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9篇

时间:2022-10-07 17:2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9篇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第十六章 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或称为网络社区,它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9篇,供大家参考。

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9篇

篇一: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六章

 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或称为网络社区,它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虚拟社区所包含的核心功能一般主要有: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等。虚拟社区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一次飞跃,它提供的是一种信息、物质、情感等多方位互动的平台。

 在虚拟社区里,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社会化内容在网络上几乎都可能会有所反映,同时,由于网络介质的特殊性以及 Internet 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其信息方式呈现出异常丰富而又难以掌控的特征。就其传播的社会性来看,虚拟社区已经对现实社会施加了巨大的交互影响,其范围从交友方式到网络政治,从信息散布到组织管理,几乎无所不包。探讨虚拟社区的有关发展问题,对于学习网络传播,特别是对于掌握我国现阶段网络信息传播特质而言,具有重要的题材意义。

 第一节 虚拟社区的基本形态 Internet 这种新一代信息交流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跨时空的全面交往成为了可能。在人们对网络自由生活渴望的驱使下,虚拟社区出现了,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特征,在虚拟的空间,与人、与信息作自由交往。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社区是当网站的服务在内容、形式和质量上差别不明显时所推出的以人的交流为中心的特殊的网络服务形式。

 一、虚拟社区的起源和发展 对于网络发展的历史而言,虚拟社区并不是天外之物,它的雏形——BBS,在 WWW发明以前就出现了。BBS 其功能确实像是一个公告牌或留言板,对早期接触者来说,尽管面对的只是枯燥的文字、简单的界面和曲折的交流方式,但毕竟它突破了单向传播的界限,使得人们开始了真正的互动交流。BBS 另一个使人们着迷的原因是“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自由。

 最早的虚拟社区发轫于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美国出现了一个连接各大学电脑中心的网络 Usenet(新闻组),它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不同主题的新闻。参与者可以在这个网络上架设自己的新闻组,其他人则可以依据该新闻组主题张贴相关信息,因此形成一个交流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

 在 BBS 和新闻组之后又出现了聊天室。在聊天室人们可以实时交流,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于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使得使用者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

 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它逐渐开始以提供个人主页为基础,每个参与社区建设的人把自己的主页放到虚拟社区上,在网上集结、讨论、聊天。1994年由 David Bohnett创建的Geocities就是这样的一个社区网站:它免费为电脑用户建立他们自己的网页,作为回报,用户则应同意在各自的站点显示 Geoeities 卖给厂商的标题广告。Geocities 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到1998 年 3 月,其访问人次已达 1420 万,1999 年时,拥有 350 万个会员站点,股票市值超过10 亿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虚拟社区起先并没有任何商业上的行为,直到通过专属网络提供用户服务的在线服务公司的出现,如 CompuServe、Prodigy、A merica Online 等,才开始为虚拟社区加入商业气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网络的普及使得虚拟社区的发展更加快速。在美国,被 Lycos 购并的 Pri pod.com,被 Yahoo!购并的 Geocities、The Globe.com以及女性网站 iVallage.com 是当时最为知名的、以经营虚拟社区起家的网站。

 在中国,虚拟社区也是由 BBS 和新闻组起步的。通过 BBS 和新闻组,网民可以实现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而成规模的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是以 1998 年 3 月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的创办,和 1999 年 6 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

 区”Chinaren 的登陆为标志的。其中,“西祠胡同”成功地发展了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而 Chinaren 则第一次以聊天室为核心,开发了游戏、邮件、主页、日志等一系列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内容。此后,各具形态的虚拟社区在中国不断涌现,并大多发展成为多功能、立体化的网络交流空间。

 中国的虚拟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一直十分引人注目。一些主流社区,如“强国论坛” (www.bbs.people.com.cn)、“西祠胡同” (www.xici.net),网易(WWW.netease.com),中国人(WWW.chinaren.com),网大(WWW. netbig.com),天涯(www.tianyaclub.com),新浪(www.sina.com)等都曾积聚了大量的人气,当其高峰值阶段,日访问量在数十万次以上,而用户则大多数以百万计,其社会影响力极其惊人,为网络应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快的发展速度,以及立法和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虚拟社区里的信息传播也表现出诸多不良的影响力:资料搜索显示,仅仅是在近两年间,在虚拟社区里已发生了数以百计有案可查的各类民事、刑事案件,涉及名誉权、著作权、隐私权的纠纷,涉黄、涉黑以及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负面信息传播也屡有发生。

 二、虚拟社区的定义 作为广泛意义上的虚拟社区中的活动主体,“虚拟社区”一词常常用来指代因特网上人们的集合及其总体特征。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例如琼斯认为很多网站充其量只是“虚拟居所”(virtual settlement),就他的看法,构成虚拟居所只要四个条件:(1)起码的互动;(2)两个以上的传播者;(3)大部分的互动在公共的网络空间进行;(4)起码的固定成员。这样的居所属单纯的信息交换,并不构成虚拟社区,社区还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归属感。而贝尼格则提出了“假社区”(pseudo-community)的概念:人们常将仿真化的人际传播当做是人际互动,想像上面有一个社区,这也不代表有真社区的存在。

 1.不同的看法 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虚拟社区这个观念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关于什么是网络上的虚拟社区,也一直有着相当热烈的讨论。

 在相关论述中,较早描述虚拟社区的可能是瑞恩高德,他从理论上广泛地检视网际网络上各种不同的线上社区。不过他并没有为“虚拟社区”这四个字下一个正式的确切的定义,而是做了如下的描述:虚拟社区是一种社会性的集结,当一定数目的人在网络上从事公众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彼此拥有足够的情感后,便建立起人际关系的网络。

 而韦伯对虚拟社区的定义和描述,特别强调的是“虚拟”这两个字:

 (1)虚拟社区的成员,具有和看不见的他人共享传播空间的经验,在此经验中,个人是半强迫式地参与在网际空间之中。

 (2)虚拟社区的成员,每天总会不经意地花些时间漫游在网络之中,有时是同步的沟通,有时不同步,成员可能和其他成员用文字沟通了一年,却从来没有见过面,或是根本不想见面。

 (3)虚拟社区是一个想像式的社区,看不到真的人、真的传播。

 (4)虚拟社区不一定只和计算机或高科技有关,笔友圈也算是种虚拟社区。

 (5)虚拟社区是社区的仿真。

 (6)世界各地的人坐在电视机前看超级杯或是世界杯,也形成虚拟社区。

 (7)虚拟社区中有标榜自我、尊重他人的民主价值。

 韦伯的虚拟社区,强调的是“虚拟”的层面,不强调讨论式的集结,也不强调情感的依归,在韦伯的定义里,虚拟社区比较像是种想像的活动,类似贝尼格所称的假社区。

 最常被引用的虚拟社区定义,是由芬贝克所提出的。他从传统对社区的定义着手,认为社区具有描述、规范及意识形态上的特质,有实体或是意识形态上的边界,因此会朝向共同个性、认同与利益团体发展,这种社区的形成,涵盖了物质与符号两个面向。

 认同式的虚拟社区中,成员常会有“地方”的感觉,学者认为,人的传播活动中,同时有追求空问与地方的需求,空间(如虚拟空间)让他们享有自由度,地方则让他们有安全感。Komito 提出采集社区(foraging communities)的概念,指称网上大多的虚拟社区,比较像采集式的社区。这种社区通常是临时性的聚集,人们来此为了追逐资源、获得立即的报酬,找寻承诺或是关系的建构还在其次。就琼斯的定义,这样的聚集更像是虚拟居所,不过它也未尝没有建构社区的可能。以网上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例,来到这些网站的使用者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构型(教授、学生、研究人员等)的,但他们的目的主要在找寻资源,而不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因此比较少发言,哪些人在这个网站上他们并不清楚。不过这些人还是有可能发展出关系,只是关系强度较弱,广义上还是可以称之为社区。

 采集社区强调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也没有权威,最多只是有意见领袖。这类社区的假设跟认同性的社区大异其趣,但却很可能是许多新闻群组、BBS 或 WWW 上的社区形式。它的范围极广,成员分散,没有明显的社区界线,且人际关系松散,对社区的认同度低,凝聚力也不高,一再吸引成员回到社区中的诱因,是社区提供的资源。此外,一般采集性社区都缺乏行为规范,即便有准则,执行能力也有限,因为成员可以随时离开这个社区,不会有任何实质上的损失。

 2.综合的意见 综合整理以上所述,可以发现虚拟社区其实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从松散的采集式社区到紧密结合的认同式社区:

 (1)虚拟社区是一仿真与想像的社区,没有真的人、真的传播。

 (2)虚拟社区是一临时的聚集,以语言与资源为基准的社区,在这样的社区中,社区成员比较缺乏实质的交流。

 (3)虚拟社区有其地域性,也就是“地方”的感觉,有一个看不到的、动态的疆界,可以区分内外团体。成员来到网际空间,享有空间的自由度,但同时也建构出特定地域,以寻求安全感。

 (4)成员彼此间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性,使他们的参与可以有“融入”的感觉,可以进一步建立可能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但在此同时,社区内还是存有差异性,因此成员仍有“独立”的感觉(此二者是人类的矛盾欲求)。

 (5)社群成为集体活动,成员对其行为准则有一定的共识,共享一些与其他社区不同的规范。

 (6)社区里开始发展基本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机制,即便这样的机制是“虚拟”的(如虚拟现金)。

 (7)虚拟社区里开始应用法治的观念,不服从社区规范的成员将遭惩戒。

 以上七点代表不同层级的社区形式,也就是由低层次的“虚拟”社区、“采集”社区到高层次的“认同”社区,符合的条件愈多代表这个虚拟社区的层级愈高。

 三、虚拟社区的特质 虚拟社区堪称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瑞恩高德认为它有四项特质:表达的自由、缺乏集中的控制、多对多的传播、成员出于自愿的行为。但除此之外,虚拟社区还有很多不同于传统社区的特色,综述如下:

 1.不稳定的多样化 网际网络刚出现时,被认为具有民主、无政府管理的特质。它被设定为一个公共空间,人们可以不受任何地域、语言、文化的限制,在上面畅所欲言。理论上,这代表成员有着多样化的本质。然而,“多样”可能只是一个不稳定的假象,成员还是可以和现实世界一般,选择自己想要加入的社区,回避不想去的社区,这反而强化了使用者的偏差,无益于面对多样的网络文化,因此虚拟社区的多样化有着不稳定的本质。

 2.缺乏承诺 和现实生活里的社区不同,虚拟社区的成员对社区没有太多承诺,采集社区的成员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不需为他们的行为负担任何后果。无论就本体或精神层面,我们自己所设计的世界和自行来到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不相同的,虚拟社区里可以有“暂时”和“持久”两种不同的情境,其后果也不相同。虽然狭义的社区强调共同性与认同感,但和离线社区比较起来,约束力仍低。

