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4篇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 【摘要】 日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然而日本与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摘 要】
日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然而日本与中国近代、 现代化发展速度却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对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从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 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中日两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意义的启示:
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 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 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现代化;
比较
近代以来, 中日两个国家都在同一时间段内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犯。
基于此, 也几乎同时迈上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两个国家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
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成功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国, 摆脱了成为殖民地的命运; 而中国由于未能采取颇为有效的措施, 自以为是地闭关锁国, 渐渐走上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两个国家, 为何在面对西方时却走出了不同的近代化之路? 基于此, 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和探讨中日两个国家近代化的差异, 或许能够给当下的中国提供些许的思考和借鉴。
一、 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
19 世纪中叶,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西方一些大国纷纷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并将其不断地推向世界各地。
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史的研究, 不难发现, 中日两国在近代面对外来文化时采取了不同的反应, 这或许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个国家日后的发展。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这也就使得国家上至皇亲贵族、 文武大臣, 下至黎民百姓或多或少养成了极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以至于当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 似乎采取的大都是漠视、 轻蔑甚至拒绝的态度, 特别是极为保守的满清贵族更是顽固地排斥西学, 拒绝吸
收西方近代文明。
这种以“中国为中心” 为基础的施政纲要, 也就势必使得早期的现代化自然而然难以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
加之中国是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大一统” 国家, 并且在这种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臣民天命观和唯上思想根深蒂固, 也就形成了一种唯我独优的文化心理, 以致整个国民从上到下形成了自大的社会心理。
反观日本, 在对待西方文化上却采取的是积极吸收和容纳的态度。因为, 第一, 日本具有单一民族, 单一文化传统的特点。
其次, 自然地理环境使其产生了极高的民族危机意识。
第三, 从日本对外发展的历史来看, 日本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中国大陆文化的辐射和影响, 这也就使得其产生了更乐意去接收外来文化的心理。
二、 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中日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
诚如上面所述中国由于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 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 视外国为“夷” 。
观念上的自大, 以及优越的社会心理一直束缚着统治阶层, 改变现存的体制是难上加难。
而日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历史发展, 与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有着相同面和不同面。
灿烂文明的中国文化作为东亚的文化中心, 对周边国家及其民族文化都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哺育了日本古代文化, 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中日传统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自造性和移植模仿性。
承载上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历史的洗礼中形成了极具独特性魅力的传统文化。
而日本传统文化恰恰相反, 在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移植模仿性则极为突出。
日本民族有吸收外来文化进行模仿创造的传统。第一次学习外来文化的高潮中有选择地吸收我国古代文化、 技术和政治制度, 却没有完全“汉化” , 吸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供自己使用。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
稳定保守性与随机应变性。
稳定保守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并繁茂于东亚大陆, 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极强的稳定性。
与中国相比, 日本传统文化的随机性特征则尤为突出。
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大陆先进文化的过程, 日本人善于灵活吸收各种
外传文化, 当他们发现更优于东方文化的西方文化时, 便立刻摆脱东方文化的束缚, 积极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精华。
这种在文化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给日本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儒学经典思想传入日本后, 儒教的核心思想也随之发生了 变化。中国儒学主要价值在于其在封建社会, 是士大夫阶层的伦理道德, 强调“仁” 的重要性, 而日本的儒学则作为武士阶层的伦理观念, 强调“忠” 的思想。
自从儒学传入日本, 原本的中国儒学已是经过日本人灵活改造的儒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日传统文化虽然出于同根但是却结出异果。这也为后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日两国则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三、 中日两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16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叶, 西欧文艺复兴之后, 资本主义正值成长壮大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明代万历中期到鸦片战争之间, 萌芽的资本主义还未成熟就已夭折的历史时期; 而日本的封建主义此时正迅速成熟并已做好了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准备。
