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观看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观看心得感悟
第十四届全运会15日开幕,钟南山、袁隆平两位院士的运动逸闻“意外”冲上热搜:上大学时,钟南山参加首届全运会并打破400米栏全国纪录,而袁隆平当年读书时也在湖北省运动会上夺得自由泳第二名的好成绩,差一点还进了国家游泳队。有网友开玩笑,这是体育界的损失,也是科技界的幸运。
“院士原本是健将”,这个名单其实可以开得很长。我国物理学家钱伟长,曾是国家足球队队员、全国大运会100米栏比赛的季军获得者;
当代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年轻时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田径好手,等等。至于国外,酷爱运动的科技大咖也有很多,如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精于拳击,诺奖获得者圣地亚哥·卡哈尔钟爱健美,“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喜欢跑马拉松...许多杰出科学家终生都热爱体育运动,在他们身上,科研和运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科技大咖钟情于体育运动,这对社会公众是一种良好的示范,对于青少年成长更是有益的启迪。长期以来,在“唯成绩论”“唯升学论”等观念的影响和干扰下,学校和家长大搞应试教育、填鸭教育,导致青少年课内外学业负担过于沉重,明显影响到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眼镜族”“小胖墩”“豆芽菜”等随处可见。这种状况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家正在下大力气推进“双减”计划。随着学生作业和培训负担得到减轻,学校和家长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好“强体质”“增素质”的后续文章。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减”和“增”是辩证统一的。
有人认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无非是蹦蹦跳跳、打打闹闹。这当然是一个误区。我国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提出,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养成人格的工具;
体育具有“迁移价值”,它的价值不光体现在运动场,也影响到整个社会。时隔多年,这些论述仍然发人深思。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品格、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积极的、正向的价值,都可以在时间上延伸到人的一生、空间上扩展到整个社会。“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展好体育活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一刻也不容耽搁。
“院士原本是健将”也启发人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自我”与“改造世界”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必然包括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方式乃至于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现代化。这其中,人的身体素质对于其他各个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促进性的作用,这个“1”失去了或者欠缺了,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全面小康”需要“全民健康”,国家走向现代化同样离不开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扎实开展好全民健身,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仍然是也必然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迈向现代化的路上,我们需要更自觉、更有力地倡导和实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观看心得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