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篇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蒙古族马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一、前言蒙古族历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驮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由愚昧驶向文明。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游牧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蒙古族马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一、前言蒙古族历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驮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由愚昧驶向文明。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其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听得到马蹄的声音。由此,就自然而然地在民族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二、什么是马文化对“马文化”概念的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动物民俗中的一类,即本意;二是指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即引申意。引申义指的是与马有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这一引申意的马文化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以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三、马文化的发展历史古代的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得他们只能不断地去适应自然,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暂时安营扎寨。马成为了他们的交通工具之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迁徙能力和平时的劳动效率,有了马才能够了解辽阔的大草原的内涵,才能够准确挑选出下一次游牧的理想草场;有了马才能使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分散居住的游牧民得以相互来往和交流;有了马才能够在无垠的大草原上放养成群的牛、马、羊。这是马最初被人们重视的首要原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马的速度越来越多地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其中以马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当时的骑兵,就是人与马的力量之和,这也是步兵所不及的。12世纪是蒙古草原部落战争风起云涌的时期,马的多寡壮弱对战争起着决定性作用。到了13世纪成吉思汗称雄时代,百万铁骑则成了世界征服者的象征。现如今,蒙古草原和蒙古马更多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蒙古族也逐渐过起了定居的生活,盖起了砖房甚至是楼房。随着昔日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变成了定居的生活,蒙古包也逐渐变成了固定式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方便了前来观光的游客。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蒙古文化的断裂。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草原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摔跤。依然可以在我们的晚会上听到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即便不是在蒙古草原上,也可以品尝到马奶酒,并且在马文化博物馆中欣赏历史悠久的马文化。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马的各种作用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时代内的,而是在各个时代综合发展的,只不过它的某一作用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比较突出罢了。今天的蒙古草原上,仍有蒙古人的“天然”生活状态。即使不是生活在草原上你也可以看到以马作为重要运输工具的农民。四:马文化典型举例马作为草原文化的标志,是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代表性形象。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摇篮,那么矫健的蒙古马就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工具。蒙古族的文化中有着太多关于马的节日习俗和文学艺术形象等。下面我们通过那达慕大会和马头琴来体会马文化的丰富内涵。1、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七、八月份举行庆贺牧业大丰收的传统盛会,这个季节草原上绿草茂盛,羊肥马壮,一派兴旺景象。赛马、摔跤和射箭被称为“男子三技”,是那达慕上的主要活动。每逢那达慕大会,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盛装,纷纷骑马、乘车前来参赛或观看。其实在古时候,人们在草原上举行赛马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娱乐活动,更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放牧时间,节省劳动力等。草原五畜中马跑得最快,一天就能跑到人徒步走路10天的路程。草原上的牧人们都希望得到几匹跑得最快的马,这样放马人聚到一起时比一比谁的马跑得最快。马的训养给草原牧民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这种选快马的活动,跟随着历史和人类生活意识的改变,逐渐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赛马。除速度比赛外,骑手们还进行马背倒立、双刀劈刺、马上射击、蹬里藏身、跳马、俯身拾物等各种马术表演和比赛。马术运动是目前各种与马有关的运动中,唯一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一种,而且在所有各式各样的运动中,选手都是使用某种工具,只有马术运动所使用的工具是有生命的动物,人马之间的互动,是有生理、体能、心理、技术、观念、感觉等因素,相互影响之下,使马术运动可说是世界上最困难、最具挑战性的运动。1900年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马术便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50年10月,内蒙古首届体育大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表演了轻骑、马上斩劈、马上射击等马术内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马术表演。2007年10月13日,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博王府赛马场开赛,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市、自治区的9支代表队参与5个组别的角逐。赛马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2、马头琴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是蒙古族音乐中体现的对马的挚爱之情,素有“蒙古族音乐的象征”的美誉。其琴首以马为标志,琴箱上包有马皮,弓弦是用马鬃、马尾做成的。能弹奏出马的嘶、鸣、叹、哀等各种声音。古时候在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从古到今,马头琴的演奏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缘于其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对马的崇拜。
