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6篇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22022发展数字经济给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工作总结汇报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2022 发展数字经济给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工作总结汇报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各方“摩拳擦掌”的竞技场。我省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给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新赛道”启动“新引擎”
“我们坚持数据驱动发展,致力打造组织管理高效、资源调度柔性、技术体系统一的数字 XX。”XX 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 年 10 月,集团启动“基石项目”建设,项目覆盖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化工 6 大板块,涵盖国家能源集团总部及 54 家子分公司、337 家三级生产单位,对接统建系统和相关子分公司自建系统 58 个。经过 400 多天的奋战,XX 完成运营计划、智能调度、在线监视等 6 大功能模块的建设,利用“大云物移智”新技术,将集“事前科学决策、事中智能调控、事后全面分析”于一体的“基石”铸造成功,为国家能源集团打造协同调度指挥智能化平台。
突出创新引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我省着力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策源地”,担当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姑苏
实验室、国家超算 XX 中心、XX 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持续为当地乃至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无锡构筑地标性产业集群,实施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布局构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3+5+X”数字产业体系,引进华虹、海力士、中环等一批超百亿元重特大项目,智能传感产业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劲引擎驱动,XX 市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壮大。2021 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 3.5 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 1.2 万亿元,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达 6600 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至去年底,围绕数字经济我省已培育形成 1.7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智能审批领域深耕多年的 XX 公司创始人 XX 介绍,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为报关企业提供智能物流单证识别解决方案,实现信息秒读取,报关单快速生成,不仅减少错误率,提高报关效率,而且以审批智能化助力政府提高营商环境竞争力,打开企业发展空间。
“数据流”畅通“肠梗阻”
一台台精密加工机械一字排开,机械手臂灵活操作,机器人关节用精密减速器生产下线……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泰州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发生。
作为减速机行业的老牌企业,泰隆集团一度因生产过程不透明、设备利用率低下、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发展受阻,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2017 年开始,徐工汉云为泰隆量身定制生产优化方案,打通设备通信链路,实时采集机床数据,并基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设备画像、智能仓储等服务。如今,企业设备利用率提高 3.6%,计划达成率提高8.3%。
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加速了产业要素裂变聚合,推动生产力组织方式日益走向平台化、智能化,不仅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更对经济运行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产生深刻影响。
3 月末,我省首批数据产品在无锡首家、全省第三家综合数据要素交易平台——XX 市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完成交易。在这里,数据确权、数据产品发布、数据产品定价及交易等功能一应俱全,数据更加开放共享,供需双方和专业服务机构携手冲破数据“高墙”。
“数字平台开放、共享、协同、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经济主体互动、生产活动组织、产品服务供给更加敏捷,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更高,动态响应市场需求的周期更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数据要素释放了新的红利与空间,数据具有突出的乘数效应,数据流带动资
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边界,促进资源配置从单点优化向多点优化演进,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平。
放眼省内,XX 市 4 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占 28.1%。数字经济制造业优势强劲,吸引数家产值超百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数据流通能够打破传统要素有限供给的束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要素支持,同时也不能忽视数据的平权、算力的普惠、算法的透明。”XX 市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卜安洵表示。
“锻长板”同时“补短板”
XX 市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问题。卜安洵认为,XX 市数字经济的主航道是产业数字化,而制造业数字化是其中的主体板块,所以下大决心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智改数转”专项行动等,既必要又紧迫。但这项“强主板”的工作,不能忽视或减弱对制造业之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视和投入。
XXXX 介绍,全省产业数字化中,除制造业之外的两极,是前端的消费服务业和后端的基础大农业,服务业和农业的数字化也要同步、同等规划和实施。“这就是数字化领域的‘补短板’,建议这种‘补短板’直接以数字城市建设和数
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出台专项规划,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杆,发展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新型服务业和新型农业。”
给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我省近日发布《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XX 县现代农业园区“都市四季果园”内,葡萄、柑橘、草莓等果品都采用滴灌技术。细细的黑色管道,把营养液输送到植物根系,肥料利用率可提高 20%。“以前一个大棚需要 6 人施肥,现在只需 1 人就行。我们不仅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还做到了智能监控系统化管理。”果园行政部经理范月龙说。
“补短板”,终究还要靠人。5 月 23 日,我省出台《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从深化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 20 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展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认定,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育项目,每年遴选培育 1000 名数字经济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篇二: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详细建设方案1.1 智慧政务的建设 —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1.1.1 智慧政务简述
智慧电子政务即智慧政务,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智慧政府,必须优先实现智慧电子政务。
智慧政务是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办公、服务、监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形成高效、集约、便民的服务型政府运营模式。简要地说,智慧政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的一种形态。
智慧政务是由电子政务软件产品以及咨询服务两部分构成。以资源整合、协同共享为目标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同时按照集约统筹、信息共享的应用模式与资源体系,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必要条件。
智慧政务在技术框架上,基于管理学 PDCA 模型构建行政行为规范(计划)、行政业务执行(执行)、行政监察监督(检查)、行政效能提高(处理)四个业务模型;保证部门纵向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应当提供各个部门高速通达、逻辑专用、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纵向系统虚拟专用网络,满足部门纵
向系统的应用和原有业务系统的平稳过渡需求。
1.1.2 智慧政务总 体架构
智慧电子政务结构体系:
智慧电子政务构成:
为政府提供横跨多个业务部门的办公协同和信息集成,实现政
务管理与分析模型实时动态生成。
为政府部门、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综合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为企业、居民提供政务大厅网上办事、以及组织社会有关资源 提供的便民服务等。
提供政府、企业、市民等多方互动的服务平台,改善投资环境, 打造优质产业链。
1.1.3 智慧政务发展规划
(1)
建立强大的政府协调机构
充分发挥智慧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职能,为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由于协调工作涉及各部门业务流程再造,更涉及各部门的利益再分配问题,因此,单纯的技术层面的协调是不够的,必须能够站在全市(县)智慧电子政务推进的高度上,立足智慧电子政务规划,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系统资源和业务资源进行重组和再造,从整体上推动智慧电子政务工作。
