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

时间:2022-11-19 17:2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幼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教育能力,要对小朋友进行全面观察,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

篇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幼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教育能力,要对小朋友进行全面观察,这样才能促进小朋友的全面发展。此外,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的体现,是幼儿园教学的基础,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观察能力,保证幼儿的茁壮成长。

  关键词:观察能力;路径;幼儿教师

  引言

  观察能力是幼师进行教育指导的重要前提,幼师要践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要对幼儿进行针对性地观察,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促进幼师和幼儿的双向发展。本文基于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的现状分析

  (一)对观察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

  对于幼师而言,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儿童的问题,没有深入地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没有及时转变观察的角度。所以,幼师缺乏对观察价值的深刻认识。例如,部分幼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对幼儿的观察情况进行了文字的记录,如果在观察幼儿的阶段,幼儿发生了好的变化,幼师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其他的小朋友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现状不利于幼师的发展,更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此外,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儿童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幼师对幼儿观察得不够全面就会阻碍幼儿的发展,从而违背观察的原则。因此,幼师必须要重新认识观察这项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化幼师的发展。

  (二)观察内容仍需具体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幼师要针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但是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幼师只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部分行为的观察,观察得不够全面,内容不够具体。还有部分幼师没有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细致地观察,在观察中往往缺乏非常重要的信息。例如,幼儿在进行“叠叠高”的游戏时,幼师只关注幼儿游戏的结果,没有关注幼儿的过程,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关键信息,从而没有深入挖掘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

  (三)观察能力有待提升

  幼师在观察幼儿的行为之前,要制定明确的观察计划,树立清晰的观察目标,这样幼师在观察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观察的重点,才能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但是,在日常的观察当中,幼师的观察能力十分有限,没有根据幼儿的行为采取不同的观察手段,没有清晰的观察方向,这样在观察的过程中就无法准确地观察幼儿,从而导致观察结果不够准确。

  二、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激发幼师的专业自觉意识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自觉意识,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对于观察而言,专业自觉意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师进行学习,能够让幼师更加自主探索知识,从而帮助幼师更好地展开观察。其次,幼师要选择观察的契机,要对观察手段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地观察教学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最后,幼师要激发自己的专业自觉性,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观察能力,要不断地突破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首先,幼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够观察得更加细致全面,能够整合出儿童发展的知识地图。但是,在观察当中,知识地图层次的清晰度和完整度与幼师的反思和总结息息相

  关,幼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从而进行全面的观察。其次,幼师要深化观察内容。例如,幼儿在哭闹的过程中,幼师就可以针对这一行为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将所观察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观察维度,将观察的部分更加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观察的过程。最后,幼师要使观察方法适宜化。幼师在选择观察方法的过程中,要根据观察的对象和内容进行针对性地选择。例如,当幼师发现儿童出现咬人的行为时,就要将观察的目标放在幼儿的行为上,要注意幼儿的咬人行为的频率,幼儿会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该行为。此外,幼师可以采用轶事记录法,还可以采用连续记录法来进行详细记录。

  (三)增强专业观察意识

  幼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专业意识,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自觉性。首先,幼师要有职业责任意识,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只有观察得更加全面,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幼师要具有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有确定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内容都与教师的观察能力密不可分。其次,幼师要具备职业敏感度。职业敏感度是作为幼师最基本的能力,是根据幼师的教学经验和观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职业敏感度能够让幼师始终保持警觉的状态,能够帮助幼师更好地捕捉关键信息。最后,幼师的观察意识能够帮助幼师更好地展开教学,能够让幼师进入到深层次的反思当中,能促使教师形成更为有效的专业观察能力。

  (四)幼师要注重日常反思

  首先,幼师要及时进行个体反思。幼师要对观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观察反思能够让幼师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能够根据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改善。观察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其中的原理,能够让幼师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将教学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高幼师的观察能力。其次,没有经过反思的观察是不符合幼儿园教学的,无法提升幼师的思维能力。对于个体反思而言,可以是批判式的反思,还可以是重构式反思,能够更好地通过反思得到一些启发。批判式反思是幼师对自己的观察目标和行为结果的批判,幼师要敢于自我否定。重构式反思是幼师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最

  后,幼师要进行集体反思。幼师要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整体化反思,这样才能在集体反思当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能够更好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集体观察反思和小组反思是两种非常好的反思途径,幼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反思的方式,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在反思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进步,要在活动和学习中进行及时的反思,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及时了解幼儿的行为变化,才能够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结语

  身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的教育理念,要不断获取新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在观察活动中要全面细致,这样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才能为幼儿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程佳,曾艳.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构成、现状与影响因素[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11):82-93.