马头琴的演奏中既有舒缓的抒情内容,也有活泼轻快的甚至是激昂雄伟的历史音乐体裁。2001年8月8日晚上,在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马头琴艺术节暨呼市昭君艺术节开幕式上,10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马头琴演奏艺术家、演奏人员和爱好者,在著名的马头琴演奏、作曲大师齐宝力高的带领下完成了一个“绝唱”。千人千把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创造了马头琴演奏规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特色。民族音乐的制作和流传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保存方式。马头琴以其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标准不断着诠释着蒙古族的文化内涵。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流行音乐无疑是一种不可阻挡的主流。但是,随着这种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猛烈冲击,我们应该会意识到他们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停留多久。然而,那些饱含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他们的艺术魅力是不朽的,是永恒的,他们不会被人们遗忘,而是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这就是民族文化。五、马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东西,它是这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基础的时候,那么即便它的人民仍旧存在,这个民族的存在和消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对于蒙古民族来说,马文化便是这样一种代表着民族灵魂的文化。
“民间文化不同于经史子集,它们存在于普通的民居和人们的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夏挽群“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冯骥才“一个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号召力,是不可能统领世界的。”——鲍威尔
我们不能为了保存传统马文化而阻止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蒙古族的住房逐渐变成砖房、楼房,交通工具逐渐被摩托车、汽车所取代,实际上也是民族进步的一种表现。历史上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事实上是通过适度的变异性来实现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的进步与传统文化的保存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便是发展马文化必须要走的道路。我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对马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途径:1、发展马产业弘扬马文化: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马文化为依托的马产业的发展是弘扬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最为典型的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有巨大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把马文化发扬光大。当然,产业化道路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面对越来越多的草原演变为沙地,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建立博物馆:博物馆是保存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国首家马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被称为长城脚下的"阳光山谷",其中的蒙古区展示的就是蒙古族的马文化历史。有雕花的马鞍、马头琴传说、成吉思汗等。2006年通辽市科尔沁区开始申报筹建“科尔沁马文化博物馆”蒙古风情园即将建成的马文化博物馆是第一家反映蒙古族马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它将会像香港赛马博物馆、中国蝴蝶博物馆一样,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从高空俯瞰它,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马”字,它占地面积3750平方米,内设面积400平方米的展览厅。展览厅分序幕、蒙古马的起源、古代北方民族与马、蒙古马的辉煌时代、牧人与马和影视厅六个部分,共占地1600平方米。3、蒙古马自然保护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存,通过文字音像手段记录下来,与实物一起收藏展示在博物馆里,当然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参与新的创造。蒙古马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一个“活马的博物馆”,是马的毛色、特征和体型外貌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内外广大民众了解马文化的园地和龙马精神的阵地,同时是马科学家表现马科技的天地和可领略到春意盎然的人马相谐的马环境。4、政府支持:文化产业方面。(1)设立文化产业流动资金和贴息资金制度,对民族或地域文化特点鲜明、水平较高、有保留和推广价值的作品实行项目补贴,允许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加公益分配,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渠道和领域,推动组建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集团。(2)对文化产业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文化事业方面。(1)加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其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具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2)继续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内蒙古提出,2003年至2010年将集中力量兴建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并按项目管理,单报单批,
