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8篇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高校建设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何与何为?越长林,黄春平,韩丽华(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宄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 1 期高校建设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何与何为?越长林,黄春平,韩丽华(聊 城 大 学 高 等 教 育 研 宄 院 , 山 东 聊 城 252059)摘 要 :文明的传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人才,高校的基础性职能在人才培养。青年人对知识的追求是中世纪现代大学诞生的原初动因,近现代以来,虽然高校的功能在不断扩展,但人才培养居于高校工作的核心地位。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政府、高校、社会建立起有助于一流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生态,高校内部建构起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特征的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一流人才培养助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世界高教强国。关键词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217(2019)01-0117-06收 稿 日 期 :2018-11-25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5 Z 032):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型人才‘分类管理,分类培养"实现机制研究与实践。作 者 简 介 :
赵 长 林 (1969-),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黄 春 平 (1972-), 男,江西九江人,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讲师。韩 丽 华 (1986-), 女,山东济宁人,聊城大学教务处教研科科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 一流大学”, “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① 2018 年 5 月 2 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又强调指出:
“目前,我国大学硬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 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说明,高校人才培 养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离党中央的要求,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还有差距。高校理论 与实践工作者迫切需要研宄、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要论述,从更高的站位,在思想 认识、使命担当、理论研宄、改革创新、工作落实上做好功课。一、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构 建的教育教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髙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培养规格、毕业要求、质 量标准将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学生群体、制度体系等相关要素进行科学设计、 有机整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构建起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高效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应 与科学配置,确保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 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培养出对社① 吴晶、胡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4期,第5 页。②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 民日报》2018年 5 月3 日01版。117
会有用的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一)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国家现代化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整体现代化,需要高水平的国民公众素养、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依 靠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和人力支撑,建设髙水平人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高校支撑国家现代化 建设的社会责任和新时代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髙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 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为迫切”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②(二)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规律性要求现代大学自欧洲中世纪诞生以来,其初始属性是人才培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不断扩展, 拥有了科学研宄、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新功能。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 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和所在国家世界影响力的变迁。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最早一批现代大学相继诞生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这三个欧洲国家在12-19世纪是世界高教强国和综合国力强国。1809年,柏林洪堡大学诞生,洪堡提出“学 术立国”的理念,把高等学校从教会、社团、学 者 的 “行会性”组织演变成国家机构,以学术研宄统领大 学发展,德国成为世界高教强国和综合国力强国。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把服务社会功能发 展为大学第三功能, “以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得以与传统的教学和科研职能并列”® , 美国在二十世纪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超级大国。我们从以上历史梳理,容易得出一个虚假的表象性推论:大学新衍生的职能是最重要、最有生命力、 最能支撑大学和国家强盛的核心要素,人才培养这一初始的职能被边缘化。但这种观念和世界高等教育发 展历史轨迹是不符合的,洪堡不是站在“教学”与 “科研”割裂的二元论基础上而是“教学科研相统一” 的一元论哲学上阐释他的大学理念的,并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习明纳”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开展科学探 索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的教学过程,教学与科研成为一个内在统一的过程,加 上 “宁静与自由”的原则,洪 堡大学的治学理念让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新中心。威斯康星大学不是单向度依靠“大学的服务功能”才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 “在实践过程中,威斯康星理念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威斯康星大学应该服务于 州的各项需要;其次则是本州要为大学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 ,通过社会服务,大学争取到社会资金、政 策支持,找到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点,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增加研宄资源, 促进研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研宄经历” © ,才使其走向世界一流大学。无论大学如 何发展,人才培养这个初心不会改变,否则在高校越来越追求脱离教学的“纯科研团队”建设境域里,中 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何主动建设成大学?大学的政治地位、资金来源来自科技创新能力,但大学 的社会声誉、可持续发展力则来自人才培养质量,无论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衡量其发展水平的 根本标准、第一标准是能否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校只有①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人 民日报》2018年 5 月3 日01版。②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人民日报》2018年 9 月11日第01版。③④⑤王志强:
《传承与超越:威斯康星理念的百年流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第60-62页,第 60-62 页,第 60-62 页。118
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本科教育办学治校的理念思路跟不上时代步伐,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 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没有充分体现立德树 人的成效等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问题的客观要求。二、建设什么样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水平的标准就是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是否到位,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 是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德育为首,用思想政治教育统 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 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论述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的, 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来要求的, 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涵因时代而变迁,其与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关系应是高度契合基础上的互感动关系, 如下图所示。(一)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决定培养的人才对国家是否“有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加 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把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 会主义办学方向等“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建设高水平的思想政 治工作体系,学校党委要总抓人才培养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统领高校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不能形成思想 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政工队伍建设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二道劲”,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和专 业 教 育 “并行”的关系,而 是 “并轨”的工作,每一位政工教师都应是优秀的专业教师,每一位专业教师 都应是优秀的德育工作者,需要重构教师考核体系,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去等效考核政工队伍和专业 教师队伍,避免形成政策向一侧倾斜的问题。(二)
学科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衡量学科体系建设水平要坚持以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为唯一标准,从学科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 支撑度、契合度、实现度来衡量,对不同类型高校分类评价。对 于 国 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其人 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其学科水平应立足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定位于原始创新、学科前沿。①②③《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人民日报》2018年 5 月3 日01版。119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其学科水平应体现为产教融合的深度,对区域行业产业关键技术需求的满足度, 对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度。(三)
教学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教师与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
就我国高校而言,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要坚持培养具有“中国人民的特质”,富 有 “创造精神、奋 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 、满 足 “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 人” @ 。
“双一流”高校,应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对接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和世界领导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应在学生的知识、能力、 素质培养方面对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着力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和用人 单位满意度高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师资在数量和结构上要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师德师风上,每位教师要做到“敬 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已、为人师表”,争 做 “有理念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好教师,形成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教师要热爱本科教育,将精力 投入本科教育,回归潜心教书育人本分。教学资源保障主要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专业设置与人才培 养方案、课程资源、社会资源等。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革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组织、制度,教学质量保障 模式和运行机制,教学质量管理队伍,自我和社会第三方评估方式、教学质量信息分析与反馈机制,教学 质量持续改进途径与方法,教学质量绩效考评应用等。质量标准、教师和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构成一 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要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闭环系统。(四)
教材体系是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载体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文化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高校要针对教材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材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组 织领导有待强化、教材编审质量参差不齐、极个别教材的内容存在政治错误、教材研宄较为薄弱和教材编写、 审查、推广、使用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分类制订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教材 建设规划、强化教材思想性建设、精心组织编写高水平教材、严格教材审查、及时更新教材、规范教材选用、 严格引进教材管理、鼓励教师从事教材研宄、完善教材建设保障机制等11个方面,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五)
管理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保障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设应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管理队伍体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五个子系统着 力。制度体系建设要分国家、地方、高校、院系四个层次,把各管理层级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 管理边界明晰化、制度化、具体化,不能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标、内容、措施仅仅落在纸上、停在口...
