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副局长万字工作体会|25年智慧“窖藏”,供大家参考。
副局长万字工作体会|25年智慧“窖藏”
今天,我们局开始进行业务工作体会交流。我先带个头,主要是抛砖引玉。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是机关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建设过硬机关的现实要求。局里确定今年开展业务工作体会交流活动,目的就是适应机关建设新要求,把握机关工作新特点,树立机关干部新形象,以加强业务工作研究为基本途径,让大家结合实际谈学习体会、讲工作感悟,共享经验成果,提高能力素质,更好地完成担负的职责任务。这项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全局每名同志分别讲一课,年底前讲完,最后汇编成册。机关大事要事多、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对我们每名同志而言,只有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才能履行好担负的职责使命。这些年,我们局高标准完成了许多工作任务,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很大锻炼提高,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最近,我结合工作实践,围绕“机关干部要注重锤炼过硬素质”这个题目,作了一些总结梳理,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一、坚持思维高起点工作才有高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实践证明,要想工作出精品,思维起点就要高;
只有思考谋划上层次,工作才能上质量。作为机关干部,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一定要站在引领思想的制高点上谋划开展工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方向明、思路清,提质量、上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弄清这样几个问题。
1.弄清上级强调什么,进一步端正开展工作的着眼点。吃透上情,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上级的部署要求,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指导性,是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工作的依据和遵循。只有全面领会上级工作部署,吃透上情抓落实,工作才能理清思路、把准方向、抓住重点,如果不看上情另搞一套,就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在抓工作中,要始终与上级的指示要求对表,始终紧跟上级工作部署,确保正确方向和质量效果。比如,习总书记提出×后,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单位迅速兴起贯彻热潮。在这种形势下,深入推进直属单位的学习宣传贯彻,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科学安排、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我们深入学习上级决策部署,进一步认清学习宣传贯彻×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明确深化学习教育、搞好研究阐释、加强舆论引导、浓厚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抓什么、怎么抓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以此为依据,结合直属单位实际,确立了思想教育牵引、环境氛围熏陶、工作实践深化的思路,从抓好深入学习教育、开展读书演讲活动、举办×读书知识竞赛、组织学习教育检查调研、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五个方面作出部署,并跟踪督导抓好落实,有力推动了×在直属单位落地生根。这些都充分贯彻和体现了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不仅思路清、措施实,而且效果好,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2.弄清领导关注什么,切实形成思考问题的聚焦点。机关是领导的外脑,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领导思考的问题理解好、把握好、深化好、落实好。这是因为,领导思考问题一般都是全局上的,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的思想是机关思考问题的基本依据。只有贯彻好领导的思想,工作才能对上路、出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开展工作时,必须紧紧跟上领导的思路,把领导关注的问题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比如,运用典型指导工作,始终是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按照领导意图,积极做好典型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典型线索,认真总结典型经验,集中推出了×锻造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广泛宣传,声势大反响好,充分反映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上级领导两次批示给予表扬。再比如,领导对安全稳定工作始终高度关注,时刻挂在心上,几乎逢会必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作为抓安全稳定工作的职能部门,始终把安全预防作为大事来抓,坚持关口前移、综合施策,广泛开展警示性法制教育巡回宣讲,认真搞好安全问题排查,督导各级扎实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受到领导好评。我们深切地感到,抓工作只有和领导的想法对上路,把领导关注的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弄清发展趋势是什么,不断校正探索创新的瞄准点。把握发展大势,预测工作走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才能掌握主动权,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我们无论抓什么工作,都要密切关注本领域的最新动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单位建设发展的特点规律,确保各项工作与时代发展合拍、与形势变化同步,形成新的创新点。