习诉求,导致德育教育内容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第二,德育教育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由于教学开展中的实践活动不足,德育教育被禁锢在口头教育之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难以起到纠正作用。第三,德育教育的现状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其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成为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德育摆设”。
(二)中职劳动教育缺乏活力
首先,劳动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严重不足,只是单向的、机械的、命令式的将校内劳动任务分发下去,缺少劳动理念、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的传达,导致学生均被动劳动,受劳动干劲低下的情绪影响劳动效率也不高。其次,劳动教育教学形式普遍单一,由教师下达劳动任务学生被动执行,无法使其感受到劳动的收获感、
成就感以及喜悦感。最后,教师未对学生的劳动成果予以鼓励赞扬,在劳动结束后也没有对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导致劳动教育成为单纯的体能劳动,失去劳动教育的深刻意义。
三、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采用多元化“德育+劳育”的教育机制
为实现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需从教育形式着手并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首先,中职院校可与当地企业进行联合,通过“校企合作”制度为学生建立劳动实习基地,为其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提供机会。其次,校方还需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通过“学校+家庭”教育方式达到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彻底改变部分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进而增进师生、亲子等感情,学生能够体谅父母与教师的卢新,实现德育教育在校园外的延伸。
(二)贯彻并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育是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能够使学生快速有效的理解德育与劳育的中心思想、教育价值、学习方向。而实践教学能够达到将理论知识延伸与转化,借助多元化的实践主题与实践活动,让中职学生体会到真
正的劳动价值。例如:中职学校校方可与当地公益组织进行联系与商讨,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劳动与公益展出的机会,或者以小小志愿者的形式跟随公益大使进行公共服务等,既可以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作出贡献,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乐于劳动的精神,真正实现德育与劳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方式。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对中职学生德育培养内容优化并融入劳动教育理念,可以快速帮助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篇十四: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国好老师心得体会(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全国第22届班主任会议学习心得本次“中国班主任会议”在美丽的冰城——哈
尔滨拉开帷幕。我特别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这项研究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大会上,我体验了优秀教师独特的教育经验,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及新时期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这次大会是一场精神盛宴,所有优秀的老师都是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从侧面画,说实话,动之以情。每天的学习以掌声结束。王力老师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愿意平凡,愿意付出。另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是王文英,他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我应该理解和实践——这个词。
王文英老师一上台,就被她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气质深深打动。讲座一开始,我们就被她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出众的才华,真挚的语气,幽默的语言,过人的智慧所折服!他是一个不同类型的老师。用她自己的话说,他“很有诗意,阳光,很有个性”。她热爱生活。从她分享的经历和感人的案例中,她能感受到她班级管理的成功
王老师告诉她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回来后,我反思总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面。
1.用心播下爱的种子
分享班级管理策略时,王女士分享了她接手时的做法,如此平凡却又对学生表现出深深的爱与关怀。其实她爱学生,用心当老师。我记得她在欢迎新班级时分享了一个案例。因为她班上的学生家长不同意她的做法,出现了误解和不理解。王先生没有责备,而是试图启发和引导父母去做。她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学生,以身作则,感动了家长。她认为学生应该先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经过时间的验证,孩子得到了发展,也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认可。所以,她做什么都用心,把最大的责任交给了父母。父母被她的用心和坚持深深打动。王小姐也分享了她的短片,就是每当她的毕业生离开校园,王小姐都会举办欢送会。她会穿上漂亮的衣服,给学生们唱曾经一起走过的歌,给他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在短片中,我们还看到每一位家长都给了王先生美丽的鲜花,并真诚地表达了他们衷心的感谢。每一个学生都紧紧地、不情愿地拥抱着王先生,为你流泪。只是因为一个原因,就是我真的很喜欢王老师,同学们和王老师相处的每一天都不放弃,这源于王老师把爱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里。
王老师认为,教育理念是“教育是为优秀学生锦上添花,为普通学生开拓智慧,为暂时落后的学生提供慈善”。王老师关心每一个孩子,能看到她的爱和责任。
2.用智慧启迪心灵王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她分享了她班级里的一个案例,关于早恋的问题,她没有直接去斥责学生而是用很巧妙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保护着孩子的内心,自然地引导着
孩子继续努力前进。她用智慧把学生最需要的关怀播撒到孩子心田,真诚的行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她的爱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王老师制定合理有效的班规折射出她智慧的光芒。王老师在悠扬的音乐伴奏、用诗一样的语言读出这份别样的班规时,让我们耳目一新,它抹去了我们传统陈旧的班规,每一条班规都是渗透着爱的教育。王文英的誓言1.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自觉了。2.我是一个独特的,自信的人。我有自信、我有自尊,我有完美的人格。我力求做到,不让老师批评我,不让同学责难,不给别人添麻烦。3.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愿望—每天都要得到收获、进步和成功。4.我喜欢生活,喜欢别人和自己,我要为别人着想,显示我活的高尚;为自己而活,显示我活的潇洒。5.我要让集体因为有了我而光荣;我要让同学因为有了我而自豪;我要让老师因为有了我而欣慰;我要让父母因为有了我而骄傲。6.我要学,我要会学。我要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学。7.我的生活是充实的,因为我生活在爱、友谊、理解和宽容的集体中。无论何时,我都要体现我的爱、友谊、理解和宽容高贵的品质。8.我会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的完美,体现我的价值、我的创新和我的与众不同。9.我会自觉、我会自立、我会自强,因为我长大了,我会为我的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我辉煌的人生,我相信我能做到我所承诺的一切,我坚信我一定会成功!
