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篇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历史和主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中国红色文化产生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后的红色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中国由此开始了鲁红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和主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红色文化产生于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后的红色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中国由此开始了 鲁 红色文化的大量沉积。对于红色文化的研 究自红色革命开始前的新文化运动就开始 ッ 有所涉及,而这之后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从 琢未中断。而当下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更是层 徜 见迭出,门类众多。但是如果将这些研究 鞣 成果进行时间和主题性的总结时,就会发 ╄ 现历史上的红色文化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 颤 主旋律特点,主题也具有明显的类聚效应 褙 。一、侧重于“革命性”的红色文化研 枥 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红色文化研 究主要是基于革命文化的研究。红色文化 贳 内涵的讨论最早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将 栏 红色文化等同于革命文化。汪疑今在《目 哼 前文化运动之两种性质》提出了当今文化 寰 运动出现了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 两种不同的性质。李璜在《论共产党所领 导的文化运动》中从批判本角度分析了共 爨 产党领导文化运动取得的成效。唐耀章《 鸦 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文化运动》、《新 珈 青年》第一期刊载《共产主义之文化运动 阍 》、振清译《中国的反动文化和革命文化 示 》、陈高佣著《文化革命和革命文化》、 悄 柳洲著《革命文化运动须要重新建立》、 《中国民族革命文化之史的发展提纲》等 帑 ,他们指出文化都是具有阶级性质,超越 阶级和民族的文化是不存在,提出了任何 咨 文化运动都是革命
性,革命文化需要重建 撩 。田弘在《延安文化运动现势》详细分析 锪 了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所开展的文化运动及 其取得的成果。宗明在《论中共之文化运 硭 动》中分阶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运 瞒 动内容特点。罗迈在《边区的群众文化运 运 动》分析了解放区群众文化运动情况等。
鏊
二、侧重于“阶级性”的红色文化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红色文化的研 郐 究,主要集中在文艺方面,而且有明显的 每 阶级倾向性。例如 1958 年的音乐研究 定 第六期,刊物明确提出了红色文化的阶级 沐 属性——向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斗争,并强 鲫 调“我们”需要的是红色歌曲。[1]1 ろ 960 年游默、毛瑞宁发表在戏曲报上的 檄 《草原上的一面红旗》也是带有强烈的阶 砚 级意识,将红色文化艺术的方向明确定位 杭 为广大人民群众。[2]在 1964 年的 6 《戏剧报》中,席宣政认为乌兰牧骑的蒙 古话意思是红色文化队,所以他认为乌兰 ヱ 牧骑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褰 。[3] 而从 1966 到 1976 年之 肥 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红色文化 颛 研究更是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其斗争意 ι 味明显大于学术讨论。例如发表在 196 浪 6 年的《戏剧报》上的文章——《苍山洱 蝗 海的红山茶——白剧观后感》中,作者阿 侮 将看了《红色三弦》的戏,认为必须活学 凑 活用毛主席著作,促进思想革命化,不断 凌 地和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教育思想进行斗争 挽 。[4]还比如,1975 年发表在《人 弦 民教育》上的《为巩固无产
阶级专政办好 芷 业余教育》的一篇文章中说道:“职工们 共 认为《五·七指示》指航道,工厂办成大 栗 学校,人换思想厂换貌,红色江山牢又牢 酩 。”充分表现了阶级的思想。[5]随着 蔹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反对 蓖 “文化大革命”的文章开始出现,例如 1 胭 977 年邝思沅的《红色政权不可侮》, 杩 揭发批判了“四人帮”在广西的反革命罪 魏 行,并强调红色政权不可以被玷污。[6 枫 ] 三、红色文化的“历史经验和精神” 癜 研究 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到 20 ヒ 00 年之间,红色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嚷 红色革命经验和精神方面。1981 年余 皇 伯流在《略论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历史经 罡 验》一文中阐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褛 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政 斧 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进行了卓 驴 有成效的建设。他认为研究和吸取根据地 经济建设中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下所从事 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U 。[7]1982 年赖志奎在《学习和研 去 究苏区教育的历史经验——纪念中华苏维 む 埃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一文中同样叙述 * 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 渔 农村建立了许多块红色根据地。在这些地 蝣 方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建设,这些文化教 菅 育事业为后期社会主义的建立起到了不可 泄 磨灭的作用。[8]1984 年发表在《 妖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上的曾飆的《中央苏 潭 区体育研究》,详细描写了苏区红色体育 蜾 活动,他认为这些活动有效地增进了军
民 岳 的身心健康,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巩固 红色政权,开展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蚪 [9]1986 年张邦琏同样在《赣南师 宓 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发扬苏区师范教 舂 育光荣传统加速赣南师资建设》一文,文 儒 中强调中央苏区在建立、巩固和发展苏维 Я 埃红色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把教育工作同 ( 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看得同等 酞 重要。他认为当下应该加强苏区教育工作 眯 ,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1 蚓 0]1990 年,汤家庆在《党史研究与 萍 教学》上发表《闽西苏区文化的概况及其 ゆ 特点》一文,指出 60 年前中国共产党创 汗 建了闽西苏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 割 设,其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掷 认真研究和借鉴。[11]这期间外国学 К 者的研究方向和我国学者也不谋而合,例 纤 如美国学者 MajorCharlesC 钏 .Duell在 1988 年《TheLo ngMarch-VictoryorD 锓 efeat》一文中指出红色文化包含实 尧 用性和理想性。文章探讨了长征和苏区建 纶 设大多数事件,分析了在长征和苏区建设 罨 期间,红军的实用性和理想性精神是如何 喑 帮助其完成伟业的,作者认为红色文化和 浮 精神对于新中国的成立作用是巨大的。[ 12] 四、红色文化的“艺术性”的研 究 21 世纪年初期,由于红色影视剧的 肷 大量涌现,学界开始对红色文化文艺作品 狡 进行讨论。刘玉凯认为,一大批以红色经 错 典改编的电视剧相继问世,形成一股红色 辙 经典热潮,使人想起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笼 那火红的岁月。但是这种文化现象
的发生 铡 、发展及未来走向,很值得文艺理论界关 砺 注。[13]邱桂林、王成家认为当前红 币 色经典的缺失导致了主流文化的萎缩与衰 猿 退,红色文艺作品是一种有效补充,所以 ⑧ 必须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14]王妮 娜认为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 卡 ”改编热,表面上是当代大众对红色年代 毓 的一种怀旧和商家利用“激情年代”积累 落 的观众赢利的手段,但本质是人们对红色 赳 精神的渴望和回归。[15] 而从 XX ㄤ 年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加深,全球化的 蝽 步伐加快,红色文化的讨论开始如井喷式 黩 地发展起来。这期间的红色文化研究,可 菥 谓是百家争鸣,包罗万象。除了包含之前 着的红色文化文艺作品和苏区经验和精神研 究之外,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是在红色文 瑶 化的“文化性”,“经济性”和“政治性 恤 ”上面,学术意味更加浓厚。
