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篇

时间:2022-10-26 19:20: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篇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1期 DOI: 10.16029/j.cnki.1008-410X.2022.01.002  收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篇,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篇

篇一: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2 年第 1 期  DOI :

 10.16029 / j.cnki.1008-410X.2022.01.002   收稿日期:

 2021 - 07 - 08   作者简介:吴岚波( 1991- ),男,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河南开封  475001;原  珂( 1986- ),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029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区基金会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作用研究”(批准号20CSH091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进路与制度变迁 *吴岚波   原   珂  [摘  要]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存在着对社区党员人文关怀不足、基层党建与居民自治脱节、党建引领共驻共建单向性、基层党组织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在需求、技术、文化素质、激励机制和资源五大方面构建党建创新制度。要以增强党的组织力为核心,以社区组织间、党员和居民间关系的调适为基础,以邻里互助、居民自治、共驻共建为重点,以构建社区复合治理为目标,实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衔接,推动社区复合治理模式的生成。[关键词]党建引领;社区复合治理;社区治理共同体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 - 410X (2022 )

 01 - 0013 - 10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 “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改革任务,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国家治理”概念,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拓展到“国家治理”层面,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新飞跃,形成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一体贯通、一脉相承的治理体系,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1 ]( P1 )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并要求“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和社会治理的杠杆,关乎大政方针的落实、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持续深化推进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治理能力机制,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是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亦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进展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引发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塑造了新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新一轮基层党建创新势在必行。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与推动的功能,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提上日程。自20世纪90年代社区党建被提出后,该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起初在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理论界关于社区党建的研究主要是尝试回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等问题。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一是对党建空间的探究。最初探讨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在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3 1

 重建党的组织基础。“单位制的式微,社区的兴起,党的建设空间发生了战略性转移:从单位转到社区,以保障社区制与社会结构的内在契合性”[ 2 ] 。随着党建环境转换,部分学者将研究视野从宏观转向微观,从院落、小区、楼宇等微观空间尺度探索党建的社会整合功能 [3 ] 。二是对党组织介入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探讨。党组织介入社区治理的方式,有嵌入式党建和融入式党建两种观点。嵌入式党建强调党员嵌入社区治理和服务,与居民组成集体行动的治理单元 [4 ] 。融入式党建是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下,重塑基层党组织角色,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党员服务水平,实现党建融入发展、服务融入民生、党员融入群众等目标 [5 ] 。嵌入式党建强调党员与居民群众的协商、参与、合作和共治,融入式党建注重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两者不同的着力点可能与政策背景有关,但本质上都是党作用于基层社会的方式。三是对党建整合问题的探究。政党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李普塞特对政党整合问题进行过诸多开拓性研究,费正清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进行了历时性探讨,林尚立等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建构。四是对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关系的探讨。当前学界对党的领导与基层自治关系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现实 中 “领 导 与 自 治 面 临 着 无 法 调 和 的 鸿沟”[ 6 ] ,但在新时代激发社会活力,释放社会治理空间的大环境下,更应依靠党对社区的有效参与和引导,以切实保障居民自治之良性运转。上述关于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探究,尽管在研究视角、分析框架、研究旨趣等方面存有差异,但本质皆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假设之下,即基层党组织具备较强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基层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快速转型,基层党组织结构、理念、能力亦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涣散、虚化、弱化现象;党员和党组织关系、党员与居民群众关系都发生相应的变化,部分党员因种种原因不参与组织生活,不响应组织号召,只有少量党员骨干切实参与为民服务行动。这引发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它们与我国基层党建注重制度建设,忽略制度落地的机制建构不无关联,那么,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是什么,如何加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回答为什么是基层党组织而非其他主体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逻辑进路随着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秩序多样化的延展,治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逻辑出现差异,衍生了一些问题,多元主体呈现冲突、碎片、紊乱、低效的胶着状态,“多元与秩序”的张力愈来愈大。协同多元行动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化解多元与失序的困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各类社会力量,整合治理秩序的实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并非主观臆断,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有着可靠的历史依据和深厚的现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引领过程中通过认同的再生产来实现的。(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合法性解读从一般意义讲,合法性意味着公共权威被民众所认可的程度。在西方知识脉络中,合法性是一个包含了合法律性、有效性、人民性和正义性的概念体系,有效性是所有合法性理论流派的最大公约数 [7 ]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正当性主要来源于传统、法律、绩效等结构性要素。一是历史合法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解决中国的问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基层社会治理场域,运用党的权威统筹治理主体,化解治理矛盾,统筹治理力量具有丰厚的历史遗产和现实优势。二是权力合法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宪法赋予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党具备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权力,掌握物质形态和价值符号构成的合法性4 1