在此时期,西方殖民势力争相东侵, 西方的近代文明伴着坚船利炮、 贸易和宗教,猛烈冲击着东亚古代文明的罗网, 与中日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的碰撞。面对挑战, 中日两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反应。
首先, 在吸收西洋文化的形态上, 面对西方殖民入侵, 中日两个东亚国家被迫做出选择。
日本是“全面摄取型” , 中国则属于“部分摄取型” , 日本的“和魂洋才” 与中国的“中体西用” , 在坚持传统、学习西方上表面看似相同, 但实质上却大相径庭。
中国清政府的高级官僚提出了“中体西用” 的口号, 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 在此前提下有选择地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目的在于以“师夷长技以制夷” 来巩固中国传统文化和最根本的封建统治, 而不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体” 和“用” 的界限清晰分明。
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 , 其内容可以解释为“存旧图新” ,
“魂” 和“才” 之间的“主”和“次” 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特别是“和魂洋才” 由“和魂汉才” 演变而来的, 日本对于外来文化不像中国人有那样明显的排斥性。
“和魂” 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民族性” , 而“中体” 所体现的是封建制度,这也就限制了两国所能学习的内容。
同样的形式大却导致了完全不同
的结果。
<!--endprint--> <!--startprint-->
其次, 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中日两国也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式。
中国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向两千多年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发起进攻,试图打破中国近代化这一沉重枷锁。
但是这种彻底打倒的方式却将儒家思想中的精华,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连根铲除。
致使在铲除儒家礼教之后中国出现了信仰、 伦理道德危机,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偏执态度必然对中国社会造成极大损害。
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 一些留洋学者虽然曾激烈地抨击过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但是一些企业家则提出了“《论语》 加算盘” 的口号, 使得在发展资本主义实业中注入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 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大发展。
加之日本自江户时代就已经认识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学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儒学的有效使用范围也在逐年缩小, 到幕府末期, 就已经被基本限定在日常道德范围之内, 方使日本民族并没有出现大的危机。
再次, 在教育改革和派遣留学生方面, 中日两国存在一定差异。在这一领域内, 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海外留学从政策制定到实行, 都远比清政府主动, 规模声势也远在中国之上。
在明治时期, 国内教育改革:
颁行全国统一的新《学制》; 重视实用技术教育; 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除了上述“根本对策” 外, 明治政府还大力鼓励日本青年赴海外留学, 将留学制度化, 保证留学运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从明治维新后的历史发展进程看, 这些留学生为日本的发展摄取了大量西方先进文化, 为日本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 到 20 世纪初年,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大体上先后经历洋务学堂、 维新学堂和近代学堂 3 个阶段。
对于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从 1872 年起陆续派出几批幼童出洋留学, 但清政府并未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 导致首批赴美留学生因顽固派攻击其“沾染洋习” 、 “不堪大用” 而被中途召回, 宣告失败。
直到甲午战争, 尤其是 1905 年废科举之后, 新的大规模的留学运动才又兴起。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日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在教育改革和留学生的派遣实践中可以发现, 中国这一时期在现代人才方面已经远远落后日本, 这或许才是中日两国之所以实现现代化不同结局的深层原因。
四、 思考和启示
从文化视角对中日两国现代化发展之路进行比较研究, 不难发现,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的发展经验, 对当下我国现代化发展能够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1、 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日本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告诉我们一个客观的事实, 重视教育是其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 就将要求消除一切文盲, 大力推行平民教育提上了立法的高度, 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 为日本近代的现代化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基础。
当前我国的高等人才培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 高校扩招培养了更多的高等人才, 但也存在着教育收费偏高, 教育质量下滑等问题, 以及注重精英教育而忽略了平民基础教育的倾向。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国民教育的发展, 才能对于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要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我国文化的发展, 是人类共同文明的成果财富, 科学理性地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世界之五彩缤纷, 文化的灿烂辉煌,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 只有这样, 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走在世界文化潮流前端, 不断彰显其特殊魅力。
3、 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通过基于文化视角对于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其更为深层次的是如何将儒学与现代化协调统一,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化的发展。
儒学作为一种传统思想文化, 它既可能阻碍社会的发展, 又可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儒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在特定的时期可能显示出精华的功效, 或显示出其糟粕的罪过。
总之, 只有学术界对儒学文化与现代化之间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重南等著. 日本文化与现代化[M]. 辽海出版社, 1999.
[2]
[日]依田熹家, 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7.
[3] 于桂芬. 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作者简介】
杨 阳,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
中国政治.
