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3篇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开展现状及政策走向精彩导读: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开展现状及政策走向精彩导读: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局部。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根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开展……上世纪90年头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普遍得到快速开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开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须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开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展现状。从我国产业融合开展整表达状来看,经济开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效劳业较为兴旺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开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根底和资源禀赋的地区领先开展,效劳和制造产业集群快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缘由,
效劳产业的开展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局部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效劳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开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效劳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开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效劳业高度兴旺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效劳业更加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效劳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开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缘由在于区域性现代效劳中心的开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必须难度。
假如遵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探究说明,1101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局部。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根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开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确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别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爱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本钱。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开展,使得产业开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开展的过程中,这种模式简单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立,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奢侈,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紧要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兴旺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构造的雷同经常会演化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奢侈。2.区域内产业开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局部地区产业融
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靠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开展的质量不够志向。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朝气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同时,生产效劳产业集群的区域开展状况也不志向,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效劳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开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开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淌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长。东部地区在全国效劳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运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淌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给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开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赛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开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
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渐渐拉大。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效劳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
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长。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本钱中最主要的局部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本钱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应进展限制,相对简单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应来源。
外乡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效劳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效劳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效劳业的聚集开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长缺乏,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效劳都主要依靠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效劳业的中间需求紧要缺乏。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效劳、法律效劳、广告筹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效劳,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开展滞后,生产效劳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效劳业开展虽然已呈现必须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效劳业资源分布相
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拟突出,很多城市的效劳产业构造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兴旺国家探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到达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到达与产业构造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构造。
对策建议。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清楚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探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开展。从区域开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本钱的差异和产业开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开展,必需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须要确定重点开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效劳业的构造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开展的重要产业根底。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踊跃开展总部经济,将局部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本钱构造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
度转移和协同开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本钱。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开展的功能定位、开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效劳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长,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历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开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立,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效劳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开展过程中,从探究开发、询问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效劳,尤其是加快开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开展壮大缔造必要的环境。在此根底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绽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外乡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舞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踊跃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探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探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淌。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实力差距,确保建立根底公共效劳的全国最低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淌,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构造的安康开展供应广袤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开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要依靠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效劳体系。政府应采纳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根底探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效劳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本钱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效劳业的开展。要重点加快生产效劳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加效劳企业改造,推动非根本公共效劳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兴旺地区可
以通过供应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局部兴旺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效劳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造就和流淌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效劳业开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开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外乡生产效劳业,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效劳业。通过国内生产效劳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开展实力。三是大力推动现代生产效劳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开展。要遵照市场原那么,鼓舞优质生产效劳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效劳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效劳业实现区域性集聚。
篇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现状与未来作者:暂无来源:《粮农智库》2019年第22期
肖卫东(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三产融合”:内涵界定及其理解
(一)文献梳理与内涵界定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三产融合”以来,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王乐君等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依托农业并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体制机制等手段,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跃升、功能拓展、多主体共赢和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过程。姜长云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基础,以农业产业链多向延伸、产业范围多元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实现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产业跨界融合和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马晓河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有机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和农业休闲、其他服务业等,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和产业规模扩展、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有学者指出“三产融合”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通过资源要素融合“三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延伸和对接、农业多功能开发与拓展等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综上,不同文献对“三产融合”内涵的分析视角、侧重点不同,有不同理解或者阐释。我们认为,“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农业与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相互间的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
(二)理解要点
对于“三产融合”的内涵,要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产融合”的根基、路径、产出。
“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业内部、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相互间形成联动和融合,多做乘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激发农村产业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因此,在“三产融合”这种新型农业组织方式中,根基和依托是农业,即任何形式、任何层次、任何区域中的“三产融合”必须在农业基础上进行和推进;路径和手段是现代先进要素引入与集聚、农业多功能挖掘与开发、产业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与创新,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产出是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科学理解与把握“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
“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农民福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在理论上,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中,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心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标。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灵活转换而实现生产要素投
入低、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质量型发展。在实践上,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农村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农民福祉持续增进包括就业创业机会和渠道拓宽、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等。
3.“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7],是通过合约形式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市场自组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而“三产融合”是要打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1+1+1>3”的产业融合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农业产业化是联动发展,“三产融合”是有机融合发展。因此,“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虽然,农业产业化与“三产融合”有相通的地方,例如,两者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都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展,都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但是,相较于农业产业化,“三产融合”的内涵更为丰富,突出体现在:
一是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三产融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打碎、搅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有机交融,原有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参与“三产融合”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小农户、专业大户(包括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新农人等,主体类型多元,相互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部分城市居民通过社区支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方式,也日益成为“三产融合”的重要参与者。
三是农业功能和业态创新更加丰富。“三产融合”更加注重农业经济和产品、环境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休闲旅游与研学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流通、乡村旅游与农事体验、传统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不断催生休闲与乡村旅游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研学农业、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等农业产业新业态。
四是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和多样化。“三产融合”更多地采用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技术服务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小农户参与“三产融合”,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是更加注重城乡双向互动与共生以及空间拓展。“三产融合”带动城市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农业农村,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和产业园区集中,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创意农业等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三产融合”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双向促进和协调发展。
篇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普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现状。
从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整体现状来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地区率先发展,服务和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服务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部分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发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服务业越发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的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如果按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研究表明,198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
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基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发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离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得产业发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模式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
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结构的雷同经常会演变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同时,生产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情况也不理想,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服务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东部地区在全国服务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使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动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胜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伸。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进行控制,相对容易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给来源。
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服务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服务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服务都主要依赖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严重不足。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发展虽然已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服务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许多城市的服务产业结构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达到与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结构。
对策建议。
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发展。从区域发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成本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需要确定重点发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将部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成本结构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发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成本。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服务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尤其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必要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能力差距,确保建立基础公共服务的全国最低
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动,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依赖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应采取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要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与服务企业改造,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供给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服务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培养和流动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发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本土生产服务业,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服务业。通过国内生产服务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现代生产服务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发展。要按照市场原则,鼓励优质生产服务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服务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论文关键词:区域融合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