  [2]高宏钰,霍力岩.教师专业观察力及其提升策略:“观察渗透理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04):33-37.

  

  

篇二: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子维度教师行为均值中值标准差客观性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4565000567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4164000708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3744000762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4224000708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4034000757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4034000763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4254000702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4294000713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2943001172及时性具体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4174000624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2352001273指导性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4264000626注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常州市调查分析吴亚英[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是观察了解儿童,所以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调查表明,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呈现出来的观察能力现状参差不齐,在确定观察目的、运用观察方法、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分析评价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育背景、所在园所性质以及家庭角色都是重要的影响源。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需要进行个人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需要幼儿园在保教管理上对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作推手,推进教师整体在观察幼儿思想上的认识。[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解读分析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的陆续颁布与贯彻落实,对一线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自我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对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有了敏锐的观察和感悟[1],观察记录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帮手[2]。“观察”是仔细看事物或现象,它是通过叙事、表格、图解与取样观察等各种方法搜集幼儿资料,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策略。对幼儿教师来说,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3]。就现阶段而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现状如何,影响幼儿教师观察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在“大数据”盛行的现代社会,本研究秉持“事实分析”原则,对幼儿教师观察幼儿时具备的能力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联合常州市“童心解读”工作室成员和园内部分骨干教师一起展开研究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读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对象为常州市各幼儿园一线教师,涉及常州市辖区共12所幼儿园。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79份,回收率为97%。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涉及到以下群体:从受试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主体(即96.47%);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占主体(20-25岁的占27.84%,26-30岁的占37.70%;31-35岁的占17.23%);从教龄结构来看,新青年教师占主体(1-5年教龄的占53.31%);从职称结构来看,小学一级的占主体(具有小学一级职称的占44.62%,无职称的教师占38.59%,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占15.76%);从获得称号来看,无优秀称号的教师占主体(即83.95%)从职前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学历的占主体(大专毕业的教师占38.29%,中师毕业的教师占31.37%,本科毕业的教师占26.07%),其中职前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59.94%;从职后学历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占主体(即79.23%),其中职后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68.62%;从所在园性质来看,省优质园占主体(所在园为省优质园的占44.04%,所在园为省示范园的占43.59%);从所带班级的班额来看,班额量为36-40人的占主体(即35.35%);从是否为人父母来看,已为人父(母)的占主体(即56.11%)。(二)研究工具问卷的设计共分成两大块:第一块,主要是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从事幼儿教育时间、职称、称号、职前学历以及专业、职后学历以及专业、所在园的性质、现在所在班级的班额,是否为人父母12个题项。第二块是关于教师观察能力水平的五点量表,量表分为4个总维度,16

  个子维度,一共37个题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方式是用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SPSS19.0。将每份问卷作为一个案例,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作为变量,答案以不同分值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现。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描述1.教师观察意识强并具备确定观察目的的一般能力,在但在落实观察计划方面行动力不足

  表1幼儿教师确定观察目标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具备观察意识

  教师行为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我观察过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我观察孩子的意识很强我能够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值得观察的事件

  均值2.153.814.104.174.073.783.733.623.72

  中值2.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0740.7730.8950.5930.7040.8270.7890.9000.823

  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计划

  我会根据不同需要来确定观察目的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在观察时,我会根据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在观察前,我会制定观察计划

  注:“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此题反项计分。

  上表显示了确定观察目标能力维度下,四个子维度的教师观察行为认同在均值、中值和标准差三个方面的得分状况。从数据的集中度来看,幼儿教师在一日行为中观察意识是比较强,也能分清活动中的关注要点还是幼儿。此外“确定观察目的”中除“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一项均值是3.78,其他两项的均值均是4,说明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时计划性强而随机的应变能力不足。在明确观察内容子维度中只有一个题项“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均值为3.73,说明老师在开始观察前,多数会先确定观察内容。但从“制定观察计划”子维度下,3.62和3.72的均值则说明老师在正式观察时制定观察计划的行为多数是模糊的,而计划的落实情况也差强人意。2.教师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并有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法的意识和观念,但在具体活动场景中,根据观察需要运用科学、适宜的观察方法的适切性不足。