重点建设。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指标优先安排,有关费用应予减免,不得随意改变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使用性质或挪作他用。表现: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颁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包括那达慕、马头琴音乐在内的17项内蒙古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4年起,每年的八月份,内蒙古又多了一桩盛事:“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2004年,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权全面启动之后,投资55亿元的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博物馆两大工程成为自治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两大标志性工程。保护和弘扬草原文化,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将每年的9月6日定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5、把保护马文化的眼光投向民间: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马文化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马文化作为民族民间文化是从广大人民中成长起来的。蒙古民族和农村地区才是这种文化的沃壤,才有适宜马文化生存的氛围,才有利于马文化的传承。因此,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间发展和发扬马文化,这是发展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措施。1951年,内蒙古马术队在乌兰浩特市建立,是一支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传统马术运动队。他们曾多次为中央首长和外国首脑们进行专场表演,得到了高度的评价。此外,为国内外,拍电影、电视局30多部,其中有“垂帘听政”、“成吉思汗”、“马克·波罗”还有获奖影片“骑士风云”、“木棉袈裟”;内蒙古表演马术队表演项目有:马上技艺单人单马、马上拾花篮、以上技艺单马双人、马上射箭、马上技艺多人多马等。2002年,内蒙古鄂前旗昂素镇一居民曹纳木在政府及各种民间力量的支持下,组织了70多名牧民、100多匹马,成立了马文化协会。多年来,这个协会在许多乡镇举办了各种比赛和祭敖包活动,为弘扬本民族的马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只有当人们普遍认识到民族文化才是文化中的精粹的时候,民族文化才会真正得以重视,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传承和发展。六、总结马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蒙古民族的成长史。无论是马产业的发展还是关于文化事业建设,都是渗透着我们追溯历史并继往开来的精神。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并在此基础上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生生不息,一个民族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和潜能。所以,保护并弘扬马文化是蒙古族人民薪火相传的使命。
篇二: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蒙古马文化研究框架马文化现象被人们关注和研究,已是世界性课题。马文化现象多发端于游牧民族聚居的国家与地区。它与近几年全球性关注的游牧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蒙古民族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在马背上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民族。她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一、蒙古马文化的定义
在上古时代,蒙古先民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当他们开始游牧生产时,由于驯养了自古以来所信仰的“天使”——马以后,才有可能迅速地踏上历史文明的进程。马在整个北方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使原始的蒙古先民自然产生了崇拜心理,成为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象征,而这一文化特征经过了原始氏族时的自然崇拜期、部族联盟时的人马形象的整合期和国家形成时的文化象征时期。即自然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过渡与发展。伴随着蒙古民族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游牧文化。
蒙古马文化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从原始蒙古先民马崇拜伊始对人与马之间自然形成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思维定势、审美情趣与追求等诸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整合研究,从而充分揭示出被学术界泛指的“马背民族”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这个意义来讲,所谓的蒙古马文化,概括的说,实际上是一部反映“马背民族”——蒙古族文化史。二、蒙古马文化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蒙古马文化研究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研究。它是国际“蒙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范畴主要是针对中亚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而言。世界上马的产生可追溯到5000万年以前。在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马化石为内蒙古锡盟苏尼特左旗出土的距今1000多万年前的戈壁安琪马化石。之后,几乎在所有北方地区陆续发现了不同时代的马化石。这充分说明,浩翰的蒙古高原自古以来就栖息和繁衍着大批的马类动物,因而被生物学界命名为蒙古马。据内蒙古新石器时期的考古资料,距今8000~5000年前,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先民已开始驯养野马,自此马就同游牧民族结下了不解的良缘。五千年来,蒙古高原的游牧先民——蒙古民族,同马生死与共,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丰功伟业,因而蒙古马文化底蕴与
