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8篇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一) 基础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一章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一)
基础知识
1. 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记 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3. 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用内容方式看,可分为:①简单记叙文,其特点是事件较简单,线索和记叙文法较单一,如《一件珍贵的衬衫》、《金黄的斗笠》。②复杂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枝较多,采用综合表达方法,如《背影》、《荔枝蜜》等。
从写作的对象不同,可分为:①写人的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映作品的主题,如《我的老师》、《回忆我的母亲》。②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等。③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海滨仲夏夜。等。④状物记叙文,以描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的向,如《小麻雀》、《荔枝蜜》等。
4. 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顺序的作用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
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5. 记 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 以“我”的口吻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2)第二人称 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拉近彼此距离,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便于抒情。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3)第三人称 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作者站,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作者可置身事外,叙述一切作者想要叙述的事件;也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的叙述那样亲切自然,如《皇帝的新装》。
总之,要理解记叙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为细腻,情感也更为动人,更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同时由于“我”的叙事视角,又使作品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故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故事性与可读性都很浓 6. 记叙文的线索
选取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围绕“藤叶”记叙了琼珊生病看藤叶、看藤叶病好、贝尔曼画藤叶的事件。如《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索枣核”、“见枣核”、“议枣核”等几部分,“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也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了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老王的穷苦卑微 凄凉艰难却老实厚道 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的善良品质。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核遭遇。“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分马》,先写分马前的动员,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又写换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
(4)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
叙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之情作为全文的线索,连接起对死难者生前经历的简历,对死难者牺牲场面的描述和对死难者战斗精神和死难意义的论述,体现了作者极度的悲痛和无比愤懑的心绪,表达了作者对青年学生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如《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某种感情变化串联起材料组成文章,完成主题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即明、暗线),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文章的材料而定。
7.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的作用是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排比的作用是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对偶的作用是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反复的作用是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设问的作用是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反问的作用是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8. 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抒情、议论、叙述、描写、说明五种。
(1)叙述: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其中要注意: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人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2)描写:①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来抒发感情。②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来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③通过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3)议论: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可以帮助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同时还起到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助于更好地深刻了解。
9. 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4)伏笔。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5)照应。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6)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 7)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
篇二: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19年1月下268青年时代YOUTH
TIMES.
基础教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及策略张东爱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大沟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21摘 要: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最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教育名家指出,教者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学者用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二者密切配合,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涉及知识范围比较广泛,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自己通过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语文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的探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促进学生,教师与课本之间的自我体验和思考对话,语文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都以教案或课件作为标准,却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讲解一篇课文,其关注点、教学点会有很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却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把这片课文全部讲完,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制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学生所需掌握的课本知识和达到的教学目标。