五、红色 襞 文化的“文化性”“经济性”“政治性” 的研究 1.红色文化的“文化性”研究 沦 。从红色文化的文化概念角度,邓显超、 蹂 邓海霞认为红色文化这一概念还处在争鸣 哄 阶段,学术界界定红色文化的理论任务尚 ハ 未完成。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党史文化 怕 、新民主主义文化、根据地文化、左翼文 化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16]游海 в 华则认为,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党史文 骓 化关联密切,但时限不同、语境各异。学 倨 界目前对于红色文化的讨论,大多忽视了 瀚 其特定的时空和语境,分析纷然。他认为 域 ,三个文化均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但 是红色文化更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鲞 [17]从红色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来分析 湖 ,江峰、汪颖子认为中国红色文化是在近 瘥 代以来的中国革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 精 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中国特定区域内的 奖 多元文化,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 俨 。[18]李水弟、陈建从系统的角度对 乃 红色文化的含义、特征、结构和功能进行 抉 分析,指出红色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内 唁 在力量。[19]王廉、王芙蓉、黎愿新 添 等则用数学层次分析法提供了文化类型、 + 文化融合等科学理论分析,将红色文化进 邛 行分类,并为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建 韭 议。[20]从文化的演变和转化角度研 剽 究,魏本权在构建适应红色文化研究的概 奎 念逻辑的基础上,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 亥 ,对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加以 臧 研究。他指出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当代 癀 已发生演变和转化。[21]与此同时, 他还认为红色文化是近代文化史的分支, 汊 故应将其置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变迁与整 体文化格局中加以探究。而新文化史则拓 寰 宽了红色文化研究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理 论资源与方法借鉴。[22]周艳红认为 砣 ,中国红色文化的文化形成是几方面合力 蹇 的结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在 ,二是中国革命实践的探索,三是中国优 ジ 秀文化的滋养,最后是我党的科学引领。
嫂 [23]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红色文化, 偎 傅梅芳认为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 韦 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她建议红色文化与新 媒体相结合,用红色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 泥 。[24]文化传承方面,金
民卿认为红 佃 色文化是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符号与 牾 红色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体。红色文化传 咴 承的核心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他指出 眦 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要避免单纯进行思 缇 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25] 脬 从文化基因和文化内核的角度,刘义贤、 贯 马自勤、刘璇认为红色基因就是党的初心 ,红色基因是党的精神族谱,如果要党增 矽 强免疫力,需要激活红色基因。[26] 窒 罗永宽、李燕认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集 中体现在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平 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上面。[2 囵 7]文化德育角度,程东旺、黄伟良认为 黩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是中华民 族文化的天然构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 к 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 晦 能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 桁 持。[28]陈世润、李根寿认为红色文 窳 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 嘹 价值、文化价值、管理价值、生态价值等 眩 五方面价值。[29]文化建设角度,赖 壑 宏、刘浩林认为红色文化由革命文化构成 笛 ,但又不等同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具有 自身独特的逻辑内涵。为此,必须加强红 窥 色文化的建设、搞好红色文化产品开发、 创新红色文化活动方式。[30] 2. 纭 红色文化的“经济性和生产力”研究。周 萝 瑞辉认为红色文化产业需要从资源利用、 汤 资金支持、科技融合、运营管理等方面进 行创新实践,走出一条具体化、差异化、 品牌化的特色之路。[31]钟利民认为 菘 红色文化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 獯 有它自身的生产、消费等方面的内容和运 昊 行规律。[32]陈功焕、刘小珍从文化 缘 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思考,他们建议构建中 侏 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3 3]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研究的有, 拊 蒋长春认为不同类型游客对红色文化感知 原 的差异性,不单纯取决于游客的主客观条 件,也不完全取决于红色景区的旅游开发 与服务等因素,还与红色文化自身的属性 榱 、政治因素等有着紧密的关系。[34] ⒚ 魏本权、陈敬认为红色文化是在具体地区 焯 地区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资源的根本性 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相对稀 舴 缺性,红色文化是稀缺而有用的,也是发 噙 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35]胡 牦 向阳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调查,通过实地 裁 走访与数据分析,明确了我国的红色文化 箜 与资源保护现状。[36]从文化软实力 蠓 角度,熊扬勇认为红色文化有很强的软实 沈 力作用。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必须在意 识形态阵地、红色文化建设、红色文化经 冻 济价值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拓宽战略路径 ,使之产生更具积极意义的影响作用。[ 罔 37]这期间有一篇国外文章很有意思, 省 LiwEiZhang 和 Muhamma 霖 dBabarJamil 在AFanta 喋 sy-ThemeAnalysisof 茴 theReportage — — “ The 伽ChinaDiaries-Disco 院 veringtheNewChinaa 蚧longtheTrailoftheL ぎ ongMarch”intheGlob 啭 alandMail 一文中分析了紅色文 鼻 化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建设“家” 崎 的理念比较。这篇文章的分析结果显示, 铹 中国人的经济发展理
念和对“家”的建设 蹴 思想和红色精神高度契合,分别是实用主 凤 义、团结主义、理想主义。文章指出,虽 馨 然红色长征时期已经过去,但让中国人努 潞 力让自己和国家变好的红色精神一直存在 掐 。[38] 3.红色文化的“政治性” 缶 研究。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李水弟、傅小 清认为红色文化是一种政治现象,是反映 工 和服务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文化 音 。他们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从红色文化 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深入而系统地 慌 剖析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39]从马 锊 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黄三生认为红色文 [ 化在其内涵构成、生成过程、创造主体等 ち 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联系。
瑞 通过实现红色文化生活化、促进红色文化 楸 信息化、...