 供给体系。三是价值合法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党 与 其 他 政 党 的 区 分 要素 [8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最大限度的平衡,有效地形塑了基层社会治理秩序。四是实践合法性。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并将延续下去,在制度框架内,党的意志可以转化为国家的意识,中国共产党兼具引领社会治理的实力和资格,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与之抗衡。(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代性阐释在中国语境下,“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探讨我国如何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现代性”理论则更多地探索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理论嬗变,昭示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迁衍 [9 ] 。诚然,转型期我国基层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从社区治理的视角观察,基层党组织自身问题和不同主体的治理冲突尤为明显。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建立在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统筹功能等基础之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绕不开基层党的建设环节。加强基层党建的政治逻辑是为了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难题 [10 ] 。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刻不容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党员为民服务给居民群众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影响党群关系结构,固化了“党员在付出,居民在观望”的关系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扩大居民参与的有效衔接,使社区居民在党员的引导下开展更大范围的邻里互助,建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精神。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破解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问题,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行动,改善居民“弱参与”的境况,增强了社区治理活力。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介入社区治理,三者处于不同的秩序维度,对社区治理的目标、价值、取向难免存在差异,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带来了治理碎片化,非但没有实现多元共治,还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治理冲突 [11 ] 。一是个体间的冲突。社区居民因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知识结构等不同引发冲突,如居民争夺社区纳凉空间,矛盾和隔阂不断。二是组织间的冲突。不同职能部门间、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间、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会服务机构间、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间、社区社会组织间冲突不断,呈现“冲突主体多”“冲突频率高”“冲突激烈程度大”等特征。以社区文体组织间冲突为例,社区文体组织横向协同机制缺失、共享意识淡薄,在活动资金、活动场地和活动组织等环节按照“霍布斯丛林法则”行事,捍卫自身权益,漠视其他组织正当需求。这种隔离和恶性竞争难以创造生活共同体,也不会出现生态系统的关系网络 [12 ]( P44 )

 。三是个体与组织间冲突。该类冲突表现为:居民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冲突,居民与业主委员会的冲突,居民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冲突等。党组织在社会建设领域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社会治理活动的领导核心和组织枢纽,加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功能建设,是社会治理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 [13 ]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的领导者和统筹者,既要服务社会,又要解决社区治理领域的问题,并在服务和治理的过程中建构存在于社区中的各种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旨在二者间形成有机互动的结构性治理机制。三、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脉络传承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政策工具,意在推动党的自身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步提质增效,巩固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领导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各地围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出台了不同的规划方案,呈现丰富多样的治理形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多元探索不仅表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彰显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同的目标取向。这些目标根据其脉络传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5 1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强化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强化与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乎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主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其引领其他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提。自“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命题提出后,各地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于延长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和优化区域化党建格局,如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门栋长)”五级组织架构,逐步形成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街道干部驻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中心户(党员门栋长)负责门栋的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纵向覆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动员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初步形成了组织联建、党组织设置区域化,党员联管、教育管理一体化,服务联动、服务群众社会化,促进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横向延伸。(二)基层党组织社会动员整合能力提升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凝聚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整合民众的能力,借助党内监督场景、党员为民服务场景和基层党委组织动员居民的场景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力。推进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覆盖,建立商务楼宇、楼院、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党建标准和制度。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结合城市社区资源禀赋,开展“党建+楼栋”“党建+商圈”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不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动员、组织、整合人民群众与广大党员及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力量。(三)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主体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制度规则层面,完善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制度,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机制,找准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契合点。通过营造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和党建引领群团参与等可视化场景,消解党建与社会治理脱节现象,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实现社区业主...