首先,应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将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应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位学生的性格、生活经历不同,其个性发展也有很多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与学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话,适当对学生加以引导、点拨表扬等,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阅读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语文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实际中不断地要慢慢积累语文知识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将目光放于长远,走近社会,融入生活,寻找与阅读学习相关的生活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首先学会朗读,语言是一门科学艺术,而朗读则是艺术和情感以外的语言表达,一篇文章语言丰富多彩、词汇丰富的文章,如果只是默读、默看,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情感语言表达层次,相反,以极用情感丰富的语调来朗读,不但加强了学生的记忆,书本上的情感也就跟着灵活起来,语言也被赋予了生龙活虎活的生命力。阅读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默读、学生齐读、语文教师引读、男生女生分角色读、自由朗读等,阅读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文本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方式。俗话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是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而培养起来的,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很多问题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思考就在教师的暗示中学生得以解决,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各不相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把握课文的教学要点,抓住阅读课文的关键词句,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感悟人生,把语文阅读生活化,促进学生走进生活,帮助学生边读边思,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是多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以提出的问题为引线,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学生们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给学生,因为多媒体可以,立体,动画,很形象地呈现出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克服单一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疲倦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广阔活跃,使学生的联想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三、倡导个性化与自主性发展在我们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受者,而大多数学生是作为个性化和自主探究的个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并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教师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阅读进步要加以表扬,对学生的缺点和失误,及时予以指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解读阅读主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将自身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中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是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想和学生的情感。总之,教师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前提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万方数据
篇三: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 25 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 13 篇,自读课文 12 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0 篇。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2、阅读三至四部名著。本册要求阅读《水浒》、《傅雷家书》及培根随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补充。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 8 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 5000 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4、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篇四: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生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太仓市新区中学
谢丽茜 课外阅读对提高语言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想要在英语上走的更远, 学的更轻松, 显然光靠课内的基本教材以及掌握几个知识点运用是远远不够的。
语感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作用。
阅读书目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符合能力发展要求。
以激发兴趣为主, 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题材作为阅读材料, 我觉得初中阶段童话故事或者英文名著简写版就很不错, 平时的阅读时间不限, 根据自己的作业量合理调整, 周末可以规定读个几页, 来不及读完的寒暑假必须完成。
一个学期至少读完一本小说, 对阅读需求量大的学生, 可以适当再另外推荐材料或网站。
初一阶段童话故事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在初一上学期我推荐《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小说中文版语文老师也是推荐阅读的科目之一, 与语文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感受两种语言的不同魅力, 况且中文情节了解的情况下, 学生读起英文来也更容易更能接受。
初一下学期, 由于新教材第二单元 reading 中学习了 down the rabbit hole 这篇文章, 自然而言我会推荐学生把整篇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读完。
这两本小说生词量 600 左右, 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水平。
初二上学期, 我推荐《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是《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姐妹篇。初一下学期刚读完《漫游仙境》 热情未散, 紧接着阅读姐妹篇, 学生有一定的积极性。
初二下学期, 推荐《勃朗特一家的故事》, 以家庭题材为背景, 贴近实际生活。
这两本是 1000 生词量, 适合初二学生。
初三由于是毕业班, 下学期全面进入复习阶段, 课时较紧张, 因此上学期推荐完成一本即可, 1500 生词量的《双城记》 或者《格列佛游记》 都可以。
这两本小说也是语文教学中推荐阅读的中文小说, 因此学生也更有感情, 更愿意去阅读。
检测手段:
积分与考级制度并存 1. 对周末所读页数内的内容, 第二天早自习或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每天 1-2 个问题。
回答出来的积一分, 纳入英语平时表现中 2. 寒暑假中的阅读, 学期初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必须是英文的读后感。用自己的简单语言表述。
字数要求和中考作文字数一样, 老师评好分数, 得几分就是自己能累计的分数。
教师根据班情的不同, 学生的平均阅读得分, 划分好等
级的分值。
学年结束后, 给学生发她/他课外阅读所得的等级卡(即考到的级别卡), 根据级别高低适当物质、 精神奖励, 并告知家长, 授予奖状。(这个可以上升到学校层面的校园文化制度, 并把优秀的读后感橱窗中展示出来。)
篇五: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本班学生共有 30 人, 其中男生有 16 人, 女生 14 人。总体来说大多孩子 (女孩占多数)的学习态度端正,听课的习惯良好,有大部分能积极举手发言。绝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作业习惯:书写端正、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
四年来,感觉本班最薄弱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弱;课堂发言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学生思维品质欠佳尤其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欠缺, 导致课堂表现看似热闹实则含金量不高。
另外, 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 有近十个男同学 (具体见下)
语言表达及思辨能力较弱; 。习作能力还有 1/4 学生没有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语言简短匮乏,缺乏童真童趣,个别学生篇幅不达标。