比如,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统一部署,做好直属单位深化改革中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感到,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紧跟改革进程,及时搞好分析预测,把准干部思想变化的脉搏,按节点、分步骤做好工作。根据领导指示要求,我们专门到直属单位开展深化机关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及时摸清思想底数,在了解干部忧什么、盼什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单位抓好深化机关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干部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始终在大局下行动。
4.弄清基层需要什么,正确把握抓好落实的结合点。基层是单位工作的重心。只有摸清下情,知道基层所难所需所盼,工作才会接地气,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检验机关作风实不实的重要标志。如果出的点子、开展的活动,脱离基层实际,形式多内容少,缺少实际意义,干部就不会欢迎。所以,我们抓工作必须面向基层、面向干部,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扑下身子,人往一线走,劲往末端使,根据基层需求,谋划设计工作,切实把资源和力量用在服务基层、促进长远建设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一些切身体会。比如,针对直属单位政治教员少、理论宣讲力量薄弱的实际,为扎实抓好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我们从直属院校遴选×名专家教授,成立理论宣讲专家库,每逢党、国家和机关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大方针政策,都及时组织撰写宣讲提纲,到各单位巡回宣讲。近两年来,先后围绕学习贯彻×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十余场,近万名干部现场听课,受到广泛好评。再比如,针对直属单位政治教员、新闻干事、思想骨干队伍能力素质需要加强的问题,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员授课评比、新闻干事和保卫干部培训等,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加强什么的原则,精心安排内容,严密组织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骨干的能力素质。各单位的同志普遍反映,参加这些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很多,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干好工作的信心。
二、多打提前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机关工作具有从属性、被动性和服从性特点,处理不好就会疲于应付。在这种情况下,要防止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取得工作主动权,就必须有超前思考的意识,打一些提前量。在抓工作中,一定要想在前、谋在先,防止因准备不足而仓促上阵、因计划不周而凑合应付、因缺乏深思而影响效率、因不留余地而紧张被动,确保有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抓好落实。
1.抢先一步为领导留足时间,变“推着走”为“主动干”。防止工作被动的有效办法,就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领导,让领导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深入思考。这样,既便于取得领导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为自己留有余地,应付变化的情况,防止出现时间重合、工作叠加、多头作业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完成各项任务中,要坚持思想上不等不靠,工作上提前介入,对有时限要求的工作,要争时间、抢速度,加班加点地突击;
对没有时限或时限要求比较宽松的工作,要早安排、往前赶,不能推一推动一动,更不能拖着不办;
特别是重点工作,更要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启动、早落实。一是重要事项要提前汇报。受领一项工作任务后,一定要提前拿出意见建议,早点让领导定夺,给我们抓落实留有充足的时间。如果事到临头才匆忙请示报告,不给领导考虑时间,逼着领导画圈,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请示工作的大忌。万一领导认为你的意见不妥,要求重新拿方案,时间就来不及了,工作将会非常被动。二是文字材料要提前呈送。组织重要活动,往往需要为领导起草讲话材料。那么,什么时间呈送讲话材料,也是有学问的。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宁早勿晚,不能等领导催促才急急忙忙地拿出来。任务再重,时间再紧,也要提前呈送,一般要提前3天以上,为领导提出意见后进一步修改赢得时间。三是领导活动要提前协调。领导工作繁忙、事情比较多,我们拟请领导参加的活动必须提前协调,这样才能“号住”领导的时间,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顺利实施。如果只是自己在办公室里设计,不考虑领导有没有时间,就容易出现“撞车”的现象,甚至会做一些无用功,造成工作被动。
2.提高速度为自己挤出时间,变“不可能”为“有可能”。事事讲究速度,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经济效益,对机关意味着工作效益甚至是政治效益。尤其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谁拥有了速度,谁就能赢得主动。我们不提倡加班,也想尽量减少加班,但对手头上的事,要尽量往前赶,任何时候都不能拖拉,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作风培养。要有挤时间、抢时间的精神,对上级指示、交办的事项、定了的事情,要迅速行动,心中要立起倒计时牌,不能左顾右盼,观望拖拉;
