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

时间:2022-10-09 12:0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置规程 惜福镇街道中心小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

篇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置规程

  惜福镇街道中心小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疫情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认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认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王海书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 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1.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法在半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书记、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教导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4.教室领导及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认识和防护能力。

  ②教室领导负责对全体学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窗、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教室领导对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学校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②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并做好预

 情的续报工作,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教室领导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并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父母,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父母的合作。

  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父母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篇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大学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具体包括:学校内突发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反应或不良反应;因校内外环境污染造成的学校人员急性中毒事件;学校内或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生在学校的,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根据学校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事件(I 级)、重大事件(II 级)、较大事件(III 级)和一般事件(IV 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 级)

 1.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放射损伤、新传

 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发生在学校的、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 100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 10 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疫情,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学校以外的;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 5 人以上;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100 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出现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海淀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校内,发病人数达到海淀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学校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 10~49 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 5 人以下;

 7.发生在学校的,经海淀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 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99 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出现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 10 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三、预防及信息报告

 (一)预防措施

 1.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2.在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3.建立学生大病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5.加强对学生食堂、饮食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校内食堂卫生进行检查,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把好准入关。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6.加强对食品材料采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7.对学校的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加强卫生监督,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8.严格学校有毒物(药)品管理。

 (二)信息报告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作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首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

 1.责任报告人

 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指定专门信息报送人员作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时限及程序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经核实清楚后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3.信息发布

 由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宣传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在校内的发布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措施

 1. 一般(IV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主要措施包括:迅速报告教育厅和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救治工作;停止出售并追回已售可疑食品并认真封存;控制(切断)可疑水源;保卫处封锁现场,排查相关场所和人员,

 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破工作;校医院配合卫生部门对可疑食(物)品取样留验,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相关单位尽快与患者家属联系并在适当范围通报情况,稳定师生员工和群众的情绪;按省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争取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省教育厅。

 2.较大(II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有死亡人员的应做好死亡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安抚工作,还应按照教育厅和省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省教育厅。

 3.重大(I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除按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上级政府部门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行政部门。

 4.特别重大(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除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上级政府部门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

 (二)应急响应细则

 发生急性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采取以下措施

 1.校医院一旦发现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应立即上报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可疑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品等相关内容;校应急领导小组将情况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2.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立即通知发生事故的食堂及校保卫部门封锁保护现场,封存可疑食品,等待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3.学校相关部门要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所有相关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化验室检查等,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4.校医院要积极参加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积极、认真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5.学校各单位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按其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救治防护和整改措施。

 6.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属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以及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等有关内容。校应急领导小组将情况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2.立即停止校内群聚性活动,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爆发、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3.在上级有关部门到来之前,校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有传染病的人员隔离;医务人员按规定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4.协助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病史等。

 5.做好师生的应急预防接种、预防发药等保护健康人群的各项措施。

 6.针对发生传染病的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疫区消毒、处理工作。

 7.常备应急与突发传染病相关的药品、消毒物品、隔离病房等,做到有备无患。

 8.向师生员工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做好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做好群防群治。

 9.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属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时,采取下列措施

 1.当在一定时间内,同单位或范围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临床表现基本相似的学生和老师,各单位要及时和校医院沟通情况。如校医院暂时不能明确诊断时,应及时向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第一时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症状、发病人数等相关内容。校应急领导小组将情况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2.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性活动,停止可能造成不明原因疾病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3.在上级有关部门未到达前,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病人员隔离。

 4.积极开展救治工作。

 5.为查明疾病原因,学校各单位应积极协助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6.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属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化学毒物等有关内容。校应急领导小组将情况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2.立即停止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3.即使毒物停止继续吸收,也要迅速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环境,并使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等,进行冲洗。

 4.积极开展救治工作。

 5.协助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学生宣传卫生防护的相关知识。

 6.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发生放射事故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受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数等有关内容。校应急领导小组将情况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2.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事故范围的环节。被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3.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可能受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

 4.配合有关部门迅速查清事故原因,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5.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五、善后与恢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一)调查及评估

 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和处置建议。工作总结报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二)人员善后及抚恤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三)责任追究

 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整改

 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恢复教学秩序

 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学习和生活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医院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六、保障措施

 (一)应急通讯保障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要建立工作组全体成员联系网络,保证畅通。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

 (二)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以利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处置,减少事故灾难的损失。

 发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时,按照专业队伍为主、群众队伍为辅的原则,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三)医疗卫生保障