 3.具有符号性的边界 虚拟社区的成型,靠的是符号的建构与装饰,社区的边界是种文化的建构,经由人们的互动,以符号作为交换的素材。采集式的虚拟社区,常常只是纯公共的场所,界限比较模糊,而界限的变异度也非常高。一旦社区的范畴有了想像的边界,社区的建构将牵出一连串社会、法制和经济的结构,进而产生社区中的伦常,用以作为个人行为之准则与认同的维系。不过也有论者以为,虚拟社区中虽有符号资本的累积,但却缺少集体的仪式。

 4.阶级意识薄弱 虚拟社区中的沟通,属于“横向传播”的形式,这和计算机中介传播的假设一致,参与者人人平等,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阶级或权力会影响沟通的平等性。某些形式的虚拟社区(如MUD)有阶层的设计,但相较于现实社会,虚拟社区的阶级意识并不明显。

 5.另一种写实 研究显示,有品味、有风格的即兴表演不是面对面接触才有的专利,人们远距离地用文字透过网络传播,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事实上,虚拟的情境可以变得非常“写实”,除了彼此看不到对方以外,喜怒哀乐样样不缺。

 四、虚拟社区的基本类型 有关虚拟社区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

 1.从使用者角度分类 海杰尔与阿姆斯特朗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将之分为四类,分别是:(1)交易社群,以交易行为为主;(2)兴趣社群,因共同兴趣结合;(3)幻想社群,成员透过角色扮演,共同创作出的社群;(4)关系社群,以建立关系为旨趣的社群。

 2.Komito 的分类 Komito 则将他所认知的虚拟社区另分成四类,分别是道德社群、规范社群、兴趣社群与接近社群,这四类社群各有不同的形成方式与运作。道德社群指一群人接受共同的道德系统,并用这个系统规范彼此的互动,在这样的社群中,共同福祉高于一己私利或个人目标,成员承诺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就目前来看,这种社群并不是网上原生的社群,而是由线下转到线上,利用网络作为追求公益与团结的表征,许多宗教团体的网站,便有这样道德社群的本质。规范社群和道德社群性质雷同,也是一群拥有共同价值或意涵体系者的结合,不过比较不强调“承诺”,医师团体就是一例。兴趣社群强调成员有共同的兴趣与共享的经验,愿意在网上分享信息,但彼此间可能没有太多的私下互动,许多电子布告栏的讨论区都是这种形式。接近社群则是由几位成员架设网站开始,个别拉一些成员加入,再由这些成员拉新成员,经由这种联结方式,逐渐形成交错的人际网络。

 3.以不同形态分类 如按虚拟社区的...

篇二: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网络虚拟社区的现状及其影响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及其影响

 ——以百度李晟敏吧为例

 摘

 要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虚拟社区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 工作购物方式甚至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传统社区中的每一个人。

 虚拟社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为信息技术、 经济学、 管理学、 心理学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虚拟社区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维系方式, 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分化和聚合着网民,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的共同体。

  研究虚拟社区的形成及其影响无论对指导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发挥互联网作为不同目的的有效性, 还是对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虚拟社区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共同体既存在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也有令冲突加剧、 破坏社会和谐的可能, 这值得高度重视。

 所以研究虚拟社区的形成和影响很有必要。

 关键词:虚拟社区 形成 影响 百度李晟敏吧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

 录

 简介网络虚拟社区和百度李晟敏吧

 一 百度李晟敏吧情况简述

 二 网络虚拟社区的定义

 2.1 网络社区的概念

 2.2

 网络社区的理解误区

 2.2.1

 阿里巴巴、 淘宝网、 土豆网等服务网站

 2.2.2

 邮件列表、 列车时刻表等信息网站

 2.2.3

 聊天室。

  三

 网络虚拟社区的分类

 3.1 根据对虚拟社区的理解以及研究的侧重点分类

 3.2 根据发帖规模和会员规模分类。

  3.3 根据社区所属机构的不同进行分类。

  四

 网络虚拟社区存在的原因

 4.1 虚拟社区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平台。

  4.1.1 虚拟社区给成员的成就感。

  4.1.2 虚拟社区的匿名性虚拟性给了成员一次重塑人格的机会。

  4.1.3 虚拟社区对社区成员的心灵给了现实中不能比拟的的关怀与慰藉。

  4.2 虚拟社区的存在的社会根源

 4.2.1 社会给人的生存压力。

  4.2.2 虚拟社区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的关注。

  4.3 虚拟社区存在的客观因素是技术的发展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五、 网络虚拟社区的影响

 5.1 给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5.2 对人类思维模式的挑战。

  5.3 虚拟社区的道德与规范问题。

  参考文献

 谢辞

 前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之内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 1997 年至 2007 年 11 年期间, 1999 年-2000 年和 2006 年-2007 年是互联网网站及社区数增幅最大的两个年度时期, 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两个时间段。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人们通过交流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 共同归属感的群体, 因此, 强调具有精神共同体属性的虚拟社区便逐渐突显出来。

  特别是近两年, 网络社区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社区应用的普及成熟和社区管理的逐步规范, 使得互联网正逐步跨入社区时代。

 在百度李晟敏吧工作的这段时间发现虚拟社区的形成不仅给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 机会而且还对网络虚拟社区里面人们的言论规范提出了 严峻的挑战, 产生许多现实问题, 因此加强对虚拟社区的理解和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虚拟社区的现状和影响无论对指导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发挥互联网作为不同目的的有效性, 还是对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国外的好多专家都对这个研究课题有不同方面的见解:

 比如美国研究互联网虚拟社区的专家卡拉·萨拉特认为虚拟社区内的互动是真正互动, 这种互动具有形成社区的条件, 能产生一个不同于现实中的身份(虚拟人), 能形成社区中特殊的规则, 产生不同于现实社区的阶层。

 戴维·西尔沃的网络文化综合研究的相互交叉的 4 个方面和帕累托的精英分层理论。

  由于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和言论习惯, 在虚拟社区中的观点和态度有一定差别,因此在虚拟社区的研究方面各自的出发点、 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著作也比比皆是:

 王卫东的《关于互联网方法和行为的研究》、 周德明等《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 等。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建设研究的方向就不一致, 因此对于虚拟社区的现状的剖析和对其影响的分析将有助于这一领域理论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对网络社区现状以及意义的研究, 使得网络社区更加规范化、 成熟化。

 促进我国网络社区的健康发展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本论:

  一、 百度李晟敏吧情况简述

 百度贴吧成立于 2003 年, 是一种机遇关键词主题交流的社区。

 百度李晟敏吧成立于 2006年 2 月 8 日, 是以韩国明星李晟敏的名字作为关键词作为交流的一个社区, 在这里都是李晟敏的崇拜者即粉丝。

 吧里现有会员 6527 人, 主题数 47705 个, 帖子数 2576089 个。

 吧内右侧还设有关于李晟敏的吧内相册、 视频库、 会员资料、 吧内情况、 友情贴吧、 重点帖子链接和各类精品汇总。

 贴吧里的粉丝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但因为对李晟敏的喜爱聚集在一起而组成一个群体, 在这里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互称对方为“亲”, 参与讨论, 共享资料, 提供帮助。

 粉丝在互动之中形成共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而满足个人需求, 实现自我, 获取快感。

  各贴吧粉丝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 百度李晟敏吧也不例外, 由于其会员名字经常围绕

 李晟敏的造型, 近况有所改变, 最近李晟敏吧的会员叫做“敏家 baby”但公认的就是“兔妖”这个称呼。

  会员们以兔妖自居, 在贴吧进行话题讨论。

 鉴于群体从众及趋同心理达成一致, 以代号的使用获取群体归属感。

 每个贴吧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核心团体, 他们互相细分职能, 保证贴吧正常运转, 而且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

 我在李晟敏吧工作的一年多, 是以小吧主的角色来管理贴吧的, 可以删帖, 封 id, 去吧里的相册上传照片等等。

 每个贴吧都有自身不成文的吧规。

 混迹于贴吧的粉丝们都无形地遵守, 进而形成习惯, 以便于融入这个庞大的社区, 得到群体认同, 获得群体归属感。

 这正是网络虚拟社区的魅力所在。

  在吧里, 对李晟敏的解读无疑是兔妖们的共同目标所在。

 李晟敏吧的精品区包括“春秋晟世”“共享晟举”“外交晟地”“丹青晟韵”“歌舞晟平”“妙笔晟花”“活动晟况”“快乐晟日”等八个部分。

 分别表示关于偶像李晟敏的新闻、 图片、 音频、 视频等与之相关的资料。

 吧里不同年龄、 不同文化背景的兔妖们针对各种途径搜集来的偶像资料影像各个角度发表自身意见, 进行“意义再创造”, 形成话题互动效应。

 这有利于对偶像文本的多重解读, 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在这种讨论磨合中形成大多数意见。

 在“沉默的螺旋”机制下, 持少数意见的粉丝倾向于沉默或者向多数意见转换, 从而形成话题合意, 进而影响整个贴吧的文化格调。

  二、 网络虚拟社区的定义

 2.1 网络虚拟社区的概念

 网络虚拟社区的概念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会使得虚拟社区与传统社区区分开来,为虚拟社区的研究界定研究对象。

  许多学者探讨了 虚拟社区的定义,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由瑞格尔德做出,他将其定义为: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 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以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百度李晟敏吧为例, 首先百度李晟敏吧是百度贴吧的一个, 是一种网络虚拟社区, 首先,百度李晟敏吧的会员都是面对一台计算机来进行彼此的沟通的。

 然后, 这些被称作“兔妖”的会员都是通过对韩国偶像李晟敏的喜爱走到这个贴吧的, 所以说对于这个明星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可以互相交换的。

 再次, 百度李晟敏吧的兔妖们属于一个明星的 fans,所以在对明星的追踪与应援的过程中产生了志同道合的感情, 彼此之间互相帮助, 以爱护李晟敏为共同的目标, 从而他们之间必然存在朋友间的互相关怀, 互相帮助的情感。

  之后, Howard 从网络虚拟空间、 公共讨论和个人关系三方面对虚拟社区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Hagel 和 Armstrong 重点从虚拟社区讨论内容的来源对虚拟社区进行定义。

  Jones 和 Rafaeli 的定义中更强调在网络空间中参与者对交互作用的贡献。

  „„

 笔者综合各个学者对虚拟社区的定义,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 网络虚拟空间,所有的定义都认为虚拟社区应该是存在于网络上, 与传统社区分别开来。

  第二, 虚拟社区需要技术的支持, 即想要在社区里面活动的话, 必须依靠电脑、 手机等电子媒介, 也就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第三, 虚拟社区中讨论的内容或话题是产生于社区参与者本身的,比如说作为例子的百度李晟敏吧, 其中的内容或话题就是兔妖们根据对李晟敏的追踪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对李晟敏的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