篇二: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10.11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多元治理中的功能转型及实现路径陈怡(中共卢湾区委党校,上海200023)[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党组织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对社区党组织功能的严峻考验。

 在多元化的社区治理结构中党组织必须在政治领导、利益协调、服务凝聚和文化导向上发挥积极功能。

 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自身组织系统,通过扩大民主、推动自治与平等协作等方式,构建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增加其他治理主体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与认同度,其结果是提高了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合法性。

 因此,社区党组织功能的实现关键在于对其功能的科学定位和选择正确的实现路径。[关键词] 社区治理;党组织;功能;民主[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 8487 (2010)

 11- 0018- 04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和稳定, 无疑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基础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社区从单纯的生活居住区,逐步演变为具有多种功能、提供多种服务的社会共同体。

 因而社区治理不再仅仅是政府治理的范畴, 必须以多元的模式承担起对社区治理的责任。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社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居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增强党在城市中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成为近年来党的建设中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课题。

 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 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一、 社区党组织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社区党组织生态环境, 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社区党组织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等。

 生态环境能够限制和影响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及其功能的实现, 同时, 社区党组织也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合理地利用 和改造生态环境, 实现党组织所期望的目标。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执政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面临着系统内 外两个层面的挑战。1.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对传统的封闭式内 循环领导的挑战。传统党建中党的领导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一体化的单位制度, 即共产党首先把韦伯所说的两种“最基本权力”—国家行政权力和财富权力紧紧结合起来, 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实现党对各级各类“单位”乃至“单位人”的绝对领导。

 这就是党长期采取的“党———单位———单位人”的领导模式。

 但是, 改革开放之后, 以党的基层组织为轴心的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市, 政经社一体的单位组织日 益被功能专业化的组织所取代, 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日 益脱离出组织的空间, 回到社会。

 与此同时,组织对人的控制日益减弱,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很大的自 主性。

 由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而导致了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党的组织结构基础和活动方式空间与转型后的社会结构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其内 在契合度下降, 导致了 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弱化, 甚至出 现“边缘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一是党的组织工作覆盖面出 现缺口。

 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涌现给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带来新的难题, 党的组织设置产生空缺。

 即[收稿日 期]2010-08-26[作者简介]陈怡(1975-), 女, 中共卢湾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助理,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18

 使建立了党组织, 也难以避免“空转”的尴尬。

 二是党员队伍的管理难度增加。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 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 “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

 “社会人”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其自 主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这也意味着党员 的价值取向 、身份来源更趋多元化, 除了在职党员之外, 出现大量下岗失业党员 、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等, 而在职党员中也包括新生阶层党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自 由职业者、“三资企业”党员等), 因而不同身份的党员的需求也呈多样化趋势。

 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来源的多元、党员身份的变化、党员收入的差异, 使得党员的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复杂, 党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加大。2.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对党的一元化垂直领导的挑战。长期以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动员社会和整合社会的基本组织资源, 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

 我国在 1991 年提出“社区建设”以前,街区内的治理主体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 街道党工委通过其独一无二的领导者地位控制街道办, 从而实现对基层政权的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进,社会日 益复杂、动态、多样化,社区治理结构也发生了 变化:

 一方面, 国家权力重心下移, 街道、居委会、党组织成为基层社区的部分政策制定者, 指导并干预具体的社区建设; 另 一方面, 政府通过事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 以政府采购等形式培育非政府性质的社区中介组织承接外包的职能, 并逐渐允许其他非营利组织进入社区、开展活动。

 同时, 社区内以居民自治为基础的志愿团 体也因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 调整而大量涌现。

 因此, 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原有的经济组织、非政府组织(包括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志愿团体、社区原有和新进入的非营利组织), 以及社区居民都成为治理主体, 都在各自 的职能范围内 对社区发展履行着责任, 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作着贡献。但是, 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由 于具体目 标任务、运作机制、作用 方式等不尽相同 , 因而有时难免会有矛盾。

 多元权力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具有二元性, 即任何参与主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 ,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P1-3)因而在社区治理中必然会产生多元主体间的博弈。

 博弈是中国社区多元化治理必须重视的现实, 如何在博弈中实现均衡, 需要党、政府、经济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自 治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真正的和谐社区是在多元主体间的博弈均衡中得到实现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 党的传统的自 上而下的一元化垂直领导方式必然不适用 于现代社区治理, 它只会挫败参与者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公民缺乏合理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 也会积聚社会矛盾。

 因此,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思想领导、政策引 导、组织领导的作用 是新时期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二、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多元治理中的功能转型面对复杂的社区工作, 社区党组织原有功能的实现空间在逐渐缩小, 其功能体系和政治作用 出 现了 弱化趋势, 党组织的内 在活力和战斗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在传统架构下, 基层组织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行政权力 来实现对革命和生产的动员 与组织”[2] (P61), 显然, 这种功能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

