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5篇

时间:2022-10-09 09:30: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5篇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2017年6月总第32卷第6期社科纵横SOCIALSCIENCESREVIEWJun.2O17V0L.32N0.6身份认同及其研究旨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5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5篇

篇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017年 6月 总第 32卷第 6期 社科纵横 SOCIAL SCIENCES REVIEW Jun.2O17 V0L.32N0.6 身份认 同及其研究 旨向 — —兼论身份的多重性与认同的多元化 蔡 江帆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 7) 【内容摘要 】身份认同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自身的同一性问题到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问题,再到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社会 范畴化问题,并同时伴随身份认同研究的多元嬗变与分化过程。其中,关注以族群/民族、宗教等文化身份为分界的认同问题成 为学者们应对世界冲突难题下的研究焦点。

 由此 ,对于身份认 同问题 的研 究 ,最终 目的应是 为了分析身份之间 的复杂互 动过 程 以及在身份互动过程中的认同分化与整合进程,为寻求化解和消除群体与社会在互动过程中国对民族、宗教等单一文化身份的 强调而产生的偏 见 、排斥与对抗的方法与机制提供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关 键 词】身份认同 身份多重性 认同多元化 身份整合 中图分类号 :C91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106(2017)06—0073—06 “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在国内学术研究中的使 用 ,主要 是 为 了对 应 和 探讨 国外 学 者 提 出的 “identity”这一概念。“Identity”最早是作为一个哲 学研究范畴被提出的 ,来 源于拉丁语“idem”,其词 源可以追溯到词组“thesame”,指的是“同一事物在 变化中的同态和差别中的同一”。心理学 以及社会 心理学逐步将“identity”从个体发展到群体 、社会 , 20世纪 60、70年代之后,这一范畴被广泛应用于经 验研究 ,同时也逐渐理论化 ,并逐步面向对全球化 、 多元文化及多重身份问题的关注 。根据《牛津高阶 英汉双解词典》”川(PIO1I-1o22)、《朗文英英词典》 的 解释 ,英 文 中的“identity”具有身份 /本身 /本体 fwho or what sb/sth is)、特征 /特性 /特有的感觉 或 信 仰 (the characteristics,feelif igs or beliefs thatsimilar to and able to understand sb/sth)三 层 含义 ,既涵盖我之所以成为我 ,并区别 于他者的属 性 ,也包括 同一性 ,即事物与事物之 间 、人与人之 间的一致性 、同一性 ,尤其是文化 、心理或情感 上 的同一。也就是说 ,“identity”既包含角色(roles)、角 色设定 role—sets)、地位 (status)等外在 的身 份属 性 ,也包括 自我的内在同一性 ,还包括 自我对外在 身份 的认可 、自我 的群体和社会身份归属及 自我 与群体的情感联系等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关于身份认 同问题 的探讨及认 同概念的提出,最早源自于心理学领域,之后被广 泛应用于社会 、历史 、族群 、文化 、政治 、宗教等领 域的研究 ,主要谈论 的是关于 自我 的身份以及身 份正当性的问题。一方面 ,要通过 自我的扩大 ,把 “我 ”变成“我们 ”,确认 “我们 ”的共 同身份 ,即“认 同”;另一方面 ,又要通过 自我 的设 限 ,把“我们 ”同 “他们”区分开来 ,划清界限,即“别异 ”。只有“我”, 没有“我们”,就不存在认同问题 ;只有“我们”,没 有“他们”,认同也会失去应有之义。[

 砷身份认 同是 “自认 ”与 “他认”的结合 ,同时涵盖了“认同” 与“别异”的过程。

 一、 国外关于身份认 同的研究 本文为 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重点项 目“宗 教认 同研究”(编号 :13AZJ002);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社科基金项 目“新疆穆斯林身份污名 化及其 对策研究”(编号 :2015BZJ070)、新疆 自治 区文科基地 中亚与 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 中心重点项 目“新 疆穆斯林身份污名化 问题研 究” (编号 :xJEDU040316B03)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蔡江帆(1980一),女,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从事宗教学理论研究。

 73

  (一 )认同及社会认 同的理论演进 在心理学领域 ,马斯洛关于需要层次的理论 指 出,个体除了生理 、安全 的需要 ,还有爱与归属 、 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社会化的需要等,这种个体 社会化 的过程就是实现获得性认 同的过程 ,即归 属于群体 、归属于社会或 国家的过程 ,群体或集团 就是个人的精神家团和归宿。从现代心理学意义 上讲 ,“认 同”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 出的 ,他将 认同看成是“个人与他人 、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 情上 、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 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形式 。

 在 弗 洛 伊 德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埃 里 克 森 (Erikson)于 2O世纪 30年代从精神分析和临床诊 断角度提出了有关 同一性 的初步想法 ,并于 60年 代系统提出了同一性发展理论 ,认为“个体同一性 发展的最终 目的是获得 同一性 的达成”,如果个体 同一性发展出现问题 ,就会导致 同一性混乱或同 一性危机。马西亚(Marcia)在埃里克森的基础上提 出了 自我认同模型(Egoidentity mode1),根据个体 是否探索 同一性 问题和是否进行决策 ,提 出了四 种自我认同状态,迷乱状态(diffuse,个体既不能进 行 同一性探索 ,也不能进行 自我决策 )、取消状态 (foreclosed,个体只是在父母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 承诺 ,不进行 自我探索 )、探寻状态(moratorium,个 体在 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未做决策 )、认 同状态 (achievedidentity,个体在 自我探索的过程 中也有 坚定的承诺感 )。

 埃里克森更多地关 注的是个人 的认 同,而曼 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则更多地关注群体 性 的认同。他认 为,与角色相 比,认 同具有更稳 固 的意义来源 ,它涉及 自我建构(self-construction)和 个体化的过程。角色组织起来 的是功~(function),

 而认 同组织起来的是意义 (指社会行动者对 自身 行动 目的的象征性认可(identification)。谁建构 了 群体性的认同以及群体性的认 同为谁建构 ,大致 上决定了这一认 同的象征性内容 ,以及它对于那 些接受或拒绝这一认 同的人的意义。他认为认 同 的社会建构总是发生在权力关 系语境之中,认 同 有三 种形 式 和来 源 ,分别 是 “合 法性 认 同 (Legitimizingidentitv)”、“抗 拒 性 认 同 (ReMstance 74 identity)”、“规划性认 同(Project identity)”。[4] ( P5-7)

 现代实验社会心理学鼻祖库 尔特 ·勒温 (Kurt Lewin)将认同应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强调个体对 于群体 的归属感 的认 同需求。他指 出,个体为了维 持主观幸福感,必须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感。l5l (