篇二: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编号: 1674 -5205( 2011) 02- 0003-( 010)收稿日 期: 2010 - 08 - 31作者简介: 赖骏楠( 1985—) , 江西省广昌县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0 级博士生。* 感谢高鸿钧教授在本文写作与修改过程中提供的支持与指导。本文曾 以《相互缠绕的语言与政治— — —InternationalLaw 一词的汉译史》为名, 提交于 2009 年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第一届工作年会 — — —“法律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俞荣根、齐海滨、俞江、陈绪刚等前辈在会上对本文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对杨昂、 陈新宇、 支振锋、泮伟江、马剑银、余盛锋、王进文、章承亮、吕卓艳、张烨、牛刚等师友提供的帮助,也一并表示感谢! 文责概由本人自 负。“万国公法”译词研究*— — —兼论 19 世纪中日 两国继受西方国际法理念上的差异赖骏楠(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国际法是最早正式引 入近代中国的西方法律部门 , 其标志性事件是 1864 年美国 传教士丁韪良对《万国公法》的翻译。
在继受西方国际法后,国际法在晚清中国多被称为“万国公法”, 这一概念的形成与 丁韪良的主观意向紧密相连。
“万国公法”四字含有自 然法学意涵,但却与 19 世纪弱肉 强食的世界格局不符。
因此, 将国际法称作“万国公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晚清国人的国际法认识产生了 误导作用 。
直至 20 世纪初年, 伴随着世局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国人更清醒的认识,留日 学生此时从日 语中借用 的“国际法”三字才取代了“万国公法”这一称谓。〔关键词〕万国公法; 国际法; 世界格局Abstract: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first legal department which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modern China, the significantevent of which is the American missionary W. A. P. Martin's translating of Wheaton's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Afterthe reception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was often called Wanguo gongfa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andthe making of this no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inclination of W. A. P. Martin. The term Wanguo gongfacontains the meaning of the doctrine of natural law, yet it didn't accord with the cruel world situ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Therefore, the term Wanguo gongfa had some misleading effec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Unti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ccompanied by a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world situation, as well as a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 the term Guojifa which was borrowed from Japanese by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had replaced the term Wan-guo gongfa.Key Words: Wanguo gongfa; Guojifa; world situtation中图分类号: DF092文献标识码: A本文首先研究的是一个汉语中的能指,这个能指用来指代在近代中西法律交通中最早正式传入中国的一个法律部门— — —根据最权威的定义,这个法律部门被描述为对国家在它们彼此往来中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的总体。〔1〕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直至 19 世纪末的大部分时间里, 这种法律被称为“万国公法”。进入 20 世纪后,这种法律被赋予了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称: 国际法。在西方国际法学史上,用以指代今天被我们称为“国际法”的法律部门的英语词实际上有两个, 亦即law of nations 与 international law。
前者来源于拉丁语的 jus gentium( 万民法) , 而且其历史显然比 interna-tional law 更为悠久。
不过,international law 一词在其诞生后的几十年间迅速取代了 law of nations 的主导地位,并开始在英语与法语世界中站稳脚跟( 具体原因留待下文详述) 。因此,本文也可以被视为对这组西方语词在近代汉语世界中的翻译历史的研究。
传统的观点对翻译的过程往往不予重视,这导致对跨文化交流得出一种错误结论, 仿佛这些事件是以透明的交换方式进行的。〔2〕 68较新的研究已经推翻了这种看法,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语词、学说、理论、思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化,总是会发生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3·2011 年第 2 期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而这些事情又往往与政治或权力有关。
实际上,语言不仅反映着我们的世界,语言还塑造着我们的世界。一、翻译《万国公法》在近代早期中西交涉中,国际法偶尔被中西双方( 或者说“中西数方”, 因 为“西方”当然不是铁板一块) 提及,用以作为交涉的理由。