 发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时,校医院及时做好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

篇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市一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 了 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和水平, 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 保障全体师生员 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 工作目 标 1、 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 提高广大师生员 工的自 我保护意识。

 2、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及时采取措施,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 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 常务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 加强日 常监测, 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控

 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 依法管理、 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疫情报告、 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责任。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 指挥、 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 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 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 分级管理。

 校长对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负总责。

 4、 快速反应、 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强化人力、 物力、财力储备,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 要求, 保证发现、 报告、 隔离、 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 及时准确处置。

 三、 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 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 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 根据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 检查、 督促学校各

 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 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师生员 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 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 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5、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卫生条件, 保证学校教室、 食堂、 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 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 水, 吃上放心饭菜, 住上安心宿舍。

 7、 及时向 卫生局 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 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 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 突发事件预防 ( 一)

 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 教学环境与 生活区环境进行自 查,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二)

 增加卫生投入, 切实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 三)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卫生规范化管理。

 1、 学校食堂、 小买部、 饮用水等必须向当 地卫生行政

 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

 食品从业人员 必须持有效健康证、 培训上岗 并注意个人卫生; 对患有“五病” 的人员 必须 100%调离。

 2、 购销和使用 的食品应当 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 禁止向学生出 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 产品; 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 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 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 并落实专人、 专锁、 专保管责任制,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 对承包我校食堂、 小买部的经营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 明确责任。

 5、 加强学生饮用 水的管理, 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6、 加强厕所卫生管理, 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7、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重点搞好食堂卫生、 教室卫生、 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8、 学校应当 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 运输、 存储、 使用、 处理等环节的管理, 防止因管理失误引 起突发事件。

 ( 四)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落实好健康教育课,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引 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结合季节性、 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 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 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 大力宣传、 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 提高师生员 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 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专题教育, 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 , “三无“产品、 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 无证商贩出售 的各类食品。

 4、 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倡合理营养, 不断增强体制。

 五、 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

 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 污染事故、 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 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 一)

 突发事件监测 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 统。

 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 指定专人对师生员 工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 查明缺勤原因。

 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因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 分析其发展趋势, 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 重视信息的收集。

 与 上级疾病预防与 控制中 心建立

 联系, 收集本校及周边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 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 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 二)

 突发事件报告 1、 建立自 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2、 严格执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在传染病暴发、 流行期间, 对疫情实行日 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学校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 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 甲类传染病病例、 乙类传染病爆发、 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 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 缓报、 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 缓报、 谎报突发事件。

 4、 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部门 和个人有权向 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 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规定, 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 结合学校的特点, 在

 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作出 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 一)

 传染病 1、 一般突发事件 如我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 我校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 可保持正常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秩序, 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教室、图书馆、 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对厕所、 粪便、 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 并加强除“四害” 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 重大突发事件 如我市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 我校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

 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 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印发宣传资料, 在校园张贴

 宣传标语宣传画 , 提高师生员 工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 定时测量体温,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 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 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 校门的管理力度, 控制校外人员 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 及时向师生员 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 特大突发事件 如我市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 学校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

 在第二、 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 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 的流动情况, 教职工外出 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

 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 返校后, 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 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 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 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时间; 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朝廷 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 实验室、 食堂、 图书馆、 体育馆、 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 进行消毒, 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 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 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疫情, 应在卫生部门指导下, 启 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 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 相应调整教学方式。

 出 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 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 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 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 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 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如现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 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

 若需全校停课, 学校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 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 采用网上授课、 电话咨询与 指导、 学生自 学等方式进行学习 。

 做到教师辅导不停, 学生自 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 学校领导和教师( 非密切接触者)

 要坚守岗位, 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 主动、 及时、 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

 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 导,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维护校园稳定。

 ( 二)

 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 立即停止食品 加工出 售 活动, 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 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 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 产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及其原料、 工具、 设备和现场, 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 积极配合卫生、 公安部门进行调查, 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 落实卫生部门 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 配合卫生部门 分析引 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 整改意见,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三)

 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 迅速报告卫生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 进校,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查明事件原因。

 2、 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 尽快采取各项措施, 消除危害, 制止事态的发展。

 4、 总结经验教训 , 查漏补缺, 杜绝隐患。

 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 保障措施 ( 一)

 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要求设立卫生室, 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 二)

 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 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 识、 技能的培训 和演练, 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 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 三)