 41

 泰弗尔(Tajfe1)、约翰 ·c·特纳 (John C.Turner)在此 基础上 ,提出了系统 的社会认同理论 (Social iden— titytheory,SIT),认为认同是个体对其所归属的群 体或类属所持的知识和信念 ,强调社会 比较过程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和 社 会 类 化 (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认 同论 自建立之后扩展 到社 会心理学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涵盖社 会范畴化对群体关系的影响、群际冲突与我群中 心主义 、社会变迁 、认 同和 自我概念 、心理群体 形 成 、人 际行为 和群 际行为 的区分 、群体凝 聚力 、社 会吸引 、社会影响与遵从 、社会合作 、群众行为 、群 体极化 、社会 刻板 印象 、归因理论 、公 正论 和社会 心理学的元理论等。

 此外 ,哲学层面也不乏对于现代认同社会性 的探讨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认为从哲 学层面论证 了个体 自我身份认 同的群体和社会属 性。他指出,个体对于自我主体意识的理解和强调 是在近现代社会结构 的分化之中产生的 ,基于个 体的 自我理解是现代个人主义 的文化核心 ,个人 主义个体对 于 自我的理解是一种建构出来 的对于 自我理解 的一种观念 ,是一种 “社会想象(Social imaginary)”,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描述 , (中文版导言)现 代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使这种个人主义面临严峻 的挑战,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必须要依赖个体与他 人之间的对话关系得 以塑造 ,这种对话关系也 即 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建立,个体是在群体之 中存在的 ,个体的身份认同建构离不开群体的形 塑。夸梅 ·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 认 为 ,认 同这一观念 已经被构筑进对 自我创造和 社会性之间复杂 的相互依赖性 的认识之中17](P3243J,

 个体的身份认 同具有典 型的社会性 ,是依赖 于社 会关系及其身份地位来建构的。

 (二 )身份与认同的多元分化研究 20世纪 60年代是认同研究发展 的关键时期 , 认 同研究被 广泛应用 于社会学科 各个领域 ,“认

 同”也逐渐成为综合性 的概念。70年代后 ,泰弗尔 等的社会认 同理论 (Soeial identity theory)、埃里克 森 的认 同发展理论 (Theor 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以及马西亚的 自我认 同模 型等被广泛应用于经验 研究,在政治 、社会、国际关系、民族、宗教、文化等 领域的研究中 ,认同成为一种时 尚,认 同研究 的理 论建构也逐步成熟 ,与此同时 ,认 同研究也开始面 向对现代化 、全球化 、多元文化及多重身份与多元 认 同的关注。

 塔尔科特 ·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强调身份 与认同的多元分化特征 ,他指 出,当代社会结构分 化导致 了社会角色的多元化以及认同研究的时尚 化。萨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强调了身份 认 同的文化属性及 其 由此 而引发 的世界 文 明冲 突 ,提出了著名的“文 明冲突理论”,并承认认 同的 多重性和复杂性 ,他将认 同概括为五个方面 :个人 有认 同 ,群体也有认 同,个人 的身份是可变 的 ,群 体的认同则主要取决于它定性的特性 ,不易改变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认同都是建构起来的概念,人 们是在程度不等的压力 、诱惑或 自由选择情况下 ,

 决定 自己的认 同:个人有多重身份 ,群体在较小程 度上亦是如此 ,认同包括归属性 的 、地域性 的、经 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国别的等,随着 时间和情况的变化 ,认同会发生变迁 ,多重认同有 时相辅相成,有时则互相冲突 :认同由自我界定 , 同时又是 自我与他人交往的产物 ,作为一种身份 或归属感的心理认 同仪式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的关系建构 ;对个人和群体而言 ,各种认 同的重要 性随情况而定” -22)个体和群体的认同在现实社 会 中往往是多重而复杂的。哈贝马斯在埃里克森 基础上对“认同危机”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并提出 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公 民身份认同的理念 ,解构 了 民族 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使得认 同的意义泛 化 、弥散化 ,一定程度上加速 了个体或群体认 同的 多元化 ,也使认 同适用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领 域 。阿玛蒂亚 ·森反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认为 社会 中存在的两种“还原主义”会导致社会关系的 紧张与暴力,其中一类是“身份无关论”,忽略或完 全忽视与他人的身份认同及其对我们的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的影响 ;另一类是“单一归属论 ”,即假定 某个人只属于某个单个集体 ,只存在单一 的社会 归属 。阿玛蒂亚 ·森指 出,多重身份是普遍性的存 在 ,他呼吁一种应对全球化 、多元化世界冲突与暴 力 的解决之道 ,即非制度化的全球归属感 。

 二、国内关于身份认 同的研究 将认同这一概念较早用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的是郑晓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①。认同一词 随之在 中国流行 日广 ,但许 多学者在使用认 同这 一术语时并未给出其明确的概念界定。有些学者 从认 同研究 的学科及理论建构方 面进行探讨 ,对 中国当前面临 的身份与认 同问题进 行深刻 的反 思 :张静主编的《身份认同研究 :观念 、态度 、理 据》,着重探讨身份认同的理论方法问题;方文将 社会认同论引入群际符号边界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尝试为中国社会心理学尤其是转 型心理学 的学科 制度建设和理智复兴找寻可借鉴的概念工具;1 9t( I" 7) 葛兆光指出,“中华民族”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 “认同”问题 ,包括国际社会 的政治认 同、周边 国家 的文化认同、内部各民族各地区的国家认同等,他 强调要理解中国本身的认同,需要从中国自己的 “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而不是简单地“从 (西方概 念的)民族国家中(把中国)拯救出来”[-01;张海洋结 合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 际社会场景 ,探讨了中国人的认 同根源 ,认 为理解 中国社会 的认同 ,除了共时性 的维度之外 ,还必须 引入历 时性 的维度【l1

 J

 、

 ;王明珂基 于对华 夏形 成一元论 和多元论 的质疑 ,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 变迁的角度 ,提出并论证 “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 、 变迁 中的重大意义 ,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 历史 ,反思华夏(中国人 )自身的认 同问题 ;韩震基 于对欧洲现代 性及结构 主义对人 与人认 同 的消 解 ,反思基 于亚洲或 中国的“和而不 同”及文化 的 多样性和差异性 ,探讨 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的 多重性 问题 ,为理解认 同问题提供了新的本土化 视野。[

 有学者从多元认 同的角度探讨特定群体 的民 族 、国家认 同等 ,如祁进 玉以土族社 区、北漂少数 民族为例 ,对身份认同的情景衍生性和多重性 、多 元化特点f 3W299~以及认 同的生产过程和认 同形式做 了深入思考㈣;程美宝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来探 7S

 讨地域文化与国家认 同问题 ;哈正利通过对西道 堂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供 了一个多重社会关 系 形式变迁下的族群性建构的地方性个案 ,展示 了历 史与现实 中影响族群认 同的多种可能性 ,肯定了 各种社会关系形式变迁对族群认 同表达的可能影 响及人们在族群性建构 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l

 i (P3) 三、身份认 同问题的研究旨向 由上可见 ,身份认 同的研究经历 了从关注个 体 自身 的同一性 问题 到个体对 于群...