篇二: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p>目: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姓
名:
王佩录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公管 41 班
学
号:
2234104
指导教师:
杨旺生
职称:
教授
2007 年 6 月 29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王佩录 指导教师
杨旺生
摘要红色旅游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专项旅游它是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在旅游中的创新性统一。红色旅游资源是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步发展的依托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而展开的旅游活动。文章主要总结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方面总结前人的研究找出其缺失地方。通过总结可知相对于红色旅游的迅猛发展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目前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红色旅游的概念、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某个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xploitation of Revolutionary Red Tourism Resources
Student majoring in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Wang PL Tutor
Yang WS
AbstractRed tourism is a special tourism model thriving in later years. It is the innovational entire of polity, education, culture and economy. Red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ing is basis on red culture resources ,it is tourism activity that is depending on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relic and overturn of spirit. The article main summary former red tourism characteristic and concept ,and basis on summary red tourism resources concept, characteristic, style, exploitation actuality and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 and discover problem. In a word, red tourism rapidity development, but the theory research is very slowly. At present, red tourism theory that is limited to the concept, function and problems of red tourism lags the fast tempo and the research on exploitation of red tourism is still not systemic. Key words: red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exploitation; measures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文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现象。
目前国内对红色旅游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李宗尧认为红色旅游是指以游览革命老区、革命遗迹为主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毛日清认为红色旅游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对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的参观使革命历史中许多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重大历史事件浮现在参观者眼前印记在参观者脑中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革命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促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深刻变化进而起到对参观者的教育和激励作用高舜礼认为红色旅游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它由此孕育衍化而成受其推动而加速发展今后还将长期受其影响潘碧秀认为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李永乐、张雷在《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吴翔、付邦道《河南省红色旅游[1] [6]
2 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中认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 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 革命事迹和蕴涵其中的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 缅怀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吴翔付邦道认为在实际的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旅游开发中红色旅游根据其资源产生的时间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红色旅游狭义的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这28 年的历史阶段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广义的红色旅游是依托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而展开的旅游活动。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去理解红色旅游可能会比较容易从红色旅游的狭义和广义上去定义会更全面这样可以避免片面去理解红色旅游的概念使人们从本质上去理解红色旅游。
二红色旅游的特点 各种形式的旅游一般都具有吃、住、玩、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但红色旅游还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 闫广华认为红色旅游有集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展示性于一体保护与开发并重红色旅游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历史与文化的统一独特的季节性五个特点。王亚娟认为红色旅游有以历史属性为主以国内旅游为主公费旅游比重较大以观光和接受教育为主四个特点。付晓刚认为红色旅游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外出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红色旅游依托的是特殊的文物遗迹类旅游资源—革命遗迹和精神政府主导具有较大政治相关性客源市场的特殊性旅游消费的低微性五个特点。我认为红色旅游除上述特点之外还有资源的永久性及不可替代性游客的不连续性及时间周期性特点。
[6] [8] [9] [10]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
李永乐 张雷认为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纪念物、 标志物等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刘建平、刘向阳认为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纪念地、标志物地域上主要包括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闫广华认为在时间上红色旅游资源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定义指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建设中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建筑遗迹。从以上定义红色旅游资源我们可以看出红色旅游资源是从红色资源发展而来但其定义还不够全面。
红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特殊类型 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解放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定义指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11] [8]
3 迹和革命精神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建设中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建筑遗迹。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翁钢民、王常红认为高度垄断性、资源丰富性、鲜明主体性、、永恒性是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王群认为红色旅游资源有教育性、 民间性、 不可再生性、 部分资源的非物质遗产性、伴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六个特点。冷新宇认为红色旅游依托的是特殊的文物遗迹类旅游资源—革命遗迹和精神保护与开发并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集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于一体客源消长有明显的规律性游览方式选择组织性多自发性少是资源特点。除以上学者所述红色旅游资源还应有分布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在区域空间上分割性地点的随机性分布不均匀以历史人物、事件为中心等特点。
[3] [22] [23]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红色旅游资源可分为若干类型。
1.依据红色旅游资源的性质 可分为战争类、遗址会址旧址类、故居类、革命老区类、红色根据地类、主力部队转战路线类、革命事件类、革命英雄人物类、革命精神类、忠骨埋葬地类等。这些类型的资源又依据其赋存状态还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2.依据红色资源本身的历史地位 国家在《红色旅游资源规划纲要》中确定了上海、韶山、井冈山、瑞金、百色地区、遵义、滇北、川西、延安、松花江、鸭绿江、长白山、皖南、苏北、鲁西南、鄂豫皖交界等为中心的全国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但从红色旅游资源波及面和设计点来讲绝不仅限于此各地还根据本地实际也确定了一批地方上的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基地相对于“纲要”上确定的区、线、点来看其影响范围稍逊一筹属于地方划定的红色资源。但是无论国家确认的重点红色旅游资源还是地方红色旅游资源 其革命教育的功能和意义都是一样的。[10] 3.依据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来看 可分为陵园类、纪念馆类、墓祠类、故居旧居类、遗址会址类、革命广场类(如江西南昌八一广场)、纪念塔类、浮雕类、军事博览馆博物馆类等等。[21] 除上述广义上分类外还可以从特定重大战役及战争会议及办公遗址名人故居及纪念馆 烈士陵园 战争时期的资源生产地等方面进行分类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意义
一背景研究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专项特色旅游形式。作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活动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国际上对此类问题也有研究。最近美国学者 Tim Oaks, Aloe Luo(2004)等开始关注中国的红色旅游并相继对江西、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着眼于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及其意识形态特征(Marketing the RevolutionTourism;Landscape and Ideology in China ) 在实践上 两个英国年轻人—李爱德( EdJocelyn)和马普安(Andrew McEwen ) 愿作新长征人2003 年亲身体验再次步行长征路寻求“红色文化”的渊源。红色旅游研究已走向国际
4 化。
国内红色旅游口号的提出是在 90 年代中后期红色旅游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时期主要是相关内容的零星探讨大部分是在论述历史文化旅游并未有专项的研究。后期则从发展红色旅游总体角度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索。
地方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思路占红色旅游研究的比例较高。代表性的研究有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发探讨
探讨红色旅游发展进程中应注重的着力点也有不少城关。付晓刚认为客源市场结构与需求特点旅游产品、景点、投资是做强红色旅游的四大要素[10] 闫广华从核心竞争力、资源整合、政府管理引导三方面论述红色旅游需可持续发展[8]刘锦云晏兰萍认为应重视品牌构建[19] 江小蓉、黄细嘉、龚志强提出了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20]。
还有少量讨论红色旅游基础理论的文章比如红色旅游的特性、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等。
二红色旅游的意义 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红色旅游热潮尤其是在建党 80 周年和党的十六大前夕去爱国主义基地和革命纪念地的人数大大增加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个非常热门的卖点。如何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科学开发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形成精神延长红色旅游产业的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全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曹月认为有以下意义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马进甫、宋振美认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红色旅游资源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 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空间跨行政区域化综上所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有爱国主义教育保护资源发展经济还可以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宣传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交流丰富和完善旅游资源等。
三研究进展 1.国外相关研究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是在中国社会新时代下结合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因而国外对此问题也有研究。针对中国国内大规模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事业...
