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3篇

时间:2022-11-19 18:35: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3篇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探因与对策  民办教师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必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3篇,供大家参考。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3篇

篇一: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探因与对策

  民办教师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民办教师流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略。

  一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是指引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

  中国的民办教育,对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而民办教育,正好是公办教育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实践也证明,多年以来,民办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办、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任何歧视、轻视民办高校的作法都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公办高校,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对公办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诸方面,一定会有促进的作用。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民办高校早已超过了政府资助的学校而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民办学校还不能与国家拨款的公办学校相比较。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民办大学脱颖而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情景一定会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

  但现实中,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体制的原因,有民办学校自身的问题,有社会的意识问题等等。这其中,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是到了认真对待与切实解决的时候了。

  二

  笔者所在的高校,近几年,流失了几十名教师。其中有博士,多为硕士。一般都有讲师职称。硕士生毕业后,暂找不到工作的,就先到民办高校工作,一方面是历练,培养能力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解决职称问题。一旦都解决了,条件成熟了,就展翅飞走了。其走向多为事业单位,如考公务员。有的甚至放弃大学的教师工作,不惜到中、小学去当普通老师。有的则放弃业务,去做行政人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基于以下的各种原因。

  1.职业缺乏稳定感。

  人们普遍认为,企业不如事业单位稳定,即没有“铁饭碗”。虽然民办学校也定合同,但不是终身制。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如果没有特别违反纪律的,一般不能任意辞退。但民办学校就不一样了,在合同期满后,就可以解聘。解聘可以没有

  理由,不受任何限制,全凭学校的主要领导决定。有的时候受招生的限制:如果专业今年招生不好,该专业学校就可以大量裁人。裁员的方法也很简单,比如不再续聘;或合同没有到期,补些钱就行了。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青年人感到没有前途,于是纷纷“跳槽”。即使是出去当小学老师也不在乎:因为事业单位稳定。工作是终身制。

  2.待遇有差距。

  当前国家已经决定:未来的民办学校分两种,一种是非营利性质的,一种是营利的。营利的国家不再资助。而现在的民办学校,基本是营利的。这样的学校,国家没有经费投入,只能靠学生的学费来支撑。因此,学校各方面都节约开支。与公办学校经费充足相比,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待遇低,住房,福利待遇等都不能相比。科研经费基本没有,青年教师培养不投入,外出学习、开会都要自费;工作取得成绩奖励也是象征性的,微乎其微。每年图书购置极少,实验室的建设只是应付。甚至学生的实习经费也是一压再压。

  3.缺乏民主气氛。

  现在的民办学校体制很乱。董事会不过是虚设。学校大小事,都是投资单位派的董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集体领导。有的董事不懂教育,只要能赚到钱就是成绩,学校改革、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概不管。教职工看不到学校的前途,没有积极性。提的合理化建议没有人听,升迁进步靠与董事搞关系。学校的校长也没职没权。教代会,工会等基本虚设。学校大权董事一个人独揽,就没有民主可言。

  4.教师进步艰难。

  民办与公办教师在提职称上有差别。一般公办学校,硕士毕业2年就可以提讲师,民办同等的情况要4年。同时,公办大学可以申请到副教授,甚至正教授的评审权,而同样是本科院校,因为是民办,似乎就低了一等:别提正教授,就是副教授的评审权都很难拿到。再者,民办学校对科研不重视,图书很少,没有机会参加各种会议,不能外出学习新的知识,教师进步的条件很差。这样,容易使青年教师感到前途渺茫。

  5.社会舆论压力。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民办教师不很认可。认为在这样的学校没有出息,没有前途,不算正式的工作,只有事业单位才是正规的。笔者所在大学的一个讲师,找的对象是医院护士,对方家长就提出:你什么时候能有个正式工作?如没有,就不能结婚。虽然是个案,但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在这种社会习俗的压力下,教师另找门庭是很自然的事。

  总之,概括起来,工作不稳定,待遇不高,前途不明朗,是影响民办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三

  为解决以上问题,特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的体制。现在,地方院校多为省教育厅监管的法人管理制。学校的实际大权由法人控制。虽然,上级教育部门也对名办院校搞评估,做检查,但都是有时间的,很多检查是走过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就造假,凑数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因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管理机制。如真正实行校长负责制——让校长有职有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开会说说话,接待接待上级和同行参观的作用。要建立教授委员会,让内行切实有权抓学校的教学。学校的教学要和董事的权力分开。不能让董事什么事都干预,一句话,董事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权力无限放大。这些,都应该在制度上明确规定下来。