王老师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以苦行僧和老q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流行现代学生喜欢与时俱进,内涵丰富,睿智睿智,喜欢代表时代,代表青春,代表阳光的班主任。
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是她的经历我并没有学到很多,但是她让我明白了做一个用心聪明的班主任,对学生有一颗真诚平静的心,学会接受,面对,处理,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的重要性。教育需要关心,需要智慧,需要阳光。
篇十五: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可见,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只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政策和财政的扶持
政府应积极构建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让企业和院校互相融合,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同时,政府要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减免企业税收、成立专项扶持资金等政策,使企业真正能够在职业教育中受益。政府应是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成果的评估者。企业和学校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起良性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企业为学校搭建实践平台,保证学校的师生真正实践生产;而中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标准,为其提供优秀的生源。
2.完善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和法规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条文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更加细化的法律法规。如学生在企业学习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和企业应当明确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如重大事故,学生伤亡等)处理要有明确的责任规定,形成完善的法规。通过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教育法》。明
确校企合作的性质、职责、任务、培养目标、资金保障、政府职责、学生权益保障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引导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3.扩大校企合作办学的宣传力度
政府、中职院校、企业三方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期刊杂志等宣传渠道,尤其是网络这种最现代化、最迅速、最有影响力的宣传渠道,来扩大校企合作办学的宣传力度,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政府出台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通过“订单式”为中职院校招生,中职院校通过内涵建设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学生通过中职院校和企业搭建的平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三方共赢,从而加大社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认可度。
4.调动中职院校、企业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目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比较被动,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从长远角度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规定企业参与教育是一项法律义务,明确定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同时,加大对企业相关利益的诱导。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中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数量及标准上要对接企业结构变化,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真正使中职院校和企业共生共荣。
5.正确选择中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
我国比较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校办产业(企业)模式。有实力的中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办企业,建立企业化管理、集教产研为一体的教学实习基地。另一种是校企股份合作模式。企业以资金、场地、设施、技术等形式向中职院校注入股份,中职院校以人力资源、师资等向企业注入股份,双方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办学全过程,共享办学效益。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认真听取企业意见,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的岗位群组织教学,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6.规范校企合作,合理分配利益
利益分配是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引入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中职院校和企业应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和合作双方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风险承担的比例和各自的责、权、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决定双方利益分配的方式和比例。
7.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课教师来自于师傅和技术员,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与此相比,我国职教教师的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实践锻炼方面就显得很逊色,也没有认识到企业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专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亟待提高。一方面,未来的职教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才能在课堂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传输企业生产的概念,与学生共同设计教学,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具备企业生产的初步印象。另一方面,未来的教师们也应该具备现代企业生产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也只有在企业中他们才能真正锻炼出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在课堂中将这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未来的技术工人。
综上所述,只有激发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源,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才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才能最终走上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之路,迎来中职教育发展新的春天!