篇二: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plicat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21年12月第6卷第4期
Dec.2021
Vol.6 No.4
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洪艺敏 1
(合肥学院 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院,合肥 230601)
摘 摘
:
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福建闽江学院考察精神,提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点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性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处理好满足社会需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四个回归,需求导向、学生中心,突出立德树人、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化基础;强化实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创造能力,全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健词: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 2045(2021)04 – 0010 – 04
On the Issues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Tagents in the New Era
HONG Yi-min (Sino-Germany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what President Xi Jinping put in his inspection at Minjiang University,to build a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in the new era needs to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foundations and practicality,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meeting social needs and promoting students’all-around development. Four returns should be adhered to:demand orientation,student centrality,enhancing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and committing to applied school-running positioning. The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reformed,students’learning ability,social adaptability and creativity cultivated,and students growth and talent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with all efforts. Key words :high quality;applied;talents training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教育学)基金一般项目“‘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差别化发展研究”(BIA170239)资助。
作者简介:洪艺敏(1964—),女,福建漳州人,合肥学院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型高等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
2021 年 3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闽江学院考察,对闽江学院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最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求闽江学院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聚焦若干学科专业布局办学,不求大而全,而是做到最优,做到最适应社会需要。习总书记提出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给予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和能力,加强理想道德信念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使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加强基础,把基础打牢,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到社会后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多元的社会,受到社会欢迎,能在社会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
第 4 期
洪艺敏: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11 出历史性贡献。高校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教学生如何做人,给学生指出道路和方向,教方法。他勉励学生要有意识地努力学做人,一辈子都要学做人。学成文武艺,练就真本领,做一个成功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国家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闽江学院时的讲话,为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要求、人才培养要求和师生发展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统领学校的核心使命;坚定应用型的办学方向,做足做透地方性;强化基础,做够通识教育;强化实践,做强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做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1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统领学校办学的核心使命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对高校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的教育发展道路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取决于社会制度,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大学独有特色。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进入到新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用型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本质内涵的新发展,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与探索。立德树人中的“德”表现为人之为人的精神品质,而“人”则指向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人性发展、品德涵养、精神提升等思想品德教育, [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以不同形式强调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成为我国完善和创新教育体系、推进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核心价值,成为统领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核心使命。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使命,从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备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等目标出发,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根据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教材建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做足做透地方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与研究型只是类型不同,并非层次之分。由于受中国传统重学术、轻应用的影响,有相当一个时期一部分人认为应用型是低于研究型一等的教育类型。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各类政策和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要求,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并不坚定这一办学方向,经常出现左右摇摆现象。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以后,由于国家对应用型高校资源配置相对与学术型高校不足,导致这类高校又出现对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坚定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前提是要坚定应用型的办学方向。因为办学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决定着学校的资源配置。
[2]
地方性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属性。适应社会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全方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并对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处的地方(区域)不同,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不同,所服务的面向应有所不
12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第6卷 同,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和布局应有所不同,要差异化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地处地方,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在服务地方(区域)的过程中,要对接地方(区域)产业,布局地方(区域)产业所需要的所有学科专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设置过多的学科专业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地方(区域)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确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服务面向,规划和布局学科专业,融入地方(区域),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协同发展,争取融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同支撑、促进和引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的发展。
3
强化基础,做够通识教育 当代各国教育都强调“基础”。大学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就是“学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学会共处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生活在群体中,必须学会待人接物、学会为人处世、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够在社会上自由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为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通识教育是大学一种共同的、核心、综合的非工具性、非职业性的基础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会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与自身和谐共处;教会学生学会了解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教会学生学会了解社会,与社会和谐共处;教会学生学会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目标、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有社会责任感、有积极心态、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不仅仅为学生学会做人做准备,还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它能为学生练就做事本领打好基本功。融合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不仅能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还能让学生获得深入专业领域中去感悟专业的精神和专业的魅力。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能教会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中获得精神的领悟,成为他终身受用的素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以后,不管是从事什么专业,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将专业或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都会自觉地把专业与职业作为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桥梁,在专业或职业生涯中,在社会活动中追求生命的超越。融合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是一种高质量的教育。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重视专业教育,但对通识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整体、系统性的设计。在所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开设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只是经验模仿式地设置了一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无法实现通识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促进专业发展的目标。构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围绕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思想政治素养、价值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具备真、善、美情愫、健全人格的大学毕业生,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要融入通识教育精神,开展课程思政,把学生的素养提升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4
强化实践,做强实践性教学体系 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推进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在教育中,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精神、品格的必要路径。实践教学是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接受和理解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还能在鲜活的活动中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不断接触新事物、新现象,了解新事物,感悟
第 4 期
洪艺敏: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13 理论,运用理论。当理论与实践不一致时,能够引起学生对已有理论和知识的怀疑或否定,完成对前人理论的修正、补充和发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
应用型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强化实践,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起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把实践育人理念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带有突出实践特征的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实践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实践性教学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实践育人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教学体系。实践育人立足于人和教育的实践本质,致力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育人理念下,实践不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或...