 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二〇一二年十月 十六日

篇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技术学院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

 1.2

 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 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是指在学校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有毒物(药)品泄露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健康的事件。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的能力。要

 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5 事件等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事件(I级)、重大事件(II 级)、较大事件(III 级)和一般事件(IV 级)四级:

 1.5.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 级)

 (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发生在学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 级)

 (1)学生集体性中毒,一次出现 2 例死亡病例或一次中毒人数超过 10 人的病例。

 (2)学生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

 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生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学生中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因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6)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 级)

 (1)学生集体中毒,一次出现死亡病例或中毒人数 10人以下。

 (2)学生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在学生中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县(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学生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生中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发生在学校经市(地)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

 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

 (1)学生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无死亡病例。

 (2)学生发生的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 1O 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应急工作组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2.1 公共卫生类应急工作组

 组长:分管后勤副校长

 成员:后勤总公司、计财处、学工处、团委、各二级学院、党办/校办、工会、宣传部、保卫处主要负责人。

 2.2 应急工作组主要职责:在省经信委的领导下及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相关人员及时收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及时向校应急工作组通报,校应急工作组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请求指示和援助等。

 2.4 应急工作办公室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对外公布、公开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的口径以及发布时间、方式等。

 2.5 总结经验和教训,建议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6 承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其他应急事项。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信息

 应急工作组办公室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根据信息报告情况及时实施 24 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控,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

 3.1.1 信息报送

 相关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应急工作组办公室报告,不得延报。必要时可预先通知校内广播、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做好播报准备。

 准确:要全面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性质等基本情况,并及时以信息形式报告。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保密: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按照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不出现失密、泄密情况。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等信息传送手段必须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续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情况。

 3.1.2 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学校已采取的措施。

 (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

 (5)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3.2 预防预警行动

 3.2.1 在应急工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3.2.2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2.3 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3.3 信息发布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要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由学校应急工作组决定,校办公室负责。

 4 应急响应

 4.1 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急工作组启动应急预案。

 4.2 响应程序

 4.2.1 当确认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时,应急工作组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专业处置”的要求,指挥协调校卫生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校应急处置队伍先期开展工作。

 4.2.2 应急工作组根据事件类别及时向学校应急工作组提出请求,由地方政府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严密观察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2.3 应急工作组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4.2.4 校卫生所及时组织现场救护队伍,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做好救护、消毒、采样等

 工作,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类别,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防治、救护工作,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4.2.5 保卫处组织人员维护好事发地点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4.2.6 后勤总公司提供必要救援、救护物资和交通工具,对发生的食物源中毒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 应急结束

 4.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可以进入结束程序。

 4.3.2 学校应急工作组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由相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工作组办公室对事件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总结,并书面报告报送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据此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各环节的运行机制,保持通信联络方式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安全畅通。

 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 医疗保障

 校卫生所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器械,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治疗几个阶段组织实施救护。及时配合市急救中心(120)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院前急救工作;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相关部门负责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准备,并严密组织实施。

 6.2.2 交通运输保障

 校车队应配备应急处置所需交通运输工具;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障交通路线畅通。

 6.2.3 治安保障

 保卫处等部门维护好学校治安秩序,必要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安置等工作,确保师生员工安全。

 6.2.4 资金保障

 计财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妥善管理。

篇五: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合集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消除危害,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原则:以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指挥中心,以附中、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织机构见附图。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

 (四)适用范围:附中、幼儿园。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决策机构:指挥中心,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决策及指挥。

 2、工作机构:应急工作组,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

 (二)组织体系框架:见附表 1。

 三、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学院及附中、幼儿园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二)预防预警行动 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预警支持系统 校园网系统、电话通讯系统。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的报告顺序是:发现人-——部门负责人——单位领导——学院职能部门——学院主管领导。

 (二)信息报送和处理 突发事件的信息按报告顺序进行传递,由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确认,分清事件的等级,由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处理。

 (三)通讯 张**:136*********孙**:137********刘**:137*********黄***:138**********李**:130*********李春:138********* (四)指挥和控制 由指挥中心进行指挥,由工作组进行现场控制。

 (五)紧急处置 处置队伍由指挥中心统一调派,分突发事件类型落实处置措施。

 (六)救护和医疗 学院卫生所负责事件的现场救护以及医疗防疫;对轻伤人员进行处置,并协同运输组将重伤人员护送到上级医院。

 (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对可能涉及的应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对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等方面的自防、自救教育,明确安全防护的工作流程,同时提供必要的防护器械。