篇十六: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得到渗透,中职学校的学生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往的实际经验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问题实践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协同育人
前言: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开展育人教育,中职学校从特点来看,需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渐渗透立德树人的目标,切实做好育人的重要工作,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过程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身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树立良好的育人目标,将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养,使得学生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全方面人才,这就是需要中职学校的老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协同育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养。
1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科学认知
从社会发展理念上来讲,协同育人是指学校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条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在采用协同育人的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紧密的配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目的,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
2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2.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想要真正的实现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就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环节,应该将协同育人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中,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整理,全面科学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紧密的配合,对中职学校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监督,使得学校之间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可以互相整合,紧密配合,提高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关注程度,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职学校解决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使得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可以进行紧密的配合、环环相扣,各个人员之间都可以对自身的工作形成清楚的认知,职责进行细化,能够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各尽其职。
2.2提高老师的综合素养
老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时候,需要提高老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理论教育培训,让老师的思想觉悟得以提升,学校需要定期安排一些优秀的老师外出进修,使得老师可以更加接触到新颖的教育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能够意识到引导学生的重要性,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的将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与此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和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学
生在思政老师的带领下,可以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此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
2.3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平台
多模式育人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中职学校在办学的过程当中,一般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主要目的,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学习技术,但是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乏味,需要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建立育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平台工作当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加快,将互联网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平台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完善和提高,要结合教育的力量,在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老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还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知识范围,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体现了一定的教学优势,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或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精神思想,使得学生在课下的过程当中,可以将知识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型人才,在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协同育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精神思想,让学生能够在中职院校的学习期间,拥有正向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霞."互联网+"时代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126-128.
[2]万春琳.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1):39-40.
篇十七: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作者:张志栋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38期
[关键词]中职;三方联动;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8-0010-02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被国家所重视和系列扩招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脱贫攻坚中教育扶贫作用的显现和“中职—高职—本科—硕士”一体化升学通道的陆续打通,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始选择就读中职,但学生生源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中职学校的生源常态,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通过“职业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突破和创新的手段之一。一、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家长,在“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协同育人方面存在认识偏差,缺乏“一盘棋”思想。有些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应该是教师和学校的事,对学生在家庭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或者故意隐瞒,更有甚者个别家长对学生不管不问、自
由放任。正是基于以上的思想认识偏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三方之间存在一定的误解,甚至相互抱怨和责备,三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更谈不上积极互动、联动,最终导致在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监管方面存在漏洞,造成学生不必要的伤害。
(二)工作平台不完善
目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大都由学生家长代表和校方相关人员组成,社区参与度极低,家长处于配角地位,主体地位还是学校,协同育人成效不显著,活动方式传统、单调,活动内容死板、老套,活动对象针对性不强,除了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的家长会之外,再无其他内容。各学校、各班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QQ群等德育网络平台,但是由于缺乏有关部门的牵头主导和资金投入,对家庭及学生干预不及时,由社区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德育工作管理平台也不完善,学生安全应急管理及快速反应机制不符合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
(三)联动机制不健全
联动机制是“三全育人”(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必要手段,更是信息化背景下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蚀,加上大部分学生受中考失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家庭教育和网络德育的缺失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中职学生的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庭、社区等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但是,当前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联动机制不健全,没有正式、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更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和一定的激励机制,造成学生德育游离于学校和家庭之外,存在一定监管的“盲区”。