建议由市(县)编委办牵头对全市(县)智慧电子政务工作职责进行梳理,将规划、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县)智慧电子政务工作职责统一整合归并到市(县)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县)政府电子政务
办公室),形成全市(县)智慧电子政务建设新格局。
智慧政务和电子政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统筹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将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臵,进一步完善智慧电子政务项目全过程管理。市(县)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县)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要以项目预审为杠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市(县)级财力可能,对项目资金预算进行审核,编制项目资金年度预算草案,引导智慧电子政务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建立智慧政府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是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进入智慧电子政务建设阶段后,急需在原有的标准化基础上,“升级”原有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相关规范,编制出台一批体系标准和管理办法,制定“智慧电子政务三年规划”、“智慧电子政务三年行动计划”、“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指导意见”、“智慧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市(县)乡(镇)两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适时考虑立法,为智慧电子政务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强化现有政务云、政务网络等基础设施整合的基础上,梳理统一的智慧电子政务网络标准,制定云平台的应用标准及安全规范明确改造方向,提升基础设
施支撑能力。在数据标准方面,要确立数据的保存、传输、共享的标准定义,保证后期数据汇聚和交换的标准一致,立足市(县)智慧电子政务云平台,搭建政务数据库,利用 XX市(县)政务服务网和 XX 市(县)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政务数据统一汇聚。在此基础上,编制统一数据标准,形成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管理格局。在业务应用方面,新的标准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各业务部门具体应用接口的复杂性,确保与公共平台的有效对接和兼容。以 XX 市(县)(市)政府综合信息化平台为主平台,构建政务服务的标准框架,统一整合各部门应用,实现基于单点登录的一站式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兼顾多方综合平衡,具体包括:在技术层面,尽可能适应云平台、大数据等新的技术特征,同时兼顾技术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在参与度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兼顾规则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原则,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标准修订并为全社会利用;在标准的内容层面,要立足技术层的标准探讨和制定,更要重视背后映射的政府管理行为、治理过程的标准化。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统筹各方资源,防止生成新的人为的技术壁垒。这种壁垒可能是源自管理体系上的断层,也可能源于技术体系的隔裂。
(3)
健全智慧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机制 相对传统的安全保障而言,智慧电子政务更强调全局性
和统一性,因此,构建统筹上下、兼顾左右的安全保障机制将成为智慧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智慧电子政务各系统设计、项目实施和运行维护的各个阶段,严格实施全流程安全管理,增强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处臵恢复能力。统筹建设容灾备份体系,推行云计算联合灾备和异地灾备。建立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切实加强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除上述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安全外,更要注重管理层和服务层的安全保障。在管理层,建议通过安全评估、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审计等环节加以规范,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有关负责人、提高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技能,实现有效管理。服务层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外部服务体系,对核心层的安全做出全面的支持,具体包括:法律支撑体系、安全咨询服务体系、应急响应体系和安全培训体系等。
(4)
谨慎探索智慧电子政务的运营机制 智慧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可靠的运营保障体系,用一定的运作方式将政府业务的各部分用信息化的手段联系起来并使之协调运行。从行政力量介入的深度划分,通常有三种模式:行政运行式、指导服务式和监督服务式。从世界各地的运作模式来看,每种模式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因此,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合自身的运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要始终作为智慧电子政务的主导者,提出和整理项目需求,承担项目规划和标准制定,牵头整合各类系统,同时重点梳理核心项目,对非核心项目酌情向专业企业开放,鼓励多元参与以提高项目的生命力。
不管采用哪种模式,最终的量度指标已趋于明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运维服务和信息安全事件实现全过程监管和控制;二是建立一套融合组织、制度、流程、人员、技术、运维和安全保障标准;三是理清智慧电子政务的建设思路,具备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对智慧电子政务各系统的综合管理监控和日常支持,确保整个智慧电子政务巨系统的正常、稳定、高效运行。
(5)
建立以公众为导向的服务评价机制 建立基于公众需求的结果导向评价机制是智慧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经验。在推出基于企业和居民“生命周期”的各项公共服务时,建立以公众的打分和满意度为标准的评估体系,从而衡量智慧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效。特别是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开放网络和在线参与已成为第三代互联网应用的标识,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必然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引入社交协作机制,让用户成为完善系统、监督政府、提升应用绩效的推动者,从而开启政务新时代,大幅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转效率。
在这新的业务框架下,政府各部门必须完成角色的转化,
将业务职能商品化,服务体系淘宝化,评价导向“好评”化。汇聚各类政务服务的政务服务网就是一个准淘宝,各部门就是一个个“卖家”,服务质量完全取决于体验过相关服务的“亲”的好评。在相当法规框架内,各位“亲”的意见和建议将成为各部门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服务框架的改造,完成绩效导向的转变,使应用绩效真正成为智慧电子政务的引领性指标。
1.2 智慧安全的建设 — 安全综合监管系统
1.2.1 智慧安全简述
智慧安全首先要求城市是安全的,XX 市(县)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公共安全形势严峻。智慧安全建设是通过将物联网、云计算、指挥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公共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起相关的法规、组织、事件、资源、过程、信息等诸要素有机结合和协同一致的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从而维护城市安全运行、实现智慧应急管理、保障城市稳定发展。
智慧安全的概念框架包括: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安全管理、事发前对各种风险隐患的日常监测监控和预防;事发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对集中的接报、预警;事发后对对相关应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调度、协同指
挥;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相关行业应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
智慧民生整体框架下的智慧安全建设将通过采用声、光、电、核等各种监控手段,对人、地、事、物和机构等不同对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控,和 110、122、119、120 等各种应急指挥系统的协同互联,形成 “平战结合”、“打防控一体”、“水、陆、空立体化”的城市安全经络。
1.2.2 智慧安全总体架构
智慧安全应用结构图:
智慧安全数据体系图:
安全管理响应机制图:
1.2.3 智慧安全发展规划
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继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依法监管,实施超前投入,加强高危行业整治,主动、持续改进安全保障条件,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老百姓安居乐业,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保障型社会,为全市(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平安 XX 市(县)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基础。
建立与 XX 省 XXX 市相适应的安全发展保障基础,把XX 市(县)建设成为“安全发展、安居乐业、统筹城乡、主动保障”的安全保障型市(县)级城市。
到 2017 年,安全发展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总体状况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全国安全保障型市(县)级城市示范区。