 (八)群众的安全防护 引导和教育学生按照日常行为规范行事:有序出入,分批离校,不聚集,遵守交通规则;建立课间、课外教师值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假期安全的教育;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教育孩子讲文明、讲礼貌:不打架、不骂人。紧急情况下的学生疏散撤离由带班教师及学院专门人员统一组织。

 (九)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密切与社区、家庭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结合的安全工作网络,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

 (十)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检测与后果评估 事件发生后,由学院保卫处负责事件原因的调查工作,学院安全保卫领导小组负责事件的检测与后果评估,并形成

 处理意见。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学院配合公安、消防及其他专门机构的工作,对事件进行调查、检测与评估。

 (十一)新闻报道 及时、准确地向媒体发送事件的相关信息,以警示他人,防微杜渐。

 (十二)应急结束 事件处理完毕,宣布应急状态解除。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保卫处负责通信系统的维护,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并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相关信息。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机构、人员名单参见附表 1; 救援药品主要有绷带、消毒水、止痛药、消炎药等; 学院车队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急救车辆; 医疗保障主要有上级医院的帮助; 学院保卫处和当地公安机关的提供安全保障; 由学院财务处的提供财力支持。

 (三)技术保障 牡丹江消防支队、牡丹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牡丹江市医院、温春派出所、牡丹江市公安局等。

 (四)宣传、培训和演习 1、公众信息交流:预案、报警电话在校园网上共享,同时在必要地点张贴;同时定期进行安全常识讲座。

 2、培训:由人事处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可能涉及的教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应急自救与互救教育。

 3、演习:保卫处组织、实施各种突发事件的演习。根据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场所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散演习、应急救援演习等。频次要求每学期不少于二次。

 六、后期处置 (一)对在突发事件中受伤的师生员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对在事件中伤情较为严重的,学院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发放必要的生活用品;对污染物的处理按照国家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

 (二)发动学生捐助,同时向社会广泛求助,得到的资金由财务处统一管理。

 (三)为应急人员办理保险业务,且及时理赔。

 (四)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应急经验的总结,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七、附则 对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事故的责任者给予纪律处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本预案由***********制订与解释,由学院保卫处备案。

 八、附件 《***********学生大型活动安全工作预案》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附表 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报警总指挥:******副总指挥:**********通讯组安全保卫组人员疏散组后勤组运输组救援组医疗组结束附表 2:学院各部门电话表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篇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文 文 件 件 目 目 录序号 责任者 题 文 件 材 料 题 名 页次1济南市东方双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6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1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底。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2染病的防治工作。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 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一、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三、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一般事件(Ⅳ级)。四、组织管理(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组 长:魏盈 (校长)副组长:曲家波、薛海红、王懿静、刘国妍成 员:孙光明、李明、李晓蕾、刘扬、于萍、刘兵、邵萌、张志新、高传彬、李振、李秀红、张梅、徐勤兰、张烨、王迎春及班主任1.职责:如果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进入应急状态后,要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区教育局及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并确保信息畅通。2.总务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3.卫生保健室负责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3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4.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保健老师做好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二)、应急程序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总务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②卫生保健室为全校师生提供体温表测量体温。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4毒等工作。学校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班主任对缺课原因,及时上报。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③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4.校内疫情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②校长及主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③卫生保健老师负责对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⑤司机待命应急出车。⑥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5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四、传染病预防(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2.总务处应经常对餐厅、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卫生保健室及时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1.学校直饮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配餐公司从业人员必须“三证“齐全,先办证,后上岗,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 100%的调离。2.加强学校直饮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主动公开基本目录63.加强厕所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4.重点搞好餐厅卫生、卫生管理、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5.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6.学校依法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使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3.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2022 年 1 月

篇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页 共 11 页 2 2022 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则 1 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学校应对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2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省、市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 3 、分类分级 学校突出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分为两类:

 (1)学校传染病疫情,群本性不明原因疾病;

  第 2 页 共 11 页 (2)学校食物中毒事件; 根据突出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学校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

 I 级(特别重大)、Ⅱ(重大)、Ⅲ(较大)和Ⅳ(一般),由国家、省、市、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认定。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突发的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可能造成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5 5 、工作原则 (1 1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坚持预防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开展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和学校保健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以及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第 3 页 共 11 页 (2 2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和师生服务的职能,有计划地加强常态下的演练,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把保障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丁和危害。