  表2教师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了解

  标准差

  教师行为

  均值3.894.004.073.932.40

  中值4.004.004.004.002.00

  标准差0.8200.7470.6941.0221.080

  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0.820事件取样法等我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0

  运用

  我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我经常借助手机、相机、录音笔等器材进行观察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1.080

  注:“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此题反向计分。

  从上表可知,教师在“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时间取样法”的

  行为上,得分均值为3.89,中值为4,得分集中倾向于“比较符合”。说明教师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度比较高。而且教师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方法、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以及配合观察辅助方式的均值基本为4,表示教师多数知道要选择运用何种观察方法支持观察行为。在运用观察方法方面,通过辅助问卷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具体活动场景中,对于不同观察方法运用于不同类型活动的适切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3.教师在记录时能够体现观察对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但是在记录时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有价值性方面的能力缺乏。

  表3筛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辨别观察信息选择观察信息观察时的站位观察对象客观性真实性

  教师行为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当我不能确定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目的契合时,我会进行多次观察我会依据观察目的,有选择地记录观察内容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除了幼儿的活动场景,幼儿的谈话、作品、调查表等都是我观察的重要内容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我观察记录的是孩子在常态活动下的表现我知道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哪些部分如果一次观察无法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再次进行观察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观察记录

  均值2.703.954.144.082.684.193.954.343.864.223.89

  中值3.004.004.004.002.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1200.7580.6740.7491.3290.8100.7970.6800.8130.6860.813

  完整性记录时间

  注:“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及“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此两题反向计分。

  筛选信息包括辨别和选择信息。“选择信息”中依据目的有选择性地记录和多次观察以保证观察内容与观察目的相符方面,各项均值都在4左右,显示教师能够依据目的尝试筛选有效信息。但教师在筛选信息是否有效时(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存在难度,均值是2.7,中值为3,此题项反向计分,分值越大说明教师行为的符合度越低,可见多数教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辨认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选择信息方面教师在记录场景选择(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方面的能力略不足。回归到具体的观察记录现场,从观察时的站位、选择观察的时间段、观察的对象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四个方面来甄别教师的观察能力,通过问卷与配合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观察时应该如何站是存在问题的,而且教师们虽然能做到记录幼儿常态下的表现(均值为4.34),但是在关于了解记录的完整形式和记录时不加入主观判断时,均值都不足4,说明有部分教师在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足。4.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

  表4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

  子维度客观性

  教师行为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

  均值4.564.16

  中值5.004.00

  标准差0.5670.708

  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及时性具体性指导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

  3.744.224.034.034.254.292.944.172.354.26

  4.004.004.004.004.004.003.004.002.004.00

  0.7620.7080.7570.7630.7020.7131.1720.6241.2730.626

  注:“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与“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此两题项反向计分。

  根据问卷数据与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分析观察结果的时候绝大多数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原因,但在客观性分析方面,存在不足的是“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这个行为的计分均值为3.74,中值为4.00,总体认同度虽然偏向“比较符合”,但是存在部分教师不确定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观察结果;而且“原有印象”在教师的评价行为中是一个灰色影响因素(有时可以是评价幼儿个体纵向发展的参考,有时也会成为干扰教师评价幼儿行为的客观性)。5.教师群体在观察-解读中的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笔者在对教师群体的教龄、职称和称号、职前职后学历、所在园所的性质、是否为人父母这些因素与观察能力中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在进行观察记录及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的能力上存在普遍的差异性。如教龄因素方面,幼儿教师在选择观察内容方面(信息筛选与记录的能力之一)的差异性也较大,P值为0.003;职称因素在信息筛选与记录、结果分析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显著性,如分析结果中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上P值为0.003,是显著差异的;园所性质上的差异则更为明显,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将教师基本信息情况各项作为可能的影响因子,与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维度中各题项表示的行为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存在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二)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教育经验是影响幼儿教师观察四项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经验是指幼儿教师的教龄及是否为人父母。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越长,教育经验越丰富,而担任家庭教育者角色,也会更加丰富教育者的教育体验,故将教龄与教育者否为人父母并入教育经验方面。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在需要经验累积才能进行有效观察记录的行为中,差异越是显著,并呈现教龄越大,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能力总体会逐渐增强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变化,如教龄与教师“删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下设一种行为认同度的变化图1:

  图1教龄与删选有价值能力的变化关系注1:纵坐标为“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题项均值,横坐标为“1-39年教龄”。注2:因教龄在37岁和39岁的被试个体数量均为1,故图像所现的变化不具代表性可以忽略。

  是否为人父母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性,必须要加上的是,笔者在对这些存在差异性行为进行均值的对比时发现,是不是父母不是观察能力强弱的的判断标准之一,但是是否为人父母对观察能力存在重要的影响力。2.教育背景和所在园性质对确定观察方法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力教育背景是指幼儿教师职前职后学历和专业。职后学历在观察目的和观察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尤其是观察方法中“运用多种方法记录”行为上,p值为0.004,差异极其显著。对比职前学历与职后学历在观察能力上的差异,可以发现两者都在观察方法上产生了差异性,并且在职后学历在观察方法上表现了更为显著的差异性,可以推断提高学历对于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是具有明显作用。职前学历在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能力上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了解观察方法”上p值为0.022,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学历对观察方法的运用影响很大。笔者又在单因素方差检验之后进行组内多重检验显示,在“了解观察方法”此选项中,高中和中师、大专、本科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2、0.002;在“根据目的选择方法”此选项中,本科和高中(含非幼师的职高)、中师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8、0.029。以上说明了解观察方法,并巧妙使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职前学历水平存在很大关联。职后专业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职前专业只有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学前”与“非学前”两个专业在“了解多种观察方法”能力上是否一致,得出在方差不齐的情况,拒绝原假设,得出p值等于0.000,认为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之前分析的职前学历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具有影响力是一致的。以上分析认为教育背景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观察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上,并且教育背景差距越大,对观察能力的影响就越是明显。园所性质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在所有的维度中,表现在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上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3.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能力上没有明显关联本研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主要是指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发展梯队称号。将职称与称号与问

  卷中所有维度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发现两个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两个维度上没有或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没有明显关联。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四个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知道要克服随意性、主观性、成人本位等不适宜、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在现实的观察行为中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幼儿教师群体的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教龄、教育背景、专业追求、实践水平)及幼儿园内部管理等都是影响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方面,常州市幼儿教师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在具备观察意识和确定观察目的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较高,但教师的观察行为具有随机性。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上,绝大部分教师了解观察方法,但以描述/叙事法和取样观察法居多,对于表格、图解等观察记录运用较少。教师更多利用手机拍照的辅助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录像、录音运用较少。在筛选有价值信息上,教师对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有较高自我评价,但记录较为概括、主观性语言居多。在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分析评价能力上,教师具体、及时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将分析结果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强,但在客观评价幼儿的时候,会受现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有印象的影响,教师在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析幼儿行为方面的能力欠缺,分析观察结果时缺少运用科学理论做支撑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后期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成为调整课程活动和优化自身教育行为等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二)教育建议1.专业课程与实习侧重点方面(1)让在校生准确了解概念化的儿童。概念化的儿童,是指具有典型的年龄特点或某类特征、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儿童。观察幼儿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都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所谓某类,可以按性格分类,按性别分类,按地域分类等等。儿童在共性与某类层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及内在的典型心理,各学校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关于儿童发展类的专门课程,或通过增加学时、改革学习模式(比如借助视频让大学生比对、分析)等方式把现有课程中有关儿童特征与儿童发展方面部分凸显出来。(1)让在校生系统学习科学观察幼儿的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学校可以增设观察记录的相关课程,并推荐在校生阅读相关的专业性著作如《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提前学习科学观察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要点。(3)把观察幼儿作为实习的重点内容。在在校生进入实习场前,学校方必须告知接收实习的园方,由园方和校方联合考核,督促每个在校生从概念化的儿童走向现实中的儿童。规定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观察的要求去观察幼儿、作好记录,并和指导老师一起分析幼儿情况。同时,大学还要组织实习生就科学观察中观察者的技术要点、行为注意事项展开剖析,相互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观察能力。2.幼儿园管理方面(1)将观察、了解每个孩子作为保教管理的要点。首先,从教师的笔头工作入手,增加观察幼儿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整合或删除行政类资料。其次,调整保教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从“如何科学观察幼儿”、“如何用好《指南》指导我们的观察与评价”、“观察评价后如何指导我们的保教实践”等话题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微型课题去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采用案例剖析的方式,通过一个阶段的持续跟进研究,提高教师“看”、“听”、“记录”、“制定观察目的和观察计划”、“评价”等观察技术,提高观察能力。(2)将观察幼儿个案(含一类、某阶段的幼儿)解析作为园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是一门“形成中的专业”,这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由无数个典型的成长案例积累串联[4]。正如医生的成长轨迹,是由一个个病例串起来的,这些病例,是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症,开不同的方子,有不同的疗程,用不同的治疗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应该由一个又一个、一届又一届鲜活而具体的生命串起,这些生命,个个独一无二,同中有异。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我们观察幼儿、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应该是教师在观察幼儿中必须解决的意识问题、能力与技术问题。常州市幼儿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培训内容如何确定观察目的?观察目的如何制定观察计划?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到底有哪些?如何做?观察幼儿时的站位、观察什么?筛选信息与记录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有哪些内容,如何做才能保证记录客观、真实?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如何筛选?分析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才是适宜的?分析评价观察评价结果与保教活动目标、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的关系?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现场演练经验交流讲座+现场练习读书交流+案例剖析案例剖析案例剖析+现场演练培训形式