  其次,加大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投入。

  现在,我国的教育经费,提高到了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四,应该说比较充裕了。当前,教育部门对民办院校基本不拨款,因此使他们举步维艰。经费不足,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无法开展,教师的待遇提不上去,跳槽的情况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地位,实际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不能否认和无视。

  第三,教育必须改革。

  国家的出路在改革,教育的出路也只有改革。我国高校几十年无大变,像个暮气沉沉的老人。没有彻底的变革,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先从公办高校开始,如去行政化,去消学校行政机构的“官本位”。教师的职业不再是“终身制”。公办学校率先改革了,民办、公办就一致了,没有差别了,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从民办向公办跳的现象。据说,现在南方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改革试点,期盼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过去的一些改革,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外表变了,内涵依旧。“聘任”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只是换了一种用人的方法。

  

篇二: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就这一面而言高校的人才流失是因为外界发展空间比学校的更优异这告诉我们学校应该塑造一个更加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以此来吸引人才一个和谐的以人为的体制环境下才更容易实现自身价33全面提高薪酬水平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是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除却追求个人价值因素之外因追求高福利高待遇而离职的教师占人才流动的绝大部分因此学校提高薪酬水平能有效遏制人才流失比如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积极解决教师的住房及子女入学问题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现实问题

  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赵赟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9期

  赵赟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当代是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生产力的经济时代,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本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则是高校之间争相追逐的首要目标.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变的愈加严重,高校人才流失,特别是专家、教授级别的高端人才的流失,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而对于学校的研究、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校领导现阶段应该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需要对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而解决这一难题,不断完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人才流失;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04-02

  在当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从某些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争夺战的规模更加宽广,我国在这种环境下也不能例外,人才由教育而来,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想获得优秀人才就必须先办好教育,这是关乎社会安定,关系国计民生.

  国内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之后,学校管理层不断完善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完善过程中,学校却面临这人才流失这一严峻的问题.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促进学校不断地优化教师结构和合理配置资源,具备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其合理的流动在一定情况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然而人才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高端人才更是缺乏,对于这些高校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意味着失去领头人,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对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的背景高校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1]

  1我国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学者对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较晚,我国知道1980年才开始涉及这一领域,现阶段,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研究领域.由于社会中人才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因此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学校管理不科学、平均分配利益、教育和科研根据地位评定和生活环境不满意是造成高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人才流失不仅仅有人才自身的原因,更加暴露了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人才管理和用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就高校管理方面而言,高校的环境与资源不能满足高端人才的发展需求,高校的人才管理方式与人才的个人发展要求不匹配,此外,也没有给予人才足够的重视,人才不能得到相应的理解与尊重.与此同时,高校的管理体制与人事制度等都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人才流动的要求,不能及时转变观念,与社会价值取向不合拍.另外,有的高校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其他原因,硬件条件建设跟不上,软件环境建设不到位,服务远远落后于人才发展需要,这也会造成人才流失.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而流失原因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收入情况,社会大环境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则是主要原因.另外,高校人才流失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发展因素、家庭因素等都有关.[2]

  2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

  对高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几个特点:第一,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在较高水平的流失人员中占绝大部分,第二,流失人员的年龄段集中在25到45岁之间,是在学校的学术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部分的离职人员更倾向于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研究院和知名高校.总结其原因,存在了以下几点:

  2.1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个性追求不断增强,由于社会提供了一个供人们利用的大环境,人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与职业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发生巨大转变,愈加追求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除却这些正面因素,一些教师心理失衡,心态浮躁也会造成一部分人才流失.

  2.2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已然不满足于学术工作,高校教师投身商海的例子已经不少见了,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们所追求的一部分.而有的则是本校不能提供给自己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从而选择其他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让自己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

  2.3薪酬待遇

  作为高校教师,一般来说都是高层次知识分子,拥有高素质,高学历,对社会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然而,相对于其所体现的人力资本价值而言,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却偏低,根据相关薪酬调查结果显示,电信行业的年平均工资比国内教育行业的年平均工资两倍还要多一点,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甚至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很明显,当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时,会很容易产生不公平的心理,甚至焦躁不安,这是高校人才流失的一个隐患,因为此时教师会采取回复平衡的措施,比如降低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更有甚者会申请调离岗位或者学校,这便形成了高校人才的流失.