 (3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的学校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

 (4 4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使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迅速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与卫生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主动依靠和配合卫生部门及专业人员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处理、稳定等工作。

 6 6 、应急预案体系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第 4 页 共 11 页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为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预案,由学校负责制定和实施,并报校部备案。

 (2)各部门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实施,并报学校备案。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 1 、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学校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任总指挥,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并分工负责相关应急工作。成员由学校各专业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在学校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的领导下,通过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处置和部署学校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必要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指挥部设 6 个应急组:

 (1)应急指挥协调组:主要负责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安排及相关重要文稿的起草;有关领导督导检查行程安全;相关文件的运转和整理归档;协调落实防控期间值班人员及值班电话的畅通,发挥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

 (2)应急防控组:主要负责了解、掌握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指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

  第 5 页 共 11 页 应急处理、调查评估等工作,防止突发事件在院园内发生和流行,全院防控人员的业务培训。

 (3)应急信息组:主要负责全院防控工作下情上达信息渠道的畅通;收集汇总(日报告、零报告),分析和上报有关工作信息;应急处置工作的正面宣传报道,重要信息、工作简报和必要的宣传材料编印发放,总结推广防控工作经验和做法。

 (4)应急监督组:主要负责督促落实学校领导有关批示、指示、决定的事项;帮助、指导、检查、督促各部门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实,汇总上报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应急保障组:主要负责全院的通信畅通;组织、协调、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各、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消毒设备和药品等物资的采购,调度和供应;经费预算和相关经费落实;办公地点、设备、用品的落实;指挥部及相关人员的生活保障、交通保障、卫生防护保障、医疗保障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2 2 、常态管理机构与职责 常态情况下,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与办事机构设在教导处。

 主要职责:

  第 6 页 共 11 页 指导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信息平台建设,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监测,预警预防信息的发布以及“即发即报”工作”,指导学校各部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及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应急演练的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应急能力,开展学校卫生老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协助卫生部门处置较大和一般的学校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事故,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 3 、各部门职责 学校各部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执行机构,直接负责本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宣传教育。

 三、运行机制 1 1 、监测、预警与报告 (1 1 )监测 学校建立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机制。依据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的监测信息,以及学校各部门报告各种传染病流行及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或可能突发等情况,整合监测信息,及时开展危害程度、可能发展趋势的风险分析。

  第 7 页 共 11 页 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的监测机制。

 (2 2 )预警和发布 学校根据校级部门监测分析结果,学校要进行同步应对,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出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学校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I 级(特别重大)、II《重大)、Ⅲ(较大)和Ⅳ(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学校网站、电子屏幕等方式进行。

 (3 3 )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建立学校责任报告人制度,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别重大和重大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学校立即如实向校部有关部门报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 2 、应急处置

  第 8 页 共 11 页 (1 1 )先期处置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学校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学校和各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校部报告,学校和各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2 2 )应急响应措施 学校应急措施:

 A、执行学校有关部门决定采取的措施; B、在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制订采取救援的措施和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和应急队伍实施救援,防止扩大、次生事件; C、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D、帮助、指导、检查、督促各部门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实; E、全院或部分班级限制或者停止集会活动、停课,启动停课不停学方案;

  第 9 页 共 11 页 F、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各部门响应措施:

 A、按照学校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B、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各类人员、物资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C、紧急采取隔离阻断传染源,消毒等措施,封闭或者封存教室、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 D、严格晨检、考勤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E、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24 小时值班,密切保持与事件发生点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掌握突发事件动态信息; F、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外来人员的管理; G、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H、部署做好师生和家长的稳定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控制事态发展; I、督促学生监护人按照有要求做好预防性服药和预防性接种工作;

  第 10 页 共 11 页 J、及时向学校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 4 )应急结束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害因消除后,现场队伍应予以撤离。向学校请求,解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状态。

 3 3 、信息发布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由上级行政部门负责,任何学校和个人无权发布信息。

 4 4 、善后处置与调查评估 学校各部门要积极稳定、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对特别重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报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

 四、应急保障 学校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预案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通信、医疗卫生等。| 五、监督管理 学校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指导、检查、督促工作。各部门要认真实施健康教育,落实

  第 11 页 共 11 页 各项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广泛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减灾等常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应急救援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

 六、责任追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七、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制定,由学校负责解释与组织买施。各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