  3.教育行政管理导向方面利用教育行政管理导向,借助专业评估促进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与评估专业人员一起去观察幼儿、收集数据、运用工具分析评价,借此来诊断我们的课程与教育、改善我们的保教行为。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从教育行政层面掀起一场变革:真正有效地教育,必须从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必须从提高观察能力展开科学观察开始。基于大量调研数据基础上的科学统计与分析,让我们对现状有了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对影响我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因素也明了了很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具体详细的建议。我们将在行动中再研究、再诊断、再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参考文献】

  [1]钱芬.通过教育观察记录提高教师自我研究能力[J].山东教育,2004,(18):6-7[2]王秀飞,周荷玲.运用观察记录关注幼儿发展[J].幼儿教育,2003年第Z1期:25[3]虞永平.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N].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3日第1版[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5次印刷:27[5][英]SheilaRiddall-Leechde著.潘月娟,王艳云译.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10.3重印)[6][美]JaniceJ.Beaty著.郑福明,费广洪译.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7]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8]张晖.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篇三: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

  策略

  摘要:观察时幼儿园教师是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以有效地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和对学习重视程度。具备优秀观察能力的幼儿园教师,甚至可以看出幼儿的潜在能力,有效地帮助幼儿完成启蒙教育培养。本文将根据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几点可能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

  前言:幼儿园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更多地就是要理解幼儿的行为和表达。面对语言表达能力尚弱的幼儿,观察,无疑是理解幼儿行为举止的重要形式。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可以获取幼儿的动向,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的开展。对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1.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的意义和作用

  1.对幼儿身体状况的观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和状态的观察,判断幼儿的身体状况。例如,幼儿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或双手按压腹部的情况,可以及时判断幼儿的身体是否出现状况,以便随时就医,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对幼儿情绪状态的观察。如果教师通过观察,看到幼儿出现情绪低迷或持续亢奋的情况,可以通过沟通和简单交流对幼儿的心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引导,以防幼儿思维进入误区,影响人格健全。

  3.

  对幼儿优缺点的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和言谈举止,可以了解幼儿在一些领域的不足,以及在一些领域上突出的才能。这些潜在的东西,通常不会浮在表面。比如,一名幼儿在平日唱歌的时候总是面露胆怯,五音不全,却偏偏在课间操的时候活力万丈,动作标准,富有律动。通过这些细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该名幼儿在音乐上的弱势,和在舞蹈上的天赋。教师就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将该幼儿朝着舞蹈领队的方向培养。同时针对唱歌上的不足及时指正,让幼儿更具自信,找到人生的闪光点,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4.对幼儿之间矛盾的观察。通过观察,判断双方的过失,对于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和正确的家孩子引导。对于受害的一方即使安抚,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1]。

  1.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时所忽视的问题

  1.教师缺少观察意识

  部分幼儿教师缺少观察的主动性,容易忽视幼儿的外在表现。往往只有在家长提醒幼儿近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们更注重对幼儿的教育这种更容易体现教学成果的部分,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都归咎到家长的责任。

  1.观察的方向过于片面

  幼儿教师在教学之余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影响。除此之外,对幼儿的其他方面并不关注,也不会主动观察。一般要等到出现问题才开始寻找源头。观察的方向过于片面,很难关注到幼儿的闪光点和不足[2]。

  1.

