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3篇

时间:2022-11-19 15:3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3篇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  “双一流”背景下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改革  作者:周亮,邱苗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年第2期  运动人体科学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3篇,供大家参考。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3篇

篇一: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

  “双一流”背景下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改革

  作者:周亮,邱苗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年第2期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群是体育院系一大类实验课程的总称,具体包含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课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群实验教学部分。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在各体育院系的不同专业均有设置,但是其教学现状和效益并不显著。

  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群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通常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康复及运动医学等体育专业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该类课程通常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这一类学科教学中自然具有重要意义,其在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体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类学科。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以运动技能培养为基础的一类人才培养模式,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具有核心价值和意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和体育人文类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养较高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双翼,除了基础知识教育,其中体育人文类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则有利于培养体育类专业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这类课程以实验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作风。实验课程是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基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是体育类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可以培养其科学态度的最佳途径[1]。

  (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其现实价值是通过科学的运动和锻炼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目的。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经济水平发展带来的对健身教练的新需求,体育类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已经远不止于对高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还包括对客户(包括学生)的科学锻炼和健身的生理、心理、营养、保健和康复等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要求和实践。通过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结合科学健身的实践,解决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健康教育和健身市场的需求。

  (三)巩固理论知识学习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体育类人才培养中的主干理论课程,其自然科学类课程属性决定了其均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课以其直观可见、高度参与和开放创造三种特性成为激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通过实验教学来检验和应用理论学习的成果,激发其对于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

  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是推动课程发展的重要推手,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在体育类学生培养中有重要教育意义,如何通过教改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设置独立实验课,提高课程地位

  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开设,使学生的学习重心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课程实验的模式使实验的意义局限于理论课程知识的验证和再现,形式单一,使实验远离了运动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2],因而大大降低了实验课程的吸引力和创造性。独立实验课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关注热点,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改革中也受到了一定重视[3]。独立实验课让实验课摆脱了其对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实验课程有了独立的学分、目标和考核方式,从而提高其课程地位。独立实验课程的开发因为有了相对较为独立的学分设置,也可以有独立的考核方式方法,因此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因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部分学校已经开始独立实验课程的探索,但是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实验课程的内容还是依据理论课程的科目进行设置,没有体现实验课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因此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并行,因此课时无法合理分配。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编制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用书,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割,使之既有与理论课程相互联系的验证性实验,又包括更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可以相对独立进行教学运行。

  (二)创新实验项目,遴选实验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均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知识结构要求。就业的多元化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期望也发生根本变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指向就业需求是学生自然而合理的选择。因此,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思路,厘清社会就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和新的社会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变迁,遴选合理的实验内容,创新性设计实验项目。创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项目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问题原则”,即以学生就业期望的需求为基点,以职业实践中将面临的“科学问题”为设计出发点,选择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使用创新和设计性实验为主遴选实验内容和设置实验项目。比如,设计“运动对象运动疲劳的判断及其恢复”实验就可以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和保健康复等多学科知识,对不同对象进行疲劳判断、运动强度监控和运动康复保健等以一个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多知识点的串联使用。类似的实验项目设计既来源于未来职业的实践需求,又能达到提高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

  新技术发明和新实验手段的使用是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推手,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带来了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手段的飞速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及时引进和采用新技术与新的教学手段[4]。影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是电子设备和虚拟技术的应用,如电子穿戴设备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实验设备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不仅大大地简化了实验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在运动现场实时采集数据。比如遥测技术的发展使运动现场的动态心电图监控成为了现实,及时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该技术,一方面使心电图的测试更为简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实验研究对象和环境。虚拟实验则以计算机系统为载体,利用虚拟技术建立可以辅助或者代替实验室的教学环境,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体验真实环境中的各种实验,获得同样甚至更优的教学效果[5]。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仪器设备不足、耗材昂贵、对象缺乏等诸多问题,大部分有固定研究路线的验证实验均可以在虚拟实验室完成。

  

篇二: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纾解

  牛建军;秦秀梅【摘要】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从发展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办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科专业1998年以前发展缓慢,1998—2007年是该专业发展快速时期,共有22所院校增设本科专业;高校对培养目标表述都有不同侧重点,使得培养目标带有一定"特色性";由于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课程结构比例表现出明显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与术科等课程比例有较大不同;实验室建设不均衡,部级、国家体育总局实验室多集中于博士授权点高校,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体育院校居多,且整体建设水平好于普通院校.【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6页(P68-73)【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作者】牛建军;秦秀梅【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山东泰安2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自1998年由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之后,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