: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识字写字优秀率 84%,不合格率 2%;阅读优秀率 31%,不合格率 2%;习作优秀率 55%,不合格率 2%。
识字写字:失分的原因是多音字把握不准。选择义项大部分学生不够仔细,看似模棱两可的意思就不再放回语境中斟酌,随意定论,除了理解能力薄弱外属于习惯不良范畴。平时课堂朗读语速慢,但大部分学生能在预习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阅读:初步掌握“整体把握”的阅读方法,努力使用逻辑严密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但是即使在班里较为能干的同学。
也有学生为纯粹的求异创新而曲解文本,因脱离文本而不能正确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法,因此,
2 习作:无论从平时的随笔还是考场作文来看,本班学生习作较为中规中举,特别是像他们这样的童年时代还是缺少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所以这学期仍然应在兼顾“有序、有理”这两个原则的同时, 教学重点落实在引导孩子在多接触名家名篇的同时做一个有心人——用童眼看世界,用童言写生活,使文章充满生活的气息。同时,要加强“斟词酌句、反复修改”这方面习惯的养成训练。
1 利用早自修(2 继续利用早自修()
。
34 利用《文学欣赏》课,引导学生看整本的书(9 月《城南旧事》/10 月《父与子》后期暂定)做好札记或随文练笔,以期开拓视野,培养语感。
5 每周随笔,要求除错字标点外至少有五处有关表达方面的修改痕迹,学会与长辈沟通,可能的话请家长写好评语。
6 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头三分钟,进行演讲,作为听说成绩(内容可以是成语故事或者介绍一)及每周三午休时间练习钢笔字。
)进行“轻松学古诗”及“成语韵语”的学习(。
()周五英语(课代表)
本书,名人专栏或者自定话题,聊新闻,评现象均可,以仪态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畅。为评价标准,综合打分:5、4、3、期末总评)
7 听写做到三步骤(a 预习
b 集体听
c 个别)订正听不增加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
8 本册课文的背诵积累内容较多,实行教师抽背、家长过关、学习合作组互背的方式分阶段进行,不做机械重复学习。
9 续构建家校联系, 努力改变学生畏学语文的状态。
以奖励图书借阅卡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图书借阅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10 自主日记:不做硬性规定,作为中上生的练笔训练,尽可能面批,个别指导。
2009.8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课时)
1 9.1-9.4 1 窃读记(3)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
3 走遍天下书为侣(3)
2 9.7-9.11 9.14-9.18 9.21-9.25 4*我的“长生果” (1)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3 5 古诗词三首(3)
6 梅花魂(3)
7 *桂花雨(1)
4 8*小桥流水人家(1)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3 5 9.28-10.2 10.5-10.9 10.12-10.16 10.19-10.23 国庆长假 6 9 鲸(3)
10*松树(1)
11 新型玻璃(3)
7 12*假如没有灰尘(1)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8 13 钓鱼的启示(3)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
15落花生(3)
9 10.26-10.30 11.2-11.6 11.9-11.13 11.16-11.20 16*珍珠鸟(1)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10 综合性学习(5)
11 综合性学习(5)
12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3)
18*慈母情深(1)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
13 11.23-11.27 11.30-12.4 20*学会看病(2)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14 21 圆明园的毁灭(3)
22 狼牙山五壮士(3)
23*难忘的一课(1)
15 12.7-12.11 12.14-12.18 24*最后一分钟(1)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16 25 七律•长征(3)
26 开国大典(3)
27*青山处处埋忠骨(1)
17 12.21-12.25 12.28-1.1 1.4-1.8 1.11-1.15 1.18-1.22 1.25-1.29 2.1-2.5 28*毛主席在花山(1)
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5)
18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9 20 复习 21 复习 22 期末考试 23 结束工作
1、窃
读
记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4 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
5 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 “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三、深悟“窃读” ,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
6 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二、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7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二、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苗 苗 的 感受
我的感受
季 先 生 的感受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三、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 4 个生字,会写“侣、娱”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7 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8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 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在书上作批注.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 “多少年” ,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 6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 4~6 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9
第二课时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
2.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 7 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 7 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4、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1.认识“扉、瘾”等 12 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10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 吗?(板书:
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
篇六: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2021-2022 学年度下学期 九年级 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二、学情分析从上学期语文教学情况看,九( )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班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本学期即将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本学期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六大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 23 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 15篇,自读课文 8 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四、教学目标本期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入全县一类校前五位。五、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有效提高写作水平。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力争整体提高。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8.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六、教学进度表2次 周次 时 间 间 教 学 内 容 时 课时 备注1 1 2.24--3.2 《送东阳马生序》2 2 、《诗四首》1 1 、作文(一)2 2 5 52 2 3.3--3.9《诗四首》1 1 、名著导读 1 1 、单元检测(一)1 1 《曹刿论战》2 25 53 3 3.10--3.16《邹忌讽齐王纳谏》2 2 、《出师表》1 1 、作文(二 )2 25 54 4 3.17--3.23《出师表》1 1 、《诗五首》2 2 、名著导读 1 1 、单元检测(二)1 15 55 5 3.24--3.30 《祖国啊》1 1 、《梅岭三章》1 1 、《海燕》2 2 4 4 月考6 6 3.31--4.6 作文(三)2 2 、《孔乙己》2 2 4 4 清明7 7 4.7--4.13《变色龙》2 2 、综合性学习 1 1 、单元检测(三)1 1 、《短文》1 15 58 8 4.14--4.20 《短文》1 1 、《山水画的意境》2 2 、作文(四)2 2 5 59 9 4.21--4.27《屈原》2 2 、《天下第一楼》1 1 、《枣儿》1 1 、单元检测(四)1 15 510 4.28--5.4 作文(五)2 2 、中期考试 2 2 五一11 5.5--5.11 专题复习 5 512 5.12--5.18 专题复习 5 513 5.19--5.25 专题复习 5 514 5.26---6.1 专题复习 5 515 6.2--6.8 模拟练考 4 4 端午16 6.9--6.15 模拟练考 5 517 6.16--6.22 中考