篇三: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8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2卷“红色文化"栏目导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征程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源,表现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形态,承载着我党的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历史文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语境下孕育生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结成型,在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嬗变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并将学习党史提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的战略高度。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党史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红色文化研究的宗旨是总结、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辉煌成就,以此对社会成员进行党史、革命史、红色文化史等相关方面的教育,不断助推人民提升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仰、信念和精气神。红色文化研究意义重大。红色文化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表现一种客观现象、传递一种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文化的作用,化人育人、引领社会风尚。因此,红色文化研究就是要通过学术界的力量,进一步展示我党领导人民走过的伟大斗争历程、为之奋斗不已的壮丽蓝图和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用”论从史出、理由事生”的逻辑,深度阐释、全面呈现我党坚持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传承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研究的显性价值和重要目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主体协力参与、同向发力。比如党和政府的引导,教育的植入,媒体舆论的传播,红色文化实际工作部门的担当,甚至红色文化收藏展陈机构的大力开发等等。其中,学术参与尤显重要,特别是对于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的解读、红色文化发展史学的挖掘、红色文化实践的探索等,便成为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渠长根)万方数据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2):179—187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DOI:10.3969/j.issn.1673—3851(s).2019.02.010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渠长根,闻洁璐(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I 310018)瓣摘要:红色文化因其特殊的内在价值,近年来受至Ij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其重要载体,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红色文化资源也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把握当前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价值和类型四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评述,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需要深入开展其理论研究,系统性地挖掘好、创新性地利用好、科学性地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展望。以期文章对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分类;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851(2019)04—0179—09Research review 013 red culturaI resourcesQU Changgen,WEN J ielu(School of Marxism,Zhej 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 00 1 8,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red cultur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s because of itsinherent value.As an important carrier,red cultural resources can not only inherite the fine traditions ofthe Chinese nation,but als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preading the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Therefore,red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also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academia.In order tograsp the researchstatu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academic circles,th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value and type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were collated and commented,and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also discussed.Meanwhile,the outlook ofcarrying out in—depththeoretical research,systematically mining,innovatively using and scientifically protecting red culturalresources was proposed,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Key words:red culture;red cultural resources;classification;research review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已遍布革命老区,从河北西柏坡、山东沂蒙山,到福建古田、陕西延安,再到贵州遵义、上海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1]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定不移地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带给广大党员同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全国各地也因此掀起了学习、研究红色文化的热潮。其中,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13年7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了8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其中设立在井冈山大学的研究中心已于2015年创办《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学术集刊,设立在赣南收稿日期:2018一06一19 网络出版日期:2018—12一05基金项目: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项目(ZW2018019);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8R406082)作者简介:渠长根(1964一 ),男,河南确山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红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①红色文化资源相较于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以及革命文化等概念,不仅强调了资源的可利用性,也蕴涵着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且红色文化资源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也有着广泛的认同度,因此本文选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对象进行研究综述。万方数据
180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2卷师范大学的研究中心也已于2016年创办学术期刊《红色文化学刊》,这都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搭建了稳定且高水平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各专家学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逐渐深人,学术界也有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综述,如某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或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研究综述等,但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把握的研究综述迄今仍缺少梳理分析。本文就2013年以来国内学术界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进行整体性地梳理、评析。本文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资讯三大数据库,以“红色文化资源”①为关键词检索2003300O年到2018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经检索发现从三大数据库检索获得的文献数目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知网所涵盖信息最为全面,共检索出1393篇文献。因此,本文仅以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样本,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情况进行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国内学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研究在2011年后有明显增加,并且呈递增趋势。其中,2003--2010年发文77篇,2011年起发文量明显增多,并在2012年出现小高峰,该年全年发文量为149篇,2013年发文量下降明显,但随后逐年增加,从2013年至2018年10月共计发文1076篇。80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ll 2012 2013 2014 20l 5 2016 2017 201 8年度图1 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关键词检索的发文量统计笔者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特征、价值和分类四个方面,具体研究情况梳理和分析如下。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红色文化资源是由“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关键词复合而成的概念,并且这三个关键词还可组合成“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等内涵相近的概念。其中红色资源一般是从文化资源的角度界定红色文化,强调红色文化的资源可利用性;而红色文化资源除了突出红色文化的资源性,相对于红色资源也更加强调了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资源最早是2002年由谭冬发等[2]提出;红色文化的概念始于2003年刘欣文[3]发表的论文;而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首次提出于2003年彭央华与项波所著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4]一文。陈始发等[5]指出,很难在学术界统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定义,或在学者间形成对其概念的统一认识,允许有不同的阐释和概括。但是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灵魂是革命精神与革命传统;关键点是红色文化与资源,显著特征为原生性和衍生性。肖发生[6]指出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词汇始终是“红色”二字,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遗存,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意义。万生更[7]则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指向,比如他提出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从陕西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到陕西全境解放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革命历史事件、一处处革命遗址遗迹,以及在该期间创作出的红色文艺作品,包括其中所蕴涵的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等。周宿峰[8]指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是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理论、革命实践、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所组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国内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是纵观各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其内涵界定的共性之处,即红色文化资源并不是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红色”二字指明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和年代,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OOO0OM加¨m,蛭、啊仪《万方数据