到 2020 年,形成完善的安全发展保障体系、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较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受控程度达到全国较好水平、XX 部地区领先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
1.3 智慧教育的建设 — 智慧文化教育平台
1.3.1 智慧教育简述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的方式,同时也深刻改变了现代教育的形态,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开始成为现代教育的新方向。
以云概念为基础,以物联网为支撑,构建一个基础教育的智能化校园管理平台,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资源整合为中心,融入到教学、学习、管理等工作领域,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利用当前社会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建立了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学校,提高
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便于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从最初的电子白板到现在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并对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出新的概念。智慧校园的建置能将行动学习的特色课程导入产学研资源,持续整合数位学习内容,深化发展咨询科技融入教学的目标,让未来智慧学习指日可待。智慧学习也能协助老师做课程分析及创新教学,更可诊断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实时的补救教学等云端服务。智慧教育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创新发展,从而能探索和开发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3.2 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智慧教育应用体系:
智慧教育效果图:
1.3.3 智慧教育发展规划
(1)在教学方面,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管理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3)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招生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软件服务;要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从而为学校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在学校社区服务方面,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了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1.4 智慧医疗的建设 — 医疗健康管理平台
1.4.1 智慧医疗简述
智慧医疗是以民生健康为主旨,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综合应用电子、信息、通信和生物科技,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重...
篇三: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现代智慧城市工作总结去年以来,县大数据局紧紧围绕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整体智治”理念为引领,赋能全域,赋能改革,赋能产业,统筹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谋划“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研究,特别是将“全域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作为重点工作突破攻坚。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应用、产业链精准合作应用上榜全省政府数字化转型观星台优秀应用。为打造“整体智治”的县域样本提供了创新路径和有效经验。
一、聚焦精密智控,助推疫情两战双赢
全面落实省疫情防控数据比对分析,在全省首创“健康码+地理信息+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实现健康码与数字乡村一张图“图码结合”。全市率先完成标准地名地址库规范化建设,助推“无感亮码”在全市推广。围绕复工复产,在全市率先推出口罩线上预约,发放近 300 万个口罩,日最高访问量达百万人次。开发“XX 企业复工服务管理系统”,推动 2814 家规模企业在线复工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招聘 2000 余人。推出“XX 人买 XX 菜”,助力村民销售滞销农产品。推行掌上办公和视频会议,保障全县疫情防控视频会议 380 余场次。数字抗疫工作经验入选省《领跑者》。
二、聚焦数据治理,筑牢政府转型的数字化底座
夯实数据底层基础。城市大脑部署各类智慧应用 80套,归集 58 个部门 11 亿条基础数据。推进数据共享开
放。依托省市公共数据平台,注册共享数据接口 400 多个,日均调用户籍、法人、健康码等数据和服务上百万次,有效支撑 20 余个部门业务开展。承办浙江省数据开放大赛地理信息专场赛,新增开放 47 个数据集。筑牢安全管控防线。修订《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政务外网管理办法》,完成政务网络等级保护三级测评,修复高中低危漏洞 1.3 万余个。
三、聚焦政务服务,持续深化 “ 最多跑一次 ”改革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推进政务服务2.0 事项运行全覆盖,不断提升群众办事跑零次率、即办率、网上受理率。助力推进图书借阅、政务大厅忙不忙、学区查询、中小幼入学入园缴费等一批百姓好用、易用高频应用上架浙里办。完成全县 20 个政务 APP 整合。全力推进“互联网+权力监管”。事项覆盖率、掌上执法率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指标均达目标要求。在全省率先开启“信用+环境执法”,推动“标准地”信用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协同办公”。全面启用“浙政钉”2.0;助推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一件事”;完成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事系统迭代升级,部门间办事 100%实现网上办。
四、聚焦成果实效,做实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
依托城市大脑,构建统一的政府信息化项目集约管理体系,推进一批跨部门的多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应用。召开城市大脑发布会,向全县发布城市大脑治理场景。全省率先建设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应用,探索空间数据助力全方位治理。全省率先试点“企业码”并推广应用,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直通车。构建产业链精准合作应用系统,梳理地理信息、生物医药等 4条产业链,匹配优质企业和项目 500 余个。推进“数字乡
村一张图”乡村应用全覆盖,支持承办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会,并向浙江、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复制推广。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乡村建设与治理指导性地方标准规范。相关做法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 2020 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迭代优化市场化运作“我 XX”本地化数字生活服务平台,陆续上线求职招聘、“玩德好”旅游、本地优品、垃圾分类等 60 多项功能和主题服务,累计服务超百万人次。推行渣土智能化全流程管理,查处违法行为近百起。全省率先建成数字“两山”决策支持平台,以 GEP核算评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协助县人大在全市首创人大代表联络站数字云平台,助力全县 803 名人大代表实现“掌上履职”。
五、聚焦产业融合,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场景驱动的数字产业培育。依托县域空间治理、乡村数字治理等多业务协同应用,推动阿里巴巴等一批创新团队参与合作,吸引 6 家数字企业落地合作发展。聚引高端创新要素。依托浙大计算机学院和中科大 Alpha 创新研究院,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篇四: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民生建设方案此文档 word 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 2 页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6 1.1 某某市(县)简述 ................................... 6 1.2 某某市(县)信息化现状 .............................. 6 1.3 推动信息化发展现状.................................. 6 1.4 “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 ...................... 7 1.4.1 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 7 1.4.2 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意义 .......................... 8 1.5 综合信息化平台发展前景 ............................. 11 第二章 总体建设方案 ..................................... 12 2.1 建设目标 .......................................... 12 2.2 建设原则 .......................................... 13 2.3 框架结构 .......................................... 16 2.4 技术优势 .......................................... 19 第三章 详细建设方案 ..................................... 23 3.1 智慧政务的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 23 3.1.1 智慧政务简述 ................................... 23 3.1.2 智慧政务总体架构 ............................... 24 3.1.3 智慧政务发展规划 ............................... 25 3.2 智慧安全的建设—安全综合监管系统 ................... 29 3.2.1 智慧安全简述 ................................... 29