内涵正是在这澎湃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如同我国汉民族的龙一样,蒙古民族的马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也
是文化图腾象征之一。但汉族的龙的起源是“多元综合原型”的产物,而蒙古族马的起源是从单一原型的氏族图腾发展到民族文化的图腾;从氏族文化表征,发展到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不但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而且还外延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一)原始游牧先民的马崇拜:如果说,蒙古高原的游牧先氏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驯服和畜养了马,而对马的崇拜却远远早于这个时期。当时马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性----强悍有力、疾驰如飞、灵活悟性等特性,自然赢得了人们的心,激起了接近与亲昵的仰慕之情。处于原始思维时期的游牧先民当时对自然的崇拜是以“苍天”(蒙古语为hormusdatenger)为最高神灵的。他们认为“苍天”是万物之神,在造化了世界的一切的同时,又派出诸多的“天”神,这就是我国北方各民族中普遍信奉的“萨满教”(蒙古语为berginshasin)中所提及到的“九十九个天”神。所谓的“九十九个天”神,包括火神、山神、吉雅其神(动物保护神)、马神等。当时的人们认为,马是“苍天”(最高的神灵)派生到人间的“天”神。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是通天之神灵。所以在任何形式的大型祭祀天地活动中,马及其马奶等都将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道具”。
(二)以马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创造:以马为核心的创造活动,就以马用具的产生和发展而言,它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蒙古马用具一般可分为基本用具和辅助用具。所谓基本用具,是指直接用于马身的用具。包括:马鞍、马锤、马笼头、马绊、鞍鞯、鞍鞠等;辅助用具是指随马的驯养管理而产生的,马鞭、套马杆、夹板(骟马用具)等。马笼头的产生应该说是在人们开始驯养马时代就已形成。但当人们开始跨上马背驭马行驰时,自然发现了笼头的局限,因而马嚼子就随之而产生了。据有关考古资料,马嚼子最初为木制或骨制,后随着青铜和铁的产生,出现了青铜或铁嚼子。马嚼子的诞生,意味着蒙古高原游牧先氏的“马背生涯”的伊始,加速了踏入文明社会的步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鞍的形成早于马镫,但是当时的马鞍绝非是目前形态,是非常简陋的。马镫随马鞍后形成。起先为绳索或木制、骨制,到青铜或铁器时代,自然被取而代之。
据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马镫的民族。后随着游牧民族的南北跨域征战,马镫才传入欧洲和我国中原。在当时,马镫的发明,不论说对游牧民族自身,还是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是一场革命。它同后来人们制造火药和枪炮一样,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因为,人在马背上只有有了马镫才有可能解放自己的双手,依靠自身的腿部力量长时间进行迁徙与征战。同时由于马在游牧民族生活和战争中广泛应用,使当时的人们对速度、时间的概念有了更加切身的认识,这对其后来强盛的蒙古民族征服欧亚大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的马称谓和马烙印符号中同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马称谓中体现出的早期蒙古先民对色彩的辩析能力和意识、思维特性和性格特点及马烙印符号中的原始信仰痕迹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均反映了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邃的精神实质,为我们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三)马民俗的形成与嬗变:由于游牧先民对马的崇拜,特别是马被驯养并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后,有关马民俗随之而形成。它所涉猎的范围不仅仅是诸如打马鬃、酿奶酒、烙马印等生产民俗,而且还同拴马、跑马、赛马、马上技巧等游艺民俗息息相关。但是作为蒙古族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尚马民俗不仅是马民俗中的精粹,而且是整个蒙古族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
早在匈奴时期,就有用马殉葬之习俗。考古学者曾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出多处马殉葬墓穴。此外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洪格尔在出征的路途,将“综色无驹骒马牵到山坡屠杀后祭祀故土山水”之记载。屠马祭祀之习俗同殉马祭祀实际上其含义是相同的。在蒙古帝国贵由汗时期,来蒙古高原的欧洲旅行家普兰·卡尔宾曾在其《蒙古史》中,也对屠马殉葬习俗做过较详细的记述。另外,笔者在1988年赴四川西昌对那里的蒙古族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其葬俗中有“站马仪式”,据当地老者说,这种仪式源于过去的殉马仪式。古老的马殉葬仪式源于蒙古原始先民的马崇拜观念与“万物有灵”的灵魂意识。他们认为马是通天之神,同马一起下葬能把自己带入理想的天堂,继续受到马的保护和恩惠。古老的挂拜马乳房民俗与悬祭马鬃民俗的相继产生、实际上同上述观念均大同小异。有关挂拜马乳房民俗,十三世纪曾来过蒙古地区的欧洲旅行家维廉·鲁布鲁克在其《蒙古游记》中说:“在蒙古包就坐时有男方在右侧、女方在左侧之习俗。妇女
就坐的左侧门楣旁和男士就坐的右侧门楣旁分别挂着牛乳房和马乳房的造型物。这些造型物是挤牛奶的妇女和挤马奶的男士们的崇拜之神”。所谓悬祭马鬃乃是牧人将自己逝去的马的鬃毛留下一撮,用绳索悬至蒙古包内“陶努”(顶端)的一种习俗,无庸置疑,这两种习俗均源于对马的崇拜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前者主要表现了蒙古先民祈求多产丰收的愿望,带有明显的巫术性质和性崇拜的特点。后者则是神灵祭祀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当代。
在蒙古族祭祀敖包和成吉思汗陵四季大奠中马作为“天神”,不但被人们倍加推崇,而且以特殊形式举行祭礼。举世瞩目的成吉思汗陵,又称为“八白室”。是指存祭成吉思汗生前供奉物、用品及逝世时灵息的载体等八个类似蒙古包帐幕(蒙古语为qomqog),她们分别是成吉思汗的灵枢(灵魂的载体和孛儿贴哈敦的英灵)、勿兰哈款、古日布勒津高娃哈敦、成吉思汗的弓箭、宝日温都尔(成吉思汗盛马奶祭祀苍天的木制圣桶)、成吉思汗马鞍、温都根查干(蒙古语,直意为似蛋形的溜圆洁白的骏马)商更吾日阁(珍藏成吉思汗秘物的蒙古包)等。过去这些“白室”、均置放于鄂尔多斯的不同地区,有专人管理、守看。所谓成吉思汗马鞍,是大汗生身坐骑八个银白色骏马的专用鞍具。她作为成吉思汗陵的“八白室”之一,被人们祭奉,充分体现了蒙古人将人和其坐骑的鞍具(特别是马鞍)视为同样的地位,来加以祭奉的特殊文化习俗。当成吉思汗陵举行四季大奠时,由专门进行祭祀活动的人们将成吉思汗八骏的转世银白色骏马,请到其陵前,把马鞍具配备整齐、供人们进行祭拜。平时,成吉思汗的骏马一般在鄂尔多斯草原自由放生,随其自然的生息。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动手,更不能乘骑和使用。成吉思汗“八白宝”中的温都根查干(神马)是专门为祭奠成吉思汗生前的神马而营造的。包内祭放着神马的画像。神马的转世形体——一匹纯白色、碧玉无瑕的骏马,平时长期生栖在鄂尔多斯草原。那里的牧人每逢在草原见到神马都要进行虔诚的跪拜。有时神马走进谁家畜群或饲料基地时,人们都惊喜不已,认为神马关照了他的家族,急忙前去跪拜或拿出鲜奶等祭物敬奉。