  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并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该专业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识和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学科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为加快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加速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运动人体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共59所院校,其中体育院校15所,医学院校7所,综合院校13所,师范院校21所,其他院校3所。1.2研究方法1.2.1调查法通过互联网访问高校网站,就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师资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本研究提供详实的支撑材料。1.2.2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数据库,以“运动人体科学”为主题,检索近三年来文献,对其中244篇相关论文进行梳理,掌握当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状况。1.2.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分析2.1运动人体本科专业发展沿革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整体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三个阶段。萌芽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的学者们,通过考察国内外高等教育办学现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依托体育院校教育资源优势,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建立体育保健康复专业。

  其主旨在于融合体育、保健、康复,拓展体育价值内涵,开辟体育院校发展空间。因此,在1998年前仅有6所高校招收该专业学生,并且主要以体育院校为主。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本着“科学、规范、拓展”原则进行调整,这也促使自1998年以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期间共有22所院校新增设了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占总数量73.33%。稳定时期:自2008年以后,每年增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有所减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央政府加强了学科专业准入制度,规范学科专业学位授权审核过程,并对具有学位授权资格的学科、专业进行定期评估,在这样严格审核机制面前,不少高校申请条件不达标,影响获得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规模。图1历年获得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高等学校运动人体本科专业高校数量2.2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素,也是高校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而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对相关学科点和学科体系科学规划和重点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形成和提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体育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形成完整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具有硕士授权高校有46所,主要集中在体育类院校15所,师范类21所,综合类13所,医学类7所,其他2所。其中具有博士授权高校11所,其中体育院校5所,师范院校5所,综合院校1所。由此显示出当前形势下运动人体学科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多类院校中取得长足进步并逐步形成该校优势学科。例如,2002年教育部批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

  体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二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6所院校运动人体科学被列为所属省级重点学科;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总之,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在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建立了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梯队性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教师队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我国医学院校自2000年开始招生,虽经历近20年发展,但招生规模、资金投入、学科建设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某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自2004年成立,专职人员2名,实验指导教师13名,总资产达230余万元,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与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面积近万米,实验设备经费总投入约1亿元的北京体育大学相比较,其差距不言而喻。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设备陈旧老化,实验室面积和经费投入不足等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表1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科建设分布情况类别院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类别院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类别院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本/硕/博∗∗湖南师范大学本/硕四川大学硕士上海体育学院本/硕/博华中师范大学硕士重庆大学硕士首都体育学院本/硕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扬州大学硕士武汉体育学院本/硕/博∗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大连大学本科天津体育学院本/硕/博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北华大学本科成都体育学院本/硕/博∗河南师范大学本/硕吉林大学硕士广州体育学院本/硕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河南大学硕士河北体育学院本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山西大学硕士山东体育学院本/硕∗徐州师范大学硕士太原理工大学硕士沈阳体育学院本/硕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医学类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西安体育学院本/硕∗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硕∗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南京体育学院本/硕∗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温州医科大学本科吉林体育学院本/硕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泰山医学院本科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硕士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赣南医学院本科师范类华东师范大学硕/博∗∗岭南师范学院本科长治医学院本科华南师范大学硕/博综合类清华大学硕士其他重庆三峡学院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硕/博浙江大学硕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博苏州大学本/硕/博福建师范大学硕/博同济大学硕士注:**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梳理培养目标所表达的是培养何种人才的命题,它反映的是教育目的,体现的是教育本质规律,[2]也是对培养专业人才一个基本定位,决定着专业学生要达到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从调查结果看,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有两个核心内容,即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技能和培养专门人才,前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架构定位,后者是对培养人特质定位。从表2来看,各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在与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中所提出培养目标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办学特点,紧密结合地区、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形成各自不同人才培养特色。例如,体育院校结合自身具有体育优势资源,重点培养能在高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社会健身、运动伤害防护、竞技运动训练科技服务等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师范院校则注重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强运用计算机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德才兼备、身心健康高层次科研人才;医学院校则注重突出医学特色,培养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单位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具有医药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总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由最初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改变为应用型专