 在当 前的社区治理结构中, 社区内的党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自 治组织、市场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优化社区秩序。

 其中,社区党组织处于核心地位, 其功能定位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实现功能转换, 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把党组织从与行政权力的结合中分离出 来, 复归政党的政治功能。1.政治领导功能。在社区治理中,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一是体现在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最终决策上; 二是体现在对社区内各类组织以协调、 对话为主的软控制上; 三是体现在对社区自 治组织开展自 治活动的引 导上。

 社区党组织从绝大多 数社区居民的 共同 利 益出 发, 引导、推进社区成员 的民主决策, 保证和监督社区自 治组织开展自 治活动, 逐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利益协调功能。当前, 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 现的社会经济结构、身份结构等的多元化, 下岗失业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救助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老龄化问题等等, 无不引 起人们之间利益的重大失衡, 加剧了社区成员间的利益冲突。

 社区党组织在解决社区成员利益冲突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充分调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手段, 使不同的利益诉求得到合理的表达,不同的利益矛盾也能得以合理的协调。

 社区党组织还要总揽全局, 依法协调处理社区各类组织的矛盾, 整合各类组织资源, 为这些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社区党组织通过利益协调, 理顺不同主体的关系, 能够促进社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社区经济的19

 持续稳定发展可以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来源, 从而为社区建设和繁荣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援和经济保障。3.服务凝聚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党员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其服务的本质至少应该包括三层含义:

 能影响和带动群众; 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能促进党的事业开拓创新。

 ”[3](P156)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服务作为加强党员 教育管理的突破口 、切入点, 创 新党员 教育管理观念, 丰富内 涵, 通过强化服务功能, 做到既监督党员 履行义务, 促使其积极发奋地工作, 又为党员 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服务和帮助, 切实调动起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此切合形势的发展和党员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

 同时, 基层党组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 切实改进服务群众工作的内 容和形式, 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渠道,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和水平,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文化导向功能。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现代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是要把社区建设成为弥合阶层分化的、 平等的生活空间;化解经济矛盾、避免社会冲突的整合空间;累积价值传统、维系社会规范的文化空间。[4](P10)现在的社区多数是不同阶层、 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混合居住在一起,社区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 其所带来的思想的复杂性将是长期的。

 在这种情况下, 决定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发挥导向 作用。

 社区党组织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 积极推动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依托的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形成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良好风气。

 社区党组织通过文化引 导, 培养社区治理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公益意识、互助意识、奉献意识、参与意识, 促进社区成员和睦相处。三、 社区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创新路径社区党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驻区单位、社区自 治组织和社区居民都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构成相互合作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

 尽管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 但并不等于社区党组织可以直接干预其他治理主体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社区党组织必须依据变化了的生态环境, 完善自 身系统, 构建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发扬民主、推动自 治与共同合作。

 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 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以民主协商为主要手段, 搭建与驻区单位资源整合的平台。对于社区建设而言, 面对诸多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求, 要实现良好的多元治理, 则更多地需要依靠民主协商的手段和机制。

 民主协商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 “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

 它尤其强调对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 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5]。

 民主在基层的制度化诉求, 就是建立一整套按照一定民主程序运作的 、有众多民主制度体系构成的、有一定政治文化支撑的利益整合机制。首先, 搭建与多元利益主体的 民主协商制度平台, 制定一定的协商程序。

 社区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可以平等地讨论社区建设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 以公共利益为取向, 通过讨论形成共识, 进而做出民主决策。

 不同驻区单位中来自 不同阶层的党员或党员 代表, 可以分别代表不同 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愿望,充分发扬民主, 讨论、汇集、协商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表达, 使决策建立在各阶层利益调和与妥协的最佳状态上。

 其次, 实现组织载体的创新。

 应该在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可以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组织载体创 新形式。

 针对社区内 各类组织的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级别的党组织难以统一行动、 难以形成合力的弊端, 就需要整合社区内 所有党组织的资源,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载体, 成立诸如社区党建联席会一类的 机构。

 它是辖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开展区域性党建工作的协商议事机构。

 如北京市在社区设立了党建协调委员会, 上海市卢湾区在社区(街道)这一层面成立了社区委员会。2.以扩大参与为基本导向 , 提高社区自 治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社区居民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自 治的内 在动力源泉, 离开了 居民的参与, 就谈不上社区自 治。

 而社区的自 治组织是社区成员的自 我组织, 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与自 主性。

 所以, 有效地动员社区居20

 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调动社区自...