对那些涉及全局的大项工作,要合理调配力量,提高速度打“速决战”,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这样就能把困难克服掉,变“不可能”为“有可能”。比如,我们组织×典型宣传,工作量很大,时间很紧,只有两三个月时间,按照一般推出重大典型的周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春节一过就提前进点采访,没白天没黑夜地干,超负荷工作,以超常的效率、最短的时间,做好事迹整理、素材挖掘、故事集编写、通稿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文字量达几十万字,高标准完成了宣传前的准备工作,为协调各大媒体集中采访宣传争取了时间、奠定了良好基础。再比如,我们组织深化改革思想情况调研,从接到通知到上报调研材料仅有五天时间。这期间,既要向领导请示报告,又要组织召开座谈会,还要整理情况、撰写调研报告。我们打破常规,变逐个单位调查为分片集中座谈。座谈结束后连夜汇总情况,起草的调研报告质量很高,领导给予充分肯定。这项工作虽然时间有限,但由于我们反应快、方法活、应对得好,所以照样干出了精品,充分体现了善干急活、能打硬仗的能力和作风。
3.勤于积累为展开工作赢得时间,变“无备而战”为“有备而为”。工作上赢得时间,不单单是多打提前量的问题,还有一个素质积累的问题。如果我们平时的积累不够,既没有知识和资料的积累,也没有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脑子空空没有多少东西,工作难免会抓瞎。只有平时有所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以最短的时间出最好的成果。一方面,要多积累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宝贵财富,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支撑。为什么一些“老机关”组织活动办法很多,关键就是他们看得多、经历得多,有深厚的实践经验积累,知道组织活动的程序,懂得开展工作的方法,明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这些年,我们组织的一些重大活动之所以都很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把以前好的经验、好的思路、成熟的套路借鉴运用到工作中。比如,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调研成果评比,我们充分学习借鉴有关部门组织类似成果.评比的经验做法,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和评比程序,想细做实每一个环节,虽然是第一次组织,但评比工作搞得很正规、很严密,评比结果很有说服力,公布后参评单位很服气。再比如,保卫工作业务性、专业性很强,每侦办一个案件、完成一次专项任务,我们都把得失总结一下,把经验交流一下,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大家的财富,不断提高办案水平。另一方面,要多积累工作资料。资料是写材料的拐杖,是巧妇手中的米,从某种程度上讲,占有资料全,材料的定位才准;
占有资料多,材料的知识含量才高;
占有资料新,材料的可读性创新性才强。要想写好材料,首先要爱积累、会积累资料。比如,部领导在新闻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担负起草任务的同志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但由于平时注重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认真学习研究相关资料后,很快形成了思路,结合直属单位实际,写出了高质量的稿子,领导很满意。再比如,从事保卫工作的同志,很注重工作资料的积累,定期把呈批件、询问笔录、调查方案、结案报告等装订归档,这样既有利于调阅查询相关资料,也为下步办理类似案件提供参考借鉴,特别是对新同志尽快熟悉情况、掌握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能力,很有帮助。我记得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积累好比作者存在头脑里的火石,现实生活一接触它,就会发出耀眼的火花。如果没有积累,就引不起任何反应。”充分说明了积累资料的重要性。好的材料不是笔杆子写出来的,而是对手头和头脑中已有资料经过梳理、组合加工出来的,是丰富素材积累的结晶。有的同志接到任务后感到没啥可写的,其实就是手里没东西,可供参考的资料少。我们有些同志同时调进机关,一开始基础和条件差不多,经过一两年就拉开了距离,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山之石”。所以,大家要注意养成多看文件、多剪贴报刊、多搞些摘抄、多翻阅整理的习惯,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资料,特别是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资料,一定要积累起来,分门别类地存储好,想用什么资料一下就能找到。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很多、收获很大。
三、事情再多也要着眼于提高素质
提高素质是机关干部的永恒课题。机关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综合性强、标准要求高,对承担者、参与者是一个全方位的历练,是砥砺素质的很好平台。可以说,凡是能力素质过硬的机关干部,都是大项工作压出来的、急难任务逼出来的、长年累月磨出来的。在机关什么是最大的福利?如果讲高额的工资、很多的外快、轻松的工作,不仅不现实,而且像慢性毒品,让你拥有暂时的安逸舒适,实际上是废了你的武功,消磨了你的意志,耽误了你的发展。只有珍惜锻炼的平台,具备过硬的素质,这才是无形的资产、金不换的福利,是在机关立住身、站住脚,在今后能够发展进步的本钱。所以,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我们要把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摔打磨炼的过程,作为提高素质的过程。我到局里工作以来,有一点感触很深,就是大家工作积极性很高,布置的工作,谁也没有推卸过,总是自觉自愿去干;
来了任务,都想多承担一些,多一点实践锻炼的机会;
干完一件事情,注意反思其中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领导改过的材料,哪怕是一个小呈批件、小通知,也注意拿过来进行比较,看看其中的差距在哪里。我觉得,这种习惯和态度很好。把大家的这种积极性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既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每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干工作不仅要着眼完成任务,而且还要把抓好工作的过程作为增长才干的过程,力求搞一份材料,承办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都有新收获、新提高。那么,通过哪些途径提高素质呢?