篇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0O483 36( 请将此协议书装订于论文首页)论文《铷弛似砾枣以囊隐一番幽. 寨觐小讹蝴, 蹦醣辱本人在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 并己通过论文答辩。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 第一作者), 即著作权人。

 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录于“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本人承诺:

 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论文的内容一致, 如因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本人完全了解g 直珏盔堂图主笪差王堡查!焦圈堂笪途塞的笪理塑造》 !同意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下述范围内免费使用本人作品的电子版:本作品呈交当年, 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 文摘浏览以及论文全文部分浏览服务( 论文前16 页)。

 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于提交1年后, 在校同网上允许读者浏览并下载全文。注:

 本协议书对于“非公开学位论文” 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院系所名称:

 戈∥ 彰采作者签名:

 撇.隰潍歹月1日学号:≯IⅥ刁/『fD .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 缩印、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黼训弦, 月叼日经指导教师同意,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解密时间:年月日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勉僻、泗’ 年矿月刁日

 摘要摘要认同与承认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当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从个人认同方面, 还是从文化、 社群要求承认的方面, 这一问题都己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 泰勒的“承认的政治” 以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试图通过对自我问题的根源性追溯以及对平等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的对比等尝试, 进而在现实层面上为认同危机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将泰勒的“承认的政治” 思想放到其整体思想体系中, 与他的社群主义思想、 伦理学思想等结合起来, 从多角度深入探究泰勒的这一理论。

 同时, 通过总结哈贝马斯等人对于泰勒理论的批判, 以期达到更加客观看待泰勒的承认理论的目的。关键词:查尔斯・泰勒承认承认的政治差异政治社群

 A b str a ctA b str a c tId e n tity a n dr e c o g n itio n h a v ein c r e a sin g ly b e c o m e im p o r ta n tissu e sinC o n te m p o r a r y p o litica llif e. W h eth er f r o m th ea sp e c to fp erso n a l id entityo r th ea sp e c to f cu ltu r a l a n d c o m m u n ita r ia nreco g n itio n , th ese problem sco u ld n o t b eig n o red . O nth is co n d itio n , th r o u g h e n q u ir in gth e r o o tof“self’ problema n dco ntra sting ‘‘po liticso fu n iv ersa lism ’ ’ a n d “p o liticso fd if f e r e n ce ” , C h a r le s T a y lo r’ S‘'p o liticso frecog nition’ ’ provid esan e wp ersp ectiv ea n da p p r o a c hto so lv eid en titycrisis inp r a ctica llev el. In th isp a p er ,T a y lo r ’ S “p o liticso frecog nition’ ’ isp la cedin h isw h o leth eo r y system , w herec o m b in e dw ith o th erth o u g h tssu ch a s h isc o m m u n ita r ia nth eo r ya n deth ics, a n dth ep o liticso fr e c o g n itio nc a nb ed eep ly e x p lo r e df r o mv a r io u sp ersp ectiv es. M o reo v er,b a sedo nth e su m a r iz a tio n o f H a b e r m a s a n d o th er th eo rists’criticism O ilT a y lo r ,th isth e se s a c h ie v e s a m o r eo bjectiveo v e r v ie w o n C h a r le sT a y lo r’ S “p o liticso freco g n itio n ” .K e yW o rd s:

 C h a rlesT a y lo r ; R e c o g n itio n ; P o litic so fR eco g n itio n ; P o liticso fD if f e r e n c e ; C o m m u n ita r ia nII

 目录目录引言………………………………………………………………………………………………1第一章何谓认同与承认………………………………………………. . 3第二章泰勒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5第一节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5第二节黑格尔的承认思想………………………………………………………6第三节黑格尔承认思想对泰勒的影响…………………………………………8第三章对普遍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的分析…………………………10第一节社群主义自我观………………………………………………………. 10第二节承认和认同思想………………………………………………………. 14第三节普遍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 . 17第四章平等承认的政治:

 社群思想基础上的政治实践……………20第一节泰勒的社群思想………………………………………………………. . 20第二节泰勒的方案:

 平等承认的政治思想…………………………………. 25第五章对泰勒的诘难…………………………………………………28第一节哈贝马斯对其思想的批评……………………………………………. 28第二节对泰勒的其他批评……………………………………………………. 30参考文献………………………………………………………………. . 33致谢……………………………………………………………………………………………. 35III

 引言引言认同与承认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当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具有不同认同的个人之间、 群体之间的对立冲突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的重大因素之一。

 正如泰勒所说, 随着以荣誉为基础的等级制度的消失而产生的尊严的政治,“承认” 就由一种并非每人必须享有的等级制奢侈品而变为人人都有权且必须享有的基本权利, 人的认同面临重大危机, 由此而引发了人的自我分裂以及意义感的破坏和摧毁。

 所以, 泰勒说, “在现代之前, 人们并不谈论‘同一性’ 和‘认同’ , 并不是由于人们没有同一性, 也不是由于同一性不依赖于认同, 那是因为那时它们根本不成问题, 不必如此小题大做。

 ”个人认同方面, 现代社会, 在摆脱了传统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后, 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具有多种可能性选择, 而很多可能性之间是冲突矛盾的。

 人对于“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应当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都产生了困惑及焦虑。

 充斥着理性计算的现代社会, 将一切纳入计算范围, 使人的价值观陷入虚幻, 发生认同危机1, 造成自我意义感的丧失。

 如何避免自我问题引起的人的异化, 进而争取能够实现人的自我认同和个体的自由, 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 社群方面, 当代社会多元文化兴起, 少数边缘群体、 社团组织等因要求承认所引起的斗争, 已经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甚而影响了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整体的格局, 这一问题已日益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 泰勒的“承认的政治” 以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试图通过对于自我问题的根源性的追溯、 对平等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的对比、 通过对特殊性的合法地位的强调, 进而在现实层面上为认同危机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泰勒的“承认的政治” 作为对当代西方多元文化问题的理论响应, 通过揭示承认与社会斗争的关系, 对多元文化冲突问题具有重要的解释力。本文将泰勒的承认的政治思想放到其整体思想体系中, 横向上与他的社群主义思想、 伦理学思想等结合起来, 从多领域多角度探究在其整体社群主义思想中承认问题到底处于怎样一种地位, 他提出这种思想的动机是什么, 对构建1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