篇三: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工作 8

 2020 年 5 月 以基层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

 —— 以成都市城乡社区治理为例

 杨天菊

 王 贝

 林宝玉 西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城乡社区治理是推动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在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基层党建则在治理过程中起着引领方向和基本保障的作用。成都市着眼于社区这个单元体,以基层党建入手,构建起以基层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但与中央、省市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对于深化成都市基层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建;多元主体;城乡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2019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一核三治,共建共享”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说明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必要性,成都市一直致力于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优化基层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层党建引领与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

 1.1 基层党建保证城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 明确了基层党建在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以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具备全方位的视角,能够将其内化为平时工作作风、工作方式等具体事宜的参照标准。同时,对社区治理的相关工作起着监督的作用,基层党组织需要对其进行监督,要求基层组织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 基层党建是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精准化发展的基础保障

 首先,基层党组织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能够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更精准更高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其次,能够引导城乡社区治理朝着规范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最后,基层党组织在人才的选用与培养上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

 2 成都市城乡社区治理的现状

 2.1 成都市基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基本情况

 (1)加强整体谋划顶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体制,创新组织领导体系,整改了治理工作机制。第一,成都市着眼于社区这一单元格,从整体上加强规划,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为目标”[3] 的总体思路。第二,有效地将权力与责任进行精确匹配,将各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实现了高效统一。第三,构建起了一套首先由基层社区发现问题、然后由街道进行上报、再“集中派单”、最终针对具体问题协同高效地进行修整的工作治理体系。

 (2)加强对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深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初步构建起一核引领和多元共同促进的体系。成都市探索出了以基层党建为入手增强整体统筹的能力,针对成都市存在的系列问题,促进实施了社区发展治理的“五大行动”。据统计,成都市已有 13 万名党员亲自深入社区进行服务,社区的志愿者人数已有 190 万人次,2.2 万个驻区的组织或团体与社区签订了协议,累计进行服务项目 6.8 万个[4] 。

 (3)将新兴科技融入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治理。将网络、微信、微博、QQ 群以及抖音等媒体平台日益深入到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中,以社区居民服务、为其提供便利为出发点,在 810个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项目化服务、专业化运营,强调居民优质服务的专业性,同时,从智能高效服务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天府市民云”移动互联网平台,整合了 161项服务信息,[4] 为居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带来了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增收方面,治理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在取得良好治理成效的基础上,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还为老百姓谋取了方便。

 2.2 成都市基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职能的改革创新力度与实践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首先,在城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由于社区街道的职能转变好处与初始阶段,因此出现了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不明显、政府与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权责不明确、治理方向混乱无重点、社区所承担的职能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职能出现叠加重复、各主体之间在处理具体事情时缺乏协商统筹的能力等现象。其次,在公共资源共享利用的创新改革上,建立社区与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的政策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资源缺失和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

 (2)居民的期待与目前的供给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质量、总量以及分布存在问题,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亟待解决。成都市在着眼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供给的同时增添了一些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服务,但这些服务的方向不精准,无法与社区居民的期待相契合,政务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方面还很欠缺,出现居民办事走远路的现象。其次,新兴科技与社区服务的融合度和精准度不够高。成都市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探索将科技与服务相结合,推出“天府市民云”一站式平台,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但是在更新一体化信息和信息服务终端的设施设备上还存在一些脱节,基层党组织对新媒体的使用力度不大。因此,如何提供精准的服务、就近解决居民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3)城乡社区治理主体的参与度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之间还存在一些出入,各类治理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不强、渠道不畅、深度不够、缺乏活力等问题依然存在。首先,从基层党组织内部来讲,依旧还在以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统治思想开展工作,对自身的权责没有准确的定位,虽有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但创新意识不足,具有依赖性。其次,各大参与主体鉴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参与治理的动力不足,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导致一些社会组织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再次,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扶持下,一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 2020 年 5 月

 9 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但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了借政府的扶持而肆意妄为,惰性组织、趋于急功近利的组织频繁出现,“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居民日益精细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5] 最后,就社区居民来讲,其主体意识淡薄和参与积极性不高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的棘手问题。