林则徐曾 经在鸦片战争前组织翻译过瓦泰尔( Vattel) 的著作《万民法》( law of nations) 的若干篇章, 并以此作为其进一步采取强硬行动的根据。〔3〕 123 - 125 〔4 〕〔 5〕作为译者之一的伯驾( Peter Parker) 将 law of nations 译为“各国律例”,这是笔者所见汉语世界最早对国际法的称谓。〔6〕 1979在鸦片战争史的重要文献— — —《巴麦尊子爵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 中, 国际法被称为“各国交通之义理”。〔7〕 附录一,682及至同治初年, 国际法多被称为“万国律例”。〔8〕 2625,2702 〔9〕 张斯桂序,4直 到 美 国 传 教 士 丁 韪 良(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翻译惠顿( HenryWheaton) 《国际法原理》一书的 1864 年, “万国公法”以及更简化的一个词语— — —“公法”才开始出现。
这两个词及其所代表的国际法译词传统主宰了随后几十年的晚清国际法话语界, 直至 1900 年后被取自 日语的新语词传统所取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西间紧张关系趋向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为西方国家所提倡的“合作政策”,这里的合作既包括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合作,又包括列强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其共同利益。〔10〕 119 - 145在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后,西方国家意识到要保证由这些条约承载的利益,就必须维持清政府的存在,并使其心甘情愿履行条约义务。
炮舰政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西方人需要在清政府高层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而恭亲王的上台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因此,同治年间中西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的改善就构成了《万国公法》翻译工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向中国介绍国际法,能够引导中国自 觉地遵守刚签订的条约, 从而使条约上的权益现实化,这要比使用武力的强制手段远为高明。
而中国方面如果理解了国际法,估计中西外交关系保持长期稳定的可能性将更高,这可以促使中国进一步走向“现代化”。
而且, 在中国引 入国际法,这本身被西方各国认为是改善中西关系的突破口 。〔11〕 46从中国方面来看,缔约国的增多、中西贸易的进一步放开、洋务运动的开展、教案的频繁爆发、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对外国军事力量的依赖,这些事实都导致对外交涉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而传统的“朝贡体制”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宜处理与西方的外交关系了,国与国的交往准则必须建立在来自 西方的观念和规则之上,而这套以相互间平等的主权国家为核心关注点的规则体系则与传统华夷秩序观有着太大不同。
所有这些事实,都迫使清政府去直面他们原本不屑面对的西方国际法知识。〔12〕 138 - 139本文故事的头号主人公— — —丁韪良正好活跃于这个可以大显身手的年代。因 此, 丁韪良在美国 驻华公使蒲安 臣 ( AnsonBurlingame) 和总理衙门的双重支持下, 凭借着中国同事的协助, 于 1864 年完成了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国际法原理》(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一书的翻译。
该书的中译名 最终被定为《万国公法》, 而在此书文本中国际法有着一个更简略且更常用的称呼— — —“公法”。
根据鲁纳( Rune Svarverud) 的研究,正是这本书确立了汉语世界国际法语词的第一个重要传统与流派。
在担任同文馆总教习后, 丁韪良( 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学生) 又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国际法作 品 的 翻 译, 从 而 丰 富 了 这 一 重 要 的 语 词 传统。〔13〕 87 - 112本文的重点则在于探究丁韪良为何以“万国公法”或“公法”来指代今天被我们称为“国际法”的东西。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惠顿所著国际法著作的整个翻译过程中, 丁韪良先后获得了九个中国人的协助。
虽然在丁韪良自 传中我们没有发现有关他的中国同事的直接记载, 但是《万国公法》 的凡例则清楚地告诉我们,在 1862 至 1863 年间丁韪良于上海翻译此书时,他得到了四位中国人的帮助, 他们是“江宁何师孟、通州李大兴、大兴张炜、定海曹景荣”。〔9〕 凡例,11863 年秋,丁韪良在北京拜见总理衙门四大臣后, 又获得了四位衙门章京的帮助, 他们是“历城陈钦、 郑州李常华、定远方濬师、大竹毛鸿图”。〔9〕 董恂序此外, 根据丁韪良撰写的《万国公法》 英文序言的记载, 总理衙门四大臣之一董恂“重读了校正后的文稿, 并就文稿的完善提出了他的意见”。〔14〕Translator’ s Preface,“复数的译者”有可能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不过,丁韪良的意志依然起着主导作用。
只有何师孟等四人直接参与了从英文原文到汉语的翻译工作,而另外五 人 只 起 到 了 文 字 校 正 和 完 善 的 作用。〔9〕 凡例,1; 董恂序 〔15〕 874具体到“万国公法”、“公法”这对词的使用,目前没有史料能够直接证明这一措辞在翻译过程中最早由谁提出。
然而,在丁韪良后来的国际法翻译与教学生涯中,以“万国公法”、“公法”来指称国际法成为了在《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等一系列由 其翻译的国际法学作品中 的定例。而在晚清数十年间,中国知识分子也正是从丁韪良的这些译著那里接触到了“万国公法”及其内容。
甚至·4·“万国公法”译词研究
到了 1903 年,当留日 学生从日 语里输入的新名词“国际法”开始盛行时, 丁韪良依然在其最新国际法译著— — —《公法新编》 中坚持使用他的旧名 词, 而此时甚至连满清大员端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也径直使用“国际法”了。〔16〕 端方序因此,即使在《万国公法》的翻译过程中,“万国公法”这一称呼最早并非丁韪良提出,但就该词最终得以采纳、问世、传播,并最终影响整整数代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而言,丁韪良的个人意志无疑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仍将主要从丁韪良的角度来叙述本次翻译事件。在《万国公法》一书中, “万国公法”一词实际上只在书名、 序言和凡例中出现。