 艾里克森在20 世纪50 年代创造的心理学术语l

 引言其社群主义理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由此更加全面、 深入的理解泰勒的承认的政治思想。

 纵向上从其理论渊源, 即黑格尔的自我问题及承认问题的提出入手,探究泰勒理论深层次的形成路径及在何种程度上如何继承了黑格尔的立论和方法。2

 第一章何谓认同与承认第一章何谓认同与承认认同一词译自英文中的Id en tity , 在英文中id en tity 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 它可以指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也可以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认同” 这一概念的较早起源之一是心理学。

 “认同危机"强调人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 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 也就是说, 我们的认同部分的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

 而被主要用于解释族群之间互相歧视问题的社会认同理论则将认同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了集体行动, 特别是群体之间的冲突, 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个体的挫折感以及不满程度受到社会认同过程的影响, 将社会认同看作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2认同概念是处理同一性和差异性的一个核心概念, 围绕个体怎样融入群体、 获得身份而展开。

 随着整个理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性、 全球化以及差异性问题都引入了认同概念来进行探讨, 通过对认同概念的引入, 这些理论“试图揭示在现代性激变的特殊条件下, 在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脱域体验和专家系统宰制下, 人们怎样获得有关自我的知识。

 ’ ’ 3但是, 认同概念自身也存在着问题。

 认同概念是建立在原子主义基础之上的, 它首先假设了理论主体是单个个人。

 这种个人主义、 原子主义的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多元文化思潮, 边缘个体与群体自我身份与个体价值的诉求日趋强烈; 同时, 有学者认为, 认同概念也鼓励了分裂主义的盛行,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自身与主流标签区别开来, 这也不利于促进共同体的团结和融合。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一些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更具自洽性的概念:

 “承认” 。“承认” 概念同样处理的是同一性与差异性、 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承认"问题的内容有诸多方面, 移民国家的族群关系, 各族裔要求得到平等的对待与身份认同、 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要求得到承认、 边缘群体的话语权希望得到重视、 种族问题研究、 同性恋的合法权利要求得到承认与尊重、 妇女对于平等权利的要求以及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承认问题, 等等。2请参阅S tets. Ja n E a n dP e te rJ. B u rk e. 2000. ‘‘Id en tity T h e o r ya n d S o cia lId en tity T heory” . S ocialQ u a rterly6 3:

 2 2 43曹卫东. 从认同到承认. 人文杂志, 2008, lP sy c h o lo g y3

 第一章何谓认同与承认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 或者只能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 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 会成为一种压迫形式, 把人囚禁在虚假的、 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

 正如黑人遇到的情况: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 白人社会就设计了一种贬抑黑人的形象, 很多黑人对此是无力抗拒只能接受的, 而黑人自身的自我贬低恰恰成为了对他们进行压迫的最有力手段。

 因此, 黑人若想得到平等的地位就必须先将自身从这种被强加的和毁灭性的认同中解放出来。

 可见, 正如泰勒所说的,“扭曲的承认不仅表现为缺乏应有的尊重, 它还能造成可怕的创伤……, 正当的承认是人类的一种至关重要的需要。

 ’ ’ 4“承认"与“认同” 的诉求内容是类似的, 但是, 它有着更加牢固的道德哲学基础, 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青年黑格尔。

 黑格尔将一种道德特殊主义赋予了“承认’ ’ 概念, 黑格尔的“承认” 概念克服了原子化的个人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把目标直接指向共同体的团结, 并把团结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

 泰勒“承认的政治” 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4 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 汪晖, 陈燕谷编. 文化与公共性. 上海:

 三联书店, 2005年, 29 14

 第二章泰勒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第二章泰勒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要深入研究泰勒的承认理论, 对其进行追溯式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承认这一概念的比较完整的提出, 最早来源于青年时期的黑格尔, 在《精神现象学》尤其是其中的主奴辩证法中, 黑格尔以自我意识为起点, 系统地阐释了承认这一概念在人类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泰勒的思想深受黑格尔的影响,泰勒试图应用承认概念来分析私人领域中自我如何通过和有意义的他者的对话和斗争而形成自我认同; 另一方面, 泰勒试图应用承认概念来描述公共领域中当前政治的根本特征, 即平等承认的政治,“不同文化和不同性别要求享有平等的地位。

 ’ ’ j他的自我观及承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中的思想。

 下面, 本章将对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及自我意识理论进行简单的追溯, 并从中总结出泰勒承认理论从哪些方面受到了黑格尔思想的影响。第一节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近代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 一个主要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对自我价值、意义和自由的追求成为近代文化的主旋律。

 在黑格尔看来, 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为承认而斗争的最原初的原因。自我意识在《精神现象学》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是精神的本质、 生命和灵魂。

 精神就其本身来说还不是精神, 还只是一个自在的普遍性、 一个实体, 只有当精神达到其自我意识时, 他才是精神, 才具有生命, 才成为一个无限的创造性的主体。

 “只有拥有了自我意识, 才能成为哲学的存在的人的存在。

 "6自我意识的基本意义是自己对自身的意识, 是意识的自由自主性。

 这一概念在黑格尔那里有两种含义:

 一个是广义的自我意识, 一个是狭义的自我意识,前者是普遍的自我意识, 后者是个体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首先是精神对其自身的意识, 是精神的自主和自由, 而这恰恰是精神的本质。

 精神之所以是精神,就在于它是自我意识。

 黑格尔说:

 “精神是依靠自身的存在, 这就是自由……精5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 汪晖, 陈燕谷编. 文化与公共性. 上海:

 三联书店, 2005年, 29 2. 29 36科耶夫著. 姜志辉译黑格尔导读.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 0 5年, 19 45

 第二章泰勒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神的这种依靠自己的存在, 就是自我意识一意识到自己的...