二、中职学校“三方联动”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中职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的全过程,使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部门联动的网格化德育管理网络
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涵盖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网络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为做好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学生,都分布在每个村组或社区,都是社区的一员,更是网格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应该在现有成型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在由妇联及教育部门牵头设立的“家长學校”促进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公安、交通、卫
生、妇联、共青团、社区等多部门联动的学生德育教育四级网络(如下图),将学生的德育延伸到校园和家庭之外的任何地方,做到学生信息时时共享、互联互通,做到及时反馈和快速反应,真正使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二)以学校为主体,营造协同共育的学生多元化发展环境
学生德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学校应该成立由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学生德育工作委员会,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或家访活动,广泛听取家长和社区对学校及学生德育管理的意见、建议,随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表现,形成家、校、社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课程德育生活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学校要将“课程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年度教学计划之中,每位教师要成为德育工作者,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价值,善于列举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将课程内容情景化、生活化,采取小组教学、体验感悟、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感官并用中体悟践行,产生内化效应。
2.师资队伍专业化
家、校、社“三级联动”,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家长学校要广泛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社工、关工委成员、优秀家长代表及学校德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专业化师资队伍结构,需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脱产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打造,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法,将一批热爱教育、有专业特长、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人士纳入德育教师队伍中来,帮助家长提高家教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家校育人合力,为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3.实践活动常态化
“三方联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也是家、校、社三方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三方联动”成为常态,让三方的关爱和关注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源泉。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团队协作和劳动光荣意识,在实践锻炼中实现自我价值。(1)创新“三自管理”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管理、食堂卫生管理、校园纪律监督等,挖掘不同的岗位,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体验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2)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的形成必须有社团活动的支撑,文化氛围的营造更离不开社团作用的发挥。学生社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学生的能力塑造和价值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学校要定期通过举办职教宣传月、校园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大赛及利用节假日重要事件节点开展系
篇十八: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三构建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指出解决部分高校发展中实际存在的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贪多求全等问题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关键在于探索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体现高校分类管理导向的分类拨款机制和项目引导机制促使每所高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推进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形成高等学校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打造优质教育资源高地,构筑人才培养优势
优质资源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5%,随着高教大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主要矛盾之一是“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显突出。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江苏省利用其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开放优势,通过建设、引进和共享等途径,汇聚形成了大量优质高教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外合作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化育人平台。
大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以增加投入为保证,以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在省财政中从2008年起安排12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2011年全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12053.10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7196.70元,预算内生均经费比2010年增加2000元,比2008年增长75.15%。2012年,全省普通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教育行政用房面积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生师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等内涵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十一五”期间配套投入13亿元支持2所“985工程”高校创建世界
一流大学,“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计划配套投入18.5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从2010年起,计划连续6年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优势学科建设。一期项目已遴选建设122个优势学科。在最新一轮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评估中,江苏省排名首位的学科有10个,排名前3位的学科有26个,排名前10位的学科有89个。目前全省高校进入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的学科数已达25个。
不断强化国家、省和学校三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加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教育中心建设,已经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62个;省财政每年投入7000万元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建成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8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93个,正在立项建设60个;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加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已经立项建设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15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35所,使70%的公办高职院校成为省级及以上示范高职院校;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加强高校重点专业建设,已经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3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91个,“十一五”期间已经立项建设本科重点专业(类)290个、涵盖专业899个,高职重点专业群202个、涵盖专业785个、占全部专业点的23.8%。全省在重点专业、示范院校、示范基地学习的学生大幅增加。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探索高校联合育人机制,支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本科教学联盟,实行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组建14个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实现了校企融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互利共赢;2011年,校企主要合作企业数7075个,平均每所院校89个;校企合作开发课程4173门,平均每所院校53门;合作开发教材2213部,平均每所院校28部;合作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总值24191万元,平均每所学院接受捐赠306万元。集聚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使它们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的新引擎,同时也成为江苏高等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完善全球招聘机制,建立一整套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聘用、薪酬、考核体系,提供与国际化接轨的软硬件环境,为归国人员提供最适宜的创业与工作条件。全省已面向海内外招聘“江苏特聘教授”70人,目前第3批江苏特聘教授50人正在招聘过程中。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选聘111名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全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8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0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38.9%,博士学位比例达21.6%。