  门人才,人才培养定位重心逐步下移,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从事工作等方面较之前均有较明显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对学生提出了专业理论和能力高标准。表2我国部分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与1989年、1998年和2007年培养目标比较院系/年份专业培养目标1989年体育保健康复培养从事体育保健康复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康复工作的专门人才。[3]1989年体育生物培养从事体育生物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3]1998年运动人体科学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4]2007年运动人体科学培养掌握运功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能胜任运动康复、体育保健促进和竞技体育医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5]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生物学、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能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社会健身俱乐部、学校、体质监测中心、健康咨询公司等部门,具备从事运动伤害防护、运动健康管理、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素质,达到培养应用性较强额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培养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体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体育教学和科研人才。苏州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培养德、智、体全

  面发展,能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社会体育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以及中等以上学校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科研、教学以及体育保健与健康指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医学、生物学、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性伤病的预防与康复方法,掌握人群运动健身与训练的身体技能诊断与评价方法,掌握运动人群的体育保健、运动营养与科学运动方法,掌握一定体育专项技能。高校由于规模、行业、背景差异,不同院校对人才培养不同认识,反映出对人才定位不尽相同,经统计,当前培养目标有“应用型专门人才”、“复合型应用人才”、“高素质应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体育专门人才”、“高素质复合人才”六种提法,多数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占44%。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根据自身学校情况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医学院校也未设医学学士学位。但各高校办学规模也要严格控制,不宜太大,应紧密结合区域实情,实事求是,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在调查28所院校中有6种人才培养类型,“是各院校对本专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还是各个院校对培养目标的认识没有统一,不清楚本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何种人才”[6],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暴露出的问题,杨叔子指出:“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7]2.4课程建设及学科结构剖析课程设置是学校开设教学科目,它一方面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另一方面又要将培养目标具体化,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专门人才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8]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采用“必修课+选修课+课外实践”的模式。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

  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800学时以上,开设课程11-16门,平均学分45,学分比例35%-45%;学科基础课平均500学时,开设课程10门,平均学分30,学分比例18.67%-33.89%;专业必修课平均544学时,开设课程11-28门,学分30-83.5,学分比例20.67%-83.5%;选修课由于研究方向不同,设置课程内容也有差异,对学时和学分要求不同,一般而言选修课与必修课不低于4:6;课外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比专业知识能力更重要的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课外实践环节学分比例10%左右。有些高校为增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设置课外知识拓展部分,对于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创新、计算机水平等方面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给予学分奖励,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课程设置一方面能体现学校专业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应服务于人才培养之需。从对各院校所设置专业课情况分析,排在前十位科目依次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刨学、体育保健学、人体解刨学、人体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其中,多数高校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运动生理学等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高校对未来社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形成一致认识,这一点能从各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得到佐证;当然,此举也是高校审时度势,积极迎合当前所倡导的“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发现,在开设前十位课程中,运动医学类知识居多,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没有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因此,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结合国情和校情,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尤为重要。图2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同培养目标表述比例2.5教师队伍建设及实验室建设通过调查发现,无论在职称结构还是在学历结构方面,当前教师已经具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科研能力,具有较为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培养综合全面素质、专

  业特长突出、科研能力卓越,具有广阔视野的体育人才。在职称结构中教授18.72%、副教授34.03%;学历结构具有博士学位41.72%,硕士以上87.0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相应措施和方法来自于医学、体育学和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因而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知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分析基本技术的掌握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拥有部级实验室3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实验室若干个(各高校基本具有省级实验室或教学实验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逐步形成集教学、科研、自主创新、服务社会开放型和多功能实验室。但同时也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不平衡,部级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多集中于具有博士授权点高校,具有省级实验室的体育院校居多,且整体建设水平方面体育院校好于普通院校。例如,北京体育大学目前拥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仅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5年累积投入建设经费3200万元,每年运行经费200万元,在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大力扶植和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有些院校在资金投入上无法与之相比,出现实验室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实验需求的现象,这严重影响该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3结论与建议3.1迎合社会需求,改进培养方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人力资源配置转为市场来调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实,深刻认识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