篇三: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 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

 其观点可归结为:(1)

 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 与成熟有关, 但不等同;(2)

 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 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 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 但两者并不等同, 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 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

 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 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

 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 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 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

 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

 对预防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启示 1.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长的阶段性,不仅为预防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出现提供了 理论依据, 同时也有助于指导留守儿童父母根据儿童的成长阶段注意变化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并尽量避开孩子道德成长的关键

 期外出。

 2.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重视通过创造良好条件, 激发儿童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具体改善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软硬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篇四: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与行为研究20 13, 11( 3):

 4 25—4 32S tu d ie so f P sy c h o lo g ya n d B e h a v io r组织认同研究新进展:

 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整合机制万红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武汉4 30 0 7 9 )摘要组织认同起源于社会认同理论. 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

 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身份” 与“认同” 为出发点阐述了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其多重性与动态性. 结合组织认同的多重性以及动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组织认同的产生、 整合机制以及变异模型。

 最后。

 笔者对组织认同研究的不足之处、 组织认同与其它理论的关联、 本土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及展望。关键词组织认同, 组织身份, 多重性。分类号B 8 4 91引言组织认同是联结个体与组织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 组织认同的形成受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 而组织认同又与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组织公平行为、 离职意向等紧密相关。

 并通过影响成员的认知与情感来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进而作用于组织. 对组织认同研究的梳理对于组织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认同的理论模型最早由S im o n 在19 58 年提出。

 然而在此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 组织认同这一概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者甚至将组织认同( 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n tif ica tio n )与组织承诺( o rg a n iza tio n a lc o m m itm e n t)视为同义词进而影响了组织认同研究的深化与扩展。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A sh f o r th 等人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 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一概念才得以重新受到重视并逐步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然而一直以来有关组织认同的基础概念及其内涵一直未能得到学术界的统一认定. 而组织认同与相近概念如组织承诺( o rg a n iza tio n a l co m m itm e n t), 组织身份( o r g a n iz a -tio n a lid e n tity l之间的关系的模糊不清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组织认同研究的进一步扩展与深化。2组织认同的概念及特点2. 1组织认同的概念维度A sh f o r th 和M e a l( 19 8 9 )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领域时. 将组织认同界定为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或个体从属于组织的一种感知. 并强调它是一个单维的认知结构. 然而此后关于组织认同的概念及其维度却一直未能得到学术界的统一认定。孙健敏等人( 20 0 9 )在探讨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维度的一项质性研究中罗列了近三十来有关组织认同的十几个定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A sh f o r th 和M e a l认为组织认同是人们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定义自我的一种状态. 或是一种属于群体的知觉。( 2)C h e n e Y 认为它是个体主动将自己与社会情境中的元素连结的过程, 包括了情感依附、 对组织忠诚以及组织成员与组织的相似性。( 3)我国台湾学者徐玮伶、 郑伯埙认为组织认同是个体定义自我的一种过程与结果. 个体借由归属组织的过程使自我概念与组织身份发生联结. 并因而产生了分类的效果。对组织认同定义的把握可以从其所包含的维度及其动态性两方面来理解。

 从组织认同所包含的维度来看. 部分学者对组织认同的定义强调其认知层面. 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组织认同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A sh f o r th 等人( 20 0 8 )在总结归纳这些概念时依其所包含维度的不同将之分为狭义与广义. 最为狭义的概念强调单纯的认知维度. 而最为广义的组织认同定义则囊括了组织认同的认知、 情感、 行为三个维度。

 从组织认同是否具有动态性来看, 有些定义更加强调组织认同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是一种收稿日期:

 20 11- ll—ll作者简介:

 万红艳, 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硕士。

 E - m a il:

 w h y a n n @ y a h o o . cn 。4 2 5万方数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第11卷结果, 如A sh f o r th 等人( 19 8 9 )的定义, 也有些学者认为组织认同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状态性的结果, 也是个体达到与组织一致性的一种过程。综上所述. 研究认为对组织认同概念的理解应从其所包含的维度及是否具有动态性来理解。

 而依据以上这两个方面. 组织认同的概念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 组织认同是个们以组织成员身份定义自我的一种状态或知觉. 这一定义强调组织认同的认知性及静态性。

 而从广义上来讲。

 组织认同是一个多维动态性的结构, 它包括认知、 情感、 行为多重维度, 它不仅仅包括静态的一面. 还包括其形成的过程。

 就如徐玮伶等人所言. 它是个人定义的一种过程和结果。2. 2组织认同的多重性身份( id en tity )( 杨杰, 20 L O )与认同( i—d en tif ica tio n )( 宝贡敏。

 徐碧祥, 20 0 6 )是社会认同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产生的组织认同的核心概念。

 两者之间关系紧密. 身份是认同的基础. 而认同感( id en tif ica tio n )则是通过成员对身份( id en —tity )的认同( id e n tif y )来获得的, 社会认同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张力也是来源于两者之间的这层关系。

 对组织认同及其多重性的理解必须从身份倍d e n tity )一词开始。

 然而学术界. 尤其是国内组织行为研究领域对两者之间联系的讨论并不充分. 甚至对“id en tity ” 一词的翻译迄今也没能达成统一.2. 2. 1“id en tity ” 与“id en tif ica tio n ” 辨析“id en tity ” 在翻译中有多重涵义, 如身份、 同一性、 一致性以及特性等。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它往往被翻译为“认同” . 如将“S O C ia l id en titv th e.o r y ” 翻译为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翻译得到社会学、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其中“id en titv ” 就被译作认同。

 然而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它的翻译却并不一致.如在组织认同研究中, 它的译文就并不那么清晰。在组织认同研究领域中, 对“id en titv ” 与“i—d en tif ica tio n ” 的翻译集中在对“o r g a n iz a tio n a li—d en tity ” 和“o r g a n iz a tio n a lid en tif ica tio n ” 的翻译上. 其中“o rg a n iza tio n a lid en tif ica tio n ” 一直被译为组织认同. 这一点并没有歧义. 然而在“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 n tity ” 的翻译上. 各学者却是莫衷一是。

 举例来讲, 这些翻译主要有如下几种:

 组织认定( 魏均, 陈中原, 张勉, 20 0 7 ; 沈伊默, 20 0 7 ).组织识别特征( 韩雪松, 20 0 7 ), 组织同一性知觉( 李永鑫, 李晓玉, 张娜, 申继亮, 20 10 )等。上述翻译方式多是在将“o rg a n iz a tio n a lid en ti.ty ” 作为组织认同的一个相关变量进行介绍时出现. 但对其与“o rg a n iz a tio n a lid en tif ica tio n ” 之间区别与联系的专门探讨并不多见。

 魏均等人( 20 0 7 )认为应该将“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n tity ” 译为组织认定, 并从压力的来源( 组织外部或成员本身)将“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f ica tio n ” 与“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ty ” 相区分. 认为“o rg a n iza tio n a lid en —tity ” 强调角色与身份层面。

 是组织认同的一种必然结果. 而“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f ica tio n ” 则是侧重于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过程。杨杰等人f 20 10 )以兼具心理学知识背景及管理经验者为对象对“o r g a n iz a tio n a lid en tif ica tio n ”与“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ty ” 两者的内涵进行了质性分析, 在这一项分析中, 杨杰等人( 20 10 )提出应将“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tv ” 译为组织身份一词. 认为“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f ica tio n ” 强调个人与组织的比较、 调适与归一. 而“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n tity ”则强调组织核心的、 独特的、 相对稳定的特性。在比较之后. 可以看到尽管他们对两词的翻译不同, 但对这两个词的概念内涵分析却是一致的.即都认为“o rg a n iza tio n a lid en tif ica tio n ” 是个人将对组织的某种认识. 与自我相连接. 并形成自我概念的一个过程. 而“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ty ” 则更强调组织成员所感知到的组织角色与身份层面。