第 3 页3.2.2 智慧安全总体架构 ............................... 30 3.2.3 智慧安全发展规划 ............................... 32 3.3 智慧教育的建设—智慧文化教育平台 ................... 33 3.3.1 智慧教育简述 ................................... 33 3.3.2 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 34 3.3.3 智慧教育发展规划 ............................... 36 3.4 智慧医疗的建设—医疗健康管理平台 ................... 37 3.4.1 智慧医疗简述 ................................... 37 3.4.2 智慧医疗总体架构 ............................... 38 3.4.3 智慧医疗发展规划 ............................... 40 3.5 智慧农业的建设—智能农业服务平台 ................... 41 3.5.1 智慧农业简述 ................................... 41 3.5.2 智慧农业总体架构 ............................... 41 3.5.3 智慧农业发展规划 ............................... 44 3.6 智慧旅游的建设—旅游服务综合平台 ................... 45 3.6.1 智慧旅游简述 ................................... 45 3.6.2 智慧旅游总体架构 ............................... 46 3.6.3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 ............................... 49 3.7 智慧社区的建设—物业管理综合平台 ................... 51 3.7.1 智慧社区简述 ................................... 51 3.7.2 智慧社区总体架构 ............................... 52
第 4 页3.7.3 智慧社区发展规划 ............................... 54 3.8 智慧交通的建设—交通管理信息平台 ................... 55 3.8.1 智慧交通简述 ................................... 55 3.8.2 智慧交通总体架构 ............................... 56 3.8.3 智慧交通发展规划 ............................... 59 3.9 智慧林业的建设—林业综合监管 ....................... 60 3.9.1 智慧林业简述 ................................... 60 3.9.2 智慧林业总体框架 ............................... 62 3.9.3 智慧林业发展规划 ............................... 62 3.10 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 64 3.10.1 公共服务简述 .................................. 64 3.10.2 公共服务总体架构 .............................. 65 3.10.3 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 66 3.11 移动终端信息平台(APP)—智慧民生信息共享平台 ....... 67 3.11.1 移动 APP 简述 .................................. 67 3.11.2 移动 APP 信息平台总体架构 ...................... 68 3.11.3 移动 APP 信息平台发展规划 ...................... 69 3.12 微信公众平台—市(县)委政府信息化公开平台 ........ 70 第四章 运维实施建设方案 ................................. 72 4.1 基础服务 .......................................... 72 4.2 培训服务 .......................................... 73
第 5 页4.3 应急故障处理 ...................................... 73 4.4 实施方案 .......................................... 73 4.4.1 实施小组 ....................................... 73 4.4.2 实施准备 ....................................... 75 4.4.3 实施阶段 ....................................... 76 4.4.4 系统验收 ....................................... 77 4.5 服务承诺 .......................................... 77 4.6 运维保障以及规范 .................................. 77 4.6.1 运维服务保障 ................................... 77 4.6.2 运维服务行为规范 ............................... 78 第五章 效益分析以及评价指标 ............................. 80 5.1 社会效益分析 ...................................... 80 5.2 经济效益分析 ...................................... 82 5.3 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 82 第六章 风险分析与控制 ................................... 84 6.1 风险识别和分析 .................................... 84 6.2 风险对策与管理 .................................... 84
第 6 页第一章
概述 1.1 某某市(县)简述 某某省某某市(县)位于某某。全市(县)总面积为某某 X 平方公里。
1.2 某某市(县)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某某市(县)委组织部坚持把部门机关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建设信息化新格局。
1.3 推动信息化发展现状
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措施与分析。
第 7 页1.4
“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 1.4.1 “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 1.4.1 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利用先进的平台研发技术,将某某市(县)政府、公安、交通、教育、卫生、质监、安监、旅游、社保等市(县)直部门和 X 个乡(镇)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及业务软件系统(无网站或业务系统的单位,利用本平台完成建设)实现无障碍对接,建成全市(县)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使用率大的综合信息化平台。从而高效整合了全市(县)政务、生活、娱乐等各类信息,实现了某某市(县)“一个平台,三张网络,多个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
建设《某某市(县)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各界
第 8 页公众利用移动 APP 或者官方网站登陆查询到某某市(县)政务、政策、文件、招商、交通、旅游、社保、教育、卫生、就业、餐饮、住宿、娱乐等方方面面与工作生活相关的资讯信息和各种预订类服务,提升了某某市(县)对外宣传形象,提升了公众关注某某市(县)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实现某某市(县)综合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超越,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
在便民方面,智慧民生至力于在社区层面提供智慧家居、物业管理等智慧服务;政府公共服务层面提供城市管理、交通、环保、公用事业缴费等方面的便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层面则通过网络购物、送货上门等方式方便市民购物消费。
在城市文明方面,智慧民生至力于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使市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安全与健康方面,智慧民生至力于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食品药品安全追溯管理手段;同时通过深化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应用,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能力。
1.4.2 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意义 为了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建设智慧民生综合平台意义重大。这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与人民生活的未来保障。
第 9 页 一、转向“以民生带动经济的服务型”政府 《某某市(县)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提供了一套可移动化、可实时无缝衔接政府及相关部门原有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平台应用解决方案。同时该平台支持客户端和 WAP 端访问,所有型号的手机均可通过 APP 或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实现访问。从一定意义上讲本平台的上线应用可代替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传播与互动服务,有效提升政府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从而赢得了公众对政府更高的信任度和赞誉度,促使政府由单一的经济发展逐步转向“以民生带动经济的服务型政府”。
二、实现跨区域、跨媒介、跨技术信息共享,优化沟通方式 只需通过《某某市(县)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的手机客户端“扫一扫”功能,直接扫描“二维码”便可自助进入综合信息化平台查阅某某市(县)各种信息数据,还可通过该平台实时在
第 10 页线解答和互动,为政府、投资商、企业、公众等不同行业、不同体系的政企用户,提供准确、快捷、安全、稳定的信息互动平台和交流工具,实现跨区域、跨媒介、跨技术信息共享,从而使各界用户都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要关注的信息和在线服务,极大地缩短并优化公众与政府的沟通距离,逐步形成“为民生服务”新模式。
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办公成本
《某某市(县)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由服务器平台端和移动 APP 端等部分组成,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两者间的互相连接。移动信息 WAP 服务器架设于政府局域网络中,负责连接政府及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从而实现政府在服务器平台端公示信息、发布指令、自助答疑、数据共享、地图导航等;而终端用户仅通过在手机上开通WIFI/4G/3G/2G/GPRS 等无线数据网络便可实现信息检索、数据查阅、GPS 定位、服务预订、在线支付等。通过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和公众参与度,降低政府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为每个公众建立了一个能够快速了解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共享渠道。