  第四, 虚拟社区里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群体交流,最终会形成虚拟社区中的一种社会人际关

 系。

  总结以上讨论,我们认为虚拟社区可以定义为:虚拟社区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空间,核心是参与者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在参与者之间将形成一种社会关系。

  在最新的 2009 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上, 又给出了新的定义。

  网络社区是指以论坛(BBS)

 为基础核心应用, 包括公告栏、 群组讨论、 在线聊天、 交友、个人空间、 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 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

  网络社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天涯、 猫扑、 西祠胡同等为代表的综合性、 大型虚拟社区平台, 拥有较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较大的全国性社会影响力; 另一种是基于地方或某些垂直领域的中小型论坛(BBS), 如落伍者、 商丘生活网等。

  2.2 网络社区的认识误区

 2.2.1、 阿里巴巴、 淘宝网、 土豆网等服务网站

 像阿里巴巴、 淘宝网、 土豆网等网站允许会员出售或购买商品, 并且买卖双方也存在着一定的交流, 但是这种交流带有一定的商业性, 不是单纯的人际交往, 没有让会员基于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共同的兴趣而交流的平台, 所以这些网站只能算是互动性很强的购物网站、 视频网站, 并不是网络社区。

  2.2.2 邮件列表、 列车时刻表等信息网站

 像邮件列表、 竞争情报协会等网站,它们虽然提供信息给会员,并允许会员发布信息,但这种环境中的规则制定是基于信息服务的,而不是基于成员特性的,并且不能给予会员社区归属感, 所以这类网站也不属于网络社区的范围

 2.2.3.聊天室。

  聊天室中的成员互动性很强,并且很容易建立关系。

 但聊天室中没有社区规则,成员不具有族群性,并且资源不能为非会员共享,所以不能看作一个社区。

  网络社区与以上三种认识误区虽然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但却存在本质的不同。

 社区是由参与者驱动的,讨论的话题源于参与者本身,不能够由网络社区的构建者来推动社区发展。

 严格区分网络社区的本质后,进一步开始研究网络社区的分类。

  三、 网络虚拟社区的分类

 3.1 根据对虚拟社区的理解以及研究的侧重点分类

 目前,国内存在着如网易、 猫扑、 天涯等许多大型综合性虚拟社区,一般就是论坛; 还有 03年兴起的贴吧和 09 年兴起的百度俱乐部等社区; 也存在着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社区; 还有一些主题单一的虚拟社区如情感社区、 体育社区、 商业社区、 学习社区,也有企业建立的目的在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内社区等等。

  探讨虚拟社区的分类,将有助于虚拟社区的研究。根据对虚拟社区的理解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探讨了虚拟社区的分类:

  第一、 以基本需求为标准, 分为兴趣型社区、 关系型社区、 娱乐型社区、 事务型社区 第二、 以用途角度为标准, 分为兴趣型社区、 事务型社区、 关系型社区等

 第三、 以社会组织角度为标准, 分为网络志愿者组织、 虚拟旅馆、 网络超市等类似传统社会的组织形式

 第四、 以技术角度为标准, 分为 BBS、 Blog、 Wiki、 电子邮件组等

 第五、 以动机为标准, 分为目的型社区、 实践型社区、 环境型社区、 兴趣型社区

 3.2 根据发帖规模和会员规模分类。

  根据网络社区的总会员数与日发帖数,网络社区可以分为小型网络社区、中型网络社区与大

 型网络社区。

 其中小型社区的会员人数不超过 1 万, 每天发帖的数量不到 1 000 帖; 中型网络社区的会员人数的范围是 1~10 万,每日发帖量超过 1 000; 大型虚拟社区的会员人数超过10 万。

 对于人气不足参与者较少帖子数量不多的小型网络社区,搜索起来不是很容易而且所提供的资源价值不高,一般很少有人问津, 需要漫长的时间发展壮大;中型网络社区虽然人气不旺,但一般是较新兴的或者地方性门户社区,参与人数不多,但具备发展的潜力,所以在管理环节不应忽略,且应侧重在进一步发展壮大。

 大型社区属于众所周知的那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1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种社区, 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对...

篇三: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岁月对网上虚拟社区的传播现状分析——以豆瓣小组为例口冯茜(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在虚拟社区里也有各式各样的互动模式,从单中心模式到网状模式,都是各大虚拟社区最常见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虚拟社区中的网络传播状况。【关键词】虚拟社区;网络传播;互动一、虚拟社区与豆瓣小组的概念阐释最早提出关于虚拟社区的概念的是莱恩高德,他在1993年出版的《虚拟社区:电子边疆的家园》一书中指出:一种社会性的集结,当一定数目的人在网络上从事公众讨论过,经过一段时间,彼此拥有足够的情感后,便建立起人际关系的网络。” 瑞格尔德认为虚拟社区是由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崔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关于虚拟社区的四个特性:以计算机为媒介;具有群聚性;社区成员身份固定;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在参考了各种定义后,我认为虚拟社区最重要的特点即是基于网络和共同体特征这两个。基于网络是虚拟社区区别于真实社区的特点,也是虚拟社区的技术支撑和客观条件。而共同体特征即是在具有同一爱好、兴趣、需求以及其他共同点的网友在虚拟社区中持续进行人际传播的根本原因和主观条件。近年来,虚拟社区在网络空间中占了重要部分。在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中显示,2013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其中17%来自中国。中国巨大的网民数量和增长率使得网络虚拟空间在不断扩充中,在微博等自媒体不断的今天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虚拟社区中继续活动,与五湖四海的人在共同兴趣上讨论,交换观点,获得社交满足感。豆瓣是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生活和文化为内容的创新网络服务网站。豆瓣以书影音起家,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通过桌面和移动产品来服务都市13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豆瓣现有产品中有豆瓣读书、豆瓣阅读、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FM 、豆瓣同城、豆瓣小组。记录分享、发现推荐、会友传播,这是豆瓣在用户网站使用指南中的对用户站内路径的指引,分别也可对应豆瓣导航的三大组成块:品味系统( 读书、电影、音乐) 、表达系统( 我读、我看、我听) 和传播系统( 同城、小组、友邻) 。豆瓣小组于2005年上线,定位于“ 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的聚集地” ,至今已有30多万个小组被用户创建,月独立用户超过5500万。内容包括娱乐、美容、时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在这里发布内容,同时也通过互动或浏览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二、豆瓣小组传播模式1、传播主体虚拟社区的核心在于网民间拥有的共同爱好并由此聚集。在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区别可能非常大,由于共同的爱好或者一个话题就可以把距离拉近。但是由于话题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对于网络传播主体有限制性,成员在发现社区的内容对自己有吸引力时才会加入,然而当成员发现自己与社区气氛格格不入时,该成员也会渐渐离开社区,从这点来看虚拟社区成员的特征不会差别巨大。在针对豆瓣小组多次用户调查中,19~26岁的用户居多,学生是豆瓣小组的主体,且大部分豆瓣小组用户一周登陆2~3次以上。豆瓣的使用群也就可以确定不会像“ 天涯社区” 一样广。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使用者最有活力、年轻,对虚拟社区有热情,同时稳定性不够好——熟知网络使用,可以轻易抛弃一个网络虚拟社区而加入另一个。2、传播环境分析( 1) 社区版面设置豆瓣的小组由豆瓣用户建立而非论坛本身,豆瓣小组分大类为兴趣、生活、购物、社会、艺术、学术、情感、闲聊,各个分类下还有子目录,如情感中就有恋爱、心情、心理学、星座塔“ 虚拟社区是罗、LES、G AY的小类,每个小类中就存在许多小组。例如“ 心理学” 里就有“ 我爱心理学” 、“ 回避型人格障碍” 等1159个小组。由此可见,豆瓣小组数量巨大,富有个性,方便。同时这样的小组把同类的话题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切割,信息得到细化,更加人性化的体验,传播更有效率。在用户个人页面上,你可以看到小组成员加入的小组和喜欢的话题等。例如用户“ 哔的一声”加入了成都兼职、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哇靠你也来团购、台湾自由行、美剧fans、尼基塔( ni ki ta) 等小组,在其他成员拜访她的主页时就可以看到她的兴趣取向,小组即成为一个标签,从而使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变得容易,小组贴近个性化。当然,这也有整个uI设计的原因。当你进入“ 我的小组” 时,页面呈现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话题,话题来源于你加入的所有小组,即:话题标题+时间+小组+发帖人。这种交互是以内容为主而不是分版设置,不同于百度贴吧一类的虚拟社区,避免了传播壁垒,内容会更清晰明确。( 2) 同质性分版之间受众间隔小而传统虚拟社区中,由于分版名称由社区取定且区隔明显,所以多个成员在不同领域的分版内很难有交集。如果一个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在百度贴吧里,他在“ 李毅吧” 和“ 天佑斋吧” 之间的话题传播存在的交叉的可能非常小。在豆瓣小组中,在同质性小组中存在大量共同使用的成员,例如随机查看10位“ 八卦来了” 小组的成员中,有5位也在“ 景涛同好组” ,有7位加入“ 康熙来了” 小组,也有2位仅加入了八卦来了小组。3、互动渠道分析:符号学在虚拟社区人际互动的研究中,人们借用符号表达观点、阐释道理,进行人际传播和传播。人际互动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又进一步分为有声的语言符号、无声的语言符号和有声的非语言符号、无声的非语言符号。传统社区中,人际互动以交谈说话,也就是语言符号为主,在虚拟社区中,语言符号的地位被削弱,人际互动以无声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在豆瓣小组里,豆瓣用户在发帖和回复的内容中都产生并加大了网络语言体系的影响。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是网络传播的产物也是载体。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 浮云水版”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网络语言是虚拟社区的重要部分,社区成员在发布帖子,回复讨论的过程中,网络语言使得传播更方便、生动,有吸引力。但是对于很多接触网络社区较少的人来说,一些网络语言是他们理解不了的语言符号,一方面觉得网络语言太过搞怪、叛逆,另一方面由于不了解其出处,很可能无法理解。这也对新进社区的人产生了一定阻碍。豆瓣小组的常用网络语言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谐音类:这一类现在大行其道的发展,读起来诙谐但又容易领悟。如“ 露珠” “ 卤煮” ( 楼主) ,友) ,“ 马一下” ( m ark一下) 等。( 2) 数字类:数字类本身能够发展的比较少,也有如“ 求8一矿’ 代表八卦、爆料一下一。,( 3) 字母类:字母类是最容易不了解的,需要问或自己参悟。如“ LZ” ( 楼主) ,“ LS” ( 楼上) ,“ BLX” ( 玻璃心,“ 男票” ( 男朋“ 23333” 代表哈哈大笑。一硼184弦一万方数据