 本文笔者沿用学术界传统将“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n tif ica -tio n ” 译为组织认同. 而对“o rg a n iza tio n a l id en titv ”的翻译。

 鉴于其内涵中对角色与身份的强调. 再结合杨杰等人( 20 10 )的质性分析, 将之译为组织身份。2. 2. 2身份多重性依照社会认同理论. 个体的自我概念由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两部分构成. 而对社会认同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的则是自我概念中的社会身份。

 以社会身份为基础产生的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从属于或与某一社会集合体的一致性的感知。

 认同的主体是个人, 而认同的客体则是附着于群体之上或群体内部的社会身份。身份是个体在一定环境中回答“我是谁” 或“我们是谁” 等问题的一个自我指涉性的概念.A sh f o a h 等人( 20 0 8 )对近二十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对身份一词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归纳. 认为身份的内涵有两个方面.( 1)依照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孪生理论自我归万方数据

 第3期万红艳:

 组织认同研究新进展:

 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整合机制4 2 7类理论. 身份包括个人身份( p e r so n a l id en tity )与社会身份( so c迸id en tity )两个部分. 其中个人身份是指诸如气质. 能力等的个人特质. 而社会身份则是指个体的群体成员身份以及依附于这种成员资格之上的价值、 情感等。

 个人身份之所以与社会身份相区别并不在于其各自内部属性的不同. 而在于他们区分的对象的差异性:

 个人身份用来区分个体与个体. 而社会身份则用作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区分( A sh f o r th , H a r r iso n , & C o r ly , 20 0 8 )。( 2)依照认同理论( /d en tity th eo ry )( S try k er& B u r k e , 20 0 0 ). 身份是指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多种不同角色之上的意义感. 它是一种角色身份. 虽然社会认同理论中依所属群体所发展出的社会身份也是一种角色. 但认同理论中的角色更强调现代社会中个体所承担的一些分散的角色. 如父母、工人等。

 这里的身份更加强调关系网络中的角色身份, 如作为父亲的个体在父子关系中的角色身份。可以看到身份具有多重性. 它是个体所感知到的群体成员资格或角色之上特征的一个混合体. 它包括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两大部分. 个人身份强调个体的能力气质等. 而社会身份则是指个体在社会由其所从属的社会群体所赋予的群体成员资格得到, 或是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一种角色。

 而本研究对组织身份以及组织认同的理解主要着眼在社会身份上。2. 2. 3组织认同多重性与社会身份多重性相对应. 组织身份作为社会身份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具有多重性。

 这种多重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个体在组织生活中不仅仅属于组织这一较为宏观的社会团体. 也属于组织中的许多次级群体, 如工作团队、 部门等, 这些群体往往会赋予个体不同的组织身份。

 其次. 个体在组织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 如其所处的职位. 与领导或下属之间的关系等. 而这些角色关系也会给予个体不同的组织身份。组织认同归根结底就是组织成员对其在组织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身份的认同。

 这些身份或是附着于群体之上。

 或是附着于某种角色之上。

 因而组织认同也具有多重性. 这些多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个体所从属的群体来讲, 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往往从他们对其所从属的工作团队、 部门.甚至是组织本身中体现出来( A sh f o r th & M e a l,19 8 9 ; R ik e t t a & v a n D ick , 2005)。( 2)从个体在组织所扮演的角色来看. 组织认同又包括职位认同、关系认同等( S lu ss& A sh f o r th , 20 0 8 ; A sh f o r th ,H a r r iso n , & C o r ly , 20 0 8 )。( 3)从个体所认同的对象( 群体或角色)本身的多重性来看, 如组织层面的身份可能既有价值性的又有工具性的一面. 组织认同也会具有多重性( F o r m a n & W h e tte n . 20 0 2)。由此可见, 从组织认同的多重性来看. 对组织认同的理解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考虑.狭义上的组织认同是在组织认同领域讨论较多的个体对其所从属的组织这一较为宏观的对象的认同.广义上的认同是指个体在组织内部. 对自己日常生活关系更为紧密的工作团队、 部门, 或是对自己与组织内部成员, 领导或同事之间的关系的认同. 又或是对不同对象所承载的不同的某一身份的认同.结合组织认同的概念及特征. 对组织认同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从组织认同概念内涵的维度来看. 狭义的组织认同仅只包括认知维度.而广义上的组织认同则是一个多维的结构. 包涵认知、 情感甚至是行为多重维度; 从它是否具有动态性来看. 狭义的组织认同仅只强调一种结果状态.而广义的组织认同则既指代这一状态. 还包括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 从组织认同的多重性来看。

 狭义的组织认同是指组织层面的认同. 而广义的组织认同则指代组织层面以及组织内部的工作团队、 部门等各层面的认同。

 本研究中笔者将组织认同视为一个多维的多重动态性结构. 立足于组织认同的动态性与多重性。

 以下探讨组织认同的产生. 多重组织认同之间的整合以及组织认同的变异。3组织认同的形成、 整合及变异3. 1组织认同的形成机制广义来讲组织认同具有动态性. 它不只是个体与组织达成一致的一种结果状态. 更是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 因而对组织认同的理解自然离不开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3. 1. 1三原则论三原则论。

 对于组织认同的形成机制。

 D u tto n 、D u k e r ish 和H a r q u a il( 19 9 4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出发点, 提出作为组织认同基础的组织身份( o r g a n i—z a tio n a l id e n tity )会通过个体自我定义的三个原则一自我延续( S elf - co n tin u tu w e)、 自我强化( self -enha ncem ent)和自我分辨( sef~iscrim ina tion)的过程来影响组织认同的形成。

 当组织身份与组织成员的自我概念或期望相吻合时. 因为自我延续的作用组织成员就会产生组织认同. 自我强化则可以理万方数据

 0 理与行为研究第11卷解为当组织身份有利于自我评价的提升时组织认同就会更容易产生。

 自我分辨是指组织身份提供了个体与外组织成员的不同性从而有利于组织成员产生组织认同感。

 这三者系统来讲可以理解为个体通过将自我已有的或期望得到的身份与组织身份相比较.从而达到维持自我、 增强自尊乃至求异于人的需求。3. 1. 2差异整合论F o r e m a n 和W h e tte n ( 20 0 2)在分析组织成员对具有多重身份组织的认同感时指出. 组织认同就是一系列的身份比较过程. 是组织成员所感知到的组织身份与理想中的自我身份以及组织身份差异的认知比较. 感知身份与期望身份之间的差异性( i一如n 矗ty g a p )以及整合度( id e n tity co n g r u e n ce )继而影响到一系列与组织认同相关的态度与行为变量。

 F o r e m a n 和W h e tte n 研究意义下的身份比较分为两个步骤:( 1)组织成员以自我身份为基础对组织身份进行评估。( 2)成员对组织现有身份的感知与他们所期望的组织身份的一个比较( F o r e —m a n & W h e tte n , 20 0 2)。可以看到差异整合论与三原则论有许多共通之处. 如它们都强调组织认同是个体对组织身份的期望以及自我身份与组织身份的比较. 不同...