1.多干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能出真知。干与不干、干得多与干得少,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强弱和作为大小的关键因素。理论可以灌输,知识可以积累,而能力必须在实践磨炼中逐步生成。许多工作只有多亲身经历,才会有更多的切身体会,才会深入进去把握规律。多干的人才会多能,今天的能者正是昨天的不能者不断地“劳”转变过来的,能者只有经过更多地“干”,素质才会更高更强。所以,有任务才会有经历,有实践才能有能力。任务多、出力多、流汗多的人,虽然会辛苦一些,付出多一些,但从长远看,得到的锻炼多,干出的成绩多,能力提高快,进步也会快,归根到底不吃亏。这些年,我们部里提升使用的一些同志,都是实干出来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都是靠实绩说话的。所以,大家要始终把多干工作当成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多干中经受历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素质、增长本领,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和器重,争取更多更大的锻炼提高空间。
2.多压担子。人的潜能是无尽的,但人也都是有惰性的。时间越充足,生活越舒适,越是容易让年华似流水般虚度,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虽然无拘无束,但终究会掉下来。“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只有保持适度的压力,才能更好地激发潜能、克服惰性,不断提升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各自责任,让每个人都挑起足够分量的担子,通过适当加压促进素质提升。这些年,我们局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各管一摊,即使需要协同完成的大项活动,也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提出标准要求。这样做,目的是让大家有责任、有压力,积极开动脑筋做好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所以,大家要充分认识到,领导给活干是一种机遇,应该倍加珍惜;
领导交任务是一种信任,应该勇于担当;
领导压担子是一种关爱,应该不负厚望。当然,我们还要把握好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做到心中有压力,又不为压力所左右,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动力变成作为。
3.多放单飞。独立完成任务是机关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要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尖子,就应当多一点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反思、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机会越多,受锻炼越大,提高越快。一个机关干部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成长进步,是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过摔打磨炼,甚至挫折失败,不断地充实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的。因为,每独立受领一次任务,就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一个称职合格的机关干部,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独立完成任务,才使自己对机关的工作由不熟悉到熟悉,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胜任到胜任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才能逐步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机关干部,发展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实践证明,在时间紧、人手少的情况下,多放单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强化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些年,我们每次完成重点工作、组织大项活动,都做一些具体分工,目的是让大家真正经受锻炼,进一步增强素质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一项任务下来,交代意图和完成时限,独立去筹划、协调和组织实施,有意识地锻炼提高大家。
4.多搞总结。总结的过程,是对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思考、归纳概括、提炼升华的过程,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毛总书记多次讲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好,大有益”。科学的总结,可以去掉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而不总结或不善于总结,就可能徘徊不前。为什么一些同志看问题的站立点高,提出的观点新,工作完成出色?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变经验教训为宝贵“财富”,使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避免简单机械地低级循环。因此,我们每做完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在脑子里滤一滤,想一想整个工作过程中,哪些是得当的,哪些是欠妥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徒劳的,有哪些规律可循,然后从中得到启迪,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落实更有成效。比如,我们组织理论宣讲员授课评比时,认真总结过去开展评比活动的经验做法,采取按单位类型分组评比的方法组织,给宣传文化单位选手打分时,只允许宣传文化单位评委和邀请的专家评委进行打分,院校和服务保障单位评委不参与打分,反之亦然。这样,就使各单位评委之间没有相互拉票、私下做工作的空间,确保了评比结果公开公平公正。在总结中提高,绝对不是一时一地的事,必须经常自觉地付诸行动,养成定期总结的习惯。大家在这方面要多下些功夫,力争做好一项工作,得到一条经验;
发现一次失误,牢记一条教训;
处理一件事情,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就会“积久而成学”,获得丰厚收获。
四、任务越重越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机关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作性,搞好团结协作是确保机关这台机器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理顺关系、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必然要求。一个局就是一个整体,团结起来才有战斗力,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铁拳头。否则,就形不成良好的风气,更难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回顾我们完成的一些大项工作任务,许多打的都是团体赛,靠的都是整体合力,正是大家在大项工作中精诚团结、相互帮助,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方面,我感到要努力做到三靠:
1.靠很强的亲和力承受工作上的压力。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要在单位度过。从一定意义上讲,单位承载了每个同志的人生,成就了每个同志的事业,为每个同志提供了成长进步的舞台。这就要求每个人珍惜自己的单位,珍惜与同事相处的机会,自觉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一个有成绩的集体,必然是一个团结和谐、有亲和力的集体。搞不好团结,工作环境不宽松,内部关系不顺畅,对单位是一个悲剧,对个人是一种悲哀。这种团结不仅体现在工作上的协作,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融洽与和谐,这是保证行动一致的坚强纽带,也是战胜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的强大力量。有了建立在深厚感情基础上的团结,一个单位就会像家一样温暖,就会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向心力。我们局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大家的心情是舒畅的;
虽然有资历、性格上的不同,但大家都能真诚相处、同心协力,以工作为重;
虽然工作见面多、谈心交流少,但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从局里讲,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家的冷暖挂在心上,真诚对待每一名同志,工作上合理把握节奏,科学统筹安排,做到劳逸结合;
生活上关心关怀,将每名同志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登记成册,到了这一天,及时发个短信,送上祝福;
家庭上有什么困难或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尽力给予帮助,有父母来队,局领导尽量抽出时间登门看望,代表组织表示慰问;
管理上适时组织学习,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教育,经常谈谈心、拉拉袖子,防止出问题。大家一致感到,这个集体很团结、很和谐、很温馨,生活工作在这个集体中,感到很荣幸、很自豪、很快乐,有的同志在局里民主生活会和工作总结会上,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眼泪。能有这样和谐融洽的环境,完全是大家的自觉行为,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老同志有老同志的觉悟,新同志有新同志的修养。说到底,这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格,是我们笑对沉重工作负荷的原因所在。
2.靠拼命精神克服头绪多、任务重的矛盾。机关工作任务很重,要求很高,材料很多,时间很紧,要想提高素质、胜任本职,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看看我们身边的同志,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能力素质强的,在工作中挑大梁的,哪一个不是以单位为家、以事业为重?哪一个不是苦干实干、加班加点换来的?我们局的工作基本没有淡季,大项任务接连不断,而且随时会有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必须有一种拼命精神才能高标准完成任务。这些年,我们局一些工作任务之所以完成得比较圆满,就是因为大家做到了这一点。比如,×歌咏活动,时间跨度长,涉及单位多,是近年来我们局组织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组织难度最大的一次。各单位教唱学唱从零开始,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排练缺场地等问题非常突出;
歌咏比赛和歌咏大会接续进行,工学矛盾多,组织工作环节多,需要协调的事项多;
经费保障有限,舞美、音响、灯光等必须搞好;
上级领导非常关注,提出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迎难而上,连续作战,一连几个月很操劳、很辛苦、很尽力,有的同志不仅节假日不能休息,甚至白天晚上连轴转,吃不好睡不香,作出了许多牺牲,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歌咏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全省比赛中名列前茅,广大干部评价很高,上级领导专门批示给予表扬。可以说,许多工作之所以成精品、质量高、效果好,都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而是在吃苦受累中拼来的,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如果整天到点就想走,手中那么多任务还不想加班,不愿下一番苦功夫,总想应付、对付、凑合,不可能干好工作、提高素质,更不会取得好成绩。
3.靠相互补台形成完成任务的整体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执行力。单位常讲,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倒台。机关每个局都是一个协作的整体,看起来每个同志各管一摊,作了相对分工,实际上不可能绝对分得那么清楚,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决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水平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补台、发挥整体作用的结果。从我们局来看,大家虽然担负的任务不同,工作各有分工,但在大项任务面前,从来分工不分家。平时有了大项任务,大家都是有思想出思想,有资料出资料;
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不在家,其他同志自觉地接着干;
一个人手头的工作没做完,又要执行其他任务,另外一个人会主动揽过来。没有人因多干了点工作而说说讲讲的,没有叫苦叫屈的,更没有拖延误事的,这一点很难得。比如,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培训,局里注重搞好统筹协调,宣传组、保卫组的同志一起上,大家相互帮助、分工协作,有负责组织会务的,有起草讲话材料的,有进行宣传报道的,有协调食宿保障的,有搞好安全管理的,每名同志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叫干啥就干啥,放到哪里都积极发挥作用,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圆满顺利。还有,在一些具体事上,大家也注意相互补台,工作中哪个同志想得不周或出现失误,其他同志能够及时提醒,一些差错在局里内部就消化纠正了。我们局一年出手那么多材料,完成那么多大项工作,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和纸漏,靠的就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靠的就是关键时候的及时补台,靠的就是相互之间的帮助把关,靠的就是每名同志维护集体形象的自觉行动,大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
【副局长万字工作体会|25年智慧“窖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