  存在主观判断的现象,缺少有效性

  幼儿教师通常对观察的结果存在主观判断,这种观察通常会具有偏向性。例如当一名教师观察到一个体型宽胖的幼儿和一名身材瘦小的幼儿发生推搡争执,部分教师会直接判断时体型宽胖的幼儿是事件的施暴者,从而影响判断结果。这种主观判断,那将会对幼儿的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1.经过第三方的视角观察

  幼儿教师的观察总会存在死角,这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通过第三方问询还原事情的真相。但很难去判定第三方所观察到的事件的真伪,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发达的幼儿,在消息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干扰。如果描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那教师的判断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五)不注重观察结果

  即使观察到了幼儿的反常行为表现,也并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举措。例如,五岁男童在幼儿园因食道堵塞,堵塞气管最终致死一事。幼儿教师观察发现了幼儿食欲不振、难以入睡的问题,却并没有重视。只是按照习惯教导幼儿不能浪费粮食,尽快入睡,最终导致幼儿进食过量,未经消化入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个观察意识,培养观察能力

  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观察能力,保持耐心和细心。幼儿园也应当重视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举办教师观察能力的竞赛,对教师的观察力进行考核和培训,关于刚刚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教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1.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控

  在教育教学之外,也要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课外兴趣和心理状态等,判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必要时,也要向幼儿的家长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并根据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表现的差异予以调整。

  1.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

  成年人和幼儿之间的思维模式差异明显,这也就代表着幼儿教师应当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景色却发现幼儿兴致不高。其实教师只需要俯下身子,就能看到幼儿受到身高的限制,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只有被汽车和行人遮挡得并不美好的画面。所以,教师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形成更好的良性沟通[3]。

  1.亲身观察,对第三方的观察结果保有适当的怀疑态度

  当教师没有及时和观察到事情发生的经过时,不要立即向周边的人询问那人口中的真相,应该对第三方的所言保持是担当的怀疑态度。面对幼儿的“打小报告”等,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找到事情的经过,通过多方询问或查看监控等手段,避免做到误判。

  (五)注重观察结果,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

  当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所处情况后,应即时做到上报和调整。面对幼儿的身心状况,教师要将观察所得及时告知父母,加强家庭敢于,发现幼儿的不足和闪光点,也要及时指正,并向家长提出适当的建议。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观察都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观察不仅代表了你对幼儿的重视,也是对责任的一种升华。在幼儿园里,幼儿每一个小细节都值得被关注,每一个观察都是对幼儿的负责。

  参考文献:

  [1]樊玉竹.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申涵子.幼师专业学生儿童行为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04):78-81.

  [3]罗翔.在游戏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6.

  

  

篇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

  关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与其教学的实际效能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他们具备全面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感。基于此,文章将从开展职前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教研活动、驱动教师主动学习、完善园本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真正体现幼教的价值和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教学效能感;策略

  引言:在幼儿教育地位日渐突出的当下,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其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探寻提升幼教观察能力的路径和策略,借此增强他们的教学效能感,从而在幼儿园中构建起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优秀师资队伍。以下将对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和解读。

  1.开展职前专业培训,培养教师的观察认知

  教学效能感是以教师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为依托而产生的积极心理,如果教师能够认知到观察能力的具体含义以及自身具备强劲的观察能力,那么他们就能以较强的教学效能感积极地应对幼儿教育中的困难和阻碍。因此,为了培养教师的观察认知能力,让他们获得教学效能感,幼儿园可以开展职前专业培训,检验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教学能力,对他们在任职前所具备的观察素养和心理健康能力进行考察和培训,让他们能够在职前培训中了解教学观察的重要性、学习具体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并在试讲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认知能力,促使幼儿教师能够在提升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积极正向的效能感[1]。首先,在幼教正式入职前,幼儿园可以专门开设针对未上岗教师的岗

  前培训,让他们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校内学习的《学前教育学》等具体的理论内容;其次,在教师理论基础得到认证之后,幼儿园可以在园内组织试讲活动,让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对观察能力有正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强烈的教学效能感。