篇七: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18- -9 2019 学年度 部编 版第一学期 九 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及进度表9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18.09.01学生分析(包括认识、技能、思想情感等领域)学生进了九年级,对生活的体验更深刻,认知能力更强了,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孩子们长大了,情感更丰富,和老师的关系也更和谐,一样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当然,班级里学生的学习层次不一样,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预留教学作业等方面,考虑到差异性。学生整体学风较好,九年级这一部分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不足的是:一、七八年级记忆性的东西所忘无余;二、名著阅读方面还有很大欠缺,虽然乐于读书,但读起来走观花,对名著的情节一知半解,没有读透没有读懂,浮在表面;三、阅读,多数学生读不出文字背后的内涵;四、作文,立意不够深刻,文采方面也有很大的不。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备课方面的措施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6、钻研温州市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和考纲,随时关注中考新动向。上课方面的措施1、复习课仍要注重“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复习课焕发生机与活力。2、复习课要注重“系统性原则”,如果说原来对课文的学习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突破的话,那么复习就是将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达到前后贯通、相互联系与渗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3、尽最大努力做到精讲精练,同时力争做到有智、有趣、更有效。补差工作(对象、时间与措施)补差工作:时间上,主要找自修课,课余时间。对象上,单科成绩较差,专题有缺口的同学。措施上,一是指定同学做师傅,二是教师面对面辅导。其他备注教学进度的制定上,比较灵活化,因为现在九下教材还没来,九上的教材进度在操作中可以适当快些,这样,争取 11 月份开始正式的总复习。2018- -9 2019 学年度 部编 版第一学期 九 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及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周次 日 期 内 容预备周 8.27-9.2 一单元,诗歌教学1 9.3-9.9 6 课(2)
7 课(2)8 课(2)2 9.10-9.16 教师节 9 课(2)作文课(2 课时)3 9.17-9.23 第一次月考,中秋节放假(9 月 22~24 日)月考复习4 9.24-9.30 14 课(3)
15 课(2)
作文课(1)5 10.1-10.7 国庆节放假6 10.8-10.14 16 课(2)17 课(2)作文课(2)7 10.15-10.21 18 课(2)19 课(2)20 课(2)8 10.22-10.28 21 课(2)22 课(2)23 课(2)9 10.29-11.4 24 课(2)名著导读(4)10 11.5-11.11 期中考试 期中复习11 11.12-11.18 九下第一单元12 11.19-11.25 九下第二单元13 11.26-12.2 九下第三单元14 12.3-12.9 九下第四单元15 12.10-12.16 第二次月考 月考复习16 12.17-12.23 总复习开始,基础知识复习17 12.24-12.30 文言文复习18 12.31-1.6 2019 年元旦放假 文言文复习19 1.7-1.13 古诗词阅读复习20 1.14-1.20 期末考试(2019 年 1 月 16~18 日)期末考复习
2018- -9 2019 学年度 部编 版第一学期 九 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及进度表21 1.21-1.27 1 月 25 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寒假开始
篇八: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2021-2022 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中考复习进度表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等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很差,读题能力差,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我教的九( )和九( )两个班,每班只有几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点,其他学生基础差,对好学生和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同时面临复习时间紧,学生在面对中考选择时的思想波动大。二、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9.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10.利用网络,辅助教学。11.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12.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3.狠抓语文基础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14.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文言词汇的理解积累。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词、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领悟其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15.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一是平时的阅读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比较好的语感。2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判定文体,概括内容中心,赏析感悟。就是拿来一篇文章,先读一遍,整体感知,快速地理解文章内容再作赏析感悟。简单说就是把文章读懂。二是考点专题辅导。可粗略地把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分成整体感知与信息提取概括类、中心与情感概括概括类、语言品析作用好处类、联系生活感悟类这样四个大的板块,其中还要再细分出若干小的考点,每一个考点都要指导学生形成比较稳妥的答题思路和解题规范,这样,基本上能保证学生不失大分,要做到完全不失分,就又回到刚才第一方面的功夫上去了。其实,也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 “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 ,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16.名著阅读积累。这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原因一是读书太少,一是课文学得不扎实。可以指导把一到六册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导读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形成一个知识图表,把书名、作者、人物及特征、主要事件、作品主题、写作特色等知识系统疏理,强化记忆。因为现在再要求学生去读书、读名著是很不现实的事,这样疏理之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7.课外文言文。其实,这部分与课内相比反而容易了,只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活学活用,把在课内形成的解词方法、翻译句子的要求等转化过来即可。但因为学生对陌生的东西会有畏惧感,所以复习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还是非常必要的。18.写作。这是语文第三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要想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作文是关键。作文的成败就决定着中考的成败。中考作文在常规要求之外,有五条发展性评价标准,就是加分的条件:情感真实,充满心灵的感动;具有想象力,能引发人们的想象与思考;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构思新颖,有创意;语文优美,富有独特的个性。因此作文的复习训练要以此作为发展方向,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从中,还要解决作文的五大难题:书写不工整、立意不深入、选材不新颖、结构不规范、语言无新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解决作文的“深”与“新”两大问题。三、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完成新课的教学,指导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同时自己进行初步的全面的复习,并以每周小测的形式训练各类中考题型。第二阶段: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第三阶段: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第二轮复习)第四阶段: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第三轮复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规划方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