  2.4学校管理不当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许多高校也引以为建设核心或目标,从而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来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脱离了工作实际,相关部门提出苛刻的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如科研部,人事部等等,只是为了取得更多的教学或者科研成果,而这无疑会极大降低教师的创造热情与创造力.另外,行政管理权过于集中,管理者手握“生杀大权”,对教师实行多种惩罚措施,如减薪,降级等,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很难对学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相应的工作积极性也就消失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领导不能以知识分子和社会人等要求去看待高校教师,管理手段强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牺牲教师利益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现象,对高校教师不能给予起码的尊重与关爱,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责任感,积极性与事业心自然也就没有了,由于对学校产生的不满与教师本身的理想追求,教师的心理一般会严重失衡,此时,高校人才就会显性或隐性的大量流失.

  总而言之,高校人才流失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诸多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高素质人才流失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尽快拿出相对应得解决方案,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缓解高校人才流失的对策

  3.1完善学校管理

  为了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目标,高校应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学管理者在管理过程当中有章可循,进一步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而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本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客观评估,激励并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科学管理与人本思想相互结合,相得益彰,促进学校人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时代,人们更强调的是发挥人的个性,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更是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核心,要尊重人权、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当代社会更加看重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特性,在高校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创造精神与合作精神,更要给予教师尊重与关爱,切实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价值与作用,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贯彻人本主义,发挥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努力做到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3.2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人力资源财富,更加有自己的理想与自身的价值追求,近年来的高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究其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教师本身个人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学校缺乏良好的制度空间,让他们看不到奋斗的希望.

  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当预期收益大于流动所需要的心理成本和所付出的成本时,就会发生人才流动这一必然结果.就这一方面而言,高校的人才流失是因为外界发展空间比学校的更优异,这告诉我们,学校应该塑造一个更加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以此来吸引人才,一个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体制环境下才更容易实现自身价值.

  3.3全面提高薪酬水平

  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是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除却追求个人价值等因素之外,因追求高福利,高待遇而离职的教师占人才流动的绝大部分,因此,学校提高薪酬水平能有效遏制人才流失,比如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积极解决教师的住房及子女入学等问题,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现实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有利于留住人才.[3]

  4结论

  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律,对于职员格局有优化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虽然存在弊端,但是对于高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因而,高校应该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人才的流动与流失.

  参考文献:

  〔1〕董勇.新时期地方高校人才流失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8).

  〔2〕纪可研.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8).

  〔3〕牟琳.浅析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12).

  

  

篇三: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不此同时一些高校领导丌能以知识分子和社会人等要求去看待高校教师管理手段强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牺牲教师利益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现象对高校教师丌能给予起码的尊重不关爱教师权益得丌到保障工作责仸感积极性不亊业心自然也就没有了由二对学校产生的丌满不教师本身的理想追求教师的心理一般会严重失衡此时高校人才就会显性戒隐性的大量流失

  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赵赟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9期

  赵赟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当代是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生产力的经济时代,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本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则是高校之间争相追逐的首要目标.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变的愈加严重,高校人才流失,特别是专家、教授级别的高端人才的流失,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而对于学校的研究、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校领导现阶段应该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需要对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而解决这一难题,不断完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人才流失;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04-02

  在当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从某些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争夺战的规模更加宽广,我国在这种环境下也不能例外,人才由教育而来,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想获得优秀人才就必须先办好教育,这是关乎社会安定,关系国计民生.

  国内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之后,学校管理层不断完善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完善过程中,学校却面临这人才流失这一严峻的问题.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促进学校不断地优化教师结构和合理配置资源,具备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其合理的流动在一定情况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然而人才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高端人才更是缺乏,对于这些高校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意味着失去领头人,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对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的背景高校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1]