在正文中, 取代“万国公法”四字的是它的一个简略形式— — —公法。
笔者根据对该书的中英文文本的对照考察,发现公法一词在《万国公法》 中被频繁用来指代两个英语词组:law of nations 和 international law,就对应频率而言,公法与前一个英文词组在文本中的对应次数明 显更多①。
用“公法”来指代今天被我们称为国际法的东西,这本来应该引起学界的注意,遗憾的是,关注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大部分学者都理所当然地以 为“公法”与 international law 或 law of nations 之间的对应似乎是固定的, 从而对 1860 年代丁韪良及其中国同事创造这一对应关系的历史实践性视而不见②。实际上,今天公法一词的意涵相较于那个时代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任何一个接触过法学的人都必须承认的事实。
因 此, 1860 年代的那两对语词等值关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等值关系又如何在后来被打破了? 新的等值关系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 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们对这一系列等值关系两端的语词本身及其语境的历史进行一次考察。二、公法、万民法与国际法沟口 雄三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对中国的公、私概念做出过出色的考察。〔17 〕〔 18 〕〔 19〕在他看来, 与日 语中的オホヤケ相比, 汉语中的“公”显然具有更为复杂和深厚的意涵。
不过, 虽然“公”的概念经历了从先秦到近代等一系列思想家与士大夫的诠释与解读,沟口雄三还是从复杂的历史语言实践中给我们归纳出了汉语世界中“公”概念的几个最基本意涵: ( 一) 朝廷、政府、国家的意思; ( 二) 公开的含义; ( 三) 公正、平等等道义性的含义。
オホヤケ具备了前两种含义,但却缺失了最后一种含义。〔17〕 55在另一作品中, 沟口 雄三则将“公”的意涵归纳为四点, 即共同体的领域性、连接的共同性、普遍的原理性与自 然的道义性等。
他指出将四者进行统一考虑是较为有益的。〔19〕 53考虑到朱子理学以及稍后一点的明清两代思想家对“公”概念的进一步深入诠释, 以及“公”的数种语义在实践中的相互渗透, 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用“公”这一极具意义复杂性的汉字来翻译西方语言中的某些字眼时,实际上存在着建构多重等值关系的可能性。
在中国古代,公法二字并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律学概念被提出来,它只是在日 常语言中被使用, 最常见的用法见于这种句式中: 人们往往对各级官员乃至皇帝“以奸犯公法”、“以私情挠公法”、“以私意害公法”的行为表示不满。
这里的“公法”二字, 首先拥有的是“国法”的意义,亦即“公”在最直观的意义上是指代朝廷和国家③。
不过, 一旦与带有贬义的奸、私情、私意相对照,这里的“公”字又带上了日 语中不具备的诸如公正、平等的伦理意涵。
语义的过度扩散使得中国古代的“公法”失去了精确的实证意义, 这导致“公法”不能在严格的学术层面获得一个固定的定义,它甚至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④。不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等值关系的另一端,无论是 law of ...
篇三: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19世纪中期)九年级上册提纲世界近代史部分俄国1 861 年改革俄国1 861 年改革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扩大巩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日 本明治维新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基本知识点1、 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 焦点问题2、 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转折点3、 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4、 俄国1 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55、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6、 俄国1 861年改革的意义7、 日 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危机来自于谁?8、 明治维新的内容9、 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10、 俄、 日 改革的相同点(原因、 性质、 作用)
和最大的不同点
(201 2·山东泰安)
1 .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
黑人在美国成为自由人和国家公民始于下列哪位总统任职内A. 华盛顿B. 林肯C. 罗斯福D. 杜鲁门B(201 2·山东泰安)
2. 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查废除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 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都一一地做到了。
” 这就注定这场改革A. 废除沙皇统治C.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CB. 没有任何成效D. 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01 2·山东泰安)
3. 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A. 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 实行君主立宪制D. 废除封建制度A(201 2·山东莱芜)
4. 南北战争爆发后, 美国总统林肯说:“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我意识到奴隶制度必须死亡, 而国家必须生存下去!