四、信息获取“一触可得”,降低公众使用成本 《某某市(县)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可根据需求以及系统的特点进行定制,使系统的数据和业务处理模式可以完整的体现到平台上;并支持在线、离线自助升级服务,适合于政企用户进行日常办公以及综合管理。在移动 APP 端民众只需手指操作,便可轻松实现相关操作;而通过采用平台底层设计技术,实现《某某市(县)
第 11 页政府"智慧民生"综合信息化平台》运行时的占用空间小、使用流量低、释放内存快的多线路程应用模式,大大地降低了政企单位以及公众的使用成本。
1.5 综合信息化平台发展前景 近年来,某某市(县)以转型综改为突破口,以打造物流集散地的中心城市,建设全省民富市(县)强、安定和谐、文化繁荣、山川秀美、绿色宜居的生态旅游名市(县)为目标,大力解放思想,狠抓项目攻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三产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市(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文化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五项重点项目累计引进资金,推进影 响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实现发展持续增长。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
以物流升级为重点,实现三产现代化 。
以城市规划为引领,建设现代特色城镇化。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
第 12 页第二章
总体建设方案 2.1 建设目标 智慧民生建设目标示意图:
信息海量集中、实时共享:利用城市级数据中心或云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集中存储海量的城市级基础信息资源,同时实现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包括通过物联网络的信息采集,并实现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的信息交换和存储。
信息化应用高效协同:以信息集成技术及标准化手段提高城市级各项民生领域信...
篇五: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dash; 1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三篇
目录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1 .............................. 1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2 .............................. 7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3 ............................. 14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1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一)主动作为,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一是高站位谋划“十四五”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扣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要求,专门编制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培育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高地为目标,构建“一廊双核三基地六集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创建“五区两中心”,做大做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第三极”。
二是高质量发展数字核心产业。聚焦数字经济“两图两库”,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双百计划”,大力抓好存量优化和增量招引。依托产业集聚区等主平台及县域平台,实施精准招商、定点招商,今年以来招引落地一批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35个、新
— 2 —
开工32个,带动1-11月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依托软件产业园、数字经济大厦、城市数字科创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助推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成功入选2020年首版次软件产品3项,入选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3个。三是高效率推动新基建建设。把握入选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的机遇,乘势而上抢抓新基建风口,与五大国有通信企业合作布局“新基建”项目132亿元,新建5G基站5551个,累计建成7551个,实现主城区、县城城区、部分工业强镇5G全覆盖。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设,已建成5G+智能制造、机械工业互联网等一批典型场景应用试点。
(二)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围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以电气、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为主和N个特色产业的“5+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全省产业集群数字化推进大会成功召开。今年新认定3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和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分别居全省第2、第3;新增培育1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数量居全省第4,全市列入省 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增至22个。二是实施“万企上 云”计划。举办全市企业高质量上云推进会和2020移动云“云领”合作交流论坛,组织开展省市级上云标杆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推动企业由“上云”向“用云”转变,今年以来新增上云企业12096家,新增4家省级第四批上云标杆企业。三是推进“千
— 3 —
企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化改造补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可达30%),新增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278个,技改投资增长28.4%,高出全省27.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增速排名全省第1。新增低压电器未来工厂1家,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9家,新增省级以上首台套装备17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四是夯实基础产业。加速打造时尚智造设计中心,推进两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74家。
(三)数据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一是加快数据共享开放。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全面对接省“数据高铁”,完善市级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全市188个系统,归集共享14.7亿条数据,日均数据调用量超过2000万次,实现了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动本地特色数据向社会开放,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现已分批次将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等领域的2.4亿条数据向社会开放。二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以“1158+X”为基本框架制定城市大脑建设方案,正式上线“城市大脑”1.0版,建设经济运行、社会治理、智慧公安、城市智管、交通畅行、医疗健康等10大板块,实现772个重点指标打通接入,68个应用场景迭代集成初步具备实时感知、远程调度和应急指挥功能。三是凸显数字化应用成效。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为侨服务“全球通”、“个人数据宝”等一批
— 4 —
标杆性项目,依托城市大脑,持续迭代数字化应用,“个人数据宝”“应急一张图”等12个应用场景入选省“观星台”,数量全省第一。组织参加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比赛,获奖项目5个,综合成绩全省最佳,其中基于影像云的肺癌早筛、城市树林公共服务平台等优秀案例正积极落地转化。
(四)搭建平台,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一是通过合作融入发展。围绕经济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顺利推进合作十大项目,成功举办2020年“市长杯”中国工业设计大赛数字设计专项赛暨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推进会,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成功签约总额超50亿元的10个数字经济项目。二是通过举办省级大会提升层次。以举办全省产业集群数字化推进大会、全省电气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现场会暨物联网产业发展推进会等省级活动为契机,成立市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创新联盟,成功签约一批数字经济项目。三是通过组织企业家系列培训开拓视野。
今年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级数字经济“五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数字经济动能迭变能力提升班等系列活动,完成数字经济领域技能培训1.3万人次,有效增强企业推进数字转型的内生动力。
(五)优化服务,全力打造一流数字生态。一是巩固拓展发展政策。全面推进落实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赶超发展、培育发展等规划方案,率全省之先出台实施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等政策文件,成效
— 5 —
明显。今年以来,数字经济工作获得省领导批示肯定5次以上。