  合的人才培养体系。3.2把握学科属性,完善课程体系运动人体科学目标定位应把握学科属性,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以全民健康为出发点,培养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的人才;课程设置重视通识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给予工具课程足够重视,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树立良好专业意识,以“体”为本,主干课程体现“少而精”,突破学科间壁垒,强化交叉学科广泛性、渗透性和横向联合,突出医疗体育、运动康复、健身指导等特色课程与运动技能课程教学优势,体现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宽口径与高要求和谐统一。3.3拓展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发展新时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发展,应在全人教育思想指导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注重教育、训练、科研“三位一体”集中办学模式,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服务训练、科技攻关,形成行业发展导向机制,使培养的学生既具备专门知识和能力,又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参考文献:[1]钱竞光等.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2]王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4.[3]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1989.12.[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1998.20.[5]课题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7.5.[6][7]李铁.运动人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0:45.[8]张蕴琨,阎守扶.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9(4):26-30.

  

  

篇三: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学科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科学的需求,并结合已有的研究优势和条件,突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包括教材改革,标准化试题库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聚焦于体育健康研究,揭示体育增进健康的机理,并致力于运动处方的应用性研究。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4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总课时数68学时。其中实验时数20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4学分。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中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以课堂提问、讨论、考查、实验报告、作业、闭卷考试结合为主。

  考核成绩计算:考勤、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小论文占10%,期中考核30%,期末考试占60%。

  二、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68学时,4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绪论第1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第2章肌肉收缩第3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第4章激素与运动第5章血液与运动第6章呼吸与运动第7章循环与运动第8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第9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第10章肥胖与体重控制第11章运动与免疫第12章肌肉力量第13章有氧运动能力第14章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第15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讲授2442222224211222

  讨论

  实验

  224

  2224

  小计2442244624413426

  第16章运动强力手段

  1

  1

  第17章兴奋剂与运动

  1

  1

  第18章环境与运动

  2

  2

  第19章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2

  2

  4

  第20章女子与体育锻炼

  2

  2

  第21章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2

  2

  第22章残障人与体育锻炼

  1

  1

  第23章若干疾病的体育锻炼

  1

  1

  合计

  48

  2068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根据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并初步掌握评定人体主要身体功能的基本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使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及调节机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三)使学生掌握身体活动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基本机理,尤其注重掌握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身体活动的影响。

  (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以及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以及健身运动。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

  绪论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习目的和任务,了解本课程与运动人体科学中其它学科的关系,发展历史与展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动生理学的概念;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运动生理学和健身、竞技的关系。

  第1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肌肉活动时能量来源、三个供能系统、能量代谢变化特点和能量统一体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ATP的分解和再合成过程;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的生理过程;三个供能系统各自特征以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性质运动中的代谢规律。

  第2章肌肉收缩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肌肉的微细结构、肌肉的特性、肌肉的收缩原理,了解肌肉的结缔组织的组成和运动对其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膜电位发生的原因,以及兴奋在细胞膜传播和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生理机制;兴奋-收缩耦联的机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3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元、突触、递质受体的功能,详细了解视觉、听觉、位觉、本体感觉的结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视觉、听觉、位觉和本体感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4章激素与运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的概念、分类。掌握激素的一般作用及特征、机制。掌握主要激素对运动应答和适应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的分类。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作用特征以及作用机制。主要应激激素对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第5章血液与运动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血液的组成与特性,熟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血液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动训练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2、血液的载氧功能。

  第6章呼吸与运动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肺通气原理,掌握合理运动呼吸方法。了解气体的交换过程、影响因素。掌握运动时呼吸变化规律及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1、外呼吸的活动规律。2、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以及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第7章循环与运动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心肌生理特性、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熟悉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机制,掌握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动脉血压成因及影响因素。2、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3、肌肉运动时的血液循环功能变化。

  第8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酸碱平衡概念,缓冲作用的概念。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动时酸碱平衡变化及其调节的基本过程;2、肾脏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第9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体适能概念、重要组成成分。掌握运动处方概念、四要素、内容、制定与实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适能、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含义。2、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运动处方。

  第10章肥胖与体重控制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肥胖、体成分等概念。初步制定减肥运动处方,指导运动减肥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掌握肥胖主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掌握肥胖的防治理论,特别是运动减肥机制。2、在掌握减肥健体运动处方制定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指导运动防肥减肥实践。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课程3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