篇三: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锋,黄超群,汪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金课建设路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发布, “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园艺技术人才主要面向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行业生产管理及技术指导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高度契合。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基本单元,教师是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以“金课”为代表的园艺技术专业“高水平”课程建设,培养更多、更优质的高素质复合型园艺技术专业人才,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提供人才支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责无旁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也已经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作为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园艺果树产品和蔬菜产品,如何顺应时代的变迁,率先走出一条可持续绿色生产发展之路?是继续走“重视产量,忽视质量,一边污染,一边治理”的老路,还是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是摆在农业职业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课”内涵可以总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所谓“高阶性”,是强调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指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先进性和互动性,在学习成果上深化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即课程有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 [1] 。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四门核心课程:《花卉生产》、《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为例,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金课”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1 打造课程“高阶性”《花卉生产》课程要求学生能根据花卉特征,选择适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金课建设路径分析(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6)【摘 要】以“金课”建设为切入点,把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四门核心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出发,对课程建设路径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提高“高素质复合型园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关键词】乡村振兴;花卉生产;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果树蔬菜生产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1)05-0043-45张金锋,黄超群,汪 霞,石玉波,施雪良ZHANG Jinfeng, HUANG Chaoqun, WANG Xia, SHI Yubo, SHI Xueliang[Abstrac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 cours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aking the four core courses of horticultural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ing from "high order,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 degree ", this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path,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mproves the trainingquality of" high-quality compound horticultural technical talents ", and finally serves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flower production; plant protectio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ModernAgricultural Department,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Golden Course" in Horticultural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of "Rural Revitalization"收稿日期:2021-01-20基金项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一般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打造农业金课,服务乡村振兴—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金课建设研究(JG202006)。43DOI:10.19704/j.cnki.xdnyyj.2021.05.018现 代 农 业 研 究Modern Agriculture Research第27卷宜的繁殖方法、繁殖时间,能根据花卉种类配制适宜的培养土,完成上盆操作过程,能完成幼苗期和上盆后的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花卉繁殖、培养土的配制、上盆、盆花养护管理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才能不间断地完成花卉的日常管理。《植物保护》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邀请植物保护行业专家对园艺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园艺植保工”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最终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采用当前最近前沿技术,使同学们在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技术基础上,会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最新技术和手段来解释植物扩繁现象的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融入“植物快速繁殖”行业最新科研成果,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高阶性”。《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始终站在“质量第一”和“食品安全”的高度,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有机蔬菜”、 “有机水果”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的掌握,克服“重视产量、忽视质量”的短视行为,把“绿色、生态、无污染蔬果产品”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升课堂教学的“高阶性”。2 增强课程“创新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 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不是墨守成规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 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教师不再是答案的掌握者,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去发现和探究学习结果,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还可以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充分展现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花卉生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市场上的新优植物作为生产对象,教学内容中加入水培、雾培等最新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方向的无缝对接。《植物保护》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最终确定为“园艺植物综合治理”、 “农药合理安全使用”、 “园艺植物常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等几块核心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增加了设施园艺类病虫害草害的识别鉴定和防治方面的讲解,体现了“金课”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利用职教云,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放入习题、视频等教学内容,随堂进行测试,及时查看学生对当节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老师进行精准辅导。课程内容上多选用实质性研究项目,将项目引入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实际工作接轨。《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以果蔬产品质量为切入口,以培育绿色有机产品为目标,以校内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嘉兴典型果蔬作物为代表(葡萄、檇李、茭白、南湖菱等),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果树、蔬菜种植全过程,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同时感受收获的快乐。3 提升课程“挑战度”《花卉生产》课程在实验中安排企业真实项目,甚至把花卉生产企业中实际遇到的技术难题拿来作为课堂试验项目,提高学习的“挑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干劲。《植物保护》教学内容以传统的五大块内容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不断补充最新的措施,使学生明确所有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采取都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匹配。引导学生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引,制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案,提升了课程内容的“挑战度”,锻炼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能力。《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入课题,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团队协作,完成实验项目。《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以某一种蔬菜或水果成品作为学业评价指标之一,学生把本人种植并采摘的蔬菜水果成品在超市售卖,以销售额高低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指标之一,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课程实践的“挑战度”,因为“果蔬产品如何种的好且卖得好?”比“果蔬产品如何种的好?”要求更高。4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忙起来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业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忙起来?四门课程进行了各自的实践。《花卉生产》课程评价分为理论和技能两大块。技能成绩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根据实验课所生产的花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打分,包括教师打分和组内互评,因花卉产品的生产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学生需要在课内外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花卉管理;二是技能考核,考察学生对常见花卉的分类和识别能力,盆花上盆操作能力,这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和不断训练。理论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线上学习和作业情况、考勤、课堂上的参与度等,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活动中来,才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植物保护》课程由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为“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植物保护》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两方面构成。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过程性考核中,将平时成绩部分由单一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改为“课堂表现”+ “线上作业”+ “线下作业”的模式。