” 为此他颁布了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 《人权宣言》AB. 《独立宣言》D. 《民法典》
(201 2·山东莱芜)
5. 1 868年, 某日 本官员说: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 从今以后我们日 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
” 日 本人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的措施是①废藩置县②建立天皇制④提倡文明开化①②②③A. ①②B. ②③C. ③④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③④①④CD. ①④(201 1 ·济南)
6.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 从今以后我们日 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日 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开始于A. 被美国打开国门B. 推翻幕府统治C. 明治维新CD. 美国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01 1 济南)
“独立和自由根植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南北对峙, 国家面临分裂, 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 其中,“伟大的总统” 指的是A. 华盛顿B. 林肯C. 罗斯福D. 肯尼迪B
(2010·济南)19世纪中期,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日两国都进行了 图强变革。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李鸿章等人利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积极创办近代工业、 建立海军, 力图强兵富国。
随着中国甲午战败,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 说:
“我办了 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 一辈子事” 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 (3分)
你是否同意李鸿章对自己所办之事的评价? 请说明理由。
(3分)李鸿章事件:
洋务运动观点一:
同意。
(1 分)理由:
因为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2分)
材料二设置都、 道、 府、 县, 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理之下。1871年, 政府派遣要员 出 访欧美, 所到之处看到“黑烟弥漫, 无不设大小工厂” , 决定以欧美为榜样。
政府成立伊始, 就确定了 “国民皆学” 的方针, 短短数年内 就兴办了26000所小学, 一批大学也纷纷开办。明治天皇政府建立后, 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2. 依据材料二, 概括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4分)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中日变革分)
比较材料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中日变革, 结果有何不同? (4分)结果有明治天皇内容: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西方, 大力发展工业; 发展教育。
(4分)结果:
中国失败; 日 本成功(4分)
。
或:
中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日 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 1 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A. 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C 避免国家分裂C. 避免国家分裂D 反抗殖民统治D. 反抗殖民统治B2、 与俄国1 861 年改革相比, 日 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A.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C. 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D.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
3、 “日 本人最终认识到, 锁国政策并不可行, 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 此后, 日 本开始A.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 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C. 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D. 实行“科技立国” 政策科A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 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 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
—马克思材料二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 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 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 个个儿, 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一切都翻了 个个儿, 一切却又刚刚开始。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 进的, 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 自 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⑴分别写出材料一、 二、 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6分)——1868年某日 本官员 语材料一:
南北战争(也叫美国内战)材料二:
1861 年改革(或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三:
明治维新
(2)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 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作战中, 北方人颁布了什么文件扭转了不利的局面?焦点问题: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
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 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的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材料三中“日 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日本为此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本为此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作用: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措施:
发展教育(4)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 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的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 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1 )
材料一是颁布于什么期间的文件?——《人权宣言》材料二材料1 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年, 沙皇亚历山大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 农奴法律上是“自由人” ;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 的同时,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他们必修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法国大革命期间(2)
依据材料二回答, 1861 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自由劳动力资金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 系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 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 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大久保利通(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治维系对日 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措施:
引进西方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作用:
使日 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作用使日 本从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法国与日 、 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中国近代史上,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途径:
革命和改革中国: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篇四: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4 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 战争前》导
学
案
( 2014 年 3 月 19 日 )
一、 学习目标:
(一)
冲击与抗争
(二)
变动与转型 二、 具体线索:
1、 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 随着列强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3、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冲击与抗争
1、 请在下面的时间轴回忆对应的政治、 经济、 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
政治:
经济:
思想:
2、 掌握以下主干知识 (1)
两次鸦片战争(
)
(2)
太平天国运动两大文献(
)
(3)
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标志、 过程及表现、 影响 (4)
中体西用含义、 目的、 实践(洋务运动的评价)
(必须掌握的问题: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
③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总结)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社会政治 导致清朝政局开始变化, 出现洋务派 社会经济 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级关系 农民负担加重, 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 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爆发 社会思想 “闭目塞听” 局面有所改变。
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社会习俗 西方的生活习俗、 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总结: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带来了社会的重大转变):
社会性质:
从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要矛盾:
从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变为两重矛盾——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的民族矛盾(更主要), 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阶级矛盾;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
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反侵略反封建); 社会思想:
出现了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社会生活开始步入近代化, 中国社会被迫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历史。
④ 中国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简记法:
《南京条约 1842 年》“割”、“赔”、“开”、“税”;《天津条约 1858 年》“公”、“开”、“行”、“贿”;
《北京条约 1860 年》“天”、“津”、“地”、“义(银)”;
《马关条约 1895 年》“赔两亿”、“割三地”、“开四口”、“允设厂”(或, “一厂。