成吉思汗陵园的温都根查干(神马)之所以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如此崇拜,她是汗胡尔木斯特腾格尔(苍天)的神驹化身,是整个蒙古民族上古以来崇拜的天马。是从成吉思汗在世时一直祭祀成俗的神马形象。神马老后要转世,转世神马的选择非常严格,且有很多规矩和要求。就其形体而言,首先是不含任何杂毛的纯白色骏马。类似神马的祭祀与崇拜习俗能从成吉思汗时期延续至今历时八百多年,
充分说明,蒙古族崇拜马的文化形态非但由来已久而且具有很深的内涵。蒙古大帝国时期成吉思汗的黑白旌徽的造型一直是蒙古学学者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它的寓意直接同马相关。旌徽上端三叉剑头下扎结的樱子来自黑白两色骏马的鬃毛,白旌为政权的象征,黑旌为战斗的象征。这种赋于旌徽以马的力量与精神意识是一种典型的马崇拜文化的产物。总之,蒙古马之所以在其民俗中涉猎范围如此之广,是因其“马背氏族”的特殊文化所决定的。
(四)马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马造型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在我国北方大量发现的岩画艺术。马形象不但是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岩画的马形象刻画上,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形态和创作风格,去寻觅其不同时期的文化寓意和表达,了解当时蒙古先民对马的理解与崇拜的心理特征、审美定势等。不难看出,在人们还尚未驯养马以前,马形象已被刻磨在岩石峭壁上,跃然于山涧巨石间。岩画中最早出现的是尚未驯养的野马。从造型上来看,基本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野马的形体,但耳朵、尾巴和生殖器宫等明显的超出实际比例,有人为的夸大因素,表示出当时人们对野马的神秘之处的一种理解与认识。除此之外,早期岩画中人马合现的画面及人在马(有独马、也有群马)前舞动的场面,均表现出当时人们可望接近野马,人与动物相互勾通的心理愿望。随之出现的牵马、猎马、骑马(无鞍具马)、牧马等岩画,反映出蒙古先民驯马养马的一段生动的历史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岩画中出现的一批抽象的,怪异形体的马形象,却是当时人们对马崇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譬如,以马身为主体,把蹄画为爪,身上画有圈状斑文的马;身为马、头似犀牛,身长、尾脚明显见短的马等是当时人们赋马以多种动物为一体,对马的神奇与力量加以崇拜的结果。通过这些变异形象的画面,我们可自然同内蒙古红山文化的“马龙”和鄂尔多斯青铜器上出现的“飞马”饰片等进行比较。所有这些变异抽象的马造型、均反映了当时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马崇拜的一种文化特性。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几乎与中原同时步入青铜时代。鄂尔多斯青铜从我国商代一直延续到汉代,春秋时代进入鼎盛期。所谓的青铜艺术,是一种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饰品。在当时多见于刀、剑等戎器之柄、头饰、带饰、牌饰等和其它生活用具的饰物。其图案和纹样均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有关。主要以五畜和
虎、狼、鹰等猛兽及这些动物的不同组合,抽象变异形态为纹,也有人与动物合一的图纹。马作为当时游牧民族普遍崇拜的动物,其形象自然成为主要内容。从冠饰到戎器柄饰,和其它各类饰品中,随处可见被雕制的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马造形艺术。就其技法上,有浮雕、透雕、圆雕等。表现形式上,以写实或套张的手法,运用平衡与对称的形式规律,制作出一个个充满生机的艺术精品。
此外,在内蒙古和邻近省区发现的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古墓壁画中,马的踪迹和形象,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同上述岩画、青铜艺术一样,反映出不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民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五)蒙古族文学中的马形象:蒙古族文学,分为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两大部分,其民间文学的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是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在其文学中是一座永恒矗立着的丰碑。纵观其在文学中的足迹,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自然层面期,社会层面期和文化层面期。自然层面期是指人们对马处于自然崇拜状态下所产生的文学现象,诸如被认为是在原始氏族时期孕育而生的巫术咒语,祭词和赞词等。当人马整合形象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也意味着当时人们对马的崇拜已超越了单纯盲目的自然崇拜状态,上升到了社会层面,赋于马一种新的社会功能与意义。反映蒙古高原游牧部落时期的史诗《江格尔》的诞生,集中体现了当时游牧民的这种思想理念。
史诗中英雄的坐骑,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它们不但同英雄一样勇敢、坚强,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救世主和启蒙者,成为最后战胜恶魔的决定因素。所以蒙古族英雄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就是以整合形象来体现的。英雄没有其坐骏,不成其英雄,史诗中缺少了马形象,就不成其为史诗。只有将英雄与马作为一体,以整合形象的视野去研究史诗,我们才能真正了解通过这些英雄(包括马)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识。当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从联盟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与国家时期,人们对马的观念已上升为文化层面的认识。十三世纪反映蒙古民族生活的书面巨著《蒙古秘史》中的马形象的表现形式同史诗《江格尔》大相径庭,作品中人马整合形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将马作为一种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英雄的自身塑造来加以体现的。具体的说,《蒙古秘史》中被誉为成吉思汗的四匹骏马的四位英雄的形象(指、孛斡儿出、木合黎、孛罗忽勒、赤刺温),是当时人们将马崇拜的思维定势和审美意识,通过具体的英雄人物来加以表现的一种佐证。这时候的马虽
在作品中仅作为一种坐骑出现,但马的精神,却在英雄人物的描写中得到了更加完美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在整个蒙古文学中马形象从具象的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趋于抽象的文化层面的一种转型。至此,蒙古文学中的马形象,从具象描写趋于抽象,以表现其精神为主要创作理念。
三、蒙古马文化研究的方法与目的蒙古马文化研究属民俗文化学的范畴。但是,所涉猎的学科却远远不限于此。