“线上作业”短小精悍,但是内容涉及面广; “线下作业”也由单一的纸质稿作业改为“纸质作业,报告”+ “病虫草害标本制作、鉴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注重对学生学习各个阶段的多维度动态评价。在总成绩中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总评44
成绩=平时20%(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或在线学习)+期中测试10%+技能考核30%+期末试卷40%,课内实验项目注重阶段性成果的积累。《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全程参与某种果树或者蔬菜的生产全过程,包括“播种、育苗、移栽、浇水、施肥、病虫害管理、采摘”各个生产环节,在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学业评价,包括教师评价、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校外专家评价等,增强学业评价的科学性。让学生从教室走到温室,从学校走到田间,让学生忙起来,让学生累起来,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获得感”。5 结语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在新农科建设的高标准下,在全面推进“金课”建设大背景下,在全面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我校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四门课程,包括《花卉生产》、 《植物保护》、 《植物组织培养》《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在课程建设理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学业评价、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短板,一定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牛鼻子,努力打造涉农专业金课,培养高技能园艺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校园艺技术专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赶超发展,为我校高质量快速晋位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金课”为代表的高质量、高水平课程建设已经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展开,广大教师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涉农类专业教师纷纷行动起来,从上好“一堂课”入手,以建好“一门课”为目标,切实提升涉农类专业课程的建设水平,提高涉农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获得感,最终达到提升涉农类人才培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初心和使命。参考文献 :[1]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责任编辑:李晓琳)张金锋,黄超群,汪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金课建设路径分析(上接第42页)维护为基础,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第二,以经济效率为主要的目标,中蒙两国高校在科研合作上,要确保市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与国际化接轨。第三,聘用高校培养的管理服务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3.6.2 人才引进要求设定 虽然中蒙两国高校已经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尤其是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发展上非常的重视。同理,人才的引进与选拔更要重视,不能随意招聘一个人,或者是外行的人,要在两国高校科研合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专业化的人才加入。所以,为中蒙农业科技生态城的发展选拔人才,是慎之又慎的事情,要多方面的考核,确定人才的能力方向,确定能为项目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进而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同时,要求人才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优秀,更要具备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实施生态城长期发展的计划当中,必须对人才进行有效的筛选,注意其标准是必须具备大学以上学历才能优先考虑,并且要热爱农业,经济、园艺等行业,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者优先录用。3.6.3 建立科技研发孵化与成果转化机制 科技研发带动中蒙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两国要在科技研发孵化与成果转化中,总结经济教训,目的是利用科技研发孵化带来的成果,将其转换成合理的机制,是发展的趋势所在。中蒙农业科技生态城的建设与...
篇四: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RICULTURAL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3期(总第96期)15摘 要:《园艺设施学》是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结合信阳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园艺人才,在借鉴其他院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对《园艺设施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创新教学,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专业社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年教师等重要措施,进一步对《园艺设施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关键词:园艺设施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7年度信阳农林学院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YXJCJXZZ201712)。第一作者简介:李蒙(1989-),男,硕士,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设施园艺。通讯作者简介:王志勇(1977-),男,硕士,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野生草本种质资源。《园艺设施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李 蒙 王志勇 张 琰 任毛飞(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设施农业是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的基础,是农业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1] 。设施园艺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农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信阳地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美称,信阳地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沙壤土,十分适宜作物生长,具有发展优质园艺作物的自然优势。信阳市的设施栽培主要涉及蔬菜、花卉及果树等几个方面,可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在解决当地人民“菜篮子”和“果盘子”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理论硬、实践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设施园艺人才,就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可持续性教学改革的方法。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现设有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及园艺(观赏园艺)、园艺(设施园艺)2个专业方向,园艺技术、园林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等3个专科专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培养的高素质园艺专业人才是维持和促进地方园艺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园艺设施学》作为园艺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优秀园艺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陈有根等 [3] 积极探索基于学分制的《园艺设施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陈双臣等 [4] 将一系列较为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应用到《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李中勇等[5] 对《园艺设施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整体作了优化研究,相关农业院校也都对《园艺设施学》教学进行了很多改革与探索 [6-8] 。借鉴其他院校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信阳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对《园艺设施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优化课程体系,规范实验教学建设园艺设施学是设施园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2018.9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3期(总第96期)16专业课。涉及园艺学、建筑工程学、环境调节工学及机械与电子等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目前课程设计72理论学时和16实验学时,共计88个学时,如何合理分配授课计划,确定教学核心内容,既能让学生理解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与应用,又能掌握设施建造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园艺设施设计建造与施工、设施环境特性与调控技术,成为《园艺设施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为此学院成立了《园艺设施学》课改小组,结合信阳地区设施园艺的生产现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重点突出华中地区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以及当地特色园艺设施建造与施工技术。首先,进行专业课程优化。通过整合《园艺设施学》和《设施建造与施工》、《设施设计初步》、《现代排灌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无土栽培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专业课程中相近或重复内容,使《园艺设施学》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增设《工厂化育苗》、《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设施园艺技术》等相关专业选修课,进一步补充《园艺设施学》的内容,给爱好园艺、学有余力的同学传授各类园艺设施建造的关键技术。