 即心理不太坚强容易崩溃的人) 等。( 4) 形似类:这一类是最经典的非语言符号,也包括了现在最流行的颜文字。颜文字并不是指有颜色的文字,而是指用文字或各种线条、符号等组成的图画,它是ASCII Art的一部分。如“ T叮” 代表哭泣,“ =一=” 代表无奈,“ ( /V L) ” 代表想象或满足,总之这类文字式表情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看出,这也是一种能指与所指。( 5) 传统词汇的新含义:如“ 楼上/楼下” 只发帖所在楼层的前一个或后一个回复。( 6) 其他词汇:“ 火钳刘明” ( 帖子火之前留下名字) 。网络语言很多其实是口语化的变异,这一点弥补了虚拟社区在有声语言符号的缺失,同时反映出社区网民对时尚和潮流的追求,也成为了社区成员的一种默契,部分网络语言符号也会会渐渐进人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其他自媒体中。4、传播效果分析把时间作为划分标准,网络传播分成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同步传播是一种实时性的信息交互,接受信息的同时反馈;异步传播是一种时间、空间延迟,不同步的传播。虚拟社区互动主体间所有的传播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帖子发布后的阅读和回复,之间往往有时间延迟。而阅读和回复的频率则与帖子内容、发布时间、发布人等有关系。在传统虚拟社区中,成员的分化很明确,豆瓣小组从uI设计,版面内容来看弱化很多,所以在豆瓣小组里的帖子的互动与发布人关系较小,互动主体平等化。80年代初期西部行为科学研究院发现,异步的互动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对话节奏。传受双方在少许非同步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掂量回应,因而得到一种凉爽的“ 中间地带” 。这个“ 中间地带” 能摆脱传统人际传播环境中即时回应的对话形式给人们带来压力。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人们可以以一种理性的对话节奏倾诉内心想法。在虚拟社区中,人们选择适当的主题在适当的版面进行符号互动。同时,虚拟社区人机互动也会有负面效果。由于网络传播主要依赖无声语言符号,失去了声音和肢体、表情的辅助,信息接收容易出现偏差。另外,由于虚拟社区用户来源和文化程度、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区别,都有可能导致信息偏差,进而产生网络暴力。豆瓣小组的使用者中学生居多,所以这方面问题较少,但仍然无可避免。5、互动模式分析虚拟社区的人际交互有5种具体模式:单中心模式、多中心模式、跨网互动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宣告——阅读互动模式。其中,中心模式是在豆瓣小组最常见的。在中心模式中,用户围绕帖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多ID 与主贴的ID 进行互动,但其相互并没有互动。例:2013年6月25日,ID为“ 茗小茶” 的豆瓣用户在“ 景涛同好组” 发主题为“ 在公司木有事做,好怕被辞退” 的帖子,内容就是自己才大学毕业入职,但工作却非常闲没有存在感,让她有点担忧。除了她对回帖的回复,主贴的回复为:ID :铛铛铛铛(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bi ubi ubi u) 2013- 06- 2511:29:30回复内容:每次看到这种帖子! ! ! 炫耀你妹妹啊! ! ! 就是逼我们爆粗口的嘛! ! ! ! !ID:院长2013—06-25 11:32:32回复内容:我也经历过啊,问你直接上司有什么事可以做或者有没有资料需要先学习,多问问呗。ID :法海哥哥( 我恨龚丽娜! ! ) 2013_06- 25 11:34:49回复内容:多和老师傅接触多和领导接触ID:减肥朱老太2013一06_25 l l :36:56回复内容:我曾经也这样! 我闲置的比你还长,估计有两三个月ID :北辰远( 越来越天蝎了) 2013—06-25 l l :39:44回复内容:最近闲得没安全感⋯ ⋯ID :你却爱着一个sB( sB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2013—06—25 1l :40:39回复内容:妈蛋我上班不是刷微博就是逛豆瓣啊! ! ! ! 战战兢兢耍了将近一年到现在我都还不习惯也担心被辞退啊! ! ! ! 可是木有事情做窝也表示很无聊啊! ! !从中可以看出,6-。j " qD围绕着主贴回复,他们莠未和彼此发生互动,仅是与主贴发布者产生了人际传播。而两两互动模式则是在一个帖子内,回复ID 与楼主或其他ID 产生连续性互动。在交谈进行顺利的情况下,两个人之间则会产生更多的交集,这一切也不为时间所限制( 异步传播的优势) 。例:ID为“ 梁家小女儿” 的用户在2013年2月27日发布了一篇主题为在小组里团购行李箱还不错的帖子,贴中有行李箱的照片还有她与ID之间的对话。在2013年6月18日,该贴。ID :哔的一声( donttry“ 哔的一声” 回复了to takethi s f romm e) 2013- 06- 1823:06:35回复内容:台湾! ! 你是去旅行还是读书的><?ID :梁家小女儿( 我爸爸说他小时候很听话。我不信)2013舴19 22:47:12回复内容:交换生啦! 马上就要回去了~ID :哔的一声( donttry to takethi s f romm e)2013- 06- 1922:52:30回复内容:啊啊啊啊妹子我下学期去台湾交换! ! 就是想买个箱子去台湾交换用! !ID:梁家小女儿( 我爸爸说他小时候很听话。我不信)2013—06—2023:48:06回复内容:真的吗?! 这个没问题啦! ! !ID :哔的一声( donttryto take thi s fromm e)2013- - 06- 2023:50:25回复内容:是啊是啊去高雄义大! !ID :梁家小女儿( 我爸爸说他小时候很听话。我不信)2013—06—21 02:06:27回复内容:好学校内! ! 我在台北啦之后这两个用户就“ 关注” 了对方的l D,成为“ 友邻” ,并开始私信交流。此外还有网状模式,即是回复的ID也会对其他回复的ID产生互动,形成网状人际传播,这也比较常见,也就是多中心互动模式。其他的在豆瓣小组里存在的较少。6、传播过程分析——5w 模式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 模式,其内容为:saysW hat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的五个基本内容。谁,作为信息源,在虚拟社区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成为这个信息源,传播信息。说什么,作为所传信息,由有意义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组成。在虚拟社区中,信息量是巨大的,它是社区成员传播沟通的介质,可以使社区成员产生传播和信息互换。渠道,媒介,在虚拟社区中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媒介。在豆瓣小组里,其灵活细致的分版让渠道发挥了更好的作用。对谁,作为受传者,虚拟社区中成员可以选择反馈或者无视信息。效果,作为一种反馈,传播效果...

篇四: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社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以深圳为例 一、研究主题或目的

 一研究的问题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世界上虚拟社区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素的增长。

 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购物方式甚至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当然 在虚拟社区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以及统计分析的方式对虚拟社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实质意义

 通过对虚拟社区发展现状的研究了解虚拟社区分类特点虚拟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 、虚拟社区定义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定义由瑞格尔德(Rheingole)做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 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二 、虚拟社区分类 虚拟社区的类型根据沟通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虚拟社区如网络联机游戏,异步社区如 BBS 等。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 BBS、USENET、MUD,在国内逐渐形成以 BBS 为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形式。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虚拟社区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 虚拟社区 又称为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 、论坛。1978 年在芝加哥地区的计算机交流会上克里森Krison和罗斯Russ Lane一见如故因此两人经常在各方面进行合作。但两个人并不住在一起电话只能进行语言的交流 有些问题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

 芝加哥冬季的暴风雨又使他们不能每天都见面因此他们就借助于当时刚上市的调制解调器Modem将他们家里的两台苹果Ⅱ通过电话线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 BBS。这就是原始的 BBS 的雏形。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BBS 在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并迅速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的交流信息的园地——虚拟社区。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

 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讨论、通信、聊天等使社区居民得以互动。不过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

  同互联网相比虚拟社区Virtual Commnity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虚拟社区是随着 BBS 的出现形成的。在为客户创造和传递价值的活动中社区Community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和协调Coordination 、商务Commerce 、内容Content和沟通Communication并称为5C。

 虚拟社区有多种分类方法。学术界将虚拟社区分为以下四类 1、交易社区 2、兴趣社区 3、关系社区 4、幻想社区 三 、虚拟社区发展现状 1、虚拟社区发展存在问题撒谎 冲动 暴戾

 沉迷

 惟利 [1] 韩兆柱许占鲁 社区发展新趋势-虚拟社区初探[A]研究方法 2、解决对策 加强社区成员的道德自律要加强社区成员信息素质教育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强网络技术研发 3、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对比 四 、虚拟社区发展走向 三、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无结构访谈法

篇五: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教育信息化/2016.05《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moe. edu. cn1 )医院临床业务系统搭建医院实际业务场景所需的主流业务系统,如HIS 、 LIS 、 PACS 、 EMR 等,系统的功能涵盖医院实际使用功能, 且能满足医院主体业务模拟环境搭建的需求,使学员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平台的角色及权限体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护士、检验检查技师等),教师作为模拟环境中的协同方对教学模拟场景中学员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理的处方、病历、技师报告及相关医疗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评价、指导;在网络条件具备的条件下,与教学协作单位开展远程教学合作,可在模拟场景之外开展远程教学活动,丰富模拟教学的内容。2 )示教管理系统对模拟教学中学员的角色扮演过程进行后台管理、过程控制、教学成果评价等所需的软件系统,如模拟教学组织功能、学员成绩统计功能、学员模拟点评、课件管理功能等。( 4 )云端的教学信息共享与文本互操作云端的模拟教学共享面向全体教师和学员,实现对模拟教学相关信息的共享及调阅,从而全面掌握模拟环境情况。

 学员和教师都可使用相关模拟教学信息,同时模拟教学文本的互操作能为教师及学生创造一个实时互动的教学环境。

 临床模拟教学平台可以支持远程示教,从而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五、总结与展望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临床模拟教学云平台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临床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模拟医生角色进行临床诊断,让学生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思路有系统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下一步,笔者们将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师生对临床模拟教学的实际需求,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该平台进行实际开发并应用于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当中。参考文献:[1] 邱峰 , 张际平 . 远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的实现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 1 ):

 91-96.[2] 李剑锋 , 于玲范等 . 临床模拟教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J].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 ,2008 ( 4 ):

 74-76.[3] 张建勋 , 古志民 , 郑超 . 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 [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 4 ):

 74-76.( 编辑:杨馥红 )一、引言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独学”变为“群学”,使学习结构由“封闭”变为“开放”,最终使教学结构由“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建构”。

 同时,学习者在虚拟社区中通过交流信息、讨论协作、共享彼此之间的信息、思想、观念等,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而且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目前,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使用时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问题等。

 本文试图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功能入手,简单分析了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并针对其各种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概述1. 定义关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表述。

 胡凡刚是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1] 甘永成认浅析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高秉珊,刘 权(云南大学 网络与信息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已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正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

 但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区成员带来便利与自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正确把握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网络;学习社区;虚拟空间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54 ( 2016 )

