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廉为民演讲稿【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清廉为民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 X 号选手 XXX。我演讲的题目是《清廉为民》。
“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如浩荡奔腾的长河,那么《甲申三百年祭》定是其中一朵闪亮瑰丽的浪花!
1944 年,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风起云涌,郭沫若先生撰写的这篇文章,以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而严谨地揭示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走向败亡的原因。此文发表后,立即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文件之一,要求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1991 年,江泽民两次提到要重新学习郭沫若的文章。可以说,《甲申三百年祭》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界,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
学生时代,我也曾读过这篇文章,当时感兴趣的是李自成的个人命运。现在回想,把这篇文章当小说读,固然读不出什么深意。参加工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渐渐多了起来。再一次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多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加上对作风的反思、对内心的拷问、对现实的思索和对未来的规划,我总结出来这四个字:清廉为民!
我认为,要读懂读好《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从中发掘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就一定离不开辩证地分析李自成个人成败的原因。也就是,分析他凭借什么成功,后来又为什么失败。
李自成从一介莽夫成为大顺朝的皇帝,凭借的是什么?你可以说是凭借他非凡超人的毅力、敢做敢闯的魄力、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但这些能力最本质的来源是什么?我先卖个关子。等下再谈我的看法。《甲申三百年祭》中说他“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一直是“毡笠缥衣,乘乌驳马”,“客观上的变化尽管是怎样剧烈,而他的服装却丝毫也没有变化”。在崇祯九年,还没有十分得势还抢掠米脂交给知县,让知县不要欺压故乡的老百姓。占领西安之后,还是“每三日亲赴校场校射”。郭沫若先生,写到“这作风实在非同小可”。假如没有这作风,我们很难想象,李岩、刘宗敏、宋献策、牛金星等这些人才会归附于他,很难想象,“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会在饥寒交迫的农民中流传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李自成起初的成功,是凭借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作风。
接下来,我们看为什么李自成从大顺朝的皇帝转瞬沦落为被清兵穷追的“流寇”,最后年仅三十九岁死于湖北通山。李自成陷北京、覆明室,坐上金銮宝座后,他自己作风的转变在《甲申三百年祭》中似乎没有十分详尽的描述,但郭沫若先生通过李自成给制将军李岩的批示告诉我们,李自成开始骄傲了、开始放纵了。李岩是辅佐李自成起家的有功之臣。在丞相牛金星为筹备登基大典、招揽门生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当将军刘宗敏“杀人无虚日”,绑架吴三桂的父亲、追求吴三桂的爱妾时,李岩上疏,主张严肃军纪,体恤民生。而李自成的批示,只有三个字:“知道了”。竟无后文!用郭老的话就是:“几十万士兵在京城里面享乐,尽管平时军令是怎样严,大家都陶醉了”。后来,吴三桂,引清兵
入关,大顺朝土崩瓦解。不得不说,被胜利冲昏头脑后,腐化堕落、脱离群众,是李自成沦为败寇的根本原因!
成功,是因为艰苦朴素、联系群众;失败,是因为腐化堕落、脱离群众。再也没有比这更发人深省的结论了!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总结出对于我们党,对于我们公职人员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在我的观念中,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地警醒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亲民之心,常励奋进之志,常存敬畏之念。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事业的生命。做到清廉,就要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地位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利益和个人享受的追求也似乎越来越急切。面对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种种诱惑,有的同志能够不为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奋斗,自始至终保持党员清正廉洁的纯正本色,有的同志却成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俘虏,不思进取,贪图名利,骄奢淫逸,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最后的下场是锒铛入狱,为世人唾弃。浮萍无根,故随波逐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人民服务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伟业来,只要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那么我们的美丽乡村:穿得暖,吃得饱;有房住,有领导;能医病,能养老;有权益,冤屈少;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这一愿景会实现。
在《甲申三百年祭》发表 70 年之际,重新学习这篇历史名著,感悟世事变迁中的不变真谛,体味沧海桑田后的永恒公理,万语千言汇成一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驾车的人们更应当谨记前车之鉴。让我们铭记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让我们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朴实作风,让我们同心同德、清廉为民,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清廉为民演讲稿【精选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