篇五: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为风险的认同与作为认同的风险∗——认同视角下的风险社会生产机制研究肖瑛风险与认同处在复杂的辩证关系网络中:

 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消解了早期现代性阶段建立起来的社会认同, 催生出个体的自我认同; 但个人认同既难以为个体提供有效的本体性安全,也不能防止集体性焦虑情绪的蔓延,反倒推动了风险社会的再生产;风险社会的激进化和个人认同有限性的凸显一方面孕育出全球性的“焦虑的共性” ,另一方面却促成另一种社会认同即基于传统部落主义的集体/群体认同的滥觞,风险的冲突在这里演变为价值观的扞格。

 为超越风险与认同的辩证法, 各种介于现实主义与乌托邦之间的主张纷纷出台,包括贝克的亚政治理论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习和网络治理理论、 基于个人主义科学观的波普主义、以及贝克的利他主义的个体化理论。风险社会社会认同群体认同自我认同个体化部落主义1984 年,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硕特(Short,J.F.)在美国社会学学会年会发表就职致辞中呼吁风险(risk)研究和风险分析实践的社会转向,号召社会学家更多地参与到发生在该领域的各种学术取向和政策取向的对话中去。

 硕特认为, 在对与风险相关的现象的研究上发展出一种社会学视角, 不仅会促进风险研究, 而且能够把社会学置于各种重大的社会讨论和争论的中心位置,并对这些讨论和争论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Tierney,1999)

 。硕特的演讲是 1982 年美国人类学家道格拉斯 (Douglas,M.)

 与维达夫斯基 (Wildavsky,A.)

 共同出版 《风险与文化:技术与环境危险文选》以来号召社会学关注风险现象的第二个强音。1986 年德国社会理论家贝克发表著名的《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 ,该书 1992 年翻译成英文出版,同吉登斯在 1990 年和 1991 年分别出版的《现代性的后果》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本文原载《社会理论论丛》第四辑(周晓虹、成伯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6 月出版)

 。因作者粗心,原文的个别表述存在错误,此处做了更正。

 2合流,奏出了风险的社会学研究的第三个高音。至此, “风险”开始成为全球社会理论界和社会学界的一个主流论域,成为一般理论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Shaw,2001)

 ,并随着切尔诺贝利事件、温室效应、转基因作物、疯牛病以及 911 的发生而迅速吸引越来越多学者和普罗大众的目光。

 在很大程度上, 科技风险甚至已经成为与经济增长困境并置的影响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现代化早期, 经济风险的化解和经济成就的最大化是一种政治制度维系其合法性的最为重要的依据, 但到 20 世纪 80 年代, 虽然经济因素在合法化层面的地位依然存留,但技术风险对合法性的潜在挑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政治家的关注(Alario&Freudenburg,2003)

 。有鉴于此,有学者指出,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正在经历一个新的转向,从基于启蒙运动的信念急剧转变到以风险理念为基础, 风险社会和风险社会理论构成当前社会和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Clarke,2006)

 。一、风险:社会学化的路径和认同的提出自启蒙运动以来,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在模塑自然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预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定量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的主流学术取向。但是,颇为悖谬的是,在社会学界,风险研究走的却是反定量方法的道路,通过挑战风险计算等传统研究路向得以成型。

 从迄今发表的各种风险社会学研究成果中, 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得相对较少, 大多数文献都强调风险的社会建构, 强调风险的难以客观化和量化,以质性方法见长。这就产生两个问题:社会学介入之前的风险研究是怎样的?社会学是如何使风险研究社会学化的?“风险” (risk)是一个现代性的反思性概念。相对于各种自然灾难和传统社会中人们日复一日的例行性活动所带来的各种后果而言, “风险”是以旨在克服这些听命天的调遣而无法预测的灾难的理性行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是人理性地改造世界的必然后果。

 从这个角度说, “风险”是现代的。但是,早期的启蒙理念并没有对“风险”同人的行动的相伴相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相反,启蒙理性主义坚信人类能够“消除偶然事件和随机事件” ,能够“使模棱两可的事物变得一清二白, 使不透明的事物变得透明, 使不能预测的事物变得可以预测,使不确定的事物变得可以确定” (鲍曼,2005:6-7)

 。但是,理性的实践史无情否弃了启蒙理性主义的这种自我想象。为此,理性主义者不得不在以后的实践中放弃对“确定性”(certainties)

 的无条件追求, 而将之改为 “可能性/概率”(probabilities)

 。

 道格拉斯 (Douglas,M)说,过往的风险研究把“风险”视为关于将“不确定性”(uncertainities)转化为“可能性/

 3概率” 的努力, 使不确定性建立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之上, 切断其同道德和政治等因素的联系,从而使超越个人性的行政管理制度可以接近它们,控制它们(转引自 Hollway & Jefferson,1997)

 。

 “可能性/概率”的提出,一方面是启蒙理性主义对“确定性”这一自我预设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为“风险”的出场洞开了逻辑上的大门,因为“风险”是“可能性/概率”的题中应有之义,意味着任何理性行动都不可能是完满的,都必然带来某些缺漏和负面的或者意外的后果。从这个角度看, “风险”显然是现代性自我反思的结果。另外, “可能性/概率”的提出为确立科学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一门风险科学创造了必要前提。

 “可能性/概率”意味着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 “风险”既是人之理性行动的必然后果,又始终处在人之理性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在这种理论背景下,非社会科学的评估始终如一地把“风险”描述为物理世界或者技术世界的特点及其组成部分;事故或者灾难的发生是因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没有如预计的那样发挥作用。当灾难确实发生时,非社会科学对探究灾难原因的范围也不宽泛,主要强调的是离灾难最近的各种条件,一般而言只涉及两个因素:物理/技术系统的失败和“人为错误” (Tierney,1999)

 。这种被称为个人主义风险评估(individualised risk assessment theory)的理论,不仅构成了保险业的理论基础, 而且因为其强调可以对各种风险肇因进行预测和控制, 只要责任部门按照这门科学的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即使风险发生也无需担负责任,故“成了逃避和分配谴责的管理装置” (Denney,2005:14-21)