因此,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应该说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蒙古马文化的形成,发展或传承是与蒙古族的历史同步进行和发展的。但是在其不同历史阶段,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从历史的纵向和不同时代的横向进行交叉研究,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因为,蒙古马文化研究的整体框架与内容是以不同时期所产生的诸多文化现象组合而成的。同时,这些现象的构成又是由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为其基础的。因而形成了一种以其历史纵向为主坐标,诸多横坐标相交又的发展模式。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不但要注重从历史的纵向对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要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与马的特殊关系与文化现象横向的进行分析与研究。譬如,对尚马风俗、马与蒙古史诗等进行专题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蒙古马文化的目的,并非是让人们去接受原始的马崇拜思维模式和祭祀形式,而是通过揭示其文化现象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事实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原有古老而陈旧的马崇拜习俗和文化现象,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被人们所遗弃,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异,许多具象的文化事象,已被象征的文化形态所代替。因此,今天的马已从古老的图腾崇拜,变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追溯其历史的渊源,揭示其传统的文化事象,就很难真正了解马在蒙古民族生活中所涵盖的深层的文化底蕴,也就很难真正揭示马背民族的精神实质。
研究马文化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是,旨在继承和弘扬马的精神,为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发扬民族精神服务。自从远古时期的马崇拜意识的形成,马成为通天之神,同蒙古先民结下了不解的良缘。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马从神变为人们依托的挚友,从而又成为文化的象征,不知跨跃了多少个历史阶段,但是,马的勇猛、坚毅、奔腾向前精神,却始终伴随着这个民族,影响着这个民族,融
汇于这个民族,成为其民族精神的本质所在,伴随着他们从历史走向今天。这同汉民族文化中的龙一样,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象征,而且也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研究蒙古马文化,弘扬马的精神,对提高民族凝聚力,发扬勇猛、坚毅、奔腾向前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篇三: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马文化,不仅如此,马也影响了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什么叫马文化?马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美术、文艺及体育活动等内容,以反映人马关系为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分支。
蒙古馬文化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是在马背上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古老民族,蒙古人天生跟马有着兄弟般的深厚情感。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不论是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还是祭祀习俗、文学艺术等,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传统的那达慕盛会、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以及悠扬动听的马头琴长调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蒙古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马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图腾象征之一。而蒙古族马的起源是从单一原型的氏族图腾发展到民族文化的图腾;从氏族文化表征,发展到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不但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而且还外延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1游牧先民对马的崇拜蒙古族对马的崇拜甚至开始于对马的驯服之前。基于马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性----强悍有力、疾驰如飞、灵活悟性等特性,自然的赢得了人们的心,激起了接近与亲昵的仰慕之情。人们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即马神,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有通神之灵。所以在任何形式的大型祭祀天地活动中,马及其马奶等都将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道具”。2以马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创造马具在蒙古生活中可分为基本用具和辅助用具,即直接用于马身的用具和用于管理马的用具。基本用具如:马鞍、马锤、马笼头、马绊、鞍鞯、鞍鞠等,辅助用具有马鞭、套马杆、夹板(骟马用具)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制作的马具也越来越先进。这些是用具都是伴随着马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3马民俗的形成与嬗变由于游牧先民对马的崇拜,特别是马被驯养并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后,有关马民俗随之而形成。它所涉猎的范围不仅仅是诸如打马鬃、酿奶酒、烙马印等生产民俗,而且还同拴马、跑马、赛马、马上技巧等游艺民俗息息相关。此外,还产生了用马殉葬之习俗。这种赋于旌徽以马的力量与精神意识是一种典型的马崇拜文化的产物。4马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马造型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在我国北方大量发现的岩画艺术。马形象不但是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内蒙古和邻近省区发现的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古墓壁画中,马的踪迹和形象,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同上述岩画、青铜艺术一样,反映出不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民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