  1.定期举办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观察技能

  教学效能感也建立在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只有他们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观察技能,他们才能在有效的观察中获得效能感,进而以积极正向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幼儿教学中,以此形成一个观察促效能、效能推观察的良性循环。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观察技能,让他们获得教学效能感,幼儿园中可以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将拥有不同个性特征、教学水平、观察能力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引导他们交换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有效教学理念,并在探讨和合作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加具有适应性的观察技能,从而让园内所有教师都能热爱自身职业、在幼教职业中获得满足感[2]。首先,幼儿园可以以周、月、学期等为时间节点举办教研活动,让教师针对一段时间内的具体教学观察情况、幼儿的表现等进行汇报和探讨,总结和归纳遇到的问题;其次,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们共同商议出解决对策,以创新的观察技能应对教学中的不足;最后,根据商议出的观察方法和策略展开教学模拟活动,引导不同教师展开评议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进而在提高教师观察技能的同时,促使教师提升教学效能感。

  1.驱动教师主动学习,强化教师的观察内涵

  教师的观察内涵即幼儿教师能够在具有观察意识和明确观察目标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观察技巧进行教学观察的一种涵养和素质,只有具备观察内涵,教师才能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获得和提升教学效能感,进而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强化教师的观察内涵,幼儿园可以将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有奖培训制度等引入园内,让教师能够在日常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细致钻研幼儿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促使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

  有效观察方法,并在使用恰当的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增强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效能感。例如,幼儿园可以对教师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和幼儿活动中使用的观察方法进行考察,分析他们是否能够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并归纳和整合不同观察方法所起到的不同效果,以此记录和评判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效能感。

  1.完善园本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作为教师的直属领导单位,他们的管理举措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园内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并有计划地通过科学的管理营造专业的教学氛围,那么教师就能在专业的环境中提升观察技能和教学效能感。因此,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以积极思维和健康的心理实施观察行为,幼儿园应该完善园本管理机制,让教师能够在客观力量的驱动和影响下实现观察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双重发展和提升[3]。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专家来园内进行“观察儿童”的主题讲座,对教师的观察行为和举措进行指导,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引导教师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职业态度实施观察行为,进而发挥教学效能感对观察能力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的观察能力对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具备强劲的观察能力,其教学效能感才能不断增强,进而推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幼儿园作为教师的直属领导方,应该加强自身的指导作用,通过开展职前专业培训等方式,从主客观两方面培养和提升幼教的观察能力,以此强化幼教的教学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谢倩.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0(17):35.

  [2]钱兵.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5):5-10.

  [3]白红.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策略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4):333.

  

  

篇五: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是一项复杂细致,长期持恒而艰辛的教学工作。它任重而道远,是一种慢艺术。在贯穿孩子整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属于初始启蒙的阶段,为人生逐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或高效需要幼儿教师的良好的教学素养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变,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更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观察幼儿言行举止,从他们活动的行为中看出幼儿喜、怒、哀、乐、忧、悲、愁、惧的神情变化,了解分析幼儿的行为,掌握幼儿的学情,并能分析出这些心理变化的活动规律。教师要按照这些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及时调整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学习效益,提升幼儿教学质量。那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一、强化观察意识,提升自身储备。

  在教学中,幼儿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教师的一切。他们伴随着教学互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深处,完整地得到孩子的世界,进而总结出一些双边教学心得。这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观察幼儿行为能力,也是一种做好幼儿工作不可缺少的自身能力,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贮备。

  第一,树立观察意识,关注幼儿行为。要提升观察能力,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身的观察意识。如果没有树立观察能力意识,观察能力的低下其实是在帮助家长看护孩子玩耍或者说是一个放音机在教室机械的为幼儿朗读教材,那么,这样教学是低效或无效。强化观察意识,让教师产生想要主动观察孩子们在园中生活学习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言行举止的行为的思想动态。园内部就可以年段为单位组成若干个教研小组,研讨探究一下关于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交流在这方面教师之间彼此观察经验等一系列的问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一些实践体会,使教师观察幼儿的主观意识得到强化。第二,开展教师培训,夯实业务基础。

  为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力,幼儿园要结合教师们的各个实际教学情况,加强

  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教师学习业务,让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方法;积极开展园本培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举办教师读书活动或教师讲坛,让幼儿园教师通过这些方式掌握更多专业的理论知识。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明确观察幼儿目的、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做好技能储备及观察计划,更好地开展符合幼儿发展趋势的观察工作,进一步帮助教师能够迅速确认观察目的,夯实幼儿教师的理论基础。