第2期 渠长根等: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181所创造的一系列资源;“文化”概念则是指该时期形成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资源”概念则揭示了红色文化具有资源属性,可以被开发利用。这三个方面的相互规定和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大众日常了解的红色文化资源,即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后形成的可被人民群众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的历史遗存,如红色文艺作品、红色遗址旧址、革命纲领、红色精神等。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相比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特征明显,如因其存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大类而具有样态丰富性,还有可资利用的无限性等。学术界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既具有文化资源的共性,亦有着其“红色”二字所体现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具体可从其内涵、分布、地方特色、传承性以及原真性等方面进行梳理。(一)内涵的丰富性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系统,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每一处遗址遗迹、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部红色经典,都深深蕴涵着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爱国精神及其高尚品质。尤其是红色精神,更能说明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如,穆华[9]认为遵义的红色文化内涵就是长征文化,具体体现在人民精神的先进性既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也能够鼓舞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励着大家奋发向上。李荣珍[10]认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集中表现为红西路军精神,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以及对党忠诚、注重团结、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除此之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一代代革命先辈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甚至流血牺牲的行为所锤炼出来的高沽品质,其蕴涵着的丰富内涵更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年们去了解和学习。(二)分布的广泛性在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时期,由于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的原因,我党的革命根据地遍布全国,因此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刘月兰等[11]指出红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整体广泛、区域集中的特点,比如庆阳已挖掘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高达200多处,广泛分布在各区县。陈志军等[12]以江西为代表,指出江西省的各个地方都分布着大量的革命遗址,也都较好地保留着各种革命纪念物等,由此可证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类型较为齐全。除了地理上的分布广泛性,随着革命先辈活动足迹的变化,同个地方往往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这表明红色文化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三)地方文化的特色性地方文化是在特定地区内被当地人民群众经年久月创造出的一种文化,是当地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鲜明的特点。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且结合了各个地区独特的历史特征和文化遗存等,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孟祥林[】3]认为保定有着红、绿、古、俗等不同文化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品牌特色,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特征。丁仁祥[1们41指出由于当时的革命斗争条件不尽相同,斗争的地理环境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每个地方的革命历史也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由此可见,由于地域的不同,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四)精神的传承性文化资源具有发展规模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因此普遍都有较强的精神传承性。而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身也具有较强的传承性。进入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除了依靠其自身的内涵魅力之外,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播方式,摒弃了通过几张图片讲述其蕴含的革命故事这种空洞无趣的“说教”...
篇四: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红色旅游研究综述摘要: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对我国红色旅游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红色旅游; 研究综述; 开发; 翻译;
作者简介:
冯克江 (1974-)
, 男, 安徽金寨人,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翻译学。;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8 年度共建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的撰写与翻译” (2018GZGJ197)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 我国红色旅游业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的旅游者参与其中, 同时研究红色旅游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进行红色旅游研究, 必须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找好切入点, 取得更大成绩, 推动我国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
1 、什么是红色旅游
《现代汉语词典 (第 5 版)
》指出, “旅游”指的是“旅行游览”, “红色”指的是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因此, “红色旅游”指的是和革命事业相关的旅游活动。
关于红色旅游的内涵, 有侠义和广义之分。侠义上的红色旅游, 主要指和我国革命事业相关的旅游, 而广义的红色旅游则是和全世界革命事业相关的旅游活动。
2 、国内红色旅游综述
我国红色旅游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 涉及的面也较为广泛。现综述如下。
2.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
一方面是因为需求量大。越来越的旅行者愿意进行红色旅游, 因此这方面的需求就很大。另一方面,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一些。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占的比例就很大。
罗方迪研究了东北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发, 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注重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增强游客在红色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以及实行捆绑式推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谢涛认为, 广东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从深度、广度、精度和适度四个维度进行。
宋艳红等提出了尚志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整合资源, 实行复合型旅游模式;建立旅游大数据;保护性开发并开发红色旅游产品。
2.2 红色旅游翻译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也较大,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发展, 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的人员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现状调查、红色旅游资源翻译错误分析、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策略及方法研究等等。
可喜的是还出现了研究红色旅游翻译方面的专着。
肖群首先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 并对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进行了功能主义分析, 并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研究了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对策, 提出了翻译策略和方法。
2.3 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结合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这是当前的两个热点问题, 也是很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一些红色老区存在着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 如果能够将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结合起来, 就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事业。
刘建平等就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他们提出发展红色旅游推进老区精准扶贫的路径, 包括:发挥指挥棒的优势;构建合作共享的模式;注重科学合理的开发;发展好老区红色旅游。
笔者认为, 这方面的研究还应加强。
2.4 红色旅游英汉双语语料库建设研究
这也是很有价值的问题, 值得深入研究。
随着对红色旅游翻译问题研究的深入, 建设英汉双语语料库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语料库可以有效地指导红色旅游资源的翻译。
魏黎以安徽省为例探讨了红色旅游英译及英汉语料库的构建问题。她分析了安徽省的现状, 认为构建英汉语料库很有必要:是红色旅游英译深入研究的需要;安徽红色文化对外宣传的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的需要。随后, 她提出了红色旅游英汉语料库构建的思路。
同样地, 这方面的研究应当加强, 对于规范我国红色旅游的翻译大有裨益。
2.5 红色旅游营销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
通常包括: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红色旅游网络营销、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创新问题、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营销传播、红色旅游营销现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 韩轶君探讨了武乡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常见策略: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方式, 包括高效的旅游营销管理组织、联合营销策略、文化营销模式以及节庆旅游营销模式;构建红色旅游立体化营销网络;加强与旅游中间商的密切合作等。
2.6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研究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规划, 就无法发挥其优势,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
例如, 李刚等人系统研究了韶山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问题,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景观建筑缺乏统一的规划, 在外观、色彩、风格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景区导视系统发展不够成熟, 旅游形象宣传还有待提升;景区游览方式较为传统, 景观的体验性有待加强;景区周边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7 红色旅游价值研究
也有一些研究者关注红色旅游价值研究。
张多来等认为红色旅游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发扬光荣传统;倡导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江雯雯认为红色旅游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保护革命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2.8 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整合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会逐渐成为热点。单纯形式的旅游很难发展, 而不同形式的旅游的整合可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和竞争力。
例如,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整合问题。
运建栋等研究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整合问题, 提出了如下策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 开发体验性产品;树立品牌, 科学管理;加强宣传, 拓宽市场。
目前, 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 除了以上研究, 还包括其他方面, 如红色旅游产业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结构研究、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
3 、国外红色旅游研究综述
红色旅游这一概念是我国独创的, 那么, 国外是否存在红色旅游呢?研究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如果红色旅游专指和我国革命历史相关的旅游, 那国外自然不存在红色旅游。
如果红色旅游指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相关的旅游, 那国外也存在广义上的红色旅游。
徐仁立总结了国际红色旅游的开展状况, 包括非常重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重视品牌性、“红”“绿”结合、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纪念物中蕴含的旅游教育资源、重视展览或旅游方式以及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相比较而言, 国外红色旅游研究没有国内丰富, 但是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进行红色旅游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4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虽然我国红色旅游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
宽度不足。
红色旅游涉及方方面面的东西, 因此, 红色旅游的研究宽度应当非常大。但是,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方面尚未涉及到, 例如红色旅游的旅游者需求调查、市场规范性、红色旅游文本的撰写等等。
(2)
深度不足。
红色旅游应当加强深度研究, 例如翻译问题, 应当进行深度调研、系统研究翻译策略及方法等。
(3)
联动不足。
我们仔细进行了研究, 发现红色旅游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专业的人士合作的多, 不同专业联合研究的少。只有不同专业的人员联动才能形成合力, 取得丰富的成果。
(4)
形式单一。
就成果形式而言, 目前集中在论文上。其他方面, 如专着、研究报告等有所不足。
5 、结语
本文对国内外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了综述, 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红色旅游研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希望更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 共同推动我国红色旅游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 5 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2] 罗方迪。浅析中国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开发[J].现代交际, 2017, (21)
.