5蒙古族文学中的马形象蒙古族文学,分为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两大部分,其民间文学的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是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在其文学中是一座永恒矗立着的丰碑。在蒙古族英雄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就是以整合形象来体现的。蒙古高原游牧部落时期的史诗《江格尔》,集中体现了当时游牧民的这种思想理念。史诗中英雄的坐骑,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它们不但同英雄一样勇敢、坚强,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救世主和启蒙者,成为最后战胜恶魔的决定因素。马象征着英雄。
中国马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马文化有以下特点。
1、马文化的历史悠久自从已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马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猎马食肉到把多余的活马驯服、饲养再到骑乘、劳作、运输、战争、通讯、科技等运用,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是马文化的文化。2、马文化涉及的范围广泛凡是人类涉及到的领域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讯、军事、医疗、教育、科研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曾与马和马文化有联系。3、马文化的地位显耀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皇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框架。可以说,没有马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4、马文化的影响深远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寄托、生活、做人、科技进步、社会进程、战争胜负、娱乐休闲、艺术欣赏、健康医疗、经济政策、政治关系等都依附着马之文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起作用,随着中国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马文化对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将会更深更远。5、民间是推动马文化发展的主体历代历朝的帝王们爱马、骑马、好马的举动以及各朝代实行的″马政″起到了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民间的养马、马在各行各业中运用、马的民俗形成、马的娱乐享受和马的艺术展现等成了马文化发展动力的主体;历代文人骚客的颂扬和赞叹对马文化的提炼和升华起到了推波助阑的作用。6、马文化的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在目前关于现存动物的文字、语言、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表现形式中马的表现形式最多,也最丰富,而且制作工艺和技术达到了顶尖的水平。7、马文化的消亡与兴起并举一部分己经消失(响马、马神庙、马阶、部分马民俗);一部分正准备消失(马帮、骑兵、马褂、部分民俗);一部分正在兴起(马健身、马博奕、马医疗、马旅游)。8、吉祥象征是中国马文化的显著特征马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主要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祷、激励、成
功等象征意义,″马到成功″已成为了人们相互间祝福的代名词。马的词语中出现贬义成份的机率,也是所有现活的象征动物中最少的。
9、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甚少在中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喜欢马的人多、从事与马相关的工作的人多、玩马(骑马、养马、赌马、买卖马、创作马、表演马)的人多,但把马当成一种文化来研究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投入少、创作少、报道少、媒体平台不完善……这是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马文化极不相称的现实。
西方马文化
在西方,马文化的一个反映就是骑士精神,象征着骑士精神和道德,象征着名誉、礼仪、谦卑、坚毅、忠诚、骄傲、虔诚。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传承到现在,代表的是绅士风范和高雅。
现代马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马文化。英国马业、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已发展成为英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马业对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生物工程学科、兽医学科及围绕马业的其他学科和技术都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马文化在英国也最具代表性,保留了绅士风范及高雅特征的全社会大众娱乐活动,它是英国马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是现代马术运动的发源地。
马术运动是由人和有生命、有性灵的动物一起参加的户外运动,它要求人和马成为一个整体,骑手驾驭马的技术与马的能力相结合。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骑手是在进行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人马合一才是骑乘的最高境界。与其他户外运动相比,马术是一个互动的运动,性灵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这种把奢侈与健康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也将是一种世界顶级生活品位的享受。
拥有一匹或者几匹高贵的纯种名马,不仅是身份的象征,同时,马术运动给你带来的更是一般运动所不能拥有的健身效果,给你健康、英姿飒爽的体魄。
马术运动拥有让全身健美的魔法。初次骑马后,会浑身酸痛,但亦是让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在骑马时,骑手全身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内脏各器官都会跟随坐驾一起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也能够起到消耗多余脂肪,强健肌肉的运动效果,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如今,英国马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级产业。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马业多样性和富有挑战性,英国有独特的英纯血马检测机构,而且拥有最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最优秀的驯马师、骑手及育马专家,因此,英国培养出了世界上高品质的英纯血马。英国是纯血马的发源地,十七世纪,英国支持赛马运动的第一个国王五查理二世,为了比赛的需要,英国马业育种专家通过引进东方种公马以提高赛马的速度和马品质。一七九一年威热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种马全书,用于登记英纯血马的系谱。