  1我国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学者对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较晚,我国知道1980年才开始涉及这一领域,现阶段,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研究领域.由于社会中人才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因此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学校管理不科学、平均分配利益、教育和科研根据地位评定和生活环境不满意是造成高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人才流失不仅仅有人才自身的原因,更加暴露了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人才管理和用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就高校管理方面而言,高校的环境与资源不能满足高端人才的发展需求,高校的人才管理方式与人才的个人发展要求不匹配,此外,也没有给予人才足够的重视,人才不能得到相应的理解与尊重.与此同时,高校的管理体制与人事制度等都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人才流动的要求,不能及时转变观念,与社会价值取向不合拍.另外,有的高校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其他原因,硬件条件建设跟不上,软件环境建设不到位,服务远远落后于人才发展需要,这也会造成人才流失.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而流失原因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收入情况,社会大环境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则是主要原因.另外,高校人才流失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发展因素、家庭因素等都有关.[2]

  2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

  对高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几个特点:第一,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在较高水平的流失人员中占绝大部分,第二,流失人员的年龄段集中在25到45岁之间,是在学校的学术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部分的离职人员更倾向于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研究院和知名高校.总结其原因,存在了以下几点:

  2.1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个性追求不断增强,由于社会提供了一个供人们利用的大环境,人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与职业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发生巨大转变,愈加追求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除却这些正面因素,一些教师心理失衡,心态浮躁也会造成一部分人才流失.

  2.2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已然不满足于学术工作,高校教师投身商海的例子已经不少见了,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们所追求的一部分.而有的则是本校不能提供给自己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从而选择其他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让自己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

  2.3薪酬待遇

  作为高校教师,一般来说都是高层次知识分子,拥有高素质,高学历,对社会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然而,相对于其所体现的人力资本价值而言,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却偏低,根据相关薪酬调查结果显示,电信行业的年平均工资比国内教育行业的年平均工资两倍还要多一点,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甚至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很明显,当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时,会很容易产生不公平的心理,甚至焦躁不安,这是高校人才流失的一个隐患,因为此时教师会采取回复平衡的措施,比如降低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更有甚者会申请调离岗位或者学校,这便形成了高校人才的流失.

  2.4学校管理不当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许多高校也引以为建设核心或目标,从而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来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脱离了工作实际,相关部门提出苛刻的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如科研部,人事部等等,只是为了取得更多的教学或者科研成果,而这无疑会极大降低教师的创造热情与创造力.另外,行政管理权过于集中,管理者手握“生杀大权”,对教师实行多种惩罚措施,如减薪,降级等,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很难对学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相应的工作积极性也就消失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领导不能以知识分子和社会人等要求去看待高校教师,管理手段强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牺牲教师利益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现象,对高校教师不能给予起码的尊重与关爱,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责任感,积极性与事业心自然也就没有了,由于对学校产生的不满与教师本身的理想追求,教师的心理一般会严重失衡,此时,高校人才就会显性或隐性的大量流失.

  总而言之,高校人才流失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诸多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高素质人才流失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尽快拿出相对应得解决方案,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缓解高校人才流失的对策

  3.1完善学校管理

  为了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目标,高校应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学管理者在管理过程当中有章可循,进一步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而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本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客观评估,激励并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科学管理与人本思想相互结合,相得益彰,促进学校人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时代,人们更强调的是发挥人的个性,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更是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核心,要尊重人权、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当代社会更加看重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特性,在高校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创造精神与合作精神,更要给予教师尊重与关爱,切实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价值与作用,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贯彻人本主义,发挥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努力做到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3.2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人力资源财富,更加有自己的理想与自身的价值追求,近年来的高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究其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教师本身个人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学校缺乏良好的制度空间,让他们看不到奋斗的希望.

  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当预期收益大于流动所需要的心理成本和所付出的成本时,就会发生人才流动这一必然结果.就这一方面而言,高校的人才流失是因为外界发展空间比学校的更优异,这告诉我们,学校应该塑造一个更加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以此来吸引人才,一个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体制环境下才更容易实现自身价值.

  3.3全面提高薪酬水平

  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是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除却追求个人价值等因素之外,因追求高福利,高待遇而离职的教师占人才流动的绝大部分,因此,学校提高薪酬水平能有效遏制人才流失,比如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积极解决教师的住房及子女入学等问题,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现实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有利于留住人才.[3]

  4结论

  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律,对于职员格局有优化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虽然存在弊端,但是对于高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因而,高校应该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人才的流动与流失.

  参考文献:

  〔1〕董勇.新时期地方高校人才流失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8).

  〔2〕纪可研.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8).

  〔3〕牟琳.浅析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12).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3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