[3] 谢涛。广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红广角, 2015, (2)
.
[4] 宋艳红, 祝招玲, 宋艳芳。尚志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4)
.
[5] 肖群。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6] 刘建平, 王昕伟。依托红色旅游推进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探析[J].文化软实力, 2018, (1)
.
[7] 韩轶君。武乡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经济师, 2016, (7)
.
[8] 李刚, 胡晓欣。韶山红色旅游景区景观规划研究[J].文艺生活 (艺术中国)
, 2016, (4)
.
[9] 张多来, 阳晶。论红色旅游的时代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10]江雯雯。红色旅游的时代价值及发展对策[J].北方经济, 2012, (6)
.
[11]运建栋, 周晓雷。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5)
.
[12]徐仁立。国外红色旅游发展概况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冯克江,郭盛晖.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7):22-23.
篇五: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论新探2019 · 12(上)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综述蔡兴诚摘 要 红色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本文借助 2013 年至今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现状,具体探讨了红色文化概念、价值意义和发展路径,旨在于新时代“中国梦”奋斗路上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关键词 十八大 红色文化 中国精神 政治信仰作者简介:蔡兴诚,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115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鲜血铸就的希望,是党和人民开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学术界也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梳理归纳,以期助力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概况鉴于中共十八大于 2012 年 11 月 8 日召开,所以本文对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的研究主要参考 2013 年至今的文献资料。本文借助 CKNI 平台高级检索 2013 年以来涉及红色文化的主题词,重点选取了“革命文化”“红色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资源”“红色经典”“红色教育”等主题词,共计检索到 18819 篇相关文献资料。与此同时,本文亦通过相同方法检索了 2013 年以前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借以与十八大以来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共计检索到 10626 篇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红色文化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梳理,笔者发现:一是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成果颇丰,并整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屈指可数。一方面,这是由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提倡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带领人民写就的伟大革命历史,是最有助于我们共产党人成长的营养液 ;我们要不断推进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爱国情怀,让党的初心永葆方向和道路坚定向前 。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形成的革命产物,盛载着多彩革命精神与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它有别于文化建设中的其他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特色文化,因而国内学者研究较多,国外研究者因缺乏相应的“红色情怀”而研究甚少。二、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不同视角分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红色文化铸造灵魂。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荟萃,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十八大以来对红色文化概念的研究“红色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953 年刊登于《中国劳动》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文中写到:(苏联)工会拥有数千个俱乐部、文化宫、图书馆、电影院和红色文化室,有的人在这些文化机构听演讲、看戏、看电影”。21 世纪, “红色文化”概念大范围兴起,一系列全国性和地方性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化改革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出台,推动了我国红色文化研究热潮。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红色文化没有统一说法。十八大以来,学者们提出了各自见解,他们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与时代文化的交融。李向飞认为,红色文化是在斗争和革命年代形成的蕴含奉献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先进性、革命性时代文化 。吴文清等人认为,红色文化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斗争、进行建设和改革的时期,它是党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领导民众进行的一切社会行为,并在特殊时期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或文化积淀 。刘润为认为,红色文化是一种跨越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可追溯过去、可立足当前、可延伸未来,革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与时代文化交相互融 。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融合。魏美玉认为,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便是红色文化 。刘琨认为,红色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铸就的革命文化,但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还是一种器物文化 。(二)十八大以来对红色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就是红色文化对使用红色文化主体的影响作用,一般表现为进步、积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红色文化价值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对众多学者已有研究成果整理后,将学者们的思想主要归纳为政治、经济和教育价值三个层面。就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而言,学者们多从中共执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出发。周宿峰认为,红色文化具有政治属性,并且其价值独领红色文化价值体系之首,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基础,有利于培育人民群众政治认同感,为促进政治发展提供思想支撑,极大地丰富了政治理论的内容 。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认为,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者的精神源泉、力量支撑和得天独厚的载体 。就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而言,“红色文化是经济发展新的增万方数据◆理论新探2019 · 12(上)长点”已成为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共识。李向飞认为,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经济提升价值,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重要储备,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新契机。樊丽娟认为,红色文化已不单单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已转化为了人民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具有经济价值,更是成为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势力 。就红色文化教育价值而言,学术界比较多的倾向于大学生等青少年主题。谭吉华等人指出,红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其价值贯穿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整个过程 。胡建等人指出,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教学资源,高度反映当代核心价值观本质属性和价值观念 。就红色文化文化价值而言,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岳音认为,红色文化,不管是以文献资料等遗物形式存在的,还是以遗址、纪念馆等遗迹形式存在的,或者以口口相传的故事和精神形式存在的,都是反映先辈和当代优秀党人奋斗精神、国家优秀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源 。向国华等人认为,文化自信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认同与肯定,诞生于火红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品格,是树立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 。(三)十八大以来对促进红色文化发展路径的研究研究红色文化发展路径说到底是为了红色文化价值的实现,为了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红色文化,助力红色文化在时代潮流中历久弥新、永葆生命力。陈君锋等人结合“互联网+”指出,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模式互动、青少年受众广泛等特点,推动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之间传播和融合 。胡建等人从大学生思政教育角度指出,我们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榜样激励等方面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周艳红基于“90 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现状提出,发展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应注重宣扬氛围的营造、传播途径的创新、宣传内容的充盈以及对红色文化精神实质的凝练 。三、简要评述纵观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红色文化的研究现状,一方面,创造了许多研究成果,推动了红色文化研究热潮;另一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成果达 18000 多篇,但是发表于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CSCD 等国内外比较重点的期刊上的文章不足 1600 篇,约占总文献资料的 8%。研究不只在于量,亦在于质。(二)对红色文化概念探讨不深关于什么是红色革命、红色革命的内涵与本质是什么,学术界没有科学的界定,也没有大量的研究。关于红色文化的著述很多,但是系统认真探讨红色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著述很少,大多数文章对红色文化界定随意性较强,存在抄袭、重复、模棱两可现象,甚至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或在同一篇文章中对红色文化的定义也含混不清、自相矛盾。