通过中外合作构筑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化育人平台。全省现有高等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34个,近5年招生约6万人。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筹)等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利用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苏州以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特点,整合国际教育资源,探索独具特色的国际大学办学道路。以苏州大学纳米学院为代表的一批中外合作的新型学院获得迅猛发展,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由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新型学院,苏州大学纳米学院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采用教学、科研、产业化“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形成了从本科生至硕士、博士全系列的纳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特聘教授20人、特聘副教授5人、面向全国纳米科研机构和企业招聘兼职教师11位,真正实现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双师型”。
二、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政产学研合作育人、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近年来,江苏在加强对人才培养进行政府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政府统筹的育人机制。在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高教发展的统筹上,江苏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财政部、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共建13所高校。同时,省教育厅统筹组织开展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与省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多个部门的会商机制。省市共建机制不断健全,市县政府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了常州科教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等“区校一体”的办学新体制。例如,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成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合作理事会。目前,园区5所高职院校与1836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联盟关系,订单培养的班级数达99个,聘请企业兼职教师840余人;企业无偿捐赠设备价值达3亿多元;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527门、教材440种、实验室52个、技术中心39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3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0多个;学校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3万余人次,开展“四技”服务活动800余次、“四技”服务收入超过1亿元。
行业统筹的育人机制。近年来,在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过程中,江苏各类高校依托行业企业,深化产教合作,积极探索行业统筹同类型高校的机制。譬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3所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及交通运输骨干企业组成“3+1+N”的教学联合体,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支撑、企业参与共同培养具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知识和技能的“大交通”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由教学联合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之间试行“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相互开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实行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条件成熟的还可互发毕业证书。
科教结合的育人机制。依据“加强统筹、试点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高校与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科技团队、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载体,努力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一方面,加强科研与教学融合,推行“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支持高校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
合,注重发挥科研基地的育人功能,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构建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支持高校建立“课程研发中心”,联合开发高质量的通用类和专业类课程。另一方面,建立“研教一体”协调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明确教学是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应聘高级职务的教师每学年至少系统讲授1门全日制本科生主干课程,强化教授育人职责。改进高校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作为重要的评价因素。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在职务聘评、评奖评优中,切实做到教学与科研、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一视同仁。
协同育人的“立交桥”。着眼于构建区域高职教育体系,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按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学后教育除博士研究生教育之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偏重理论的5A型和偏重实用的5B型。其中,5A型又细分为两类,一类“按学科分设专业,为研究做准备”(5A1),偏重学术;另一类“按行业分设专业,从事的科技工作”(5A2),偏重应用。可见,在5B与5A2这两种教育类型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在许多国家,这两种教育类型的差别仅限于课程结构或学习年限不同,它们之间从来是相通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级技能型等)人才。借鉴《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江苏省着重推动以下两方面的改革:在重点专业建设上,试行本科专业按学科类别建设(衔接一级学科)、高职专业按“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链)。例如,全省普通高校现有本科重点专业共364个,其中按一级学科类别建设的占79.7%,已建202个高职“专业群”覆盖了全省各主导产业。努力破除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长期存在的人为壁垒,推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育人。专转本改革试验,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基础上,已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区域联动的育人机制。发挥高等教育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长三角高教联动发展。组织实施长三角“交换生计划”,促进长三角高校联动育人。2012年上半年,江苏已派出33名学生进行访学交流,共接受
了36名交换生。他们将在接收高校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派出学校承认交换生在接收学校学习获得的学分。这种省际间互派高校学生在国内尚属首例,也是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区”的关键之举。
三、构建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指出,解决部分高校发展中实际存在的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贪多求全等问题,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关键在于探索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体现高校分类管理导向的分类拨款机制和项目引导机制,促使每所高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