其次,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在教学内容上,通过传统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园艺设施的类型及结构、园艺设施建造材料的特性、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施工、园艺设施环境特点与调控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实验课程中,针对实验教学环节中的突出问题,如校内实验设备和场地不足,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实验教学考核办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第一是从制度上规范实验教学全过程,制定相关的教学工作规范,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开设了大棚实地组装、水肥一体化装置研发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原来的“生产型”实习改为“应用型”“综合型”实习。第二是制订了专职实验人员的有关园艺设施学实验课程的培训计划,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第三是规范制订了园艺设施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实施细则,共建立校外相关实习基地十二个,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短期或者寒暑假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二、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是宏观上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改小组设计了“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了课程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第二课堂紧密衔接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使学生依靠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及假期社会实践,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连续实践活动的平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二是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学院现建有3处校内实习基地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园艺综合实习基地、石榴园实习基地、桃园实习基地,可为园艺专业学生提供部分实践教学条件。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专业通过产学研联盟、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2个。这些基地接纳能力强,设备先进,拥有足够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了实习教学要求。三是进行了实验教学创新。《园艺设施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课改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园艺设施学》课程实验、实训技能训练等,创新性地把孤立的多个实验相互连接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园艺设施发展过程,保证了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通过实验过程中相继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增强实验的吸引力。如电热温床如何铺设使温度更加均匀;如何在保证塑料大棚牢固的情况下减少用材;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如何设计;为什么在高纬度地区日光温室的建造方位选择南偏西;怎样才能改善设施内的温度环境;园艺设施园区如何合理设计等。这些系列问题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实验技术环节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探求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提高了授课效率,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专业社团发展学院从新生入学开始,安排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2018.9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3期(总第96期)17具有较高水平的青年教师,担当新生辅导员,同时每个新生班级选派2位成绩优异,有明确专业规划的大三(或大二)学生作代理班主任。按照园艺、园艺(观赏园艺)、园艺(设施园艺)专业培养方向,在入学以后及时安排蔬菜、花卉、果树、设施等教授作学科入门导师;同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郑州果树研究所、驻马店农科院、信阳农科院等校外科研院所、规模化现代园区技术总监(具备高中级职称)等专家学者作为校外指导老师。校内外导师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国内外蔬菜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沿、最新的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熟悉河南地区蔬菜产业分布、政策法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依托导师的专业知识、科研平台,提升对蔬菜产业的认知度,有利于学生在有全局意识的基础上,对高年级专业课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社团作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成立了果蔬社团、茶艺社团、花卉社团、葡萄社团、园艺设施社团、木林森社团、食用菌社团、组培社团、无土栽培社团、华瑞玫瑰花社团等与园艺相关的学生社团,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每个学生专业社团安排不少于2名责任指导教师(即社团导师),每社团设会长1名,副会长1~3名,根据社团建设建立科技小组。社团导师实行1年1聘制,保证导师数量和质量,定期对专业社团指导1~2次/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园艺专业相关活动,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对专业社团的组织建设、思想教育、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进行指导和培训。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园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人,高级职称的教师13人,占教师总人数48.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4人(其中博士5人),占教师总数88.9%,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48.1%。教师队伍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学院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2014年以来,发表科研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各级教研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多个奖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导师制和培训制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首先,为保证教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采取导师制逐步培养青年教师进入教学岗位。《园艺设施学》授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丰富的实际生产工作经验。采取青年教师去生产基地进行顶岗锻炼、外出考察、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去了解园艺设施生产建设的现状、关键技术、重要工艺、设施设备,以增加园艺设施生产建设经验;充分地将《园艺设施学》的教学内容和生产现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其次,对青年教师加强教学方法及技巧的培训,培养青年教师对《园艺设施学》课程分析的把握程度,对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试验大纲充分掌握,对教学目的、授课计划和具体操作有充分认知。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教学的需求,及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部分,对教材进行更新,调整课程结构。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和教改指导,帮助他们尽快结合学科特点、自己优势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调动青年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以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园艺人才。参考文献[1]杨振超,邹志荣,屈锋敏,等.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15-17.[2]张雪艳,田蕾,高艳明,等.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3):61-63.[3]陈友根,王冬良,陶鸿,等.基于学分制的《园艺设施学》课程教学改革[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05):26-28.[4]陈双臣,刘爱荣,王少先,等《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周刊,2015,(01):16-17.(下转5页)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2018.9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3期(总第96期)5展。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亟需高度负责的“农匠精神”。高度负责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敬业精神,是从业者敬畏自己的职业、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份内具体工作的基本精神姿态 [9] 。农产品不仅有商品属性和自然属性,还有更重要的全民保障性功能、范围福利性功能和人文景观功能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10] ,这也是农产品与一般商品的不同之处,农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每位农业参与者责任重大,这就亟需农业参与者具有高度负责的“农匠精神”,对产品负责,对大众负责,对国家负责。这种精神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7] 。然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薄弱的产业地位难以短时改变,唯有大力弘扬“农匠精神”,挺起“农匠”脊梁,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使农业在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屹立不败、做细做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参考文献[1][3]刘政.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编写居民消费年度报告[N].中国改革报,2018-04-02(002).[2]张祖群.从恩格尔系数到旅游恩格尔系数:述评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1,(S2):100-114.[4]中国古代农业的“四大发明”[J].中国农村科技,2011,(02):74-77.[5][7]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http://www.xjxnw.gov.cn/c/2018-02-05/1334644.shtml,2018-02-05/2018-04-17.[6]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N].农民日报,2017-12-18(003).[8][9]杨乔雅.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83-103.[10]周立群,杨国新.现代农业的准公...