二两三地四口”); 《辛丑条约》“兵”、“民”、“禁”、“赌(钱)”。(还有其它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五”、“亿”、“港”、“元”; 《北京条约》“天”、“天”、“赔”、“酒”; 《马关条约》“两口分工”)
|
鸦片战争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③清政府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③《资政新篇》 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 没有真正实行
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破产, 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 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兴起。
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开始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逐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加之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②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
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 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西方列强的侵略 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②1840~1842 年, 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 根①1856~1860 年, 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
②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 却鸦片战争后, “纺” 与“织” 分离, “耕” 与“织” 分离, 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逐渐洋务运动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目
的
参与国
条
约
影
响
内在联系
1840 1851 1860 1895 1856
量, 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二)
洋务运动的评价;
1)
性质; 2)
结果; 3)
作用:
积极+消极;
例题: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一)
主要是积极的, 但也有消极作用;(二)
主要是消极的, 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总结】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
——开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1)
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2)
军事(国防)
近代化的起步; 3)
教育科技近代化的起步;
——注意其实质方面, 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
。
【思考 1】
中国开创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什么落到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务派)
的身上?
①当时中国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无力承担实现近代化的使命。
②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因循守旧, 更不可能担当此任。
③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时间较晚且不成熟。
【思考 2】
如何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1)
积极: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①军事方面:
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
②经济方面:
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先创办军事工业, 后创办与军事工业相关的民用工业, 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同时, 中国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这些都为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③科技和教育:
推动中国科技教育近代化;
(2)
局限:
①目的:
为维护
服务; 未涉及学习西方
②结果: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
起来;
知识重组 1. 1840~1894 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规律启示:(1)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因此得出教训: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规律启示: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①投资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少。
②集中于轻工业, 重工业基础薄弱, 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 沿江或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较发达。
3. “向西方学习” 思想成为社会思潮 “新思想”萌发 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中体西用”
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思想, 兴起了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思想 兴办学校;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规律启示:
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技术→制度→思想的历程, 林则徐、 魏源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新文化运动时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著《海国图志》, 阐述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 李鸿章为代表。
②提出“中学为体, 西①以王韬、 郑观应为代表。
②他们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商战;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
4. 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 西式服装、 饮食、 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 轮船招商、 唐胥铁路、 有线电报、《申报》 等在中国出现 19 世纪 60~90 年代 规律启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比较明显的大多发生在通商口岸等沿海、 沿江地区, 主要与这些地区较早受到外来侵略、 自然经济瓦解较早有关。
而广大农村地区, 相对比较封闭、 落后, 社会习俗变化不大。
误区警示 1. 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两大任务, 其中民族独立是前提, 近代化是最终目标。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 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 而国家不发展, 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民族独立是前提, 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 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2. 《资政新篇》 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
《资政新篇》 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 因为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 它只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事实上并未实施。
3. 清王朝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它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虽然洋务运动的兴办客观上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但这不是清政府的根本目的。
19世纪 50 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为挽救统治危机,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以“自强” “求富” 。
4.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不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 一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列强的侵略、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背景下产生的。
深化提升:
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1)
破坏性: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独立,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深重灾难,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2)
建设性(客观影响):
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 对中国旧制度、 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时, 也促进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横向综合:
全面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有灾难与痛苦, 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积极进步的因素。
重点:
两次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和《北京条约》 的内容和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时代局限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的历程 发展概况
产生
体。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
税源, 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短暂春天”
发展迅速, 但短暂 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涌现许多发展实业的团体;
(2)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
一战期间,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迅速萧条
②
军阀混战, 社会动荡。
较快发展
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
沉重打击,
日益萎缩
榨。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大量倾销到中国; ②官僚资本的挤压; ③国民政府的搜刮。
总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①在夹缝中求生存
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 ②在斗争中求发展
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民族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2、 作用 时
间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19 世纪末 甲午中日 战争后
1912~1919 年
原
因 影
响 ①受外商企业利润刺激, 中国一些官僚、地主、 商人开始投资;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 成 立 准备 阶级 条件。
①西方列强对华输出资本, 开设工厂, 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扩大(1)
辛亥革命的推动。
①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扫除了一些发展障碍;②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
【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