 (4)保障机制出现现实短板,人才、资金、政策方向的保障体制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首先,从人才保障的机制来讲,目前成都市基层社区的队伍建设整体上来讲主要存在缺乏专业对口的人才、社区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对人才的培训教育缺乏保障性等现象,同时,基层党员因为其身份、流动性等原因出现管理难的情况。其次,从资金保障角度来讲,成都市目前在鼓励社会组织大力参与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以何种标准去量化投资的力度更为合理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政府在对社区公服进行资金投入时也出现在使用范围、程序、核算和财务管理上制度规定与实际需求脱节问题,出现资金投入与获得成效之间出现出入。最后,从政策保障角度来看,政策保障是城乡社区治理的底部支撑,政策贯彻落实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治理水平的好坏。

 3 成都市优化以基层党建引领 城乡社区治理的路径探析

 3.1 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第一,牢固基层党建这个根本点,发挥党组织在多元主体之间的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用社区化的党建为载体增强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商,形成以各治理主体为发散点,围绕基层党建这一“核心骨”的局面。第二,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政治动员作用。主要围绕自治、居民、小区物业委会和物业、社区规划四个重要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动员作用,提高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的政治素养,带领各治理主体将党的路线方针落到实处,实现“1+1>2”的整体性功能。第三,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内部构建,强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员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的带头模范作用,将推动社区发展作为自己应的义务,优化对“党员义工”、“红色先锋”评选、“党代表联系服务”等活动方式,带领社区居民共创佳绩。

 3.2 强化党的建设对群众工作的促进作用,最大化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首先,精准地了解群众的需要,针对这一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确地服务产品,填补长期以来供给粗狂化的漏洞。其次,针对目前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化难题无法得到专业解决这一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其组织作用,建立起专业化的服务供给体系,包括聘请专业人才、引领专业机构等为基层服务。最后,要将科学技术同治理相结合,实现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目前成都市构建了“天府市民云”网络服务平台,打破了时间上、地域上、空间上的局限,但现阶段在一体化信息服务、政务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要加快与完善服务网络,优化信息服务终端等设施设备,围绕居民的愿景与社区周边的实际情况提供政务服务和公共事业的服务,利用好“天府市民云”平台,不断丰富其中的内容。

 3.3 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强化城乡社区的聚合功能

 加大基层党组织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的作用、优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按照‘政府主导、商业化逻辑、市场主体’思路,创新推动社区发展治理。”[4] 首先,构建党组织引领社会企业的模式,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具有自发性,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就要起着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及监督考察考评,提供更加长久可持续的循环发展。其次,搭建政治引领激发社会组织的多方参与平台,“推行‘公益+低偿+有偿方式’”,加强党组织、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帮扶和监督,通过这种扶持的方式推动企业驻扎社区从而反哺社区治理发展。最后,理清党组织引领与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市场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过程中不能承包一切事项,在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他们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3.4 完善社区保障机制,重点强化人才、资金、政策方向的保障

 首先,从人才保障来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保障。第一,要以高质量高标作准选择社区治理人才,同时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加快编制社区人才发展规划,逐步健全社区人才政策体系”,[6] 为社区治理人才的薪资报酬提供坚强的保障,消除其后顾之忧;第三,加强对社区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用先进的理论知识知道他们的实践。其次,从资金保障来说,往常的城乡社区的资金来源依靠社区自行筹备资金,加上政府的财政投入的扶持,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来说,政府要加大对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各类社会组织的政策保障力度,通过明确的政策规定来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对于公益、志愿服务等类型的社会组织需要提供具体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意武.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城乡社区协商发展[J].中州学刊,2018(0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胡元坤.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成都实践[J].国家治理,2019(06). [4]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社区发展治理之路:党建为魂服务为本市场为径[J].先锋,2019(05). [5]吴欣.以基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成都探索与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03). [6]胡元坤.认识再提升 思考在深化实践再出发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水平[J].先锋,2019(06). 作者简介:杨天菊,陕西汉中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王贝,四川盐亭人,博士,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土地制度及流转方面的研究。林宝玉,福建福州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金项目:课题支持: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新成都市城乡社区治理研究(2019L28);校地合作课题:郫都区花园街道党建现状调查及特色亮点提升研究(W185039)。

 (上接第 7 页)

 来越强。

 总而言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只要我们找准基层班组这个着力点和主战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党建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把国企党建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王春武.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1-2.

【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