篇五: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农业教育,2020-1,l:12.17Higher A鲥cultural Education,2020-l,1:12一17DOI:10.13839/j.cnl【i.hae.2020.1.003学科与专业融合促进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李 贺,李晓明,冯 辉,齐红岩,李天来(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l10866)摘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依托学科优势,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核心,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从凝练培养目标和特色、将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院系设置紧密联系科研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园艺;一流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98l(2020)0l-0012-06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国家发展迫切需要人才,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内涵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是我国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还远远不够,表现在基础薄、整体差距大、核心创新力弱、过分强调在高档次期刊上发论文、育人功能被轻视、产业服务不足等方面⋯。在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战略指导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林高校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促进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农业一流人才,促进和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在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一、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及主要问题(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形成的相对独立的专门知识体系,由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及相关设施组成,进行该领域深层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创造。高校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也是开展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学科建设包含学校和学科两个层面,在高校层面上是指对各个学科发展及其结构的规划调整、对学术队伍结构的优化、对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完善的过程心1;在学科层面上是指凝练学术方向、培养学科队伍、进行科研创新、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与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等。专业是学科的细化,并通过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从事某一职业的人才口J。专业建设是指为保障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师资队伍与教学名师培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学科与专业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知识分类的产物,是知识体系构建的结果;不同点在于学科体现着一个研究领域,而专业则体现人才培养;学科指向科研而专业指向教学;教师隶属于学科而学生就学于专业【4 J。在高校体系中,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069、31572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8232);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咨询专项(2017一zCQ一7);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344);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8一18;2018—73)收稿日期:2019-05-10作者简介:李贺(1978一),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果树遗传育种,教育教学管理。通讯作者:李天来(1955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施园艺,高等农业教育。■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万方数据总319期 李 贺等 学科与专业融合促进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3·业为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组合形成课程,一系列相关的课程构成专业,学科与专业通过课程联系在一起‘51。(二)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较之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等机构,在学科门类、教学体系、人才梯队等方面更具优势和潜力,因而在开展科研工作中显示出巨大活力,其科研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然而,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在社会外部的压力下,各种以科研为导向的排行榜盛行,科研项目、论文、成果等逐渐成为了衡量办学的硬性指标,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被挤压,加上严进宽出的培养风格,严重影响了本科教育整体质量。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呼吁高校要重拾高等教育初心哺],国家层面适时提出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三)我国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探索园艺产业是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功能。目前,全国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园艺专业,每年为社会输出大批毕业生。调查发现,高校园艺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距离,园艺人才培养体系尚存一些本专业特有的问题,包括因行业特点和传统认知所致第一志愿录取比例低、学生缺乏专业自信,专业核心能力欠缺,对口就业率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同、教师教学热情与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等¨J。各涉农高校在努力促进园艺学科建设的同时,一直在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路,如浙江大学采取大类招生的办法,将园艺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列为提前招生专业,以此来达到提高生源质量的目的。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学团战线管理者及专业教授指引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及职业定向,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提升专业自信和专业素养。安徽农业大学等通过发挥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作用,引导教师专于教学。华南农业大学瞄准行业需求,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华中农业大学坚持“四个聚焦”,实施了一系列园艺学一流人才培养改革措施,高度重视专业实践教育,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此外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建设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全面推进学研产协同育人模式,显著提升了农科学生实践能力一一o|。在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发展战略导向下,高校既肩负着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的使命,也承担着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责。在推进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科研产出和知识创造等方面的成果转换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从而推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是高校面临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趋势。二、学科与专业融合互促的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始建于1952年,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农业科技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年来在力争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紧抓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致力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探索一条融合学科优势的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之路。(一)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结合思政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建校以来,沈阳农业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总体模式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专业阶段,持续时间最长,特点是以专业为培养单元,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强调专业对口;面向学科阶段,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的总体思路,纠正本科培养过于专业、知识面窄、适应性差等问题;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在专业教育中本着通才与专才并重、知识与技能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层面上确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样化、创新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特征[11|。在学校总体培养框架下,园艺学科一直坚持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为战略目标,紧跟社会需求,结合思政教育制定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入学教育、成功典范引领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树立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及职业定向,明确学习生活的主要方向及目标;为研究型学生打通“本一硕一博”培养通路,对应用型学生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从学科全局视角做好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规划制定及顶层设计工作。(二)融入科研成果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课程为纽带,促进学科建设资源和专业建设资源的相互转化。以专业必修课《设施园艺学》为例,自2000年以来,●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万方数据
·14·高等农业教育 第l期经过4次较大的结构和内容调整,先后增添了设施覆盖材料、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设施果树和花卉栽培等内容,2003年分为《设施园艺学I一园艺设施与环境调控》与《设施园艺学Ⅱ一设施园艺作物栽培技术》两部分,增加了工厂化育苗内容。2010年以后,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包括率先完整创建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节能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制出我国第一、二、三、四代节能日光温室及果菜类周年生产模式,首次在最低气温一15℃至一28℃地区实现了日光温室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为日光温室由辽宁发展到全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问题等,以3000多幅图片和小视频、100余种教具模型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课件和课堂上。该门课程成为融科研成果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典范。此外《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等系列专业课,内容全部实现“优化更新、先进适用”,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技含量,同时又会激发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截止2018年底,已经陆续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I、_】,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11门,校级一类课14门。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9部,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1部。这批课程成为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切入点,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三)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对学科和专业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师而言,如果不能紧跟科学前沿,知识结构就会老化。反之,如果片面追求科研产出而不重视教学,那么投入了大量社会资源、凝结了大量劳动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变成知识体系得到有效传播,失去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园艺学科在现有师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的基础上,通过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建立了一支科研有方向、专业知识面宽、创新素质强、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队伍。1.培养青年教师,形成科研教学梯队。强化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坚持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拓展整个学科的科研框架,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参加学习培训和交流,每年选派3—5位教师到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访学及合作研究。大力引进名校及海外留学归来的优质师资,构建合理的科研梯队;敦促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定期组织咨询、培训和考核;搭建各种平台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用信息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专业,促使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拥有一支以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为主,学源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科现有专业技术成员9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87人,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人员52人。教师队伍实力空前增强,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提供师资保障。2.实行“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注重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情,鼓励在教学中融纳学科前沿、专业动态、产业动向、创新创业案例等方面的内容;鼓励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教学方法和技巧,建设一类课、精品课,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知识、技能大赛等。以考评教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优、晋职、晋升密切相关;实施专业和课程教授责任制,教授为本科开课率达到100%;副教授以上带实验实习,不得低于50%。3.培养教学名师,打造教学团队。现任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中,有1位全国模范教师,7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位辽宁省特聘教授,36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种层次人才工程荣誉称号。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术创新团队4个,校学术创新团队4个。园艺学院获评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院系设置紧密联系科研团队,学科专业齐抓共管1.在学科建制上,以研究目标与研究手段为依据,凝练了5个大方向,包括设施园艺作物栽培与逆境生理、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园艺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在大方向内下设1个至几个研究团队,每个团队都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重点攻关的目标与方向,一切科研学术活动以方向或团队为单位开展。科研团队带头人由在该研究领域学术造诣精深、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的教授担任,负责把握团队研究发展方向、整合学术资源并率领团队实现共同的学术目标。各科研团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分别在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技术、十字花科蔬菜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小孢子培养、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蔬菜逆境生育障碍等方面积累了丰硕成果。这些特色成果能够■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万方数据
总319期 李 贺等 学科与专业融合促进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5·快速转化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渗入到课...