 。同把风险视为客观的、可知的、可量化的、外在于人的行动的、等待人们去感知和界定的现象的实在论相反,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风险和风险评价都是社会建构的。风险的社会建构论可以分为强建构论和弱建构论两种路径:

 强建构论认为这世界上压根不存在风险,风险的出现端赖于人们的认知、感知和阐释;弱建构论不否定风险的存在,而是试图弥合科学知识同公众测量风险和做出决定的方式之间的鸿沟, 其基本任务是解释社会能动者怎样创造和利用各种边界来区分哪些现象是风险,哪些不是风险(Pidgeon & Kasperson &Slovic,2003:1;Tierney,1999;Lupton,1999;Denney,2005)

 。一般地看,风险的社会建构论有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涉及影响风险对象选择的各种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 譬如各种社会行动者,包括突生群体、社会运动、企业、政府代理人和专业人士是怎样形塑风险的各种特征,如何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其与组织之间围绕利益、权力和资源合法化而发生的深刻关系。第二个主题聚焦在对正式风险分析的社会建构上。这个主题深受科学社会学,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英法等国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影响,从 SSK 的基本预设出发对风险研究的科学路径进行追问和批判, 揭示各种社会过程和制度影响甚至支配这些披

 4着科学光环的风险评价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机制,从而破除了科学是客观的、普世的,具有发现科学真理的能力,是风险评价的真正基础的“迷信”,使得在风险感知和评价方面,科学沦落到同常识一般的地位(Tierney,1999)

 。这种研究路径具有“元-风险科学”的特征。“风险是社会性地建构的”在风险研究中的地位的确立,必然要引入“认同” (identity)观念。近数十年来,从政治合法性的求取到个人本体性安全的获得,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重新崛起到对人之生命的无意义感的叹息, “认同” 是一个出镜率相当高的概念。

 “认同”的兴起, 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的后现代转向特别是社会建构论转向有着密切关联。在这个转向中,一些平素不为人所注意、高度文学化的概念——如“修辞” (rhetoric)

 、 “诠释” (interpret)

 、 “建构” (construction)

 、 “想象” (imagination)

 、 “符号/象征” (symbol)——凸显出来, 并很快进入社会学和政治学视野, 催生出的成果之一就是从建构主义角度对 “社会何以可能”的回答,包括对“社会认同” (social identity)的重视。正如很多的后现代主义学者所宣称的那样, “修辞(rhetoric)①并不是罩在真实的深层结构外面的一层外罩,并不是‘简单的隐喻’ 。它实实在在就是那真实存在本身” (伯克维奇,2006:12)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 “认同”同样是一股非常强大甚至神奇的力量,它虽然是想象的,却可以建构出实在来,不同的认同生产出不同的社会(卡斯特,2003a:ch.1)

 、不同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安德森,2005;亨廷顿,2005)以及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冲突的重要根源(亨廷顿,2002)

 ,并构成个人本体性安全的基础(Giddens,1991)

 。在英语中, “认同”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使自己与某一个人或者群体密切联系或者依附于他们” , 建立同他人或者群体的一致性。

 从这样一个简单界定中, 我们可以引申出关于 “认同”的多个维度的理解:第一, “认同”是一个社会学——或者至少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

 “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 ,而“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 ,或者“在与某些人的对话关系中,我才是自我” (泰勒,2001:48、50)

 ,任何认同,包括自我认同,从参照系选择上看都是社会认同, 都是以特定社会中的人或者社会群体为参照而展开的, 是对自己 “归属于何种社会范畴或者组织” (Stets & Burke,1998)的思考。第二,认同强调的是个人或者群体的自我建构,即强调认同承载者的主体性。泰勒(2001:48)指出, “自我部分地是由其自我解释构成的” 。卡斯特(2003a:2-3)则说, “关于认同,当它指涉的是社会行动者之时, 我认为它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

 角色是由社会的组织与制度所架构的规范来界定……。

 认同则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 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建构的。

 ”无独有偶,亨廷顿(2005:20-21)也类似地说, “identity①原文翻译为“言说” ,遵照惯例,笔者在引用时将之改为“修辞” 。

 5的意识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 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identity都是构建①起来的概念。人们是在程度不等的压力、诱因或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identity。

 ”由此不难看出, “认同”的形塑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个人或者群体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建构权力, 能够对各种外在因素作出适当的 “诠释”(interpret)

 ,作出接受即内化或拒绝的选择,是行动者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能力和行动的反身性监控(reflexive monitoring of action)能力提升的结果和表征(Giddens,1991)

 。当然,认同不是单向的,而是主体间性的②,在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这也许是泰勒(2001)把语言引入对认同的解释中的根本原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强调认同者的能动性并不等于说人们在 “认同”的选择和建构方面是完全自主的,完全听凭自己的理性的支配。事实上,由于认同的力量很快被强势群体所认知, “认同”就不可规避地成为了各种力量角力的领域, “认同”的自由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往往是隐性的,并且受着特定的基础秩序的约束,受着各种力量的影响甚至支配,是一个理性与感性、个人理性与群体意识形态、个人诉求与结构性力量相互争斗的过程,在个人身上常常表现为“不得不如此”的样子。第三, “认同”的寻求与行动者诠释、 建构自身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归属是同一个过程, 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体现和强化着人的社会性。认同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各种行为和基本偏好(Benjamin & Choi& Strickland,2006)

 , “知道你是谁,就是在道德空间中有方向感;在道德空间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或坏的,什么值得做和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对你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 (泰勒,2001:38)

 。在吉登斯(Giddens,1991)看来,这种道德感本质上是人的意义感的依据和基础, “生存的孤立”或者说“个人的无意义” ,并不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分离, 而是指与实践一种圆满惬意的存在经验所必须的道德源泉的分离, 指现代人的纯粹工具主义行动取向。

 认同的获得, 填补了工具主义造成的意义和道德空缺。

 第四,认同对意义的追寻与对秩序的追寻纠缠在一起, 不仅追求社会的秩序, 也追求个人心灵的秩序,追求心灵的安顿和安全。鲍曼(2002:126-127)关于“认同”的分析足以佐证这一点:“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提到认同③,在我们理念的背后都有一个和谐性、条理性和一致性的模糊的镜像:

 所有的那些东西在我们体验之流中看起来——让我们永久绝望地——都是严重地非常缺乏。对认同的追寻,是一场抑制和减缓流动、将流体加以固化、赋予无形的东西以有形的持续性的斗争。

 ”第五,信任构成认同的基础。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婴儿①疑为“建构” (construct)

 。因找不到原文,无法确认。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主体间性”并不是下文中所使用的“主体间性”所隐喻的两个...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5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