探索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高校分类体系、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等方面。一是加快建立高校分类体系。这是大面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高峰出自高原,只有做强某一类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做强其中某一所高等学校。借鉴上海、湖南、黑龙江等省市对高校分类的经验,同时参照世界众多国家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管理的基本做法,并综合考虑江苏各类高校的资源条件和办学现状,我们提出以最高学位授权为标准,将高等院校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四种“基本类型”。在对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中,突出这一基本分层,逐步淡化上述四大层级之内的其他“圈层”,促进同层次学校之间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各类高校的评价标准。对上述四种“基本类型”高校,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高校实行混合排序,以巩固和强化学校的发展定位。三是探索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完善江苏省高等教育常态数据监测网络平台,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分析和报告制度,定期分类向社会公布高校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探索建立高校分类拨款机制。根据高校办学层次、类型、专业设置特点及所在地区的差异,测算不同类型高校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研究确定各类高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成本分担等基本标准。据此科学核定高等教育事业编制和各类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作为高校基础拨款的重要依据,着力提高各类高校生均拨款标准,以此形成对高校持续、稳定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高校绩效拨款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科技创新和人才计划等重大专项的绩效评估,据此建立高校专项经费拨款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有利于高校特色发展的项目引导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政策导向和项目引导机制,强调办学是否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支持不是由其属于某个圈层的“身份地位”所决定,而是由其自身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所决定。计划结合各类高校的不同特点,分类设立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项目,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和标准。譬如,在重点学科建设、评奖评优、重点项目遴选、项目资金申报等方面,尝试制定不同类型高校的要求标准和适度分配比例,推动全省各类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发展定位,引导高校将工作中心落实到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上来。
培育特色教学文化。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主要包括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四个方面。教学有“学术”,要在认识和把握教学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有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问题的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主题之一,引导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努力做到“既教且学”,注重研究教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实际,开展教学改革试验,及时总结经验,用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成效。适时启动“江苏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计划,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能力。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全省许多高校先后成立了“教师成长中心”、“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考试中心”等,注重发挥一流学
者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提供切实的指导,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对考试考核给予有力的规范,确保了高质量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设立“江苏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表彰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宣传、推广教育教学专家的教育理论、实践成果及办学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教师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流派。
高校育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集聚优质资源,推进协同育人,促进科教融合,优化体系结构,以提高学生、社会对高校育人的满意度为重点,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为主要突破口,大胆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突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大学制度而努力。
参考文献:
E.L.波伊尔.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M].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全文完-
篇十九: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
新时代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单志艳来源:《中国德育》2021年第12期
摘要
当前家庭教育问题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功利化导致家庭教育异化、家庭教育管理归口不统一、家庭教育指导不足。明确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各自权利、职责、地位和作用,改变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是制定家校共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家校共育需理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化,强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建立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家庭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化。
关键词
新时代;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政策
作者简介
单志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居家线上学习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系统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家校边界模糊,亲子共处时间增多,使教养方式不良家庭的亲子关系日益紧张,亲子冲突不断加剧,以前家长眼中的“宝贝”变成了“神兽”。本文拟分析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理清家校共育的权责边界与地位和作用,提出适应新时代的家校共育政策建议。
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化导致家庭教育异化
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家庭在个体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迈上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的新征程。但是,基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等诸多原因,社会功利化对家庭教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现象窄化了家庭教育的育人目标,分数、名次、文凭成了一些家长衡量孩子发展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尺。这些家长关注的不是孩子人格发展是否健全、做人是否向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是否能够自我管理,而是关注孩子考试是否满分、排名是否第一、是否考上名校。家庭教育以学校的学科为基础,以学校教育内容为标准,复制和强化学校
课堂学习内容,使得家庭教育功能异化和窄化。《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18)》发现,四年级学生感受到的家长成绩期望人数比例最高的是“班里前三名”(45.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学习和亲子共处使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日益紧张,亲子冲突不断加剧,家长焦虑紧张、彷徨失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家校共育改革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8.5%的家长认为“管不住孩子”。[1]这看似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不足造成的,深层原因却是功利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结出的苦果。
(二)家庭教育管理归口不统一
目前,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归口不统一。各地教育厅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基础教育处、学前与高中教育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等。各教育局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基础教育科、德育科、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科、民办与幼儿成人教育科和党办等。有的县市由教科研中心管理家庭教育工作。由于不同职能部门工作范围与重点不同,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家庭教育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归口不统一也影响其与妇联、卫生、民政、文明办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协同,总体上降低了家庭教育的管理效能。
(三)家庭教育指导不足