(三)缺乏红色文化对不同职位主体作用的研究十八大以来对红色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作用的研究,对其他群体的研究屈指可数。家庭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合,学术界可以加强对经济独立的家庭成员红色文化影响力的研究,推动从家庭内部向外弘扬红色文化途径。四、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参阅红色文化概念出现至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众多研究成果,本文立于红色文化视角写就本篇综述,创新主要有二。一是研究时间范畴上的创新性。通过 CNKI 搜索“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传承”“红色资源”“红色经典”“革命文化”等红色文化相关主题词,共获取上万篇文献资料,但是对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整体情况进行综述分析的,本文属于首例。二是行文逻辑思路上的创新。本文首先总体概述了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数量情况;其次从概念、价值意义和发展路径三方面循序渐进分析;然后,简要归纳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研究的贡献与遗漏;最后从创新与不足两方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本文主要不足依然有二。一是第一章红色文化相关资料检索的局限性,本文只检索了“红色文化”等 7 个主题词,一方面,红色文化博大进深,内容广泛,远不只本文检索的7 个词语,因此不能准确反映红色文化已有研究成果数量情况;另一方面,本文是通过“主题词”选项进行的检索,而主题词并不能完全反映红色文化研究。二是内容不够完善,红色文化是一辈辈传下来,流淌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骨血里的颜色象征和文化自豪,对它的研究绝不是简单几千字可以概括的,本文对它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当前发展形势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尚且缺乏,有待后续进一步专研探索。注释:习近平同志 2013.7.11 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革命旧址同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傅厲时.提高俱樂部工作的思想性[J].劳动,1953(9):39-40.李向飞.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师范大学,2013.吴文清,周禹.浅谈红色文化的产生及概念界定 [ J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5):106-108.刘润为.红色文化:中国人的精神脊梁[J].红旗文稿,2013(18):4-9+1.魏美玉.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研究 [ D ] .华东交通大学,2016.刘琨.中西语境下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J].理论界,2013(7):65-67.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0):235-239.樊丽娟.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 J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4 ( 8 ) :69-70.谭吉华,唐顺利,谭文翰.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融合 [ J ] .思想教育研究,2013(10):65-68.胡建,冯开甫.红色资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 1 ) :100-103.岳音.传承红色文化 彰显文化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9(006).向国华,何其鑫.论红色文化与“四个自信”之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18-20.陈君锋,唐玲. “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品德培养的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 ( 1 ) :3-7.周艳红.“90 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路径探究 [ J ]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36 ( 3 ) :140-145.万方数据
篇六: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3 卷 第 3 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 〇1.43 N 〇.32021 年 5 月 Journal
Ningxia
University (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May
2021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综述及视角新探梁莉莉,秦凤伶(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宁 夏 银 川 750021)摘 要 :红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历史意义的遗产类型,受到学界关注,其研究成果在近十年大量 涌 现 其 中 概 念 类 型 、价值功能和保护开发等,是研究热点;文物保护、旅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是重要研究内 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属性决定研究必须从多学科视角切入、多学科协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遗产 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深化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推动实现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立体传承;同时也有利 于在文化遗产领域学术话语、理论的建设和研究视域的拓展,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成果综述中图分类号: D 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5744(2021 )03-0006-08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文化遗产特殊分支,记载并传承 中华民族复兴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其外在的 客观载体需要得到合理保护,其内在的崇高精神 遗产需要代代传承。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亦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系统研究可以为 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学术参考,充分 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 内在精神动力;另一方面红色文化遗产研究也可 以为完善中国现有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特别是对明 晰相关概念及分类体系有重要意义。因此,梳理有 关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进而发现有待深人研究 的地方,不仅是当前保护实践和传承利用走向深入 的必然要求,是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与人类学视角 下文化遗产类别研究、红色文化遗产本身研究的 重要文献基础。-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有关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分类、范畴是 研究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红色 旅游资源等概念关系密切,但其本质各有侧重。学 界关于这些概念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一)红色文化概念“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收稿日期:202丨-0丨-20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15 XMZ 037);宁夏大学 研究生创新项目“乡村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人类学研究”( GIP 2020016)作者简介:梁莉莉(1980— ),女,青海格尔木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类学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作为一种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遗存,广义上的 遗产, •是指已经存在或可以继承和传续的事物, 二是指由前辈传给后代的环境和利益"。由于不同 国家、民族、团体对遗产认知的差异性,遗产有着 多样的概念体系和属性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十七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对“文化遗产”作出定义,“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 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 文 、窟洞以 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 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 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 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 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 地址等地方”|2]。尽管此定义存在过于具体和分类 狭窄的争论,但这一国际权威组织的“文化遗产” 定义一度成为国际遗产领域通用性工具定义。由 于遗产价值认知的提升,文化遗产在维护人类文 化多样性、记录社群历史、构建群体认同方面的独 特意义,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31。有关文化遗产的认识趋 于多样化,研究也日渐深人。红色文化遗产,作为
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 ■*。早期对 红色文化的界定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有学者认为, 红色文化指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大众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5]。根据2004年颁布的《2004— 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对红色旅游的解 释,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 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 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緬怀学习、参 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基于这个概念,有学 者认为红色文化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 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 收 、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近 年 来 ,学 术 界 对 红 色 文 化 的 界 定 不 再 拘 于 “1921— 1949年”的年限限制,而是将红色文化的 概念扩展到反帝反封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范 围。周宿峰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 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对美好生 活向往和憧憬的一种文化体系8|。邓显超、邓海霞认 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 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 进文化”[9。