篇六: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农业大学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孙晓刚 杨立红 周旭丹 赵春丽 姜大崴马铁明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130118摘要:文章通过国家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论述了园林与风景园林两个学科专业的关系,它们是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两个名称,其内涵一致,外延有所不同。
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 明确了以培养“ 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为目标,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各有侧重,发挥农业学校特色,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园林;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万方数据
@ @
[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2012) [ Z] .2012.@ @
[ 2]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9- 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 M ]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5.
@ @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增设风景园林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 ].中国园林,2011,27( 5): 4-8.@ @
[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10: 276-277; 294- 295.@ @
[ 6]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 Z].2012,5.@ @
[ 1] A HELO
FS
conference
Agenda
[ DB/O L] . http: //w w w . oecd.org/si te/ahel o/.2013 - 12@ @
[ 2] 廖青. 经合组织国际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价项目——AH ELO 解析.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 3).@ @
[ 3] O EC D ( 2011) ,
"A
Tuni ng- AHELO
Conceptual
Fram ew ork of Expect ed Desired/Learni ng Outcom es i n Engineering", O ECD Educati on W orki ng
Papers, No. 60, O ECD
Publ ishing
[DB/OL] .
htt p: / /dx. doi /10.1787/5kghtch8m bn- en@ @
[ 4] O ECD( 2011) , "Tuni ng- AHELO Conceptual Fram ew ork of
Expected and D esi red Learning Outcom es i n Econom i cs",OECD Educat ion W orking Papers, NO. 59,OECD
Publ ishi ng
[ D B/O L].
ht tp://dx.doi. org/10.1787/5kghtchw b3nn-en@ @
[ 5] 杨倩. 从N SSE- CHIN A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现代教育管理,2012(11).万方数据
篇七: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管理JIA O YU G U A N LIHENANNONGYE河南农业 2019 年第 12 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与探索— —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例摘 要:结合园艺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措施和保障条件,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高素玲 张 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为落实文件要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围绕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结合重点领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课程体系优化为主线,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专业教育、素质提高和强化能力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理念、新模式、新科技不断向传统园艺产业渗透,传统园艺产业越来越多地转向了都市园艺。从前的园艺产品生产、营销等方式受到了新型消费的影响,园艺生产岗位对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需围绕园艺产业出现的新态势,调研岗位变化和能力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岗位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相融合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在践行素质教育,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力的实践。在课程设置中,只有做好调研分析,把握园艺行业发展新情况,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趋势,科学构建相关课程,并对原有课程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三)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与课程标准相融合课程标准是引领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航向标”,是指导教师按既定目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向导。园艺新业态、新岗位的变化,给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倒逼着高职院校进行人才能力目标及课程标准的调整。课程标准也只有适应了岗位能力标准的需要,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岗位需求,使学生学有所用,具有就业创业能力基础。二、构建园艺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一)
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形势下,园艺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园艺产业的互联网化将重构传统产业链,全面促进园艺产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园艺行业的新态势,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通过与园艺行业及企业紧密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分析、社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了建立“校企对接,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双循环、四段制”教学模式,构建以园艺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体现“强技能、重创新、活模块”的特色,全方位规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蓝图。(二)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主题设置课程结构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一般分为基本能力层、综合职业能力层和职业岗位能力层,三层能力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基本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创业能力则是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综合体现。依据高职学生能力结构组成,在对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实施保证基本能力课程,重视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加强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系统化设计思路,构建以园艺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导向的“强技能、重创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见表1)。本课程体系以加强基本能力为前提,保证了基础课程的开设,避免了专业课挤占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情况,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构筑了够宽够广的基盘。课程体系中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养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专门课程,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结合岗位任务情况,把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课程中。针对新形式的“园艺产品”,园艺产品营销课程中增加了与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内容,使学生具有能够应对岗14
JIA O YU G U A N LI教育管理HENANNONGYE河南农业 2019 年第 12 期(下)位中出现新任务的能力。(三)探索灵活的专业课教学方式1、整合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根据岗位对园艺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删除不适应岗位需求的内容,整合重复内容;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在不同季节灵活安排理论及实践内容模块;科学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基地强化技能培养,以实现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目标。针对季节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就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生产情境下学习理论和技能。2、设置真实生产情境,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随着旅游观光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新的消费形式不断涌现,对园艺专业人才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学在充分重视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积极创设各种真实生产环境,让学生亲自进行生产及管理,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锻炼专业技能。此外,还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建立多种专业兴趣小组,分别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等方面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工作,从而把锻炼和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落到了实处。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保障(一)统一认识,全员高度重视创新创业高职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学校自上而下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深入领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并支持园林园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师资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有力支撑。(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双创”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更新;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加入专业教学团队等措施,实现专兼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三)优化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配置实施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资源和条件的更新和优化。园艺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需要给教师创新研究的场所和设施。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新颖、立体的教学资源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几年,园林园艺学院建成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门;每位专业教师均建有“教师空间”,空间内包含了教师授课相关的教案、课件、图片、视频及在线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立体学习资源。四、结语通过园艺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专业教学模式得了到优化,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师创新创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经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的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先进单位”。但是在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仍存在着诸如教师创新能力不强、专业课程创新内容更新滞后、学生创业条件有限等问题,还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参考文献:[1]罗泽榕,王江锐,郑江枫.“双创”背景下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韦文添,刘永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3]智利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项目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基于特色发展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SJGLX005。作者简介:高素玲 (1967-),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作物生产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责任编辑 梁素芳)能力领域职业素质素质拓展职业能力学习领域思想政治学习领域基本素质学习领域文化素质学习领域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职业通用能力学习领域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主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等。传统文化、美术、书法等拓展课程。专业知识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植物及植物生理、植物生长与环境、遗传学、田间试验方法等。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产品营销、电子商务、园艺产品质量检测、食用菌生产、植物组织培养、职业指导、职业养成教育等。果树生产、蔬菜生产、花卉生产、园艺植物种子生产、园艺设施、园艺植物保护概论等。表1 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15