二是精准推进人才招引。以人才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动态更新 《产业人才需求目录》《重点产业人才开发指引》,鼓励引导 高校开展“订单式办班”“嵌入式培育”活动。助推包装联合会与研究院携手签订“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推动3项包装领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坚持落实人才招引“510计划”,依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载体,引进数字经济等领军型人才产业化项目136个、高层次人才503位,进一步完善数字产业发展“人才链”。三是持续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各类数字经济扶持政策提前兑现,截至目前已兑现市本级奖励金额2.39亿元。依托“两万”服务,主动对接重点数字经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不稳、土地紧缺、人才难招等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00个,问题化解率达99.5%,有效保障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总体上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推进迅速,有效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产业化需要优化结构。软件信息服务业仍以系统集成和小应用开 发为主。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技术低端,缺乏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柔性电子等高端产业。智能计算、数字安防、网络通信等标志性产业链发展上缺乏数字经济头部企业 引领。二是产业数字化需要赋能升级。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
— 6 —
型力度有待加强,智能技改、企业上云仍处在初级阶段,数控设备联网率不高,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方式有待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发展有待提速,工业 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落地不多。三是保障支撑体 系需要完善强化。全市数字经济园区平台数量相比差距较大,已建成投用的园区平台主导产业不够明显。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相对先进地区仍显短缺,人才培养体系和招引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可用于重大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的连片可用土地供给有限,对项目和人才招引产生一定制约。
三、下步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数字强市、云上,进一步凸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第三极”地位。
一是壮大核心产业规模。重点围绕物联网、高端电子、集 成电路、网络通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瞄准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数字化大生产项目和未来产业项目,招引一批数字经济优质项目,优化调整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持续做大做优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产业平台,做好“筑巢引凤”文章。
二是加速产业数字化步伐。深入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 力争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全覆盖。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新零售业态广泛布局,通过发展网红经济赋能产业
— 7 —
发展,打造一批电商产业基地和人才队伍。依托国家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本地“无车承运人”产业,打造一批智慧物流产业园。打造移动支付标杆城市,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 票据以及跨境结算等领域试点,加快省级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
三是推进城市数字化发展。依托城市大脑1.0平台建设,推进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政务服务、协同办公、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应用,依托市级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四是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深入落实5G“百千万”行动,深化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加快推进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移动物联网设施部署,推进生产生活领域感知系统建设,部署车路协同车联网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万物互联。
五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指导各地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扶持 政策,推动各县(市、区)错位发展。持续优化考核办法,加大数字经济领域考核权重,强化统计监测和指导,建立每月一通报制度,结合“六比竞赛”擂台、定期挂榜考评等载体,不断强化各地各部门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2
— 8 —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1.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发展新体制。一是完善数字经济领导机构。成立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推进“三化融合”行动指挥部,由书记亲任指挥长。二是开展专项考核。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连续三年开展“三化融合”“双引擎”比学赶超活动,实施“红黄黑”榜制,进行“挂榜问效”。三是完善统计体系。在先行先试数字经济统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数字经济统计要求,建立完善具有特色的分行业监测体系。四是优化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了软件名城、集成电路、5G产业发展等若干政策。在市本级工信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亿元,在科技、文创每年共安排10多亿资金,加大对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
2.聚焦核心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扬优势,部 省市共建国际级软件名城。持续做大做强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核心产业。二是补短板,紧盯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一批“芯”项目落地。三是攻难题,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抢抓国产替代机遇,加快数字安防、通信网络设备两大主导产业链提升,精准服务破解产业链“断供”难题,在关键核心芯片部件替代方案的研发及适配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协调,稳定企业发展。四是抓龙头,
— 9 —
深化大企业战略合作。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3.紧盯融合应用,推动数字化发展变革。加快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标杆。一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智能制造之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组织实施攻关项目139个,推广项目1067个,企业上云数累计达8.9万家;23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全省总数的20%。二是打造新型数字贸易金融标杆。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落户,金融科技体验方面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得到总理肯定,验向全国推广;eWTP秘书处开工建设;湖滨路“双街示范”全面推广,市被确定为新零售标杆创建城市。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数字技术应用示范建设,全市益农信息已覆盖99.25%的行政村。四是全面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完善城市大脑顶层架构体系,拓展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接入全市部门和区县市的148个数字驾驶舱,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4.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创新第一动力, 不断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打响“创天堂”城市品牌。一是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总理亲临活动视察指导。二是打造创新平台,全力服务创新大平台建设;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
— 10 —
新发展试验区。三是强化企业创新,列入创建的省级制造创新中心3家;认定国高企258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13家;全市累计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省级20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家。
5.围绕5G产业,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加大5G商用和产业化,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全市已建成5G基站1.21万个,5G网络规模、数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共有数据中心58个,投产运营机柜45494个,在建、拟建数据中心16个;IPV6设备覆盖率100%;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9.3T;SUPET入选工信部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面临挑战 我市要聚焦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高增长下的挑战。全市数字经济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数字经...