目前,由于学校的相关结构及功能定位尚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家庭教育指导任务。从功能上而言,学校组织机构运行都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展开,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不足;指导方式多为讲座,缺少适合家长个性化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家校共育改革研究课题组调研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9.9%的教师认为自己“经常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但只有29.5%的家长认为学校“经常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培训或讲座情况:16.1%的家长从不参加,60.5%的家长偶尔参加,只有23.3的家长经常参加。[2]这表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频率与效果并未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
二、新时代家校共育的双方权责、地位与作用
明确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各自的权利、职责、地位和作用,改变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是制定新时代家校共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一)厘清家校共育中双方权利与职责
1.学校的权利与职责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个体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育学生。学校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共性、舒展个性。同时重视协同育人价值,发挥家长、社会的作用,致力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二是发展教师。学校应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同时鼓励教师成为生活完整、精神丰盈、教有所成的教师。三是影响家长。学校本身具有“化民成俗”的作用。[3]学校应发挥专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引导家长成长,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育学生。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学校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学生的分班、教师的确定这些专业领域是学校的权利,家长不得干涉。
2.家长的权利與义务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有以下权利。一是知情权。家长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教育结果有知情权;对孩子在校学习期间的品行和学业情况、学校收取的费用及用途、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况有知情权。二是表达权。家长有针对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提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的权利;家长对教师聘用有建议权;学校对家长咨询和面谈的要求应及时答复。三是参与权。家长代表可以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工作,如学校重要年初和年终工作会议有家长代表列席;家长可以参与餐饮公司选择、校服生产厂家确定等教学保障类工作决策。四是学校教育监督权与评价权。家长有对学校工作和教职员工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权利,例如,政府部门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面向家长进行学校满意度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家长的义务一是承担起家庭生活中保护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保障子女获得学校教育机会;三是为子女学习与成长提供必要的家庭环境;四是与学校保持必要的沟通与联系,支持学校工作。
(二)明确家校共育中双方的地位和作用
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而家长并未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具体表现为:一是努力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向一致;二是帮助家长解决子女教育的困惑与问题;三是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四是引导家长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在家校共育中,家庭不是学校的附庸,家庭教育也非学校教育的补充。在家庭场域,家长是主角,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为家庭提供教育指导时是配角,要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在学校场域,教师是主角,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过程中是配角,要做好协助工作;居家学习期间,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家长负责后勤保障,课堂学习由学生自己负责。
只有家校明确各自权责、地位和作用,家庭回归人格教育,学校回归教书育人,家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在家庭里营造积极沟通、互促成长的亲子关系。
三、新时代家校共育的政策建议
新时代的家校共育政策,秉承育人为本、淡化功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为目标,从立法、管理、师资、投入等方面努力推進家校共育工作,引导家长科学育子。
(一)理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一是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各地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管理家庭教育工作,县级教育局负责德育的科室管理家庭教育工作。二是设置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事业单位。地县级教育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独立法人,设置专职事业编制,保证专项经费支持。如果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无独立法人资格,可挂靠教育局、教师进修校或教科研单位,设兼职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岗位;三是每所学校配备一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享受班主任待遇。以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例,该区构建了“五级家庭教育联动化模式”,打造“区级整体统筹、社区融合普及、学校重点安排、年级计划推进、班级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立体式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教育局2017年成立家庭教育学校,隶属沈河区教育局,由业务副局长分管,下设综合部、培训部、社教部、讲师团,校长1名,副校长2名,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60名。在保证专门人员编制的同时,建立以区政府财政列支家庭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为主,以市教育专项经费和社会捐赠为补充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区域家庭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沈河区将区家庭教育学校设为区级总校,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分校,健全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制定并下发了《沈河区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沈河区家长学校发展规划》《沈河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沈河区家校社共育委员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端引领有专家、辐射带动有名师、培训推广有骨干、规范授课讲师团、补充发展志愿者”的多层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
(二)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化
一是建好用好家长委员会。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挥家长作用,建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促进家校共育。学校要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了解、监督并支持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工作运行规范,实现家长委员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推动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平台。通过研制《家长学校课程标准》和《家长学校质量评估标准》、设置家庭学校课程体系、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等,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家长学校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广东省佛山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做到全覆盖、零死角,实现了“五个100%”,即100%的中小学幼儿园创建家长学校,100%的家长学校采用市教育局自编教材,100%的班主任能开展案例教学,100%的家长参
加家长学校授课活动,100%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以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家教沙龙、导学4种模式为家长学校主要授课模式,打造高效、高质量家长学校课堂。三是家访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家访制度,把教师家访作为教师常规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并建立教师家访保障机制,确保家访工作有效落实。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提出的加强家访工作的意见,规定三种家访形式,即前置入户家访(新生入校入园前置入户家访要达到100%,不能用电话、微信、群访等方式代替。2020年因疫情,家访不一定100%入户,但规定一定要与学生家长见面)、普遍家访(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2020年因疫情,3个月实行每周一次全员线上家访)、特殊家访(特殊学生重点家访、及时家访),并通过查访、家长全员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学校建立特殊家庭支持体系。学校将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和问题家庭学生以及有抑郁倾向、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纳入特殊家庭支持体系,由班主任、校内外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组成支持团队,采取多种干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五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学习和践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提升家长育人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