 05-0068-03*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 2014 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网络学习行为优化研究” (ynuy201488) 。教学研究68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moe. edu. cn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为:“虚拟学习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学习目的的人组成的学习团体在 Internet 上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讨论和协作等学习方式,共享彼此的观点、资源、知识、学习经验和集体智慧,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达到学习的目的。”[2]甘永成学者所给的定义通俗易懂,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因此笔者也更倾向于他所给出的定义。2. 特征( 1 )超时空性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与传统学习社区最大的区别是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你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随时进行交流互动。

 它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 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交流学习,共享资源等,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式学习。[3]( 2 )开放性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主动式的学习。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促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学习形式之一,它完全尊重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没有年龄、学历等限制,也没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更没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繁杂的管理机构,只有管理能力有限的管理员。( 3 )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基础,交互是形成社区成员归属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网络虚拟社区的交互性包括人际交互、学习系统交互、自我交互三方面的内容。[4] 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通常指学习者与指导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更多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

 学习系统交互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者要进行学习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与搜索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社区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与技能来与其他学习成员进行信息交流。

 自我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旧知识的加工与整合,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同化过程。

 交互性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者的社区归属感。3. 功能根据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用对象的不同,将其功能归纳为如下几点:( 1 )为教师或组织者提供学习指导的支持服务。

 如教学计划、在线教室、教学公告栏、教学日志、课程管理、作业管理等。( 2 )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支持服务。

 如学习导航、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在线笔记、学习日记、自我测试等。( 3 )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的支持服务。

 如 BBS 中有不同的功能模块、问答区、分享区、生活交流区等。( 4 )为社区管理员提供相应管理的支持服务。

 如权限设置、系统设置、成员注册登录管理、数据备份等。三、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1. 有利于加快知识的传递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学习,这种超越时空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方式, 为人类交往学习提供了革命性的新形式。

 在网上,没有国家的限制,没有地理空间的界限, 学习者宅在家里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不同的文化知识空间中,加快了知识的传递。2. 有利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采用课堂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往往都是被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学习社区进行学习。

 在适应了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后,学习者积极地接受并参与学习,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除了学习知识外,学习者还掌握了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3. 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典型的特征,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交互方式的不足,它的交互性不仅包括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人际交互与自我交互,还增加了与学习系统的交互。

 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大多指教师和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

 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5] 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发帖的形式向其他成员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救助于教师。

 因此,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四、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弊1. 平台学习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目前,平台学习资源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教学研究69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5《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moe. edu. cn现为资源内容的应付与随意堆砌、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资源内容的“营利式”。

 首先,资源内容的应付表现为资料内容大多与课本无异,即课本的电子版,大多是设计者为完成任务而制作,而不是为学生而设计;资源内容的随意堆砌是指虽然资源内容不全来自课本,但都是一系列材料的随意堆砌,设计者没有深入加工,择其精华部分。

 其次,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丰富性, 多数都是以文字材料呈现的,这样使学习者产生了疲倦情绪。

 最后,资源内容的“营利式”表现为大多有价值的内容都是有偿服务的,设计者设置了它的使用权限,需要付费才能使用。2. 使用的人员和时间集中问题对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状况而言,目前表现为使用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

 人员集中表现为使用者大多是教师和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

 教师的使用目的是及时获取网上最前沿的知识或电大主讲教师的讲课视频与辅导资料,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

 时间集中具体表现为明显的“旺季”、“淡季”,使用的高峰期高度集中于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期间的网络拥塞问题相当严重。3. 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问题时空分离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基本的特征,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出现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的问题。

 从远程教育的角度看,时空分离所造成的分布式学习, 使学习者不但要处理时空上的分离,也要处理教师和学习者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尤其是教师在进行答疑时要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心理。

 然而,教师在网络学习社区对学习者的回帖和留言回复中,发现好多教师的回复都比较生硬、简单,比如“请看教材*** 页”、“请自己查资料”、“自己思考”等,大多教师都注重答疑,而不注意与学习者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

 在观念上不开放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多样性和转化,就会造成虚拟学习社区内严重的情感缺失问题。五、应对措施1. 转变学习资源平台的设计理念首先,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资源应该充分体现信息化环境的特征, 设计者要从学习者的角度为他们设计制作,资源内容不能一味照抄课本,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加工,筛选精华部分供学习者学习。

 其次,资源采用文字、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资源要更加开放化,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正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目的而出现的,设计者不应为了谋利而随意限制学习资源的使用权限。[6]2. 转变平台使用理念学习成员与时间的相对集中,表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也不明确。

 因此,要转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理念。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社区使用理念就是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转变。

 此外,学习社区平台不是只为了考试而运作, 而是提供给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平台,学习者应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3. 转变传统师生角色,丰富情感体验网上学习社区虽是一个虚拟的社区, 但与真实社区一样,也应该有情绪发泄、倾诉心声、被人尊重的权利。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师生要以平等的理念相互尊重共处。

 作为网络社区中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绝对权威的角色, 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向团队协作者、信息咨询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转化。

 在学习社区中,教师应该把社区学习者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更要注重学习者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帮助学习者。

 与此同时,被受到尊重的学习者也同样会尊重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和辅导建议。

 作为网络社区中的学习者,也要转变传统被动学习者的角色,由传统的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协作的学习者。

 这种师生多重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7]参考文献:[1] 胡凡刚 . 简论教育虚拟社区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9):42-46.[2] 甘永成 .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 — 知识管理与 e-Learning 结合的视角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3] 李三福 , 马培锋 . 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分析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1-3.[4] 韩小强 .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特征分析 [J]. 科技广场 ,2008(6).[5] 马洪亮 .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49-51.[6] 黄寅 . 构建网络学习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 [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2).[7] 刘洪超 . 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研究 [D]. 陕西师范大学 ,2009.(编辑 : 王天鹏)教学研究70

篇六: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节第二节虚拟社区虚拟社区

 一、 虚拟社区的概念及内涵一、 虚拟社区的概念及内涵概念:概念: 它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它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 通过网上社会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 通过网上社会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的生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的生存与生活空间。存与生活空间。通过网上社会通过网上社会

 内涵内涵 一、 是人们进行网上活动的一种虚拟性的一、 是人们进行网上活动的一种虚拟性的“场所。“场所。 二、 是一定数量人群的网络行动在网络上二、 是一定数量人群的网络行动在网络上持续地、 相对稳固地集合与聚合。持续地、 相对稳固地集合与聚合。 三 三、 其产生本质上是人与人、 人与社区的三、 其产生本质上是人与人、 人与社区的互动关系通过网络技术、 网络传播功能而互动关系通过网络技术、 网络传播功能而发生的。发生的。其产生本质上是人与人其产生本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区的人与社区的三 四、 虚拟社区既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四、 虚拟社区既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又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又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区别二、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区别与联系与联系(一)

 虚拟社区具有社区的一些基本特质(一)

 虚拟社区具有社区的一些基本特质 第一, 虚拟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第一, 虚拟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 第二, 虚拟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第二, 虚拟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 第二, 虚拟社区存在着第二, 虚拟社区存在着 第三, 虚拟社区内有成员互动。第三, 虚拟社区内有成员互动。定的人群。定的人群。 第四, 虚拟社区有相应的组织管理, 为社区第四, 虚拟社区有相应的组织管理, 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居民提供服务。

 (二)

 虚拟社区的特质:(二)

 虚拟社区的特质: 1 1、 虚拟社区的虚拟性、 虚拟社区的虚拟性 2 2、 虚拟社区的开放性、 虚拟社区的开放性虚拟社虚拟社 3 3、 虚拟社区功能结构的独特性、 虚拟社区功能结构的独特性 4 4、 人群流动频繁的空间、 人群流动频繁的空间功能结构的独特性功能结构的独特性

 三、 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的关系三、 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的关系网络社区来源与现实社区, 虚拟社区是现实网络社区来源与现实社区, 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 首先, 虚拟社区提供的服务版块是根据人们首先, 虚拟社区提供的服务版块是根据人们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 其次, 虚拟社区的所提供的服务是现实社区其次, 虚拟社区的所提供的服务是现实社区的服务的延伸和提高。的服务的延伸和提高。同时,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区的影响和反作用。同时,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区的影响和反作用。

 四、 虚拟社区的形成条件四、 虚拟社区的形成条件1 1. 客观条件:

 网络技术。. 客观条件:

 网络技术。2 2. 主观条件:

 基本需求。. 主观条件:

 基本需求。 兴趣兴趣 、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 幻想 虚拟社区服务提供者、 管理者与网民需求的一致性。虚拟社区服务提供者、 管理者与网民需求的一致性。3 3、 基本原则:

 共同规范、 基本原则:

 共同规范 开放性和大众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和大众参与性原则。 自治管理、 自我约束原则。自治管理、 自我约束原则。 互联原则互联原则 。

 。 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 幻想 、 交易、 交易

 五、 虚拟社区的局限性五、 虚拟社区的局限性首先, 目前网络社区的使用的成本相当高。首先, 目前网络社区的使用的成本相当高。其次, 网络社区信息庞杂, 容易造成网络其次, 网络社区信息庞杂, 容易造成网络社区的失真和迷乱。社区的失真和迷乱。再次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再次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再次, 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再次, 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最后, 网民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 忽略现最后, 网民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 忽略现实人际关系, 造成与现实的隔阂。实人际关系, 造成与现实的隔阂。

篇七: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0章 网络虚拟社区案例第10章 网络虚拟社区案例

 10.1虚拟社区分析虚拟社区分析 10.1.1

 传统社区10.1.1

 传统社区 10 1 210 1 2 1010. .1 1. .2 2

 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 10.1.3

 虚拟社区模式的定义与特征10.1.3

 虚拟社区模式的定义与特征 10.1.4

 虚拟社区的分类10.1.4

 虚拟社区的分类 10.1.5

 虚拟社区的优势10.1.5

 虚拟社区的优势 10.1.6

 网络社区的社会影响10.1.6

 网络社区的社会影响 10.1.7

 常见虚拟社区的比较10.1.7

 常见虚拟社区的比较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

 10.1.1 传统社区10.1.1 传统社区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地域社会活动及关系社区组织社区社区

 10.1.2 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10.1.2 网络社区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产生BBS产生BBS•1991年,北京长城站•1994年春,曙光BBS开通•1984年,The Well,实现了交互式讨论实现了交互式讨论•1990,Cyberspace•1994年,Geocities•1998年,西祠胡同•1999年,Chinaren•2002年,SNS在美国兴起•国内,校内网、开心网

 10.1.3虚拟社区模式的定义与特征(1)虚拟社区的定义 虚拟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它通过网络,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它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来创造社会和商业价值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