篇八: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证实践性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高等农林类院校开设的很多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高,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水平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均非常高。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是由高等农林院校教学单位组织和管理,通过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学专业知识在企业生产中实际运用情景的教学活动 [1] 。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来说,综合参观实践教学能够将专业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参观典型的果树、蔬菜、花卉生产基地和园艺企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园艺植物的生产,并对照专业课程学习,认清专业学习的差距,为将来从事园艺相关产业的生产或者管理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1 教学情况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结合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专业能力方面,培养具备较强的园艺专业技能的人才从事与园艺产业相关的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掌握园艺植物(蔬菜和果树)从最初的生产规划设计,到育苗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的商品化处理等方面的技能;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与园艺植物生产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园艺生产的科学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1]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园艺科学技术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 。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典型的果树、蔬菜、花卉生产基地和企业,全面深入地方性园艺产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参观并学习园艺植物生产的先进流程和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早、更好地融入到产业发展的角色当中 [2] ,为将来从事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7 届园艺专业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综合参观过程中得到实践论证,并且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告知教师、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2 实践意义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是根据实践性专业知识,对具有典型示范功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的实践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验证和提升所学理论知识。参观型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与单一课堂授课方式不同,能够促进大学生自主探究企业生产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以大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3] 。2.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参加实训的学生以果树或蔬菜生产技术课程为依托,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的训练。综合参观实践不仅为园艺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了园艺产业链的发展蓝图,还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4] 。综合参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运营状态或生产状态下体验经营过程、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对相关生产技能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就业时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新形势下农林类高校园艺专业综合参观实践教学的探讨—— —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武军凯 郑金双 孙成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 实践教学是农林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专业综合参观实践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农业生产问题的兴趣。介绍了综合参观实践教学的情况,分析了该课程的实践意义,并提出完善的对策,以期为将来从事园艺相关产业的生产或管理经营提供参考。关键词 综合参观实践教学;农林类高校;园艺专业;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8 )24-0271-02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Visiting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of Horticulture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Under New Situation :
Tak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WU Jun-kai ZHENG Jin-shuang SUN Cheng-zhe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and improving practical teaching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Comprehensive visiting practice course for horticulture major can increase students′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courses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plor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blems.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visiting practiceteaching course , analyze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 , and proposed perfect countermeasures ,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production of management or horticulture-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omprehensive visiting practice teaching ;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horticulture ;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基金项目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JYZD201803 )。作者简介 武军凯( 1981- ),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讲师,从事果树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收稿日期 2018-08-29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年第 24 期271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年第 24 期2.2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传统园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实现知识灌输,很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综合参观实践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创造性学习 [3]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生产要求和经营要求,根据各自的知识掌握广度和深度,自行设计园艺相关领域生产技术改进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 。2.3 促使园艺相关产业发展通过综合参观实践学习活动,农林院校学生能够领略到现代大型综合农业生态园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文化氛围与工作环境,对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将来迈上相关工作岗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过综合参观实践活动,将园区经营或生产中的宝贵经验传播出去,同时,便于将园区或企业当前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传播出去,也通过综合参观并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向园区和企业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助于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园区中来。同时,农业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农业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也能够促进农业生态园区和企业的更深入地发展。2.4 促进实践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组织综合参观前,需要提前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给学生布置综合参观教学任务,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去参加实训,才能获得成效。在现有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础上,利用园艺学院与基地、企业合作的平台,让学生接近企业,探究农业问题,从而提高对农业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加深对园艺专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等方面的了解与认识,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 [6] 。2.5 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人才队伍建设历来倍受学校关注。虽然大多数年轻教师学历高、思维活跃,但同时也存在多种问题,部分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脱节。因此,提升和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园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培养更多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同时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鼓励专业课教师进入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指导学生,鼓励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安排综合参观实践教学时,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以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组合的方式安排带队教师。3 完善措施3.1 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农林类高校对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需不断加强,实践活动不能变成示范课,学生要动手,不能带着被动应付任务的心态完成实践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园艺产品质量、种类要求均不断提高,且呈现出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多样化的消费方式,同时对实用技能型园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实用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3.2 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综合参观实践教学对于选择参观的企业或者产业园需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范围、在全产业链中的位置、企业基地所在地的交通情况以及参观费用等因素,合理规划参观的行程,争取让学生在一次出行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如企业的类型、产品的结构、种植方式、不同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使学生最大程度了解产业或行业情况。2.3 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化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是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也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实践操作技术 [7] 。采用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方法,可以保证综合参观实践教学考核成绩评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注重学生综合参观实践教学中的实际表现,使课程的考核贯穿综合参观实践教学全过程,避免一份实践报告决定最后成绩的现象发生,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技能方面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吃苦精神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 。4 结语“十三五”期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列入发展纲要。作为应用型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园艺专业综合参观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际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和园区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方面,学生能够主动提出疑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观结束后能够主动查找与其相关的先进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多年来对综合参观教学实践的评价结果表明,参观型教学实践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相关课程及实践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在企业生产中实际运用的理解能力。5 参考文献[1] 朱永莉,瞿宙 . 《园艺栽培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 38 ( 32 ):
18507-18508.[2] 郑世英,陈广凤,耿建芬,等 .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园艺专业技能培养研究 [J]. 现代园艺, 2018 ( 7 ):
153-154.[3] 武军凯,王海静,孙成振 . 果树育种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 45 ( 31 ):
253-255.[4] 黄若川 .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6 ):
144.[5] 任旭琴 . 提高园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 37 ( 31 ):
15546-15547.[6] 王珏,丁霞,刘宏斌 . 校内实习基地深化、细化建设管理举措及对学生实习的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为例 [J]. 中外企业家,2016 ( 1 ):
211-213.[7] 王玉民,吴伟 . 果树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 31 ( 23 ):
174-176.[8] 于超,袁涛 . “园艺综合实习”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 36 ( 1 ):
60-63.272
【浅析新时代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