篇六: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
1 页 共 9 页 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1 2021 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2021 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方案
xxxx 年以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准确领导下,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白手起家、摸索前行,建好了班子、铺开了摊子、探究了路子。通过财政、城管、住建、文体、民政、交通等 xx 多个市级部门、x 个街道办、xx个乡镇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各项工作社会效果明显、上级领导确定、群众普遍认可,超额完成了省、x 市、简阳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数字化城管工作多次被 x 市数字城管部门带队前来调研学习,网格化工作也多次被省、x 市政法委等主要领导通报表扬,省综治办崔均副主任、x 市政法委唐永亮书记先后多次带队来简调研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并召开现场会,对简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赐予充分确定。
xxxx 年工作
一、工作状况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年初,指挥中心党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部署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指挥中心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抓,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市委王宏斌书记、市政府赵春淦市长、市委政法委樊昌华书记、市政府钟世斌副市长多次现场调研,专题听取网格化、数字化工作,并
第 2 页 共 9 页 亲自批示,作出支配部署。x 月 x 日,市政法委樊昌华书记主持召开全市"xxxx 年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支配部署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向全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简委办〔xxxx〕x 号)。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 (街道)、社区(村)分别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
(二)构建平台,健全体系。中心根据"纵向贯穿、横向集成、共建共享"的要求,争取市财政资金 xxxx 万元(网格化平台建设xxx 万元,数字化平台建设 xxx 万元),建立了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心、村(社区)管理站"三级管理平台"。将 xx 个相关职能部门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指挥中心、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搭建信息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系统,整个平台体系信息化、数据化、才智化。两套平台体系的顺当建成,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水平、解决服务群众"最终一公里"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决策,划分网格。中心根据"因地制宜、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掩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在网格化管理上把全市划分为 xxxx 个网格,配备 xxxx 名专兼职网格员,其中由政府购买服务的专职网格员 xxx 名,农村根据"一村一网格"配备 xxx 名兼职网格员(新增东溪镇、石盘镇等 x 个乡镇的 xx 个网格及 xx
第 3 页 共 9 页 名专职网格员)。中心根据数字化城管的规律和方法,把城区 xx平方公里划分为xx个网格,面对社会聘请信息采集监督员xx名、平台操作员 x 名,主城区主要街道实现了数字化全掩盖。
(四)信息精确,规范有序
截至目前,我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共采集录入人口、组织、部件等六大类信息 xxx.xx 万条(其中:组织机构录入 x.xx万条,人口信息录入 xxx.xx 万条,房屋信息录入 xx.xx 万条,单位场所录入 x.xx 万条,城市部件录入 xx.xx 万条,大事录入 x.xx万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录入城管大事、部件基础数据 xx 类、xxx 小类、xxxxx 个。两套平台体系建成运行以来,各职能部门之间主动协调协作,各类大事处理程序规范,受理范围明确,系统运行成效明显。
(五)突出重点,推动有力
结合省、x 市 xxx 会议精神,着力推动"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农村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截至 xx 月,全市基层公安、司法、卫生计生单位 xx 个账号已全部开通。指挥中心根据"整合资源、厉行节省"的原则,拟一次性为农村专兼职网格员 xxx名配齐 xxx 部手持终端机,通过手持终端机的接入方式,采集农村基础信息,实现农村网格与全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x 月 xx 日,x 省住建厅数字化城管专家一行对指挥中心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逐一验收。数字城管项目的顺当验收,为简阳实现 "数字管理,才智城市"奠定基础,为简阳数字化城市管
第 4 页 共 9 页 理精准、高效、便捷供应有力保障。
二、主要成效
一年以来,网格化、数字化工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受理网格大事 x.xx 万件、办结 x.xx 万件、办结率为 xx%;受理城管大事 xxxx 件、立案 xxxx件、派遣处置 xxxx 件、处置率 xx.xx%,结案 xxxx 件,结案率xx.xx%。估计到年底,中心累计受理网格大事 x.xx 万件、办结x.xx 万件,办结率达 xx.xx%;受理城管大事 xxxx 件,立案 xxxx件,派遣处置 xxxx 件,处置 xxxx 件,处置率达 xx.xx%,结案 xxxx件,结案率达 xx.xx%。
一是发觉处置问题更加客观全面。通过网格管理员、信息采集员一日双巡、错时服务, 开通 xxxxx 城管热线,共享城区天网监控摄像头,实现了问题发觉迅速、精确、无遗漏。通过网格大事处理四级体系、城管大事处理两级体系的闭环流程,实现了问题处置的高效、快捷、数字化。
二是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绩效评价系统数据由软件自动生成,杜绝了人为因素。每月编制分析报告,对全部责任单位和部门工作绩效进行数据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和推动城市管理供应了决策依据和大数据支撑。
三是管理效能更加显著。资源初步共享,目前已为市纪委随机调查、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志愿服务以及民政、人社、计划等部门供应了数据、信息、人员支持。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职责
第 5 页 共 9 页 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明显削减,主动为民办实事、办真事的不断增多,发觉和处理问题的数量基本每月保持在 x 市前列。