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建立机制等方式建设高质量家庭教育专业指导队伍。一是在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二是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增加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专业要求;三是将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以后逐步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四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学科带头人和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机制,培养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五是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优质课、教学能手、成果奖等奖项,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家长的义务一是承担起家庭生活中保护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保障子女获得学校教育机会;三是为子女学习与成长提供必要的家庭环境;四是与学校保持必要的沟通与联系,支持学校工作。
(二)明确家校共育中双方的地位和作用
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而家长并未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具体表现为:一是努力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向一致;二是帮助家长解决子女教育的困惑与问题;三是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四是引导家长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在家校共育中,家庭不是学校的附庸,家庭教育也非学校教育的补充。在家庭场域,家长是主角,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为家庭提供教育指导时是配角,要做好支持和服务工
作;在学校场域,教师是主角,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过程中是配角,要做好协助工作;居家学习期间,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家长负责后勤保障,课堂学习由学生自己负责。
只有家校明确各自权责、地位和作用,家庭回归人格教育,学校回归教书育人,家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在家庭里营造积极沟通、互促成长的亲子关系。
三、新时代家校共育的政策建议
新时代的家校共育政策,秉承育人为本、淡化功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为目标,从立法、管理、师资、投入等方面努力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引导家长科学育子。
(一)理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教育管理组织体系。一是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各地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管理家庭教育工作,县级教育局负责德育的科室管理家庭教育工作。二是设置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事业单位。地县级教育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独立法人,设置专职事业编制,保证专项经费支持。如果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无独立法人资格,可挂靠教育局、教师进修校或教科研单位,设兼职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岗位;三是每所学校配备一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享受班主任待遇。以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例,该区构建了“五级家庭教育联动化模式”,打造“区级整体统筹、社区融合普及、学校重点安排、年级计划推进、班级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立体式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教育局2017年成立家庭教育学校,隶属沈河区教育局,由业务副局长分管,下设综合部、培训部、社教部、讲师团,校长1名,副校长2名,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60名。在保证专门人员编制的同时,建立以区政府财政列支家庭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为主,以市教育专项经费和社会捐赠为补充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区域家庭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沈河区将区家庭教育学校设为区级总校,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分校,健全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制定并下发了《沈河区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沈河区家长学校发展规划》《沈河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沈河区家校社共育委员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端引领有专家、辐射带动有名师、培训推广有骨干、规范授课讲师团、补充发展志愿者”的多层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
(二)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化
一是建好用好家长委员会。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挥家长作用,建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促进家校共育。学校要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了解、监督并支持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工作运行规范,实现家长委员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推动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平台。通过研制《家长学校课程标准》和《家长学校质量评估标准》、设置家庭学校课程体系、开展相关教学
活动等,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家长学校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广东省佛山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做到全覆盖、零死角,实现了“五个100%”,即100%的中小学幼儿园创建家长学校,100%的家长学校采用市教育局自编教材,100%的班主任能开展案例教学,100%的家长参加家长学校授课活动,100%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以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家教沙龙、导学4种模式为家长学校主要授课模式,打造高效、高质量家长学校课堂。三是家访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家访制度,把教师家访作为教师常规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并建立教师家访保障机制,确保家访工作有效落实。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提出的加强家访工作的意见,规定三种家访形式,即前置入户家访(新生入校入园前置入户家访要达到100%,不能用电话、微信、群访等方式代替。2020年因疫情,家访不一定100%入户,但规定一定要与学生家长见面)、普遍家访(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2020年因疫情,3个月实行每周一次全员线上家访)、特殊家访(特殊学生重点家访、及时家访),并通過查访、家长全员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学校建立特殊家庭支持体系。学校将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和问题家庭学生以及有抑郁倾向、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纳入特殊家庭支持体系,由班主任、校内外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组成支持团队,采取多种干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五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学习和践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提升家长育人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
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建立机制等方式建设高质量家庭教育专业指导队伍。一是在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二是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增加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专业要求;三是将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以后逐步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四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学科带头人和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机制,培养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五是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优质课、教学能手、成果奖等奖项,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中专生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议1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