 (2)虚拟社区的特征

  1)跨地域的社区空间结构——虚拟性 2)独特的社区功能与结构——独立性 3)频繁的社区群体流动———开放性 4)自治的社区管理————自组织性

 (1)按虚拟社区的独立性划分 独立虚拟社区是 独立虚拟社区:是一个主要提供社区服务功能的网站,它将网站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社区,为登录的成员提供不同主题的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其社区成员的增加就是网站的价值来源。 附属虚拟社区:就是在各类网站中专门开设的与网站主要业务或定位相关的社区,社区成员往往是网站的主要用户,社区成员的增加是为了网站业务的拓展。个主要提供社区服务功能的10.1.4虚拟社区的分类

  传统虚拟社区:是在虚拟空间中提供部分现实的聊天、互助、宣泄等功能。 虚拟现实社区:更加人性化与智能化,遵循人类活动的轨迹。(2)按虚拟社区的功能划分

  (1)社区为成员间提供了沟通的平台 (2)社区为成员提供了感情宣泄的场所 (2)社区为成员提供了感情宣泄的场所 (3)社区为成员提供了重塑自我的机会 (4)社区为创办者提供了商业价值10.1.5虚拟社区的优势

  (1)成员费 (2)使用费 (3)销售商品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3)销售商品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4)广告费 (5)服务费 (6)客户数据营销收入10.1.6虚拟社区的收入来源

 10.1.6网络社区的社会影响一、网络社区与现实社区:互补互动二、二、网网络络社社区区带来带来人际网社带来网社带来三、网络社区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三、网络社区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一、网络社区与现实社区:互补互动人际关系的关系的改关系的关系的改变变变变

 10.1.7常见虚拟社区的比较(一)校友录校友录,又叫同学录,也是校友录网站的简称,它是指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所提供的一个和朋友、同学、指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所提供的一个和朋友、同学、同事同事老师等相互交流老师等相互交流共叙友情的工具和平台共叙友情的工具和平台。同事同事、、老师等相互交流老师等相互交流、、共叙友情的工具和平台共叙友情的工具和平台。特点:1、成员固定。

 2、成员身份明确。

 3、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连贯性不强。4、信息发布自由,形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参差不齐。(一)校友录校友录,又叫同学录,也是校友录网站的简称,它是。。特点:1、成员固定。

 2、成员身份明确。

 3、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连贯性不强。4、信息发布自由,形式多样,质量

 (二)聊天室网络聊天室是网民实时地发布信息、自由发表言论的虚拟空间。聊天室提供给网民一个交友与娱乐的场所。交友与娱乐的场所。(二)聊天室网络聊天室是网民实时地发布信息、自由发表言论的虚拟空间。聊天室提供给网民一个其特点是其特点是:其特点是其特点是:1、实时互动性强。2、成员流动性强。3、发言自由,信息内容不定,质量不高。4、支持在线管理。5、支持音频视频聊天。5、支持音频视频聊天。::1、实时互动性强。2、成员流动性强。3、发言自由,信息内容不定,质量不高。4、支持在线管理。

 (三)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通称论坛,即电子公告系统,又名电子公告专板、留言簿、布告板。

 BBS是一个有多人参加的讨论系统布告板。

 BBS是一个有多人参加的讨论系统(三)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通称论坛,即电子公告系统,又名电子公告专板、留言簿、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交流互动性强。2、高度流动性和隐匿性。3、自由开放性。4、信息海量性、庞杂性和欠规范性。5、公共性强。5、公共性强。::1、交流互动性强。2、高度流动性和隐匿性。3、自由开放性。4、信息海量性、庞杂性和欠规范性。

 (四)博客(四)博客“博客”源自英文weblogger(blogger) 。博客(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交流方式。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交流方式。“博客”源自英文weblogger(blogger) 。博客(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特点:特点:1、独立评论,个人性强。2、信息质量高。2、信息质量高。1、独立评论,个人性强。

 10.2.1 网易社区的基本情况与功能结构(1)网易网站的基本情况 网易公司创立于1997年6月 网易公司创立于1997年6月,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截止2004年6月30日,网易的日平均页面浏览量超过了3.9亿人次。网易公司的网站已有超过2.32亿名登记用户,55,476位聊天室的同时使用者。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10.2案例 网易虚拟社区

 (2)网易网站的功能结构

  1)网易免费电子邮箱 2)网易搜索引擎 3)网易社区)易虚拟社区 4)网易虚拟社区 5)网易聊天站 6)网易在线拍卖 7)网易商城 8)网易电子杂志 9)网易电子贺卡 10)网易通行证)网易通行证 11)网易收费个人主页 12)手机短信服务 13)网易动画站 14)同城约会 15)网易交友中心

 (3)网易虚拟社区的功能结构

 网易社区北京站社区功能结构

  ①社区靓点。主要集中社区内较为引起大家关注的内容,主要由网友聚会、社区点歌台、网易泡泡、杂志网刊等焦点问题讨论区组成。 ②电脑技术。主要是涉及电脑方面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主要由认证工程师、中文处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硬件、多媒体等讨论区组成。 ③手机/摄影专区。主要介绍手机与摄影方面的内容,主要由手机特色、图片处理、照片讨论等讨论区组成。 ④谈天说地/情感世界。主要涉及天文地理、感情交流等内容,主要由人生漫谈、男孩女孩、爱情故事、生活杂感等讨论区组成。 ⑤音乐天地/体育运动。主要有关音乐、体育方面的话题,主要由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篮球、羽毛球、足球等讨论区组成。

 (1)网易的战略定位网易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其战略定位在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2)目标客户根据上述战略定位,网易将其社区的目标用户定位在广大的青年人,网易85%的注册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着极强的尝试欲望,是消费的中坚力量。网易社区就要成为青年人的网上家园。10.2.2网易虚拟社区的商业模式与间信息和共享,实网聚

 1)增值服务收益2)广告费收入)费邮3)收费邮箱和个人空间服务收费。4)网易商城收入。网易商贸频道提供了网上交易、分类信息发布等多项服务,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务费(3)收入来源

 网易虚拟社区采用了许多适用的技术保证会员的沟通与交流。比如,网易泡泡2004升级版(163)具有超强的网络传输功版(popo.163.com)具有超强的网络传输功能,能够穿透任何防火墙进行语音视频聊天,画面清晰,音质流畅;高速传输超大文件,最高传输速度可达到10兆/秒;超强的密码保护功能确保帐号永不丢失,发送消息和传输文件也经过精心加密,确保100%网络安全;同时为了回馈广大网民多年的支持,网易泡泡更是可以免费发送手机短信。10.2.3网易的技术模式

  (1)网易的品牌经营 (2)网易获得“用户”资产的运营模式)虚拟社区对网民提供的主题包罗万象 1)虚拟社区对网民提供的主题包罗万象 2)提供了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 3)邮件业务是网易公司的发展重点及重要基础服务 4)2001年12月,网易率先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大型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大话西游 Online》,这款游戏是国内成功运营的第一个国产网络游戏 5)随着网民对即时通信工具的青睐,2002年11月网易推出免费即时通信工具——网易泡泡(POPO)。 6)作为中国最有成就的互联网门户之一10.2.4网易社区的经营模式

  网易社区的管理是相当到位的,不仅有详细的社区使用说明,帮助会员注册、登陆、使用社区功能而且制定了严格区功能,而且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社区基本法,对社区讨论区管理、社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区管理人员、处罚规则、社区法规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保证社区的健康、有序运行。规范的社区基本法10.2.5网易的管理模式

  网易的资本模式和搜狐等其他早期门户网站的资本模式一样,也经历了获得风险投资,并在纳斯达克上市等历程在这里不再赘述达克上市等历程,在这里不再赘述。10.2.6网易的资本模式

 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综合性的门户网站之一,网易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为中国互联网用户带来极佳的在线体验,满足用户网上生活的多方面需求。10.2.7结论与建议

  网易面临是否能将网易网站的用户转化为收入和电子商务及其他收费服务的收入不会继续增长的风险风险网易同时也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 网易面临是否能继续开发新颖和富有创意的在线服务的风险 网易面临是否能继续保持在线游戏市场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的风险等等

 网易公司现有和潜在市场的竞争、政府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总体竞争和价格压力、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的风险可能妨碍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的广泛使用以及网易公司呈报给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列出的其他风险等都在时刻提醒网易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在线产品,不断创新增值服务模式等。根本原因在于网络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易于模仿,进入壁垒不大导致的。

 经过七年的发展,网易从新生的网易BBS只是一个最高在线人数200~300人的电子公告版发展成为大型的综合性虚拟社区。但同时也要看到,更多的网络公司提供了虚拟社区服务,网易不继续发展和创新,就很难保持七年前的优势。特别是最近兴新,持年起一种新的社区盈利模式——以虚拟社区服务为核心,集即时通讯、在线广告、短信、网游等于一身。这种以社区为主的交互平台盈利模式主要利用社区服务的粘性来把特定年龄层次用户“圈”住,再通过各种互联网产品满足用户,使得即时通讯、在线广告、无线业务等盈利模式同时发挥效用。势特最

  因此,互联网服务进一步呈现细分化,盈利模式也迈向多元化。为了保持和发展,网易应当时刻警惕,以求得更长远的进步。

篇八: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社区 要构成虚拟社区,除了需要( 1)两个以上的传播者;( 2)起码的互动;( 3)大部分的互动在公共虚拟空间进行,(4)固定的成员等,四个因素外,最重要的是 社区情感 的形成,它对于构建良好的教育虚拟社区是至关重要的。而社区情感包括( 1)成员感:包括因互动而产生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2)影响感:包括社区影响感与影响社区感( 3)融合与满足感:包括社区支持与被支持感( 4)共同的感情联系:社区关系感、共同的历史感和社区精神。交往互动,平等交流和情感归属 在社区建设中很重要。这样,社区情感与社区发展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方面,社区因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形成的社区情感而发展的更有后进,不至于出现在建立后不久就败落无声的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社区的健康发展也使得由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组成的的社区情感进一步增强, 所有这些都是社区成员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

 因此,虚拟社区建设应注重因社区交往而形成的社区情感的培养, 努力实现社区情感与社区发展的双赢,从而促进有效学习交往的发生。

  二、虚拟社区建设

 (一)增强社区情感培养,重视学习交往

 既然社区情感是决定虚拟社区形成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那么如何培养并增强社区情感呢?我们知道, 社区情感是在学习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增强社区情感, 就要做好学习交往的设计工作,使得社区学习交往符合 “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要求。具体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和谐的虚拟交往文化环境

 (1)实践交往的 “真实性”,创设技术环境

 社区交往必须在一定的技术环境下进行,比如,聊天室可以提供人性化的聊天工具如:E-mail、BBS、视频聊天室、 QQ 有声聊天等,通过这些聊天工具,成员之间可以探讨学习问题,还可以交流思想、倾吐心声,这使得虚拟社区中孤独的心灵得以亲近,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也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因为虚拟社区的学习交往,师生分离,学生难以得到来自教师的及时反馈和同伴的认同。