四是亲密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通过网格化服务、数字化管理,各职能部门工作更加务实,民生诉求处置更加高效,群众政策法律询问更加便捷,冲突纠纷、治安隐患得到准时妥当解决,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平安指数和美好指数不断增加,社会评价不断好转,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理解的"连心桥"。不少市民反映身边的事有人管了,四周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群众对政府工作评价满足率明显提高。
xxxx 年工作方案
xxxx 年是"十三五计划"的起始年,面对简阳当前进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我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力争各项工作任务再上新台阶。xxxx 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创新探究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新模式
结合市委市政府 xxxx 年工作方案和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探究一项符合简阳实际的工作模式。把网格化、数字化工作融入"创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建设、依法治市、党的群众训练实践"等活动中,结合"新村扶贫"、"走基层、送暖和、结对帮扶"等惠民服务,制造性开展工作。建立党建信息网格化系统板块,把劳动就业、供电供气、家政、天气等便民信息纳入信息系统平台共享。提高数字化系统成果运用,把市政设施、城市管理部件等建
第 6 页 共 9 页 立大数据库,上传云数据,实现互联共享。组建社会服务各类专业志愿队伍,汲取医护、老师、民警、企业、社会志愿者等人员广泛参加网格化、数字化工作,增加社会管控面。建立网格对象、微信等即时沟通交友平台,日常参加群众思想、言论、活动等互动,拓宽融入群众、了解状况、把握信息途径。
二、突出抓好两项重点工作
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上。强化完成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乡镇卫生院对三类人群信息入网工作,完成农村网格化的终端普及用法。强化网格队伍的管理、培训、考核,不断提高网格管理员的服务管理力量和业务水平,确保用好、进展好网格管理员这支队伍。强化网格化数据信息动态补录、更新,定期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比对、更新,确保六类基础信息库的数据真实精确,做到"一次采集、多次用法,一家采集,多家共享"。强化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延长网格服务政府职能,把社会民生、劳动保障等涉及社会管理的市政府职能部门全部纳入到指挥体系,把网格管理员、村(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小区物管、交通协管员等社会力气有效整合,相融共济,整体互动,防止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最终形成无缝对接、无所不在的社会服务力气。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上。强化舆论宣扬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数字城管在全市的知晓度。强化对采集员和平台操作员的业务提升和技能培训,定期开
第 7 页 共 9 页 展技能学问考试和业务技能大 PK。强化数字城管理掩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让市民广泛参加和关注数字城管工作,形成城市管理全民齐互动的模式。强化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案件效办派遣,确保案件运转规范,案件处置准时高效。
三、着力构建三大工作格局
一是进一步构建"小网格"、"大民生"工作格局。切实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与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相融合,以强化民生服务、解决民生诉求为着力点,努力构建以"网格"为基础,以"平台"为依托,以"数字"为标准的民生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中心两套信息系统平台作用,建立适用全市(街道)乡镇"高标准、差异化、特色化"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推动构建与我市"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战略工作主题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格局。
二是进一步构建"大协作"工作格局。充分整合利用市级各职能部门、(街道)乡镇、村(社)有效力气,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供应一站式服务管理,明确各层级的服务管理职能和主体责任,进一步形成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合力,破解和消退管理盲区,有效提高政务服务管理效能。
三是进一步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落实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做到准时受理处置,强化事项受理、交
第 8 页 共 9 页 办、流转和处置的规范运行,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提高指挥中心各类事项的处置效率,主动关切市民诉求和呼声,不断提高利民、为民、便民的服务质效。
四、优化建立四项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巩固群众路途训练实践成果,建立适应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数字城市管理工作特点、干部队伍特点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度,整合目标管理考核、队伍管理考核、党风廉政督查力气,特殊针对三公经费、机关效能、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通过实施习惯性养成训练机制、督查整改日常化机制、廉政隐患点实时排查机制,建立掩盖到人、到事、到岗位、从决策到执行的全流程监管。
二是建立综合督导考核长效机制。根据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重点,部署对全市范围内的各职能部门进行定期综合督导考核。通过督导考核,倒逼管理,提高各职能部门前端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成本,缓解行政执法冲突。转变以往行政职能部门高高在上,以管理者自居的观念,变管理为服务。
三是建立网格才智城市运行长效机制。完善才智城管顶层设计,加大才智城管硬件、平台建设,稳步推动网格拓面,争取网格化服务管理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推动硬件平台与运行体制的无缝匹配,培育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的理念思维,充分发挥网格化、数字化在城市管理日常运行、应急处置、政府效能考核的综合牵头作用,普及推广与才智城管和网格化服
第 9 页 共 9 页 务相适应的行业管理、多部门联动运作模式,实现指挥中心的龙头作用和杠杆功能。
四是建立迎检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网格化、数字化工作任务多、工作重、保障大等工作特点,梳理各项创建迎检工作任务和节点,把握有关规律,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挥、基层职能部门执行等方面统筹部署、科学支配,将日常管理与迎检有机融合,避开突击运动式的疲惫作战模式,提高指挥中心整体工作效率。
【民生工作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情况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