  第三,拟定观察策略,提高课堂实效。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有观察内容,它是观察的核心部分。核心内容明确了,教师在观察幼儿工作中会变得非常有效或高效。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围绕幼儿观察对象而确定,明确观察对象,观察内容,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自身的观察计划。在观察幼儿行为前,教师从区域活动空间,孩子对游戏的不同参与度,材料的投放还有幼儿使用材料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等方面来确认观察内容。这样是教师观察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观察方式,正视幼儿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幼儿要讲究方法,做到恰当有效。虽然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多样性和实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但教师要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师如果刻板的选取某一种观察方式,就很容易产生一些记录上的不足。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行为阶段差异,行为不同以及年龄的层次高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式进行观察,使开展幼儿行为观察工作依照合理有效。

  根据不同阶段幼儿游戏,应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在教师对幼儿活动全局的观察,应立即发现每个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对不同游戏材料,不同的区域游戏产生兴趣,对不同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参与度的不同还可清晰记录,这时候就选择扫描式的观察方法;在课堂快结束阶段游戏快结束时,教师也应采用扫描式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在不同游戏区域及玩具材料的整理归类的现状,可直接记录孩子的游戏成果,因而认识到幼儿通过游戏得到的收获。而在游戏进行课中,教师应通过追踪式观察或定点观察办法,来认识幼儿的游戏思维及与同伴之间沟通及互动情形,就会有一个直观且全面的了解。在观察幼儿行为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在整体上观察幼儿。在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虽表现的很积极,但存在主观片面意识,注重在于观察幼儿是否有安全隐患,例如:课间幼儿在走廊里玩耍,在众多的幼儿面前,教师将观察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孩子们旁边是否有不熟悉的陌生人或者撞倒、摔倒的隐患。教师在确保这部分人无危险后,就去观察另外一部分幼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教师不停来回地跑,出现了很多次的窘境,这样教师在观察幼儿时缺少了实质性的内容,根本无法分辩出幼儿心理活动行为,因此,教师观察不能单一关注在确保幼儿安全问题上,还需要一个整体的概念,多注意观察孩子活动的兴趣、交往交际、动手能力等,从而保证幼儿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提高。

  其次,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计划。一份详实详细的观察计划,就像登山运动队员登山一样,攀登顶峰是他们的目标,走什么线路,就应该出发前预设好的,制定一个捷径精准的计划,然后队员们一起共同努力沿着指定的路线攀登,登上顶峰实现目标。同样如此,教师在观察幼儿某项幼儿行为时,就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如“幼儿的交友行为”的观察,在课前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在课内具体实施观察预案,达到有效观察幼儿行为的目的。

  其三,做好观察实时记录。教师在每一次观察幼儿行为中,会得到一定的收获和感悟,就必需及时的记录,作为教学的素材,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的记忆在某个时段只停留很短瞬息时间,因此,为了避免遗忘,也是为了将心得进行分类汇总,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案。

  三、提升分析质量,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恰当的方法进行观察,又获取了对幼儿准观察基本数据和观察体会之后,教师就要对获取观察基本数据,得出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将观察幼儿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与其他教师实现共同提高。具体来讲,如笔者在通过观察幼儿交友过程中,幼儿在交友时,表现出非常积极和主动,能够及时帮助同学送东西,拿东西,一起回家,一起搞卫生或者是帮助朋友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实际问题,表明他们同在一起学习力也会提升。因此,笔者分析得出结论,交友能够融洽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小朋友之间更加和睦。提倡今后的教学中多采用一些小组合作教学。让幼儿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一起动手搭积木、做游戏等,在达到了教学目的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为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能力。要极大地配合幼儿教师的观察项目,提供更多更大的观察平台。与此同时,园方让教师以教研组的形式开展专题观察行为的教研活动,总结实用的分析方式。也加强园里教师之间沟通与交流,和其他分享教师自身亲历的先进教学经验,促使园内的教师整体观察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幼儿教师观察意识,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必须掌握正确观察方法以及使用好分析总结观察结果等方法才能达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方式来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幼教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未来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人才。

  文末注明:本文系泰宁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提升幼儿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YJKT20-001研究成果之一。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