 因而为了维持较高的学习交往内驱力,在社区的 “智能评价 ”和 BBS 中及时表扬学习交往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展示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此,构建了 “光荣榜”、“明星榜”和“精华版”几个模块, “光荣榜”用于及时表扬在学习交往过程中表现突出者, “明星榜”用于及时表扬学习成果突出者, “精华版”用于展示学生的过程成果。

 这样,技术环境的创设可使学生获得 “真实的”成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社区归属感, 促进完美人格的发展,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交往的内驱力。

 实践交往的“真实性”并为“真诚性”和“正确性”的社区交往提供技术环境支持。

 (2)实践交往的 “真诚性”,创设精神环境

 社区交往必须在一定的精神文化环境中进行, 这一环境是由社区成员的价值趋向、 心理认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共同作用创造的一个学习交往所需要的 “虚拟生活世界 ”。在这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都是平等的谈话主体, 都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 友好地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地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倾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谁都不能成为 “对话的霸权者 ”。

 1

 要避免“灌输”、“接受”、“命令”和“服从”的说教。又因为社区的分布式学习特点使学生之间拉开了距离,社区成员容易产生孤寂心理, 所以,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参与程度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得到尊重感,从而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交往活动。如:将现实交流与社区学习交往有机结合起来,开设 E?learning 大讲堂、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实地周聚会或月聚会等。

 (3)实践交往的 “正确性”,创设制度环境

 社区交往必须在社区规范和礼仪体系下进行,通过分析 IRC(Internet Relay Chat ),我们发现,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 发展出独特的语言使用方式及原则, 成员椐此分享经验与建构意义,其大量使用情绪或其它表意符号,以弥补部分情境线索, 促进良好的互动情境,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交流语言和交往行为。

 因此,设计时要注意,从社区成员的初次登陆的热烈欢迎, 到整个交往过程中的共同价值规范遵守, 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把关和最初的设计。教师积极引导不同的思想观念、 理论体系和意识形式在这里交融,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 “思想场域 ”,和“平等”、“真诚”、“乐于奉献 ”、“相互尊重与信任 ”的交往环境。这样既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又能给交往主体以温暖,逐步形成社区归属感。

 2.设计交往目标

 虚拟社区的学习交往也必须有恰当的交往目标, 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形式的 “花哨”和无意义的“闲聊”。因此,在进行交往目标的分析设计时要注意:

  (1)

 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交往目标。

 将社区成员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交往目标(如表一所示)。例如,从满足社会性需求目标来说, 教师应注意使学生分属不同的学习交往小组; 从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目标来说,教师应注意尽可能让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服务共享,实现自我价值等。

 (2)根据具体的主题内容细化目标。使主题内容更具体和更深入,教师围绕着这一主题探讨可能引发的具体问题,并事先设计一些能引导学生就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的高水平的问题,以便在交往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每一个细化的主题, 明确提出交往后要达到的目标和最终的水平。

 对于认知类的主题内容,要明确希望通过交往,学生应了解、掌握、应用、发展哪些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和认知技能, 发展怎样的问题解决策略、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与能力等。

 对于规范类的主题内容, 要使学生明确, 通过交往,如何内化、如何将规范与实际的交往过程结合起来,而不至于陷入空洞的 “道德说教 ”。

 对于情感态度类的内容, 要让学生明确, 通过交往,应该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如何将这些体验转化为现实的行动等。

 3.设计交往内容

 决定交往能否进行下去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是否对内容感兴趣和认同主题, 因此,交往前教师一定要在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 认知方式、态度和心向的基础上, 根据交往目标选择交往主题,选择与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开放的主题内容。

 2

 (1)主题内容要有承载力, 既来源于课程内容,充分蕴涵该课程的相关概念、 原理和方法,又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更好的理解、批判和反思该课程的内容。

  (2)主题内容最好是结构松散或不良的、开放的、真实或类真实的。使学生感到内容的价值意义、挑战性和趣味性,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反思和批判,使学生产生经验共鸣。

  (3)交往的结果便于展示,体现为产品或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

  (二)树立 “以人为本 ”的建设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国内在建设虚拟社区时, 大部分只注重社区物质层面的设计与建设, 如平台的开发、课本与课堂的网络搬家,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如知识背景、认知方式、学习习惯、心理因素等);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动态的平等的学习交往, 既使提供了电子邮件、讨论和聊天服务, 学生的学习活动仍缺少有效的积极合作, 学生的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

 总之,目前教育虚拟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在于忽视了最关键的社区因素 ??人(社区成员)。

 因此,在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性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的:

 1.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组成学习小组

  教育虚拟社区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学生可以进行协作学习,有研究表明, “在基于课程的社区学习中,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最喜爱的学习形式是小组协作完成课题作业,他们对社区协作学习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主要可以组成两种形式的学习小组:

  (1)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研究感兴趣的专题,并在社区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来促进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还可以自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并通过学术报告来展示研究成果。

  (2)根据学生适应不同的课程内容情况,组成学习小组。对于结构不良和松散的课程内容来说,较适应协作小组的学习交往形式。

 各小组,分担不同的主题任务,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组员进一步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最后协作小组之间交流思想,共享成果。从而共同完成任务;而对于结构良好的任务来说,更适合小组或个人竞争的学习交往形式, 共同讨论交流, 发表不同的看法, 最终达成较统一和一致的意见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两种小组的组成, 都要考虑根据每个人经验背景和优势领域的不同, 组成学习协作小组,有些人擅长写作,有些人是技术能手,而另一些人因独特观点和语言风格,使得网上讨论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样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可以使每个成员都对最后的学习结果负责任并能让每个人发挥各自的长处。

  确定小组组长, 应该选择积极热心、 乐于服务助人、学习程度和学习技能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善于交际和有个人凝聚力的人员担任,另外, 对小组学习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作硬性规定,不必勉强在严格监督下做无意义的交流,而应该是学生之间自觉自愿地进行,是 “我要协作交流 ”,而非“要我协作交流 ”。

  2.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内容呈现

  3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和对内容组织的结构要求是不同的。

 学生信息加工方式可分为视觉型、 听觉型和触动型;对内容组织的结构要求分为线性结构和超文本结构。另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性也各不相同。因此,社区的内容呈现原则是:内容的线性呈现与非线性呈现相结合,文本形式和多媒体形式相结合。具体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

 (1)内容呈现形式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并且支持各种格式文件的上载和发送,如:

 Microsoft Office 文档、Adobe Acrobat PDF 文件、HTML 格式的文件、数字图片、数字音频文件、数字视频文件和其它多媒体文件 (例如 Flash, Shockwave, Authorware 等),支持压缩包的上传和下载,以及在社区内的直接解包。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信息加工方式的学生的要求。

 (2)内容呈现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或者说可以分为直线型(如按课程章节顺序组织内容)、树型(如按知识点的包含关系组织内容)、和网状结构(如按各知识点的关系组织内容)

 。而网状结构是教育虚拟社区内容组织的主要特点, 这是由人的大脑记忆的网状结构决定的。

 如图二所示,各功能模块之间用虚线连接起来, 表示各功能模块的非线形联接。

 (3)教师转变内容呈现的 “机械灌输 ”角色,为学生的学习交往创设条件。因

  为学生学习交往的主动性和自控性不同, 所以能否发挥教师的作用, 仍是教育虚拟社区学生的学习交往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玛丽娜 ?斯托克?麦基萨克博士( 2002)指出,一个成功的教师会积极鼓励知识化、社会化的网上社区的发展。[10] 为此,在教育虚拟社区里,教师更多时间应当用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有针对性的、 深入的对话交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思考、分析和创造,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提出问题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资源, 设计创设问题情景和具体的协作任务等,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交往动机,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完美人格的培养。

  (三)构建智能化社区系统,重视社区软件服务功能建设

  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保证社区交往的进行, 进而增强社区情感, 必然要求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智能化和人性化。这可以集中表现为功能服务模块的人性化组织和评价的智能化生成。

 1.功能服务模块的人性化组织

 虚拟社区系统有三层组成:前台服务层、后台数据层、后台处理层。虚拟社区的构建,硬件技术(如设备、后台数据层、后台处理层)的支撑是基础,而前台服务层提供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进步提高、社区情感以及社区文化心理的形成才是根本,因为这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交往和完美人格的培养。

 因此,相对于硬件技术来说,虚拟社区提供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功能是主要的, 其主要服务模块如课程研修、 教师天地、学科论坛、资源中心、智能评价、聊天室等都应内在的体现着教育虚拟社区的精神实质(由互动交流而逐渐形成社区情感和文化心理),而不是教师传统授课的简单网络移植。

  其中课程研修主要是学生对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及课题进行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小组既可以由跨学校、跨地域的社区成员组成,也可以由本学校和本地区的成员组成;教师天地,除了公告发布以及作业反馈等功能外,主要是给学科教师提供就教与学的重点、难点、策略、方法、答疑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平台; 学科论坛是学生之间经验交流、 交换心得、策略共享、谈吐心声的互动交流平台,教师可以直接也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师生、 生生交流;资源中心主要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 技术资源和师生资源; 智能评价

 4

 主要是社区自动进行自主评价、 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智能化平台; 聊天室是师生、生生歇闲、进一步增强感情互动的场所。

 2.评价的智能化生成

 评价的智能化生成意味着智能评价服务模块自动跟踪记录每一位社区成员在社区学习交往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包括论坛发帖数、回帖数、参与聊天次数、答辩和提问次数、对小组学...