目前,英国有五十几个各具特色的赛马场,并都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赛道,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可以举行平地赛马和障碍赛马,英国每年从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都有赛马运动;截止到一九九九年底,英国拥有种母马11000多匹,种公马200多匹,拥有受训马13000多匹;英国每年赛马一般都超过1100次,其中平地赛和障碍赛共计70460多场比赛,英国赛马、爱马者不断增多,近几年每年到赛马场观看比赛的人数超过500万人次。
英国的育马和驯马者向全世界提供了高质量的赛马,这些优秀马匹在世界各国的赛场上都有卓越的表现,而且享有盛誉。
现在,国际马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以美国为代表的休闲骑乘马业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赛马业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马术业模式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产品养马业模
式。休闲骑乘马业模式——美国
美国是世界马业超级大国,而且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匹存栏量增长较快。马业为人们提供了140万个全日制工作岗位,马业雇用的人数超过铁路、广播电台和电视。马业各类活动参与人数达460万,观众愈千万人次。马主达200万人。
马业在美国与其他畜禽养殖业不同,是个独特的行业,43%的马用于休闲骑乘,仅有8%的马从事耕作、交通运输以及军、警用。马最大的意义是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使得马与其他家畜分离开来。
美国的50个州都有马。育种、饲养和调教通常在农村进行,竞技比赛、展示表演以及其他一些活动一般在城市举行。超过86%的工作岗位产生在农村。美国马业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公民、竞赛设施、非经营性马主、一级商业马主、刺激商业马主(育马者)、内部供应者、外部的支持者。以上几类基本构成了美国马业的主体。
美国有50——100个养马场的州共8个。美国马场采用集约化经营管理及配套的先进科学技术,马的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幼驹培育,调教训练,均严格按科学要求办事,并利用电脑储存了每匹马的资料档案。美国马场培育的马匹谱系记载详细、体质外貌好、竞技能力测验及时,并做后裔鉴定,培育出来的马匹部分销售到国外,马匹的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赛马业模式——日本日本马业的历史基本是一部赛马业发展史,饲养的主要品种为纯血马。在纯血马引进以前,日本只有包括木曾马、宫古马在内的7种土种矮马,完全出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需求。随着20世纪60年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终体育运动和娱乐成为马业的主流。日本从1861年在横滨举行第一次赛马以来,赛马运动已开展了近150年。平地赛马,是由日本中央赛马会和15个地方自治团体等主办单位举办,每年在全国27个赛马场举行超过2.1万场赛事,其赛事场次仅次于居世界首位的美国,与澳大利亚并驾齐驱。目前,日本拥有年生产纯血马约8000匹的能力,仅次于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居世界第四位。日本的赛马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型。1954年,由政府全额出资的特殊法人“日本中央赛马会”设立,管辖着包括京都赛马场、中山赛马场等10个全国国营马场。此外,各地方赛马会独立制定赛马条例,建立地方赛马场,与中央赛马形成一体化的格局。日本赛马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制定于1948年的《赛马法》和制定于1954年的《日本中央赛马会法》。1991年,为了确保中央赛马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赛马的公正性,谋求赛马收益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对以上两部法律进行了修改。2005年,对《赛马法》又进行了部分修改,如取消对成人学生购买马券的限制等。日本中央赛马会不仅举办赛马,同时也努力通过骑马、马术活动等普及马文化。为了让更多人理解马,中央赛马会利用各事业所的设施举办“亲马日”、“爱马日”等活动。在根岸赛马纪念公苑建立马的博物馆,在东京赛马场内开设日本中央赛马会赛马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赛马的历史、规则等,从各方面宣传马的文化。马术业模式——德国德国马协是德国马术运动的最高组织,有17个州马协,403个县马协,以及7429个大大小小的骑术协会。在德国体育联盟里,德国马协以7429个协会共计764542位会员名列第7位。马术运动很受女性欢迎,会员中70%以上是妇女,而男性所占比例不到30%。德国马术运动的成功与马术用马的成功繁育密不可分。2004年共有不同血统的8923匹种马和110635匹母马进行了血统登记,经71178次配种共有45873匹已登记血统的马驹出生。雅典奥运会上203匹参赛马中就有65匹出自德国,它们在共48项比赛中取得18枚奖
牌,其中8枚金牌,2枚银牌,8枚铜牌。在盛装舞步中表现最好的15匹马中就有10匹来自德国,参加障碍赛决赛的46匹马中有14匹出自德国。
产品养马业模式——俄罗斯酸马奶生产。作为一种有营养的食品和有良好解渴作用的饮料,酸马奶在俄罗斯许多地区很受欢迎。目前,俄罗斯已有100多个酸马奶治疗所。酸马奶厂专门挑选产奶量高的母马,其中主要有巴什基里亚马、哈萨克马、新吉尔吉斯马及其杂种马。其他如顿河马和重挽马的产奶量也很高。根据情况挤出35%—75%的奶量,其余的留作马驹饮用。母马只在带驹时泌乳,泌乳期一般是6—8个月。在挤奶期间,白天挤奶,夜晚让母马与马驹呆在一起。母马的乳房容积只有1.5—3.0升,但是乳汁可以很快充满乳房,所以每过2—3小时就要挤奶一次。肉马生产。俄罗斯有过去前苏联所培育的很多重挽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这些挽马已转向肉用,也是马肉的主要出口国。
现代马文化的发展和思考
基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由于马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现在生活,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降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需求,健康需求的增加,发扬过往马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之与现在马业文化结合起来,使之产业化,国际化,培育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符合现在马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极有潜力的。
【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