综合以上对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本文 认为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实践过程 中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 一种资源,是革命前辈留给当代的宝贵财富,是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外在的物质载体 和精神文化内涵在时代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红色 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保护与开发价值。(二)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最早出自《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所描述的革命历史文 化遗产,由于遗产的定义要求遗产完成代际传承, 具有年代价值、珍稀性和代表性m ,因此红色文化 遗产的概念需要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学者对红 色文化遗产概念进行界定,认为红色文化遗产是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界人民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及社 会主义建设初期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遗产,既包括 物质遗产,也包括精神遗产n 。有学者认为,“红色 文化遗产是指自1840年以来,由先进中国人尝试 进行拯救中国、改造中国活动时所创造的可以反映屮国近代历史发展进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 遗存,这些遗存包括文物、建筑群、重大事件遗址、 民间口头传说、歌曲戏剧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 统 、纪念日仪式和节庆活动、关于改造和发展中国 社会的科学理论、先进的价值理念以及用于当时并 对当下产生影响的手工艺等内容” n 。不同观点的 差异在于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时间限定的不同,但从 内容来看,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红色文化遗产既包括 革命遗址、文 物 、纪念碑等物质性的遗产,也包括 民风民俗、民间艺术、革命信仰、精神价值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红色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 民族的革命历史,其中的精神价值是人民大众共同 创造的,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其所承载的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追求真理、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时传承下来的时代精神。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时代意义和遗产 价值不言而喻。(三)红色文化遗产类型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也是概念解析的重要部 分。根据不同标准,红色文化遗产可以划分为不同 类型。一是按照时间标准,将红色文化遗产划分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 两个阶段。二是按照遗产存在的形态标准进行划 分 ,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 及文化景观〜。根据红色文化遗产的保存状态来 划 分 ,可以分为红色遗址、红色遗存、红色文化景 观三类il4。三是按照红色文化遗产的几何形态来 划分,可以划分为点状红色文化遗产、线状红色文 化遗产和面状红色文化遗产三类15。或者有形红 色文化遗产、无形红色文化遗产、红色纪念物、红 色文化线路四种类型[|61。这些基于不同标准的分 类 ,都使学术界对红色文化遗产内在文化层次的不 同认知愈加清晰。二 红 色 文 化 遗 产 研 究 成 果 综 述据 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 经典景区名录》,全国共有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 区进人名录,这些红色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国不同区 域 ,其保护开发进程也略有不同。我们通过“中国 知网”期刊数据库,以“红色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进 行搜索,结果得到233篇论文,其中以“红色文化遗 产保护”为关键词的论文106篇 ,以“红色文化遗产 开发”为关键词的论文55篇(截 至 2020年 10月 )。
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历史文化、城乡规 划 、人文地理、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主要围绕红
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政策、措 施 、旅游开发和 红色文化遗产的产品创新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一) 红色文化遗产思想教育功能研究红色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曾经的革命根据地遗 址等物态客观遗存,而且包含内在传承的精神文 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革命 精神的表现和载体。红色文化遗址见证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压迫、努力奋斗建设新中国 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的物质载体,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 “四 史”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因此,关于红色文化遗产 思想价值和教育作用的研究一直都是重点。唐培 等学者以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为研究个案,研究了 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及效果、红色 文化社会教育效果产生的机制、影响教育效果的因 素 ,并给出了提高红色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的优 化路径E 。黄光文等学者研究认为红色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的载体,其所蕴含的文 化内涵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 支柱与精神动力,并提出了红色文化遗产开发在传 承红色文化功能上的建设思路"81。罗俊芳基于赣 西红色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了红色文化遗产开发 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价值以及现存的问题:19]。
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正确的 发展道路的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 求 ,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因此 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部 分 ,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在建设先进文化中具 有重要地位。(二)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1.作为旅游资源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研究。从 旅游管理的研究角度来说,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以 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红色旅游是旅游业 的一个分支项目,是一种以与中国革命相关的文化 遗迹为目的地的特殊的旅游模式。《2004—2010年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和红色旅 游资源进行了如下界定:“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 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 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 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 活动” 20。随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需求的增强,爱 国主义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旅游业借助一 些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拓展了红色旅游的路线, 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旅游行业进行结合,带动了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同时,随着游客旅游需求层次变 化,已经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自然景观的游览,文化旅 游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竞争力较强的旅游形式2|]。禹 玉环认为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红色旅 游开发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红色 文化遗产的开发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提高了旅游 开发的档次,另-•方面红色旅游开发给红色文化遗 产带来了经济来源,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2.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模式研究。通过对当 前研究的成果总结可以发现,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 开发主要以建立革命纪念馆、爱国教育基地、红色 旅游景区为主。以红色旅游为基础的开发保护模 式研究中,毕剑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概括总结出七 种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即红绿结合模式、红古 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 模式、红色主题公园模式、体验参与模式al。随着 开发理念的变化创新,现代红色旅游与特色生态 农业相结合,形成了以追寻革命足迹为主题的农 业生态观光园的新发展模式[24]。3.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困境及问题研究。在 红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张莉平、田文琳 等学者认为存在思想意识落后、开发深度不够、旅 游形式单一重复缺乏特色、过分强调教化功能、忽 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261。
有学者强调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该重视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目前红色文化的挖掘、整 理 、 传承和保护等工作大多数是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承担,专业性较差,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对红色文 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但政府作为领导机构,也应该 积极引导,从宏观层面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 护进行整体全面的规划,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27]。总体来看,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 成果较多,政策建议及相关问题的呈现都相对完 整,上述成果对当前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具有 较好的借鉴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红色文化 遗产资源开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红色文化遗产研究1.更好发挥红色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研究。《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中提出了突出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281。...
【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