篇九: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

社区模式及案例分析第一页,共74页。

 一、虚拟社区简介1 、定义虚拟社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 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 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 的定义由瑞格尔德(Rheingole) 做出, 他将其定义为 “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第二页,共74页。

 常见的虚拟社区网站• 国内:天涯社区、网易、猫扑、西祠胡同、西陆、百度贴吧、人人网• 国外:second life(第二人生)(http://www.secondlife.com)facebook、Twitter第三页,共74页。

 1.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像 网易社区、天涯社区 、湛江的碧海银沙等3.各教育网站、网校,针对教师和中学生的教育社区2.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主,像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北大的“一塌糊涂”社区、交大的“兵马俑”社区等我国的虚拟社区第八页,共74页。

 2 、虚拟社区的类型分类标准 类型按独立性划分 独立虚拟社区附属虚拟社区按内容范围划分 专业性虚拟社区综合性虚拟社区按沟通的即时性划分 同步虚拟社区异步虚拟社区按交流的实时性划分 即时虚拟社区非即时现实社区第九页,共74页。

 3 、虚拟社区的形式电子邮件(E-mail)即时通信SNSBBS博客( Blog)

 )第十页,共74页。

 特征4 、虚拟社区的特征跨地域性民主平等性群体互动性共享性规则性跨地域性民主平等性第十一页,共74页。

 5 、虚拟社区的独特属性独特属性超时空性群体流动频繁灌水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第十二页,共74页。

 6、虚拟社区的功能社区通信聊天服务张贴讨论民意调查虚拟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广场、聊天室社区居民可以使用电子邮箱或手机短信,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社区居民就某一问题发起或进行投票,从而进行民意调查。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第十三页,共74页。

 7. 虚拟社区的优势①社区为成员间提供了沟通的平台② 社区为成员提供了感情宣泄的场所③社区为成员提供了重塑自我的机会④社区为创办者提供了商业价值第十四页,共74页。

 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开始跨入虚拟社区时代。虚拟社区又叫网络社区,具体表现为电子公告栏(BBS )、虚拟论坛、聊天室、讨论组、邮件列表、网络游戏(MUDs )或者上 述部分的组合体。虚拟社区已经成为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网民之间的一个互动沟通的重要交流平台。我国上网的1.23 亿人中有43.2% 使用论坛、BBS和 和 讨论组。目前,我国有 有79 万家独立网站,80% 以上网站均拥有社区。第十五页,共74页。

 虚拟社区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1. 虚拟社区具有 匿名性 和 互动性 的交流特点, 可以满足个性化的思想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因而吸引着数以亿计的网民,他们构成具有相当规模购买力的消费群体。2. 虚拟社区拥有 社区成员的大量数据和信息 , 包括成员注册的私人信息和社区中公开交流信息 。透过这些数据和信息分析,有助于准确了解社区成员的消费心理、行为和价值取向, 识别消费者的需求。3. 虚拟社区是 一个社会和商业信息传播平台 ,成员可以来自世界各地,一个信息几乎可以无成本同时传遍Internet 触及的世界每个角落,大大减少了信息的搜索成本。正是虚拟社区的潜在商业价值,使风险投资趋之若鹜。虚拟社区成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发动机。第十六页,共74页。

 二、虚拟社区的模式虚拟社区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商业模式技术模式第十七页,共74页。

 虚拟社区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广告费交易费会员费内容服务费第十八页,共74页。

 虚拟社区的经营模式虚拟社区的 最终目的 是为了 盈利 ,但只有以发展为基础的盈利才会持续长久。虚拟社区选择经营模式应既能给社区带来盈利,又能促进社区发展。

 对经营模式的选择实质是确定合理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策略。虚拟社区的 盈利模式 和 发展策略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适宜的盈利模式能够为社区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合理的发展策略则可以提高盈利模式的效果。只有盈利模式和发展策略相互协调互相支持,才能使虚拟社区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盈利模式与发展策略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依前所述,每种盈利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第十九页,共74页。

 1综合化发展策略与广告费盈利模式相结合2差异化发展策略与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盈利模式相结合3合作发展策略与交易费盈利模式相结合依据该适用条件,盈利模式与发展策略的优化组合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二十页,共74页。

 1 、综合化发展策略与广告费盈利模式相结合。综合化社区由于拥有庞大的人气,可以成为众多广告主的首选。为了保持和扩充人气,综合化社区不宜收 取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如果社区提供C2C交易平台,并收取交易费也会模糊社区的定位。综合化社区适宜采用以广告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第二十一页,共74页。

 2 、差异化发展策略与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盈利模式相结合。

 差异化社区聚集了同类需求的网民群体,网民群体特征鲜明,只能吸引专业性的广告主,广告的投入 量相对有限。差异化社区只服务于某一类网民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易使网民产生归属感和忠诚感,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向网民收取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差异化社 区适合采用以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第二十二页,共74页。

 3 、合作发展策略与交易费盈利模式相结合。

 这种经营模式适用于交易型虚拟社 区。交易型虚拟社区与传统企业合作能够凝聚商机,降低中间销售渠道流通费用,而将价值转让给买主,从而扩大交易额,收取更多的交易费。虽然非交易型社区之 间也可以通过网民资源的交换来收取交易费,但这种交易费有限,无法成为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第二十三页,共74页。

 虚拟社区模式的优势 消费者与销售商换位,从而居于主动地位,达到真正意义的消费者主权 公司获得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机会 潜在的巨大商业利润 淡化推销形象,强化互动感受,维护消费者利益。 实现多渠道信息交流 产品的质量、价位和服务决定一切第二十四页,共74页。

 第二十五页,共74页。

 第一代虚拟社区是以文字沟通为主要内容的 的BBS虚 虚 拟社区第二代虚拟社区是web2.0社 社区与图形化虚拟社区并行的时代第三代虚拟社区是以second life 为代表的3D 虚拟社区1. 虚拟社区的发展阶段第二十六页,共74页。

 231212. 发展现状发展至今,虚拟社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不同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引发全球性热潮的BBS、Blog和SNS社区都是虚拟社区的代表;从交友类社区Facebook、MySpace到消费型社区eBay、淘宝到QQ、MSN等即时通讯社区再到各种专业论坛,用户只需要在这类社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聊天、交友、购物、工作以及休闲活动。虚拟社区拥有巨大的网民基础,社区范围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对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可以用巨大来形容。而虚拟社区发展兴盛,也体现了Web2.0所强调使用者为中心的概念,通过社区成员彼此的分享与创作,使得网络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第二十七页,共74页。

 3. 虚拟社区发展趋势强强联合,与门户网站合作账号互通,形成战略联盟结合手机网络开发增值服务虚拟社区正朝着 着3D 化和移动化的方向稳步发展定位准确,突出差异化第二十八页,共74页。

 4. 虚拟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一,找正确答案的拥有者极其困难。用户在消息栏中阅读大量的留言极费时、麻烦,信息过剩,包括完全不相关的信息过剩,使许多人对虚拟社区望而却步。第三,信任的缺失。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虚拟社区中,一些人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社区中的人们也不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第二,消息回复率极低。据调查,在新闻组中,消息的回复率仅为 2% ,造成低回复率的原因一是回复花费时间长,二是交流方式不规范第二十九页,共74页。

 3D 虚拟社区和移动虚拟社区的发展存在着制约因素:①开发成本较高。由于是新兴产业,高端的科技技术且技术标准高,员工培训难,建设一个3D 的虚拟社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3D 虚拟社区作为新崛起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宣传加深用户对社区的了解,在这方面的投资要远大于二维虚拟社区。②移动虚拟社区大多以交友为主要功能,形式较为单一,以移动增值业务为主题内容的虚拟社区较少,限制了移动虚拟社区作用的发挥。③缺乏广泛适用的成熟的商业模式,运营商按流量计费的资费政策限制了移动虚拟社区的发展。④虚拟社区的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盈利,目前实现盈利的虚拟社区还只是少数。挖掘虚拟社区的经济价值,寻求具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是虚拟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十页,共74页。

 5. 虚拟社区的发展策略虚拟社区以建立综合性社区为目标,社区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各种各样的论坛主题,提供多种社区功能,满足不同网民的各种需要综合化发展策略互补性的虚拟社区建立互相链接,共享网民资源,可以加速共同成长,巩固网民群体合作发展策略在少数虚拟社区形成综合化社区并且占据垄断性地位之后,其它社区宜走差异化道路,即以满足网民的功能性需求和专业性需求为目的差异化发展策略第三十一页,共74页。

 第三十二页,共74页。

 第三十三页,共74页。

 网易公司的基本情况网易公司创立于1997年6月,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截止2004年6月30日,网易的日平均页面浏览量超过了3.9亿人次。网易公司的网站已有超过2.32亿名登记用户,55,476位聊天室的同时使用者。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第三十四页,共74页。

 网易在中国互联网易在中国互联网业的多项第一网业的多项第一•第一家中文全文检索第一家中文全文检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网上虚拟社区第一个网上虚拟社区•第一个网上拍卖平台第一个网上拍卖平台•第一个国内成功运营也是自主第一个国内成功运营也是自主开发的国产网络游戏开发的国产网络游戏第三十五页,共74页。

 网易网站的功能1 )网易免费电子邮箱 11 )网易收费个人主页2 )网易搜索引擎 12 )手机短信服务3 )网易社区 13 )网易动画站4 )网易虚拟社区 14 )同城约会5 )网易聊天站 15 )网易交友中心6 )网易在线拍卖7 )网易商城8 )网易电子杂志9 )网易电子贺卡10 )网易通行证第三十六页,共74页。

 第三十七页,共74页。

 第三十八页,共74页。

 第三十九页,共74页。

 网易社区的主要功能区• 社区亮点• 电脑技术• 手机 /摄影专区• 谈天说地/情感世界• 音乐天地/体育运动第四十页,共74页。

 网易虚拟社区的模式分析网易虚拟社区商业模式管理模式 资本模式经营模式技术模式第四十一页,共74页。

 网易的商业模式(1)网易的战略定位(2)目标客户(3)收入来源增值服务收益广告费收入收费邮箱和个人空间服务收费网易商城收入第四十二页,共74页。

 网易的技术模式网易虚拟社区采用了许多适用的技术保证会员的沟通与交流。比如:网易泡泡 2004 升级版(popo.163.com )超强的网络传输功能,超强的密码保护功能又如:网易公司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件(IM ,Instant

  Messaging)

 )正是网易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能力支撑了网易多种功能和服务的实现,带给消费者更明显的利益点,进一步传达出网易的竞争优势。第四十三页,共74页。

 网易的经营模式1. 网易的品牌经营品牌是众多公司灵魂的象征,对网络公司起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网易公司把握了品牌这一核心,成功的经营者自身的快速运转。网易品牌的营销目标是树立市场对自身的信心和信任,突出网易的亲和力,追求市场的认同感。网易把用户的体验放在第一的位置上。网易品牌的定位也是从整体的概念出发,来突出网易产品和服务让用户体验到满足他们需要后的一种乐趣与快乐,使得网易品牌的个性标新立异,在业界中竞争优势更加明朗。第四十四页,共74页。

  ①对网民提供的主题包罗万象 ②提供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 并拥有国内唯一的互动性开放式目录管理系统(ODP) ③邮件业务是网易公司的发展重点及重要基础服务 ④率先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大型网络游戏 ⑤ 免费即时通信工具—网易泡泡(POPO)  ⑥成为首批提供WAP服务的内容提供商,又是首家加入提供短信息及彩信服务的网站。2.网易获得“用户”资产的运营模式第四十五页,共74页。

 网易的管理模式网易社区的管理是相当到位的,不仅有详细的社区使用说明,帮助会员注册、登陆、使用社区功能,而且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社区基本法,对社区讨论区管理、社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区管理人员、处罚规则、社区法规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保证社区的健康、有序运行。第四十六页,共74页。

 网易的资本模式1.2004 年6 月底,网易搜索和Google 签订投资战略合作,成为当时国内唯一采用Google 网页搜索技术的门户网站。2. 多年来不断在网络游戏,网易商城等方面增加投资3. 投资研发先进技术,如即时通讯工具等各种通信服务第四十七页,共74页。

 网易同时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1. 网易面临是否能将网易网站的用户转化为收...

【网络虚拟社区的优缺点虚拟社区与网络协作9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